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和关节感染诊断标准

合集下载

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定义及诊断标准
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列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1、粪便或肛拭子标本培养出肠道病原体。 2、常规菌检或电镜检出肠道病原体。 3、从血液或粪便中检出病原体的抗原或抗体。 4、从组织培养的细胞病理变化判定系肠道病原体所致。 二、胃肠道感染
临床诊断:患者出现发热(大于38度)、恶心、呕吐和腹泻,无其它原因可 解释。临床诊断的基础上,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1、从外科手术或内镜取得组织标本或外科引流液培养出病原体。 2、上述标本革兰染色或氢氧化钾浮载片可见病原体、多核巨细胞。 3、手术或内镜标本显示感染的组织病理学证据。
3/23/2023
5
泌尿系统
临床诊断: 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尿路刺激症 状,或有下腹 触痛、肾区叩 痛,伴或不伴发热,并具有下列情况之一:
1、尿检白细胞男性≥5个/高倍视野,女性≥10个/高倍视野,插尿管患者应结 合尿培养。
2、临床已诊断为泌尿道感染,或抗菌治疗有效而认定的泌尿道感染。 临床诊断基础上,符合下列四条之一即可诊断: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关节或关节囊感染的证据。 病原学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关节液或滑囊活检培养出病原体。 2、临床诊断基础上,关节液革兰染色发现病原体。
3/23/2023
9
骨、关节
二、骨髓炎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病人有下列症状或体征中的两项且无其它原因可解释:发热 (>38℃),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染灶有引流物,并有感染的影 像学证据。
变或X线胸片显示与入院前有明显改变或新病变。 三、胸膜腔感染。
临床诊断:发热、胸痛,胸水外观呈脓性、或带臭味,白细胞显著增高。
3/23/2023
3
腹部与消化系统
一、感染性腹泻 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三条之一即可诊断

骨髓炎确诊标准

骨髓炎确诊标准

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一种骨髓和骨组织的感染,通常由细菌引起。

确诊骨髓炎通常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一系列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

以下是一般情况下用于骨髓炎确诊的标准:
1. 患者症状:包括局部的疼痛、红肿、局部发热、关节肿胀等。

症状的出现通常是急性的。

2. 临床体征:包括受累部位的局部触痛、红肿、关节活动度受限等。

另外,一些患者可能在发病初期出现全身症状,如发热、寒战等。

3. 实验室检查:
-血液培养:用于检测血液中是否存在引起感染的细菌。

-C-反应蛋白(CRP)和沉积率(ESR):这两个指标在感染或炎症时通常升高。

4. 影像学检查:
- X射线:可用于检测骨髓炎引起的骨质改变,但在早期可能无法显示。

-核磁共振成像(MRI):对于早期骨髓炎的诊断更为敏感,可以显示骨髓的改变。

-骨扫描:通过注射放射性同位素,可以显示骨髓炎的活动部位。

5. 穿刺和骨髓液检查: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需要通过穿刺抽取骨髓液进行检查,以确定是否存在感染。

确诊骨髓炎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结合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因为骨髓炎可能需要及时治疗,因此早期确诊对于患者的治疗和康复非常重要。

PJI诊断标准

PJI诊断标准

MSIS标准肌肉与骨骼感染协会(Muscularskeletal Infection Society,MSIS)召集一组专家深入分析了现有证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假体周围关节感染作出新的定义。

符合以下标准,假体周围关节感染明确存在。

①存在与假体相通的窦道;或②受累人工关节的2处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分离出同一病原体;或③满足以下6条中4条:•红细胞沉降率(ESR)或C反应蛋白(CRP)水平升高,•滑膜白细胞计数升高,•滑膜中性粒细胞(PMN)百分比升高,•受累关节出现化脓表现,•假体周围组织或关节液标本中1次培养分离出微生物,•400倍放大率下,假体周围组织的病理学分析在5个高倍镜视野下发现>5个中心粒细胞。

若满足标准③中少于4条,假体周围关节感染可能存在。

AAOS标准共识假体周围感染 2010年6月18日1.在没有可靠证据来将髋膝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可能性进行分层的情况下,建议将患者分为假体周围感染高度可能性和低度可能性两组,以便进一步进行不同的检查而明确诊断。

