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总结

合集下载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案6篇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案6篇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案6篇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案篇1设计背景:小班的小伙伴对事物特征的认知还不是很全面,所以我想通过这个活动让幼儿对事物有更全面的认得。

活动目标:1、比较物体的大小,按大小规律排序。

2、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特征。

3、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4、体验数学集体游戏的欢快。

重点难点:认得大和小的概念。

活动准备:ppt课件、大小不同的球(鞋子、衣裳、瓶子等)。

活动过程:一、认得大和小1、出示颜色和大小不同的两个球,让幼儿察看这两个球有什么不同?2、哪个球大?哪个球小?3、请幼儿察看四周的东西或者想想见过的东西,什么大,什么小?二、学习比较大小的方法出示大小差别不大的两个球。

有什么方法可以知道哪个球大,哪个球小?老师小结:小班数学教案及反思《比较大小》含ppt课件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让我了解了孩子对数学都很孱弱,为了能够使他们对数学感兴趣,我准备在以后的数学活动中多加游戏,做到让幼儿在玩中乐、玩中学的目的。

真正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不绝提升幼儿的自主探究本领。

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案篇2活动目标能正确推断7以内数的多少。

活动准备1、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2、贴绒数字3、实物卡。

活动过程一、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片请小伙伴认真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2、正确推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1)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2)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3)谁能想个方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

(4)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伙伴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伙伴。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

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略比出谁多谁少。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学会使用词汇“大”“小”、“多”“少”等,能够用词汇表达物品的大小以及数量。

2.培养幼儿观察事物的细致程度,让他们了解物体的大小和数量有着不同的度量方法。

3.提高幼儿在数学上的认知能力并且增加他们的兴趣。

教学内容1.大小比较:让幼儿在老师的引导下逐渐理解大小之间的关系,并学会通过比较来判断大小。

2.数量比较:引导幼儿认识数量的概念,通过比较物品的数量来形象地了解数量的大小。

教学准备1.教具:小熊玩具、球等物品,大中小学生图片。

2.材料:桌椅、黑板、彩笔等常规教学用品。

教学过程第一步:引入1.引起幼儿的兴趣老师拿出一个小熊玩具和一个球让幼儿比较它们的大小,引起幼儿的兴趣。

2.词汇介绍让幼儿说说看玩具和球的大小,引导他们说出大小的词汇,“大”、“小”。

第二步:讲解1.大小比较–辅助工具:图片。

老师拿出不同尺寸的大中小学生图片,让幼儿一起观察并比较大小。

(1)老师手拿最大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围绕着观察,然后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大”。

(2)然后老师拿出中等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围绕观察,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中等”。

(3)最后老师拿出最小尺寸的学生图片,让幼儿同样围绕着观察,然后问:“这个学生是大还是小?”引导幼儿回答“小”。

让学生在比较过程中直观地感受大小的不同,然后引导幼儿记住词汇“大”、“中”、“小”。

2.数量比较–辅助工具:物品。

让幼儿闭眼,老师拿出两个玩具放在桌上,然后让幼儿看着这两个玩具,手摆出数量表达,问他们:“哪个玩具的数量是多余哪个的?”引导幼儿辨别出数量较多的那个。

第三步:练习1.接龙比大小–辅助工具:图片。

老师拿出大小不等的物品,让幼儿围着它们走圈,让他们在一个物品前停下,从该物品接着念下一个物品,并说出它和前一个物品的大小关系,比如“苹果比桔子大”。

2.数量比较游戏–辅助工具:物品。

老师将两组物品放在桌上,让幼儿一起比较它们的数量,然后再让幼儿分别记住两组物品的数量,并检查他们的答案。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大小比较(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大小比较(通用8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优质教案大小比较(通用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中“大小比较”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认识物体大小差异;让幼儿掌握使用“大”、“小”等词汇描述物体;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观察并指出物体大小差异。

2. 使幼儿能够用“大”、“小”等词汇描述物体。

3. 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空间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大小比较方法,并能用语言描述。

难点:使幼儿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大小比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水果、动物、物品等图片若干。

