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路口红绿灯合理设置
交通信号灯设置标准

交通信号灯设置标准
交通信号灯是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设施,合理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标准显得尤为重要。
下面将从交通信号灯的种类、设置位置、时间间隔等方面,对交通信号灯设置标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关于交通信号灯的种类。
根据交通信号灯的功能和形式,可以分为红绿灯、黄灯和箭头灯等。
红绿灯是最基本的信号灯,用于控制车辆和行人的通行,黄灯则是过渡信号,用于提示驾驶员注意减速停车,箭头灯则用于指示车辆转弯或直行方向。
在设置交通信号灯时,需要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和交通流量来选择合适的信号灯种类,以确保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其次,关于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位置。
交通信号灯的设置位置应当符合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要求,一般来说,应当设置在交叉口或者人行横道的上方,以便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灯的指示。
同时,交通信号灯的设置高度和角度也需要符合相关标准,以确保在不同天气和光照条件下都能够清晰可见。
再次,关于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间隔。
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间隔是指红灯、黄灯、绿灯等信号灯的持续时间,合理的时间间隔能够有效地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的发生。
在设置交通信号灯的时间间隔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行人通行需求、道路宽度等因素,以确保信号灯的时间间隔能够适应实际交通情况。
综上所述,交通信号灯的设置标准是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保障。
合理选择信号灯种类、设置位置和时间间隔,能够有效地引导车辆和行人通行,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因此,在道路交通规划和设计中,需要严格按照交通信号灯设置标准进行设置,以确保交通的有序和安全。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

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国标GB14886道路交通信号灯在现代城市交通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交通的安全和流畅,道路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安装需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操作。
本文将介绍国标GB14886中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和安装的规范要求。
一、信号灯的种类和功能根据GB14886的规定,道路交通信号灯主要分为三种:红灯、黄灯和绿灯。
1. 红灯:红灯表示禁止通行或者停车等待的信号。
当红灯亮起时,车辆必须停下并等待信号灯变为绿灯才可以继续通行或者启动。
2. 黄灯:黄灯表示警示信号,用于过渡信号状态或者警告交通参与者即将发生改变的信号状态。
当黄灯亮起时,驾驶员应该谨慎驾驶,做好准备停车或者通过交叉口。
3. 绿灯:绿灯表示允许通行的信号。
当绿灯亮起时,车辆可以通行,但需要遵守交通规则和信号控制。
二、信号灯的安装要求GB14886对于道路交通信号灯的安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确保信号的清晰可见和正常运行。
1. 安装位置:信号灯应当按照交叉口的具体情况合理确定安装位置。
一般来说,信号灯的设置应该尽可能接近交叉口的中心位置,便于各方向的车辆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信号。
2. 安装高度:信号灯的安装高度应根据道路交通的具体情况确定。
信号灯的高度应当满足视线通畅的要求,能够让司机和行人在车辆和建筑物等干扰物的情况下清楚地看到信号。
3. 安装角度:信号灯的安装角度应适合交通参与者的视线。
一般来说,纵向交通信号灯的安装角度应使之在车辆通过交叉口时最容易被驾驶员看到。
4. 可见性要求:信号灯的颜色和亮度应使其在各种天气和光照条件下都能够清晰可见。
灯头和信号面的亮度需要根据不同的环境亮度进行调整,以确保信号的可见性和辨识度。
三、信号灯的控制方式根据GB14886,信号灯的控制方式分为多种,包括定时控制、感应控制和手动控制等。
1. 定时控制:定时控制是最常见的信号灯控制方式之一。
根据交通流量和时间段的不同,信号灯的显示时间可以设置为固定的时长,以保障交通流畅。
十字路口红绿灯设计方案完成专周安排

