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修)

合集下载

环境污染修复原理与技术第1章 绪论

环境污染修复原理与技术第1章 绪论

变;

重建 (reconstruction) :是指使完全丧失功能的对象恢复至原 初水平;

改建(renewal):则是指使部分受损的对象进行改善,增加人
类所期望的“人造”特点,减小人类不希望的自然特点。
1.3.1 环境修复的概念
环境修复(environmental remediation)就是研究对被污染的
据传,上世纪90年代,一支9人科学考察小组进入切尔诺贝利 时,曾遭遇一群巨鼠袭击,只有一人生还,最后当局集结大量 军队、轻重型武器,将所有能发现的”。
1.3 环境修复
1.3.1 环境修复概念 1.3.2 环境修复的对象和任务 1.3.3 环境修复类型
2)环境问题的发展恶化阶段
●时间段: 19世纪工业革命至20世纪50年代
●主要特点: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后,大工业日益发展,生产力有了 很大的提高,环境问题也随之发展并逐步恶化。 例如:从1873年-1892年间的冬季英国伦敦多次发生有 毒烟雾事件 ●影响: A.环境问题,尤其污染问题集中在工业发达国家 B.环境质量开始恶化,但未引起重视
处理。因此 ,对水环境进行修复是我国迫切的需要。
⑴污染水体的环境修复

在水环境修复领域,所修复的水体对象是环境的一部分,不可
能建造能将整个修复对象包容进去的处理系统。如果采用传统 治理净化技术,即使对于局部小系统的修复,其运行费用也将 是天文数字。
环境修复≠环境净化

环境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污染因子进入环境中,并非一定会 产生污染,而是只有当环境污染因子的载荷量超过了环境净 化容量时才导致污染。
环境中存在各种各样的净化机制 如稀释、扩散、沉降、挥发等物理机制,氧化还原、中和 分解、化合、吸附解吸、离子交换等化学 ( 含物理化学 ) 机制, 有机生命体新陈代谢等生物学机制。这些机制共同作用于环境 致使污染物的数量或性质向有利于环境安全的方向发生改变。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必修一(分子于细胞)第一章走近细胞第一节从生物圈到细胞一、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中才能体现生命特征。

(所以说任何生物的生命活动都于细胞有关)2.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许多植物和动物是多细胞生物,它们依赖各种分化的细胞密切合作,共同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命活动。

二、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1.系统:是指彼此间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组分有规律的结合而形成的整体。

2.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说明:(1)种群:同一区域内,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的总称(2)群落:同一区域内,所有的种群组成的集合(3)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一根枯木有时也可以成为一个生态系统)注意:层次中的系统是植物所没有的3.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4.细胞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第二节细胞的多样性和统一性一、观察细胞(学习使用显微镜的过程略)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1二者的主要区别: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有核膜的叫做真核细胞,反之)2.真核与原核的比较图表真核原核大小大(20~30μm)小(1~10μm)核细胞核(染色体、DNA)拟核(裸露在外的DNA)细胞器核糖体、高尔基体、内质网、线粒体··只有核糖体生物类群动植物、真菌、霉菌、支原体、衣原体、放线菌、立克次氏体··细菌(杆、球、螺旋)蓝藻(发菜、蓝球藻、念珠藻、颤藻)3.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核糖体没有叶绿体,但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为它的细胞内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

4.细胞壁成分:植物细胞壁由纤维素和果胶构成,而原核细胞的细胞壁由肽聚糖构成。

5.细胞学说:(1)建立者:施莱登和施旺(2)内容:①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②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③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最后一条学说不正确的,应改成“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

