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与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已做)..
网络安全试题及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50题,每题1分,共50分)1、()必须向公司信息化主管部门进行备案审批后方可使用。
A、互联网支口B、互联网入口C、互联网端口D、互联网出口正确答案:D2、网络运营者开展经营和服务活动,必须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尊重社会公德,遵守商业道德,诚实信用,履行(),接受政府和社会的监督,承担社会责任。
A、网络安全保护义务B、网络安全核查义务C、网络安全管理义务D、网络安全督查义务正确答案:A3、国家制定并不断完善(),明确保障网络安全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目标,提出重点领域的网络安全政策、工作任务和措施。
A、网络安全方针B、网络安全战略C、网络安全措施D、网络安全策略正确答案:B4、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运营者采购网络产品和服务,可能影响国家安全的,应当通过国家网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组织的()。
A、政府安全审查B、企业安全审查C、国家安全审查D、部门安全审查正确答案:C5、国家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使用网络的权利,促进网络接入普及,提升(),为社会提供安全、便利的网络服务,保障网络信息依法有序自由流动。
A、网络服务理念B、网络服务水平C、网络服务管理D、网络服务态度正确答案:B6、国家网信部门和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网络信息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发现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的,应当要求网络运营者(),采取消除等处置措施,保存有关记录。
A、停止传输B、阻断传输C、中断传输D、隔离传输正确答案:A7、因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秩序,处置重大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的需要,经国务院决定或者批准,可以在()对网络通信采取限制等临时措施。
A、特定范围B、指定区域C、指定范围D、特定区域正确答案:D8、国家鼓励开发网络()和利用技术,促进公共数据资源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A、设施安全保护B、设备安全保护C、数据安全保护D、代码安全保护正确答案:C9、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
网络安全考试试题与答案

网络安全考试试题与答案1、任何个人和组织发送的电子信息、提供的(),不得设置恶意程序,不得含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发布或者传输的信息。
A、下载软件B、应用软件C、服务软件D、信息软件答案:B2、国家推进()建设,鼓励有关企业、机构开展网络安全认证、检测和风险评估等安全服务。
A、网络安全企业化服务体系B、网络安全社会化服务体系C、网络安全国际化服务体系D、网络安全标准化服务体系答案:B3、国家坚持( )与信息化发展并重,遵循积极利用、科学发展、依法管理、确保安全的方针,推进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鼓励网络技术创新和应用,支持培养网络安全人才,建立健全网络安全保障体系,提高网络安全保护能力A、信息安全B、网络安全C、数据安全D、通信安全答案:B4、网络安全,是指通过采取必要措施,防范对网络的攻击、侵入、干扰、破坏和非法使用以及意外事故,使网络处于稳定可靠运行的状态,以及保障()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的能力。
A、网络数据B、电子数据C、通信数据D、流量数据答案:A5、网络运营者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其收集的()。
A、家庭信息B、个人信息C、企业信息D、商业信息答案:B6、网络关键设备和()应当按照相关国家标准的强制性要求,由具备资格的机构安全认证合格或者安全检测符合要求后,方可销售或者提供。