十字路口红绿灯设计方案完成专周安排
根据中国交通法规,十字路口红绿灯的设计方案需要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
具体的设计方案应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车辆流量:根据道路的车辆流量情况,合理安排不同方向的绿灯时间,以保证交通的顺畅和安全。
2. 步行通行:对于有步行人员经过的十字路口,需要设置一个特定的信号灯来指示行人过马路的时间,以确保他们的安全。
3. 转弯车辆:对于需要左转或右转的车辆,可以设置特定的转弯灯,使其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完成转弯动作。
4. 倒计时提示:在信号灯上添加倒计时计时器,可以提醒驾驶员和行人剩余的信号时间,并有助于他们做出相应的行动。
5. 突发情况应对:设计方案应该考虑到突发情况,如故障信号灯或交通堵塞等,应有相应的应急措施来保障交通的有序进行。
完成专周安排的具体细节和时间,建议咨询相关部门的交通管理人员或者交通专家,以确保设计方案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的方法

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的方法红绿灯时间设置可太重要啦,就像给城市的交通脉搏在把节奏呢。
咱先说说路口的车流量情况。
要是一个路口啊,早高峰的时候,进城方向的车多得像蚂蚁搬家似的,出城方向车没多少,那这进城方向绿灯时间就得长点呀。
可以派人在路口统计统计,看看不同时段每个方向大概有多少辆车经过。
比如说早上七点到九点,观察个几天,算出平均数来。
如果某方向车流量特别大,绿灯时间就可以给到一分钟或者更久,车少的方向就给个二三十秒就成。
再讲讲路口的行人情况。
要是附近有学校或者大商场,那行人肯定多。
特别是上下学或者商场大促销的时候,那行人就像潮水一样。
这时候就得给行人过马路留够时间。
不能让人家小娃娃或者大爷大妈,刚走到路中间,红灯就亮了,那多危险呀。
一般来说呢,行人过马路的绿灯时间,得保证正常速度能从这头走到那头,还能有点富裕时间,以防有走得慢的。
要是路宽,那至少得给个三十秒往上。
还有哦,不同类型的路口也得区别对待。
像那种三岔路口,和十字路口的车流量走向就不一样。
三岔路口可能有一个方向的车流量特别小,那这个方向的绿灯时间就可以很短,主要照顾车流量大的那两个方向。
而十字路口呢,四个方向都得权衡好。
另外呀,要是这个路口经常有大货车经过,大货车启动慢呀,那绿灯亮起的时候,得给它们足够的启动时间,不然就容易造成后面堵车。
这就好比大货车是个慢性子的大块头,得给它点特殊照顾。
还有一种情况也不能忽略,就是这个路口如果连接着高速路的出入口,那在设置红绿灯时间的时候,得考虑到从高速下来的车的速度和流量。
从高速下来的车速度快,要是绿灯时间不合适,很容易造成交通事故或者拥堵呢。
总之呀,合理设置红绿灯时间就像给城市交通这个大机器上润滑油,要考虑到方方面面的情况,这样大家在路上才能顺顺利利的,少点堵心,多点舒心呢。
数学建模 红绿灯问题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合理设置陈金康检索词:红绿灯设置、红绿灯周期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城市交通的指挥棒,红绿灯对交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红绿灯的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秩序;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
目前杭城还有很多路口的红绿灯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以古墩路一个路口(界于天目山路和文苑路之间)的红绿灯设置为例,该路口是刚开通的,交管部门对路况和车流量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该路口的车流量相对比较小,有几个方向的车流量特别小,但绿灯时间设置太长,经常出现路口空荡荡但是车辆必须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同时在这样的路口,右转红灯显得有些多余。
另外,该路口不同时段的红绿灯设置没有什么区别,显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下面我们就针对该路口来研究一下红绿灯设置的合理方案。
我们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红绿灯周期的设置以及一个周期内各个方面开绿灯的时间。
二、模型的建立 1、红绿灯周期从《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红绿信号灯的最佳周期公式:sq L C ∑-+=15其中 :C 为周期时间。
相位:同时启动和终止的若干股车流叫做一个相位。
L 为一个周期内的总损失时间。
每一相位的损失时间I=启动延迟时间-结束滞后时间;而整个周期的总损失时间为各个相位总损失时间的和加上各个绿灯间隔时间R 。
(通俗地讲,启动延迟时间即司机看到绿灯到车子启动的反应时间,结束滞后时间即绿灯关闭到最后一辆车通过的时间。
)即R I L +∑= q 为相应相位的车流量s 为相应相位的饱和车流量。
(当车辆以大致稳定的流率通过路口时,该流率即该相位的饱和车流量。