推荐强度:专家共识假体周围感染高度可能性定义:有至少1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疼痛和/或僵硬),并同时具备以下至少1项者:(1)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2)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3)X线可见早期(置换术后5年以内)假体松动或骨溶解。

假体周围感染低度可能性定义:只有1项假体周围感染的临床表现(疼痛或僵硬),同时不具备以下任何1项者:(1)具有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2)有假体周围感染的体征(关节红肿皮温高或窦道形成);(3)X线可见早期(置换术后5年以内)假体松动或骨溶解。

(假体周围感染的危险因素。

)具有循证证据的危险因素如下:被置换关节之前有过感染史(膝);手术时皮肤切口处有浅表感染(髋和膝);肥胖(髋);手术时间超过2.5小时(髋和膝);免疫抑制状态(膝)(具体指:HIV感染、糖尿病、肝炎、接受化疗或应用免疫抑制药物、自身免疫疾病、炎症性关节炎、慢性肾功能不全、肝衰竭、营养不良、镰状细胞病、血友病以及实体器官移植的患者)。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骨、关节
关节和关节囊感染
骨髓炎 椎间盘感染
骨关节
关节和关节囊感染:关节疼痛、肿胀、触痛、发热、 渗出或运动受限。并合并下列切口之一:关节液 检验发现白细胞;关节液的细胞组成及化学检 查符合感染且不能用风湿病来解释;有感染的 影像学证据。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 现关节或关节囊感染的证据。 骨髓炎:1.发热、局部肿块、触痛、发热或感 染灶有引流物,并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2.外 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证实。 椎间盘感染:1.无其它原因解释的发热或椎间 盘疼痛,并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2.外科手术 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椎间盘感染的证据。3.
皮肤和软组织
皮肤感染
软组织感染 褥疮感染
烧伤感染
乳腺脓肿或乳腺炎
脐炎
皮肤和软组织
皮肤感染:1.皮肤有脓性分泌物、脓疱、疖肿
等。2.局部疼痛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 其它原因可解释。 软组织感染:包括坏死性筋膜炎、感染性坏疽、 坏死性蜂窝组织炎、感染性肌炎、淋巴结炎及 淋巴管炎。1.从感染部位引流出脓液。2.外科 手术或组织病理检查证实有感染。3.局部疼痛 或压痛局部红肿或发热,无其它原因可解释。 褥疮感染:局部红压痛或边缘肿胀,并有脓性 分泌物。
生殖道
外阴切口感染
阴道穹隆部感染 急性盆腔炎
子宫内膜炎
男女性生殖道的感染
生殖道
外阴切口感染:1.外阴切口有红肿热痛或有脓
性分泌物。2.外阴切口以脓肿。 阴道部穹隆感染:1子.宫切除后,阴道残端有 脓性分泌物。2.宫切后,阴道残端有脓肿。 急性盆腔炎:1.发热、恶心呕吐、下腹痛或触痛, 尿频、尿急或腹泻,里急后重,阴道分泌物增 多呈脓性。 子宫内膜炎:发热或寒战,下腹痛或压痛,不 规则阴道流血或恶露有臭味。 男女性生殖道的其它感染:发热、局部疼痛、 触痛或尿痛,并有影像学证实或病理学证实。 2.外科手术或组织病理学发现感染部位脓肿或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

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一、症状与体征假体周围感染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是疼痛,其特点是呈持续性,有“夜间痛”和“静息痛”。

体征除了关节表面广泛压痛外,常伴有关节肿胀、皮温升高及皮肤发红,甚至有窦道形成,但一些低毒性感染、亚急性或慢性感染上述红、肿、热等炎性症状表现并不明显。

另外关节活动度可有不同程度减少。

二、血清学检查常用的检查包括血常规、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

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对于诊断术后假体周围感染意义不大,多数感染病人白细胞计数及分类并不增高,尤其是低毒性感染或慢性感染。

ESR、CRP以及IL-6对于诊断感染敏感性很高,一般血沉术后3个月、CRP术后3周、IL-6术后3-5天左右恢复正常,如果术后超过上述时间范围,上述炎性指标仍然增高或下降后又再度升高,排除其他影响因素后应高度怀疑手术部位感染。