A、网络安全基础设备B、网络安全专用产品C、网络安全所有设备D、网络安全特殊设备答案:B7、个人发现网络运营者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双方的约定()其个人信息的,有权要求网络运营者删除其个人信息;A、采集、使用B、采集、利用C、收集、使用D、收集、利用答案:C8、境外的机构、组织、个人从事()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活动,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国务院公安部门和有关部门并可以决定对该机构、组织、个人采取冻结财产或者其他必要的制裁措施。
A、攻击、入侵、干扰、损坏B、攻击、侵入、干扰、破坏C、攻击、入侵、干扰、破坏D、攻击、侵入、干扰、损坏答案:B9、国家实施网络(),支持研究开发安全、方便的电子身份认证技术,推动不同电子身份认证之间的互认。
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1

精心整理计算机[网络安全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非法接收者在截获密文后试图从中分析出明文的过程称为(A A.破译B.解密C.加密D.攻击)2.以下有关软件加密和硬件加密的比较,不正确的是(B )B.让其他计算机知道自己的存在 D.扰乱网络的正常运行 )B.TCP 面向流的工作机制 D.TCP 连接终止时的FIN 报文 )C.地址绑定技术D.报文摘要技术 ) 10.ARP 欺骗的实质是(A A.提供虚拟的MAC 与IP 地址的组合 C.窃取用户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11.TCPSYN 泛洪攻击的原理是利用了(A A.TCP 三次握手过程 C.TCP 数据传输中的窗口技术 12.DNSSEC 中并未采用(C A.数字签名技术 B.公钥加密技术C.删除感染病毒的文件14.木马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B D.删除磁盘上所有的文件)A.木马不破坏文件,而病毒会破坏文件B.木马无法自我复制,而病毒能够自我复制C.木马无法使数据丢失,而病毒会使数据丢失D.木马不具有潜伏性,而病毒具有潜伏性15.经常与黑客软件配合使用的是(CA.病毒B.蠕虫C.木马16.目前使用的防杀病毒软件的作用是(C ))D.间谍软件D.防火墙本身具有清除计算机病毒的能力24.以下关于传统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A.即可防内,也可防外)B.存在结构限制,无法适应当前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并存的需要C.工作效率较低,如果硬件配置较低或参数配置不当,防火墙将成形成网络瓶颈D.容易出现单点故障25.下面对于个人防火墙的描述,不正确的是(C)A.个人防火墙是为防护接入互联网的单机操作系统而出现的B.个人防火墙的功能与企业级防火墙类似,而配置和管理相对简单C.所有的单机杀病毒软件都具有个人防火墙的功能D.为了满足非专业用户的使用,个人防火墙的配置方法相对简单 26.VPN 的应用特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分别是(A A.应用成本低廉和使用安全 C.资源丰富和使用便捷 A.外联网VPNA.L2FB.内联网VPNC.L2TPD.高速和安全)C.远程接入VPN))D.IPSecD.专线接入 )B.便于实现和管理方便27.如果要实现用户在家中随时访问单位内部的数字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哪一种方式实现(C 28.在以下隧道协议中,属于三层隧道协议的是(D B.PPTP29.以下哪一种方法中,无法防范蠕虫的入侵。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测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60题,每题1分,共60分)1、以下对TCP协议描述正确的是()。
A、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B、TCP是面向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C、TCP是无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D、TCP是无连接的协议,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
正确答案:B2、Windows防火墙规则包括:①阻止连接;②允许连接;③只允许安全连接;④默认规则,这些规则的扫描顺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B、③②①④C、①②③④D、③①②④正确答案:D3、在信息系统中,安全等级的三个性质没有包括()。
A、可靠性B、机密性C、完整性D、可用性正确答案:A4、操作系统的分类不包括以下哪项?()A、分时系统B、单处理系统C、批处理系统D、实时系统正确答案:B5、RSTP协议在STP协议基础上,把端口状态缩减为()种。
