《君主论》读后感3000字
君主论第三章读后感范文(二篇)

君主论第三章读后感范文《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一本政治著作,被誉为政治学的经典之一。
第三章《君主的品行》是这本书中的重要章节之一,探讨了君主的品行和能力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对于君主的品行和能力的理解更加深入,同时也对于政治权力的运用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这一章节强调了君主的品行对于治理国家的影响。
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应该具备某种特定的品行,如勇敢、仁慈、信用、慎重等等。
这些品行可以帮助君主获得臣民的信任和支持,从而更好地统治国家。
然而,随着篇章的深入,马基雅维利也指出君主并非一定要拥有这些品行,甚至有时候,君主需要伪装自己,使用一些表面上看起来不道德的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权力。
这给我很大的启示,政治权力的运用很多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君主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灵活运用自己的品行和手段,以达到最大的政治效果。
其次,这一章节还论述了君主的能力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马基雅维利认为,一个君主应该具备一定的军事能力和政治智慧。
只有具备这些能力,君主才能够有效地管理国家和保护自己的统治。
马基雅维利还指出,君主应该尽量避免过于信任他人,而应该依靠自己的能力来处理政务。
这使我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优秀的君主必须有卓越的能力和智慧,才能够在政治的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我也不能不提到这一章节对于政治权力的深刻思考。
马基雅维利在这一章节中不仅剖析了君主的品行和能力,还探讨了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用。
他通过丰富的历史案例和深刻的观察,揭示了政治权力的复杂性和变幻莫测的规律。
这让我对于政治权力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同时也让我对于政治领导者的责任和角色有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总之,阅读《君主论》第三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学习和思考过程。
通过这一章节,我更深入地理解了君主的品行和能力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对于政治权力的运用有了更多的思考和拓展。
这本书不仅是政治学的经典之作,也是对于政治权力和统治者角色的深刻思考,它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发。
君王论读后感_君王论读书心得【5篇】

君王论读后感_君王论读书心得【5篇】君王论读后感篇一《君王论》是马基雅维里的代表作之一,文中作者以其平实的语言、惊世骇俗的观点,论述了为君之道。
浅读《君主论》一书,我以为其中的闪光点有二:一为政治理论部分,一为军事理论部分。
在政治理论部分,马基雅维里毫不掩饰他对道德的唾弃。
他以人性恶的观点为基础,指导为君者为达到目的不必顾及道德。
此观点历来所受非议颇多,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里被称作把政治学与伦理学分离的第一人。
马基雅维里在其多年的个人政治生活经验以及对古代历史研究的基础上,得出结论:为了政治目的,道德的善恶是没有必要去过问的。
但正如罗素所说的,"不过有时候,当他肯让自身说出他所希求的目标时,这些目标却是我们大家都能赞成的。
附丽在他这个名字上面的习见的丑诋,大多乃是由于为善者的愤怒--这些人是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坏事的。
"在这一点上,罗素对马基雅维里的《君王论》显然是抱着赞成的态度。
罗素说的或许有理,的确有很多伪善者最恨将坏事坦白认做是坏事的,但维系人们基本生活的伦理道德绝不是如此简单的就可以被一句话概括成道德就是伪善的。
关于这一点,我以为,马基雅维里以人性恶为基础,进而揭示了政治的规律,的确应该说他发现了真理,这是他的贡献。
但同时,他却又向君主宣扬了这一真理。
宣扬真理就是好的吗?我们知道真与善是两个不同学科的不同概念,真的东西绝不一定是善的,恰恰相反,很多真的事物却是丑陋的。
马基雅维里向君主宣扬他所发现的真理并非是宣扬善良之道,而是在宣扬邪恶之术,尽管这是真理,但绝没有人会认为宣扬邪恶之术是正确的,只是被它的真理表面所掩盖了。