研究表明,当排除了诸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全身性疾病或近期外科手术等因素后,ESR >30mm/h及CRP>10mg/L时,它们对于诊断假体周围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2%、85%、95%和96%、92%、99%。

Ghanem 等研究得出,ESR的阈值为31mm/h时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94.5%,特异性为72.2%,阳性预测值(PPV)为71.5%,阴性预测值(NPV)为94.3%;CRP的阈值为20.5mg/L时,诊断感染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81.0%,PPV为80.5%,NPV为94.2%。

当IL-6≥13pg/ml时,检出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90.9%,当IL≤8pg/ml时,排除感染的阴性预测值为92.1%。

另外降钙素原(PCT)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对感染诊断的特异性较高(98%和94%),但敏感性极低(33%和43%)。

因此对于关节假体周围感染,ESR、CRP及IL-6具有较好的筛选价值,而降钙素原及TNF-α只在筛选阳性后才有意义。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卫医发[2001]2号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 卫医发[2001]2号 医院感染的定义 医院

卫医发20012号医院感染的定义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 Hospital Infection或Hospital acquired Infection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下列情况属于医院感染: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疮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下列情况则不属于医院感染:1.皮肤粘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

2.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刺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

3.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

4.患者原有的慢性感染在医院内急性发作。

医院感染按临床诊断报告,力求作出病原学诊断。

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血液系统腹部和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泌尿系统手术部位皮肤和软组织骨、关节生殖道口腔其它部位呼吸系统一、上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发热(≥38.0℃超过两天),有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

【病原学诊断】临床诊断基础上,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可发现有意义的病原微生物。

【说明】必须排除普通感冒和非感染性病因(如过敏等)所致的上呼吸道急性炎症。

二、下呼吸道感染【临床诊断】符合下列两条之一即可诊断。

1.患者出现咳嗽、痰粘稠,肺部出现湿罗音,并有下列情况之一:(1)发热。

(2)白细胞总数和(或)嗜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

美国CDC、NHSN对特殊类型感染的监测定义1

美国CDC、NHSN对特殊类型感染的监测定义1

美国CDC/NHSN对特殊类型感染的监测定义之骨和关节感染翻译:张立国、周密、赵东丽、殷黎、张杰、李兰兰、潘瑜、吴春霖、刘玉岭、谭莉、宫小慧、马慧、秦瑞审校:杨乐、廖丹、覃婷、胡潇云、徐子琴编写、审核:王广芬、覃金爱、陈文森骨和关节感染骨髓炎骨髓炎至少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1.以临床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微生物培养或非培养方法,从骨组织中鉴定到病原体。

2.经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有骨髓炎证据。

3.患者至少有以下局部症状或体征中的其中两项:发热(>38.0°C)、肿胀*、疼痛或压痛*、热*或有引流物*。

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a.以临床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微生物培养或非培养方法,从血液中鉴定到病原体,并且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

若影像学证据不足,结合临床相关证据(即医生治疗骨髓炎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

b.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若影像学证据不足,结合临床相关证据(即医生治疗骨髓炎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

*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

报告说明将心脏手术后纵隔炎继发骨髓炎报告为手术部位感染-纵隔炎而非手术部位感染-骨髓炎。

椎间盘感染椎间盘间隙感染至少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1.以临床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微生物培养或非培养方法,从椎间隙鉴定到病原体。

2.经手术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有椎间隙感染的证据。

3.患者必须至少具备下列其中一项:发热(>38.0°C)、椎间盘病灶处疼痛(无其它明确原因可以解释)。

并合并有下列情况之一:a.以临床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微生物培养或非培养方法,从血液中鉴定到病原体并且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

若影像学证据不足,结合临床相关证据(即医生治疗椎间隙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

b.有感染的影像学证据,若影像学证据不足,结合临床相关证据(即医生治疗椎间隙感染的抗菌药物使用记录)。

关节或关节滑囊感染(不适用于髋关节假体植入手术或膝关节假体植入手术后)关节或关节滑囊感染至少应符合下列标准之一:1.以临床诊断或治疗为目的,通过微生物培养或非培养方法,从关节液或滑膜组织中鉴定到病原体。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及诊断

