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精选习题10道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名著导读《三国演义》专项练习题1、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2.下列故事情节与曹操无关的一项是()A. 割发代首错杀吕伯奢B. 马跃檀溪水淹七军C. 煮酒论英雄劝降关羽D. 祢衡之死许田打猎3.下列战役不是诸葛亮参与指挥取得胜利的是()A.火烧博望坡B.火烧新野C.火烧赤壁D.火烧连营七百里4. 关羽是《三国演义》中一个熠熠生辉的人物形象,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身在曹营心在汉”表现了他的忠B.“斩颜良、诛文丑”表现了他的勇C. “水淹七军”表现了他的谋D.“单刀赴会”中他把吕蒙作为人质表现了他胆识过人。
5.下列选项中对刘备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野自身难保时,因舍弃不下百姓,也怕曹操再次屠城,坚持携民渡江。
可见其“仁”。
B.两个结义兄弟遇难后内心悲伤,并成功为他们报仇。
可见其“义”。
C.“三英战吕布”中可见其“勇”。
D.“猥自枉屈”,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后,刘备摔阿斗,可见其对人才的重视。
6.下列选项中对“夷陵之战”的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 刘备为报吴夺荆州、张飞被杀之仇,亲率大军攻吴。
B. 吴将陆逊为避其锋,用以逸待劳的方法,坚守不战,双方成对峙之势。
C.刘备为舒缓军士酷热之苦,命蜀军在山林中安营扎寨以避暑热。
陆逊看准时机,火烧连营,蜀军几乎全军覆没,元气大伤。
D. 幸亏赵云救驾,刘备才逃到白帝城。
一病不起,后亡故于白帝城。
7.下列关于《三国演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马骑赤兔行千里,刀偃青龙出五关”所指人物是关羽。
B.表现关羽“义绝”的事例有:败走麦城、过关斩将、华容道释曹操、千里走单骑。
C.“挂印封金辞汉相,寻兄遥望远途还”写的人物是关羽,“汉相”指的是曹操,所寻之“兄”是刘备。
D.关羽假作贪杯轻敌引张郃来战,暗派兵将断张郃后路,夺得了战略要地——瓦口隘。
8.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三国演义》写诸葛亮在七星坛上借得东南风之后,周瑜大喜过望,为诸葛亮请功,并大宴君臣,至夜方才散去。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阅读真题汇编(2022-2023)本文档收集了中考语文中经典名著《三国演义》的真题汇编,旨在帮助同学们熟悉中考试题形式,掌握中考考点,提高语文阅读与解析能力。
阅读理解例题(1) 在《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中,“罗贯中”之名的意义是什么?(1分)A.表明作者是贯通古今、渊博博学的人物B.表示作者是活跃于唐代的著名学者C.说明作者的先祖曾入仕任官D.说明作者性格刚强,以明确的目标奋勇前进真题(1) “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让我们了解到了刘备的什么性格特点?(2分)(2) 《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句话:“曹操得曹丕而失天下。
”那么,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曹操失去了天下?(4分)题意分析例题(1) 题干提到《三国演义》的作者署名为“罗贯中”,要求学生解释其意义。
选项中,只有A符合实际情况,故选择A。
真题(1) 题干要求学生根据“程昱三顾茅庐”的故事,推断出刘备的性格特点。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三顾茅庐”故事传达的“仁义之师”的思想内涵。
(2) 题干要求学生分析原因,找出导致曹操失去天下的根本原因。
解题关键在于理解曹操和曹丕的关系,考虑曹丕的出现给曹操带来了什么影响。
实用技巧- 平时要多读书,尤其是名著,这有利于增加词汇量并且有助于理解文章。
- 考试时,应该先阅读题干,明确考点和考查方式,分析文章中与之相关的部分,再对选项进行分析,最后做出答案。
- 题目中经常会运用一些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反问等等,学生在阅读时要特别注意。
通过阅读这些中考语文的真题和分析,相信同学们能够更好地备战中考,取得好成绩!。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练习题

