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实验专练(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试卷(2)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学期《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018年同步练习组卷一.选择题(共15小题)1.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C.测量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零刻度线开始量起D.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测量单位。
2.四个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其中有一个测量数据是错误的,这个数据是()A.260mm B.26cm C.2.6dm D.0.26m3.学校组织同学们进行体检,现有以下四种规格的刻度尺,在测量同学们的身高时应选用()A.同学们常用的20cm刻度尺B.数学老师常用的50cm三角板C.总务处老师常用的2m钢卷尺D.体育老师常用的30m皮尺4.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错误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B.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C.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处量起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写上单位5.一把金属刻度尺受热膨胀变长,用这把尺子测量长度时,所测得数据比标准刻度尺测得的数据()A.小一些B.大一些C.相同D.不能确定6.如图所示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A.20s B.3.2min C.200s D.180s7.某同学利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45cm、2.46cm、2.4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5cm B.2.457cm C.2.45cm D.2.46cm8.如图是用刻度尺测长度的实验,所记录的测量结果正确的是()A.5.3cm B.5.25cm C.3.25cm D.3.3cm9.在测量过程中,一般我们会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这样做的目的是()A.为了减小误差B.避免产生误差C.避免产生错误D.提高准确程度10.一位同学在实验室里测得某物体的长度是5.37cm,则他所用的测量工具可能是()A.能准确到1 cm的钢卷尺B.能准确到1 mm的刻度尺C.能准确到0.1 mm的游标卡尺D.能准确到0.01 mm的螺旋测微器1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A.1.6m B.7.5dm C.18cm D.70um12.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13.在通常情况下,你的脉搏1min跳动的次数约为()A.20次B.40次C.70次D.140次14.关于各过程所经历的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书写一个数字所用的时间约1 sB.橡皮从课桌掉到地上的时间约2 sC.升旗唱国歌用时约3 minD.普通中学生跑100 m用时约10 s15.有关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可以消除误差C.实验中认真仔细地进行测量可以消除误差D.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二.填空题(共8小题)1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cm。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本实验: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课本实验再现一、测量工具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工具为刻度尺。
二、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前会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①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
②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也是尺上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长度.量程决定着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0~8cm。
③分度值: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是测量精确程度的决定因素,分度值越小,测量值越精确.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使用中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①选量程:测量物体长度时,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一次完成。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如安装门窗玻璃时,测量精确度要求较高,我们可以选用分度值为1mm的米尺。
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图甲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通常应以某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如图乙所示,注意读数时要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图中只有B视线正确。
会读: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该物体长度的准确部分为2.4cm,估读部分为0.05cm,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2.45cm。
注意: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也不能省略。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只有数值,没有单位的测量是毫无意义的。
拓展训练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A.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值和单位B.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2.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实验探究题训练(一)

第一章机械运动实验探究题训练1.小明同学为研究小木块在足够长斜面上的运动规律,每次都使小木块从斜面上O点静止释放,沿斜面向下运动,利用秒表和刻度尺测出其运动时间和通过的路程,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345从O点开始的路程s/m00.3 1.2 2.7 4.8(1)通过分析上表数据可知:物块通过的路程与成正比,表达式为:s=;(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物块自O点开始计时的5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3)小明通过查阅资料知道,满足上述路程表达式的运动是一种由静止开始的匀加速运动(即在相同的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总是相同的运动),而且表达式中系数是一个恒量,这个恒量在不同情况下是不同的。
在上面实验中,你可以通过改变实验装置中的哪个方面因素来增大这个系数?。
(只需填一种方法即可)2.如图1,测平均速度时,测得小车从斜面的顶端A处由静止开始滑到B处所用时间为t,小车长为S1,斜面长为S2。
(1)小车从A到B的平均速度的数学表达式为v=(用题中字母来表示);(2)若小车还没放开之前就已开始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跟真实值相比偏;(3)图2中能够准确反应小车运动情况的是。
