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级与标准分级指标

合集下载

岗位评价方案_要素、指标解释与分级标准

岗位评价方案_要素、指标解释与分级标准

岗位评价方案岗位价值评估是衡量公司各岗位的相对价值,保证薪酬系统公平性和激励性的重要手段。

为使薪酬能与岗位价值有机地结合起来,调动各岗位人员积极性,根据公司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岗位评估范围: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岗位。

二、岗位评估依据:岗位说明书。

三、岗位评估方法:1、要素评分法:将岗位工作分解为若干要素和等级,逐项进行评分。

2、综合评分法:只给每个岗位进行综合评分(本次评分作为参考)。

四、评价人员组成:成立岗位评价小组,负责对评价方案修订、实施评价、对评价结果进行审定及争议处理。

评价小组由XX组长,XX任副组长,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

评价人员组成及评分权重评价岗位评价人员权重部门负责人、主管XX,XX 40 各部门负责人40 每部门推选二名代表30其它管理岗位各部门负责人50每部门推选两名代表50 五:统计方法为保证评价结果客观公正,将每组中的最高分、最低分去掉计算平均分数。

二、要素、指标解释与分级标准1、对企业的影响岗位贡献:衡量一个岗位对企业收入、质量、成本及企业长运发展的影响程度等级标准1 基本无影响:只对本岗位的工作有一定影响2 影响较小:对公司某一方面的工作产生影响,对公司的业绩影响较小。

3 一般影响:对公司多个方面产生影响但影响不大,对业绩有一定的影响。

4 影响较大:对公司多个方面产生较大的影响,对公司业绩有明显影响。

5 重大影响:影响到公司的快速和长远发展,对公司业绩有重要影响。

过失损害:衡量一个岗位工作出现失误对公司的损害程度。

等级标准1 损害很小:公有一些小的损失,不会对部门正常工作产生多大的影响。

2 损害较小:有一定的损失,发生损害的机率很小或虽发生但造成的损害较小。

3 一般损害:发生损害的机率较大,影响其它部门工作。

4 损害较大:有很大损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工作。

5 损害重大:有极大损害,会影响公司的长远经营。

2、监督管理监督管理:衡量岗位责任人在正常的权限范围内,对他人工作进行指导、监督、帮助的责任。

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

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

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
(2011-08-11 08:59:53)
标签:
标准分
百分等级
中考
高考
标准分与百分等级对照表
说明:
1、此表列出了500至900分,各分数与该分数以下考生占考生总数比例的对应关系。

表中T栏表示整10标准分,横向0、1、……、9栏表示对应于该行整10分数的个位数值。

表内的数值即对应的百分比。

,凡500分以上的分数可直接在表中查出该分数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

如:某一考生的成绩为726分,那么先在表中T栏纵向查720,再横向查6,得表中交叉处的数0.,说明低于726分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

2、凡不足500分的分数,先用1000减去该分数再查表,用1减去查表所得的比例数,所得的差即为该分数以下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比例。

如:某一考生成绩为453分,那么,1000-453=547分,查表得比例数为0.,然后1-0.=0.,即低于453分的考生占考生总数的%。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

危险源风险分级标准

危(wei)险源风险分级标准一、引言危(wei)险源风险分级是为了对各种危(wei)险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危(wei)险源风险分级的标准和流程。

