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计算主力的持仓和成本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介绍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介绍展开全文投资者在实战分析过程中,往往会通过分析庄家、主力成本来达到与之共同获利的目的。
那究竟主力成本如何分析?怎么样快速的弄懂主力成本?今天赢家学院的主编老师就为大家讲解快速弄懂主力成本方法。
一、统计换手率测算这个方法具体就是:一只股票明显底部区域放量时,按计算每天换手率的方法统计到换手100%时的市场平均价,就是庄家持仓成本。
那对于新股来说,我们就可以把第一天开始放量到开板前几天的均价来作为庄家主力成本区。
如下面的锋龙股份的走势图。
二、根据股票价格测算这方法其实就是根据股票最低价来测算,一般来说,低价股在其最低价以上的0.5到1.5元左右,中价股在最低价以上1.5元到3元左右,高价股在最低价以上3到6元左右,原理其实就是以最低价以上15%到30%的幅度。
这里将10元以下的股票划分为是低价股,而10元到30元之间的定位成是中价股,30元以上的股票就可以划分为高价股。
三、运用平均价进行测算对于长期底部横盘收集筹码的股票、还有圆形底部、潜伏底形态等等底部的股票,我们就可以利用其底部区域的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来作为庄家、主力的大致成本。
四、应用SSL指标进行测算这个指标是显示股价的成交密集区和支撑、压力位,是用成交量和价位图显示一段时间内不用价位区间的累计成交量的分布情况。
这些累计的成交量显示的价位不仅仅是支撑、压力位的参考,当然也是也可以用来对庄家、主力成本进行剖析的。
这里要注重说明一点:SSL指标是一个长线指标,所以对于中长线操作的投资者是更具有参考价值的。
主力成本如何分析?以上这几种方法就可以用来进行主力成本的进行测算了,当然对于投资者来说,在实战操作过程中,一定不能够追求百分百的准确,只要根据大致的成本价,推测一下主力庄家的目标位,制定出自己的操作计划就好了。
計算主力建倉量三招

計算主力建倉量三招計算主力建倉量三招股價的漲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該股籌碼的分佈狀況以及介入資金量的大小決定的:動用的資金量越大、籌碼越集中,走勢便較為穩定,不易受大盤所左右;動用的資金量越小、籌碼分散在大多數散戶手中,股價走勢漲難跌易,難有大的作為,如何估算主力持倉數量呢?筆者的經驗主要通過以下三個方法求和平均來判斷:1、筆者通過實戰的摸索,在判斷主力持倉量上可通過即時成交的內外盤統計進行測算,公式一如下:當日主力買入量=(外盤×1/2+內盤×1/10)/2,然後將若干天進行累加,筆者經驗至少換手達到100%以上才可以。
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
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週期通常在55天左右。
該公式需要投資者每日對目標個股不厭其煩的統計分析,經過筆者長時間實證統計,準確率極高,誤差率通常小於10%。
2、對底部週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週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週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
底部週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
因此,若投資者觀察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長線資金介入。
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4左右。
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莊家持倉量=階段總成交量×1/3或1/4,為謹慎起見可以確認較低量。
3、個股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準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
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
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三: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
浅析如何计算主力仓位和成本

浅析如何计算主力仓位和成本计算主力仓位有几个前提:(1)分析对象是庄股。
(2)资金为单一主力。
这两条都是分析个股的前提,不同市场类型的资金有着不同的运作模式,目前我只会庄股,所以今天的分析是以庄股为主的。
(3)无论是主力建仓金额还是成本计算的都是一个大体区间,只要误差相对合理都是可以接受的。
(4)时间跨度周期越长的个股,计算起来误差越大。
这几个都是计算的前提。
iiiiiiiiii关于具体的计算,目前比较有效的几个方式:(1)龙虎榜数据披露计算法(2)单日吸筹计算法(3)区间吸筹计算法(4)大股东人数计算法iiiiiiiiii龙虎榜数据计算法:先来说一下这个方法的缺点:首先需要确认营业部操作的一致性,其次就是龙虎榜数据披露的完整性,最后就是数据的真实性。
确认数据披露营业部的一致性这个通过龙虎大师就能解决。
中坚科技举例广告来了:龙虎大师下载链接点击下载我的龙虎大师邀请码:J7TGTMTQ上面这个图就是一个比较经典的例子,龙虎榜数据显示当天买入的都是温州帮的操作席位,单一资金主力操作的一致性就解决了。
通过数据披露我们就可以判断,主力当天最少建仓1亿,为什么用最少?这是因为龙虎榜数据只披露前五买卖的营业部,后面会隐藏一部分。
比如买入金额是1700多万,如果温州帮还有一些席位,资金介入少如1700万,那么就不会被披露。
这就是数据的完整性问题。
最后就是龙虎榜数据的真实性,一般在主力建仓的时候真实性是比较有效的。
当主力资金开始大幅对倒的时候,真实性就需要叠加分时走势来判断。
iiiiiiiiii单日吸筹计算法:这种方式就是去计算某一天主力资金具体的吸筹额度,适用于主力段时间内强势建仓,比如安利股份在9月7日和9月8日利用段时间内强势拉升来进行建仓,这种建仓模式因为时间短(通常只有2-3天的建仓期)所以可以利用大单统计+龙虎榜数据做研判。
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1)30万资金量是一个门槛,市场里70%以上的散户资金量是少于30万的,所以30万以下的资金都定义为散户资金。
主力持仓成本指标公式

