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合集下载

原创中国国际贸易地位和作用

原创中国国际贸易地位和作用

原创:中国国际贸易地位和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国际贸易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将从中国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中国国际贸易的地位1.世界最大贸易国之一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在全球商品贸易中的份额连续多年稳居前列。

中国的国际贸易规模远超其他国家,对世界经济的贡献不可忽视。

2.对全球供应链的基础支撑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全球供应链的运转起到了基础性的支撑作用。

中国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众多跨国企业选择在中国设立生产基地,通过中国的制造能力和规模效应,实现产品的全球供应。

3.重要贸易伙伴中国是许多国家的重要贸易伙伴。

中国与许多国家建立了广泛的经贸关系,签署了众多双边和多边贸易协议。

中国是许多国家的主要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与世界各国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

二、中国国际贸易的作用1.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国内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通过国际贸易,中国可以获取丰富的资源和市场机遇,推动国内产业的升级和优化。

同时,通过出口促进了国内就业和技术进步。

2.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国通过参与区域贸易协议、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等方式,推动了区域各国的贸易便利化和贸易自由化,促进了区域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

3.促进全球经济稳定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促进全球经济稳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中国作为世界贸易的重要参与者,通过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往来,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减少了各国之间的经贸紧张局势,促进了世界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结论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

作为世界最大的贸易国之一,中国的国际贸易对于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同时,中国的国际贸易也对国内经济发展、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全球经济稳定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随着中国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相信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将会进一步提升。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 2.买方信贷,是指出口方银行向外国进口商或 进口方银行提供的货款。因外国进口商和进口 方银行处于买方的地位,故称为买方信贷。发 放这种贷款的附加条件是货款必须用于购买债 权国的商品,由此而起到促进商品出口的作用。 所以买方信贷实际上是一种约束性货款。 27
二、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
• 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出口国为了扩大商 品出口,设立专门的保险机构,对出口商 或商业银行向国外进口商或银行提供的出 口信贷进行担保,如果发生收不回贷款或 不能如期收回贷款的风险时,由担保机构 负责偿还贷款,承担外国债务人不能清偿 的风险。
• 总之,一国倾向于选择哪种类型的外贸政
策,将主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情况和当时
所处的国际环境。
15
发达国家贸易政策
• 保护贸易政策的推行历史要比自由贸易政策更 为久远。
• 16世纪至18世纪中期——保护 • 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后期——保护到不保护 • 19世纪末至第二次世界大战——保护 •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70年代初——自由 • 20世纪70年代初至今——保护
• 1.货币贬值幅度应大于国内市场物价上涨幅 度。
• •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和采取其它的报复性措施。 • • 3.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应较大。
33
七、地区开放形式
• 为了发展转口贸易或鼓励吸收外资,引进先 进技术,发展加工制造业,达到开拓出口贸 易,增加外汇收入,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经济 发展的目的,一国通常会在其关境境外划出 一定的区域,以地区开放的形式发挥作用。 这样的区域 被称为经济特区。
(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封建社会时期国际贸易有了较大发展。奢侈品仍是
国际贸易中的主要商品,西方国家用呢绒、酒等换取 东方国家的丝绸、香料和珠宝。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中国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贸易中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它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1.中国的贸易总额在全球排名第一据统计,2019年中国的贸易总额达到了31.5万亿美元,超过了美国、欧盟等国家,成为了全球贸易总额最大的国家。

2.中国的出口额在全球排名第一2019年,中国的出口总额达到了2.5万亿美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出口国。

中国的出口产品涵盖了纺织品、电子产品、机械设备、石油、化工等多个行业领域。

3.中国的进口额在全球排名第二在进口方面,2019年中国的进口总额达到了2.1万亿美元,在全球进口总额中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

中国的进口商品主要有汽车、工业品、消费品等。

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作为全球贸易中的重要一员,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作用:1.推动全球贸易的增长和稳定中国的快速发展和进出口贸易的顺差,为全球经济的增长和贸易的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中国的开放政策也吸引了大量的外资流入,推动了全球贸易的增长。