中考语文《三国演义》名著导读练习题汇总《三国演义》单选题(C )1、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A、曹操B 、袁绍C 、貂蝉D 、孙尚香(B )2、庞统殒命何处?A、白门楼B 、落凤坡C 、三江口D 、铜雀台(A )3、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A、徐庶B 、赵云C 、曹仁D 、蔡瑁(D )4、官渡之战中是谁离开袁绍改投曹操使得曹操扭转战局?A、荀攸B 、贾诩C 、曹洪D 、许攸(C )5、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属下哪位将军单骑救幼主?A、马超B 、魏延C 、赵云D 、黄忠(C )6、谁大闹长坂坡?A、赵云B 、吕布C 、张飞D 、甘宁(C )7、谁前往东吴单刀赴会平安而返?A、赵云B 、鲁肃C 、关羽D 、姜维(B )8、马谡失守何处?A、汉中B 、街亭C 、公安D、荆州(C )9、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A、司马懿B 、曹真C 、诸葛亮 D 、姜维(D )10、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A、报杀兄之仇B 、报杀妻之仇C 、报杀子之仇D 、报杀父之仇(A )11 、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A、麦城B 、襄阳C 、江夏D 、公安(A )12 、脑后有反骨的是谁?A、魏延B 、董卓C 、袁绍D 、曹操(B )13 、孔明死后,蜀军用孔明的木人像惊走了谁?A、陆逊B 、司马懿C 、鲁肃D 、孟获(C )14、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是谁?A、司马懿B 、许攸C 、陆逊D 、吕蒙(D )15、布下八阵图以退吴军的是谁?A、徐庶B 、庞统C 、郭嘉D 、诸葛亮、(C )16、姜维兵败何处?A、三江口B 、上方谷C 、牛头山D 、玉泉山(C )17、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A、马超B 、孟获C 、邓芝D 、蒋干(C )18、蛮王孟获共被诸葛亮擒获几次?A、五B 、九C 、七D 、八(A )19 、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A、火烧B 、水淹C 、落石D 、滚木(D )20 、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使得司马仲达退兵?A、反间计B 、苦肉计C 、离间计 D 、空城计简答题1、简述《三国演义》中一个带“三”字的故事(如三顾茅庐、三英战吕布、三气周瑜等)答:例“三顾茅庐”:徐庶走马荐诸葛之后,刘备、关羽、张飞三次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
中考四大名著阅读练习题——《三国演义》含答案

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名本,别号湖海散人。
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
体裁:《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体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主要内容: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5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汉、魏、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练习题一、单选题1.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C)A.诸葛亮B.郭嘉C.庞统D.曹操2.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A)A.官渡之战B.赤壁之战C.讨伐董卓D.合肥之战3.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得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A)A.吕布B.魏延C.孙权D.孙策4.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什么?(D)A.美女B.金银C.奴役D.赤兔马5.孔明征南蛮时曾七擒七纵孟获,当孟获第七次被马岱抓住时,他对马岱说什么话?(A)A.能不能换张新面孔丫B.士可杀不可辱C.如果今天不杀了我,你会后悔的D.快杀了我吧6.“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
