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汽的创新之路

合集下载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2) 1994年,原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决定将陕汽总厂销售部门成建制划归中国重型汽车销售公 司统一管理。
(13) 1994年,陕汽首次实现年产销过3000辆,当年生产汽车3012辆,销售汽车3010辆。创下了九十年代陕汽年 产销量之最。
(14)1999年,国家经贸委改组中国重汽,2000年8月16日发文,陕汽厂归属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2010年业绩
2010年国内民 品实现销量
10万
市场份额 销量增长
11.4% 增速位居行业 第一位 49%
份额稳速提升,销量创陕重汽历史新高
——2011年常规车型版本
车型 牵引车 F3000系列 超级轻量化、高速轻量化、 加强版、超强版 F2000系列 批量 奥龙系列 轻量化版、加强版
自卸车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公司简介
• • • • 发展历程 公司机制 产品成果 创新内容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陕汽),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前身是陕西汽 车制造厂。1968年奠基兴建建厂至今,共生产各类汽车60余万辆,为我国国防建设、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延安”重型军用越野车先后参加了35周年、 50周年和60周年国庆阅兵仪式,受到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多次嘉奖。以开发和制造中 国第一辆重型军用越野汽车(延安SX250)、成功引进斯太尔重型汽车生产项目、引 进德国MAN公司先进重卡技术开发生产出具有当代国际水平的德龙F2000系列重型汽 车而闻名。陕汽集团与潍柴动力、康明斯公司、法士特公司等重卡优秀资源企业形成 的战略联盟,从而提升了陕汽集成创新的能力,及时自主开发出08款成熟国Ⅲ全新系 列重卡产品,技术水平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需求。 四十多年来,陕汽已发展成为占地620万平方米、资产总额292亿元、从业3.3万余 人的国内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之一。企业主要从事商用车和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 销售及相关的汽车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是国家选型对比试验后保留的唯一指定装备 我军的重型军用越野车生产基地和首批汽车出口基地企业,也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 制造型企业和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生产企业。企业综合实力在中国500强企业中位居第 250位,在中国机械500强企业中位居第24位。2011年,陕汽产销各类汽车12万辆,实 现销售收入310亿元,其中重卡实现10万辆销售,出口汽车1万辆,出口总量位居行业 前列。 2005年以来,陕汽推进服务型制造模式,加快技术创新,充分发挥产学研合作优势, 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形成了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卡、中卡、大 中型客车、中轻型卡车、微型车、新能源汽车、重型车桥、微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 及汽车零部件等多品种、宽系列的产品格局。并拥有延安、德龙、奥龙、欧舒特、华 山、通家等自主品牌。 在新能源领域,陕汽成功开发出CNG、LNG大马力天然气重卡、CNG、LNG客车 底盘、双燃料、混合动力、电动微型车和低速纯电动车型等新能源汽车产品,纯电动 码头牵引车、超强版的CNG、LNG牵引车已开始批量投放市场。天然气重卡市场份额 超过50%,居国内第一。

陕汽:“中国名牌”是如何炼成的?