第一章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基础知识
2. 维护
维护是使计算机部件和程序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的活动,包括检 查、测试、调整、更换、修理等。
3. 故障
故障是使用计算机硬件或程序不能实现其正常功能的事件。分为: 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4. 故障诊断
确定故障设备,进行故障定位
1.1 基本概念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5. 故障维修
是指计算机发生故障后,通过检查某些元器件的机械、电气性能, 或更换已失效的可更换部件,使计算机系统功能恢复的手段和过 程。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4 硬件故障诊断
1. 开机阶段常见故障
(1)电源风扇不转动 (2)屏幕无显示、无报警声 (3)硬盘指标灯常亮
2. 致命性硬件故障
由CPU、主板、内存、显卡等关键设备引起的故障
3. 非致命性硬件故障
主要是由外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其它非关键设备引起的 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2. 维修的原则
(1)先软件后硬件 (2)先外围后主板 (3)先测试后分析 (4)先确诊后处理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3 硬件故障的维修方法
1. 直接观察法 2. 敲击与手压法 3. 插拔法 4. 替换法 5. 升降温法 6. 电源拉偏法 7. 利用软件工具
1. 非关键性故障 2. 关键性故障
3. 按故障的持续时间分类
1. 间歇性故障 2. 固定性故障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
1.3.2 维修的准备工作及维修原则
1. 维修准备工作
充分了解计算机的结构、性能及特点 掌握有关元器件的主要参数及测试方法 熟悉各种计算机检测程序及测试仪器设备的使用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铁道部铁路线路维修规则1989年7月27日,铁道部第一章总则第1.0.1条线路维修工作的基本任务是经常保持线路设备完整和质量均衡,使列车能以规定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第1.0.2条线路维修工作,必须掌握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变化规律,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在线路维修工作中,应按线路设备技术状态各种变化的不同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病害,有计划地补偿线路设备损耗,以取得较好的技术经济效益。

第1.0.3条线路维修工作要实行科学管理,开展标准化作业,改善检测手段,建立和健全责任制,严格执行检查验收制度。

要采用新技术,提高机械化作业程度,总结推广先进经验,改革作业方法和劳动组织,不断地提高线路维修工作水平。

第1.0.4条本规则适用于国家铁路1435mm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

凡铁路线路维修工作,均应遵守本规则的规定。

本规则未做规定者,铁路局可根据需要自行规定。

采用新型线路设备,在设计文件中应有设备标准和维修要求,并经铁道部(或铁路局)批准。

非标准轨距铁路的线路维修,由铁路局自行规定,并报铁道部备案。

第二章线路维修工作组织第一节维修工作内容第2.1.1条铁路线路维修分为综合维修、经常保养和临时补修。

综合维修是按周期有计划地对线路进行综合性修理。

通过综合维修,改善轨道弹性,调整轨道几何尺寸,整修和更换设备零部件,以恢复线路完好的技术状态。

经常保养是根据线路变化情况,在全年度和线路全长范围内,有计划有重点的养护,以保持线路质量经常处于均衡状态。

临时补修主要是及时整修超过临时补修容许误差限度的轨道几何尺寸及其他不良处所,以保证行车平稳和安全。

第2.1.2条正线线路综合维修周期的年数,由铁路局比照表2.1.2(略),结合线路大中修周期,根据各线(或按区段)的线路条件、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等具体情况适当规定。

道岔和站线的综合维修周期,由铁路局规定,其中正线、到发线岔的综合维修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最长不宜超过两年。

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8篇

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8篇

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8篇设备维修管理规章制度 (1)一、设备故障管理制度第1章总则第1条为规范公司的设备故障管理行为,尽可能地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次数和降低设备故障发生后的维修成本,以延长设备的折旧时间,特制定本制度。

第2条本制度适用于涉及公司设备故障管理的所有事项。

第2章设备故障管理内容第3条公司设备的故障管理内容主要分为设备故障前的管理工作、设备故障后的管理工作与设备故障记录的管理工作三部分内容。

第4条设备故障前的管理工作是指通过对设备与运行状态的监测与诊断,判断设备有无劣化情况。

发现设备的潜在隐患,须及时进行预防维修,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发生。

第5条设备故障后的管理工作是指在设备故障发生后,及时分析设备的故障原因,研究解决方案,采取相关措施排除故障或改进设备,以防止设备故障的再次发生。

第3章设备故障前管理要求第6条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需要做好设备的宣传培训工作,使设备使用人员与设备维修专员能够自觉遵守设备的操作、检测、检修等相关规章制度。

第7条设备维修管理人员应根据本企业的生产现状与设备的基本资料、运行状态及特点确定设备故障管理的重点。

第8条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需要确定设备检查的工作规范,明确界定设备正常、异常与故障的界限。

第9条设备维修人员应有计划地采用设备检测工作与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及时发现设备的劣化征兆与劣化信息。

第10条设备维修人员在检测设备时需要着重掌握设备容易引起故障的部位、机构和零部件的技术状态以及设备的异常信息。

第11条为迅速查找设备故障的原因及部位,设备维修管理人员除需要培训维修管理专员掌握一定的设备电气、液压等基本知识外,还需要将设备的常见故障、分析步骤、排除方法等编制成设备故障查找程序说明书,以便设备维修专员能够及时查找、排除故障。