主力持仓成本指标公式
主力持仓成本指标是衡量主力投资者持仓成本的指标。
它可以用
来判断主力投资者在某个股票或市场中的平均持仓成本,从而了解主
力投资者的买入水平和筹码分布情况。
主力持仓成本指标的计算公式为:
主力持仓成本= ∑(主力投资者的持仓量×买入价格)/ ∑主力
投资者的持仓量
其中,∑表示求和运算符,买入价格指的是主力投资者买入该股
票的价格,持仓量指的是主力投资者持有的该股票的数量。
主力持仓成本指标可以通过分析主力投资者的持仓情况来判断其
对于该股票的看涨或看跌程度,以及追踪其操作行为和筹码动向。
通
常情况下,主力持仓成本指标越高,说明主力投资者越倾向于看涨,
反之则越倾向于看跌。
除了主力持仓成本指标之外,还有一些相关的指标可以配合来分
析主力投资者的操作行为,如主力净流入指标、主力资金流向指标等。
这些指标对于投资者了解市场主力的进出情况和筹码分布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如何计算庄家的持仓成本

如何计算庄家的持仓成本一、庄家持仓成本概要所谓庄家持仓成本,是指庄家炒作某一只股票而消耗的资金。
庄家持仓如同其他生意,需从“销售收入”中减去成本,才能获取利润。
一般而言,庄家的持仓成本主要包括进货成本、利息成本、拉升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等。
庄家的成本这么复杂,普通投资者要得到这些准确的数据是不可能的,只能根据股价的走势、成交量的变化大致去分析、判断,最多只能算一个近似值。
1.进货成本庄家资金量大进场时必然会耗去一定吸筹资金,这部分是庄家的进货成本。
2.利息成本利息成本也叫融资成本。
除了少数自有资金充足的机构外,大多数庄家的资金都是从各种渠道筹集的短期借贷资金,要支付的利息很高,有的还要从坐庄赢利中按比例分成。
因此坐庄时间越久,利息支出越高,持仓成本也就越高。
有时庄家贷款到期,而股票又没有获利,那只好再找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了,或者被迫平仓出局。
3.拉升成本大多数庄家需要盘中对倒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象,因此仅交易费用一项就花费不少。
另外,庄家还要准备护盘资金,在大盘跳水或者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
4.公关成本庄家的公关优势包括多层,主要有管理层、券商、银行、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等,这些机构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庄家也应为此付出必要成本,否则坐庄就很难做上去。
5.交易成本尽管庄家可享受高额佣金返还,但庄家的印花税还是免不了的,这笔费用不得不计入持仓成本之中。
二、庄家持仓成本的计算方法严格来讲,庄家的真实持仓成本,外人一般很难准确了解到。
不过可以通过一些统计方法,对庄家在某一阶段的市场平均成本作大致的评估,并利用这个评估结果,对短期调整的支撑位或者反弹的阻力位加以判断。
一般情况下,庄家的成本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测算。
1.平均价测算庄家成本法庄家若通过长期低位横盘来收集筹码,则底部区间最高价和最低价的平均值就是庄家筹码的大致成本价格,此外圆形底、潜伏底等也可以用此方法测算持仓成本。
两种方法测算主力持仓成本