陕汽:“中国名牌”是如何炼成的?
企业之声 ④
维普资讯
文/ 王小 民
透 。无论是 企业的管理 、研发 、生产 ,还是企业 的质量 、品牌 、
营销等各个环节 , 都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陕汽双优理念。
产 品方面 。陕汽精 心打造 的以新德龙F 0 0 2 0 为代 表的重卡产 品 ,具有 自主品牌世界 品质 ,被誉 为中国新一代重卡 的领航者 。 服务 方面。2 0 年 ,陕汽斥 巨资推 出 “ N务 ”工程 。充 07 大S
优 质 产 品 不 可替 代 的 品牌 基础
质量是企 业 的生命 。从 1 9 年开始 ,陕汽牢牢 树立 了 “ 9 9 以
用户 满意为宗 旨 , 生产 同行 业最优产品 ,提供 同行业 最优服 务” , 、 1 日 ,中 国重型汽 车 行业首 次 “ _月 1 中国名牌 ”在人 民 大会 的质量理 念。 目标是用最好 的产 品服务社会 、创造财 富、为用户
6 ; 国汽 车 市场 2 0 年 第 1 期 4 中 07 1
④ 芷业之声
长率 同比增长平均 超过 1 0 0 %,已经连 续 1 个月位居重 卡行 业之 8 首, 被誉 为 “ 陕汽速 度”。
维普资讯
德赢 天下 品质 成就未来
为培育 中国品牌 ,全 力打 造 中国商 用车 金牌 ,传播 陕汽 品 质成就 未来 的品牌理念 ,2 0 年7 2 日陕汽举办 了以 “ 骋五 06 月 O 驰
市场、勇于创新 、敢当领头羊的精神果实。
管理体 系。通 过管理评 审、干部培训 等 ,加大对各级干部 的质量 考核 , 并通过严格 考评 、考核 , 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在 内外部 使 审核 中得到有效运 行的评价 ,尤其是 “ 量问责制”进一步强化 质 了 业上下对质量 的高度重视 ,使顾客 的满意度大 幅上升 。 企

陕汽重卡发展史

陕汽重卡发展史

陕汽重卡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970年,当时它推出了第一批“延安牌”SX250重型军用越野车。

后来,在1984年,陕汽重卡引进了斯太尔“91系列”重型制造技术,并推出了奥龙系列。

2003年,陕汽重卡在引进德国MAN技术的基础上,优化改进,推出了德龙F2000经典车型。

随后,陕汽重卡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包括德龙X3000牵引车(2014年)、德龙X5000系列产品(2019年)和德龙X6000系列产品(2020年)。

在整个发展过程中,陕汽重卡一直保持着“刚猛”的作风,注重大马力高端重卡的研发和制造。

这使得陕汽重卡在行业中始终保持领先地位。

特别是在2018年,陕汽重卡率先行业开启了“600+时代”的大门,这标志着它在发动机马力方面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外,陕汽重卡的成功也离不开产业链的积极支持。

例如,潍柴动力、法士特变速箱、汉德车桥等企业为陕汽重卡的研发和制造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

总的来说,陕汽重卡的发展历程是一个不断追求创新和进步的过程。

它以刚猛的作风、大马力的优良基因和锐意创新的精神,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和技术,引领着行业的发展。