2. 学具:大小不同积木、球、纸片等物品若干。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准备一个大小不同水果篮子,引导幼儿观察篮子里水果,让幼儿指出哪些水果大,哪些水果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大小不同动物、物品等图片,引导幼儿进行观察和比较,让幼儿用“大”、“小”等词汇描述。

讲解大小比较方法,让幼儿学会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进行比较。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大小比较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巩固所学知识。

每组挑选一个大小不同物品,让幼儿指出并描述其大小。

提问幼儿:“我们今天学习大小比较,那在生活中,你们还见过哪些大小不同东西?”六、板书设计1. 板书大小比较2. 板书内容:大小不同水果、动物、物品图片大小比较方法:观察、触摸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在家人帮助下,找到生活中大小不同5个物品,并描述它们大小。

2. 答案示例:我找到一个大苹果和一个小橘子,还有一把大尺子和一把小剪刀,还有一个大碗和一个小勺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表现,解他们对大小比较知识掌握程度,针对幼儿薄弱环节进行个别辅导。

2. 拓展延伸: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观察和比较周围大小差异,让幼儿学会运用所学知识。

同时,鼓励家长参与,共同促进幼儿发展。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教案名称:比较大小教学目标:1. 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来区分物体的大小。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准备:1. 物体:大小不同的玩具、水果等。

2. 手绘的图片:大、小、一样大、不一样大。

3. 游戏道具:比较大小的游戏卡片或者标志。

4. 教具:白板、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师生互动:与幼儿互动交流,问幼儿他们见过的最大的东西是什么?最小的东西又是什么?2. 出示手绘的图片:大、小、一样大、不一样大,让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

二、活动一:观察比较大小(15分钟)1. 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水果等物体,放在幼儿面前,让他们自由观察。

2. 引导幼儿观察每个物体的大小,让他们尝试用手指比较两个物体的大小。

3. 组织幼儿讨论,比较这些物体的大小,找出最大和最小的物体。

4. 教师可以用白板记录下幼儿的观察结果,让幼儿体验到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三、活动二:比较大小游戏(20分钟)1. 教师准备比较大小的游戏道具,可以是大小不同的游戏卡片或者标志。

2.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分发一些游戏道具。

3. 解释游戏规则:每个小组轮流出示一张卡片,其他小组成员要通过比较来判断这个卡片是大还是小,并给出答案。

4. 每个小组轮流出示卡片,直到所有的卡片都被出示完。

5. 引导幼儿反思比较大小的方法,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经验和解题思路。

6. 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结果评价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三:制作比较大小的图画(15分钟)1. 准备彩色纸、剪刀和胶水。

2. 引导幼儿选择两个物体进行比较。

3. 给幼儿提供大小不同的彩色纸,让他们根据物体的实际大小,选择合适的纸片进行剪切。

4. 引导幼儿将剪切好的纸片按照物体的实际大小粘贴在白纸上,形成比较大小的图画。

5. 鼓励幼儿在图画上画出其他小物体,并用彩色笔标注大小关系。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大小概念,把握数字1—10的大小次序。

2.把握“大”“小”的概念,能够用语言描述大小关系,体验大小对比带来的感觉差异。

3.能够依据给出的数字或物品大小,进行大小比较,并正确使用“大”“小”这两个概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1.把握“大”“小”的概念。

2.能够依据数字或物品大小,作出正确的大小比较。

三、教学准备卡片(大、中、小)等比较大小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1、情境营造老师引导孩子们体验大小对比带来的感觉差异,让孩子们站在各种大小的物体旁边,描述旁边的物体是“大”“小”,并比较体验物品的不同大小带来的感受差异,如:大象大,小鸟小,大象比小鸟大,大象感觉很强壮,小鸟感觉很轻。

2、把握“大”“小”的概念呈现大、中、小三张卡片,让孩子们用手指着,并说出它们的名称,老师依据孩子的指向和说话确认孩子对它们的名称的理解,再请孩子们比较它们的大小次序,让孩子们手拿它们,依据大小次序排列,提示孩子每个卡片的大小和先后次序,让孩子感受大小排序的过程和规律。