两种方法测算主力持仓成本两种方法测算主力持仓成本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投资者要想在股市里生存和赢利,就必须跟着主力走。
但要跟好跟对,就必须首先摸清主力的底细,特别是它的持仓成本。
掌握了主力的成本,就等于把握了主力的命脉。
那么,我们如何从技术分析(K线图和成交量)中推算出主力的持仓成本呢?笔者在实战过程中总结了一些研判技巧,以飨读者。
持仓成本是主力的最高机密,但我们可以通过两种方法获得这一机密。
一、从操盘软件中直接获取。
一般来说,所有券商提供的实盘操作系统都可以查询。
从F10资讯中,我们可从“股东研究”一栏了解机构的进出情况。
首先,从“股东户数”及“人均持筹”数据的变化可以从整体上判断机构动向以及个股筹码的变动趋势。
一般地,股东人数越少,表明筹码越集中;股东人数越多,则表明筹码趋于分散,盘中缺乏主力关照。
其次,预测机构介入成本。
由于公布报表的时间和股东人数的统计时间有一段时间差,所以我们要预测机构介入的成本,以便做到心中有数。
如果目前的股价比三季度的平均成本还低,说明主力也被套;如果涨幅不大且成交量平平,说明主力短期并没有出局;如果涨幅较大了,再看近期的量能变化情况再作研判。
比如说,新北洋(002376,,资讯,)季报显示,三季度末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公司,占流通股35.73%。
除一家基金公司持股数未变之外,新进三家,其余六家全部加仓,其中中银基金旗下的一只基金以所持257.9万股位列第一位。
如图所示,第三季度期间,主力建仓的加权均价为39.38元,区间换手率为243%,而三季度报公布的时间是2010年10月22日,以22日的开盘价41.8元来计算,也仅仅上涨6.14%,涨幅不大,且期间成交量不温不火,说明机构短期并没有出局。
若再结合二季度进驻的机构来估算成本,在目前的价位上,部分机构也可能被套。
因此,根据推算结果,我们可以在当前价位或逢低大胆介入,因为主力的建仓成本就在附近。
值得一提的是,股东人数的增加与减少并非决定股价涨跌的唯一因素。
主力成本计算方法

主力成本计算方法
主力成本计算方法是一种对企业成本进行分析和计算的方法。
它主要适用于生产企业和制造商,通过对生产加工过程中的直接和间接成本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产品或者服务的成本。
主力成本计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是直接与产品生产或服务提供相关的成本,如材料、工资、运输等。
2. 间接成本法:间接成本是与生产或服务相关但不能直接归属于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制造费用、办公用品、照明等。
3. 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通过设定标准成本,即预期成本,来判断实际成本的高低。
如果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则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降低成本。
4. ABC成本法:ABC(Activity Based Costing)成本法是以企业的活动为基础进行成本分析的一种方法。
通过对企业活动的成本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5. 边际成本法:边际成本是指生产一单位产品增加了多少额外成本。
通过边际成本的计算,企业可以了解到每增加一单位产品的成本情况,从而更好地制定价
格和决策,确保利润最大化。
不同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根据企业的需要和情况进行选择,以便更好地把握成本管理,实现企业的利润最大化。
股票庄家持仓成本计算

