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简单判断或命题(邹

合集下载

法律逻辑学提纲

法律逻辑学提纲

法律逻辑学复习提纲一、概念1、概念的分类:注意:单独概念与普遍概念、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2、概念间的关系注意:属种关系中的属概念与种概念;全异关系中的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3、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1)揭示概念的内涵——定义注意:概念的概括与限制的区别;定义的规则及违背规则会犯的错误(2)揭示概念的外延——列举和划分注意:列举与划分、划分与分解的区别;划分的规则及违背规则会犯的错误二、命题的一般特征1、判断的特征(1)它对事物情况总是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2)它具有真假值2、命题的分类注意:书上第79页的分类表三、性质命题1、性质命题的基本类型:SAP、SEP、SIP、SOP2、性质命题的逻辑特征(1)性质命题词项的周延性:注意四种类型性质命题主谓项周延情况的规律:全称命题的主项与否定命题的谓项都周延,特称命题的主项与肯定命题的谓项都不周延(2)性质命题之间的真假关系注意第90页四种类型性质命题之间的逻辑方阵图: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差等关系、矛盾关系注意:全称命题以真为基础,即全称命题真可以推出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特称命题以假伪基础,即特称命题假可以推出其他三个命题的真假。

全称命题假时只能推出矛盾命题的真,另两个命题真假不定;特称命题真时只能推出矛盾命题的假,另两个命题真假不定注意:当连个命题都是单称命题时相互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第93页——94页)3、揭示性质命题隐含命题的方法(1)换质法注意:谓项须换成它的矛盾概念(2)换位法注意:原命题中不周延的词项在换位后也不得周延(3)换质位法注意:同时注意上两方面四、复合命题(一)联言命题1、公式:p并且q ,即p∧q2、逻辑特征:当联言命题所有的联言肢都真时这个联言命题才真,有一个肢命题假,这个联言命题就假。

3、永假式:p并且非p(非p是p的矛盾命题)(二)选言命题1、类型:相容选言命题与不相容选言命题(看肢命题能否同时为真)2、公式:p或者q ,即p∨q3、逻辑特征:(1)相容选言命题:只少有一个肢命题真时这个选言命题就真,只有当所有的肢命题都假才假。

二法律逻辑的概念(邹)

二法律逻辑的概念(邹)

2021/1/31
25
• 2、定义的构成——三项:被定义项、定义项和 联项。
• 比如: • 共同犯罪 是指 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被定义项 联项
定义项
2021/1/31
26
• 3、定义的种类——两种 • ①属加种差定义 • 被定义项(概念) = 种差 + 属概念 • 种差——种概念的差别,即在同一个属概念中,
• 其次,揭示被定义项的种差,种差加属概念,就 是定义项。
• 最后,用联项把被定义项和定义项联结起来,就 是一个概念的定义。
2021/1/31
28
• 属加种差定义也叫实质定义,揭示被定义项的特 有属性。
• 比如,刑讯逼供罪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 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 犯罪行为。
法院的内涵——法院是行使审判权的国家机关。
可见,概念的内涵讲的是
——是什么。
2021/1/31
4
• 所谓概念的外延——概念包含的对象,表明概念 的对象有哪些。
• 比如,水果外延——包含了苹果、梨、橘子、香 蕉等等,凡符合水果内涵的东西都属于水果的外 延。
• 法律的外延——刑法、概括——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

刑事诉讼法——法律
• 限制——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

法律——刑事诉讼法
2021/1/31
24
• (二)定义
• 1、什么是定义——揭示概念反映的对象所特有 属性的逻辑方法。
• 比如,法律的定义——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的行为规范 。
• 可见,定义就是通过列出一个事物的基本属性 (行为规范)来规范一个概念的意义(国家制定或认 可)。
• 比如:对于属概念“法”增加“诉讼”的内涵, 就变成了“诉讼法”,再对“诉讼法”增加“刑 事”的内涵,就变成了“刑事诉讼法”。

