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合集下载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管理评审报告:管理评审结果 总结,包括改进措施和建议
Part Five
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 增强组织的环境管理能力 降低环境风险 提升组织的竞争力
数据分析:通 过收集和分析 数据,了解环 境管理体系的 绩效和不足之

内部审核:定 期对环境管理 体系进行内部 审核,确保体 系的有效性和
合规性
纠正措施:针 对发现的问题 和不足,采取 有效的纠正措 施,以改进环
体系运行:确 保环境管理体 系的有效性, 包括组织结构、 职责分配、工 作流程等方面
监控:对环境 管理体系的运 行进行监测和 评估,及时发 现和纠正问题, 确保体系持续
改进
Part Four
确保环境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发现潜在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和竞争力 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记录和报告:对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和报告,提供有效信息 以支持管理决策和改进。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环境管理体系的培训和教育,提高环保意识和操 作技能。
评审和改进: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定期评审和改进,以不断完善和提高管 理体系的有效性和适应性。
纠正措施:为消除 已发现的不合格或 其他不期望情况的 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培训:提供针对环境管理体系的培训课程,确保员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和技能。
意识提高: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方式等,确保培 训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培训效果评估: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和完善培训计划, 提高员工的环境管理体系知识和技能水平。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可以带来多方面的益处,如提高组织的环境绩效、降 低环境风险、提升企业形象和社会声誉等。
提升企业形象和声誉

QHSE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QHSE基本知识培训资料

某企业的qhse管理体系建设实践
背景:该企业为一家大型制造企业,因生产过程中存在 高风险因素而面临严重的安全和环境问题。为了改善这 一现状,该企业决定建立一套完善的qhse管理体系
该企业首先对现有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方面进行了 全面的风险评估,明确了重点领域和改进方向。
建设过程
根据风险评估结果,该企业制定了详细的qhse管理计 划,包括目标、指标、方案和实施步骤等内容。
05
qhse实践案例
qhse实践案例概述
定义
qhse实践案例是以真实或虚构的企业为背景,通过分析其qhse管 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为读者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参考。
目的
通过学习实践案例,员工可以迅速掌握qhse管理体系的核心理念 、方法和技巧,提高自身在工作中的qhse意识和能力。
数量
每个实践案例都应围绕一个具体的主题或情境展开,以便于员工更 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运行实践
该企业首先对现有的qhse管理制度进行了全面的审 查和修订,明确了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和操作规范。
加强培训教育:该企业针对员工的不同需求, 开展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培训教育活动,提高员 工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
强化风险管理:该企业通过对生产过程中存在 的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采取了针对性 的措施来降低风险、减少事故的发生。
通过监视测量和评价QHSE管理 体系的关键过程和要素,确保 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和符合 性。
加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响应能力建 设,及时处理和应对各类事故, 保证QHSE管理体系的稳定运行 。
03
qhse管理流程
qhse管理流程概述
定义和目标
qhse管理流程旨在提高企业的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水平,确保企业活动的 可持续性和社会责任感。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一、环境的定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整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

GB/T24000-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组织运行的外部存在,包括空气、水、土地、自然资源、植物、动物、人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二、环境问题:人类早期的环境问题;局部的影响,如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壤退化,及部分的生态退化等。

近代大规模环境污染问题:出现在产业革命及二战之后30年间。

集中表现为工业污染向城市污染和农村污染发展,局部污染向区域性和全球性污染发展。

三、当代环境问题:1、温室效应与气候变化,海平面的上升2、臭氧层破坏《关于臭氧层行动世界计划》(1978年)《保护臭氧层维也纳公约》(1985年)《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1987年)《赫尔辛基宣言》(1989年)1990年对《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进行修改《中国消耗臭氧层物质逐步淘汰国家方案》(1992年)提出2005年全面停止生产CFC S类物质的计划。

