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作者作品:秋天的怀念(史铁生)

合集下载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秋天的怀念》(课文详解)教学课件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18课《秋天的怀念》(课文详解)教学课件
作者简介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1967年毕业于清 华附中初中,1969年去延安地区插队。 1972年 (21岁)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街道工厂工作。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 人》,以后陆续发表了《午餐半小时》、《我们的 角落》、《在一个冬天的晚上》等多篇小说。其中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和《奶奶的星星》分别获得 1983年和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2002年, 《病隙碎笔》(之六)获首届“老舍散文奖”一等 奖。 代表作《我与地坛》《病隙碎笔》。
标题分析
3、本文在内容上主要表达对“母亲”的怀 念,但作者却不以“怀念我的母亲”为题, 而以“秋天的怀念”为题,好在哪里?
以“秋天的怀念”为题意蕴丰富,不 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深沉的怀念,而且 展示了作者对苦难历程的生命感悟。
主题探讨
1、文章几处写“花”?
文中一共三次写到“花”。 (1)“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听说”表明还不那么确定,语气比较委婉。母 亲意识到此时很难说服自己的儿子。 (2)“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用的是祈使语气,口气是那么执着,期待是如此 殷切。儿子的应允竟让母亲“喜出望外” (3)“又是秋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妹推着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这是“我”和“妹妹”对母亲嘱托的铭记,这是 “爱”的传承与延续。
主题探讨
2、文章主旨: 写了母亲在“我”因瘫痪变得暴 怒无常后默默地忍受并且以关爱照顾 我的故事,表现了母爱的崇高、伟大, 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愧疚和怀念之情。
朗读第二部分
3、为什么“我”答应去看花,母亲竟高 兴得坐立不安?为什么“我”责备她“烦 不烦”,她却笑了?这说明了什么?
因为母亲觉得儿子对生活中的美好事 物终于又有了兴趣;能使儿子得到快乐就 是她最大的快乐,即使责备她,她也不放 在心上; 这说明母亲有着最伟大、最无私的 母爱。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文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文
1/5
步步懂得满足??---------《病隙碎笔》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 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快乐。 ※ 学了这篇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你很想对自己、或是对母亲、或是对史铁生说些什么?当苦难、逆境来临的时候,我们首先应 想到的是好好活,让这唯一一次的活热烈而辉煌。但愿大家从这篇文章中看到的,不仅仅是母 爱,还会看到作者对生命的思索。 妈妈的爱就像空气一样,让我赖以生存,而我却常常忘了 它的存在。 面对挫折和灾难,我们不仅要有勇气去 面对,同时也需要家人和朋友的关心。生 命是美好,要好好珍惜、好好儿活才是!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命运是可以通过个人的 努力、奋斗来改变的!
《《秋天的怀念》史铁生原文》出自:百味书屋
3/5
4/5
5/5
2/5
本文在结构上,用记叙与抒情交融的写法。在几次有关看花的记叙中穿插母亲生病,去 世的内容,抒发了强烈的情感,从而生化了主题。
二、问题探究 1.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表现?对此应该怎么样理解? 高兴不起来心情不能平静。不管是什么都换不起我对生活的热情。面对自己的不幸,缺 乏理性的认识和正确的态度,因而丧失的生活的信心,自然也不能理解母亲的苦衷。 2.本文写母亲提议在春天和秋天去北海公园看花,有什么深刻的意蕴? 1 母亲提议春天去看花,是希望我看到万物复苏,生机盎然的景象,驱散心中的阴影重 新唤起生活的热情和信心;2 母亲提议秋天去看花,是想让我从菊花傲雪凌霜的品质中得到启 示,勇敢的面对生活的困境,顽强的活下去;3 北海公园是我童年时经常游玩的地方,母亲希 望这样的重游,能唤起我美好的记忆,让我从生活的不幸中振作起来。 3.找出文中直接表现我懊悔的句子,体会其深层含义。 在一些反思和悔悟中变得成熟了。 4.找出第一段中叠词的运用,说说其表达效果。 悄悄地 :描写母亲来去时小心谨慎的动作,其中包含了无限的宽容和忍耐 偷偷的 :表现母亲不想打扰我,不想激怒我。耐心等待我安静下来的的心理和情态。红 红的 :含蓄的表明母亲刚刚哭过,面对我的不幸,她比我更痛苦,又无可诉说 去走走:口语化,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掩饰不住高度紧张的期待心情。 好好儿活:口语化表达,看似不经意的话语,朴实而真切,万千牵挂与不舍,尽在不言 中. 5.文章标题“秋天的怀念”有什么寓意。 这是一个颇有诗意的标题,寓沉重与轻灵中。母亲在秋天病逝,带走了未能陪儿子去看 菊花的遗憾,留下了对女儿的无尽牵挂。多年后的一个秋天,“我”在妹妹的陪同下,终于完成 了母亲的遗愿,去北海看花,也以实际行动告慰母亲:她惦记的儿女都在按照她生前的愿望, 坚强的活着。