法律逻辑3

法律逻辑3

命题的分类
• 根据命题是否包含必然,可能,必须,禁止等模态 •
词,命题可分为模态命题与非模态命题两大类; 在非模态命题中,根据命题本身是否由其他命题组 成,或者说根据它是否包含有其他命题的成分,分 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 简单命题中,又根据断定的是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
种性质,还是断定对象与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 种关系,分为性质命题与关系命题。在复合命题中, 根据组成复合命题的各个命题成分之间的联系性质, 亦即根据不同的逻辑连接词,又可分为联言命题、 选言命题、假言命题和负命题
• 语句的多种功能
1.描述功能,即通过语句来描述客观事物自 身的状况 2.评价功能,即通过语句来表达对于某件事 情或某种现象赞赏或不赞赏的情感、态度。 3.示意功能,即通过语句表达某种通知、告 戒、命令或请求,目的在于要求别人按照语句 表达的思想,作出或不作出某种行为。 4.询问功能,即通过语句发出疑问,提出问 题,目的在于得到对方的回答,以获得相关事 物情况的信息。
态度分歧的两个重要特点
• 相互对立的观点可以并存
正如俗语:青菜萝卜,各有所爱,态度对立中 的任何一方一方面可能充分理解对方所作的价值判 断,另一方面却可以固守自己的观点。 态度不能用证据来验证(证伪) 这是因为评价命题表达的主要是陈述者对某件事 或某种现象(包括人的行为)的一种评价,是同他 头脑中的价值观念或评价现实的标准相联系的
• 命题的逻辑形式及其逻辑性质
具有真假意义的陈述性的语句。 1.他是浙江人 2.如果你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 3.只有祖国繁荣昌盛,才能抵御外来侵略 4.暑假或者抓紧时间学习,或者放松心情旅游
命题的逻辑特征
• 有所陈述
任何一个命题,都是 对事物情况的陈述; 无陈述,就不是命题

法律逻辑学简单判断或命题

法律逻辑学简单判断或命题
断可采取不同语句
同一判断采取不同语句 例如:“所有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与“如果是水,那么
往低处流”
2020/8/16
8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二、判断和语句 2、联系 (1)判断离不开语句,总体而言语句也 离不开判断 (2)判断和语句有大体对应关系
单句一般表达简单判断
复句一般表达复合判断,其中假设句表达假 言判断,选择句表达选言判断,转折句、递进 句等表达联言判断等。
逻辑学仅就判断之间的制约关系而言、就一 时一地而言研究判断的正确与否。
2020/8/16
12
2、判断的逻辑值
现代逻辑已发展出多值逻辑,但目前我们学习的 是二值逻辑,判断的逻辑值只有
“真、假”
在学习中为方便常以符号“T”、“F”或 “1”、“0”代替。
2020/8/16
13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二、性质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三、素材相同的性质判断之间的制约关系 四、性质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
规范模态判断
必须判断 允许判断
全称肯定判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对称性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传递性关系判断
2020/8/16
11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一节 判断概述
四、判断的逻辑值 1、判断的哲学真与逻辑真
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别。从根本上说,确定 判断正确与否靠实践,并且正确与错误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
2020/8/16
14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1、性质判断的定义 性质判断是直接断定事物有或没有

法律逻辑学辅导(二)

法律逻辑学辅导(二)

《法律逻辑学》学习辅导(二):必然性推理——简单命题推理1、概念和概念间的关系(1)什么是概念概念是反映思维对象特有属性的思维形态概念的两个基本逻辑特征—─内涵与外延:①概念的内涵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事物的特有属性,通称概念的含义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内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②概念的外延是指反映在概念中的具有概念内涵的所有事物,通称概念的适用范围例如,“商品”这个概念的外延,就是具有商品这个概念内涵的,在市场上出售的所有商品。

任何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

因此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概念的两个基本的逻辑特征。

(2)概念与语词概念与语词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概念作为一种思维形式,是通过一定的语言形式,即语词来表达的;但是,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3)概念的种类为了进一步理解和把握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根据概念内涵或外延的不同特征,把概念分成不同的种类:A、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对象的数量是一个还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把概念分为单独概念和普遍概念①单独概念是反映独一无二的对象的概念其外延只有一个单独事物。