A、3B、4C、2D、5正确答案:A6、在Windows命令行中,使用taskkill命令结束指定名称的进程,需使用()参数。
A、/pidB、/uC、/pD、/im正确答案:D7、以下选项中,哪种方式不能获取到可靠的Windows系统补丁包?A、利用微软知识库编号下载B、在微软安全站点下载C、使用Windows Update目录站下载D、使用搜索引擎搜索补丁包后提供的站点下载正确答案:D8、以下选项中,关于MAC地址动态学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默认安全MAC地址数量是2个B、收到其他非安全mac地址数据帧数据帧时,交换机默认丢弃但不发送警告信息C、安全MAC地址的老化时间默认是300sD、交换机重启后动态安全地址会被清空正确答案:D9、可以查杀恶意代码的安全设备有()。
A、防火墙B、SOCC、EDRD、NGFW正确答案:C10、当计算机加入域中时,Domain Admins组会自动添加进本地组()中。
A、GuestsB、AdministratorsC、Backup OperatorsD、Users正确答案:B11、PDR信息安全模型没有包括()。
《网络安全与管理(第二版)》 网络安全试题2

网络安全试题二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25分)1.网络安全管理漏洞是造成网络受攻击的原因之一。
2.人为的主动攻击是有选择地破坏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
3.防火墙技术是网络与信息安全中主要的应用技术。
4."明文是可理解的数据, 其语义内容是可用的。
"5.移位和置换是密码技术中常用的两种编码方法。
6.在实际应用中,不可以将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与非对称密钥密码体制混用。
7.加密算法的安全强度取决于密钥的长度。
8.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密码算法。
9.PEM是基于EDS和RSA算法的。
10.在PGP信任网中用户之间的信任关系可以无限进行下去。
11.在局域网中,由于网络范围小,所以很难监听网上传送的数据。
12.子网掩码用来区分计算机所有的子网。
13.安全检测与预警系统可以捕捉网络的可疑行为,及时通知系统管理员。
14.操作系统的安全设置是系统级安全的主要需求。
15.网络服务对系统的安全没有影响,因此可以随意的增加网络服务。
16.在系统中,不同的用户可以使用同一个帐户和口令,不会到系统安全有影响。
17.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中,用户不能定义自已拥有资源的访问权限。
18.在Windows NT操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安全性能可以通过控制用户的访问权限来实现。
19.在NetWare操作系统中,访问权限可以继承。
20.口令机制是一种简单的身份认证方法。
21.用户身份认证和访问控制可以保障数据库中数据完整、保密及可用性。
22.数据原发鉴别服务对数据单元的重复或篡改提供保护。
23.防火墙是万能的,可以用来解决各种安全问题。
24.在防火墙产品中,不可能应用多种防火墙技术。
25.入侵检测系统可以收集网络信息对数据进行完整性分析,从而发现可疑的攻击特征。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按TCSEC安全级别的划分,DOS属于哪一个安全级别?A DB C1C C2D B12.以下那些属于系统的物理故障:A. 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B. 计算机病毒C. 人为的失误D. 网络故障和设备环境故障3.UNIX和Windows NT、NetWare操作系统是符合哪个级别的安全标准:A. A级B. B级C. C级D. D级4.下面描述了Kerberos系统认证协议过程,哪一个是正确的?A 请求TGS入场券→请求服务B 请求服务器入场券→请求服务C 请求TGS入场券→请求服务器入场券→请求服务D 请求服务器入场券→请求TGS入场券→请求服务5.在对称密钥密码体制中,加、解密双方的密钥:A. 双方各自拥有不同的密钥B. 双方的密钥可相同也可不同C. 双方拥有相同的密钥D. 双方的密钥可随意改变6.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缺点是:A. 加、解密速度慢B. 密钥的分配和管理问题C. 应用局限性D. 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7.数字签名是用来作为:A. 身份鉴别的方法B. 加密数据的方法C. 传送数据的方法D. 访问控制的方法8.在以太网卡中,有一个唯一的物理地址固化在硬件中标识这个网卡,这个物理地址是:A 长度64位B 长度48位C 长度32位D 长度28位9.下面协议哪些属于传输层的协议?A SSLB SMTPC FTPD NetBeui10.对IP层的安全协议进行标准化,已经有很多方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4级)测试题(含答案)