3、水资源危机表现在供应与需求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如我国,农业每年缺水300亿立方米,8000亿农村人口饮水困难,缺水城市达总数的60-70%。

4、海洋污染每年向海洋倾倒600-1000万吨石油、1万吨汞、2万吨铜、30万吨铅、100万吨有机氯农药。

5、酸雨6、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减少、土地退化沙漠化,耕地减少等。

7、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四、环境问题的有关对策的发展:根据污染者付费的原则,各国制定各种环境法律、法规及有关污染物排放和质量标准。

企业为此所采取的技术手段是末端治理。

由于末端处理投资及运行费用,加上政府排放标准越趋严格,企业寻求新方式以减少环境治理费。

“无废工艺”运动在行业中开展,环境保护措施渐由末端治理向全程序控制转变,并进一步发展为清洁生产。

全员应掌握的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全员应掌握的环境管理体系资料

全员应掌握的环境管理体系资料第一部分环境体系基础知识1、ISO14000产生背景●环境背景:人类生存于由大气、水、生物、土壤、岩石组成的环境中,人类活动也不断改变着环境。

从四大古文明消逝,到工业革命的滚滚财宝所相伴的8大环境公害,进展到现代信息网络时代的全球环境危机:臭氧层破坏、酸雨、气候突变与全球变暖、海洋污染、生物灭绝及多样性破坏等等。

地球差不多无法再承担人类所带来的庞大环境破坏,传统的高消耗进展模式差不多必须转向可连续进展模式,人类必须摸索目前的生活方式了。

否则在可预见的专门短时刻内将失去生存的机会。

从而环境问题引起全球的高度关注。

●贸易背景:贸易差不多成为决定一个国家民族兴衰的关键,在国际复杂的全球、多边、双边贸易关系中,谁能主宰贸易规则谁就能取得更好的进展。

在关税等贸易规则日渐减弱的时候,环保问题就成为一个被逐步重视和日益加强的强大贸易武器,这确实是所谓的绿色贸易壁垒。

发达国家和地区常常在环保方面提出更高更严格和苛刻的规定要求,来制约其他国家的贸易进展。

如欧盟的环境标志认证要求,对多项产品提出了苛刻的环保要求,必须具备先进的科技技术,甚至只有提高产品成本才能满足其要求,否则将不被市场同意。

●环境治理背景:环境治理也随着现代科技的进展而进展,其触角差不多和各学科联系起来,其重点也从事后处理进展到事前预防,从分散的操纵进展到系统的治理。

而环境治理体系确实是最新的治理模式。

●国际环境人文背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境的恶化,发达地区的人民的环境人文水平大大提高。

他们自发起来呼吁爱护环境,并利用经济、政治手段来制约破坏环境的行为,目前国际上有名的环保组织如绿色和平组织、地球之友等有强大的实力,阻碍到发达国家的政治决策,从而在全球引发绿色浪潮。

●ISO9000背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全球最知名和阻碍力最大的致力于国际标准制定的非官方的组织,该组织应国际质量治理进展趋势,于1987年制定了ISO9000系列质量治理标准,规范了质量治理方面的要求,该标准在全球引发庞大反响,到目前为止,差不多有超过50万家企业组织实施了该标准。