马基雅维里发现了政治学的真理,这是他的伟大;但他没有努力向善的方面努力,却反过来宣扬这样的真理,我以为,不能不算是其人格的缺陷。
尽管如此,马基雅维里的最后目的似乎是好的、是善的:无疑,这是典型的功利主义思想。
为了终极目标的功利主义是不是可行我们暂且不论,就眼前目标而言的功利主义绝对是行不通的。
大学生《君主论》读后感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编辑修改,也可直接使用大学生《君主论》读后感大学生《君主论》读后感【一】《君主论》的内容立论基础至少有两点:一是人性本恶,二是为达目的可以牺牲手段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在这两个理论基础上,作者探讨了作为君主要具备的特点和在选择臣民、经营王国时要考虑的因素。
基于这样的前提和作者的时代背景,就不难理解书籍当中一些与目前和谐社会以及中国的传统价值观相违背的论据是从何而来,对于君主和国家本身也会有另一个角度的量度。
整本书读完后我的感受如下:1.原文有一个论点是:“当我们的力量没有作好准备抵抗命运的时候,命运就显出它的威力,它知道哪里还没有修筑水渠或堤坝用来控制它,它就在那里作威作福。
如果你考虑意大利它是这些变动的所在地,并且推动了这些变动你就会看到它是一个既没有水渠也没有任何堤坝的平原。
”这句话尽管是针对君主统治的,但同样适用于普通人的生活。
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愿意相信命中注定,是因为我们没有准备好或者没有能力改变现状。
从君主的角度来说,即使其统治地位是通过世袭得到的,如果要成为受人景仰、名垂青史的明君,仍然需要做好与命运抗争的准备。
在大家都在准备只有你一个人选择相信命运的情况下,你的结局必然是被外力所改动。
而在君主身上发生的任何微小的改动都是巨大的。
2.作者这样评价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的,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
”所以,君主要统治王国,“被人畏惧比受人爱戴是安全得多的。
”正是因为这样,作者认为君主应该是“狐狸”和“狮子”的统一体,表面伪善,内心狡诈凶残,也就是说话可以表现出高贵的品格,但是做事不必如此。
他还主张,君主要认识到:手段是独立于道德规范之外,是可以独立研究的技术性问题。
君主为了夺取政权、维护统治,甚至“可以行欺诈之术,不顾信义、不避恶行”。
从这些表述都可以看出,作者是手段高于道德的忠实维护者,人们归结他通过这本书宣传的“马基雅维利主义”思想的核心是:为达目的不折手段。
《君主论》读后感【三篇】

《君主论》读后感【三篇】《君主论》读后感篇一“君王需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到政治目的,能够不择手段。
”———题记《君主论》这本书一开始是马基雅维利为了向美第奇家族证明自己的效忠之意而出现的。
他只想得到允许,重返公共生活。
因为在此之前,一直效忠于共和国的他在其领导失败后并没有随首脑们离开,而是留在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归国并祈求能为国家效力,不过美第奇家族并不愿意那样,而是将他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入狱,虽然最终被营救却也只得远离公共生活。
而命运的双手总是玩弄马基雅维利,当马基雅维利在有生之年的最后一年中,终于获得美第奇家族批准返回佛罗伦萨的公共生活,但是那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的人民*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
这样马基雅维利再次被驱逐出公共生活。
这个年,他悲惨去世。
直到400年后,他的梦想才得以实现意大利才统一。
虽然这本书总是被评价为是一本毁誉参半的奇书,一直被奉为欧洲历代君主的案头之书,政治家的指南,统治阶级巩固其统治的治国原则,人类有史以来对政治斗争技巧最独到最精辟的解剖。
但是在我看来,这本书应该被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来细细琢磨而不是以现在的道德水平来衡量当时状况下的事情,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而如普通大众一般觉得这本书是如此邪恶。
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意大利仅仅是又一个又一个很小的国家构成的,它并非一个统一的整体。
它的经济并不是那么发达能够直接抵御外敌,它们必须联合却又互相抵触着。
每个意大利的城市共和国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力量来维持一种政治生命,但是因为贵族和人民之间的以及贵族各党派之间长期冲突使得城市共和国无法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这种冲突带来了暴政。