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4级)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65题,每题1分,共65分)1、关于安全服务与网络层次之间的对应关系,下面哪个网络层次不可以提供对等实体认证()?A、网络层B、传输层C、应用层D、链路层正确答案:D2、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经营单位违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的规定,未按规定时间保存登记内容、记录备份,或者在保存期内修改、删除登记内容、记录备份的,可以并处()元以下的罚款。
A、10000B、15000C、5000D、20000正确答案:B3、()是指了解组织的产品和服务,识别关键活动,搞清楚其供应链上的依赖关系。
A、理解组织B、BCM管理程序C、确定BCM战略D、开发并实施BCM响应正确答案:A4、UDP协议位于TCP/IP参考模型中的()。
A、表示层B、网际层C、传输层D、策略层正确答案:C5、计算机病毒按病毒感染对象分类可以分为()病毒、引导型病毒和混合型病毒。
A、盗号B、蠕虫C、文件D、木马正确答案:C6、一次完整的网络安全扫描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网络安全扫描的第二阶段是()。
A、根据搜集到的信息判断或者进一步测试系统是否存在安B、发现目标后进一步搜集目标信息C、发现目标主机或网络。
D、进行端口扫描正确答案:B7、企业价值观主要是指()。
A、员工的共同价值取向,文化素养,技术水平B、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奋斗目标,技术水平C、员工的共同取向,心理趋向,文化素养D、员工的共同理想追求,心理趋向,文化素养正确答案:C8、在TCP/IP参考模型中,传输层的主要作用是在互联网络的源主机与目的主机对实体之间建立用于会话的()。
A、点与点连接B、操作连接C、端到端连接D、控制连接正确答案:C9、以下()不是RIP协议的版本之一。
A、RIPv1B、RIPngC、RIPv3D、RIPv2正确答案:C10、国家鼓励开发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和利用技术,促进()开放,推动技术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
网络安全管理员高级工测试题+参考答案

网络安全管理员高级工测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目前,安全认证系统主要采用基本( )的数字证书来实现。
A、PKIB、KMIC、VPND、IDS正确答案:A2、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的5个级别中,( )是最高级别,属于关系到国计民生的最关键信息系统的保护。
A、强制保护级B、自主保护级C、专控保护级D、指导保护级E、监督保护级正确答案:C3、配置经理是配置管理具体活动的负责人,包括带领执行配置项的鉴别、监控、控制、维护、审计等工作,( )主持配置管理回顾会议。
A、每月B、无C、不定期D、定期正确答案:D4、信息系统安全中应用安全方面不包括( )。
A、安全评估B、身份鉴别C、应用通信安全D、强制访问控制正确答案:D5、通常病毒需要寄生宿主,病毒最常见的宿主是( )。
A、计算机B、目录C、文件D、进程正确答案:C6、防火墙的基本构件包过滤路由器工作在OSI的哪一层( )。
A、网络层B、应用层C、传输层D、物理层正确答案:A7、安全事故调查应坚持( )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经过、原因和损失,查明事故性质,认定事故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
A、相关程序B、行业规定C、实事求是、尊重科学D、依据国家法规正确答案:C8、创建虚拟目录的用途是( )。
A、一个模拟主目录的假文件夹B、以一个假的目录来避免染毒C、以一个固定的别名来指向实际的路径,这样,当主目录变动时,相对用户而言是不变的D、以上皆非正确答案:C9、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指保证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工作,包括维护信息系统的正常运行、记录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系统的( )更新、维修等。
A、软件B、软硬件C、程序D、硬件正确答案:B10、美国国防部公布的《可信计算机系统评估准则》(TCSEC)把计算机系统的安全分为( )个大的等级。