陕汽企业历史大事记

陕汽企业历史大事记

陕汽企业历史大事记41年前,陕汽第一代创业者创建我国重型军用越野汽车生产基地;1968年,陕汽厂自主开发的我国第一代“延安牌”重型军用越野汽车下线;1974年,在与国外其它军车的对比实验中胜出,陕汽“延安牌”军车成为装备我军的指定产品;1978年,陕汽延安牌SX250越野汽车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78年,中国第一辆12吨级以上民用载货车SX161在陕汽诞生;1984年,陕汽军车参加建国35周年大阅兵,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1983年,陕汽开始引进斯太尔项目,改变了中国民用载货车有轻无重的历史;1985年,第一辆斯太尔重型汽车在陕汽下线;1985年,中国第一辆12吨级以上民用自卸车SX360在陕汽诞生;1986年,陕汽军车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战功显赫;1995年,陕汽被评为全国明星企业;1999年,陕汽军车参加国庆50周年阅兵式,受到国务院、中央军委的嘉奖;2001年,开始全面推行行业内“质量最优服务最优”的双优工程;2001年,陕汽在重卡行业首家注册推出“贴心”服务品牌;2002年,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2002年,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成立;2003年,第一辆陕汽奥龙重卡下线;2003年,第一批陕汽德龙F2000重卡下线,标志着中国第三代重卡诞生;2003年,陕汽开始建设占地3500亩,投资19.8个亿的陕汽北郊新基地;2003年,陕汽德龙F2000重卡出口欧洲市场,成为中国当时唯一进入欧洲市场的重卡品牌;2003年,陕汽荣获中国汽车工业50年50家成长性好、发展最快的汽车企业殊荣;2003年,陕汽成功进入中国企业500强,在中国机械工业企业500强居第45位;2004年,陕汽与德国MAN公司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签署全面引进MAN重卡技术协议;2004年,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国三重卡,各项性能指标均超过国标标准;2005年,陕汽集团董事长张玉浦先生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和“中国汽车业最具影响力十大人物”;2005年9月16日,陕汽集团与美国康明斯在西安签署合资合同,组建西安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生产康明斯ISM十一升重型柴油机;2005年,陕汽牌重型越野汽车被评为“中国越野车市场用户满意第一品牌”;2005年,陕汽德龙F2000重卡在中国物流运输车辆年度评测中荣获“最佳客户满意度重卡奖”;2005年,陕汽荣获“2005中国优秀物流装备提供商奖”;2005年12月28日,陕西省重点产业化建设项目、陕西一号重点工程——国内一流、与国际接轨的陕汽商用车产业园重卡生产线汽车下线暨投产庆典仪式隆重举行,象征着陕汽创业史上又一个新征程的起点;2006年,陕汽成功研发行业首款节油产品,引领行业节油重卡风向标;2006年5月18日,陕西重型汽车进出口有限公司成立,并在当天签订1.6亿元人民币的汽车装配线和散件出口采购合同订单;2006年5月,中国重卡行业首个“省油用户夏令营”在陕汽开启,给用户送去节油与省钱的福音,再一次印证对客户贴心关怀的理念和行动;2006年7月,陕汽在人民大会堂发布中国重卡行业第一个“品牌宣言”,主题为“驰骋五洲德赢天下品质成就未来”,开创了中国重卡的品牌时代;2007年1月,陕汽德龙F2000重卡被评为“中国重卡行业影响力第一品牌”;2007年4月,陕汽首次成功发布《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同时发布“陕汽重卡客户关怀工程”,昭示了一个企业公民的深深社会责任感,带领中国卡车企业服务理念走向新的突破;2007年5月,陕汽被表彰为“中国物流最可信赖的物流用车提供商”,是我国物流行业的最高荣誉;2007年6月,陕汽成功发起并举办首届“中国卡车司机节”,一个拥有社会责任感的民族品牌形象更加鲜明,其超越更加赢得了社会的尊敬和行业的深刻思考;2007年8月,陕汽新德龙重卡唯一入选“中国汽车自主品牌万里行”活动,胜利完成1.5万公里全国巡游展出;2007年9月,陕汽重卡、汉德车桥双双荣获“中国名牌”称号,成为行业独家集三大名牌于一身的重卡企业;2007年9月,陕汽集团、陕西重汽产销双双超百亿,成为陕西省装备制造业首家产销超过百亿的企业;2007年11月,由中国财经传媒《21世纪经济报道》与综合性品牌咨询公司Interbrand联手发起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最佳品牌建设案例”的评选结果揭晓,陕汽案例发布《中国卡车司机生存现状蓝皮书》;发起“中国卡车司机节”荣获贡献奖;2007年12月,陕汽德龙F2000被评为“最佳大件运输用车”,陕汽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感物流商用车厂商”;2007年,陕汽成功研发国内首款国四高端重卡,技术领先,节能环保;2007年,陕西重汽产销60090辆,产值152亿元,两年翻了两番,市场增长率再次蝉联全国第一,创造了连续24个月行业增速第一的市场奇迹;2008年2月28日,陕汽集团建厂40周年庆祝活动在西安召开;2008年3月31日,陕汽集团3月份产销万辆下线仪式在商用车产业园内隆重举行,标志着陕汽成功跨入月产销重卡万辆的大型企业新平台;2008年4月22日,陕汽联合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公路部、中国大众音乐协会以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货运装备分会发起了《中国卡车司机之歌》征集活动,“大道长歌,让爱随行”,被众多行业和社会专家誉为中国卡车文化的发源地和倡导者;2008年4月24日,2007年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陕汽集团较去年入围中国汽车工业30强位列第13位;2008年5月13日,陕汽集团向四川地震灾区首批捐赠陕汽军用越野车、德龙F2000重卡各1辆、2000套千斤顶,款物达200万,是本次地震灾情中首家响应的重卡企业;2008年5月24日,“第二届中国(苏州)国际物流与供应链合作发展峰会”上,陕西重汽被表彰为“最佳物流商用车供应商”;2008年5月28日,陕汽集团再次在全集团公司范围内组织向地震灾区捐款,本次捐赠希望工程共585.4万,是汽车行业用于援建抗震希望小学最大一笔捐款。

