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结核病

合集下载

中医外科骨与关节结核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外科骨与关节结核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骨与关节结核骨与关节结核是骨与关节的结核杆菌感染性疾病。

中医称“骨痛”或“流痰二好发于儿童及少年。

多因先天不足,肝肾精血亏损,骨质疏松,痰毒乘虚流注关节,气血瘀滞而生。

本病由于骨关节的破坏,造成功能障碍,最后成为痛损残疾。

【诊断】1本病好发于胸椎、腰椎、慨、膝、踝等负重的关节,其次为上肢的肘、腕关节。

由于病变发生发展缓慢,开始仅有关节酸痛,隐痛不适,易被忽视,尤其是儿童。

2.局部症状和体征有疼痛、肿胀、功能隙碍、关节畸形、进行性肌萎缩、阴性脓肿及窦道等。

分述如下:(1)开始病变关节酸痛、隐痛不适。

病情发展后,常在夜间或活动时疼痛加重,并可出现放射性疼痛。

如脊柱结核可有上肢或下肢疼痛,傲关节结核常有大腿或膝关节疼痛等。

(2)病变关节肿胀,皮肤颜色正常,称为“白肿”。

除脊柱结核外,四肢由于肌肉萎缩,关节肿大更为明显。

(3)关节破坏,功能障碍,造成肢体畸形,随着病情发展而加重。

如胸椎结核的“龟背”;腰椎结核的腰部僵硬、强直,不能弯腰拾物;脊柱结核严重时(合并脊髓受压)可出现下肢瘫痪、小便潴留或大小便失禁;腕关节结核可出现间歇性跛行,甚至出现患侧下肢持续性内收、内旋、前屈和缩短;膝关节结核可出现膝部明显肿大,大小腿肌肉萎缩枯细而成鹤膝状,或发生屈曲性挛缩,不能伸直。

(4)脊柱结核的阴性脓肿可出现在椎体的前面和两侧。

腰椎结核的脓肿可出现于腰部、腹股沟和大腿内侧。

其他关节结核的脓肿常在关节周围。

脓肿一旦穿破,则形成窦道,往往经久不愈。

3.早期全身症状不明显,化脓时则出现潮热,合并感染时可出现高热。

病久身形消瘦,神疲乏力,食少,盗汗,五心烦热,脉象虚数。

4.病灶活动期血沉加快,静止期及愈合期降至正常,X线摄片检查,对诊断及观察病情的变化可起主要作用。

【治疗方法】一、辨证论治1寒痰瘀阻关节酸痛、隐痛、活动不利、色白漫肿,全身症状不明显,多见于初期阶段。

治法:温经化痰,和营通络。

方药举例:阳和汤加减。

熟地黄15g,鹿角片、白芥子、桂枝、当归各IOg z炮干姜、甘草各5g,麻黄3g,续断、牛膝、骨碎补各12g。

第六十九章 骨与关节结核

第六十九章 骨与关节结核

五、治疗
第三节
髋关节结核
外科学(第9版)
一、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倦怠、纳差、消瘦及贫血等全身症状。多为单发性, 早期症状为疼痛。初起时疼痛不剧烈,休息后会好转。在小儿则表现为夜啼。儿童病 人常诉膝部疼痛,易误诊。随着疼痛加剧出现跛行。至后期,会在腹股沟内侧与臀部 出现寒性脓肿。破溃后成为慢性窦道。股骨头破坏明显时会形成病理性脱位,通常为 后脱位。愈合后会遗留各种畸形,以髋关节屈曲内收内旋畸形、髋关节强直与下肢不 等长最为常见。
外科学(第9版)
4.化脓性关节炎 发病急骤,有高热。急性期有脓毒症表现,血液和关节液中可检出化脓 性致病菌。X线表现破坏迅速,并有增生性改变,后期会发生骨性强直。慢性低毒性化 脓性髋关节炎与髋关节结核合并混合感染的鉴别有时较困难,必须依靠脓液的细菌培养 和活检才能确诊。 5.强直性脊柱炎 早期累及与骶髂关节结核有时容易混淆,但前者多见于男性青壮年,病 人双侧骶髂关节及腰椎有疼痛,活动受限,常为两侧发病。
外科学(第9版)
4.浅表关节可以查出有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晚 期可见病人肌肉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5.全关节结核发展的结果是在病灶部位积聚了多量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样 坏死组织,由于无红、热等急性炎性反应,称之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脓肿可以 向体表溃破成窦道。 6.冷脓肿溃破后必然会有混合性感染。引流不畅时会有高热。局部急性炎症反应也加重。 重度混合感染的结果是慢性消耗、贫血、中毒症状明显,甚至因肝、肾衰竭而致死。
外科学(第9版)
7.脊柱结核的冷脓肿会压迫脊髓而产生肢体瘫痪。 8.病理性脱位与病理性骨折不少见。 9.晚期病变静止后可有各种后遗症,例如:①关节腔粘连导致关节功能障碍;②畸形,如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脊柱后凸畸形;③小儿骨骺破坏产生的肢体不等长。 10. 病人常有肺结核病史或家庭结核病史。

