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研究
东北林蛙8个地理种群的形态聚类分析

安 徽 农 业 科 学 。 u a o A hi gi Si20 。6 1 )79 J r l f nu A r. c.0 83 (8 :69—70 on 70
责任编辑
陈娟
责 任校 对
张 敏
东北 林 蛙 8个 地 理 种群 的形 态聚 类 分 析
M utn n ix g nM utn e ma r . es eeus e rne az d l t a z . Rs tVrne nlis wd t o a dXa i on iwr es e Mat s twrv i c  ̄ y aa u ea le [ e l aac a s oe: e n ia ona a e ud rr l r e aa e n c srn y d u] i a ysh h
摘要 [ 的] 目 确定 东北林 蛙 系统地 理分布 图。[ 法] 方 对长 白山和小兴安 岭 自 然分 布的 东北林蛙 8 个地理种群 的 4个形态指标 ( 体长 、 体 重 、 肢长和后肢 长 ) 前 进行测 定 , 并对 测定结 果进 行 方差 分析和 聚类分析 。[ 结果 ] 态学分析表 明 , 形 雄性 种群 中, 于完 达 山的 东方 红种 属 群 与小兴安岭种 群和 长白山种群存 在明显 的形态差 异( 00 )雌性 种群 中, 于小兴安岭 种群 的鹤北种群 与长 白 山种群存在 明显的 P< . ; 5 属 形 态差 异( 00 ) P< . 。聚 类结果显 示 , 性 东北林蛙 可以分为 3 : 阳、 5 雄 组 泉 天北 、 阳、 口钦 种群 一组 , 力 、 山种 群一 组 , 朝 大 铁 鞍 东方红种群 组 ; 性 东北林 蛙也 可聚为 3 : 阳、 阳一组 , 雌 组 泉 朝 天北 、 大口钦 一组 , 北 种群 一组 。[ 鹤 结论 l 江平 原板 有 可能 是 东北林 蛙的 地理起 三 源 中心 , 东北林蛙 沿着松花 江逆流 向长 白山和小兴 安岭 2个地 区适应 辐射 , 成现有 的东北林蛙 地理分 布格 局 。 形 关键词 东北林蛙 ; 地理种群 ; 形态特征 ; 分布格局 ; 地理起 源 ; 聚类 分析 中图分类 号 S 1 9 1 文献标 识码 A 文章 编号 0 1 — 6 120 ) — 7 9 — 2 5 7 6 1( 8 1 069 0 O 8
不同地理分布区中国林蛙的身体特征变异

辽宁省成为了两物种 的一个过渡地带 , 但辽宁地 理范围太 大, 间还 可更具 体划分 二者界线. 其 为 此, 笔者专程赴辽宁这一模糊地带采集标本 , 并对 此有较详细介绍.
近年来虽然不 同学者 5 ,先后将中国各地产 的林 蛙从 中国林蛙 中分 出或恢 复为有效种 , 但该物种 仍分布甚广 , 各地居群 问的形态 和核型仍有一定 的差异. o i l等也认为可能存在隐存 种. Brn 6 k 传统 的中国林蛙 与东北林蛙 的分布界线 相 当粗 略,
林 醛 泡 后 变 蛙甲 浸 前 体长 化
6. 0 O0
1 .
【 垦 亘垦 : 塑笪 l !
在一块 , 作特别的研究. 考虑到经 甲醛浸泡后会 出 现误差 , 故在去采集标本前 , 我们对林 蛙用 甲醛浸 泡前 后 的体 长作 了测量对 比( 随机取样 3 0只雄
蛙 ) .
5. 0 O0 4.0 00
臂及手长、 后肢全长 、 长、 胫 足长等 1 项数据 [ , 1 8 】 并对林蛙进行 雌雄鉴别 : 雄蛙 前足第一趾上 有示 婚垫 , 而雌蛙没有 , 幼蛙在未发育成熟一般都没有
标本编号
.
图 1 浸 泡 前后 林 蛙 体 长 对 比
F g 1 L . t e o e a d at ri i .  ̄ s h b f r n f e mme s n o o ma d h d o - ri ffr l e y e c r o n p rd Ra a ae n
第1 7卷第 2期 2 1 0 1年 6月
Junl湖南省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ehi ora f u a ni n n —Bo g a Pl c n o n nE v omet ioi l oy H r l c t
(精选)林蛙