如“上海”、“黄山”、“中国第一部宪法”、“世界最高峰”等,都是单独概念。

②普遍概念是反映两个或两个以上对象的概念其外延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对象。

如“法律”、“律师”、“工人”、“农民”、“学生”等,都是普遍概念。

B、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把概念分为集合概念和非集合概念①集合概念就是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例如,“森林”、“花卉”、“丛书”、“工人阶级”等,都是集合概念。

②非集合概念就是不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非集合概念是相对于集合概念而言,凡不属于反映集合体的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例如,“树”、“花”、“书”、“工人”等,都是非集合概念。

理解和把握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将这两个概念加以区分是十分必要的。

C、正概念和负概念根据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把概念分为正概念和负概念①正概念又叫肯定概念,是反映事物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例如,“合法行为”、“有选举权”、“健康”等,都是正概念。

《逻辑学基础》课件04-简单判断和推理-2

《逻辑学基础》课件04-简单判断和推理-2

以上四条规则是三段论的基本规则。 遵守这四条规则是三段论形式有效的 充分必要条件。 2、三段论的导出规则 规则5 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规则5:从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
两特称.ppt 两特称.ppt
规则6 若前提有一特称判断, 规则6:若前提有一特称判断,则结论必 为特称判断。 为特称判断。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逻辑与语文学习” 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四册“逻辑与语文学习”
植物是生物 植物是生物 推理形式符合规则吗? 推理形式符合规则吗? 人不是植物 人不是生物 人不是生物
省略的大前提真实吗? 省略的大前提真实吗?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圣贤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不是圣贤 我们不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不是不会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我们是有过错的 M是P 是 S不是 不是M 不是 S不是 不是P 不是 大前提假 形式无效
所以,甲不能当代表。 所以,甲不能当代表。 为了确定一个省略三段论的形式是否有效,以及它 为了确定一个省略三段论的形式是否有效 以及它 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将 省略的前提是否真实 可以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出来 将 它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三段论。 它还原为一个完整的三段论。(p78)
M S
S SP S
规则4 若前提有一否定判断, 规则4:若前提有一否定判断,则结论必为 否定判断;若两前提都是肯定判断, 否定判断;若两前提都是肯定判断,则结论必 为肯定判断。 为肯定判断。
前提一否定.ppt 前提一否定.ppt
S M S S
P
罪犯是AB型血, 罪犯是AB型血, AB型血 姚伟不是AB型血, AB型血 姚伟不是AB型血, 所以, 所以,姚伟不是罪犯

法律逻辑学关系判断、命题及其推理

法律逻辑学关系判断、命题及其推理
A 陈文的分数和王平的分数一样高 B 王平的分数和张明的分数一样高 C 张明的分数比宋颖的高,但比王平的分数低 D 王平的分数比张明的高,但比李强的分数低
D
27
某市经济委员会准备选四家企业给予表彰,并给予 一些优惠政策。从企业的经济效益来看,A、B两个企 业比C、D两个企业好。
据此,再加上以下哪项可推出“E企业比D企业的 经济效益好”的结论? A. E企业的经济效益比C企业好。
D
29
陈娜和杨玲一起上了五门课,但其中只有一门课她 俩的成绩相同——金融市场,她们每门课的成绩都在 60-100分之间。
下列哪一项可以帮助我们确定陈娜五门课的平均成 绩比杨玲的高?
A.陈娜的会计学成绩最低,而杨玲的财务管理成绩 最低。 B.杨玲的最高成绩低于陈娜的最高成绩。 C.陈娜有三门课的成绩比杨玲的高。 D.陈娜的金融市场成绩最低,而杨玲的金融市场成 绩最高。 E.陈娜的最高成绩和杨玲的最高成绩都是经济学。
Ⅰ. 水果汁在倒数第三位置上。
Ⅱ. 酸奶放在第二。
Ⅲ. 可口可乐汽水放在中间。
A.只有Ⅰ。
B.只有Ⅱ。
B
C.只有Ⅰ和Ⅱ。
32
17
2、反对称性关系推理
aRb
所以,bRa
例: 5大于3 所以,3不大于5
18
3、传递性关系推理
aRb
bRc
所以,aRc
例:广州在武汉以南,
武汉在北京以南;
所以,广州在北京以南。
19
4、反传递性关系推理
aRb
bRc
所以,aRc
例:老张比老李大两岁,
老李比老王大两岁;
所以,老张不是比老王大两岁。
11
(二)关系的传递性
1、关系的传递:如果甲对乙有某种关系;且 乙对丙也有同样的关系,那么甲对丙就一定 有这种关系。这种关系就是传递的。

