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天津大学第四版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版 无机化学 答案

第四版 无机化学 答案

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 3d104s1(f)[Ar]4s24p3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课后习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圣才出品】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研室《无机化学》(第4版)课后习题(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性)【圣才出品】

价层电子构型为 为相似。
所以它属于第七周期、ⅣA 族,可能与已知元素 Pb 的性质最
5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2)电子最先填充在第一个 59 轨道上的元素的原子序数可能是 121。
推测:根据电子填充轨道的次序为
可知出
现第一个 59 电子的元素的电子分布式应为
8.(1)试写出 S 区、P 区、d 区及 ds 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 (2)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 属?
答:(1)
表 5-2
(2)
表 5-3
3 / 13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 台
9.已知某副族元素的 A 原子,电子最后填入 3d,最高氧化数为+4;元素 B 的原子, 电子最后填入 4p,最高氧化数为+5。回答下列问题:
所以该元素原子序数是 121。
(3)118。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价层构型应为
其电子分布式为
所以第七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应为 118。
(4)50。第八周期的元素种数应该是第八能级组可填充的电子数,即
,所以第八周期应该包括(2+18+14+10+6)=50 种元素。
(二)习题 1.在下列各组量子数中,恰当填入尚缺的量子数。 (1) (2) (3) (4) 解:(1)n≥3 正整数; (2)l=1;
(1)写出 A、B 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 (2)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答:(1)A: B: (2)A:四周期、d 区、ⅣB 族元素;B:四周期、p 区、ⅤA 族元素。
10.不参看周期表,试推测下列每一对原子中哪一个原子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 大的电负性值?

天大第4版无机化学-教学课件-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简介

天大第4版无机化学-教学课件-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简介
天津大学编《无机化学》(第四版)教材配套课件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崔建中 主编 崔建中 鲁凡丽 田昀 编制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简 介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为天津大学无机化学教学组编 写的《无机化学》( 第四版 ,2010 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 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 内容涵盖教材中的化学反应基本原理、物质结构基本 理论和元素化学基础知识等内容,其章节划分与教材完全 对应,综合运用了文字、图形、图像、动画、视频录像等 多种媒体技术。适用于高等院校本科(专科)各专业无机化 学教学使用,也可作为学生自学无机化学的参考软件。 本教案由崔建中、鲁凡丽和田昀等修订编制,崔建中 担任主编,杨宏孝、颜秀茹审定。
目 录
第七章 固体的结构与性质 第八章 配位化合物 第九章 氢、稀有气体
第十章 碱金属和碱土金属
第十一章 卤素和氧族元素 第十二章 氮族、碳族和硼族元素
第十三章 过渡元素(一)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目 录
第十四章 过渡元素(二) 第十五章 元素化学综述 第十六章 无机合成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运行环境
1. Windows XP中文系统 2. Microsoft Office 2002 XP中的 PowerPoint 2002 3. Windows media player 和 Realplayer 媒体播放器 4. Flashplayer 动画播放软件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无机化学电子教案
目 录
第〇章 绪论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

天津大学_化工导论_第二章_无机化工

天津大学_化工导论_第二章_无机化工

无机化工原料
无机化学工业的原料来源很广,大致可分五大类:空气、水、化学矿物、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等)及生物质资源。
主要无机化工产品和用途
一、酸、碱(三酸、两碱) 二、化肥(氮肥、磷肥、钾肥) 三、无机盐产品(电池原料、水处理剂等) 四、无机非金属材料(先进陶瓷、炭材料、
人造金刚石等)
一、酸和碱
圆形 碳纤维
碳纤维 增强机