所以,在这种历史背景条件下,我觉得《君主论》所宣扬的观点是准确的,因为各种历史的种种迹象也曾表明只有强有力的甚至是偏激的政治领导去统一混乱的局面后,逐步改善才能够达到一种和平。
如果没有如同《君主论》中那样强有力的就不能完成统一从而使国家和平安稳。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一部政治哲学著作,被誉为“近代政治学之父”的马基雅维利在这部作品中,详细阐述了成为一名杰出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治国理念。
阅读《君主论》,让我对君主政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浓厚兴趣。
在阅读《君主论》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马基雅维利对现实政治的敏锐洞察。
马基雅维利认为,政治活动是一场权力的斗争,君主必须具备坚定的决心、狡猾的策略和铁腕的手段,才能在政治舞台上立足。
这使我认识到,在现实政治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往往难以兼顾。
此外,《君主论》中关于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治国理念的讨论,让我对君主政治有了全新的认识。
马基雅维利强调,君主必须同时具备狮子和狐狸的品质,即勇猛果敢和狡猾多变。
这使我意识到,一名杰出的君主不仅要具备强大的领导力,还要具备高明的政治智慧。
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还提出了许多具有启发性的政治观点,如“君主应当被视为国家和人民的共同父亲”、“君主应当保持人民的敬畏而非爱戴”等。
这些观点使我思考了君主与人民、权力与法律、政治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对我国的政治体制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阅读《君主论》还让我对马基雅维利的现实主义政治哲学产生了敬意。
马基雅维利敢于直面现实,勇于揭示政治斗争的残酷性,这使我认识到,在政治领域,道德和伦理的约束并非绝对,政治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
君主论读后感_读君主论有感

君主论读后感_读君主论有感《君主论》是一部阐述帝王之术的著作。
读者对此书有何看法呢?来看看店铺精心为你整理君主论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君主论读后感篇一马基雅维里提到“君主如果表现出上述那些被认为优良的品质(指乐善好施、慈悲为怀、言而有信、勇猛强悍、和蔼可亲、诚恳、纯洁自持、容易相与、稳重、虔诚之士---引者),就是值得褒扬的。
但是由于人类的条件不允许这样,君主既不能全部有这些优良的品质,也不能够完全地保持它们,因此君主必须有足够的明智远见,知道怎样避免那些使自己亡国的恶行,并且如果可能的话,还要保留那些不会使自己亡国的恶行(贪得无厌、残忍成性、食言而肥、软弱怯懦、矜傲不逊、淫荡好色、狡猾、脾气僵硬、轻浮、无信仰之徒---引者),但是如果不能够的话,他可以毫不踌躇地听之任之。
”于是,君主的权威与尊严这样得来也就一脉相承了:“人们爱戴君主,是基于他们自己的意志,而感到畏惧则是基于君主的意志,因此一位明智的君主应当立足在自己的意志之上,而不是立足在他人的意志之上。
他只是必须努力避免招仇惹恨…”。
论君主应当怎样守信时,我对于作者如此的直白感到吃惊:“任何人都认为,君主守信,立身行事,不使用诡计,而是一本正直,这是多么值得赞美呵!然而我们这个时代的经验表明:那些曾经建立丰功伟绩的君主们却不重视守信,而是懂得怎样运用诡计,使人们晕头转向,并且终于把那些一本信义的人们征服了。
君主必须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必须知道:怎样运用人性和兽性,并且必须知道:如果只具有一种性质而缺乏另一种性质,不论哪一种性质都是不经用的。
”君主论读后感篇二《君主论》整本书的立论基础,即马基雅维利的人性恶理论。
马基雅维利是把性恶论引进政治学的始作俑者,他认为,“一般来说,人类都是忘恩负义、反复无常的,他们妄自追求、伪装良善,见危险就闪、见利益就上。
当你给他们好处,他们会对你全心全意,但你急切需要他们时,他们却离你而去”“人性除非在某种压力下才会表现出美好的一面,否则总是邪恶的”。
君主论的读后感

君主论的读后感《君主论》的读后感《君主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所著的一部政治著作,被誉为政治学经典之作。
这部著作以其独特的政治观点和对权力的深刻探讨而闻名于世。
在阅读完《君主论》后,我对这部著作产生了深刻的感悟和思考。