2.促进国际贸易自由化中国是世贸组织的成员国,中国始终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

中国倡导自由贸易,扩大进口,推动国际贸易自由化和经济全球化。

3.提升全球产业链的价值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加入全球产业链,使得中国成为了全球制造业中心。

中国的产业链和消费市场,为全球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推动了全球产业链的升级和转型。

4.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机会作为一个综合实力强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着带头作用。

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和合作,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资源,带来了更多的机遇。

国际贸易的概念和作用

国际贸易的概念和作用

Re-import Export Trade Producing Area (China) Import Trade Consumer Area (USA)
Hong Kong
Entreport Trade
八 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1)国际贸易商品结构( Composition of International
全球贸易增长
国际贸易指不同国家之间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国际贸 易增长。全球进出口总额由1947年的1985亿美元上升到1997年的108,552亿美 元 ,50年增长了109倍,年均增长9.8%。增长率远远超过了同期经济增长。
1200000 1000000 80000 60000 40000 货物进出口(单位:亿美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
国际贸易课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1 国际贸易发生的原因 2 国际贸易条件 贸易条件的决定 影响贸易条件的因素 3 国际贸易政策 制定贸易政策的理论依据 贸易政策措施及经济效应
The pattern of trade Cloth IT Machine Toy Tech Soybean Tulip Oil
The Framework of IT
Classical Trade Models Theory IT Neoclassical Trade Models
总贸易与专门贸易
海关
④ ③ ①

保税区、 海关仓库
②专门出口 总贸易 ③入国境,但未入关境(如存放在 海关仓库) ④从关境外、国境内输往国外
专门贸易:以出入 关境为准
①专门进口
Frontier
六 货物贸易(Goods

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

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全球经济中的国际贸易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速,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国际贸易是指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包括出口、进口和贸易差额等。

全球经济的发展与国际贸易密不可分,它推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增加了国家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并为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发展创造了条件。

1. 国际贸易对于全球经济的增长国际贸易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由于国家间的贸易交流,市场上产生了更多商品与服务的买卖,这也为各国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此外,国际贸易还能改善生活品质,因为通过国际贸易,各国都可以进口到相对廉价的生产力成本较低的商品。

2. 国际贸易对于全球经济的联系与交流的影响国际贸易也为各国之间建立了联系,提高了彼此之间的交流。

这些联系和交流在许多方面都是有益的,尤其是在政治和文化方面。

当国家之间通商往来频繁时,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就会加强。

此时,就会有共同的经济利益,这样也就有了更多的合作机会。

另外,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全球化的进程,因为它带来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得各文化之间的差异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认识。

3. 国际贸易对于国家经济繁荣与发展的作用国际贸易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一个国家的经济繁荣与发展。

当一个国家的产品流向外部市场时,这些产品往往会得到较高的价值和利润。

当不同国家之间的贸易发展得越来越活跃时,这将会推动全球经济增长。

很多国家也通过促进本国的贸易发展,来增加就业机会,吸引更多外国企业来到本国投资,这样也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

4. 国际贸易的挑战当然,国际贸易中也存在着一些挑战。

其中的一个挑战是贸易战争。

有一些国家往往有一些不公平的贸易政策和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导致贸易战争不可避免。

此外,一些国家也面临着来自其他国家的国际贸易的不公平对待。

如果出现贸易战争,这对全球经济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5. 总结因此,国际贸易对于全球经济的地位至关重要,因为它促进了国际贸易,推动了全球经济的增长。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

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引言国际贸易是不同国家之间互相交换商品和服务的过程。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地位以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国际贸易的地位国际贸易在全球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促进经济增长国际贸易能够促进各国之间的资源和产业的合理配置,加速技术和经济的发展,进而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分享彼此的优势资源,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规模,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扩大市场规模国际贸易可以使企业的市场覆盖范围从国内扩展到全球,帮助企业打破地域限制,获得更大的市场规模。

通过进出口贸易,企业可以将产品和服务销售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提高销售额和市场份额,增加利润。