)2、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开绿灯时间的分配不妨忽略黄灯,将交通信号灯转换的一个周期取作单位时间,又设两个方向的车流量是稳定和均匀的,不考虑转弯的情形。
设E 是单位时间从东西方向到达路口的车辆数;S 是单位时间从南北方向到达路口的车辆数。
假设在一个周期内,东西方向开红灯、南北方向开绿灯的时间为R ,那么在该周期内,东西方向开绿灯、南北方向开红灯的时间为1-R 。
红绿灯设置法规

红绿灯设置法规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红绿灯是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路口的设立和设置能够有效地规范交通流量,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道路通行效率。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关于红绿灯设置的法规。
一、红绿灯设置的法规要求1.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信号灯应该按照道路交通流量、车辆速度和行人过街需求等因素进行设置。
2. 信号灯应当确保在车辆安全停稳的时间内完成红绿灯的交替变换,以确保交通畅通和安全。
3. 红绿灯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规划和道路设计要求,不能盲目设置或随意更改红绿灯的信号时长。
4. 红绿灯设置应当考虑到不同车辆类型和行驶速度的需要,确保各类车辆能够安全通过路口。
5. 红绿灯设置应当充分考虑到行人过街的需求,保障行人的安全通行。
6. 红绿灯设置应当符合工程技术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信号灯设施的质量和稳定性。
7. 红绿灯的设置应当通过交通管理部门的审批,确保合法合规。
二、红绿灯设置的原则和标准1. 红绿灯设置应当按照使道路通行效率最高、交通安全风险最低的原则进行。
3. 红灯时间应当足够长,以确保车辆安全停稳并避免违章行为的发生。
4. 红绿灯的变换时间间隔应当根据道路条件和交通流量进行合理确定,以避免交通拥堵和事故发生。
6. 红绿灯的设置应当配合交警执勤和交通标志标线设置,形成完整的交通管理体系。
7. 红绿灯的设置应当符合城市化进程和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保障城市交通的有序发展。
三、红绿灯管理和维护1. 红绿灯设施应当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信号灯的正常运行。
2. 红绿灯设施应当设置有效的管理和监控系统,及时发现故障并进行处理。
3. 红绿灯设施的使用和管理应当经过专业培训,确保操作人员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4. 红绿灯的设置和维护应当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杜绝违规操作和行为。
5. 红绿灯设施应当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不影响周边建筑和景观。
通过以上法规和规范的要求,我们可以看到红绿灯设置在交通管理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规范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规范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拓展,交通信号控制的规范也成为了保障道路交通安全和畅通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从信号灯设置、信号配时、信号灯显示和信号预告等方面,介绍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的相关规范。
一、信号灯设置信号灯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设备,合理的信号灯设置能够提高交通效率和道路通行能力。
信号灯的设置应遵循以下规范:1. 路口类型划分: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将路口划分为主要路口、次要路口和次要进出口等不同级别,按照交通流量进行优先级设置。
2. 信号灯种类选择: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流量,选择适当的信号灯种类,包括红绿灯、箭头灯、倒计时灯等。
在主要路口和高峰时段,优先选择倒计时灯,方便行驶车辆和行人合理安排出行时间。
3. 信号灯位置摆放:信号灯应设置在路口中央或距离行人过街设施两侧较近的位置,以便行人和驾驶员能够清晰地观察信号灯,并及时做出反应。
4. 信号灯数量设置:根据路口交通流量和转向需求,合理设置信号灯数量,确保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二、信号配时信号配时是交通信号控制的核心内容之一,合理的信号配时能够提高道路通行能力和减少拥堵。
信号配时应遵循以下规范:1. 信号配时周期:根据交通需求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信号配时周期。
在主要干道上,配时周期应略长于次要支路,以确保主干道上的车辆流畅通行。
2. 相位配时:根据转向需求和交通流量,合理设置相位配时。