螺旋状炭纤维
人造金刚石----通常以纯石墨为原料,铁、铬等为催化剂,在高温高压下合成人造金刚石。 近年出现新的低压合成方法: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CVD法)、等离子体气相沉积法等。用 于磨料、切削工具、电子器件涂膜等。
C60家族
碳纳米管----由碳原子组成的管状大分子,单壁纳米管的直径在0.4至1.8纳米。其抗 张强度是高强合金钢的20倍;具有优异的场致发射功能。可用于纳米电路、更薄更省 电的平面显示器、扫描电镜的探针、氢气储存等用途。
碳 纳 米 管
用导 电大分 子碳制 作的超 细导线
典型产品生产工艺
接触法生产硫酸工艺
(1)二氧化硫的制备 (2)含二氧化硫原料气的净化 (3)二氧化硫氧化为三氧化硫 (4)三氧化硫的吸收
硫铁矿
接触法生产硫酸工艺 二氧化硫制备
原料气的净化
三氧化硫制备
二氧化硫吸收
4FeS + 7O2 2Fe2O3 + 4SO2 + Q
1、硫酸 (H2SO4)、硝酸 (HNO3)、盐酸 (HCl); 2、烧碱 (氢氧化钠,NaOH)、纯碱 (碳酸钠,
Na2CO3); 3、无机盐 (由金属离子或铵离子与酸根离子组
成的物质)
二、化 肥
1、氮肥(尿素、硝酸铵、氯化铵、硫 酸铵等);

第四版无机化学 章课后答案

第四版无机化学 章课后答案

第21章 p区金属思考题21-1如何制备无水AlCl3?能否用加热脱水的方法从AlCl3·6H2O中制取无水AlCl3?解:制备无水AlCl3,可采用干法,即用Al和Cl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得。

2Al + 3Cl2 === 2AlCl3也可在HCl气氛下,由AlCl3·6H2O加热脱水得到。

但不能直接由AlCl3·6H2O 加热脱水得到无水AlCl3,因为铝离子的强烈水解性,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水解,不能得到无水AlCl3。

21-2矾的特点是什么?哪些金属离子容易成矾?解:矾在组成上可分为两类:M I2SO4·M II SO4·6H2O(M I=K+、Rb+、Cs+和NH4+等,M II=Mg2+、Fe2+等);M I M III(SO4)2·12H2O(M I=Na+、K+、Rb+、Cs+和NH4+等,M II=Al3+、Fe3+、Cr3+、Co3+、Ga3+、V3+等),都为硫酸的复盐,形成复盐后,稳定性增强,在水中的溶解性减小。

21-3 若在Sn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Sn4+,如何除去它?若在SnCl4溶液中含有少量Sn2+,又如何除去?解:(1) SnCl2中含有少量的Sn4+,可加入锡粒将其除去。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nCl4+Sn === 2SnCl2(2) 在SnCl4中含有少量的Sn2+,可利用Sn2+的还原性,用H2O2将其氧化为Sn4+。

21-4比较Sb、Bi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性质,并联系第16章内容,总结归纳砷分族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硫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

解:砷分族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与其对应的硫化物相似。

即:从上到下,酸性减弱,碱性增强;+V氧化值的氧化性从上到下增强,+III 氧化值的还原性从上到下减弱;同一元素+V氧化值的酸性比+III氧化值的强。

21-5 说明三氯化铝在气态及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完整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下册)及答案

(完整版)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下册)及答案

天津大学无机化学考试试卷(下册)答案一、是非题(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正确的在括号中画√,错误的画X)(每小题1分,共10分)1、( X)在周期表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性质相似,这称为对角线规则。

2、( X)SnS溶于Na2S2溶液中,生成硫代亚锡酸钠。

3、( X )磁矩大的配合物,其稳定性强。

4、( X)氧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高低次序为H2O>H2S>H2Se>H3Te。

5、( √)已知[HgCl4]2-的K=1.0⨯10-16,当溶液中c(Cl-)=0.10mol·L-1时,c(Hg2+)/c([HgCl4]2-)的比值为1.0⨯10-12。

6、( √)如果某氢化物的水溶液为碱性,则此氢化物必为离子型氢化物。

7、( X)硼是缺电子原子,在乙硼烷中含有配位键。

8、( √)在浓碱溶液中MnO4-可以被OH-还原为MnO42-。

9、( √)配合物Na3[Ag(S2O3)2]应命名为二硫代硫酸根合银(Ⅰ)酸钠。

10、( X)Pb(OAc)2是一种常见的铅盐,是强电解质。

二、选择题(在下列各题中,选择出符合题意的答案,将其代号填入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1、在下列各种酸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 B)。