骨关节炎临床表现及诊断一、概述骨关节炎(Osseous arthritis,OA)又称增生性关节炎、肥大性关节炎、退行性关节炎或骨关节病,是一种关节软骨的非炎症性退行性病变,并在关节边缘有骨赘形成。

临床以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和关节畸形为主要表现。

骨关节炎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前者发病主要与增龄、关节载荷传导紊乱、骨内压增高、肥胖、遗传(Ⅱ型胶原遗传缺陷,与HLA-B8、DK3相关)、免疫异常等有关。

近年实验研究又认为,雄激素有促进本病发生作用,而求偶素则能抑制本病发生。

继发性骨关节炎常继发于关节畸形、关节创伤和关节炎症之后,常见于关节先天畸形、关节创伤、骨缺血性坏死及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假性痛风、糖尿病、肢端肥大症、大骨节病、剥脱性软骨炎、滑膜软骨瘤病等多种疾病。

本节主要讨论原发性关节炎。

骨关节炎在中医学称之为“骨痹”,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寒气至,骨髓酸痛,名日骨痹。

”其记载首见于《素问·长刺节论》篇中,认为是一种寒湿痹。

继后,《圣济总录》、《张氏医通》、《类证治裁》等医籍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治疗均有阐述。

近年来,不少学者对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行了一些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见解及治疗方法,对本病的认识较前有所深入。

历代医家认为其病因内因为肾气虚衰,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而内因占主导地位,在不同的病理阶段又可有痰瘀互阻或邪郁而化热的表现。

治疗上以补肾活血化瘀为主的治则为多数医家所肯定。

二、临床表现(一)症状原发性骨关节病以40岁以上中老年人多见,患病率随年龄而增高,女性患病多于男性,在65岁以上人群几乎普遍存在;继发性骨关节病的发病年龄则随原发病的不同而异。

本病多表现为慢性迁延性发病,起病缓慢,无明显周身症状,只有少数病例表现为急性炎症过程。

其症状特点为逐渐发生的关节疼痛肿胀、关节僵硬感和活动受限。

(二)体征1.手骨关节炎 指间关节炎多为原发性,远端指间关节肥大,在末端指骨底部出现结节,质硬似瘤体,称为Heberder's结节,出现于近端指间关节的称为Bouchard's 结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骨和关节感染诊断标准
包括骨髓炎、关节和滑囊感染、椎间盘感染。

1.骨髓炎
标准一:从骨周围组织或窦道的分泌物中培养出病原体。

标准二: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直接检查或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骨髓炎。

标准三:病人有下述症状中的两个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发烧
(>38C)、局部肿胀压痛、发热或在可疑感染部位有分泌物。

同时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从血中培养出病原体。

(2)血抗原检查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3)放射线证实的感染,如X线、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钱或得标记扫描等发现异常。

2.关节或滑囊感染
标准一:从关节液或滑囊活检中培养出病原微生物。

标准二: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关节或滑囊感染。

标准三:病人具有下述症状中的两个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关节疼痛、热、肿、压痛、有渗出物或活动受限。

同时具备下述条件之一者:
(1)关节液的革兰氏染色可见有病原微生物和白细胞。

(2)血、尿或关节液的抗原检查阳性。

(3)关节液检查显示感染特征性的细胞变化和化学变化,且不能用原有的风湿性疾病来解释。

(4)放射线证实的感染,如X线、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线或得标记扫描等发现异常。

3.椎间盘感染
标准一:在外科手术过程中取得的椎间盘组织或针刺组织中培养出的病原体。

标准二:在外科手术过程中或病理组织检查证实的椎间用力感染。

标准三:病人有发烧(>38℃),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或椎间盘部位疼痛,同时有放射线检查的支持,如X线、CT扫描、核磁共振以及钱或得标记扫描等发现异常。

标准四:病人有发烧(>38℃),且没有其它原因可以解释和椎间盘部位疼痛,同时血或尿液的抗原检查阳性(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氏菌或乙群链球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