第4章设备故障后的管理要求第12条设备维修人员接到设备故障的信息后,需要立即赶往现场排除故障,以免影响生产进度。

第13条设备维修人员的设备故障处理程序如下。

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微积分》第1章习题解答

修订机械工业出版社《微积分》第1章习题解答

《微积分》习题解答 第一章习题1.1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12-=x y解:由012≥-x 得:1≥x ,即:,1≥x 或1-≤x(2)11-+=x x y 解:由得,011≥-+x x 1,0)1)(1(≠≥-+x x x 且即:1,1-≤>x x 或 (3))2lg(1+-=x xy解:由02,01>+≥-x x ,21x +≠得12≤<-x 且1x ≠-(4)⎩⎨⎧≥-<-=2,21),1lg(x x x x y解:定义域为21≥<x x 或 (5)1213-++=x x y 解:012,03≠-≥+x x 即213≠-≥x x 且(6)()21lg x x y ++=解:由于对于任意实数x ,221x x >+,所以,122x x x x -≥=>+所以01,2>++x x x 都有对于任意即定义域为+∞<<∞-x(7))1lg(1+-=x y 解:由0)1lg(1≥+-x 得:1)1lg(≤+x所以91,1010≤<-≤+<x x 即 (8)xy 111-=解:0110≠-≠xx 且 即:1,0≠≠x x 且1-2试判断下列各题中函数对是否相同,并说明理由。

(1)2ln ,ln 2y x y x ==解:函数对不同,因为定义域不同。

前者定义域为0>x ,后者定义域为0≠x(2)1,112+=--=x y x x y解:函数对不同,因为定义域不同。

前者定义域为1≠x ,后者定义域为+∞<<∞-x 。

(3)())32lg(1lg ,321lg 2222++=++=x x y x x y 解:函数对不同,因为对应法则不同,例如当,3lg ,31lg 0-=即时,前者的函数值为x 后者的函数值为0.(4)()()32lg 1lg ,321lg+-+=++=x x y x x y解:函数对不同,因为定义域不同。

第一章修井设备简介

第一章修井设备简介

一、修井机主要组成
7、液压动力钳 液压动力钳是靠液压系统进行控制和传递动力的上卸扣工具。
二、循环固控设备
二、循环固控设备 循环固控设备:通过泥浆泵将压井液沿井下管柱至井底,再从环空返出,通
过固控设备净化压井液,实现循环或压井等作业。包括泥浆泵组、泥浆罐、振动 筛、加重泵、搅拌器、除泥器、除气器、除砂器,高压管汇、压力表等组成。
三、井控设备
1、防喷器 防喷器是用于钻修作业过程中关闭井口,防止井喷事故发生的安全装置。
双闸板防喷器
环形防喷器
三、井控设备
2、节流、压井管汇 节流管汇:通过节流阀的节流作用实施压井作业;通过节流阀的泄压作业,
降低井口压力,实现关井;通过节流阀的分流放喷作用,降低井口套管压力,保 护井口防喷器组,并将井内溢流物引出井场以外。
节流管汇
节10(常开)
节4(手动节流阀开度3/8-1/2) 节7(常开)
节3(常关)
节12(常关) 节11(常开)
节9(常关)
节6(常关) 节5(常开)
节8(常关)
节2(常关)
节1 (手动节流阀 常关)
三、井控设备
压井管汇:实施压井作业时,通过压井管汇向井内注加重钻井液。 压井管汇
三、井控设备
3、远程控制台 远程控制台就是预先制备与储存足量的压力油并控制压力油的流动方向,使
转盘主要用来带动方钻杆旋转井下钻具,还承受钻柱载荷。用于进行套铣、 倒扣、磨铣、刮削、钻水泥塞等旋转作业施工项目。
一、修井机主要组成
2、水龙头 水龙头主要用于悬持钻柱,同时向钻柱引入高压循环液。由固定和转动两部
分组成。即悬挂在大钩上的固定部分和连接方钻杆的转动部分。
一、修井机主要组成

人教物理选修3-1第1章 1

人教物理选修3-1第1章 1

接触起电
原因
不同物质的原子核 对核外电子的束缚 力不同而发生电子 得失
导体中的自由电子 受带正(负)电物体 吸引(排斥)而靠近( 远离)
自由电荷在带电体与 导体之间发生转移
摩擦后的毛皮与橡 放于电场中的导体
举例 胶棒分别带正电和 两端带有等量异种 验电器的工作原理

负电
电荷
理 选
实质
均为电荷在物体之间或物体内部的转移
会和理解,以提高认知的境界。
3.理清本章分析问题的两个角度。
一是电场力的性质——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角度研究,侧重于利用牛顿运