在高峰时段,主要给予直行和右转方向较长的绿灯时间,以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3. 信号配时模式:根据道路类型和交通需求,选择合适的信号配时模式。
常见的配时模式包括固定配时、感应配时和协调配时等,根据路口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4. 信号协调:在城市交通网中,相邻路口之间的信号灯应进行协调配时,以减少红灯频率和交通拥堵。
通过协调配时,车辆和行人可以顺利通过多个相邻路口。
三、信号灯显示信号灯的显示内容应清晰易懂,能够有效地指导驾驶员和行人的行为。
信号灯显示应遵循以下规范:1. 显示时序:信号灯显示的时序应简明清晰,避免出现模糊或混乱的情况。
交通行业交通信号灯设置规定

交通行业交通信号灯设置规定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和交通工具的增多,交通信号灯作为一种重要的交通管控方式,对于保障道路安全和交通流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规范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制定合理的规定非常必要。
本文将就交通行业交通信号灯设置规定进行论述,并提出一些建议和改进方向。
一、信号灯种类及颜色交通信号灯根据其功能分为红灯、黄灯和绿灯。
红灯表示禁止通过,黄灯表示警告,绿灯表示允许通行。
交通信号灯颜色的标准应当统一,以确保交通参与者能够准确理解信号含义,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二、信号灯布置要求1.交通信号灯的布置位置应当明显,保证司机和行人能够清晰地看到。
在实际布置时,应当考虑交通流量和车辆停留时间等因素,合理确定信号灯的数量和布置位置。
2.信号灯的视距应当符合标准。
视距过近容易造成误解,视距过远则信号不清晰,都会对交通参与者的判断产生不良影响。
3.信号灯的亮度和对比度要满足特定的要求,以确保在各种环境下都能够清晰可见。
同时,在夜间或者恶劣天气条件下,应当采取相应的照明设备,增强信号灯的可见性。
三、信号灯时间控制1.交通信号灯的切换时间要合理控制。
根据交通流量和道路情况,对信号灯的切换时间进行科学设置,以减少车辆的等待时间和提高道路利用率。
2.在特殊情况下,可以采取感应器、摄像头等技术手段,实现信号灯智能控制。
这样能够根据实时交通状况调整信号灯的切换时间,更好地适应交通流量变化。
四、信号灯设置的可视性和友好性1.交通信号灯的标识和文字要清晰易懂,符合交通参与者的认知习惯。
标识和文字应当使用醒目的颜色和字体,避免使用复杂的图案和文字描述,以免引起误解。
2.信号灯的设置及时更新和维护,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一旦出现灯管破损或者灯光不亮等情况,应及时修复,以确保信号灯能够正常发挥作用。
五、信号灯的监管和维护1.交通信号灯的设置和维护应当由专业机构负责。
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信号灯的监管和检查,定期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信号灯的正常运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合理设置陈金康检索词:红绿灯设置、红绿灯周期一、问题的提出作为城市交通的指挥棒,红绿灯对交通的影响起着决定性作用。
如果红绿灯的设置不合理,不仅会影响到交通秩序;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行人和自行车的安全。
目前杭城还有很多路口的红绿灯设置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我们以古墩路一个路口(界于天目山路和文苑路之间)的红绿灯设置为例,该路口是刚开通的,交管部门对路况和车流量的研究还不是很成熟,因此红绿灯的设置存在一些问题。
该路口的车流量相对比较小,有几个方向的车流量特别小,但绿灯时间设置太长,经常出现路口空荡荡但是车辆必须长时间等待的情况;同时在这样的路口,右转红灯显得有些多余。
另外,该路口不同时段的红绿灯设置没有什么区别,显然这是非常不合理的。
下面我们就针对该路口来研究一下红绿灯设置的合理方案。
我们主要研究两个方面:红绿灯周期的设置以及一个周期内各个方面开绿灯的时间。
二、模型的建立1、红绿灯周期从《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中,我们可以找到有关红绿信号灯的最佳周期公式:sq L C ∑-+=15 其中 :C 为周期时间。
相位:同时启动和终止的若干股车流叫做一个相位。
L 为一个周期内的总损失时间。
每一相位的损失时间I=启动延迟时间-结束滞后时间;而整个周期的总损失时间为各个相位总损失时间的和加上各个绿灯间隔时间R 。
(通俗地讲,启动延迟时间即司机看到绿灯到车子启动的反应时间,结束滞后时间即绿灯关闭到最后一辆车通过的时间。
)即R I L +∑=q 为相应相位的车流量s 为相应相位的饱和车流量。
(当车辆以大致稳定的流率通过路口时,该流率即该相位的饱和车流量。
)2、南北方向和东西方向开绿灯时间的分配不妨忽略黄灯,将交通信号灯转换的一个周期取作单位时间,又设两个方向的车流量是稳定和均匀的,不考虑转弯的情形。
设E 是单位时间从东西方向到达路口的车辆数;S 是单位时间从南北方向到达路口的车辆数。
假设在一个周期内,东西方向开红灯、南北方向开绿灯的时间为R ,那么在该周期内,东西方向开绿灯、南北方向开红灯的时间为1-R 。