促进资源配置优化国际贸易使得各国可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通过国际贸易,各国可以专注于自身擅长的产业和领域,提高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此外,国际贸易还可以通过进口获得所需资源和技术,从而弥补自身的短缺,促进具有竞争力产业的发展。

促进技术创新与知识传播国际贸易可以促进技术创新和知识的传播。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获得来自其他国家的新技术、新产品和新理念,促进本国产业的创新和升级。

同时,国际贸易也为知识的全球流动创造了条件,加速了全球化的进程,使得知识得以自由交流和传播,推动全球经济的发展。

国际贸易的作用国际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促进就业和减贫国际贸易可以创造就业机会,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市场。

通过国际贸易,企业可以扩大生产规模和市场份额,增加劳动力需求,带动更多的就业。

同时,国际贸易还可以促进贫困地区的发展,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的机会,减少贫困人口。

提高生活水平和消费选择国际贸易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更优质的产品。

通过进口贸易,消费者可以获得来自世界各地的高品质产品和服务,提高生活水平,满足多样化的消费需求。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重要。

以下是对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进行比较详细的阐述。

首先,中国的地理位置及其庞大的消费市场使其成为全球供应链和价值链的重要环节。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人口,消费需求强劲增长,为全球各类商品与服务提供了巨大的市场。

这为世界各国提供了大量的贸易机会。

同时,中国也是亚洲地区的制造中心,其拥有完善的供应链网络,可以为全球市场生产高品质、低成本的商品。

中国的国际贸易大多集中在制造业和出口业务上,为全球提供了各类商品。

其次,中国的逐渐开放及其引进外资政策吸引了大量的外国投资。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实施了一系列的开放政策,吸引了跨国公司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

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强大的生产能力使其成为全球制造业的重要基地。

同时,利用外资也帮助中国改善了技术水平和管理经验。

中国的外商投资政策为外国公司提供了机会,在中国市场投资和经营,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第三,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已经成为许多国际机构和贸易组织的成员。

中国是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创始成员,也是亚洲公司论坛和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这使中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和决策的制定。

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谈判,努力推动贸易自由化和投资自由化。

中国还与更多的国家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包括中韩自由贸易协定、中澳自由贸易协定等。

这些协定扩大了中国与其贸易伙伴之间的贸易,并为中国进一步开放市场提供了机会。

第四,中国的出口导向战略推动了全球化的进程。

中国主要依靠出口来推动经济增长。

中国制造的商品在全球市场有很大的影响力,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中国的出口量及其全球市场份额不断增加,这改变了全球商品流动方式。

中国的产品以价格低廉和质量优异著称,并且涵盖了从电子产品、纺织品到机械设备等各个领域。

中国的市场份额和贸易伙伴不断增多,这表明中国在全球贸易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

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国之一,拥有广阔的市场和强大的制造业基础。

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中国在国际贸易领域发挥了重要的角色,并逐渐获得了世界各国的认可和依赖。

本文将探讨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

一、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商品贸易进出口国,贸易总额连续多年位居全球第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的数据,中国对全球贸易总量的贡献率已经超过10%,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国家。

同时,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贸易协定和组织。

二、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1. 世界商品制造中心中国拥有庞大的制造业基础和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成为世界商品制造的中心。

众多跨国公司将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以利用中国的低成本和高效能。

中国的制造产品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市场份额,涵盖了电子产品、服装、家电等各个领域。

2. 投资和经济合作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积极展开投资和经济合作,通过对外投资和建立合资企业,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活动。

中国与一些国家签署了贸易协定和自由贸易协议,降低了贸易壁垒,促进了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

此外,中国还参与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等倡议,促进了国际贸易往来。

3. 国际经济合作组织中国积极参与各类国际经济合作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金砖国家合作机制、上海合作组织等。

中国在这些组织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推动着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维护着全球贸易体系的平衡和稳定。

三、中国对全球贸易格局的影响1. 国际分工重新调整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崛起,使许多国家对自身的产业布局进行重新调整。