长白山林蛙一、林蛙简介一、、关于东北林蛙种级的确证及哈蟆油(雪哈油)作为名贵中药材原动物基源的考证。
长白山林蛙与东北林蛙系同物异名。
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两栖纲(Amphibia)、无尾目(Anuraor Salientia)、蛙科(Ranidoae)、林蛙属(Rana)动物。
近几年,随着生物科学的进展,学术界众多专家学者从细胞、基因水平研究探讨林蛙属的分类,才真正地证明散布于中国东北长白山区域的中国林蛙其分类阶元为一有效物种级,即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Guenther),因其要紧散布于吉林长白山脉,故又习称长白山中国林蛙。
当以细胞学、分子生物学研究方式为技术平台,从细胞、基因水平进行比较才真正地揭露了生物体外观表态的调控因子。
其中国林蛙东北长白山居群的细胞核型的第7对染色体为m,而其它散布区域的中国林蛙那么为sm,除此之外,就其形态、生境、散布象限亦不同,而其细胞核型、C带、银染亦存在明显不同,据此各类不同足以说明中国林蛙东北长白山居群应为一独立的有效物种。
长白山中国林蛙,别名哈蟆、雪哈,是一种重要的野生经济动物,系名贵山珍、滋补佳品和美味佳肴与一身,举世闻名。
我国东北吉林长白山区是长白山中国林蛙(即学名东北林蛙)的原产地、主产区,其中尤以东北长白山脉桦甸林区盛产。
并以食用和药用历史悠长,质量之优而闻名于世。
我国最先记载长白山中国林蛙的史书为《本草图经》(宋·苏颂)和《本草纲目》(明·李时珍),距现今已有九百余年的历史,长白山中国林蛙(哈蟆、雪哈)自明代始即被封为朝廷贡品,被列为“关东三宝”,清朝时期被誉为“水陆八珍”之首,同时也与“飞龙”、“熊掌”、“猴头”并誉为“四大山珍”。
史书记载,哈蟆油(雪哈油)起初是在我国东北民间作为美味食物应用,后来在应用中发觉其具有显著的滋补强壮之功效,达到人所珍视的程度,以致成为名贵中药材和滋补保健品,现今其与长白山原生态野生人参、鹿茸并列,被誉为“东北新三宝”或“吉林新三宝”。
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典型林蛙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

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典型林蛙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成因是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对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演化规律、物种形成的生态学过程与进化路径、制定物种保护与管理对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两栖动物是全球生物多样性受到最严重威胁的物种类群,濒危物种比例居各种生物类群之首。
同时,两栖类物种的低迁移能力、生境敏感性以及高家域忠实度,是研究谱系生物地理学与生物多样性演化规律的理想物种。
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共记载了蛙科(Ranidae)林蛙属(Rana)6个物种,分别是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oulenger,1886)、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is Lu et Li,2002).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 Gunther,1876)、中国林蛙隐存种(研究中称为“中国林蛙近似种”,Rana cf. chensinensis)、桓仁林蛙(Rana huanrenensis Liu, Zhang et Liu,1993)、徂徕林蛙(Rana culaiensis Li, Lu and Li,2008),其中,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 Booulenger,1886)、东北林蛙(Rana dybowskiiGunther,1876)、中国林蛙隐存种(研究中称为“中国林蛙近似种”,Ranacf.chensinensis)、为广泛分布种,昆嵛林蛙(Rana kunyuensis Lu et Li,2002)为山东昆嵛山特有种,其它两种特别稀有,本次野外调查没有采集到任何标本,因此本研究以这4个物种为研究对象,聚焦以下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四种林蛙与已知蛙科物种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结构是否一致?有何重要特征?(2)三种广泛分布林蛙(黑龙江林蛙、东北林蛙、中国林蛙近似种)的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及其种群的历史动态是否呈现相同趋势?(3)导致三种林蛙种群遗传多样性空间结构及种群动态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是否符合气候隔离假说、河流障碍假说、山脊障碍假说?(4)如何根据林蛙的种群的历史变化规律制定物种保护对策?为此,本研究通过在东北、华北地区广泛调查采样,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获得序列信息,利用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为分子标记,重建系统发育关系及分子钟估算,结合古冰期气候信息和地质事件证据开展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研究结果:(1)四个林蛙属物种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特征通过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昆嵛林蛙(R. kunyuensis)、东北林蛙(R.dybowskii)、中国林蛙近似种(R. cf. chensinensis)四种林蛙标本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测试,发现林蛙属中存在着新型全序列结构。
东北三省中国林蛙产业概况及效益、问题分析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J o u r na l of Li a o n i n g Fo r e s t r y S c i e nc e& T e c h n o l og y
201 5 N o4
第4 期
东北三省中国林蛙产业概况及效益、 问题分析
张 明 宏
东 北 地 区 的 中 国林 蛙 R a n a c h e n s i n e n s  ̄( 蛤 士 蟆、 蛤蟆 , 以下 简 称 林 蛙 ) 不 仅 数 量 多 , 个体 大 , 而 且 提 炼 的蛤 士 蟆 油质 量 好 , 驰 名 中外 。长 久 以来 由 于 人 为 过量 捕 捉 和 自然 环 境 恶化 , 野 生 中 国林 蛙 资
( 桓仁县青 山保护局 , 辽宁 桓仁 1 1 7 2 0 0 )
摘
要: 中国林蛙 及 其 产 品为 高蛋 白低 脂 肪 的 野 生食 品 , 由于其野 生 资 源 已受到极 大破 坏 , 其 产 品
在 国内外 市场一直供 不应求。只有加强保护, 积极开展人工养殖 , 拓宽饲养领域 , 才能满足人们对 林蛙及其产品的需求 , 帮助农 民脱 贫致富。该 文阐述 了东北三省 中国林蛙养殖、 产品开发利用概 况、 养殖的效益分析 、 存在问题以及发展对策。
关键词 : 中国林蛙 ; 人 工养殖; 效益 ; 问题 ; 发展对策 中图分 类号 : ¥ 7 5 9 . 7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1 — 1 7 1 4 ( 2 0 1 5 ) 0 4 . 0 0 4 5 — 0 4
1 养 殖概 况
蛙 的全 人 工养 殖 进入 了一个 高 速发 展 时期 , 而且 国
内林蛙养殖 8 0 %集中在吉林 、 黑龙江 、 辽宁 3 省 。 吉林 省 林 蛙年 养 殖量 达 几 十亿 只 , 年 回捕 商 品 量3 亿只左右 , 生产林蛙油 1 6 0 t 左右 , 2 0 1 0 年产值 达到 1 5 亿元。林蛙主产区充分利用林业资源发展 林蛙养殖 , 目 前, 封沟养蛙约 4 0 0 0 条, 养蛙面积 5 0 多万 h m , 养 殖 户达 到 6 0 0 0多 户 , 林 蛙 养殖 业 已初 具规模 , 养蛙现已成为当地农 民增收致富的重要手 段之一 。舒兰市被 国家科委确定为“ 中国林蛙种苗 示范基地” ; 桦甸市被吉林省林业厅确定为“ 中国林 蛙 科 技示 范基 地 ” 和“ 林 蛙产业 化示 范基 地 ” 口 】 。
中国林蛙与黑龙江林蛙、黑斑蛙、蟾蜍的鉴别