我们要确定交通灯的控制方案,即确定R 。
度量一个十字路口的串行效率的主要依据是单位时间内所有车辆在路口滞留的时间总和。
因此要确定R ,只需保证在一个周期内,所有车辆在路口滞留的时间总和最短即可。
一辆车在路口的滞留时间通常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每辆车遇红灯后的停车等待时间,另一部分是停车后司机见到绿灯重新发动到开动的时间0t ,它是可以测定的。
首先,对任意给定的R (0<R<1),计算出所有车辆在路口滞留的总时间。
在一个周期中,从东西方向到达路口的车辆为E 辆,该周期中东西方向开红灯的比率为R ,需停车等待的车辆共为R E ⋅辆。
这些车辆等待信号灯改变的时间最短为0(刚停下就转绿灯),最长为R (到达路口时,刚转红灯),所以它们的平均等待时间为R/2。
由此可知,东西向行驶的所有车辆在一个周期中等待的时间总和为222ER R R E =⨯⨯ 同理可得,南北向行驶的所有车辆在一个周期中等待时间的总和为2)1(2R S - 凡遇红灯的车辆均需花费t 单位时间启动,这部分时间也必须计入总滞留时间。
一个周期中,各方向遇红灯停车的车辆总和为)1(R S R E -⋅+⋅,对应的这一部分滞留时间为)]1([0R S R E t -⋅+⋅⋅从而总滞留时间为2)1(2)]1([)(220R S ER R S R E t R T T -++-+⋅⋅== 2])1[(20002S S t R E t S t R S E ++-+-+= ])1([1000Et t S S E R R -++==∴当 时,车辆总滞留时间最短。
令B=V+H ,表示一个周期中经过十字路口的车辆总数,上述表达式简化得最佳的0R 为Bt E S S R 00)(⨯-+= 容易看到,最佳控制方案B t E S S R 0)(⨯-+=。
3、两个方向直行和左转开绿灯时间的分配进一步考虑车辆转弯的情况(假设右转弯不设红灯)。
设南北方向直行和左转开绿灯时间总和(即上面的R )为一个单位时间,其中直行开绿灯时间为r ,则左转开绿灯时间为r -1;设单位时间内直行车辆数为H ,左转车辆数为L 。
则由上面的分析可知:L H t L H H r +⨯-+=0)(。
三、调查结果与数据处理1、调查数据2、数据处理根据上述数据和前面建立的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最佳周期和每个方向开绿灯的时间。
(见表中最后两列)上面的表格已经给出了不同时段,该路口的红绿灯周期和各个方向的绿灯时间。
不过,事实上,红绿灯的设置是非常复杂的,它牵涉到各种因素,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模型解决一切问题,它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
我们上面给出的方案只是一种理想化的、近似的方案,不过相信它对交警部门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实际意义。
参考文献:1、谭永基,俞文 ,数学建模,复旦大学出版社。
2、吴孟达,成礼智等,数学建模的理论与实践,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3、段里仁,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课题研究指导总结陈金康我们研究的课题是《十字路口红绿灯的合理设置》。
进行创新课题研究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项全新的挑战,在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每一环节、时时刻刻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碍等待我们去突破和克服。
总的而言,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比自己研究难度大的多。
以下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首先,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作用,担当的是一个引路人的角色,真正的主角是学生。
但是再来看看我们的学生,他们是在应试占绝对主导地位的教育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研究离他们其实很远,自主研究的能力也可想而知。
另外学生在实施探究性课题时,能不能完成探究任务还涉及到其兴趣、自信心和意志力等人格因素,只有肯全身心投入进去,才有可能取得一定的成果。
除学生的主观因素之外,还有很多客观的制约,比如学生自身的学业压力和来自家长方面的支持程度。
众所周知,高中生的考试、升学压力是非常大的,导致其课余时间的日程表上排满了文化课的补习内容,而无暇去参与和实施课题研究。
但实施探究性课题必须要投入很大的精力,这势必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业,也正因为如此,有些家长也会极力反对。
鉴于以上原因,我在学生的选择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因为上学期我担任的是高三毕业班的教学,如果要让高三学生去做课题,不要说学生自己不同意,家长不同意,学校也不会同意。
所以只能从其他年级挑选,但又因为彼此不熟悉,给挑选工作带来很多不便。
其次是选题。
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一个好的选题是成功的基础。