许多传统制造业被迫面临竞争压力,但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机遇。

中国的崛起加速了全球产业链的重塑和优化,推动了国际分工的调整。

2. 全球价值链的重组作为全球贸易大国,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加强与全球各国的合作,通过进一步整合产业链资源和提高附加值,推动了全球价值链的重组和升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际贸易的地位与作用
作为连接世界各国连接社会生产和社会消费纽带,尤其是在连贯国内生产与国外消费,国外生产与
国内消费处于特殊的中介地位。

国际贸易是属于流通范畴,它是整个交换的一部分,是国内商业向国外延伸和
地区范围的扩大,因此分析国际贸易的地位应从交换在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介地位
说起。

国的对外贸易与其经济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两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交换与生产的关系。

要了解对外贸易的地位,首先要了解交换在社会再生产中的地位。

社会生产是商品生产过程和
流通过程的统一。

商品流通不过是生产过程的延长。

在这个统一和延长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
是生产。

而作为再生产过程一个阶段的交换不仅仅是一个消极的被决定的东西,它也能对生产
发生反作用,甚至有时会对生产的发展起巨大的推动或阻碍作用。

不断扩大的生产需要一个不
断扩大的市场,反过来,不断扩大的市场又能促进生产的不断扩大。

可见,交换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中间环节,是联系生产与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就对外贸易而言,它是对外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国内商业向国外的延伸和贸易地区范围的扩大。

所以,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处于客观的中介地位。

(二)国际贸易的作用
对外贸易促使国内外商品流通,将国内外市场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促进了国内外经济技
术交流,对国民经济乃至社会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首先,通过对外贸易,可以调节国
内供需的不平衡,改进扩大再生产所需的实物结构,从而保证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顺利进行。

其次,利用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国内企业的技术和管理
水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参与国际贸易,一方面能补充国内市场商品的不足,满足人民物质和文化方面的需
要,另一方面,还能增加国家财政和外汇收入,从而增强国力,以巩固国际上的政治和经济地
位。

总之,一个国家要使经济有长足的发展,就必须参与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
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

要想真正认识世界经济必须先研究经济全球化
000000000.0 经济全球化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由于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对外贸易在社会产
品中所占的份额很小,人们一般对外贸很不重视。

特别在建立中央集权封建国家以后,中国已
成为泱泱大国,经济文化发展水平高于周围国家,自然容易产生中国“百产丰盈,无物不有”的
优越感,把对外贸易看成无足轻重之事。

诚然,在封建时代商品货币经济比较发达的王朝,也
有一些思想家主张开放对外贸易,但多强调由官府控制,直到封建社会的后期,才有人主张开放海禁,允许民间进行海上贸易。

先秦春秋战国时期,五霸、七雄逐鹿中原,谋求统一中国。

这时期的思想家们往往从富国强兵图霸争雄的战略目标来考察外贸问题,《管子》作者便是主要的代表。

《管子》把对外贸易看作行“轻重之术”的一种手段,主张利用齐国得天独厚的天然资源,在国家的控制下开放对外贸易。

如《轻重乙》篇提倡用优惠的条件招徕客商,要“为诸侯之商贾立客舍,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刍菽,五乘者有伍养”,即为外商兴建馆舍,提供免费用膳,供应饲料,专人服务等优惠条件。

如此可使“天下之商贾归齐若流水”。

《管子》认为外贸商品的价格须由国家控制,只有因物制宜,区别对待,才能利用它为封建国家服务。

对诸侯国来说,齐国具有独占性的商品,如“渠展之盐”必须以独占价格出售,以谋取巨利(《轻重甲》);本国不能独占的商品,则随诸侯国间的市场价格而高下,“天下高则高,天下下则下”(《地数》);有时为了鼓励进口,则实行“天下下我高”(《轻重乙》)的价格政策。