陕汽集团:三引擎驱动下的转型升级

陕汽集团:三引擎驱动下的转型升级

陕汽集团:三引擎驱动下的转型升级作者:韩建飞来源:《中国工业评论》2015年第05期2015年4月14日,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汽”)对外宣布:2015年第一季度重卡销量达1.59万辆,环比增长30%,其间的单日最高订单突破了1000辆。

对于陕汽这样一个以传统重卡制造为主业的企业来说,这样的业绩来之不易。

如果对陕汽做更加深入的了解,你会发现:那绝非一日之功。

陕汽是通过一系列的“换挡提速”举措,以创新驱动,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主推新能源汽车,通过车联网构建全生命周期的智能服务体系……才最终成功走上了可持续发展之路。

从陕西走向世界陕汽集团总部位于陕西省西安市,其前身是始建于1968年并于1978年投产的陕西汽车制造厂,最初由中国重型汽车工业联营公司(现“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公司”)全面管理。

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在改组中国重汽时,将陕西汽车厂划归陕西省人民政府管理。

2002年,原陕西汽车制造厂通过整合陕西宝鸡华山工程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并联合重庆重型汽车集团红岩汽车弹簧有限责任公司和重庆重型汽车集团卡福汽车零部件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了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并于同年由陕汽集团和湘火炬合资组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2007年,陕汽集团“易主”,潍柴动力合并湘火炬,成为陕汽最大的股东。

陕汽集团下辖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陕西汽车实业有限公司两大子公司,主要开展重型军用越野车、重型卡车、中轻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微型车、重微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其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的服务、贸易和金融业务。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重卡销量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东风商用车、一汽解放、中国重汽、北汽福田、陕汽集团,以上五家企业的年销量均超过10万辆,处于我国重卡领域的“第一阵营”。

其中,陕汽集团年销售重卡10.2万辆,同比增长21%,位居第五名。

在新能源重卡领域,截止到2014年7月,陕汽天然气重卡订单6619辆,实际销售6003辆,1-6月份的市场份额为45.89%,居于第一位,并高于第二位23个百分点。

从五次大阅兵看陕汽升级

从五次大阅兵看陕汽升级

从五次大阅兵看陕汽升级作者:王孝经来源:《国企管理》2018年第05期陕西汽车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陕汽),始建于1968年,前身是为解决我军有炮无车问题而建设的三线军工企业,现已发展成为拥有资产总额533亿元的特大型商用汽车企业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中国机械500强第22位。

在国企改革发展的大潮中,陕汽通过与潍柴动力、盐城石油、美国康明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组建起了陕汽集团、陕汽实业、金龙汽车等100余家参控股子公司,业务范围涵盖重型军用越野汽车、中重型卡车、大中型客车、微型车、重微型车桥、康明斯发动机及汽车零部件的开发、生产、销售,出色完成了我军第一代、第二代重型越野车研制生产任务,成功中标第三代重型军用越野车研制项目,先后参加了国庆35周年、50周年和60周年、抗战胜利70周年以及庆祝建军90周年阅兵仪式,是行业内唯一5次参加大阅兵的重型军车生产企业。