骨与关节感染习题及答案

骨与关节感染习题及答案

骨与关节感染习题及答案01.骨与关节结核病人,混合感染,发热,体质虚弱,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抗结核药+抗化脓菌感染B.穿刺抽脓,注入抗疲药物C.小切口引流D.彻底的病灶消除术湿敷,谨防破溃,禁忌切开E.局部MgSO4(02-05题共用备选答案)A.关节痛病情缓慢,肿而不红,穿刺脓液B.关节痛游走性、轻度红、肿、热,与天气变化有关C.关节痛多发性,有畸形及功能障碍,穿刺液:白细胞数增多,中性比例占75%D.关节痛急性发作,高烧、红肿明显,不能活动,白细胞高,关节液白细胞甚多,NO.90E.关节附近痛,急性发作,高烧,红肿不明显,深压痛,不愿意活动关节,白细胞明显增高02.急性化脓性关节炎是( )03.关节结核( )04.类风湿性关节炎是( )05.急性骨髓炎( )06.女,33岁。

妊娠后期出现进行性背痛,下肢乏力,食欲减退。

查体见第7胸椎轻度后突,有叩痛,X线片示第6、7胸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膨隆,血沉60mm/小时,最可能的诊断是( )A.胸椎转移癌B.胸椎结核C.胸椎血管瘤D.化脓性脊椎炎E.胸椎间盘脱出07.22岁,女,平素有背痛,乏力与低热,分娩后出现下肢瘫痪,检查胸椎9、10压痛,平脐以下痛觉减退,下肢痉挛性瘫,血沉加快,首选应考虑是( )A.脊髓蛛网膜炎B.脊髓肿瘤C.硬膜外腔脓肿D.胸椎结核E.横断性脊髓炎08.女,21岁,背痛,体检发现胸椎角状后突畸形,伴低热,血沉增快,主要考虑是( )A.脊椎肿瘤B.强直性脊柱炎C.脊柱骨性关节炎D.胸椎结核E.化脓性脊椎炎09.男,30岁,第7、8胸椎结核病灶清除术后,恢复工作已1年。

近2个月来又出现背痛乏力、盗汗低热和双下肢无力症状。

查体第7、8胸椎局部有明显叩击痛,双下肢肌力三级,巴宾斯基反射(+),血沉增快,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A.非手术治疗,卧石膏床B.以非手术治疗为主,必要时行病灶清除术C.在抗结核药物保护下尽早行病灶清除术D.按急症病灶清除术E.后路植骨融合术10.青年患者,患胸椎结核,经1年抗结核治疗未见好转,近1个月有截瘫趋势,其治疗应选用( )A.继续抗结核药物+石膏床固定B.更换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三个月C.施行胸椎病灶清除及椎管减压术D.施行胸椎融合术E.采用椎管内注射链霉素,每日一次,共三个月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早期诊断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B超B.局部分层穿刺涂片C.X线D.白细胞计数E.CT12.女,40岁。