”描写的是谁?(B)A.庞统B.刘备C.伊籍D.诸葛亮7.被尊为“中国武圣”的英雄是(C)A.马超B.赵云C.关羽D.吕布8.刘关张三人出场时(C)最有钱。
A.刘备B.关羽C.张飞D.无法确定9.煮酒论英雄时他们看到了(C)的自然现象。
A.台风B.沙尘暴C.龙卷风D.彩虹10.官渡之战中(D )投靠曹操而使曹操获得了胜利。
A.高览B.荀彧C.荀攸D.许攸11.“割发代首”的人是(B)。
A.刘备B.曹操C.张飞D.诸葛亮12.“煮酒论英雄”的主人公是(C)A.刘备张飞B.诸葛亮周瑜C.曹操刘备D.赵云关羽13.“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是谁说的?( C)A.诸葛亮B.曹操C.刘备D.周瑜14.苏轼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提到了“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羽扇纶巾”形容的是下面哪位历史人物?( B )A.诸葛亮B.周瑜C.曹操D.孙权15.刘备三顾茅庐,请谁出山辅佐他?( C )A.许攸B.鲁肃C.诸葛亮D.杨修16.赤壁之战时,周瑜曾经和哪位大将使用“苦肉计”:( D )A.程普B.吕蒙C.黄忠D.黄盖17.在赤壁之战中,是谁听取庞统的连环计,导致所有战船被烧?( B )A.孙权B.曹操C.刘备D.周瑜18.张飞在长坂坡吓死谁?( B )A.关羽B.夏侯杰C.曹仁D.吕布19. 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A )A.黄盖B.许诸C.典伟D.王允20. 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B )A.长坂坡B.五丈原C.新野D.街亭21.王允通过谁使董卓与吕布反目?(C )A、曹操B、袁绍C、貂蝉D、孙尚香22.庞统殒命何处?(B )A、白门楼B、落凤坡C、三江口D、铜雀台23.谁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 A )A、徐庶B、赵云C、曹仁D、蔡瑁24.官渡之战中是谁离开袁绍改投曹操使得曹操扭转战局?(D )A、荀攸B、贾诩C、曹洪D、许攸25.刘备被曹操打败后属下哪位将军单骑救幼主?(C )A、马超B、魏延C、赵云D、黄忠26.谁大闹长坂坡?(C )A、赵云B、吕布C、张飞D、甘宁27.谁前往东吴单刀赴会平安而返?(C )A、赵云B、鲁肃C、关羽D、姜维28.马谡失守何处?(B )A、汉中B、街亭C、公安D、荆州29.木牛流马是谁制造的?(C )A、司马懿B、曹真C、诸葛亮D、姜维30.曹操为何发兵徐州攻打陶谦?(D )A、报杀兄之仇B、报杀妻之仇C、报杀子之仇D、报杀父之仇31.荆州落入东吴之手,关羽兵败,退守何处?(A )A、麦城B、襄阳C、江夏D、公安32.脑后有反骨的是谁?(A )A、魏延B、董卓C、袁绍D、曹操33.孔明死后,蜀军用孔明的木人像惊走了谁?(B )A、陆逊B、司马懿C、鲁肃D、孟获34.火烧刘备七百里连营的是谁?(C )A、司马懿B、许攸C、陆逊D、吕蒙35.布下八阵图以退吴军的是谁?(D )A、徐庶B、庞统C、郭嘉D、诸葛亮、36.姜维兵败何处?(C )A、三江口B、上方谷C、牛头山D、玉泉山37.诸葛亮派往东吴劝孙权退兵的是?(C )A、马超B、孟获C、邓芝D、蒋干38.蛮王孟获共被诸葛亮擒获几次?(C )A、五B、九C、七D、八39.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大破藤甲军?(A )A、火烧B、水淹C、落石D、滚木40.诸葛孔明用什么计策使得司马仲达退兵?(D )A、反间计B、苦肉计C、离间计D、空城计二、填空题。
20道三国演义带答案测试题

1. 问:《三国演义》中,谁用草船借箭?
答:诸葛亮
2. 问:官渡之战的胜利者是谁?
答:曹操
3. 问: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是为了投奔谁?
答:刘备
4. 问:赤壁之战中,周瑜使用了什么计策击败曹操?答:火攻计
5. 问:黄巾起义的领导者是谁?
答:张角
6. 问:刘备三顾茅庐是为了请哪位智者出山?
答:诸葛亮
7. 问: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失去了他的爱将典韦?
答:宛城战役
8. 问:三国中,谁被尊为“卧龙”?
答:诸葛亮
9. 问:关羽在华容道释放了哪位曹操的将领?
答:曹操
10. 问:《三国演义》中的桃园三结义指的是哪三人?答:刘备、关羽、张飞
11. 问:“锦马超”是指三国中的哪位人物?
答:马超
12. 问:吕布在白门楼被谁擒获?
答:曹操
13. 问:刘备在何处称帝建立蜀汉?