4M1E基础知识培训

4M1E基础知识培训
物(material)
物(material)指物料,半成品,配件,原料,辅料等产品用料。 原材料的控制流程: (1)来料检验——(2)来料验收——(3)来料入库——(4)填写领料单据——(5)审批——(6)按单发货——(7)数量计量——(8)物料确认上线 在线半成品、成品控制方法: A、客户工程抽样分析 B、品质,工程借机分析两种情形 前提必须设置手工台账,登记,双方签名; 每条线体下班提前5分钟盘点,盘点无误后,才可以下班; 盘点方法:清理,摆放整齐,只点主板; 盘点对象:笔帽、笔杆、基板、笔芯、线圈、弹簧、托架等; 盘点人员:物料员、班长、组长参与。
序号
定义类型
导致后果
01
同一材料不同批次
产品工艺性差,导致某个缺陷数量增多且影响操作
02
同一材料不同生产地
产品工艺性差,导致某个缺陷数量增多,且影响操作
03
不同厂家相同性能材料
产品工艺性差,导致某个缺陷数量增多,且影响操作
04
长期滞留材料使用
有可能导致使用劣化品,规格错物品
05
交货量增加
由于供应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进货中不良品增加
“人”
当不良发生时: 1.许多时候我们的第一句话是:“这是新员工” 2.他/她可能对标准不太熟悉 3.遗忘。疏忽。漏掉。。。 4.交班时未交接清楚 5.作业者心情,身体欠佳。。。。。 6.原有的人临时请假,其他人顶岗,代职等: 7.他/她热爱其本职工作,适合这份工作吗? 8.其他,请举例讨论
影响品质因素——“人”
02
减少工序
控制不到位,导致不合格流转
03
后序提前做
漏检或误装,且产品易混
04
前工序后作
漏检或误装,且产品易混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

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环境安全管理体系基本知识一、运行模式(一)按ISO14001建立的环境管理体系,不仅是一个结构化的完整体系,而且是一个动态的、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体系。

(二)环境管理体系是“整个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包括为制定、实施、实现、评审和保持环境方针所需的组织机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

”(三)根据上述定义,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与运作应围绕方针展开。

环境方针是环境体系每一次循环的出发点和归宿。

整个环境管理体系的运作是从确立环境方针开始的。

随后进行的“策划”,可以看做是如何实现环境方针的策划。

“实施与运行”则是对策划的实施并使环境管理体系投入运行。

“检查和纠正措施”是运行过程中的经常工作,是保持和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措施。

最后“管理评审”是对整个循环过程的总结,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如果发现环境方针和目标方面存在问题,则需要提出修改方针的任务。

循环到此为一周,通过方针、目标等的修订,又开始新的循环。

如此周而复始,组织的环境状况会随着每次目标的实现而改善和提高。

整个环境管理体系运行的直接目的和任务就是保证环境方针及其承诺的实现。

(四)环境管理体系的运行模式是PDCA循环,循环不是目的,目的是改进。

环境管理体系的效果是通过持续改进得到的。

所以,这17个要素不仅不是孤立的,而且也不是永远静止的,它们都要通过体系的不间断运行而不断完善,不断改进。

二、体系要素的逻辑关系(一)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的,也不是简单地组合,它们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互相结成一个有机整体。

