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矿冶历史悠久
浅谈黄石资源型城市转型

进矿 山生态环境 的综合 整 治 , 做好 矿产 品精 深加工 , 推
进矿产综合利用 。
坚持 “ 以优并 差 , 以大并小 , 先关闭后整合 ” 的原则 , 采取 收购 、 兼并 、 重组 和联 合 等方 式 , 行矿 山 资源 整 进
合 。要引大联强 , 大靠强 , 倚 着力组 建一批 采 、 、 选 冶炼 、 加工 于一体 的企业集 团 , 真正 实现规模规 范开采和集 约 高效发展 。在黑色及有 色矿 加工方 面要有 新突破 , 现 对
15 90年 , 采掘业 占全市 工 业总 产值 的 2 . 9 , “ 3 1 % 从 一
五 ” 四五” 采 掘业 的 比重 上 升到 2 .9 。18 到“ , 99% 90年 以后 , 采掘业 的比重逐 年下 降 , 20 年不足 1% 。经 到 08 1 过多年的开采 , 石市 矿 产资 源面 临枯竭 , 黄 已经进 入衰 老期 , 黄石这座工 业城 市 而今 被 国家列 入全 国 4 个 资 4
究员张 以诚先生对资源枯 竭的定义是 : 当地 已经探 明 指
二是离 、 休职工人 数多。全市 现有离 、 退 退休 职工 1 3万 多人 , 古市区人数的 比重 达 2 %左 右 , 老保 险供养 系 0 养 数 为 2 1l对社会保障资金收不抵 支 , 05 以来 , . :, 自20 年 黄石每年 新增退休 人员 80 余 人 , 养老 保险基 金 00 企业 收支缺 口 累计高达 35 . 亿元 。三是城 镇职工 收入低 , 贫
为有 了黄石而诞生和发展 ; 石 , 因为 曾经 孕育 了“ 黄 也 汉
冶萍 ” 而有 了“ 中国钢铁工 业摇篮 ” 的美誉 】并成 为名 ,
其 中矿工达 86 . 万人 , 是说每 1 名下 岗职工 中就有 也就 0
黄石简介

黄石概况黄石位于长江中游、湖北东南部,1950年8月建市,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北省最早设立的两个省辖市之一。
毛泽东主席两次亲临黄石视察工作。
全市现辖一市一县四个城区和一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面积4583平方公里,总人口260万,是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和沿江对外开放城市。
黄石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摇篮,有3000多年开发史、100多年开放史和60多年的建市史。
商周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大兴炉冶,留下了闻名中外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
自19世纪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创办汉冶萍公司开始,这里诞生了一大批钢铁、水泥、煤炭等企业。
新中国成立后,黄石是国家开发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一大批重点工业项目相继落户,使黄石成为我国中部地区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黄石也是一片红色的土地,彭德怀、何长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的足迹,20多万英雄儿女为新中国的诞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黄石素有“江南聚宝盆”的美誉,境内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已探明矿产4大类78种,具有品种齐全、矿产集中、易采易选、共生矿产可综合开发利用等特点。
黄石建市60多年来,累计向国家贡献近2亿吨铁矿、80万吨铜精矿、6000万吨原煤、5.6亿吨非金属矿,直接上缴利税300亿元。
依托丰富的矿产资源,经过建市以来的建设和发展,黄石现已形成黑色金属、有色金属、建材、能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化工医药等8个主导产业集群,2010年全市1家企业(东贝)产销量居全球前三位,2家(东贝、劲酒)全国同行业第一位,4家(新兴铸管、大冶有色、华新水泥、大冶特钢)进入全国500强行列,产值过百亿元企业2家,过10亿元企业14家,过亿元企业158家,引进了7家世界500强企业(沃尔玛、日本丸红、中信集团、宝钢集团、中粮集团、中冶集团、中国铝业),创建了中国名牌产品8个(三环锻压、东贝压缩机、大江阴极铜、登峰换热器、江苏雨润、青岛啤酒、人本轴承、武汉重型机床),中国驰名商标10件(华新“堡垒”、“美尔雅”、“劲”牌、“茂晨”铝业、福星铝业“福满门”、“青岛”啤酒、江苏“雨润”、“东贝”、“中粮”、“三环”),出口名牌产品1个(美尔雅),湖北名牌产品和湖北著名商标58个。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

打造城市文化品牌——以黄石市为例09资环胡伟 0914021031一、引言在当今经济日益发展、科技日益发达的社会,什么竞争力越来越引起我们的注意力呢?是文化!作为软实力的文化,日益成为国家之间竞争的重要手段。
而什么又是国家区别于国家,城市区别于城市的重要标志呢?是品牌!随着时代的发展,品牌日益成为国家和地区的象征,成为最好的宣传手段。