二、危(wei)险源风险分级标准1.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危(wei)险源的潜在危害程度和可能引起的事故后果,将危(wei)险源分为以下五个等级:- 一级风险:具有极高的潜在危害和重大事故后果- 二级风险:具有高度的潜在危害和较大事故后果- 三级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危害和普通事故后果- 四级风险:具有较低的潜在危害和较小事故后果- 五级风险:具有极低的潜在危害和弱小事故后果2. 风险评估指标风险评估是对危(wei)险源进行量化和评估的过程,主要考虑以下指标:- 潜在危害程度:危(wei)险源可能对人员、设备和环境造成的危害程度- 事故后果:危(wei)险源引起事故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风险控制措施:已经采取的或者可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3. 风险评估流程风险评估的流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识别危(wei)险源: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调查和分析,确定存在的危(wei)险源- 评估潜在危害程度:根据危(wei)险源的特性、性质和操作条件,评估其潜在危害程度- 评估事故后果:分析危(wei)险源引起事故后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 评估风险控制措施:评估已采取的或者可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合评估:综合考虑潜在危害程度、事故后果和风险控制措施,确定危(wei)险源的风险等级4. 风险等级划定依据风险等级的划定依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行业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要求- 相关专家的意见和经验5. 风险等级的应用根据危(wei)险源的风险等级,可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管理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不同风险等级的危(wei)险源应有不同的管理要求和控制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一级风险:采取最高级别的控制措施,如隔离、远离、封闭等- 二级风险:采取高级别的控制措施,如防护装备、安全培训等- 三级风险:采取普通级别的控制措施,如标识、警示、操作规程等- 四级风险:采取较低级别的控制措施,如巡检、维护等- 五级风险:采取基本级别的控制措施,如常规操作、安全教育等三、总结危(wei)险源风险分级标准是对危(wei)险源进行科学评估和分类的重要工具。

客户分层分级标准

客户分层分级标准

客户分层分级标准客户等级划分标准有很多办法,有按照销售额,潜在销售额,利润率,所属行业等等。

客户等级划分五个等级:A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一个月内成交;B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三个月内成交;C级客户:有明显的业务需求,并且预计能够在半年内成交;D级客户:有潜在的业务需求的客户或者有明显需求但需要在至少半年后才可能成交;E级客户:没有需求或者没有任何成交机会,也叫死亡客户。

对客户进行分层管理,所需的步骤有:一、确定客户分层的维度客户分层的维度是指用于区分和分类客户的因素和指标。

常见的客户分层维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价值维度:按照客户的交易量、交易频次、利润贡献等指标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价值和重要性。

2.需求维度:按照客户的需求和偏好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需求和购买力。

3.忠诚维度:按照客户的忠诚度和满意度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忠诚度和品牌认知度。

4.行为维度:按照客户的行为和反应进行分类,以确定客户的购买意向和反馈。

二、数据收集和分析客户分层管理需要基于大量的客户数据和信息,因此需要对客户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问卷调查、交易记录、客户反馈等方式进行,数据分析可以使用数据挖掘、统计分析等方法进行。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对客户进行分类和分层,确定不同客户的特点和需求,以便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

三、制定客户分类标准根据客户分层维度和数据分析结果,制定客户分类标准。

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1.可操作性: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可操作性,能够根据客户数据和信息进行分类和分层。

2.易于理解: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易于理解的特点,能够让营销人员和销售人员快速掌握客户特点和需求。

3.针对性:客户分类标准应该具备针对性,能够制定相应的营销和销售策略,提高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四、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根据客户分类标准,制定不同层次的营销策略和销售方案。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

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标准残疾人是指因疾病、缺陷或其他原因而导致生理、心理、智力或感知能力方面出现长期、障碍性的限制,使其难以完全参与社会活动。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帮助残疾人,需要对残疾进行分类和分级。

本文将介绍残疾人残疾分类和分级的标准。

残疾分类根据国际劳工组织(IL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残疾可分为以下几类:1. 生理缺陷生理缺陷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因素导致的身体部位或器官的缺陷,例如肢体残缺、听力障碍、视力受损等。

2. 智力障碍智力障碍指由于染色体异常、损伤或病毒感染、脑部疾病等因素导致智力发育受到抑制,表现为智力低下。

3. 心理障碍心理障碍指由于负面情绪、应激、药物等原因造成的心理方面障碍,例如精神分裂症、躁郁症等。

4. 感知缺陷感知缺陷指由于先天性或后天因素导致的感知能力障碍,例如失聪、失明等。

残疾分级标准为了更加客观公正地评估残疾程度,需要对残疾进行分级。

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残疾评估方法主要有三种:1. WHO残疾评估方法WHO残疾评估方法是目前世界各国广泛使用的评定个体残疾程度的方法,其使用简单,科学性强,被广泛应用在社区康复中心、残疾人职业康复中心和疾病诊所等机构。