A、3B、4C、5D、6正确答案:B11、利用TCP连接三次握手弱点进行攻击的方式是( )A、SYN FloodB、嗅探C、会话劫持D、以上都是正确答案:A12、索引字段值不唯一,应该选择的索引类型为( )。
中级网络安全管理练习题(含答案)

中级网络安全管理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80题,每题1分,共80分)1、下面有关计算机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计算机键盘上字母键的排列方式是随机的B、计算机的主机只包括CPUC、计算机必须具有硬盘才能工作D、计算机程序必须装载到内存中才能执行正确答案:C2、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A、计算机B、程序C、计算机软件D、信息正确答案:D3、防火墙截断内网主机与外网通信,由防火墙本身完成与外网主机通信,然后把结果传回给内网主机,这种技术称为()A、透明代理B、内容中转C、内容过滤D、地址转换正确答案:A4、计算机发生的所有动作都是受()控制的。
A、主板B、CPUC、内存D、显卡正确答案:B5、网络层的主要任务是提供()。
A、路径选择服务B、进程通信服务C、端-端连接服务D、物理连接服务正确答案:A6、在工作组中使用一个非本地计算机(计算机名:W104)的共享资源(共享名:2K-C)时,“映射网络驱动器”窗口中的“驱动器”文本框中,选择网络驱动器的代号,例如”G”,在“路经”文本框中,输入的符合UNC的格式为()。
A、\\W104\\2K-CB、\\W104\2K-CC、//W104\2K-CD、//W104/2K-C正确答案:B7、在支持分布式对象访问的桩/框架(Stub/Skeleton)结构中,桩/框架主要是依据()生成的。
A、分布式对象自身B、构件的接口C、服务端代码D、客户端代码正确答案:B8、进行等级保护定义的最后一个环节是:()A、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系统服务安全保护等级决定B、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业务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保护等级的较低者决定C、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业务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和系统服务安全保护等级的较高者决定D、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等级由业务信息安全保护等级决定正确答案:C9、黑客攻击服务器以后,习惯建立隐藏用户,下列()用户在DOS命令net user下是不会显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安全与管理》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1.在以下人为的恶意攻击行为中,属于主动攻击的是( A )A.数据篡改及破坏B.数据窃听C.数据流分析D.非法访问2.数据完整性指的是( C )A.保护网络中各系统之间交换的数据,防止因数据被截获而造成泄密B.提供连接实体身份的鉴别C.防止非法实体对用户的主动攻击,保证数据接受方收到的信息与发送方发送的信息完全一致D.确保数据数据是由合法实体发出的3.以下算法中属于非对称算法的是( B )A.DESB.RSA算法C.IDEAD.三重DES4.在混合加密方式下,真正用来加解密通信过程中所传输数据(明文)的密钥是( B )A.非对称算法的公钥B.对称算法的密钥C.非对称算法的私钥D.CA中心的公钥5.以下不属于代理服务技术优点的是( D )A.可以实现身份认证B.内部地址的屏蔽和转换功能C.可以实现访问控制D.可以防范数据驱动侵袭6.包过滤技术与代理服务技术相比较( B )A.包过滤技术安全性较弱、但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B.包过滤技术对应用和用户是绝对透明的C.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较高、但不会对网络性能产生明显影响D.代理服务技术安全性高,对应用和用户透明度也很高7."DES是一种数据分组的加密算法, DES它将数据分成长度为多少位的数据块,其中一部分用作奇偶校验,剩余部分作为密码的长度?" ( B )A.56位B.64位C.112位D.128位8.黑客利用IP地址进行攻击的方法有:(A )A.IP欺骗B.解密C.窃取口令D.发送病毒9.防止用户被冒名所欺骗的方法是:(A )A.对信息源发方进行身份验证B.进行数据加密C.对访问网络的流量进行过滤和保护D.采用防火墙10.屏蔽路由器型防火墙采用的技术是基于:(B )A.数据包过滤技术B.应用网关技术C.代理服务技术D.三种技术的结合11.