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笨钟名胜古迹
游伦敦,看西敏寺大本钟

游伦敦,看西敏寺大本钟前几年,跟着旅游团去过一次英国做走马观花游。
当时在伦敦只停留了一个整天,走了一趟马,却没有观到多少花,颇不甘心。
今年初偶尔收到国航特价机票通知,抢来一套,便带拙荆策划了一个六月下旬初夏之时伦敦一地深度游。
伦敦和其周边有很多可游之处,排满九日行程当无搔首之虞。
既然是自由行,当然住处就要紧得很,我们就在携程定下了伦敦市中心西斯敏区挨近维多利亚车站的一间旅馆。
这个携程在英国的合作伙伴是,我还是耽心它们之间的合作并不严那么丝合缝,便打了个跨洲电话和旅馆前台核对了一下,嗯,不错,对方收到了我的订单,房间也预备好了。
搭乘国航CA937到了伦敦,正是伦敦当地下班时间,预备了体验拥挤的晚高峰。
从希思罗机场出来下地铁,买一张Oyster Card,就是牡蛎交通卡。
大有优惠,一天六镑,七天三十二镑。
我查了一下,从希思罗机场坐地铁到维多利亚车站票价六镑,用Oyster Card仅收一镑半。
维多利亚车站是个好地方,是伦敦市中心的交通枢纽,有地铁站,多条线路在此换乘;有公共汽车总站,四、五条线路通往市内各个角落;有火车站,快车慢车开往伦敦东南西北那些遥远的远方;还有一个长途汽车站,大巴也是往返于伦敦和英内各主要景点。
下了地铁步行差不多十分钟就到了我们的旅馆。
我们住的这条街叫做沃里克路(Warwick Way),路两边的楼都是一样的,每个门洞是一个小旅馆,通常由一个家庭负责运营。
这些旅馆都很低调,不叫某某广场,也不叫什么酒店,只是名为“床和早餐(Bed & Breakfast)”。
其实他说的是实话,就是最简单的房间(双人间)10平米,最简单的床和最简单的早餐。
那床的长度和宽度肯定会让少年维特烦恼,更别说大人了;早餐只供应面包片、速溶咖啡和牛奶,当然还有黄油果酱和砂糖,有餐厅没厨房,所有的食物都是从超市买来剪开包装放在台子上自取。
我们旅馆的运营团队是二对来自巴基斯坦的夫妻,二条汉子是兄弟;二个妹子不是姊妹。
伊斯坦布尔大本钟观赏

伊斯坦布尔大本钟观赏伊斯坦布尔大本钟(Istanbul Big Ben)是土耳其的一个标志性景点,位于伊斯坦布尔的老城区,被誉为乌鲁木齐的象征。
每年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喜爱历史的人们来观赏其壮丽的景色和悠久的历史。
本文将介绍伊斯坦布尔大本钟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以及观赏方法。
一、历史背景伊斯坦布尔大本钟是由土耳其苏丹在19世纪下令建造的,以纪念土耳其的独立和现代化。
1790年,苏丹委托英国著名建筑师威廉·约翰斯顿(William Johnston)设计了这座大本钟。
在1781年完成的斯坦威克教堂的大本钟作为设计灵感。
这个钟楼旨在展示土耳其的强大和繁荣,并成为伊斯坦布尔城市的象征。
二、建筑特点伊斯坦布尔大本钟的主要建筑风格为哥特式,高度约为87米,由两个巨大的钟楼组成。
整个钟楼建筑雄伟壮观,色彩鲜明,外墙覆盖着华丽的马赛克瓷砖。
钟楼顶部设有一座观景台,游客可以登顶欣赏伊斯坦布尔市区的全景。
此外,钟楼内还有一个座钟,该座钟在每天整点钟声响起时都会发出悠扬的音乐。
三、观赏方法要观赏伊斯坦布尔大本钟,游客可以选择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前往。
从伊斯坦布尔的市中心,乘坐地铁到达黄金角区域,然后沿着主要街道前行,就可以看到这座壮丽的钟楼。
进入伊斯坦布尔大本钟需购买门票,票价为10土耳其里拉。
进入钟楼后,游客可以一路顺着蜿蜒的楼梯或乘坐电梯到达观景台,欣赏城市的全景。
在观赏伊斯坦布尔大本钟时,游客可以欣赏到钟楼外观的壮丽景色,同时还可以聆听到钟楼的钟声和音乐。
游客可以在观景台上俯瞰整个伊斯坦布尔市区,远处的海景和附近的历史建筑都一览无余。
在夜晚,游客还可以欣赏到钟楼被灯光装饰后的宏伟景象。
此外,游客还可以参观钟楼内的座钟,了解其历史和制作工艺。
总之,伊斯坦布尔大本钟作为土耳其的标志性景点,吸引着无数游客和历史爱好者,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悠久的历史而闻名。
观赏伊斯坦布尔大本钟是一次难忘的体验,让人流连忘返。
英国留学景点介绍大本钟

英国留学景点介绍大本钟简要介绍伦敦大本钟,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
大本钟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