3.小明同学用如图1的装置研究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
他将小车从坡顶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滑到坡底C处的时间t1=2.6s;再次将小车从A处静止释放,测出小车从A 滑到中点B处的时间t2=1.8s。
(1)通过小明的测量数据可以判断,小车在前半程的平均速度全程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等于、小于)(2)小明想测量小车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后半段的平均速度,他应该将小车从处静止释放,并在B处开始计时,在C处停止计时。
(选填:A、B)(3)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一种办法即时测定、显现出来。
位置传感器利用超声波测出不同时刻小车与它的距离,计算机就可以算出小车在不同位置的速度(如图2)。
屏幕图象如图3所示,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通过图象可以看出小车在斜面上滑下时是(选填:匀速、加速)运动的;小车到达坡底时的速度为m/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作业同步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 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夯基达标1.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
下列对长度和时间的估测,最接近实际值的是 ( )A.物理课本厚度约5 cmB.一支普通圆珠笔的长度在40~50 cm 之间C.做一套眼保健操所需的时间大约是5 minD.学校教室的长度约20 m2.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3.关于实验中的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测量值误差较大,便是错误B.采用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C.错误和误差均是人为造成的D.误差时大时小,因而无法减小误差4.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 所需时间约为16 。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5.如图所示,用A、B 两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 ,该物体的长度为cm。
A、B 两把刻度尺精确度更高。
6.给下列数字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珠穆朗玛峰峰顶海拔8 844.43 。
(2)伦敦奥运会运动员手持的火炬长800 。
7.1908 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 合s。
8.同一长度的五次测量结果分别记录为25.1 mm、25.2 mm、25.1 mm、27.2 mm、25.3 mm。
其中记录明显错误的一次是。
其他四组结果的尾数不相同,这属于测量中的( 选填“误差”或“错误”)。
二、培优促能1.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 ( )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中学生身高约为1.682.教室的宽度最接近于( )A.60 mmB.8 dmC.8 mD.60 m3.用皮尺测量教室长度,测量时若用力拉皮尺,那么由此可能引起测量结果(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4.如果被测物体的长度较短,而尺的量程较大,多次测量物体长度时,应尽量用尺上不同部位的刻度来测量。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1(上)实验名称: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目的:掌握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方法。
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作业本、物理课本等。
实验原理:使用刻度尺可以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宽度,使用停表可以测量时间。
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2.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3.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长度,重复测量3次。
4.用刻度尺测量作业本的宽度,重复测量3次。
5.用停表测1分钟脉搏的次数。
6.用停表测10分钟脉搏的次数。
数据记录、处理、结果表述:1.记录数据:测量对象:长度宽度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课本25.8825.9025.9225.9018.2018.2218.2418.22作业本25.6325.6425.6525.6418.1818.1918.2018.192.测量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和脉搏跳动10次的时间(单位:秒):对象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第1次第2次第3次平均值成员xxxxxxxx3.39.29.49.69.4成员xxxxxxxx99.69.49.89.6回答问题:为什么长度测量要估读?答:为了减小误差。
讨论、分析实验中的问题:1.刻度尺应紧贴被测物体。
2.读数时,视线要与刻度尺面垂直。
3.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
4.求平均值时,先去掉有明显错误的数据。
评语:无实验报告2(上)实验名称:测定平均速度实验目的:测定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器材:停表、带刻度的木板(或轨道小车)、小车、弹簧片、木块、刻度尺。
实验原理:小车在斜面上滑动,利用运动学公式计算小车的平均速度。
实验步骤:1.检查器材。
2.将木板用木块组装成斜面(倾角控制在20度以内),将弹簧片固定在斜面底端。
3.将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并开始计时;小车到达斜面底端停止计时。
4.记录小车的运动时间,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
5.重复步骤2-4,进行第二次测量。
八年级物理上册实验报告册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册学校班级姓名时间目录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二、用停表测量时间 3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 4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5五、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六、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7七、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 8八、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9九、探究光折射时的规律 10十、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1 十一、用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2 十二、测量盐水和形状不规则固体的密度 13一、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测量前“三观”:一观:二观:三观:2、测量时一放、刻度尺要与被测对象;刻度线紧贴被测物;零刻线与被测对象一端对齐二读、视线要刻度尺刻线,不要斜视;读数时要估读到三记、记录数据由数字和组成。
进行试验:测作业本和物理课本的长、宽评估交流:为使测量更精确,应选用分度值的刻度尺(填“大”“小”)教师评分二、用停表测量时间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设计:1、观察停表停表有个表盘,大表盘数字代表,小表盘数字代表;有根指针,长指针是,短指针是。
停表秒针走一圈是分钟。