作为国家部分的城市,为了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又应该怎样打造自己的城市品牌文化呢?于是,我们又引出了一系列问题,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品牌?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这是我们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所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主要说明黄石城市品牌文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对比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和其他类品牌文化的建设,希望对黄石市的品牌文化建设有所帮助。
二、摘要从广义上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地区发展和民族进步振兴的强大力量。
而品牌是用来识别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与竞争对手区分的用文字、符号、标识、图案、颜色等要素构成的事物或是他们的组合体。
从广义上说,品牌是住、智慧与精神的载体,大到一个国家、民族,小到个人或一件普通的商品,在各自的活动领域中都有他们的主张,品牌就是用来区别和展示这些主张的特有的名称和标记。
以城市为载体,将文化寓于品牌打造和宣传之中,于是就构成了城市品牌文化。
城市品牌文化是一个城市内在历史底蕴和外在品味特征的综合体现,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集中体现。
黄石素有“矿冶之乡”“青铜古都”的美誉,青铜文化发展历史悠久,有一辉煌的过去,但在今天的城市文化品牌打造上令人堪忧,如何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是我们研究的一个问题。
三、关键字:文化品牌城市文化品牌黄石四、正文黄石市,地处我国东南部,矿冶资源丰富,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黄石依托其丰富的矿冶资源禀赋而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矿冶文化。
这种矿冶文化不仅像一根红线贯穿了黄石数千年产业发展的历史,也为黄石今天的存在和发展奠定了产业基础。
黄石市自然资源

黄石市自然资源
黄石市位于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城市。
黄石市自然资源丰
富多样,包括森林、水域、矿产等。
黄石市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的城市,拥有多处自
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
下面将从森林、水域和矿产三个方面介绍黄石市的自然资源。
森林:黄石市境内分布着大片森林,涵盖了多种植被类型。
这些森林资源不仅为
城市居民提供清新的空气,也是珍贵的生态环境。
许多野生动植物在这里栖息生长,
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系统。
水域:黄石市拥有丰富的水域资源,包括江河湖泊和水库等。
这些水域不仅为城
市供水,也是重要的渔业资源。
黄石市的水域生态系统复杂多样,保护和利用水资源
是当地重要的工作。
矿产:黄石市地下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矿、铁矿等。
这些矿产资源是支
撑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同时也需要合理开采和利用,以保护自然环境。
综上所述,黄石市作为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的城市,应当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
和合理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的良性循环。
黄石矿冶戏剧的美学价值

就 了 自身 特 有 的美 学 价 值 。
一
在此 , 虚” “ 指传说 、 神话 、 艺术虚构 ; 实 ” “ 指历 史 的真 实 和 现 实 的 真 实 。黄 石 矿 冶 戏 剧 正 是 有 了这 种 虚 与 实 的 巧 妙 结 合 , 达 到 了 艺 术 再 才 现悠久矿 冶历史的表达效果 。 翻 开 黄 石 矿 冶 戏 剧 , 们 既 能 看 到 远 古 时 我 期 铜 绿 山人 采 矿 、 铜 的壮 观 景 象 , 能 看 到 炼 又
WA G Z a Z oU Jn h n N h o H iz e
( om l col unsindteo eh o g , unsi ue, 30 3 N r a Sho,H agh Ist f cnl y H agh H bi 450 ) t T t o
[ bt c] s liprn a f un i ii dm t l g u u , i n dm tl g l o A s atA lm ot t ro agS n g n e l r cl r mn g e l r pa nt r a a pt H hm n a au y t e i a n auy y
V0 . 8 No 2 12 .