因此,在把握环境管理体系要素进,既要搞清楚第个要素的内容和实质,更要注意把每一个要素看作是环境管理体系不可分割的一个组成部分,把它们放到环境管理体系这个整体中去考察,才能更深刻理解每一个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二)总体看,要素之间存在着内在逻辑联系,它们之间有些呈因果关系(如:因素与影响),有些是传递关系(方针——目标——指标——方案),还有许多要素是可以同时或重复涉及的(如检查与纠正措施、运行控制、记录、监测)。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企业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实施,有助于提高员 工的环境意识和环保技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
01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保护政策制定中的作用
02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03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执法和监管中的作用
04
政府环境管理体系在环境 教育和宣传中的作用
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合作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制定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
标准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UNEP):推动全球环 境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WTO): 将环境管理体系纳入国际
贸易规则
国际劳工组织(ILO): 关注环境管理体系对劳动
者权益的影响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 推动环境管理体系在生态
保护领域的应用
05
开展环境管理体系的审核和评估
06
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的绩效和效果
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要点
01
制定环境方针和目标:明确企业 02
建立组织机构:设立专门的环境
的环境目标和承诺,制定相应的
管理部门,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
环境管理计划
权限
03
培训和教育:对员工进行环境管 04
制定程序和文件:建立环境管理
理体系相关知识的培训和教育,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演讲人
目录
01.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03. 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与审核 04. 环境管理体系的应用案例
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1
环境管理体系的定义
环境管理体系是一种
管理体系,旨在帮助
组织实现环境目标, 提高环境绩效。
1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1)零部件、副材料選定及提供單位管理 2) 文件管理(同ISO 9000要求) 3) 記錄管理(同ISO 9000要求) 4) 環境管理體系變更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培训
12
如何推行G/P
經營者責任 1) 充分認識其環境品質保証管理之重要性, 提供資源, 向組織內部 貫徹其重要性 2) 明確定系統的責任、權限及相互關係, 全體人員知曉3) 任命環 境關聯物質管理負責人並定義其責任與權限 3) 人員的能力、認識及教育、訓練
說明:若在SS00259技術標準中未明確規定的物質或這其用途,如
果各國或當地法令禁止使用或限制使用,必須按照其法令執行。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培训
5
定義
在SS00259技術標準中,定義了「環境管理物質」 、「管理級別」、「含有」、「雜質」、以及「禁止 供貨時期」等五個名詞。其中,「管理級別」的區分 是依不同的對象(物質、使用部位、或其用途等)分 為: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培训
2
前言
SONY公司在其中所推動建立的「綠色夥伴系統(Green Partner System)」中,即提出SS00259技術規範來要求其
供應商之產品、部件等,需符合其規範的環保性要求。
GP绿色伙伴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培训
3
目的
其內容主要說明為:有關構成SONY產品的部件及 設備中所含有「環境管理物質」(禁止使用物質、計畫 廢除物質、以及削減物質) ,需達到防止產品混入、遵 守法令、保護地球環境、以及減輕對生態系統影響等 目的。
5. 多氯联苯(PCB) 6. 多氯化萘(PCN)
7. 氯代烷烃(CP)8. 灭蚁灵 9. 其他有机氯化合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管理体系基础知识培训
一、环境管理体系概述
环境管理体系是建立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以企业为中心,采取全面、系统、预防性的管理方法,对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控制和
持续改进的一种管理体系。

二、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是为保护环境,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社
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为企业提供法律依据和基础
性的支持。

三、环境管理体系的原则
1.环境保护优先原则:环境保护应是企业的首要任务,所有
的管理决策都要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目标。

2.全面性原则:环境管理体系是一个全面、连续的管理过程,
要求企业的每个部门、每个职能都要贯彻环境保护的要求。

3.预防性原则:通过预防措施,避免环境污染的产生,并采
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污染进行治理和纠正。

4.持续改进原则:持续地对环境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
不断提高企业的环保水平和管理效果。

5.法律规定原则:企业必须严格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履行社
会责任,防止任何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四、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环境管理体系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00系列标准、环境标志产品(ECOLABEL)认证标准、绿色建筑标准等。

其中,ISO 14001是环境管理体系的国际标准,被广泛应用于企业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

五、环境管理体系标准的要求
ISO 14001标准主要包括以下要求:
1.建立并不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2.制定和实施环境目标和计划;
3.实施环境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估;
4.采取预防措施,控制环境风险;
5.进行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6.紧密与相关方合作,实现共同的环保目标。

六、环境管理体系的建立流程
1.组建环境管理体系工作小组;
2.制定环境保护方针、目标、计划和程序;
3.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管理评估;
4.采取预防措施和控制措施,降低环境风险;
5.进行培训和沟通,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6.建立环境绩效评价机制,持续改进环境管理体系。

七、环境管理体系的实施效果
环境管理体系实施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减少环境污染和对环境的影响;
2.提高企业的声誉和品牌知名度;
3.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公信力;
4.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八、总结
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是企业环保管理的基础,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001标准的环境管理体系,能够有效降低环境风险,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企业应当从环保保护优先、全面性、预防性、持续改进等多方面考虑,建立完善的环境管理体系,为创造更美好的未来做出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