2、停表时间等于分针指示能准确读数部分加上秒针指示读数部分。
进行试验:用停表测出你脉搏跳动10次所用时间 s,1min内你的脉搏跳动了次。
评估交流:大家的测量结果是否相同。
教师评分三、测量同学们跑步的平均速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1、在操场上用 测出奔跑的路程1s =20米,2s =30米。
2、用 测出自己跑20米所用的时间1t ,跑30 米所用的时间2t 。
3、根据公式tsv 求出两次奔跑的平均速度。
评估交流: 自己记时好还是请同学计时好。
教师评分四、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实验器材:设计并进行试验:(一)测量水温的方法1、手拿温度计的上端:2、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3、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4、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5、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专项练习(含答案) (84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测试卷学校: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2分)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下列情况中属于误差的是.()A.观察时,视线未能与刻度尺垂直;B.测量用的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完全均匀;C.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D.物体的左边缘未对准刻度尺的“o”刻度线,就把物体右边缘所对刻度尺上的刻度值当作物体的长度.2.(2分)下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 1 cm、5.50 cm; B. 1 cm、8.30 cm;C. 1 mm、8.30 cm ; D. 1 mm、2.80 cm.3.(2分)用一把尺子测量某物体的长度,一般要测量三次或更多次.这样做的目的是:()A.减小由于观察时视线倾斜而产生的误差;B.减小由于刻度尺不精密而产生的误差;C.减小由于估测而产生的误差;D.避免测量中可能出现的错误.4.(2分)正常情况下,人每呼吸1次的时间大约 :()A.1秒; B.5秒; C.10秒; D.20秒。
5.(2分)以下数据,最接近一间普通教室的天花板距该教室地面的高度的是:()A.5.5m; B.3.5m ; C.2.0m ; D.1.5m.6.(2分)第46届世乒赛是改用“大球”后世界乒坛上的首次高水平较量,这里说的“大球”是把乒乓球直径增加了: ()A.2μm ;B.2mm ;C.2cm; D.2dm.7.(2分)有关误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灭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8.(2分)图所示的几种测量中,刻度尺放置最符合要求的是哪个?()。
9.(2分)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是由于测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只要测量仪器足够精密,就可以消灭误差;C.无论测量仪器如何精密,误差只能减小,但不能消灭;D.以上说法都正确10.(2分)一支新铅笔的长度值记为 ................................................................................... ()A.0.18mm B.0.18cm C.0.18m D.0.18km11.(2分)体格检查时,用最小刻度为cm的刻度尺测量某同学的身高,以下记录:①1.800米②1米80 ③1.80米④18.0分米⑤180.2cm,哪些是符合长度测量要求的................. ()A.①②③B.①④C.①⑤D.②③12.(2分)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 ........................................................................... ()A.1.8m=1.8×1000=1800mmB.1.8m=1.8m×1000=1800mmC.1.8m=1.8m×1000mm=1800mmD.1.8m=1.8×1000mm=1800mm13.(2分)某学生的身高可能是:()A.0.175米; B.17.5米; C.175分米; D.1750毫米.14.(2分)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A.8cm B.8mm C.8dm D.8μm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5.(3分)2008年北京奥运会圣火在境外传递后,于5月3日抵达海南省,开始在我国境内的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间传递。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机械运动 实验探究题训练(二)

第一章机械运动实验探究题训练(二)1.小王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他已经从实验室借到的实验器材有:小车一辆、秒表一块、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块。
(1)他为了完成该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2)为了方便计时,应该使斜面的坡度(选填“较大”或“较小”)。
(3)经测量,S1=0.9m,S2=0.4m,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的过程中,秒表记录如图所示,则小车在S3上的平均速度是m/s。
2.如果需要对物体的长度进行更精确的测量,可以选用游标卡尺。
某规格游标卡尺的构造如图甲:①是主尺(最小刻度是毫米);②是游标尺(10个等分刻度)。
它是套在主尺上可移动的部件;③是测量爪。
移动游标尺,把被测物体夹在两测量爪之间,两爪之间的距离等于被测物体的长度。
(1)图甲中,当测量爪对齐时,游标尺上的0刻线与主尺上的0刻线对齐,游标尺的第10刻线与主尺上9mm刻线对齐,其它刻线都与主尺上的刻线不对齐,则游标尺上每小格比主尺上每小格的长度少毫米。
(2)如果将1张厚度为0.1mm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1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lmm;如果将2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的第2刻线与主尺刻线对齐,读数为0.2mm;依此类推,如果将10张这样的A4纸夹在测量爪间,游标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情况如图乙,读数为10mm如图丙,如果将一个小钢球夹在测量爪间,则这个小钢球的直径为毫米。
(3)用毫米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而用本题中的游标卡尺测量时,就能准确地读到毫米,这个数值叫做游标卡尺的精确度。
如果用L表示待测物体的长度,用L0表示主尺的整毫米数,k表示与主尺刻线对齐的游标尺上的刻线序数,a表示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则待测物体的长度表达式可归纳为:L=。
3.“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
如图所示,甲、乙两图是同一辆玩具小车两次不同运动的频闪照片,频闪灯的闪光时间间隔为1s,图中数字的单位为c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022-2023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回归课本实验
课本实验再现
一、测量工具
有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常用工具为刻度尺。
二、刻度尺的使用
1.使用前
会认:认清刻度尺上标注的单位、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①零刻度线:刻度尺的起始刻度,使用时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在尺端,是否磨损。
②量程:刻度尺的测量范围,也是尺上最小值和最大值之间的长度.量程决定着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度.如图所示刻度尺的量程是0~8cm。