答:成都
14. 问:赵云单骑救阿斗发生在哪个战役?
答:长坂坡战役
15. 问:孙权在哪场战役后决定与曹操对抗?
答:赤壁之战
16. 问:“凤雏”庞统死于哪场战役?
答:落凤坡
17. 问:许褚裸衣战马超发生在哪次冲突?答:街亭之战
18. 问:“水镜先生”是指哪位智者?
答:司马徽
19. 问:诸葛亮临终前写下的遗表被称为什么?答:《出师表》
20. 问:三国时期,谁被尊为“美髯公”?
答:关羽。
2020中考语文三国演义习题

三国演义练习汇总【一】一、填空1、《三国演义》的作者是()代的(),本书与()、()、()合称“四大名著”。
4、“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这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的开篇词。
2、《三国演义》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后来,我们常常把智慧的人叫做(),量窄的人叫(),忠厚的人叫(),性烈的人叫(),奸诈的人叫(),昏庸的人叫()。
3.《三国演义》中桃园三结义的三弟兄分别是双股剑的______,使丈八蛇矛枪的______和使______的关羽。
4、《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是,我们所熟知的他忠、义、勇、谋、傲的事情分别有:。
5、《三国演义》中主要人物中被称“三绝”的分别是:“奸绝”是__________,“智绝”是___________,“义绝”是___________。
6、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位英雄,他曾温酒斩华雄、千里走单骑、刮骨疗毒,被后人敬仰并尊为中国的“武圣”,这位英雄是_____________。
7、写出两个与“三国”故事有关的成语或俗语:8、杜牧《赤壁》诗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句子写的战役是()。
涉及到的两个主要人物、。
9、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两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成语:___________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10、“勉从虎穴暂栖身,说破英雄惊煞人。
巧将闻雷来掩饰,随机应变信如神。
”这首诗说的是《三国演义》中刘备和曹操的一段故事。
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11、《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两段话:“譬犹驽马并麒麟,寒鸦配鸾凤耳”,“无异周得吕望,汉得张良”,说此话者是__________,被赞誉的人是___________ 12.书中人物几乎人人都有绰号,如“卧龙“是(),“凤雏”是(),“小霸王”是(),“美髯公”是(),“常胜将军”是()。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曹雪芹D. 吴承恩答案:A2. “桃园三结义”中的三位英雄是谁?A. 刘备、关羽、张飞B. 刘备、关羽、赵云C. 刘备、张飞、赵云D. 刘备、关羽、马超答案:A3. 曹操的字是什么?A. 子龙B. 子建C. 孟德D. 玄德答案:C4. “三顾茅庐”中刘备三次拜访的是谁?A. 诸葛亮B. 庞统C. 徐庶D. 黄承儿答案:A5. “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被谁的计策所败?A. 诸葛亮B. 周瑜C. 庞统D. 鲁肃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美髯公”的是______。
答案:关羽2. 吕布的武器是______。
答案:方天画戟3. “草船借箭”是诸葛亮利用______的计策。
答案:曹操4. 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中的“天子”指的是______。
答案:汉献帝5. “过五关斩六将”的主人公是______。
答案:关羽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
答案:《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是指诸葛亮在面对司马懿大军压境时,故意敞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城中有埋伏,不敢进攻,最终退兵。
2. 描述《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背景。
答案:赤壁之战发生在208年,是曹操统一北方后,企图消灭南方的孙权和刘备,进而统一全国。
孙权和刘备联合抵抗曹操,最终在赤壁大败曹操,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基础。
3.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的情节。
答案:在《三国演义》中,三英战吕布是指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在虎牢关与吕布激战的故事。