(A)HClO3;(B)HClO;(C)HClO4;(D)HCl。

2、下列浓酸中,可以用来和KI(s)反应制取较纯HI(g)的是............... ( C)。

(A)浓HCl;(B)浓H2SO4;(C)浓H3PO4;(D)浓HNO3。

3、用于说明Pb(Ⅳ)具有强氧化性的是............... ( D)。

(A)熵效应;(B)螯合效应;(C)屏蔽效应;(D)惰性电子对效应。

4、美国的阿波罗飞船上的天线是用钛镍合金制成的,这是因为钛镍合金. ............... ( C)。

(A)机械强度大;(B)熔点高;(C)具有记忆性能;(D)耐腐蚀。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得结构1-1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得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就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与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得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得峰?1—3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得相对原子质量与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得天然同位素203Tl与205Tl得核素质量分别为202、97u与204、97u,已知铊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得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得银制成氯化银与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与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与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1-6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得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得铂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得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得元素得相对质量(原子量)得有效数字得位数多达9位,而有得元素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得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得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得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就是中国古代得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得“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得错误就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得谱线得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无机化学第四版第五章思考题与习题

思考题1.“原子”为什么不像过去那样定义为组成的基本粒子?2.量子力学的轨道概念与波尔原子模型的轨道有什么区别和联系?3.波函数与原子轨道有何关系?与电子云有何关系?4. .量子力学原子模型是如何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解:用四个量子数:主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能级副量子数------ 描述原子轨道的形状角量子数-------描述原子轨道的伸张方向自旋量子数---------描述电子的自旋方向.5.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n l m(1) 2 1 0(2) 2 2 -1(3) 3 0 +1解:(2),(3)不合理。

当n=2时,l只能是0,1,而(2)中的l =2,当l =0时,m只能是0,而(3)中的m却为+16. 为什么任何原子的最外层最多只能有8个电子,次外层最多只能有18个电子?7. 为什么周期表中各周期的元素数目并不一定等于原子中相应电子层的电子最大容量数(2n2)?因为存在能级交错现象8. 量子数n=3,l=1的原子轨道的符号是怎样的?该类原子轨道的形状如何?有几种空间取向?共有几个轨道?可容纳多少个电子?9. 在下列各组电子分布中哪种属于原子的基态?哪种属于原子的激发态?哪种纯属错误?(1) 1s22s1 (2)1s22s22d1(3)1s22s22p43s1 (4)1s22s42p2(1)属于原子的基态;(3)属于原子的激发态;(2),(4)纯属错误。

10.(1) 试写出s区,p区,d区及ds区元素的价层电子构型.(2) 具有下列价层电子构型的元素位于周期表中哪一个区?它们各是金属还是非金属?ns2 ns2np5 (n-1)d2ns2 (n-1)d10ns2解:(1)所在区价层电子构型s ns1-2p ns2np1-6d (n-1)d1-10ns1-2ds (n-1)d10ns1-2(2) 价层电子构型ns2 ns2np5 (n-1)d2ns2 (n-1)d10ns2所在区s p d ds金属或非金属 金属 非金属 金属 金属11. 已知某副元素的A 原子,电子最后填入3d,最高氧化数为+4,元素B 的原子,电子最后填入4p, 最高氧化数为+5.回答下列问题: (1) 写出A,B 元素原子的电子分布式;(2) 根据电子分布,指出它们周期表中的位置(周期,区,族). 解:(1)A :1s 22s 22p 63s 23p 63d 24s 2B: 1s 22s 22p 63s 23p 63d 104s 24p 3 (2) A: 四周期,d 区,IVB 族元素 B :四周期,p 区,V A 族元素12. 不参看周期表,试推测下列每一对原子中哪一个原子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值?(1) 19和29号元素原子 (2) 37和55号元素原子(3) 37和38号元素原子 解:(1)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19 [Ar]4s 1 四 IA29 [Ar]3d 104s 1 四 IB故29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2)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37 [Kr]5s 1 五 IA 55 [Xe]6s 1 六 IA故37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3) 电子分布式 周期 族 37 [Kr]5s1 五 IA 38 [Kr]5s2 五 IIA故38号元素具有较高的第一电离能和较大的电负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4.解:= 318 K℃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N2) = 7.6104 Pap(O2) = 2.0104 Pap(Ar) =1103 Pa6.解:(1)0.114mol;(2)(3)7.解:(1)p(H2) =95.43 kPa(2)m(H2) == 0.194 g8.解:(1) = 5.0 mol(2)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p pV = 0.771 kJ10.解:(1)V1 = 38.310-3 m3= 38.3L(2) T2 == 320 K(3)W = (pV) = 502 J(4) U = Q + W = -758 J(5) H = Qp = -1260 J11.解:NH3(g) +O2(g)NO(g) +H2O(g)= 226.2 kJ·mol112.解:= Qp = 89.5 kJ=nRT= 96.9 kJ13.解:(1)C (s) + O2 (g) → CO2 (g)=(CO2, g) = 393.509 kJ·mol1CO2(g) +C(s) → CO(g)= 86.229 kJ·mol1CO(g) +Fe2O3(s) →Fe(s) + CO2(g)= 8.3 kJ·mol1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1。