骨与关节结核

骨与关节结核
型松质骨结核X线片提示,早期显示骨小 梁模糊,进而病灶密度稍高,边缘有不整齐的小 死骨,死骨吸收后形成空洞;边缘型松质骨结核 显示骨质缺损,软组织脓肿阴影;骨干结核显示 骨干周围有密度增高的层状骨膜增生,呈梭形膨 大,髓腔内有不规则密度减低区。滑膜结核显示 关节周围骨质疏松,关节间隙增宽;全关节结核 显示软骨下骨质破坏,关节面模糊,关节间隙变 窄,有些病例可出现病理性关节脱位、半脱位或 骨折。
病在膝关节,大小腿肌肉萎缩,状如鹤膝, 渐不能曲伸。脓肿在膝关节周围,日久脱 位或膝内翻、外翻畸形。
病在踝关节,于关节前外侧先肿胀,后蔓 及内侧,肌肉萎缩。脓肿在病变附近。
发于肩、肘、腕等关节者,表现为肌肉萎 缩,关节不利。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升高,贫血,淋巴细 胞升高。
常血沉加快。 X线检查可见骨质疏松,有脱钙现象,
各关节结核的诊断
病在颈椎,常以手托下颌,脓肿多在颈部, 呼吸和吞咽困难。
病在胸椎,背脊骨外突,甚下肢瘫痪,大 小便失禁,行走时以手扶腰,脓肿多在肾 俞附近。
病在腰椎,腰部挺直如板状,痛剧。若为 小儿,腰部僵硬,失去正常生理前凸曲线。 脓肿多见于下腹、胯间或大腿内侧。
病在髋关节,伸曲困难,附近肌肉萎缩, 患肢变短。脓肿多在髋关节或大腿外侧较 远处。
全关节结核:由滑膜结核发展而来,继而侵犯软骨 和软骨下骨板;来自骨结核的全关节结核,从骨组 织开始,继而发展到软骨下、软骨和滑膜。最终使 关节软骨面完全游离。关节间隙变窄甚至消失。
(二)诊断要点
阳虚痰凝(初期):初起患处红、肿、热不明显,
病变处隐隐酸痛。继则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 加重。病变初期全身症状不明显。舌淡,苔薄, 脉濡细。
5、脊柱结核的诊治 6、髋与膝关节的诊治

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可修改版ppt]

第七十一章 骨与关节结核[可修改版ppt]
骨、椎旁脓肿。 • 3、MRI:用于观察脊髓有无受压和变性。
四、诊断
• 根据症状、体征与影像学表现,诊断 不难。
五、鉴别诊断:
1、强直性脊柱炎:双侧骶髂关节炎症,弯腰 呈平腰。X线呈竹节状改变,无骨破坏与死 骨。
2、化脓性脊柱炎:发病急、病程短、高热与 疼痛十分明显、X线片呈溶骨性骨破坏、椎 体被侵蚀。
阿米卡星静脉注射。
治疗
• 3、治愈标准: • (1) 全身情况好,体温正常,食欲好。 • (2) 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 • (3) X片:脓肿缩小乃至消失,无死骨,
病灶边缘轮廓清晰。 • (4)3次ESR正常。 • (5)起床活动1年,仍能保持上述4项指标。
(二)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石膏固定,牵引两种。小关节制动1 个月,大关节结核制动3个月。
• 6、冷脓肿溃破后可形成混合感染,出现急 性炎症反应。
临床表现
• 7、脊柱结核的冷脓肿、坏死椎间盘、死骨 会压迫脊髓导致瘫痪。
• 8、病理脱位及病理骨折不少见。 • 9、后遗症:关节腔粘连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屈曲挛缩畸形,脊柱后凸畸形;肢体长度 不等。
三、实验室检查:
• 1、血SR是检查病变是否静止
六、治疗:
1、全身治疗:同前。 2、手术治疗: • (1)、切开排脓:仅在患者全身情况差、
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时才作。 • (2)、病灶清除术:术式多种多样,近年
发展快,基本方法:病灶清除+植骨融合 +内固定。 • (3)矫形手术: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很少。
七、并发症:
• (1)发病机制:分两种 • 早期瘫痪:结核病变活动期脓液,结
• 1、支持疗法:休息、营养、贫血者补血药,混合感染抗 生素治疗。
• 2、抗结核治疗:异烟肼、利福平、已胺丁醇为第一线药 物