吕布以一敌三,展现了其超凡的武艺,但最终被三人合力击败。
4. 描述《三国演义》中“七擒孟获”的故事。
答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为了平定南蛮,采取了七擒七纵孟获的策略。
每次诸葛亮都能轻易俘虏孟获,但又将他释放,最终孟获被诸葛亮的仁义所感动,真心归顺。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A. 罗贯中B. 施耐庵C. 吴承恩D. 曹雪芹答案:A2. 《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三位英雄是谁?A. 关羽、张飞、赵云B. 刘备、关羽、张飞C. 刘备、赵云、黄忠D. 刘备、关羽、马超答案:B3. 《三国演义》中,赤壁之战的主要指挥者是?A. 曹操B. 刘备C. 孙权D. 周瑜答案:D4. 以下哪位人物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五虎上将?A. 关羽B. 张飞C. 赵云D. 黄盖答案:D5.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指的是什么?A. 挟持天子,命令诸侯B. 挟持天子,威胁诸侯C. 挟持天子,控制诸侯D. 挟持天子,统一诸侯答案:C二、填空题6.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谋士中,以________最为著名。
答案:郭嘉7.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青梅煮酒论英雄”是与________的对话。
答案:刘备8.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七擒孟获”发生在________。
答案:南蛮9. 《三国演义》中,吕布被称为“飞将”,是因为他有________。
答案:赤兔马10. 《三国演义》中,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时,使用的武器是________。
答案:龙胆枪三、简答题11. 简述《三国演义》中“三顾茅庐”的故事。
答案:刘备为了请诸葛亮出山辅佐自己,三次上山拜访诸葛亮,前两次诸葛亮都不在家,第三次终于见到了诸葛亮,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感动,最终答应出山辅佐刘备。
12. 描述《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情节。
答案:诸葛亮在守城时,由于兵力不足,便采取了空城计,大开城门,自己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疑心有伏兵,不敢贸然进攻,最终撤兵。
四、论述题13. 分析《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
答案:曹操在《三国演义》中是一个复杂多面的人物,他既有雄才大略,善于用人,又多疑残忍,权谋心重。
他的形象既有英雄气概,也有奸雄的狡诈,是一个典型的权力斗争者。
五、结束语通过以上测试题,我们可以看出《三国演义》不仅是一部历史小说,更是一部深刻揭示人性、权力斗争和智慧较量的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阅读《三国演义》精选习题10道1、【2019·湖南湘西卷】名著阅读。
(3分)“那人不甚好读书;性宽和,寡言语,喜怒不形于色;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
”这段文字节选自《_ __》,该作品的作者是_ _,这段文字描写的人物是_______【答案】 (1). 三国演义 (2). 罗贯中 (3). 刘备【解析】本道题考查学生对课本推荐名著《三国演义》的掌握程度,结合积累作答。
结合“素有大志,专好结交天下豪杰”及“生得身长七尺五寸,两耳垂肩,双手过膝,目能自顾其耳,面如冠玉,唇若涂脂”等描写,可以判断这是写刘备的,刘备的《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点睛】《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三国演义》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以描写战争为主,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全书可大致分为黄巾起义、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
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上演了一幕幕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
作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第一部文人长篇小说。
2、(2019·北京中考模拟)北京大学古代文学专家李鹏飞教授对青少年朋友说:“读《三国演义》,不能只看故事。
”结合阅读体验,举一例谈谈你在名著的故事之外还读出了什么。