总之,要随机应变,以“来天下之财”(《轻重甲》)。

《管子》不仅利用本国的资源从事对外贸易,还主张利用别国的资源进行转口贸易。

当时,东莱地处海滨,盛产鱼盐,但中间隔着强大的齐国,无法与中原诸侯国进行贸易,因而齐国能假手其间。

《海王》篇记载:“因人之山海假之,名(命)有海之国售盐于吾国,釜五十吾受,而官出之以百。

”这是指对东莱食盐的转口贸易而言,盐的进销差价如此之大,齐国自然乐于以此谋利了。

秦汉唐宋在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制的鼎盛时期,汉、唐的一些思想家往往想通过对外贸易以制伏异国,或以国内丰余的商品换取国外的奇珍异物来满足封建统治者奢华生活的需求。

汉代桑弘羊说:“汝,汉之金,纤微之贡,所以诱外国而钓胡、羌之宝也。

夫中国一端之缦,得匈奴累金之物,而损敌国之用。

是以骡驴驼,衔尾入塞,马,尽为我畜,貂狐貉,采旃文罽,充于内府,而璧玉珊瑚琉璃,咸为国之宝。

是则外国之物内流,而利不外泄也。

异物内流则国用饶,利不外泄则民用给矣”(《盐铁论·力耕》)。

唐代的韩愈(768~824)也认为开展对外贸易,能使“外国之货日至,珠、香、象、犀、玳瑁奇物溢于中国,不可胜用”(《昌黎先生全集·送郑尚书序》)。

汉、唐思想家的对外贸易观点,同西方重商主义者迥然不同,开展外贸不是为了追求黄金和增殖货币,而是为了使用价值的满足,这反映了封建社会对外贸易的目的和要求。

在中国封建地主经济制转入后期以后,北宋的沈括(1031~1095)从封建国家经济角度结合生产、专卖制、货币流通等来考察对外贸易问题,他从对外贸易关系来分析当时的铜钱外流问题,对此,他反对当时有人建议在河北实行盐专卖的办法,因为河北是与北方辽国接壤的地区,盐专卖使盐价提高,而境内外盐价的显著差异,必然会造成“盐重则外盐日至,而中国之钱日北”的结果。

他还指出,京师百官饔饩所需的大量牛羊,皆系私商用铜钱从塞外购来,因而不在京师附近发展畜牧业,看来省去了“刍牧之劳”,实则是“驱之私易”,而使大量铜钱流到塞
外去了。

另一方面,对于物产匮乏的西北边境地区,他则主张将湟、洮、岷三州积压的多余铁钱,利用商人外泄于羌人,以换回百姓需要的羊、马。

明清明清时期,一方面,由于国内商品货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促进了中国同东西洋贸易发展的趋势。

另一方面,明代有日本海盗经常骚扰沿海居民,清初有东南沿海郑成功反清势力的存在,因而在对外贸易问题上是闭关自守还是开放海禁,是由官府垄断还是允许民间经营,就日益成为人们注目的问题。

明代的丘濬反对闭关自守,主张进行海外贸易。

他依据的理由是:①中国的商品固然能自足自用,但外国却需要中国的商品,因而海上走私不断,如绳之以法,不惟无益,反而有害,不如开海禁进行对外贸易。

②日本海盗虽“累为沿海之患”,但暹罗、爪哇等国却同中国友好通商,只要禁止同日本贸易,开海禁不致招惹边患。

③如让民间从事海上贸易,官府征税,对国家财政收入亦有所补益。

清代的蓝鼎元也极力反对封关禁海。

他生长于福建,熟悉东南沿海的贸易情况。

雍正二年(1724),他写了《论南洋事宜书》,针对清政府颁布禁海诏令所持的理由(如怕卖船与番,运米接济异域,被海盗劫掠等),均根据事实,逐条加以驳斥,并痛言海禁之弊,指出“百货不通、生民日蹙”,“沿海居民萧索岑寂穷困无聊之状,皆因洋禁”。

因此,他主张开放海禁,官府不加干预,让人民自由经营对外贸易。

蓝鼎元是从国民经济的角度论证开展对外贸易的好处的。

他认为外贸可以增加国家的财富,繁荣沿海地区经济,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到鸦片战争前后,魏源主张对外贸易应由国内外私商自由进行,甚至赞成派军舰为私商护航,而且首次对贸易差额进行分析,这在当时的中国都是新颖的见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