【课件】骨关节结核

【课件】骨关节结核
骨骺/干骺部结核 骨干结核
一、骨骺与干骺部结核
临床表现:关节酸痛、局部肿胀, 易侵及关节。
放射学表现:中心型、边缘型。
骺与干骺部结核的X线表现
中心型: 骺部或伴干骺部囊性骨破坏,病
灶常跨骺线(特征性),小儿可 有骨膜增生。
边缘型: 见于成年人骺线遗迹的骨干侧骨
突处,局部骨质糜烂,形成“海 湾状”骨缺损或伴硬化边。
干骺部或骨骺结核
跨骺板的囊状骨破坏 骨骺囊状骨破坏 干骺部囊状骨破坏
干骺部结核
右股骨上段干骺部囊 状骨破坏,其内见砂粒 样钙化或死骨,局部有 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 胀.
骺与干骺部结核的鉴别诊断
骨囊肿 成软骨细胞瘤 骨巨细胞瘤 软骨粘液样纤维瘤
二、长骨骨干结核
临床表现:多见于肌肉附着少的骨干,可
髋关节结核
右髋关节周围软组织 肿胀
关节间隙增宽,半脱 位
干骺部和骺部跨骺板 骨破坏
右髋关节结核
关节肿胀 骨疏松 右股骨头骺
增大
髋关节结核
关节间隙变窄 对称性骨破坏 骨疏松
髋关节结核
髋臼和股骨头对称 性骨破坏.
股骨头半脱位.
陈旧性髋关节结核
关节破坏 关节纤维强直 关节脱位 盆腔淋巴结钙化
第一节 骨结核
临床特点:病程长,病变局限,少或无骨
膜反应。
好发年龄:多为30岁以下 病理:增生型、干酪型或两者兼有。 X线特点:
骨结核的X线特点
发展缓慢局限性骨质破坏,边界 清楚或模糊,很少或无骨膜反应。
儿童期易形成膨胀性骨破坏。 成年人病变累及骨皮质时亦可出
现局限性骨膜反应。
第三节 长骨结核
髋关节结核(骨型)
关节肿胀半脱位 髋臼及股骨头骺

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及分类

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及分类

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及分类结核病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在全世界范围内仍然具有一定的流行性。

其中,骨与关节结核是结核病的一种常见表现形式,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特征及分类。

1. 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特征1.1 病原体骨与关节结核的病原体主要为结核分枝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具有强烈的传染性。

这种病原体在体内侵袭骨与关节组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病变的形成。

1.2 病理过程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初期感染阶段: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体内后,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病灶逐渐形成。

•干酪样坏死阶段:病灶内部出现干酪样坏死物质,形成干酪样肉芽肿,是骨与关节结核特征性的表现。

•钙化修复阶段:在干酪样物质被机体吸收后,病灶内开始出现钙化修复,逐渐形成瘢痕组织。

1.3 病理表现骨与关节结核的病理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骨质破坏:病变部位骨质受到侵蚀,出现骨质破坏的表现,影响骨骼结构的完整性。

•关节破坏:结核性关节炎会导致关节软骨破坏,关节间隙变窄,并可能最终导致关节畸形。

•炎症浸润:病变部位出现明显的炎症反应,伴有疼痛、红肿等症状。

2. 骨与关节结核的分类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特征,骨与关节结核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2.1 骨结核•原发性骨结核:病变首次发生在骨组织中,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表现为长骨近干骺端部的结核性病变。

•继发性骨结核:病变由其他部位感染扩散至骨组织,常见于成年人,好发于脊柱等深部骨骼。

2.2 关节结核•原发性关节结核:病变首次发生在关节组织中,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常表现为关节软骨破坏、关节积液等。

•继发性关节结核:病变由其他部位感染扩散至关节组织,常见于成年人,多为血行播散至关节。

结语总的来说,骨与关节结核是一种严重的结核病表现形式,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其病理特征及分类,有助于提高对骨与关节结核病变的认识,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骨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结核的最佳治疗方法
骨结核是一种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常见于骨骼和关节。

治疗骨结核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
1. 抗结核药物治疗。

抗结核药物是治疗骨结核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等。

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地杀灭结核分枝杆菌,从而控制病情的发展。

在使用抗结核药物的过程中,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用药,同时要定期复查以监测疗效和不良反应。

2. 手术治疗。

对于一些严重的骨结核病例,尤其是骨骺和关节受累的情况,手术治疗可能是必不可少的。

手术可以清除病灶组织,减轻疼痛,恢复关节功能。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对手术的选择需要患者和医生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讨论。

3. 康复治疗。

骨结核的治疗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患者需要在治疗期间进行充分的休息和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

康复治疗包括物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受影响的关节功能,减轻疼痛。

4. 个体化治疗方案。

每个患者的病情都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严重程度等因素来制定最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

总之,骨结核的治疗方法有很多种,但是要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综合考虑。

在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相信自己一定能够战胜疾病。

希望本文所述的治疗方法能够对患者有所帮助,早日康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与关节结核
结核病是人体感染人型或牛型结核杆菌引起的全身性疾病。

人体感染结核杆菌后由于人的抵抗力下降,通过血液播散到骨或关节,形成骨结核,关节结核。

近年来,由于耐药性细菌的增加,使骨与关节结核的发病率有所增高,这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骨与关节结核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