首先,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于君主的定义和角色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认为君主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和权力,以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在他看来,君主应当采取各种手段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包括权谋、欺诈甚至暴力。
这种对君主的理解与传统的君主立场有所不同,但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当今社会,政治权力的争夺和斗争依然存在,君主论中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其次,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于政治权力的本质和运行规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他认为政治权力是一种必然存在的现象,君主应当善于利用权力来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
他提出了“以罪恶的手段维护善良的目的”这一著名的观点,强调了在政治斗争中,君主应当善于运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标。
这种对政治权力的理解,对于我们深刻认识政治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此外,马基雅维利在《君主论》中对于君主的智慧和能力提出了一系列要求。
他认为君主应当具备智慧、果断和勇气,以应对各种复杂的政治局面。
他强调了君主应当具备一定的政治智慧和谋略,以应对各种政治挑战和危机。
这种对君主的要求,对于我们认识君主的角色和责任,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总的来说,《君主论》是一部具有深刻政治思想和理论的著作,对于我们认识政治的本质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在当今社会,政治权力的争夺和斗争依然存在,君主论中的一些观点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因此,我们应当认真阅读《君主论》,深刻领会其中的政治智慧和思想,以丰富自己的政治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政治素养。
同时,我们也应当结合当前的政治实践,深入探讨《君主论》中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以指导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政治的本质和规律,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君主论》读后感

《君主论》是意大利政治家尼科洛·马基雅维利在1513年出版的一部政治论著,被认为是现代政治学的奠基之作。
在这部作品中,马基雅维利以务实的视角探讨了如何成为一个卓越的君主,提出了许多关于权谋、政治策略和统治技巧的观点。
读完《君主论》,我被其对权力政治的透彻分析和对君主角色的深刻理解所打动,深感这是一部充满现实主义色彩和政治智慧的作品。
《君主论》中马基雅维利提出的“狐狸与狮子”的理论,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启示。
他认为,一个理想的君主应该具备狐狸的机智和狮子的勇猛,既要善于使用权谋手段,又要具备强大的军事力量。
这使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面对复杂多变的环境,保持智慧和勇气,灵活运用策略和力量。
马基雅维利在作品中对君主权力的来源和维护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他强调了君主必须赢得人民的畏惧和尊重,同时提出了建立强大中央集权的重要性。
这使我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理解和运用权力的要素,平衡权威与民众的关系,以及建立有效的治理结构。
此外,《君主论》中对政治道德和伦理的讨论,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反思。
马基雅维利认为,在政治领域中,道德和伦理的限制往往不如实际权力的考量重要。
这使我思考如何在现实政治中,权衡道德与权力的关系,以及如何在追求政治目标的同时,保持伦理和道义的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君主论》读后感3000字
“君王须兼有狮子的凶残与狐狸的狡诈,为达政治目的,可以不择手段。
” ————《君主论》马基雅维利出生在一个破落的贵族家庭,由于家境贫寒,从小也没有受过多少正规教育。