上个世纪60年代初,中国的汽车工业刚刚起步,十分艰难,国产卡车少之又少,军用重型越野卡车更是一片空白。

于是,陕汽应运而生。

当时,能够发挥微薄之力的只有CA-30中型牵引车,这款车牵引力较小,仅能拖动2吨到3吨的炮体。

然而,中国的炮却越来越重,比如常见122、152型大炮,重量都在5.7—6.5吨左右,因此,当时中国的炮体牵引车多是依靠进口。

为了彻底改变我国有炮无车的历史,1968年2月28日,陕西汽车制造厂筹备处成立,揭开了陕汽第一次创业的大幕。

经过一番艰难的选址工作,1968年4月11日,陕汽厂址定在陕西省岐山县渭河南岸的麦里西沟。

来自全国各地的热血青年汇聚于此,开始了陕汽的建设。

1968年8月26日,国家决定陕汽年产量为1000辆,生产发动机5000台,并要求汽车型号应符合载重5吨、牵引6.5吨的军车要求。

1968年,正是“一、二、三线工业新布局建设”的时期,陕汽正处于三线建设的行列。

众所周知,当时的中国一穷二白,没有技术、没有钱,自主研发一款重型越野车谈何容易。

德赢天下服务领先品质成就未来——陕汽控股集团以德文化助推公司科学发展

德赢天下服务领先品质成就未来——陕汽控股集团以德文化助推公司科学发展

活动为载体 ;以文化审计 、文化管理 竞争的环境下 ,将公司的内外资源和 与生产经营进一步融合 ,公司的经营
德 赢 天下 ” 力 充 分发 挥 到极 致 。 “ 地 。德 文化 建 设取 得 了一系 列成 果 。
思想 与 德赢 天 下 的文 化 内涵 实 现 了有
2 0 1 3 年陕汽控股集 团公司荣获陕西省 诺 ,言 行 一 致 ,顺 应 规 律 ,善 用 资
知行 不 二 ” 获陕西省 “ 企 业 文 化 突 出 贡 献 人 业 、环 境 的 自然 和谐 。 “
企业 文 化优 秀 成 果 、方 红卫 董 事长 荣 源 ,顺 势 而 为 , 实 现 人 与 社 会 、企 下 ”作 为 企业 文 化之 魂 。企 业 文化 的 物 ” 。在德 文 化 建设 实 践过 程 中 ,公 强调 思 想 与行 动 的 高度 统 一 ,知 道是 落 地 ,助 力企 业 使命 ,在 激烈 竞 争和 司先后荣 获 “ 全 国 企 业 文 化 优 秀 正确 的就要 自觉 自愿地 去 做 ;认 识 到 不 断变 化 的市 场 中实现 共 赢 。在 新 的 奖 ” 、陕 西 省 企 业 文 化 突 出 贡 献 奖 了就要 立 即行 动 ;要做 就 做 到最 好 ,
和 任 务 环 境 进 行 深 入 分 析 、充 分 识 别 ,重 新诠 释 了 “ 德 ”文 化 的深 刻 内
“ 赢 ”是德 文化 最高 的追求 。只有 涵 。在 文 化 引领 下 ,重 新 梳理 、调整
歌 》创 作 特 等 奖 和演 出 特 等 奖 、
赢 ,才能完成企业使命 ,才能体现德 了公 司 目标 和发 展 战 略 ,尤其 重 视企
紧密结合 。在清晰的战略指引下,充
2 0 1 1 年方 红卫 董 事 长获 “ 全 国企业 文 的价值 。 以德文 化 为 引领 ,全 面追 求 业 文 化建 设 与 发展 战 略和 生产 经 营 的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汽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一、企业的发展历史过程1964年5月中央北京会议提出了一、二、三线工业新布局和建设大三线的战略方针。

为了尽快改变重型越野汽车依赖进口的局面,依靠自己的力量进行生产,以满足国防现代化的需要,国家计划委员会和经济委员会于1964年决定将北京新都暖气机械厂(又名新都汽车配件厂)迁建西北地区,在陕西选点建设。