以下关于防火墙的设计原则说法正确的是:(A )A.保持设计的简单性B.不单单要提供防火墙的功能,还要尽量使用较大的组件C.保留尽可能多的服务和守护进程,从而能提供更多的网络服务D.一套防火墙就可以保护全部的网络12.SSL指的是:( B )A.加密认证协议B.安全套接层协议C.授权认证协议D.安全通道协议13.CA指的是:(A )A.证书授权B.加密认证C.虚拟专用网D.安全套接层14.在安全审计的风险评估阶段,通常是按什么顺序来进行的:(A )A.侦查阶段、渗透阶段、控制阶段B.渗透阶段、侦查阶段、控制阶段C.控制阶段、侦查阶段、渗透阶段D.侦查阶段、控制阶段、渗透阶段15.以下哪一项不属于入侵检测系统的功能:( D )A.监视网络上的通信数据流B.捕捉可疑的网络活动C.提供安全审计报告D.过滤非法的数据包16.入侵检测系统的第一步是:(B )A.信号分析B.信息收集C.数据包过滤D.数据包检查17.以下哪一项不是入侵检测系统利用的信息:(C )A.系统和网络日志文件B.目录和文件中的不期望的改变C.数据包头信息D.程序执行中的不期望行为18.入侵检测系统在进行信号分析时,一般通过三种常用的技术手段,以下哪一种不属于通常的三种技术手段:( D )A.模式匹配B.统计分析C.完整性分析D.密文分析19.以下哪一种方式是入侵检测系统所通常采用的:(A )A.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B.基于IP的入侵检测C.基于服务的入侵检测D.基于域名的入侵检测20.以下哪一项属于基于主机的入侵检测方式的优势:(C )A.监视整个网段的通信B.不要求在大量的主机上安装和管理软件C.适应交换和加密D.具有更好的实时性21.以下关于计算机病毒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C )A.计算机病毒只具有破坏性,没有其他特征B.计算机病毒具有破坏性,不具有传染性C.破坏性和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的两大主要特征D.计算机病毒只具有传染性,不具有破坏性22.以下关于宏病毒说法正确的是:(B )A.宏病毒主要感染可执行文件B.宏病毒仅向办公自动化程序编制的文档进行传染C.宏病毒主要感染软盘、硬盘的引导扇区或主引导扇区D.CIH病毒属于宏病毒23.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计算机病毒的防治策略:(D )A.防毒能力B.查毒能力C.解毒能力D.禁毒能力24.在OSI七个层次的基础上,将安全体系划分为四个级别,以下那一个不属于四个级别:( D )A.网络级安全B.系统级安全C.应用级安全D.链路级安全25.网络层安全性的优点是:( A)A.保密性B.按照同样的加密密钥和访问控制策略来处理数据包C.提供基于进程对进程的安全服务D.透明性26.加密技术不能实现:(D )A.数据信息的完整性B.基于密码技术的身份认证C.机密文件加密D.基于IP头信息的包过滤27.所谓加密是指将一个信息经过()及加密函数转换,变成无意义的密文,而接受方则将此密文经过解密函数、( A )还原成明文。
A.加密钥匙、解密钥匙B.解密钥匙、解密钥匙C.加密钥匙、加密钥匙D.解密钥匙、加密钥匙28.以下关于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C )A.加密方和解密方可以使用不同的算法B.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可以是不同的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必须是相同的D.密钥的管理非常简单29.以下关于非对称密钥加密说法正确的是:(B )A.加密方和解密方使用的是不同的算法B.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是不同的C.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匙相同的D.加密密钥和解密密钥没有任何关系30.以下关于混合加密方式说法正确的是:(B )A.采用公开密钥体制进行通信过程中的加解密处理B.采用公开密钥体制对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通信C.采用对称密钥体制对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进行加密后的通信D.采用混合加密方式,利用了对称密钥体制的密钥容易管理和非对称密钥体制的加解密处理速度快的双重优点31.以下关于数字签名说法正确的是:( D )A.数字签名是在所传输的数据后附加上一段和传输数据毫无关系的数字信息B.数字签名能够解决数据的加密传输,即安全传输问题C.数字签名一般采用对称加密机制D.数字签名能够解决篡改、伪造等安全性问题32.以下关于CA认证中心说法正确的是:(C )A.CA认证是使用对称密钥机制的认证方法B.CA认证中心只负责签名,不负责证书的产生C.CA认证中心负责证书的颁发和管理、并依靠证书证明一个用户的身份D.CA认证中心不用保持中立,可以随便找一个用户来做为CA认证中心33.