理 选
动定律分析处理问题。

二是电场能的性质——从电场力做功使能量变化的角度研究,侧重于利用功

教 版
能关系、能量守恒分析处理问题。
返回导航
3-1 ·
第一章 静电场
1 电荷及其守恒定律
物 理 选 修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1 ·
第一章 静电场
〔对点训练1〕 (2018·北京市朝阳区高二上学期期末)用绝缘支柱支撑着 贴有小金属箔的导体A和B,使它们彼此接触。起初它们不带电,贴在它们下部 的并列平行双金属箔是闭合的。现将带正电荷的物体C移近导体A,发现金属箔 都张开了一定的角度。如图所示,则( B )
3.电子的比荷

理 选 修
电子的电荷量与电子的__质__量_______之比。mee=____1_._7_6_×__1_0_11______C/kg。
人 教 版
返回导航
3-1 ·
第一章 静电场
『判一判』
(1)两个正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斥力,两个负电荷之间的作用力为引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法律实施
法律实施是指 法律实施是指 法在社会生活中被 人们实际执行。 人们实际执行。
法的实施的基本内容 法的适用 法的执行 法的遵守
一.法的适用 法的适用
司法机关依照法 定职权和程序, 定职权和程序, 运用法律处理案 件的专门活动
司法的特征
主体为国家司法机关
职权法定
司法的特征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独立宣言》
2.法所体现的统治阶级意志体现为国家意志
新中国成立后颁布了 宪法性文件 ——共同 共同 纲领
十月革命胜利, 十月革命胜利,制定 了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 3.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象征王权和王法的铜器
对奴隶行刑的石头刑具
法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所处的 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
“人天然是城邦的动物”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体现“永恒正义”的“健全理性” 体现“永恒正义” 健全理性”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
“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指导着 理性,也就是自然法, 理性 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人们 有意遵从理性的全人类: 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 既然都是平等和独立的,任何 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 人就不得侵害他人的生命、健 自由或财产。 康、自由或财产。”
《家庭、私有制 和国家的起源》
1、法产生的原因
进入奴隶社 会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始 有 法
公元前2000年美索 公元前2000年美索 2000 不达米亚地区一土 地诉讼案判决
公元前25世纪 埃及审判记录
汉穆拉比法典
公正——古代人 古代人 公正 中国古代执法 对 法 的 期 待 公允的象征物
古埃及传说中 的司法女神
法律部门的构成
第四节
法律关系
法律关系是法律 法律关系是法律 规范在调整人们 行为的过程中所 形成的法律上的 权利和义务关系
一.法律关系的构成
1.法律关系的主体 1.法律关系的主体 法律关系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 或当事人. 或当事人. 自然人.法人.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自然人.法人.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 合伙.个体工商户.承包经营户 合伙.个体工商户.
二.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关系的产生.
2.法律事实的种类 2.法律事实的种类 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 法律事件:法律规范规定的.不以当事人 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 意志为转移而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 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或消灭的客观事实. 法律行为: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 法律行为:以权利主体的意志为转移,能 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 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 律事实. 律事实.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主权者的命令——实证主义法学 实证主义法学 主权者的命令
“主权在君”论:君主 不受任何人支配,法律 乃是君主意志的体现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主权者的命令——实证主义法学 实证主义法学 主权者的命令
“法者编著之图籍,设立 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 者也。”
法学通论
主 讲 教 师:陈 蓉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节
法理学
法律概说 法律要素
第三节 法律体系和法律部门
第四节
法律关系
第五节 法的创制和实施
第一节 法律概说
一 .
法 的 产 生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都有一定 任何社会作为一个整体, 的规则和秩序。 的规则和秩序。 氏族习惯 法律规范 道德规范
原始社会行为规范 阶级社会行为规范 无阶级社会行为规范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体现“永恒正义”的“健全理 体现“永恒正义” 性”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 近代的自然法学派
法是客观精神和它通过 人的意志所表现出来的 精神世界之间的统一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主权者的命令——实证主义法学 实证主义法学 主权者的命令
人类之所以需要法,是一个国 人类之所以需要法, 君成功统治社会必需的, 君成功统治社会必需的,是维 持社会秩序、 持社会秩序、增进社会整体利 益必需的。 益必需的。法律是贯彻统治者 意图的一种手段, 意图的一种手段,是君主行使 惩罚权的一种方式
程序法定
司法的基本要求
正确
合法
及时 合理和公正
法的适用的原则
第一,以事实为根据 第一 以事实为根据 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
法的适用的原则