简单命题及推理法律逻辑学

简单命题及推理法律逻辑学

么或不是什么。换言之,假如对一类对象旳全部有所断定,那么对它旳部分也有所断
定。
❖ 哺乳动物都不是鲸不是用腮呼吸旳

因为三断论旳结论是根据两个前提中概念间外延之间旳包括关系或排斥关系而取
得旳,用欧拉图表达为:
m p
第一节 命题旳概述
一 、定义 命题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旳一种思维形式
二、命题旳逻辑特征 1、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 所谓断定,要么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要么对思维对象
有所否定,即肯定或否定思维对象具有什么性质。 2、有真假 学术界有关逻辑真与经验真问题。(形式真与事实真) 逻辑从命题形式上研究命题旳逻辑特征。
现;遵守这些规律和规则是确保推理正确旳必要条件。
五、项旳周延性
就是指在性质命题中对主谓项外延数量旳断定情况。假如在一种命 题中,对它旳主项(或谓项)旳全部外延做了断定,这个命题主项或谓 项是周延旳,假如没有对主谓项旳全部外延做断定,那么这个命题旳主 谓项就是不周延旳。
规律: ①全称命题(A、E)旳主项是周延旳,特称命题(I、O)旳主项都 是不周延旳。 ②否定命题(E、O)旳谓项都是周延旳,肯定命题旳谓项都是不周 延旳。
理。