大本钟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大本钟是由埃德蒙德·格林斯罗普勋爵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
大本钟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大本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
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
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铸。
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
自从1859年投入使用后,英国政府每隔五年就要对大本钟实施维护,包括清洗钟体、替换大本钟的报时轮系和运转轮系等。
地理位置大本钟(Big Ben,坐标:51°30′02.2″N,00°07′28.6″W),大本钟位于伦敦西敏寺北端议会大厦98米高的钟塔内,每当议会召开会议的时候,大钟上方的灯就会点亮。
位于威斯敏斯特桥的南面桥头,与英国议会大厦相连,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钟楼高79米,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是伦敦的传统地标。
交通方式坐地铁可以在威斯敏斯特桥站下车。
名称由来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王工务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
“大本”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夜晚的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大本钟,站在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1834年整个威斯敏斯特宫被大火所毁,目前的这座97米高的钟楼是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登基时建造的。
大钟造于1856年,以建造工程的第一名监督官本杰明爵士的名字命名,叫"BIG BEN"(大本钟)。
大本钟(尹楠枫)

大本钟
大本钟,又叫伊丽莎白塔,它是坐落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的一座钟楼,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是英国大型奇观之一。
钟楼高95米,钟直径9英尺,重13.5吨。
每15分钟响一次,敲响威斯敏斯特钟声。
它不可以进去参观,我们只能从外面观看。
议会
大笨钟是个多体建筑,没见到它之前我还一直以为它是个单体建筑。
从它的最前面开始,是一个大型建筑,它就是——议会。
英国的议会就和我们的人民大会堂一样,用于召开大会议的地方。
在议会的门口,有许多官兵在守护,站在大门两侧,大门非常高,估计有6-7米,可以开两部坦克进去,往左走,你会发现有几个小门,每个小门都有几个官兵守着,非常严密,这些人连只老鼠都不放过,目不转睛的盯梢。
再往前走,你会发现有一个石像,这个石像似一根柱子,但又不是柱子,它更像一只鸟,拥有一双翅膀,在大家不同的猜测中,也没猜出一个结果。
大本钟
再往前走,你会发现有一个大钟,不用猜,那就是大本钟。
大本钟非常高,光看高度,还看不出有特别的,特别的是大钟里面的时针清晰可见。
在大本钟前面有一个公园,花花草草,红红绿绿,配上大本钟,非常的美丽,再加上议会,完美的组合。
再近一点看,还会发现大本钟顶上非常尖,尖头上插着一根杆子,我不知道那是天线还是什么。
往前一直走就已经离开大本钟了,然而,离开大本钟很远,回头还可以看清大本钟的时钟,还有那不知是什么的小尖头。
在这次的旅程中,大本钟作为议会的钟,作为伦敦中心的钟,让我看到了英国当时的强大。
力之都感受英国伦敦的大本钟和伦敦塔桥

力之都感受英国伦敦的大本钟和伦敦塔桥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是一个充满历史和文化遗产的城市。
在这座古老而现代化的城市中,有两个标志性建筑物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那就是伦敦的大本钟和伦敦塔桥。
作为力之都的见证,它们向人们展示着英国的伟大和优雅。
大本钟,位于伦敦市中心的英国议会大厦内,是伦敦的标志之一。
作为世界上最著名的钟楼之一,大本钟以其宏伟的建筑和精确的计时而闻名于世。