Ap . r 2 /.S N 1 7 — 4 2 2 1 .2 0 2 1 .9 9 jIS .6 1 7 2 . 0 10 .0
黄石 矿 冶戏剧 的美 学价 值 术
王 昭 周进 珍
( 黄石理工学院 师范学院, 湖北 黄石 4 50 ) 303
[ 摘 要 ] 黄石矿冶戏剧作为黄石矿冶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以丰富的题材 、 不仅 多样化的结构形
关于黄石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报告 最终定稿1

让慈善的阳光普照黄石----关于黄石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前言慈善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乐施好善,济贫帮困,友爱互助,人人献爱,彰显中华民族高尚的民族精神。
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今天,作为从人道主义出发的慈善捐赠活动起着重大的作用,它促进了社会互助公平正义事业的发展,是社会福利事业的延伸,是社会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是政府职能的重要补充,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事业。
慈善捐赠作为社会财富的第三次分配活动,有力的促进了全体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贫富悬殊日益明显,虽然没有出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恶劣局面,但是两极分化的严重情形已经不容置疑。
为防微杜渐,防止收入差距的过分扩大,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慈善事业作为民间性的活动,作为“第三次”分配活动在调节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某种程度上说,现代慈善事业发展如何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局建设。
本文通过对黄石市慈善事业的现状分析,为黄石市慈善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为促进黄石市慈善捐赠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推动社会公平和谐稳定秩序的建立,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的目标,湖北师范学院大学生社会调查与实践中心特组织了此次“关于黄石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的调查活动。
【关键词】:黄石市、慈善事业、慈善捐赠、慈善组织、发展、公信力、透明度研究方法及过程调查对象:本次调查以黄石市城区居民为调查对象。
调查方法: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辅之以文献法。
调查过程:此次调查以发放问卷和访谈为主,在黄石市分区(黄石港区、西塞山区、下陆区、铁山区)按比例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共发放问卷450份,回收问卷450份。
而后调查员有对黄石市的港区政府、慈善总会、黄石电台及黄石市的部分企业和民众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访谈。
数据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由调查员录入SPSS软件系统进行统计分析,尽最大限度地保证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此调查结果具有较高的真实性和科学性。
黄石市地理环境

黄石市地理环境
黄石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中部,是一座历史悠久、风景优美的城市。
黄石市地理环境多样,既有山脉环绕,又有水域交错,形成独特的自然风貌。
下面将从地形地势、气候特点和自然资源三个方面介绍黄石市的地理环境。
地形地势:黄石市地势起伏,主要分布在长江中游地区。
市内有独具特色的矿山地貌,尤其以黄石火山岩著称。
火山岩地质构造复杂,为当地独特的地貌景观之一。
此外,黄石市还拥有长江、汉江等多条水系,水资源丰富,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气候特点:黄石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春秋宜人。
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农业是当地重要产业之一。
同时,气候条件也适宜旅游,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游玩。
自然资源:黄石市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磷矿、铁矿等为主。
这些矿产资源为当地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同时,黄石市还保留了大片的原始森林和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是珍贵的自然生态资源。
综上所述,黄石市地理环境丰富多样,既有独特的地貌景观,又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矿产资源。
这些地理条件为黄石市的经济发展和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当地居民提供了宜居的生活环境。