3、大小比较给孩子准备不同大小的物品,同学依据老师的指令,拿出比预示物品小/大/一样大或一样小的物品。

同学进行实物比较,老师再次引导孩子们说出物品比较大小的结论。

老师同同学讨论确定好大小排列,同时可以制造更多有趣味的情境让孩子们去发觉大小关系,并与孩子们共同探讨大小比较的规律。

五、反思本次教学采纳了情境引导法、游戏式体验法和物品比较法相结合,让孩子身体参加探究,通过亲身体验和操作来理解“大”“小”的概念,进而学会依据不同的物品大小进行比较,并从中总结规律。

在教学中,本人发觉孩子们理解大小概念较为轻松,但在进行比较时,需要时刻提示,让孩子们常常梳理认知规律。

如:物品越大其数量不肯定就多;物品越小其数量不肯定就少;物品的大小与形状有关等等。

老师需要依据孩子的反应情况,调整授课方法和难度,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效果。

同时,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当多发觉孩子把握情况并实时记录,便利后续的跟踪和评估。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

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一、教学内容《比较大小》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大小概念,能够通过观察、比较,区分物品的大小;掌握使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表达物品的大小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能够认识并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物品的大小,并能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表达大小关系。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重点: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能够正确使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运用比较方法,培养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中、小三个球,三个不同大小的苹果,比较大小卡片。

2. 学具:每组一份大、中、小三个球,三个不同大小的苹果,比较大小练习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出示大、中、小三个球,引导幼儿观察并提问:“这三个球有什么不同?哪个球最大?哪个球最小?”2. 新课内容讲解(10分钟)a. 教师通过出示三个不同大小的苹果,引导幼儿学习比较大小的概念。

b. 教师示范比较大小的方法,并引导幼儿使用“大于”、“小于”、“等于”三个词语表达大小关系。

3. 例题讲解(5分钟)教师出示比较大小卡片,讲解例题,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回答问题。

4. 随堂练习(10分钟)a. 幼儿分组进行比较大小的实践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b. 教师出示比较大小练习纸,幼儿独立完成练习,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b. 教师提出拓展性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较大小》2. 内容:a. 大、中、小球b. 苹果大小比较c. 比较大小方法d. “大于”、“小于”、“等于”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比较下面物品的大小,用“大于”、“小于”、“等于”表示。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

幼儿园小班数学《比大小》教案(5篇一、教学内容本教案选自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材《启蒙数学》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为比大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掌握比较大小的基本概念,学会用目测、重叠等方法比较物体的大小,并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幼儿理解大小的概念,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

2. 能力目标: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并掌握比较大小的方法。

2.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大小不同的玩具、卡片、图片等。

2.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准备大小不同的玩具,邀请幼儿观察、讨论。

(2)教师引导幼儿用“目测”和“重叠”的方法比较玩具的大小。

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出示大小不同的卡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

(2)教师讲解比较大小的方法,如:目测、重叠等。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发放练习题,幼儿独立完成。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的疑问。

4. 小组活动(10分钟)(1)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发放大小不同的图片。

(2)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比较大小的任务,并分享成果。

(1)教师邀请幼儿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对幼儿的表现给予评价,鼓励幼儿继续努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比大小2. 板书内容:(1)大小的概念(2)比较大小的方法:目测、重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家长协助幼儿收集大小不同的物品,进行家庭比较大小的活动。

(2)完成练习题:请幼儿用彩笔在白纸上画出大小不同的圆形,并按照大小顺序排列。

2. 答案:(1)家庭活动:请家长记录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如能正确比较大小。

(2)练习题答案:幼儿画出的圆形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教师可组织类似的活动,如比较长短、高矮等。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

幼儿园小班数学活动教案《比较大小》含反思活动目的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将能够: - 理解比较大小的概念 - 分辨数字大小顺序 - 通过比较、测量等方法判断物品大小 - 发展观察、分析、思考、判断的能力活动准备1.教具:•数字卡片:0-10的数字卡片各5张•物品:若干个不同大小、形状的水果、玩具等2.教学环境:•教室内的空地或操场•桌椅等器材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数字卡片,让幼儿集体观察、数数。