该方法将残疾分为六个等级:•0级:没有限制或障碍;•1级:有轻微限制或障碍;•2级:有中等程度的限制或障碍;•3级:有重度限制或障碍;•4级:完全失能,需要长期护理;•5级:无法评估。

2. 全球残疾评估方法全球残疾评估方法是针对残疾人的科学评估工具,在评估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方面具有一定优势。

该方法将残疾分为五个等级:•1级:极轻微失能,暂无影响;•2级:轻微失能,影响日常活动但不影响工作和学习;•3级:中度失能,影响工作和学习,但仍能自理;•4级:重度失能,需要护理照顾,但仍能自理生活;•5级:极重度失能,需要全方位的护理和照顾。

3. 美国社会安全局残疾评估方法美国社会安全局残疾评估方法是在美国社会保障法案中规定的,用于对符合社会保障残疾资格的申请人进行评估。

核桃分级标准与分级方法

核桃分级标准与分级方法

核桃分级标准与分级方法
核桃新的质量等级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4个等级,不同等级的坚果具有不同的价格。

下面我们具体介绍一下核桃分级标准与分级方法,供种植核桃和经营核桃坚果的朋友们参考。

1、特级核桃的标准
果形大小均匀,形状一致,外壳自然黄白色,果仁饱满、色黄白、涩味淡。

坚果横径不低于30毫米,平均单果质量不低于12.0g,出仁率达到53.0%,空壳果率不超过1.0%,破损果率不超过0.1%,含水率不高于8.0%。

要求无黑斑果,易取整仁,粗脂肪含量不低于65.0%,蛋白质量达到14.0%。

2、一级核桃的标准
果形基本一致,出仁率达到48.0%,空壳果率不超过2.0%,黑斑果率不超过0.1%,其他指标与特级果指标相同。

3、二级核桃的标准
果形基本一致,外壳自然黄白色,果仁较饱满、色黄白、涩味淡。

坚果横径不低于28.0毫米,平均单果质量不低于10.0g,出仁率达到43.0%,空壳果率不超过2.0%,破损果率不超过0.2%,含水率不高于8.0%,黑斑果率不超过0.2%,易取半仁。

粗脂肪含量不低于60.0%,蛋白质含量达到l2.0%。

4、三级核桃的标准
无果形要求,外壳自然黄白色或黄褐色,果仁较饱满、色黄白色或浅琥珀色、稍涩。

坚果横径不低于26.0毫米,平均单果质量不低于8.0g,出仁率达到38.0%,空壳果率不超过3.0%,破损果率不超过0.3%,含水率不高于8.0%,黑斑果率不超过0.3%,易取四分之一仁。

粗脂肪含量不低于60.0%,蛋白质含量达到10.0%。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

综合性医院(分三个级别):每个级别又分三等别,即甲等/乙等/还有丙等,三甲医院最好,三乙次之,以此类推至一甲,一乙医院条件太次几乎就没有了。

医院等级划分标准的依据是医院的功能、任务、设施条件、技术建设、医疗服务质量和科学管理的综合水平。

医院等级划分的实质是按照现代医院管理的原理,遵照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科学规律与特点所实行的医院标准化管理和目标管理。

医院的设置与分级,应在保证城乡医疗卫生网的合理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原则下,由卫生行政部门按地方政府的区域卫生规划来统一划分确定。

医院按功能、任务不同划分为三、二、一级,一、二、三级医院的划定、布局与设置,要由区域(即市县的行政区划)卫生主管部门根据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统一规划而决定。

医院的级别应相对稳定,以保持三级医疗预防体系的完整和合理运行。

一级医院:一级(街道/乡/镇的卫生院,一般常见病的初步治疗)(病床数在100张以内,包括100张。

)是直接向一定人口的社区提供预防,医疗、保健、康复服务的基层医院、卫生院。

二级医院:二级(区/县/地区性一般综合性医院,解决普通常见病的治疗)(病床数在1 01张至500张之间)是向多个社区提供综合医疗卫生服务和承担一定教学、科研任务的地区性医院。