大本钟是由巨大的钟和钟楼组成的,它们古老而庄重的外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站在大本钟的面前,你会被它的雄伟和庄重所震撼。
整个大本钟塔高达96米,拥有334个台阶。
当你爬上这些台阶,进入钟楼内部时,你会被它的壮丽景色所惊艳。
在顶层,你可以欣赏到整个伦敦的美景,包括泰晤士河和伦敦市中心的壮丽天际线。
大本钟的钟体更是一项工程奇迹。
它重达13.7吨,用铸铁制成,准确地报时已有几个世纪的历史。
即使在现代科技发达的今天,大本钟的计时仍然非常准确,是英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地人们的重要时间参考。
另一个让人难以忘怀的建筑就是伦敦塔桥。
作为伦敦泰晤士河上最具代表性的桥梁之一,伦敦塔桥被誉为“力之都的门户”。
它不仅是一座交通要道,也是伦敦历史的见证。
伦敦塔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的设计和结构。
桥上设置了两座塔楼,它们以中间的可升降的桥面相连。
这种独特的结构让伦敦塔桥在19世纪末成为一项工程奇迹,并且至今仍然是伦敦市民和游客最喜欢的景点之一。
步行在伦敦塔桥上,你可以感受到桥下泰晤士河的悠闲和宽广。
桥上设置了观景台,让你可以俯瞰整个城市的美景。
特别是在夜晚,当灯光照亮整个桥梁时,伦敦塔桥展现出了迷人的夜景,让人惊叹不已。
大本钟和伦敦塔桥都承载着英国的历史和文化。
它们是力之都的象征,也是人们对伦敦的认知。
这两个标志性建筑物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他们来到这里,感受着英国的伟大和优雅。
在伦敦的大本钟和伦敦塔桥前,我深刻地感受到了英国的骄傲和荣耀。
它们以雄伟和庄重的外观,见证了英国的发展和繁荣。
伦敦的皇家文化参观大本钟和白金汉宫

伦敦的皇家文化参观大本钟和白金汉宫伦敦,作为英国的首都和全球知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众多具有皇家文化意义的建筑和景点。
在伦敦的行程中,参观大本钟和白金汉宫无疑是不可或缺的。
这两个标志性的建筑,向世人展示了英国的历史和王室的庄严。
大本钟,也被称为伦敦眼,坐落在泰晤士河畔的议会广场。
这座钟楼建于19世纪,高约96米,是英国著名的地标之一。
它代表着英国伦敦的皇家文化和议会传统,是英国民主政治的象征。
参观大本钟需要提前预约,进入议会广场需要通过安全检查,这是为了保护这座国家重要的建筑遗产。
一旦我们踏进大本钟内部,我们将被它的气势和宏伟所震撼。
钟楼内部设有密集的楼梯和天平机械,细致复杂的装饰和精准的钟表机构向我们展示了工匠的智慧和技艺。
到达最顶层后,我们可以俯瞰整个伦敦市区的美景,这种俯瞰感让我们仿佛置身于历史的巅峰。
如果我们继续感受伦敦的皇家文化,下一个必去之地就是白金汉宫了。
白金汉宫,作为英国王室的官方居所,也是重要的皇家活动举办地。
宫殿建于17世纪,占地面积庞大,拥有众多华丽的宫殿和花园。
游客可以在规定的时间里观看守卫换岗仪式,感受英国王室的庄严。
在进入白金汉宫之前,我们需要过安检和购买门票。
一旦进入宫殿内部,我们将被其华丽的装饰和精致的宫廷家具所吸引。
在宫殿的展览区域,我们可以欣赏到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如皇室珠宝、古代绘画和历史文献等。
此外,白金汉宫附近的宫廷花园也是一处美不胜收的地方,游客可以漫步其中,享受宁静与美好。
伦敦的皇家文化参观大本钟和白金汉宫,不仅仅是一次旅行,更是对英国历史和文化的一次深入了解。
这两个历史遗迹承载着英国王室的荣耀和传统,将我们带入了一个神奇的过去。
无论是大本钟还是白金汉宫,都值得我们花上几个小时仔细观赏和体验。
通过参观伦敦的皇家文化,我们还能更好地了解英国社会和政治制度的发展。
大本钟的存在见证了英国民主的进步和议会的权威,白金汉宫则展示了英国皇室和王室传统的独特魅力。
英伦影像之:威斯敏斯特宫和大本钟

英伦影像之:威斯敏斯特宫和大本钟英伦影像之:威斯敏斯特宫和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宫,又称议会大厦,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是英国议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
威斯敏斯特宫是哥特式建筑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
尽管今天的宫殿基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庆典仪式等。
“大本钟”,即威斯敏斯特宫北部的大钟塔,是整个建筑的一部分。