《秋天的怀念》ppt课件

《秋天的怀念》ppt课件

主要内容
通过讲述母亲对自己关怀备至的故事, 表达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之情。
课文结构
三次看花
母亲要带“我”去,“我”不答应 “我”答应了,但母亲不能同去
“我”和妹妹一起去
母爱伟大
对母亲的思 念之情
情节梳理
描述母亲生前的点滴
01 生活和对“我”的关
怀。
回忆母亲带“我”去
02 看菊花,试图让“我”
走出低谷。
秋天的怀念
课文背景介绍
i.这篇散文是史铁 生回忆母亲的一 篇怀念文章。
ii.写作背景:史 铁生在年轻时因 病双腿瘫痪,母 亲对他关怀备至。
iii.文章发表时间 及刊物:1985年 发表在《北京文 学》上。
01
02
03
作者简介
史铁生:
o生平简介: 1951年出生于北京,1980年的一本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为他赢得 了声誉。 o主要作品: 《命若琴弦》、《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病隙碎笔》、《合欢树》等。 o特殊经历: 年轻时因病导致双腿瘫痪,其后依靠轮椅生活,丰富了他的创作题材。 o创作风格: 作品多为探讨生命、命运和家庭的主题,文笔质朴感人。
课文精讲
· 秋天的菊花: 菊花象征母亲的 爱和希望,通过 菊花的描写,表 达对母亲的怀念。
01
·主题升华:作者 和妹妹在母亲的 爱中找到了生活 的力量,决定好 好生活下去,体 现了文章的主题。
02
重点句子解析
i.“她的细心和关 怀无时无刻不 在。”
1
赏析:通过强 调母亲对“我” 持续不间断的照 顾,突显了母爱 的无私和伟大。
1
重点句子解析
ii.“我真想再听听 她的声音。”
2
赏析:通过写 “我”对母亲声 音的怀念,反映 了失去母亲的孤 独和痛苦。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语文《秋天的怀念》教学课件

课文环绕着“我”和母亲写了哪四件事? 表达了“我”对母亲怎样的情感?
课文三次写看花。请勾画出相关句子完成表格。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看花
听说北海的花都开了, 我推你去走走。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 你去看看吧。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 北海看了菊花。
我的态度
不,我不去 。 我活着有什么劲? 什么时候? 好吧,就明天。
“我”发脾气时,母亲抚慰我;母亲为 了“我”隐瞒病情;母亲央求“我”看 花;母亲的临终挂念,运用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多种描写方法, 刻画了一位坚韧、宽容、伟大、无私的 母亲形象。本文以抒情为主,抒发了 “我”对母亲的愧疚之情。
2.又是秋天,当作者站在母亲的墓前 看着母亲的遗像,他会说些什么呢?
母亲,儿子来看您了。自从您秋天 走后,我和妹妹都懂了您的话,您放心 吧,我俩在一块,一定会好好活着。
3.仿写: 母爱是儿女离家时亲切的叮铃,
那份牵挂陪伴我们远行; 母爱是 千里之外那温暖的家书 ,
那份温情陪伴我们前进 ; 母爱是 黑暗微光下缜密的针线 ,
那份感动陪伴我们奋斗 。 4.读完本文,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 儿活……
“我”对生活的态度前后有什么变化?
生活绝望
“要好好儿活”(再生)
文章反复写“看花”的原因是什么?
“看花”是全文的中心事件;“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
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
找一找课文中表现“我”愧疚的句子 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
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 地。——为自己没能关心母亲的健康而难过;
E、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 说着:“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 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 一个……”

《秋天的怀念》

《秋天的怀念》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絮絮叨叨(xùxùdāo dāo)
考点二 理解字词意思
沉寂:非常寂静,听不见一丝声音。 憔悴:指黄瘦;瘦损;瘦弱无力脸色难看的样子。《国语·吴语》:"使吾甲兵 钝弊,民日离落而日以憔悴,然后安受吾烬。" 神色:神情面色,状态表情。 敏感:⑴.感觉敏锐;对外界事物反应很快 皮肤或神经上比较敏感的部分。 ⑵.反应很快速,对一件事或某种东西非常敏锐,察觉快速,可很快判断或反 应过来。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唠叨。
3、对《秋天的怀念》这个题目的理解,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秋天是故事发生的特定时间,有意境。
B.母亲是在秋天去世的,更易引发怀念之情。
C.“我”是在秋天懂得了母爱,同时收获了生存的勇气。
D.秋天萧条景象衬托“我”遭遇不幸后的绝望心情,反映“我”的人生一直是
“秋天”。
答案:C
谢谢大家
补充链接:人物形象或感情
分析人物的感情或形象,可以从“描写方式”入手(语言、神态、动 作、外貌、心理等五个方面) 动作描写①此处用了动作描写,...等动作写出了…的(特点),也体 现出了…的品质。(关键在于取字说出动作或行为的特点,再体现人 物形象) 神态与语言描写①运用了神态与语言,写出……(自己概括 情节),体现出了…的心理(神态主要是揣测心理),表达了…的感 情。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作者在行文中总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
的褒贬或情感。 “我可活什么劲儿……”“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从绝望到希望的转变。
5.从重点文段理解主旨(开头、结尾)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 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小学语文《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秋天的怀念》优秀教案