(不超过100字)(8分)【答案】示例:《三国演义》中表现的一个政治思想观就是倡导典型的儒家思想——王道与仁政。
《三国演义》中的一大部分虚构故事情节都是为了表现这种思想。
正是如此,作者才大胆的在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忠”“义”的艺术形象。
首先是诸葛亮。
《三国演义》中描写的诸葛亮,是“忠贞”和“智慧”的化身,特别是作者对诸葛亮的“智慧”,更是用尽笔力,大肆渲染。
关羽也是《三国演义》中着力描写的人物。
在作者的笔下,关羽也从《三国志》中的一名与赵云、黄忠地位相同的武将,变成了《三国演义》中勇猛忠义的大英雄。
此外,也是为了提倡为封建主子卖命,《三国演义》还塑造了一系列所谓“忠臣”形象,如董承、王子服、吉平等等,他们为了尽忠汉献帝诛除“国贼”曹操,“虽灭九族,亦无后悔”。
作者把这些人吹捧为流芳千古的模范人物。
此外,写姜维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孝道”,写孙夫人等人物时,鼓吹了封建的“节烈”。
由此可知,《三国演义》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贯穿了作者的社会政治观点的。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章回体的长篇历史小说,它的思想成就与艺术价值都是不容低估的。
“读《三国演义》,不能只看故事”,这句话是说要读出说名著的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可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结合名著中的故事情节,确立一个探究的方向,论述一个明确的观点。
如《三国演义》是中国权术的大全,机谋、权谋、阴谋的集大成者,是指它展示了中国权术的各种形态。
全书所呈现的政治、军事、外交、人际等领域,全都凸显一个“诡”字,所有的权术全是诡术。
它的忠奸邪正,以刘蜀为忠正,以曹魏为奸邪,这道统观是外加上去的。
无论忠奸,都奉权诈为宗,无论邪正,都是奸狡的豪雄。
其中所写的种种得意权谋,多数不见于正史,如桃园结义、貂蝉美人计、诸葛亮三气周瑜、孔明借箭、蒋干盗书、周瑜打黄盖、刘备掷子、司马懿诈病赚曹爽等。
作者所注重的恰恰是权诈阴谋一类。
作者要把现实人生中种种权谋机变之道做一个集中的展示,以为后学效法之用。
3、(2019·浙江中考模拟)鲁迅先生评价《三国演义》时曾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你赞同鲁迅对哪个人的评价?请结合作品说明理由。
(6分)【答案】示例:我赞同鲁迅对刘备的评价。
罗贯中基于“拥刘反曹”正统立场,想要显出刘备的忠厚仁慈,但却过犹不及,以致露出一些有悖人情道理的马脚。
比如当赵云在长坂坡历尽危难把阿斗救出交给刘备时,刘备居然将孩子往地下一掷,说为了阿斗不值得折损一员大将,借此以显对部属的厚道仁爱,但却给人以虚伪的感觉。
【解析】考查阅读感悟与观点的表达。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只要能结合文章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阐述出充足的理由,赞同哪一个出师都可以。
要结合相关情节分析。
如,我赞同鲁迅对诸葛亮的评价。
小说中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可谓智慧超群,但是纵观全书诸葛亮却给人近乎神妖的感觉。
比如赤壁之战时的诸葛亮,不仅神机妙算,竟还能呼风唤雨,设坛祭东风火烧曹操八十万大军,获得了此战的最后胜利,这也不是凡人力所能及,而是神仙的法力。
4、(2019·浙江中考模拟)阅读《三国演义》片段,完成题目。
却说曹寨中,听得擂鼓呐喊,毛玠、于禁二人慌忙飞报曹操。
操传令曰:“重雾迷江,彼军忽至,必有埋伏,切不可轻动。
可拨水军弓弩手乱箭射之。
”又差人往旱寨内唤张辽、徐晃各带弓弩军三千,火速到江边助射。
比及号令到来,毛价、于禁怕南军抢入水寨,已差弓弩手在寨前放箭;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
孔明令各船上军士齐声叫曰:“谢丞相箭!”比及曹军寨内报知曹操时,这里船轻水急,已放回二十余里,追之不及。
曹操懊悔不已。
(1)著名成语________ ____(填四字)就出自这一故事。
《三国演义》中还有很多成语故事,如乐不思蜀、舌战群儒、望梅止渴等,请从上面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应故事情节。
(4分)【答案】草船借箭乐不思蜀:蜀国被灭,刘禅投降,司马昭试探其心,刘禅说:“此间乐,不思蜀”。
舌战群儒:诸葛亮联吴抗曹,遭到东吴谋士责难,他一一反驳,谋士哑口无言。
望梅止渴:曹操带兵打仗,士兵口干难耐,曹操说前有梅林,士兵顿时口舌生津。
【解析】考查名著阅读。
文学常识广义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
包括作家、年代、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各种典故和故事,也包括一般的人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是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贯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