教师提问:“哪个数字最小?哪个数字最大?”引导幼儿思考数字大小的概念。

2. 前置活动教师将物品摆放在教室内的空地或操场上,让幼儿自由观察、玩耍。

引导幼儿按大小排列物品,分析物品大小的关系。

3. 活动环节第一步:观察比大小教师拿出两个物品,让幼儿比较大小。

教师引导幼儿观察两个物品的大小关系,发现它们的大小差异。

教师提问:“这个物品比那个物品大吗?”“这个物品比那个物品小吗?”让幼儿回答。

第二步:比较不同物品教师拿出两个不同形状、大小的物品,让幼儿比较大小。

教师引导幼儿用小的物品比较大的物品,发现它们的大小关系。

教师提问:“哪个物品更大?”“哪个物品更小?”让幼儿回答。

第三步:测量大小教师提供一些不同大小的物品,让幼儿用手指、尺子等工具测量它们的大小。

教师引导幼儿比较不同物品的大小,发现不同物品的大小差异。

活动反思本次活动中,教师通过多种教学方式开展活动,让幼儿充分参与,发挥创造力,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和较好的教育效果。

同时,本次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例如,有部分幼儿的注意力较为不集中,需要更加细致的引导和管理;在测量物品大小活动中,部分幼儿可能存在误差的情况,需要及时纠正和帮助。

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教师应该更加注重幼儿的个性和特点,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以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和学习进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小班数学教案《比较大小》含总结
活动目标
1、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2、比较物体的大小,学习描述物体的大小特征。

3、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观察、比较和反应能力。

教学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找出一样大的物品,并学习描述其特征。

活动准备
1、红色和蓝色的大小盆,大小圆形纸片若干。

2、大熊和小熊图片各一张
3、一些大衣服和小衣服
4、一些碗
5、一些大果和小果
6、用纸箱自制的游戏箱一个,游戏箱有一个大皮球和两个小皮球。

活动过程
一、比较“大”“小”“一样大”
1、教师出示大盆、小盆各一个,让幼儿看一看、说一说:
他们有什么不同?区分出他们的大小,并能说出:红色的盆大,蓝色的盆小。

2、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盆若干,请一个幼儿任意取出一个盆,请另一个幼儿取出同它一样大的盆。

反复再请一些幼儿上来取盆子。

二、操作活动
(一)、出示大熊和小熊图片,让幼儿说出那个大,那个小。

1、教师拿出衣服请个别幼儿找出大衣服给大熊穿上,找出小衣服给小熊穿。

2、教师拿出果请个别幼儿把大果送给大熊,小果送给小熊。

3、教师出示一些碗,请个别幼儿上来找出一样大的碗
(二)集体操作练习
听指令取图形。

教师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图形纸片若干,并发出指令,请幼儿拿大圆形、小圆形或一样大的圆形,幼儿马上从桌上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举起来。

教师的指令可以多样化,,如教师用大和小描述各种实物,可以说“大西瓜”“小苹果”,幼儿拿出相应的圆形纸片。

三、延伸游戏《奇妙的箱子》
玩法:请幼儿把手伸进纸箱中,摸一摸纸箱里有什么。

引导幼儿描述摸到的物体形状——是一样的,还是不一样的?然后,按教师的指令正确地取出大球小球或两个一样大的球。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能按我的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教学任务。

我通过大量的实物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在第一环节出示盆子让幼儿比较大、小一样大时,大多数的孩子能通过观察比较找出大盆、小盆、一样大的盆。

在集体操作练习这个环节是突破教学教学重难点的环节,我为孩子们准备了一个绿色的大圆形、一个黄色的小圆形、两个蓝色的一样大的圆形。

在操作过程中我清楚地观察到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能力强弱,大部分孩子都能积极参与,但有部分孩子操作目的不明确,这可能我给他们准备的圆形太多,以至导致一些孩子不懂得怎样拿。

在第三环节游戏中我进行了一些调整,孩子的兴致最高,通过活动延伸这一环节巩固了孩子对大小的认识,但在摸到物体后孩子对物体的描述还欠佳。

在日后的语言表达能力方面还得多加强培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