黄石欢迎你

黄石欢迎你》歌词: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露为你飞翔。
(童声)黄石头,石头黄,岁月长又长,黄石头,石头黄,岁月长又长。
(男声)黄石头,石头黄,岁月长又长。
千年炉火,映沧桑,钢花飞,铸辉煌。
山青青,水茫茫,美人睡在湖中央,铜草点头花含笑,香樟树,引凤凰。
欢迎你欢迎你,远方的客人,石榴为你绽放,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鹭为你飞翔。
(男声)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露为你飞翔。
(女声)黄石头,石头黄,岁月长又长。
千年炉火,映沧桑,钢花飞,铸辉煌。
山青青,水茫茫,美人睡在湖中央,铜草点头花含笑,香樟树,引凤凰。
欢迎你欢迎你,远方的客人,石榴为你绽放,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鹭为你飞翔。
(男女合)欢迎你欢迎你,远方的客人,石榴为你绽放,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鹭为你飞翔,白鹭为你飞翔。
歌词解读:《黄石欢迎你》歌词是由吴培作词的,这首古诗结构的歌词内容看起来很简单,这首歌词的意象优美,却集中了黄石所有的有代表性的元素,磁湖睡美人、钢花、铜草、香樟树、白鹭,并且每一样元素都被拟人化、形象化,很有灵性。
”歌曲以“欢迎你,欢迎你,亲爱的朋友,白露为你飞翔”开头,向人们展示了一副“西塞山前白鹭飞”的美景,好客的白鹭展翅飞翔,迎接你们来黄石。
优美的童声,黄石头,石头黄,岁月长又长。
在向人们讲述一个故事,“黄石头,石头黄”类似“互文”的修辞手法,正好把黄石的名字点出来,又将黄石带入了一个历史久远的岁月中。
“千年炉火,映沧桑,钢花飞,铸辉煌”是黄石的大冶铁矿,铜录山古矿遗址有悠久的矿冶文化历史,千年的炉火延绵不息,炉中溅出的飞花,铸就了黄石的辉煌。
“山青青,水茫茫,美人睡在湖中央”是黄石是一个山水园林城市,睡美人(黄石一景)躺在磁湖之中,“铜草点头花含笑,香樟树,引凤凰”是铜录山的草在微风中含笑摇头,欢迎客人的到来,而香樟树(黄石的市树)能引来凤凰。
(比喻家有梧桐树,不怕引不来金凤凰”)欢迎你欢迎你,远方的客人,石榴(黄石的市花)为你绽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石矿冶历史悠久,矿冶遗址众多,享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的美誉,在中国矿冶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华夏青铜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发源地之一。
黄石因矿立市,以冶兴市,矿冶文化上承殷商春秋战国,下启两汉唐宋元明清。
源远流长的矿冶历史文化,铸就了黄石成为中国具有工业文明特殊职能的历史文化名城。
黄石矿产资源丰富,矿冶历史光辉灿烂。
黄石已发现金属、非金属、能源和水气矿产4大类计77种。
其中,硅灰石储量居中国第一。
已列入储量表的矿产有42种。
其中,铜、钴、钨、钼、金、银、锶、铼、硅灰石、透辉石、泥灰岩、熔结凝灰岩、饰面大理岩等14种矿产储量潜在经济价值达4000多亿元。
文化是彰显城市特色最为有效的载体,也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重要标志。
矿冶文化是黄石城市之魂,矿冶文化的元素已经渗透到人民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融合入城市建设管理和发展的各个环节。
《中国矿冶历史文化名城——黄石》一书,就很好地反映了黄石概貌、矿冶历史遗迹、矿冶工业文明、矿冶历史文化、矿冶地名与名人、历史名胜,意在弘扬矿冶文化精神,激发全市人民的创业和创造热情,彰显城市的个性和特色,增强城市的综合实力,促进黄石实现由资源枯竭型城市向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型,把黄石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先进制造业基地,长江中游生态宜居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黄石矿冶文化旅游节暨建市60周年庆典活动于2010.8.21-23日举行。
是为了更好地向国内外来宾宣传推介黄石深厚的矿冶文化历史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也是为了以后申报历史文化名城。
响应党中央的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市区形状呈“入”字形,三面环山,一面临江,风光绮丽的磁湖镶嵌市区中心。
有东方山、西塞山、飞云洞等旅游景点。
磁湖面积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区中心一颗璀璨的明珠,是闻名遐迩的风景旅游胜地。
市区城市建设用地一般在海拨18-50米之间。
黄石市地质条件较好,地耐力一般较高,除个别软土层低于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间。
地下水含量丰富,工程地质性质良好,这些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有利条件。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帮助资源枯竭地区实现经济转型”,今年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两会”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重申“促进矿产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