30岁以下的病人占80%。

这是一种继发性结核病,原发病灶为肺结核或消化道结核。

在我国,以原发于肺结核的占绝大多数。

骨关节结核可以出现在原发性结核的活动期,但大多发生于原发病灶已经静止,甚至痊愈多年以后。

在原发病灶活动期,结核杆菌经血循环到达骨与关节部位,不一定会立刻发病,它在骨关节内可以潜伏多年,待机体的抵抗力下降,如外伤、营养不良、过渡劳累等诱发因素,都可以促使潜伏的结核杆菌活跃起来而出现临床症状,如果机体的抵抗力加强,潜伏的结核杆菌可被抑制甚至被消灭。

骨结核的好发部位:(1)脊柱结核,约占骨结核总数的一半。

脊柱结核以腰椎结核最高,其次为下胸椎,胸椎,及颈椎结核,单纯的椎体附件结核较少见。

四肢结核以膝关节结核为多见,其次为髋关节结核,肘关节结核,肩关节结核,总之四肢关节结核中,下肢关节结核较上肢关节结核发病率高,即好发部位都是一些负重大,活动多,易于发生创伤的部位。

病理:骨与关节结核的最初病理变化是单纯性滑膜结核或单纯性骨结核,以后者多见。

早期,关节功能不受影响,但后期,结核病灶侵犯关节腔,关节软骨面受损,发展为全关节结核,就会产生关节功能障碍,若不能被控制便会出现继发感染,甚至产生瘘管或窦道,此时关节完全毁损。

临床表现:
1、起病缓慢有低热、乏力、盗汗、消瘦、食欲不振及贫血等结核中毒症状;也有起病急骤,有高热及毒血症状,一般多见于儿童。

2、病变部位大多数单发性,少数为多发性,青少年患者常有关节外伤病史。

3、病变部位有疼痛,活动后疼痛加剧。

儿童有“夜啼”。

部分患者因病灶内脓液突然破溃于关节腔,而产生急性剧烈疼痛。

4、浅表关节有肿胀与积液,并有压痛,关节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后期肌萎缩,关节呈梭形肿胀。

5、全关节结核的病变部位积聚了大量脓液,结核性肉芽组织,死骨和干酪样坏死物质。

因为无红、热等急性炎性反应,故称之为“冷脓肿”或“寒性脓肿”。

后期可出现窦道,从窦道口可流出米汤样脓液,有时还有死骨及干酪样物质。

6、合关有混合性感染,出现高热,局部炎性反应加重,重度混合感染,会使结核中毒症状加剧,引发肝、肾衰竭而危及生命。

7、脊柱结核的脓肿会压迫脊髓而产生截瘫。

8、病理性骨折,病理性脱位并不少见。

9、可有多种后遗症,如:关节腔纤维性粘连成纤维性强直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关节功能障碍;关节屈曲畸形及脊柱后凸畸形;儿童肢体发育不均衡,肢体不等长。

结核病的感染与急性的细菌感染不同,一般很少出现高热,皮肤温度高,关节活动剧烈疼痛等症状。

实验室检查:
白细胞计数一般正常。

血沉在活动期明显增快,在病变趋向静止或治愈时,逐渐下降至正常,故血沉是检测病变是否静止和有无复发的重要指标。

在单纯性冷脓肿中结核杆菌培养阳性率为70%。

影像学检查:
X线摄片检查对诊断骨与关节结核十分重要,但不能作出早期诊断,一般在起病2个月后方有X线片改变,CT检查可显示病灶周围的冷脓肿,死骨与病骨。

MRI检查:在炎性浸润阶段时就显示出异常信号,具有早期诊断价值。

对脊柱结核还可了解病变对脊髓的压迫程度及脊髓是否变性等。

治疗:
(一)全身治疗
1、支持疗法:
加强营养,每日摄入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注意劳逸结合,混合感染的急性期可给予抗生素治疗。

2、抗痨治疗:
目前以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为第一线药物,尤以异烟肼与利福平为首选。

异烟肼300mg qd(晨服),利福平450mg qd(晨服),乙胺丁醇750mg qd因异烟肼及利福平对肝有毒性作用,故应密切监测肝功能,随时调整用药,一般应用利福平为3个月,乙胺丁醇对视神经有损害。