(2)总反应方程式为C(s) + O2(g) +Fe2O3(s) →CO2(g) +Fe(s)= 315.5 kJ·mol1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

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解:(3)=(2)×3-(1)×2=1266.47 kJ·mol115.解:(1)Qp === 4(Al2O3, s) -3(Fe3O4, s) =3347.6 kJ·mol1(2)Q = 4141 kJ·mol116.解:(1)=151.1 kJ·mol1(2)= 905.47 kJ·mol1(3)=71.7 kJ·mol117.解:=2(AgCl, s)+(H2O, l)(Ag2O, s)2(HCl, g)(AgCl, s) = 127.3 kJ·mol118.解:CH4(g) + 2O2(g) → CO2(g) + 2H2O(l)=(CO2, g) + 2(H2O, l)(CH4, g)= 890.36 kJ·mo 1Qp = 3.69104kJ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习题参考答案1.解:= 3347.6 kJ·mol1;= 216.64 J·mol1·K1;= 3283.0 kJ·mol1 < 0该反应在298.15K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进行。

2.解:= 113.4 k J·mol1 > 0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146.0 kJ·mol1;= 110.45 J·mol1·K1;= 68.7 kJ·mol1 > 0该反应在700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3.解:= 70.81 kJ·mol1 ;= 43.2 J·mol1·K1;= 43.9 kJ·mol1(2)由以上计算可知:(298.15 K) = 70.81 kJ·mol1;(298.15 K) = 43.2 J·mol1·K1=T ·≤ 0T ≥= 1639 K4.解:(1)===(2)===(3)===(4)===5.解:设、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

=T ·(298.15 K) = 233.60 kJ·mol1(298.15 K) = 243.03 kJ·mol1(298.15 K) = 40.92, 故(298.15 K) = 8.31040(373.15 K) = 34.02,故(373.15 K) = 1.010346.解:(1)=2(NH3, g) = 32.90 kJ·mol1 <0该反应在298.15 K、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

(2)(298.15 K) = 5.76,(298.15 K) = 5.81057. 解:(1)(l) = 2(NO, g) = 173.1 kJ·mol1== 30.32, 故= 4.81031(2)(2) = 2(N2O, g) =208.4 kJ·mol1== 36.50, 故= 3.21037(3)(3) = 2(NH3, g) = 32.90 kJ·mol1= 5.76, 故= 5.8105由以上计算看出:选择合成氨固氮反应最好。