建成于1859年,是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伦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
钟楼高96米,从塔底到塔顶共有393级台阶,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每15分钟响一次。
塔楼四面装有四个镀金的大钟,每个钟面的底座上都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塔楼的名称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还有说法是来自安置在里面的巨钟——大本钟。
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理查德一世的雕像以威斯敏斯特宫为背景拍照体会:虽说伦敦早已不是从前的“雾都”,可我们这些日子总是碰上阴天。
光线不佳,还时有细细的、似有似无的雨雾。
我觉得应该把相机调到全自动挡,因为它调节的效果比我鼓捣的要好。
儿子则喜欢用别的挡,然后自己再调节。
结果总也调不好,不是曝光过度就是曝光不足,还不如手机拍的好呢!回来后发觉很多照片都不理想,整理修饰起来很麻烦。
关于大本钟的介绍

关于大本钟的介绍大本钟(Big Ben)是伦敦的标志性建筑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钟楼之一、它位于英国议会大厦(Houses of Parliament)的北端,俯瞰泰晤士河南岸的伦敦市区,是伦敦的象征之一、以下是对大本钟的详细介绍。
大本钟是由位于英国苏塞克斯郡的建筑师Augustus Pugin设计,在1859年完成。
它的正式名称是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命名。
然而,大本钟这个名称实际上指的是其中的大钟。
大本钟的全名实际上是伊丽莎白塔的钟楼内的大钟。
大本钟的外观非常壮观。
它高96.3米,由四个身段组成,每个身段都具有维多利亚时代哥特式建筑的基本元素。
它的顶部是一个尖塔,上面有一个巨大的铁制十字架,给整个建筑物增添了一种浓厚的宗教氛围。
大本钟内部的钟楼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奇迹。
楼内共有322级楼梯,是一个颇具挑战性的攀登之旅。
到达顶部时,您将被奖励一幅壮观的景色,从钟楼一侧,您可以俯瞰伦敦眼、泰晤士河和整个城市的全景。
大本钟的最大亮点当然是里面的大钟。
大钟的直径为2.7米,高约3.9米,重达13.5吨。
它由铸铁和铜制成,具有非常浓重的声音。
每小时报时时,大本钟的钟声会在整个伦敦市区回荡。
然而,由于维护和修理的需要,大本钟的钟声在近年来已经变得相对较少。
大本钟的钟面是伦敦市区最大的时钟面之一、时钟面直径为7米,使用的是黑色阿拉伯数字,还有五分钟的刻度线。
时钟面的闪烁灯照明系统,使大本钟在夜间也能清晰可见。
大本钟有一个有趣的故事与之相关。
据说,大本钟的设计师Pugin在修建大本钟期间因抑郁症而去世。
一个有趣的传说是,大本钟的钟声使Pugin的灵魂得到了解放,并成为这座建筑的守护者。
大本钟在二战期间遭受了严重的破坏,但幸运的是,它得以修复并重新恢复了原貌。
现在,它作为英国历史的象征和旅游景点,每年都吸引着大量的游客。
大本钟是伦敦最具魅力的地标之一、它的建筑风格独特,具有浓郁的历史和文化氛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笨钟名胜古迹
伊丽莎白塔(Elizabeth Tower),旧称大本钟(Big Ben),即威斯敏斯特宫钟塔,世界上著名的哥特式建筑之一,英国国会会议厅附属的钟楼(Clock Tower)的大报时钟。
现在随店铺来看看大笨钟名胜古迹吧! 名胜古迹之大笨钟介绍:
泰晤士河畔议会大厦的北面,耸立着高高的钟楼,镶有大钟,名为大笨钟。
每隔1小时,大钟根据格林威治时间发出沉重而铿锵的响声,在数英里之外也能听到钟声的回荡。
1859年,大钟由当时的英国大臣本杰明·霍尔爵士监制,大钟共重21吨,铸造时耗资2.7万英镑。
大笨钟被视为伦敦的象征,凡到伦敦观光的人,无不想到钟楼周围,站在议会桥上欣赏伦敦这个独具一格的建筑。
名胜古迹之大笨钟由来:
设计
伊丽莎白塔是由Augustus Welby Northmore Pugin奥古斯塔斯·普金设计,并由爱德华·登特及他的儿子弗雷德里克建造的。
伊丽莎白塔在1859年被安装在钟楼上。
伊丽莎白塔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同时朝向四个方向的时钟。