计算庄家的持仓成本一,庄家成本的构成:持仓成本是指为炒作某一只股票而消耗的费用。
庄家坐庄如同做其他生意,需从销售收入中减去成本,才能获取利润,我们不防为庄家算算账,目前庄家有无获利空间,以及获利大小。
如果目前价位庄家获利比较小,甚至市价低于成本价,那么这一支个股拉升空间很大,如果目前价位庄家已经赚了很多钱,那么庄家考虑的不是继续拉升,而是如何将钱放进自己的口袋里。
庄家的操盘成本主要包括进货成本,利息成本,拉升成本,公关成本,交易成本,办公成本,人工成本,水电费等。
1、进货成本:由于庄家做庄需要控制流通盘20%-80%的筹码,因此需要大量的钱进货,尤其是拉高吸筹或接手前庄的筹码,进货成本更高,这类庄家志向高远,不计较进货成本,后期将会大幅拉升;2、利息成本:利息成本也叫融资成本,无论是和银行贷款,民间借贷,还是和券商融资融券都需要支付一定利息,如果是私募做庄,可能还需要从坐庄盈利中按一定比例分成。
因此坐庄时间越长,利息支付越高,持仓成本也就越高,有时一笔短期借贷款到期,而股票没有获利派发,只好再找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了,甚至被迫平仓出局,因此股价更需向上拓展空间才能获利。
3、拉升成本:股价在建仓结束后需要拉升后派发才能获利,那么拉升股价就需要庄家在盘中对到放量制造股票成交活跃的假象,从而诱导场外资金跟进抬娇;另外庄家还需要准备护盘资金,在大盘跳水或技术形态变坏时进行护盘,有时甚至要高买低卖。
4、公关成本:庄家的公关包括很多层面,主要有上市公司的高层,券商,银行,证券监管层。
5、交易成本:尽管庄家可以享受高额拥金返还,但庄家的印花税还是免不了的6、办公成本:高额的办公租金,以及水电费等7、人工成本:操盘需要聘请专业的技术人才,因此要不少人工成本。
二、计算庄家成本的基本方法:在股市中,庄家介入资金大多为谋求利润最大化,很少会有庄家亏损离场的局面,同时我们散户要想获利,就必须跟紧庄家的步伐,在庄家建仓结束要启动时介入最好,因此很多散户都想知道庄家的持仓成本,希望通过分析庄家的持仓成本达到获利的目的,但是庄家的真实持仓成本外人很难准确了解的到,不过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统计方法和盘面观察,对庄家在某一阶段的市场平均成本做一个大致的评估,并通过这个评估对短期的支撑位或者反弹的阻力位加以判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计算主力的持仓和成本(2008-06-03 12:32:19)
股价的涨跌,在一定程度上是由该股筹码的分布状况以及介入资金量的大小决定的:动用的资金量越大、筹码越集中,走势便较为稳定,不易受大盘所左右;动用的资金量越小、筹码分散在大多数散户手中,股价走势涨难跌易,难有大的作为,如何估算主力持仓数量呢?笔者的经验主要通过以下三个方法求和平均来判断:
1、笔者通过实战的摸索,在判断主力持仓量上可通过即时成交的内外盘统计进行测算,公式一如下:当日主力买入量=(外盘×1/2+内盘×1/10)/2,然后将若干天进行累加,笔者经验至少换手达到100%以上才可以。
所取时间一般以60-120个交易日为宜。
因为一个波段庄家的建仓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
该公式需要投资者每日对目标个股不厌其烦的统计分析,经过笔者长时间实证统计,准确率极高,误差率通常小于10%。
2、对底部周期明显的个股,笔者的经验是将底部周期内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运行时间,即可大致估算出庄家的持仓量,庄家持仓量=底部周期×主动性买入量(忽略散户的买入量)。
底部周期越长,庄家持仓量越大;主动性买入量越大,庄家吸货越多。
因此,若投资者观察到底部长期横盘整理的个股,通常为资金默默吸纳,主力为了降低进货成本所以高抛低吸并且不断清洗短线客;但仍有一小部分长线资金介入。
因此,这段时期主力吸到的货,至多也只达到总成交量的1/3-1/4左右。
所以忽略散户的买入量的主动性买入量可以结算为总成交量×1/3或总成交量×1/4,公式二如下:庄家持仓量=阶段总成交量×1/ 3或1/4,为谨慎起见可以确认较低量。
3、个股在低位出现成交活跃、换手率较高、而股价涨幅不大(设定标准为阶段涨幅小于5 0%,最好为小于30%)的个股,通常为庄家吸货。
此间换手率越大,主力吸筹越充分,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价”暂时落后于“量”的个股。
笔者的经验是换手率以50%为基数,每经过倍数阶段如2、3、4等,股价走势就进入新的阶段,也预示着庄家持仓发生变化,利用换手率计算庄家持仓的公式三:个股流通盘×(个股某段时期换手率-同期大盘换手率);计算结果除以3,此公式的实战意义是主力资金以超越大盘换手率的买入量(即平均买入量)的数额通常为先知先觉资金的介入,一般适用于长期下跌的冷门股。
因此,主力一旦对冷门股持续吸纳,我们就能相对容易地测算出主力手中的持仓量。
1 / 2
从图中看,最大的一跟巨量的最高价为8.82元,2007年1月24日曾经缩量突破过,1月31再次突破,那么就可以把2006年7月-8月的集中放量为主力建仓,由于其间达到数个过,又可以将7-8月的密集成交区看做主力成本.只要突破8.82并站稳,不是很好的介入机会吗?
友情提示:方案范本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本范文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供参考!最好找专业人士起草或审核后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