课题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由我提供给学生,二是由学生自己从现实生活中去发掘或通过网络去搜寻。
但课题的选择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首先,课题必须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课题可以来源于生活实践或者社会热点,而其研究成果又必须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同时,课题必须要有很好的可行性,能够用已学知识去解决。
这里就会出来一个矛盾,实际问题往往是比较复杂的,各种因素相互影响,但学生的知识体系却非常有限,有时要比较精确的解决某一个问题可能会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
另外在确定课题的同时我们对课题实施的过程,其中涉及到的难点以及解决的办法,大致采用什么知识和什么方法等等必须有预选的方向和设计。
这就对我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在选题过程中,学生提出了很多课题,但是都很难解决上述矛盾,不是题目太小,没有什么价值;就是问题太难,很难用已学知识解决。
所以说,选题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提出课题,不断论证,不断否定,再不断寻找的过程。
最后我们从一大堆的课题中选种了现在的课题。
当时在论证该课题时,也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关键是课题中的一个难点如何解决,那就是红绿灯周期应该如何确定,为此我们曾一度想放弃这个题目。
但最后通过查阅资料,网上查询,我们在《道路交通自动控制》一书上找到了解决方案,所以最后才定下来做这个课题。
通过这次选题,我觉得我们在选题的时候对某个问题的切入点可以小一点,如果整体太复杂,我们可以研究其中某一个问题;而在模型的建立方面尽量在精度和可行性两者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适当的时候可以作一点让步。
只有这样才不至于无从下手,同时也可以保证课题最终的价值。
同时对每一个课题的提出,一定要查阅大量资料,反复论证,不可轻言放弃。
课题研究是一种科学研究,必须注重实践,注重过程,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必须有一定的科学务实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课题研究的一切数据必须来源于实际生活,如果可以的话,最好是通过亲身实践和社会调查获得,而不要道听途说。
我们这次几乎所有的数据都是我们自己到马路上去收集的,包括车流量、饱和车流量等都是用秒表掐出来的。
还有很多参考资料也是通过各种渠道,想方设法收集来的。
最后一点,我深深的体会到指导学生做研究比自己研究要难的多。
由于研究性学习是学生高度民主自主的一种独立学习的行为,在实践活动中就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问题,但教师此时只能提出一些建议和指导意见,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做。
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学生碰到的许多问题,在老师眼里可能并不是什么不能解决的大问题,但此时你又不能代劳,你只能给学生一个大致的方向,告诉他用什么知识去解决,或者指导他去看一些什么书,然后再来解决这个问题。
也可以由学生提出一些方案,再由老师帮他分析,论证,提出改进的意见。
总之一点,这不是我们老师做课题,而是指导学生做课题,所以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做好课题,而是学会如何指导学生,同时教会学生如何做课题。
所以说,一个课题的完成需要老师和学生的通力合作和共同努力。
胆固醇对家蝇繁殖能力的影响课题组成员:胡奇达敖凯华沈晨曦指导教师:尹春跃摘要:胆固醇对人体,或是对动物体,乃至整个动物界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以繁殖能力强的家蝇作为实验材料,快速而又准确地观察到胆固醇在影响繁殖能力方面的作用。
此研究揭示胆固醇对家蝇繁殖能力的影响。
关键字:胆固醇家蝇繁殖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1.作为类固醇(steroid)的一种,胆固醇对人体,或是对动物体,乃至整个动物界都有非常巨大的作用,在胆固醇对人体生殖能力的影响作用不明的时候,以繁殖能力强的家蝇作为实验材料,可以快速而又准确地观察到胆固醇在影响繁殖能力方面的作用。
并且,家蝇容易采集,容易饲养,具有比较明显的优势。
由此,研究胆固醇对家蝇繁殖能力的影响,不仅能了解到胆固醇的其他作用,例如,对家蝇身体系统的作用与反作用,还能够明确胆固醇的作用是否明显,以了解胆固醇在此方面的医疗价值。
2.苍蝇是社会的一大公害,它在“舔吸”食物的同时,还带动足的活动,而足上又有大量的细菌和病毒,在进食的过程中,这种足,会把它上面的细菌病毒传染到食物上,特别是人类的食物,经苍蝇爬行过后,食物上就会留下许多由病菌组成的苍蝇的“足迹”,人类如果吃了这种食物,就有可能得上多种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