第二,在适用法律上 第二 在适用法律上 一律平等的原则
法的适用的原则
资本主义法
具 有 资 本 主 义 法 的 性 质 《 中 华 民 国 临 时 约 法 》
社会主义法
巴 黎 公 社 法 令
关于国民自卫军
关于政教分离
社会主义法
俄罗斯联邦苏维埃政权 的第一部宪法公布
新中国首部宪法( 新中国首部宪法(五 四宪法) 四宪法)
法的历史类型是马克思主义法学 对法作的分类,揭示了法的本质。 对法作的分类,揭示了法的本质。 与此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是法系。 与此既联系又区别的概念是法系。法 系是西方学者根据法的外部特征以及法律 实践的特点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划分。 实践的特点等因素对法进行的划分。
封建制法
1832年俄罗斯帝 1832年俄罗斯帝 法律汇编》 国《法律汇编》
公元12世纪法国 公元12世纪法国 12 奥莱龙法集》 《奥莱龙法集》
格拉提安努 斯教令
封建制法
唐律残片
钦定大清律
资本主义法
《英国法义》 英国法义》
1789年法国《 1789年法国《人 年法国 权宣言》 权宣言》
《法国民法典》即 法国民法典》 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1.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1789年法国大革命 1789 年法国大革命 初期, 初期, 制宪会议通过 人权宣言》 《 人权宣言 》 和 《 一 七九一年宪法》 七九一年宪法》
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集中体现
华盛顿1787年修 华盛顿1787年修 1787 改的美国宪法草稿
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世界上影 世界上影
响最大的两大法系
类 别 法律适用 判例地位 法律渊源 法律分类 法律编纂 诉讼程序
英美法系 归纳 判例是法 制定法、 制定法、判例法 普通法、 普通法、衡平法 倾向单行法 对抗制诉讼
大陆法系 演 绎 不属正式渊源 制定法 公法和私法 法典形式 职权主义诉讼
法系这种分类不能揭示法的本 质,但有助于促进法律文化的了解与 交流。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在历史上 差异显著,但二十世纪以来,这种差 别开始缩小。
现代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
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
法是一种特殊社会规范
社 会 规 范
法律 律 社会规范 特殊社会规范
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
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2.法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一.法律关系的构成
1.法律关系的客体 1.法律关系的客体 又称权利客体, 又称权利客体,是指权利主体之间权 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 主要包括物. 主要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
一.法律关系的构成
1.法律关系的内容 1.法律关系的内容 法律权利: 法律权利: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有 权做出一定的行为, 权做出一定的行为,或要求他人做 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和资格. 出或不做出一定行为的能力和资格. 法律义务: 法律义务:是指法律关系主体依法应 当做出一定行为或抑制一定行为的 责任. 责任.
三、法的本质和特征
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的本质是什么?
——法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 法学中“争论不休的问题” 法学中 ——“法学的迷津” 法学的迷津” 法学的迷津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的准 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 则 ——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学派 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学派
二.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和消灭 法律关系的产生.
1.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条件 1.法律关系产生. 法律关系产生 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产生. 法律规范: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法律依据 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 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
一、法律渊源
法律渊源是指法律 规范的效力来源, 规范的效力来源, 包括法律规范的创 制方式和外部表现 形式。 形式。
二.法律体系
法律体系:一国各个法律门的现行 法律体系: 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法律规范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
根据法律规范调整的对象的性质以及调 整方法的不同,法律规范可划分为若干法律 整方法的不同, 部门。 部门。
大哲学家苏格拉底宁肯受死而不 愿违反雅典的法律,因为他认为, 愿违反雅典的法律,因为他认为, 法是自然的一部分, 法是自然的一部分,而人在自然 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非马克思主义法学对法的本质的概括 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的准 引导人们去“和自然相一致地生活” 则 ——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学派 古代的自然主义法学派
3、法产生的标志
——国家的产生使正在形成的私有制获得社 会普遍承认的形式,并得到国家强制力保证, 使法这种新的行为规则具有物质后盾。 ——出现权利与义务的划分。 ——出现专门解决纠纷的机关。
二.法的历史类型
所谓法的历史类型,是指将人 类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法律制度, 类历史和现实存在的各种法律制度, 根据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和反映的 阶级本质所作的基本分类。 阶级本质所作的基本分类。
法具有四个方面的显著特征 3.法以权利、义务为内容 3.法以权利、 法以权利
公 民 行 使 选 举 权 务 义 的 服 役 法 兵 依 民 有 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