关于CA和数字证书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B )A.数字证书是保证双方之间的通讯安全的电子信任关系,他由CA签发B.数字证书一般依靠CA中心的对称密钥机制来实现C.在电子交易中,数字证书可以用于表明参与方的身份D.数字证书能以一种不能被假冒的方式证明证书持有人身份34.以下关于VPN说法正确的是:( B )A.VPN指的是用户自己租用线路,和公共网络物理上完全隔离的、安全的线路B.VPN指的是用户通过公用网络建立的临时的、安全的连接C.VPN不能做到信息认证和身份认证D.VPN只能提供身份认证、不能提供加密数据的功能( B )35.计算机网络按威胁对象大体可分为两种:一是对网络中信息的威胁;二是:A.人为破坏B.对网络中设备的威胁。
C.病毒威胁D.对网络人员的威胁36.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其中对称密钥加密的代表算法是:( B )A.IDEB.DESC.PGPD.PKIE.RSAF.IDES37.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其中非对称密钥加密的代表算法是:EA.IDEB.DESC.PGPD.PKIE.RSAF.IDES38.CA认证中心的主要作用是:BA.加密数据B.发放数字证书C.安全管理D.解密数据39.数字证书上除了有签证机关、序列号、加密算法、生效日期等等外,还有:AA.公钥B.私钥C.用户帐户40.Telnet服务自身的主要缺陷是:CA.不用用户名和密码B.服务端口23不能被关闭C.明文传输用户名和密码D.支持远程登录41.防火墙中地址翻译的主要作用是:BA.提供代理服务B.隐藏内部网络地址C.进行入侵检测D.防止病毒入侵42.数据进入防火墙后,在以下策略下,选择合适选项添入:B/AA.应用缺省禁止策略下:全部规则都禁止,则()B.应用缺省允许策略下:全部规则都允许,则()C.通过D.禁止通过43.防治要从防毒、查毒、(A )三方面来进行:A.解毒B.隔离C.反击D.重起44.木马病毒是:CA.宏病毒B.引导型病毒C.蠕虫病毒D.基于服务/客户端病毒45.IDS规则包括网络误用和:AA.网络异常B.系统误用C.系统异常D.操作异常46.加密有对称密钥加密、非对称密钥加密两种,数字签名采用的是:BA.对称密钥加密B.非对称密钥加密47.以下那些属于系统的物理故障:AA.硬件故障与软件故障B.计算机病毒C.人为的失误D.网络故障和设备环境故障48.对称密钥密码体制的主要缺点是:BA.加、解密速度慢B.密钥的分配和管理问题C.应用局限性D.加密密钥与解密密钥不同49.数字签名是用来作为:AA.身份鉴别的方法B.加密数据的方法C.传送数据的方法D.访问控制的方法50.加密密钥的强度是:AA.2NB.2N-1C.2ND.2N-1二.填空题1.计算机网络的资源共享包括(硬件)共享和(软件)共享。
2.按照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大小,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局域网)、(广域网)和(城域网)。
3.按照结点之间的关系,可将计算机网络分为(广域)网络和(局域)网络。
4.对等型网络与客户/服务器型网络的最大区别就是(终端)。
5.网络安全具有(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
6.网络安全机密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密码技术)。
7.网络安全完整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校验与认证技术)。
8.网络安全可用性的主要防范措施是(确保信息与信息系统处于一个可靠的运行状态之下)。
9.网络安全机制包括(技术机制)和(管理机制)。
10.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提出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有(7 )层。
11.OSI参考模型从低到高第3层是(网络)层。
12.入侵监测系统通常分为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两类。
13.数据加密的基本过程就是将可读信息译成(密文)的代码形式。
14.访问控制主要有两种类型:(网络)访问控制和(系统)访问控制。
15.网络访问控制通常由(防火墙)实现。
16.密码按密钥方式划分,可分为(对称)式密码和(非对称)式密码。
17.DES加密算法主要采用(替换)和(移位)的方法加密。
18.非对称密码技术也称为(公钥)密码技术。
19.DES算法的密钥为(64 )位,实际加密时仅用到其中的(56 )位。
20.数字签名技术实现的基础是(密码)技术。
21.数字水印技术主要包括(数字水印嵌入技术)、(数字水印提取)和(数字水印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