1966年2月,国家计委下发《关于新都汽车配件厂迁建西北地区的通知》,陕汽厂的筹划工作开始。

后考虑新都厂系劳改厂,不宜搞军品生产。

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68年决定改由北京汽车制造厂为主进行包建。

其中发动机车间由南汽(为主)和杭州汽车发动机厂负责包建,生产纲领SX250型军用越野汽车由500辆提高到1000辆,柴油发动机1500台。

1968年2月8日一机部军管会批准,组建陕西汽车制造厂(代号九十三号信箱),厂址确定在宝鸡市岐山县曹家乡麦李西沟。

2月23日,一机部以(68)陕建字085号文确定成立陕汽厂筹备机构。

2月28日,陕汽厂筹备处在宝鸡市正式成立,并以(68)陕汽筹字001号文明确了机构成立事宜,从即日起工厂开始工作。

1968年12月30日SX250第一辆样车在北汽厂完成试制。

工厂于1969年7月破土动工。

1970年5月1日,为陕汽厂配套建设的蔡家坡渭河大桥建成通车。

1970年12月26日,SX250第三轮第一辆样车在陕汽厂试制成功,这是陕汽厂制造的第一辆汽车。

1972年7月,中共陕西汽车制造厂委员会成立。

1974年12月27日,SX250型五吨越野汽车经国家车辆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投产。