一般主张异烟肼+利福平,或异烟肼+乙胺丁醇,严重病人可三种联合应用。

结核病全身症状明显,发热不退者可用对氨基水杨酸钠或阿米卡星静脉注射,对氨基水杨酸钠:12g/d,阿米卡星1g/d,因有毒性反应,故控制在2W以内。

治愈标准:
(1)全身情况良好,体温正常,食欲良好。

(2)局部症状消失,无疼痛,窦道闭合。

(3)X线表现脓肿缩小乃至消失或已钙化,无死骨,病灶边缘轮廓清晰。

(4)3次血沉都正常。

(5)起床活动已一年,仍能保持上述4项指标。

符合标准的可以停止抗结核药物治疗,但仍需定期复查。

(二)局部治疗
1、局部制动:
用石膏托、支架外固定或皮、骨牵引制动等,一般小关节结核固定为1个月,大关节结核固定要3个月,皮、骨牵引主要是用来解除肌痉挛,减轻疼痛,防止病理性骨折、脱位,纠正关节畸形。

2、局部注射:
适用于早期单纯性滑膜结核病,异烟肼100~200mg,1~2次/W,具有药量小,局部药物浓度高和全身反应小的优点。

不主张对冷脓肿进行反复抽脓与注入抗痨药物,多次操作会诱发混合性感染和穿刺针孔处形成窦道。

3、手术治疗:
(1)切开排脓:
冷脓肿有混合感染,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者,因全身状况差,不能耐受病灶清除术,可以作冷脓肿切开排脓。

(2)病灶清除术:
手术适应证:
a、骨与关节结核有明显的死骨及大脓肿形成;
b、窦道流脓经久不愈者;
c、单纯性骨结核骨髓腔内积脓压力过高者;
d、单纯性滑膜结核经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将发展为全关节结核者;
e、脊柱结核有脊髓受压表现者或早期截瘫病人。

禁忌证:
a、病人有其它脏器结核性病变且处于活动期;
b、有混合感染、体温高、中毒症状明显者;
c、病人合并有其它重要疾病难以耐受手术者。

病灶清除术后有可能造成结核杆菌的血源性播散,如: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为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术前应用抗痨治疗2~4W。

(3)其它手术治疗:
a、关节融合术;
b、截骨术;
c、关节成形术。

第二节脊柱结核
一、脊柱结核:
脊柱结核占全身关节结核的首位,其中以椎体结核,占大多数,附件结核十分罕见,腰椎发生率最高,胸椎次之,颈椎再次之。

本病以儿童患者多见,30岁以上发病率明显下降。

(一)病理:
椎体结核可分为中心型和边缘型两种。

1、中心型椎体结核: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好发于胸椎,椎体呈楔形改变,一般只侵犯一个椎体。

2、边缘型椎体结核:多见于成人,好发于腰椎,病变局限于椎体的上下缘,很快侵犯至椎间盘及相邻的椎体,椎间隙狭窄,椎间盘破坏是本病的特征。

椎体破坏后形成的寒性脓肿有两种表现。

a、椎旁脓肿:脓肿汇集在椎体旁,可在前后方或两侧。

b、流注脓肿
胸(腰)椎病变形成的椎旁脓肿→腰大肌脓肿(浅层)髂窝脓肿、(深层)腰三角脓肿→腹股沟脓肿→大腿外侧或膝上脓肿。

(2)临床表现
起病缓慢,有低热、疲倦、消瘦、盗汗、食欲不振与贫血等全身症状,儿童常有夜啼等。

1、腰椎结核:
a、疼痛:早期多为轻度疼痛,活动后,疼痛加重。

b、活动:多伴有腰部活动受限;“拾物试验”阳性,即为:患者从地上拾物时尽量屈髋屈膝不能弯腰,起来时手扶大腿前方,以避免腰部过多的活动。

c、压痛与叩击痛:在病变部位,用手压或叩击时常常使疼痛加重。

d、寒性脓肿:腰大肌脓肿,腰三角脓肿,甚至髂窝脓肿。

e、窦道形成,易引起混合感染。

2、胸腰段结核
它在临床上即有腰椎结核的特点,又有胸椎结核的特点,
症状与体征:
a、疼痛:胸腰椎结核的病人常诉腰骶部疼痛,这是我们应该注意的。

b、畸形:易产生后凸畸形。

c、活动:因病变在胸腰段,此段在正常情况下活动较小,且易受胸椎及腰椎的代偿,故不能观察到其真实的活动度。

继续阅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