三级医院:三级(大型综合性医院,能解决疑难杂症)。

(病床数在501张以上)是向几个地区提供高水平专科性医疗卫生服务和执行高等教育、科研任务的区域性以上的医院。

企事业单位及集体、个体举办的医院的级别,可比照划定。

各级医院经过评审,按照《医院分级管理标准》确定为甲,乙、丙三等,其中三级医院增设特等,因此医院共分三级十等。

(注:一级综合医院1、床位:住院床位总数20张至99张。

2、科室设置:临床科室至少设有急诊室、内科、外科、妇(产)科、预防保健科。

医技科室至少设有药房、化验室、X光室、消毒供应室。

3、人员:每床至少配备0.7名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有3名医师、5名护士和相应的药剂、检验、放射等卫生技术人员,至少有1名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师。

sas评分标准等级

sas评分标准等级

sas评分标准等级SAS评分标准等级是根据不同的考核要素、考核指标和评分规则,对被评定对象进行评分分级的依据。

在SAS评分标准等级中,一般会根据各项指标的表现情况,将其划分为不同的评级等级,以反映其综合水平和相对优劣。

以下是一份关于SAS评分标准等级的参考内容:一、SAS评分标准等级的定义:1. 优秀(90-100分):工作成果卓越,表现出色,对组织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 良好(80-89分):工作质量较高,表现出较好的能力和主动性,为组织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3. 较好(70-79分):工作属于正常水平,能够胜任自己的岗位工作,偶有闪光点。

4. 合格(60-69分):工作基本达到要求,但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提升。

5. 不合格(0-59分):工作较为糟糕,经常出现严重的问题和失误。

二、SAS评分标准等级的考核要素:1. 工作质量:工作的结果和效果,包括任务完成的质量,精确度,时间效率等。

2. 工作态度:工作的积极主动性,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包括工作积极主动,坚持不懈,尽职尽责等。

3. 团队合作:与同事和团队成员的协作能力,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的沟通和协调能力,以及对团队目标的支持程度。

4. 自我发展:自我学习和提升的意愿和能力,包括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性等。

三、SAS评分标准等级的考核指标:1. 工作成果:任务完成情况,工作输出物的质量和数量,项目的完成情况等。

2. 工作质量:工作结果的准确度,缺陷和错误的数量,工作的改进和创新程度等。

3. 工作态度:工作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以及处理工作中的困难的能力。

4. 团队合作: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和方式,与他人沟通的准确度和有效性,以及协调和支持他人的程度。

5. 自我发展:主动学习新知识和技能的程度,参与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和意愿,以及对个人职业发展的规划和执行力。

四、SAS评分标准等级的评分规则:1. 根据每个考核指标和参考内容进行细致评分,可以使用百分制或其他等级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原区水闸枢纽工程分等指标
工程等别





规模
大(1)型
大(2)型
中型
小(1)型
小(2)型
最大过渣流量(m3/s)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000
5000~1000
1000~100
100~20
<20
防护对象的重要性
特别重要
重要
中等
一般
——
水闸枢纽建筑物级别划分
工程等别
永久性建筑物级别
临时性建筑物
主要建筑物
次要建筑物

1
3
4

2
3
4

3
4
5

4
5
5

5
6
——
平原区水闸洪水标准
水闸级别
1
2
3
4
5
洪水重现期(a)
设计
100~50
50~30
30~20
20~10
10
校核
300~100
200~100
100~50
50~30
30~20
灌溉渠系上的水闸设计洪水标准
灌溉渠系上的水闸级别
1
2
3
4
5
设计洪水重现期(a)
100~50
50~30
30~20
20~10
10
山区、丘陵区水闸闸下消能防冲设计洪水标准
水闸级别
1
2
3
4
5
闸下消能防冲设计洪水重现期
100
50
30
20
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