1975年,陕汽厂生产出第一批SX250越野汽车30辆,标志着工厂建设从产品试制阶段转入批量生产阶段。

1978年3月经国家验收正式批准投产。

企业经过十年建成,经验收确定的建设纲领为:SX250五吨越野汽车1000辆,SX6130Q柴油发动机1500台,备品备件1857吨,建设总投资1.17亿元,职工人数4984人,占地面积1118亩,建筑面积24.03万平方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量 , 以争取多产作为企业走 出困境 、 生 十个关系企业持续 发展的关键 问题 ,在 存 发展 的初期 战略思 考。同时规划 的概 全公司开展了企 业持续发展战略大讨论 ,
念 初 步 建 立 ,每 年 都 制 定 经 营 目标 和 工 形成可持续 发展 战略的综合概念 ,从各 作 方 针 。 企 业 面 对 发展 的 挫 折 与 经营 的 个方面取得 战略共识 ,以理念创 新推进 艰 难 ,开 始 由产 品创 新 到 管 理 创 新 的 自 管 理 进 步 ,是 企 业 发 展 战略 和 企 业 创 新
维普资讯
F au e tr
- X6 l S 8 大客 车底盘 等民用车辆 ,在当时 最典型 的创新成果是开发S 2 9 七吨系 努力 去思考研究如何去 抓住机遇 ,并为 X 10 由盲 目、 被动 是 我 国 少 有 的 自主 开 发产 品 ,有 着 重 要 列重型越野车和S I0 X2 5 K系列 重型越野 此去 采取各种 战略和措施 , 的影响。这些创新实践从 七十年代延续 车 。以参加建 国 5 周年 阅兵盛典为成功 变为 自觉 、主动 。 0 ” 到八十年代 ,锻炼了队伍 ,积累了经验。 标 志 。 八十年代 中期到 九十年代陕汽主要
化 氛 围 ,建 立 一 支 颇具 活 力 的 员 工 队 伍 、
特别是技术队伍和经营管理 队伍 。 ”
创新战略
谈到陕汽的创新之路要追溯到 16 98
汽不但没有垮下来 , 持续快速发展 , 且 年 年。张玉浦 回忆说:陕汽建厂伊始 , 在吸 销 售 收入 由5 元 发 展 到 5 多 亿 元 , 年 收 、 参 考 苏 联 乌 拉 尔 和 法 国吉 比西 众 家 亿 0 5
增长 l 倍 ,被评为 中国 “ 0 最有 影响力企 之 长 的基 础上 , 密 结 合 中 国实 际 , 紧 自主
业 ”和 “ 西 经 济 领 跑 企 业 ” 陕 ,在 全 国机 开 发 了 “ 延安 20 5 ”五 吨 重 型 越 野 车 。延
械工业5 0 中排名 3 位 , 0强 9 居陕西之首 。 安 2 0通过五轮试验 、改进和创新 ,于 5
的 李 先 念 及 有 关 领 导 同 志 破 天 荒 在 中南
美 国 康 明 斯 等 优 势 企 业 资产 重 组 ,成 为 海 接 见 陕 汽代 表 、 看 了 延 安 2 0 型越 观 5重 辖 有 l 家参 控 股 子 公 司 、资 产 总 额 达 5 野车 ,并批示 :“ 5 l 有炮无车也 白搭 ,我们 亿元 的现 代 企 业 集 团 。 缺 少 这 样 的越 野 车 ” 17 年 ,延 安 2 0 。 98 5
维普资, ,
维普资讯
陕西重型汽车集 团经 历 了所有国企都经历 过的创业艰辛 和经济转型过程的 阵痛 ,业 内很多人甚至认 为这 个企业会活 不下去。 陕汽集 团如今是中国 5 0 但 0 强企业 , 陕汽董事长张玉 浦认 为 ,是创新 为企 业发展开创 出广阔的空问。
特 别 是 2 0 年 ,张 玉浦 及 时 制定 可 01
此 外 还 相 继 开 发 了S l 1S 1 0 持 续 发 展 战略 、 品牌 战 略 和 第 三 次创 业 X2 5 、 X2 8
是结合 引进 奥地利斯太尔 重卡技术 ,在 和 S 3 0 X2 0 越野车 , 这些都是在计划经济 指导 思 想 ,这 是 陕 汽企 业 创 新 战略 思 想
空间 。
合指 出, 陕汽延安 2 0 5 系列重型越野车是
张玉 浦说 :“ 因为 陕汽 在 实践 中认 识 我 国 最 早 成 功 自主 开 发 的 重 要 产 品 。
到 ,企业 自主创新 决不是单纯 的产 品开
在 自主开发第一代重 型越 野车的基
发, 而是必须营造一个全方位的 自主创新 础 上 , 又相 继 自主 开 发 了 陕汽 第 一 代 载 体系 , 形成一种激励 自主创新的机制和文 重车 S 6 、 X3 0 X3 9 和 S 8 、 X1 1 S 6 、S 10 X6 0
今 年 前 四个 月 , 行 业 同 比下 降 2 的情 17 年 底 正 式定 型投 产 ,各 项 性 能 指标 在 % 94 况 下 ,陕 汽重 卡产 销 同 比增 长 7 % ,市 均大 大 好 于 乌 拉 尔 和 吉 比 西 ,得 到 国 家 0
场 占有率上升 到 l% 以上 , 0 创历史新高。 领 导 的 高 度 评 价 。 当 时 主 持 国 务 院工 作 特 别是 “ 十五 ”期间,先后引入湘火炬 、
到底 是 什 么 因素 使 陕 汽 得 以 如 此 快 越野车获 “ 全国科学 大会奖” 18 年光 ; 94 速地发展? 荣地参 加了建国 3 5周 年 国庆 阅兵 盛典 ,
张玉浦认为 ,创新给 陕汽赢 得了十 受到 国务 院、 中央军委嘉 奖。 中国汽车工
分 宝 贵 的 发展 机 遇 ,开 创 出广 阔 的 发 展 程 学 会 名 誉 理 事 长 张 兴 业 多 次 在 重 要 场
消化 、吸 收 基 础 上 ,走 出新 的 创 新 之 路 。 体 制 下 的 产 品 创 新 。 虽 然 还 不 是 整 体 状 的 重 大 飞 跃 。
态 的企 业 创 新 ,但 这 时 除 了 产 品 创 新 概
面对入世 的挑 战 ,张玉浦发动 全体
念 外 , 已经 有 了企 业 产 品 生 产 量 和 走 向 员工围绕企业 品牌 战略、 资本运作 、 人才 市 场 的概 念 。1 9 年 到 19 年 大 幅提 升 战 略 、 术 创 新 、 理创 新 和 市 场 营销 等 91 94 技 管
一文 王兴和
陕 团 家年亿民 线 ,9开人三 汽 是1 仅组币 国 于8始 。 集 国6 l 的 企 投 建 资
这 个 企 业 经 历 了所 有 国 企 都 经 历 过 的创 业 艰 辛 和 经 济 转 型 过 程 的 阵 痛 ,业 内很 多 人 甚 至 认 为 这 企 业 会 活 不 下 去 。但 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