由此例我们发觉任何一种三段论由三个性质命题构成,每个三段论都有
且只有三个不同旳项,这三项各有不同旳位置,结论中作为主项旳那个概念
叫做小项,用S表达,结论中旳谓项叫大项。我们用P表达;在结论中出现,
而在前项中出现两次旳概念叫做中项,用M表达,于此相应,包括大项旳前
提叫大前提,包括小项旳前提叫小前提,在语言体现上,大前提在先,小前
主项
谓项
SAP SEP SIP SOP
周延 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不周延 周延 不周延 周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句一般表达复合判断,其中假设句表达假 言判断,选择句表达选言判断,转折句、递进 句等表达联言判断等。
22.10.2020
h
9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三、判断的种类
1、按是否包含“必然”、“可能”、“必须”、 “允许”等模态词分为模态判断和非模态判断; 2、按判断中是否包含其它判断分为简单判断 和复合判断
1、区别 (2)同一语句可表达不同判断,同一判
断可采取不同语句
同一判断采取不同语句 例如:“所有水都是往低处流的”与“如果是水,那么
往低处流”
22.10.2020
h
8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二、判断和语句 2、联系 (1)判断离不开语句,总体而言语句也 离不开判断 (2)判断和语句有大体对应关系
单句一般表达简单判断
一般而言,陈述句表达判断,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不表达判断
例如:“法律是行为准则”———表达判断
“法律是行为准则吗?”
“我们要学习法律”
不表达判断
“啊!法律”
22.10.2020
h
5
第三章 简单判断
(1)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 达判断
但一些特殊的疑问句、感叹句可表达判断
例如:“珠穆朗玛峰啊!世界最高峰” “珠穆朗玛峰怎么不是世界最高峰呢?” “珠穆朗玛峰究竟是不是世界最高峰?”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1、性质判断的定义 性质判断是直接断定事物有或没有
某属性的判断
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有些法官是考上的”
22.10.2020
h
15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2、性质判断的结构 量项、主项、联项、谓项
例如:“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4、性质判断的种类
(1)按量项分为 ②特称判断
以“有些”、“有的”、“某些”等表达量项,量 项在日常运用中不可省略 例如: 有些s是(不是)p
注:逻辑学的“有些”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全部。
22.10.2020
h
19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4、性质判断的种类
(1)按量项分为 ③单称判断
22.10.2020
h
10
简单判断 非模态判断
性质判断 关系判断
判断 模态判断
复合判断 真值模态判断
必然判断 可能判断
规范模态判断
必须判断 允许判断
全称肯定断 全称否定判断 特称肯定判断 特称否定判断 单称肯定判断 单称否定判断
对称性关系判断
联言判断 选言判断 假言判断 负判断
传递性关系判断
22.10.2020
量项
主项
联项 谓项
其中:主项常用s表示,谓项常用p表示,联项也被称作判 断的“质(项)”
22.10.2020
h
16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3、性质判断的公式
所有(有些)s是(不是)p
例如:所有电器是耗电的。 有些政府领导不是中共党员。 所有大学生都不是文盲。 有些乐器是竹子制作的。
22.10.2020
h
6
第三章 简单判断
(2)同一语句可表达不同判断,同一判 断可采取不同语句
同一语句表达不同判断即日常所说的一语双关
如:“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 黄昏。”
22.10.2020
h
7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一节 判断概述
二、判断和语句(二者的关系是内容和形 式的关系)
例如:“有些人是不讲道 德的” “只有合理施肥,才 能获得丰收”
22.10.2020
h
3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一、什么是判断(命题) 2、判断的特征
(1)至少由两个不同的概念构成 (2)对事物有所断定 (3)有真假之别
22.10.2020
h
4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二、判断和语句 1、区别 (1)有的语句表达判断,有的语句不表 达判断
以“某个”、“这个”等表达量项 例如: 某个s是(不是)p
22.10.2020
h
20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4、性质判断的种类
(2)按联项分为 ①肯定判断
联项为“是”,断定事物有某种属性 例如: 有些s是p
22.10.2020
h
21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h
11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一节 判断概述
四、判断的逻辑值 1、判断的哲学真与逻辑真
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别。从根本上说,确定 判断正确与否靠实践,并且正确与错误之间的 关系是辩证的。
逻辑学仅就判断之间的制约关系而言、就一 时一地而言研究判断的正确与否。
22.10.2020
h
12
2、判断的逻辑值
现代逻辑已发展出多值逻辑,但目前我们学习的 是二值逻辑,判断的逻辑值只有
第三章 简单判断(命题)(2课时)
第一节 判断概述 第二节 性质判断
22.10.2020
h
1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一节 判断概述 一、什么是判断 二、判断和语句 三、判断的种类 四、判断的逻辑值
22.10.2020
h
2
第三章 简单判断
一、什么是判断(命题) 1、判断的定义 判断是对事物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22.10.2020
h
17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4、性质判断的种类
(1)按量项分为 ①全称判断
以“所有”、“全部”、“凡是”、“一切”等表 达量项,量项在日常运用中可以省略 例如: 所有s是(不是)p
22.10.2020
h
18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真、假”
在学习中为方便常以符号“T”、“F”或 “1”、“0”代替。
22.10.2020
h
13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二、性质判断主项、谓项的周延性 三、素材相同的性质判断之间的制约关系 四、性质判断方面的逻辑错误
22.10.2020
h
14
第三章 简单判断
4、性质判断的种类
(2)按联项分为 ②否定判断
联项为“不是”,断定事物没有某种属性 例如: 有些s不是p
22.10.2020
h
22
第三章 简单判断
第二节 性质判断(直言判断) 一、性质判断概述
4、性质判断的种类
(3)量项和联项相结合后分为 记为 简称
①全称肯定判断 所有s是p
sAp A
②全称否定判断 所有s不是p sEp E
③特称肯定判断 有些s是p
sIp I
④特称否定判断 有些s不是p sOp O
⑤单称肯定判断 某个s是p
sap a
⑥单称否定判断 某个s不是p sep 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