为掌握金融危机背景下我省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情况,近期,我们省人大借在黄石召开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立法和扩内需、保增长、应对金融危机座谈会之机,对该市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进行了专题调查。
(一)黄石的历史地位重要。
早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黄石就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城市之一,一大批项目布点黄石。
进入80年代,黄石成为全国科技体制等几项改革的试点城市。
90年代被定为沿江开放城市。
我省第六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一直把黄石作为大城市和鄂东地区的中心城市来规划发展。
省第七次党代会提出,黄石是湖北经济发展“金三角”重要支点,随后又把黄石作为全省“一特五大”中的大城市来规划。
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将宜昌、襄樊、黄石等中等城市建设成为区域性中心大城市。
2007年,在省政府批准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中》,将黄石定位为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黄石的区位优势明显。
黄石是国家134个公路运输主枢纽城市之一,水陆交通四通八达,国家运输主动脉沪蓉高速穿城而过,106、315国道在黄石交汇,武九铁路贯穿黄石,把华中、华东路网连成一体。
黄石港是长江十大良港之一,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两个5000吨级的外贸码头与其它泊位一起,货运年吞吐量仅次于武汉。
未来5年将形成一条长江、两条铁路大动脉(武九线连接京广、京九铁路)、三座大桥、三条高速公路(沪蓉、大广、杭瑞)、三大物流园区(花湖、罗桥、棋盘洲)的交通和物流格局。
(三)黄石的产业基础坚实。
19世纪末,两湖总督张之洞在黄石建立大冶铁矿,由此谱写了近代中国冶金工业的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就在黄石集中投资新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使黄石成为我国重要的原材料工业基地。
经过建市近60年的建设和发展,黄石已形成包括冶金、建材、能源、服装、机械、化工、医药等14种主导产业在内的工业门类,拥有2家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企业、5家百年老厂、10家上市公司(其中5家借壳上市),拥有工业产品5000多种、中国名牌5个、中国驰名商标5件、湖北名牌50个。
(四)黄石的历史贡献巨大。
据统计,建市以来,黄石累计向国家提供铁矿石1.9亿多吨、铜精矿(含铜金属)75万吨、原煤7000多万吨、各种非金属矿5.6亿吨;累计产钢3000多万吨、铜300多万吨、水泥1.38亿吨。
1990年前,黄石一直是武汉的“粮仓”,武钢70%的铁矿石和武汉市70%的生产生活用煤均由黄石提供。
截止目前,黄石累计上交利税270亿元,加上统配价差,黄石工业累计为国家贡献约350亿元左右,相当于国家同期投入的6倍。
二、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积极探索和主要成效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是黄石历届市委、市政府孜孜以求的一项工作。
早在1998年12月,黄石市委就确立了“依托资源创业、超越资源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了“三大历史性跨越”的奋斗目标,即经济发展由资源大市向经济强市跨越、城市发展由中等工业城市向现代化大城市跨越、人民生活由整体脱贫向小康生活跨越。
党的十六大以来,特别是近年来,黄石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构筑多元产业格局为重点,加快发展接续产业,在推进城市转型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增强资源型城市转型的体制活力和发展动力。
上世纪90年代末,黄石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发展混合所有制为方向,集中两年左右时间对600多家中小企业整体实行了改组改制。
“十五”以来,黄石又将企业改革的重点转变到大中型国有企业改制重组上来,通过引进国内外战略投资者实施并购重组,从根本上解决企业体制机制和投入问题。
目前基本完成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的任务,有近30户重点骨干企业通过攀靠瑞士豪西蒙、香港中信泰富、美亚集团、中铝集团、青岛啤酒、宝钢等10多家大公司、大集团,盘活存量资产200多亿元。
同时,对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所办学校、医院、公安等社会职能,采取资产重组、出让改制、财政补贴、整体移交等多种办法,进行了全面剥离,共剥离企业办社会100多家,涉及在职和离退休人员3万多人,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创老工业基地产业发展优势。
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上,黄石积极运用先进技术对钢铁、有色、建材等传统产业进行整体嫁接改造,传统产业产能和产业配套能力明显提高。
“九五”以来,累计投入800多亿元,先后实施了1300多个重大技改和产业链延伸加工项目,努力减少经济发展对资源的过分依赖。