8.解:=(CO2, g)(CO, g)(NO, g)= 343.94 kJ·mol1< 0,所以该反应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9.解:(298.15 K) =(NO, g) = 90.25 kJ·mol1(298.15 K) = 12.39 J·mol1·K1(1573.15K)≈(298.15 K) 1573.15(298.15 K)= 70759 J ·mol1(1573.15 K) = 2.349,(1573.15 K) = 4.4810310.解: H2(g) + I2(g)2HI(g)平衡分压/kPa 2905.74 χ 2905.74χ2χ= 55.3χ= 2290.12p (HI) = 2χkPa = 4580.24 kPan == 3.15 mol11.解:p (CO) = 1.01105 Pa, p (H2O) = 2.02105 Pap (CO2) = 1.01105 Pa, p (H2) = 0.34105 PaCO(g) + H2O(g) CO2(g) + H2(g)起始分压/105 Pa 1.01 2.02 1.01 0.34 J = 0.168,= 1>0.168 = J,故反应正向进行。

12.解:(1) NH4HS(s) NH3(g) + H2S(g)平衡分压/kPa== 0.070则= 0.26100 kPa = 26 kPa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52 kPa(2)T不变,不变。

NH4HS(s) NH3(g) + H2S(g)平衡分压/kPa25.3+== 0.070= 17 kPa13.解:(1) PCl5(g) PCl3(g) + Cl2(g)平衡浓度/(mol·L1)== 0.62mol· L1,(PCl5) = 71%PCl5(g) PCl3(g) + Cl2(g)平衡分压 0.200.50.5== 27.2(2) PCl5(g) PCl3(g) +Cl2(g)新平衡浓度/(mol·L1) 0.10 +0.250.25 +=mol·L1 = 0.62mol· L1 (T不变,不变)=0.01 mol·L1,(PCl5) = 68%(3) PCl5(g) PCl3(g) + Cl2(g)平衡浓度/(mol·L1)0.050 +== 0.62 mol·L1= 0.24 mol·L1,(PCl5) = 68%比较(2)、(3)结果,说明最终浓度及转化率只与始、终态有关,与加入过程无关。

14.解: N2(g) + 3H2(g) 2NH3(g)平衡浓度/(mol·L1) 1.0 0.50 0.50==若使N2的平衡浓度增加到1.2mol· L1,设需从容器中取走摩尔的H2。

N2(g) + 3H2(g)2NH3(g)新平衡浓度/(mol·L1) 1.2 0.50+(30.2)0.5020.20===0.9415. 解:(1)α(CO)=61.5%;(2)α(CO)=86.5%; (3)说明增加反应物中某一物质浓度可提高另一物质的转化率;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16.解: 2NO(g) + O2(g)2NO2(g)平衡分压/kPa 10179.2 = 21.8 286 79.2/2 =246 79.2(673K)== 5.36=,(673 K) = 9.39 kJ·mol117.解:(298.15 K) = 95278.54 J·mol1(298.15 K) =(298.15 K) 298.15 K·(298.15 K)(298.15 K) = 9.97 J·mol1·K1,(500 K) ≈97292 J·mol1(500 K) = 0.16,故=1.41010或者≈,(500 K) = 1.4101018.解:因(298.15 K) =(1) +(2) = 213.0 kJ·mol1 <0, 说明该耦合反应在上述条件可自发进行。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习题参考答案解:(1)pH=-lg c(H+)=12.00(2)0.050mol·L-1HOAc溶液中,HOAcH+ + OAc-c平/(mol·L-1) 0.050-x x xc(H+) = 9.5×10-4mol·L-1pH = -lg c(H+) = 3.022.解:(1)pH = 1.00 c(H+) = 0.10mol·L-1pH = 2.00 c(H+) = 0.010mol·L-1等体积混合后:c(H+) =(0.10mol·L-1+0.010mol·L-1)/2 = 0.055 mol·L-1pH = -lgc(H+) = 1.26(2)pH = 2.00 c(H+) = 0.010mol·L-1pH = 13.00 pOH = 14.00-13.00 = 1.00, c(OH-) = 0.10mol·L-1 等体积混合后:酸碱中和后:H+ + OH- → H2Oc(OH-) = 0.045mol·L-1pH =12.653.解:正常状态时pH = 7.35 c(H+) = 4.5×10-8mol·L-1pH = 7.45 c(H+) = 3.5×10-8mol·L-1患病时pH = 5.90 c(H+) = 1.2×10-6mol·L-1患此种疾病的人血液中c(H+)为正常状态的27~3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