小学语文《秋天的思念》优秀教案小学语文《秋天的思念》优秀教案《秋天的思念》是语文S版十一册的一篇精读课文,是史铁生写的一篇思念母亲的散文。

课文写了在“我”因双腿瘫痪而暴怒无常时,母亲耐心地抚慰“我”;为了让“我”散心,母亲想方设法想带“我”去北海,可是母亲已重病缠身,母亲带着重病的身体,最终没能满足心愿而死去。

母亲在临终前,还在念叨生病的儿子和未成年的女儿。

母亲的深切关心今生已无法报答,只有无尽的思念缠绕心中。

这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歌颂了伟大而无私的母爱,这种母爱如涓涓细流,润物细无声,流淌在字里行间。

是一篇充满人生哲理的感人作品。

六年级的学生对于语文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并具备了一定的朗读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和感悟能力。

阅读的重点开始由理解词句的意思转向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因此,课堂应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积极创设情境,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深切地感受母爱的`伟大。

现在的孩子大多沉浸在幸福生活之中,以为父母为他们做事是理所当然的,对父母总是呼呼喝喝。

通过《秋天的思念》一课的学习,让学生悟出母爱的内涵,同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体会这种爱,回报这种爱。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

”《秋天的思念》一文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通篇洋溢着作家史铁生对母亲的无尽思念和对母爱的深情赞颂。

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先创设情境,触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通过朗读、交流来了解课文大意,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味人物的内心情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

1.知识与能力: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品味文章精彩词句,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崇高的母爱。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抓住细节描写,体会母爱的伟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如何正确对待人生路上的困难和不幸,学会坚强,珍惜生命。

重点:通过朗读感受和表达朴素而深厚的母爱。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原文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原文

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原文(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英语单词、英语语法、英语听力、英语知识点、语文知识点、文言文、数学公式、数学知识点、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English words, English grammar, English listening, English knowledge points, Chinese knowledge points, classical Chinese, mathematical formulas, mathematics knowledge points, composition boo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原文史铁生《秋天的怀念》原文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

人教版《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秋天的怀念》

人教版《秋天的怀念》《人教版〈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是史铁生的一篇感人至深的散文,被选入人教版语文教材。

这篇文章以朴实无华的文字,真挚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母爱的伟大以及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

文章开篇,作者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自己双腿瘫痪后的状态。

那时的他,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常常把自己内心的痛苦和绝望,化作对身边人的怒火。

而他的母亲,总是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他脆弱的心灵。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作者双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这一细节看似不经意,却深刻地反映出母亲的心思全然放在了儿子身上,无暇顾及自己的喜好。

她总是想方设法地宽慰儿子,甚至提议推着他去北海看菊花。

然而,作者却总是一口回绝,从未考虑过母亲的感受。

有一次,作者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她是怕儿子看到这凋零的景象,心中更加悲伤。

“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悴的脸上现出央求般的神色。

作者却狠心地说:“不,我不去!”那时的他,还不懂得母亲的苦心,不懂得生命的可贵。

后来,母亲出去了,就再也没有回来。

作者没想到,那竟是与母亲的永别。

母亲在昏迷前的最后一刻,还惦记着自己的儿子和女儿。

当作者得知母亲病危的消息,他才猛然醒悟,母亲为他付出了太多太多,而他却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中,从未关心过母亲。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看到这绚丽多彩的菊花,作者终于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母亲希望他能像菊花一样,在秋天这个季节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美丽,坚强地面对生活的挫折。

在这篇文章中,史铁生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却把母亲对儿子的爱刻画得淋漓尽致。

母亲的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都饱含着深深的母爱。

她在儿子绝望的时候,给予他温暖和希望;在儿子自暴自弃的时候,鼓励他勇敢地面对生活。

她用自己的生命,为儿子撑起了一片天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秋天的怀念
史铁生
双腿瘫(tān)痪(huàn)以后,我的脾气变得暴躁无常,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zá)碎;听着录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

母亲这时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

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的,看着我。

“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

”她总是这么说。

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瘫痪以后,她侍(shì)弄的那些花都死了。

“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着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意思!”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常常肝疼得整宿(xiǔ)整宿翻来覆(fù)去睡不了觉。

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

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

”她憔(qiáo)悴(cuì)的脸上现出央求的神色。

“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说。

我的回答已经让她喜出望外了。

“好吧,就明天。

”我说。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

“那就赶紧准备准备。

”“哎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xù)絮叨(dāo)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shàn)’,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

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

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

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她出去后,就再也没回来。

邻居的小伙子背着我去看她的时候,她正艰难地呼吸着。

别人告诉我,她昏迷前的最后一句话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和我那个未成年的女儿……”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菊花。

那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在秋风中正开得烂漫。

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

妹妹也懂。

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1 /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