同时,围绕打造“千亿元产业”、“百亿元企业”和“千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目标,引导传统产业实现集群发展。
在推进替代产业开发上,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装备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突破性发展以工业旅游业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实施了国家矿山公园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重点发展装备制造业等清洁型工业,目前拥有各类装备制造企业220多家,其中产值过千万元的企业达到30多家;“九五”以来兴办了1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销售收入达到200亿元。
与此同时,纺织服装、食品加工业增加值也保持年均20%以上的速度增长。
(三)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和环境整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九五”以来,黄石先后投资近60亿元,实施了400多个污染源治理项目,同时实施了一批重点水域、山体、矿区生态建设工程,加大了矿山地质环境治理力度,关闭开山塘口近百处,绿化整治4.53万平方米;积极开展“四个和十个专项治理”,累计淘汰水泥产能400多万吨,淘汰落后发电能力29.2万千瓦。
同时,围绕矿山废弃物再生资源化,重点开展了对生产排放的煤矸石、矿山尾矿、“渣、灰、气、液”的综合利用,目前各大中型资源型企业每年排放的400多万吨钢渣、铜渣、煤矸石、化工渣循环利用率达90%以上。
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万元GDP 综合能耗由“九五”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0%左右,下降到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0%左右;城区二级以上良好天气达到300天以上。
(四)大力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着力推进城市转型。
黄石始终把就业和再就业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工作来抓,以招商增加就业,以创业推动就业,以培训促进就业,以政府援助扶持“零就业”家庭和困难群体就业。
“九五”以来,共开发就业岗位10万多个,新增创业成功2万多人,带动就业7万多人,市本级零就业家庭已基本消除。
积极改革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初步构建了“五保合一”与城乡低保有机结合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险待遇及时足额发放率和社会化发放率均为100%;建立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积极为城市特困群体解决住房难问题。
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科技、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各项社会事业,先后实施了100多个社会发展重点项目,进一步提升了社会事业的发展水平。
继去年大冶市被国家列入第一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试点之后,今年3月,黄石市进入了全国第二批32个试点城市之列。
黄石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统一,行动非常迅速,已经启动了资源城市转型有关工作,正在按“八个一”的要求组织实施,即成立一个领导机构和工作专班,制定一个转型工作方案,编印一套《资源型城市转型相关政策汇编》,编制一个转型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出台一个意见,建立一个转型项目库,建立一项市厅合作机制,搭建一个新的转型融资平台。
黄石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发展大产业、打造大园区、建设大城市”发展战略统揽工作全局,以经济转型为根本,全面带动城市功能转型和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把黄石建设成为全国资源枯竭转型示范城市。
三、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的影响及原因分析由于矿产资源逐渐枯竭以及长期以资源型产业为主的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严重影响了黄石的可持续发展。
特别是2008年9月份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黄石这个资源型城市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生产和效益均出现较大幅度下滑。
进入去年9月份以来,受价格、市场双重影响,占黄石工业总量65%的钢铁、有色两大主导产业和部分重点企业受到较大冲击。
新冶钢和有色两家企业预计今年工业产值掉产70亿元左右。
二是财政收入大幅下降,财政经济形势非常严峻。
从去年11月份开始,黄石财政收入出现近10年来从未有过的当月同比下降的问题。
今年元至4月,同比下降22.85%。
加上今年结构性减税和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财政经济面临保基本运转的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