此题考查的是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文学常识。
一问,考查从《三国演义》中提取成语的能力。
中国传统文化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文章,不但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而且是提炼成语与名言的宝库。
这要看学生平时对《三国演义》的词语积累。
对成语含义的把握,对成语字眼的记忆。
如“三顾茅庐”“虎入羊群”等。
二问,要求从“乐不思蜀、舌战群儒、望梅止渴”三个成语中任选一个,概述相应故事情节。
这是考查对成语故事的积累能力。
如“舌战群儒”出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
诸葛亮只身随鲁肃过江、游说东吴群臣。
时值刘备新败,退守夏口,曹操大军压境,东吴上下主降之风日盛。
在此情势下,诸葛亮以其超人的胆识同东吴群儒展开舌战,并以其滔滔辩才使对手一个个皆成“口”下败将,并最终说服了孙权,使吴蜀联盟共抗曹操的局面得以形成。
(2)司马徽曾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句中的“伏龙”是指诸葛亮,“风雏”是指______ ______。
上一片段表明诸葛亮是一个_______ ____________的人。
(2分)【答案】庞统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解析】“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中的“风雏”是指庞统。
选文“少顷,旱寨内弓弩手亦到,约一万余人,尽皆向江中放箭,箭如雨发。
孔明教把船吊回,头东尾西,逼近水寨受箭,一面擂鼓呐喊。
待至日高雾散,孔明令收船急回。
二十只船两边束草上,排满箭支”是写草船借箭的故事,充分表明了诸葛亮足智多谋、神机妙算的军事才能。
(3)不单诸葛亮善于“借”,曹操也是这方面的高手。
清代文学评论家毛纶、毛宗岗父子这样评价:曹操一生,也是无所不用其借,借之谋愈奇,借之术愈幻,是千古第一奸雄。
请根据你对《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一个例子来印证曹操的“借”谋。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 _____【答案】如:借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借杨修之头,稳定军心;借发代首,以严军纪;借梦中杀人,保自身安全等。
【解析】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积累。
题干要求根据你对《三国演义》的阅读,举一个例子来印证曹操的“借”谋。
如王垕身份是管粮官任峻部下仓官。
曹操攻打袁术时军粮不足,让王垕以小斛充当,引发士卒嗟怨,曹操于是杀了王垕当替罪羊。
5、(2019·湖南初三期末)名著阅读:(3分)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义的化身,请在《三国演义》中选取你熟悉的一个故事情节,并试着分析这个情节是怎样刻画刘备的仁义的形象的?【答案】简述熟悉的故事情节,并分析。
语言流畅、表达清晰即可。
答案不唯一。
【解析】本题考查名著阅读。
刘备,在《三国演义》中是仁义的化身:樊城一役,刘备携民渡江,彰显其仁义之心,不忍心弃百姓而独自逃生;长坂坡之战,刘备将赵云拼死救回的少主刘禅掷于地上,恨到:为此子几欲损我大将;关羽被吕蒙所败,擒后杀之,张飞被范疆、张达所刺杀,献首于吴国,二人之死皆与吴国有关,刘备不顾诸葛丞相三番两次的劝阻,执意伐吴,终火烧连营七百里,惨败于白帝城。
以上三点都说明刘备是一个极其仁慈、义气的君主。
根据自己的理解,整理作答即可。
注意表达清晰、完整。
6、(2019·四川初三期末)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__________(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请再写出源于《三国演义》的一个成语,并写出相应的人物及故事。
(3分)成语:___________ 人物及故事:______________【答案】赤壁之战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诸葛亮)草船借箭(赤壁之战,刘备立军令状,三天备十万支箭)等【解析】要求学生在阅读名著《三国演义》时,识记重要重点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
结合“周瑜定计火攻曹操”,可知,这是“火烧赤壁”的情节。
源于《三国演义》的成语有很多,写出一个即可。
如:舌战群儒:(诸葛亮)诸葛亮为联盟孙权抵抗曹操的过程中遭到东吴诸谋士的责难,最后都被诸葛亮一一反驳,哑口无言。
7、名著阅读。
(2分)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中塑造了一个过五关斩六将、千里走单骑的英雄形象,这个英雄是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