但是他的父亲贝纳尔却嗜书如命,不惜血本设置了一间私人藏书室。
里面收集了不少希腊和罗马哲学家的书籍,还有几部修辞学大师的作品,以及多卷意大利史。
也正是如此,马基雅维利才可以阅读这些书籍为其以后的政治思想发展奠定深厚的理论基础。
少年的马基雅维利就参加了起义来反对佛罗伦萨美第奇家族的独裁的他,在共和国首席秘书的支持下成为自由执政十人委员会的秘书。
他主要负责监督国防和外交事务。
也正是这种外交使他见识了超出佛罗伦萨更为广阔的世界也使他成就了自己杰出的口才。
可是命运女神总是喜怒无常。
西班牙军队占领了佛罗伦萨,共和国领袖纷纷出逃,被驱逐的前统治者美第奇家族回国。
马基雅维利并没有随共和国领袖们一同出逃。
而是留在了佛罗伦萨等待美第奇家族的归国。
他向美第奇家族祈求希望能够继续报效国家,可是事与愿违。
美第奇家族以莫须有的罪名将马基雅维利逮捕入狱。
虽然经过多方营救,他虽不在狱中却也不能返回公共生活,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折磨。
在后来的14年,他不停的写信给美第奇家族和罗马教皇以示效忠之意。
其中就有《君主论》这本书是献给美第奇家族的领导者的。
可是都毫无音信石沉大海。
在这漫长的14年当中,他白天劳作晚上读书,就如中国古代贤士一般,或如性情旷达的中国古代文人墨客一般。
在他临终的最后一年,他终于获得了美第奇家族的批准返回公共生活,可是这一年,德意志的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大败罗马教皇,罗马教廷支持的美第奇家族再次被佛罗伦萨人民推翻和驱逐,佛罗伦萨共和国恢复其统治。
然而此时的马基雅维利再次被指认为叛徒,再次被驱逐出了公共生活。
也就是在这一年,马基雅维利凄惨去世。
在400多年后,马基雅维利的梦想才逐渐得以实现,意大利也终于完成了统一。
就像许多著名的人物一样。
马基雅维利在生前并不如他逝世之后出名。
因为大多名人都是预言家一样的存在,他们的思想超前。
并不是同一时代的人们所能认知的。
人们在后来漫长的时光当中,对马基雅维利的《君主论》评价最多的便是这是一本充满邪恶言语的书,是受到恶魔的启示后完成的书。
可是我在这里想要阐述的是,这本书并不能被称之为邪恶,而是一本描述现实的预言之书。
人们是在400年后才开始热议这本书的,所以往往大多数读者都是根据自己的认知以及自身的时代背景所受教育来评价这本书,从而使得很多人对《君主论》这本书有所误解。
在马基雅维利所处的时代,意大利还没有完成统一,仅仅是一个个城邦组成的小国家。
而亚平宁半岛在英国,法兰西,西班牙这些强国的中间,封建割据。
谁也不会想到16世纪的意大利会是文艺复兴的发源地。
世界贸易中心在这个时候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经济收到严重影响,意大利版图上还有五个小国家不停处于抗衡制约状态,贸易不稳定,还受到强国的威胁。
而马基雅维利作为外加官更是亲眼目睹了这种弱肉强食的局面,也经历了一场场腥风血雨。
使得他希望国家统一,从而强大起来。
在《君主论》这本书中,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恶。
正如同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及众多法学家的想法一样。
“关于人类,一般地可以这样说:他们是忘恩负义,容易变心,是伪装者,冒牌货,是逃避危难,追逐利益的。
当你对他们有好处的时候,他们整个人儿都属于你的。
当需要还很遥远的时候,他们表示愿意为你流血,奉献自己的财产、性命和自己的子女,可是到了这种需要即将来临的时候,他们就背弃你了”。
也正是由于性恶论的基础,马基雅维利随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治无道德。
“目的总是证明手段是正确的。
”马基雅维利在书中写道。
他认为,一位君主为了达到政治目的,就可以摒弃一切道德,运用权术,软硬兼施,背弃信义。
完全打破了传统文化道德所提倡的君主要以德服人,要推崇德政的传统思想。
“一个君主,尤其是一个权利尚未巩固的君主,应该的懂得怎样善于使用野兽和人类所特有的斗争方法。
”因为马基雅维利认为,人性本来就是恶的,如果一个君主在一群恶人之中行善必定会带来殃及人民幸福生活的
不幸,甚至这样的君主会损失掉他的王国。
所以,对于君主而言“必须知道怎样做不善良的事情,并且必须视情况的需要使用这一手或不使用之一手。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马基雅维利将这种特殊的方法也分成了“恶劣使用”和“妥善使用”,也不是如大家在流言蜚语中所设想的马基雅维利是一个受了撒旦启示的那样,一味以恶制恶。
“妥善使用的意思就是说,为了安全的需要,可以偶尔使用残忍,除非它们能为臣民谋利,其后决不再使用。
恶劣使用的意思是指尽管开始使用的残忍手段是寥寥可数的,可其后与时俱增,而不是日渐减少。
”因此在我看来,马基雅维利在这里所说的君主是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之下,在特殊的时期所采取的特殊的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