每个钟面的底座上刻着拉丁文的题词,“上帝啊,请保佑我们的女王维多利亚一世的安全。
”
钟重13.5吨,钟盘直径7米,时针和分针长度分别为2.75米和4.27米,钟摆重305公斤。
伊丽莎白塔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国会大厦的北部的一座大钟其钟楼。
伊丽莎白塔的著名之处在于它的准确和那重达13吨的巨大的用于报时的铜钟。
钟塔
“钟塔”俗称“大本钟”,坐落在泰晤士河畔,建成于1859年,高96米,是英国议会建筑一部分。
这座于1859年建成的96米高塔楼四面装有四个镀金的大钟。
塔楼的名称来自安置在里面的巨钟——大本钟。
“大本钟”从塔底到塔顶共有393级台阶。
保守党党首卡梅伦、自由民主党领袖克莱格及工党领导人米利班德带头支持更名提议,
认为这是向女王表示敬意的恰当方式。
这项议案在推特上引起了巨大争议,许多人开始误以为改变的是“大本钟”的名字,而实际上更名的是“大本钟”所在的钟楼。
演变
伊丽莎白塔原先只指钟塔内的铜钟,但后来演变成指整座钟塔。
伊丽莎白塔原名大本钟,命名来源众说纷纭,有一种说法称大本钟的名字来自于本杰明·豪尔爵士。
2012年6月2日,为纪念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登基60周年,大本钟正式更名为伊丽莎白塔。
名胜古迹之大笨钟存在意义:
庆祝与纪念
在英国,伊丽莎白塔是人们庆祝新年的重点地方,收音机和电视都会播出它的钟声来迎接新一年的开始。
同样地,在阵亡将士纪念日,伊丽莎白塔钟声的传出表示第11个月的第11天的第11个小时及2分钟的默哀开始。
报时
独立电视新闻的“十时新闻报告”以一连串的伊丽莎白塔钟声作新闻预告的配乐
作开始已很多年。
伊丽莎白塔的钟声今天仍会用于所有独立电视新闻频道新闻快报的新闻预告,及威斯敏斯特宫伊丽莎白塔的钟面图。
因独立电视新闻公司认为以伊丽莎白塔为主题过于“大伦敦主义”,因此于2009年11月2日起的十时新闻报告取消由伦敦天际线飞往伊丽莎白塔的新闻开场电脑动画,亦减少伊丽莎白塔的图案出现,但仍保留伊丽莎白塔的钟声音效。
从1923年12月31日开始,伊丽莎白塔的钟响亦可在于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一些新闻布告(6时正、半晚及星期天的晚上10时正)的一小时前及英国广播公司国际广播部听到。
钟声是经由长期设置在钟楼内而连接着广播大楼的扩音器传送的。
大笨钟附近的名胜古迹:
伦敦塔
伦敦塔始建于1078年。
它在历史上既做过王宫,也做过法院,后
来又是一所监狱。
伦敦塔占地7.2公顷,周围用巨石筑成一道厚实的城墙。
城墙上有许多炮台、箭楼,四周是一条又宽又深的护城河。
伦敦塔现在已经成了对外开放的博物馆。
塔内有个珍宝馆,观众可以看到英国历代国王的王冠、王室珍藏的金银珠宝。
伦敦古堡中还有一些身体肥胖称为“渡乌”的大乌鸦,有专人饲养。
伦敦塔有千年的历史,堪称伦敦最悠久的古迹,游客每年达200万人。
在出入口处游人可以看到两名身着古老王朝制服的禁卫,这些“古老卫士”们,成了游客欣赏和摄影的对象。
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位于伦敦中心,闹区的格雷·拉塞尔大街北侧。
它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罗马柱式建立,气魄雄伟、十分壮观。
这里珍藏的文物和图书资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博物馆所不能比拟的。
大英博物馆建于1753年,6年后正式开放,原来主要收藏图书,其后兼收历史文物和各国古代艺术品。
威斯敏斯特教堂
威斯敏斯特教堂是11世纪号称“笃信者”的英王爱德华建立的。
教堂的主要特点是大门处有一对塔楼。
教堂自建以来,一直是英国历代国王或女王加冕礼典和王室成员结婚的场所。
英国历代国王死后,大部分葬在这里。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许多名人死后,在教堂也占有一席之地。
英国把威斯敏斯特教堂称为“荣誉的宝塔尖”。
现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不但是名人的墓地,而且是难得的“历史博物馆”。
马克思墓地
1956年3月14日,英国工人和各国***合力重建了马克思墓。
新的马克思墓在公墓东北角略宽敞的地方,墓用花岗石修建,呈方柱,高8英尺,碑顶安放4英尺高的马克思铜铸头像。
墓碑正面上刻着金光闪闪的大字:“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下方镌有马克思的名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