③分度值: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它是测量精确程度的决定因素,分度值越小,测量值越精确.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2.使用中
会选:根据测量对象和测量要求选择适当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
①选量程:测量物体长度时,所选取的刻度尺的量程应大于被测物体的长度,这样可以保证测量一次完成。
②选分度值:根据测量精确度的要求选择合适分度值的刻度尺.如安装门窗玻璃时,测量精确度要求较高,我们可以选用分度值为1mm的米尺。
会放:将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倾斜.刻度尺较厚时,刻度线应紧靠被测物体,如图甲所示;零刻度线磨损时,通常应以某一整数刻度线为“零刻度线”,如图乙所示,注意读数时要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
会看: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图中只有B视线正确。
会读:读出准确值,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如图所示,该物体长度的准确部分为2.4cm,估读部分为0.05cm,所以该物体的长度为2.45cm。
注意:对刻度尺读数时,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值是“0”时也不能省略。
会记:记录测量结果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只有数值,没有单位的测量是毫无意义的。
拓展训练
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面做法不正确的是( )
A.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值和单位
B.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
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D.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
2.有三把刻度尺,其最小刻度分别是分米、厘米、毫米。
你认为其中最好的是( )
A.分米刻度尺
B.厘米刻度尺
C.毫米刻度尺
D.要根据测量要求而定
3.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B.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
C.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
4.用如图所示的刻度尺来测金属块的长度,下列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8.60 cm
B.1.60 cm
C.1.6 cm
D.以上读数都不正确
5.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 )
A.1cm、5.50cm
B.1cm、8.30cm
C.1mm、8.30cm
D.1mm、2.80cm
6.小明在学完刻度尺测量长度后,对所学知识进行总结,请你将他遗漏的部分补齐。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完整,______和______;
(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______;
(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______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______,不可斜视;
(5)完整的测量结果是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
7.如图所示:
(1)在测物体的长度时,两种使用方式中正确的是______图;
(2)用刻度尺测物理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为26.03cm、26.01cm、26.02cm、26.02cm,该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______cm;(3)若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做成的,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那么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_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看刻度尺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读数时,要根据所测长度末端刻度靠近的刻度线读取数据,还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但如果0刻度线磨损,可以与其他整刻度线对齐,测量结果减去前面的数值即可,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D
解析:刻度尺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测量工具,要根据测量的需要选择合适的,这样才能进行正确测量,对于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的要求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越小越好,要根据具体的测量要求进行选择。
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3.答案:B
解析: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故A正确,A不符合题意;
B.测量时,如果没有零刻度,也可以选定刻度尺上某一个刻度作为零刻度进行测量,故B错误,B符合题意;
C.测量时,刻度尺要与被测长度边缘一致,不能歪斜,否则测量结果可能会偏大,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面注明单位,否则测量结果没有意义,故D
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答案:B
解析:刻度尺的分度值是0.1cm,金属块左端读数是7.00 cm,右端读数是8. 60 cm,所以金属块的实际长度是8.60cm7.00cm 1.60cm
-=。
5.答案:D
解析:由图像可知,刻度尺最小一格对应长度为1mm ,因此分度值是1mm ,物体起始端与5.50cm 对齐,末端与8.30cm 对齐,因此物体长度为
8.30cm 5.50cm 2.80cm -=,故ABC 不符合题意,D 符合题意。
故选D 。
6、(1)答案:量程;分度值 解析:刻度尺使用前,要找到零刻度线,注意观察它的零刻度线是否完整,而且要观察它的量程和分度值,要尽量选择量程足够的刻度尺,观察分度值可以便于准确读数。
(2)答案:一端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时,为方便读数并减小误差,零刻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
(3)答案:紧靠(紧贴)
解析:为读数准确,刻度尺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
(4)答案:垂直
解析: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即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不可斜视。
(5)答案:数值;单位 解析:记录时,不但要记录数值,还必须注明测量单位,即测量结果是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的。
(6)答案:1mm ;3.20cm
解析:刻度尺一大格为1cm ,一大格包含10个小格,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 。
物体左侧与1.00cm 对齐,右侧与4.20cm 对齐,所以物体的长度为。
7、(1)答案:甲 解析:读图可知,乙刻度尺在读数时,视线并未与尺面末端刻度垂直,因此乙是错误的,甲是正确的。
(2)答案:26.02
解析:物理课本的长度应为L =
26.03cm 26.01cm 26.02cm 26.02cm 4+++26.02cm =。
(3)答案:偏大 解析:由于金属的热胀冷缩,严冬季节,尺子实际长度收缩变小,而刻度依然是原来标注的刻度,所以用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偏大。
4.20cm 1.00cm 3.20cm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