3 蝌 蚪 的 鉴 别
35 0粒 , 浮于水 面 , 径 17~2 0m 0 多 卵 . . m。受精 卵动物 极呈
黑 棕 色 , 物极 呈乳 黄 色 。与 中 国林 蛙 卵 团 不 同 的 是 黑 斑 蛙 植
药 用 动 物 淡 水养 殖 的生 产 及 教 学 研 究 工 作 。E—ma :h n ig @ i cu qnw l
雄蛙随即选择适宜 的静水域做产 卵池 , 占区呜叫 , 招引雌蛙 ; 雌 蛙 闻声 人 内 , 之 抱 对 准 备 产 卵 。产 卵 后 , 龙 江 林 蛙 再次 与 黑
生 活 在 海拔 1 0 以 下地 带 , 海拔 1 0 以下 地 带 0m 8 以 0m 0
数量居多。完全 营陆地生 活 , 习居 于阴暗潮湿 山坡 的树 丛下 或山间溪流附近。每年 的活 动极有规 律性 , 一般在 每年的 9
月 下 旬 至 翌 年 4月 下 旬 营 水 栖 生 活 , 冬 时 群 集 于 深 水 处 的 严 沙 砾 或 石块 下进 行 冬 眠 ; 份 解 冰 后 进 入 附 近 的 水 泡 子 或 3月 沼 泽 地 带 呜 叫抱 对 , 卵于 岸 边 浅 水处 水 草 上 ; 产 每年 4月 下 旬 至 9月 下旬 进 入 森 林 生 活 。 中 国林 蛙 从 5月初 至 9月 末 为 陆
一
3 2一 1
江苏农业科学
21 0 1年第 3 9卷 第 4期
王春清, 王海玉.中国林蛙 与黑龙江林蛙、 黑斑蛙 、 蟾蜍 的鉴别[ ] J .江苏农业科学,0 13 ( ):1 3 3 2 1 ,9 4 3 2— 1
中 国林 蛙 与 黑 龙 江林 蛙 、 斑 蛙 、 蜍 的鉴别 黑 蟾
东北林蛙开发与利用的研究现状

东北林 蛙开 发 与利用 的研 究现状
赵立香 , 李荣权 1 , 肖振 晶
( 1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动物科学学院 ,吉林 1 3 2 1 0 1 ;2 . 吉林石化矿 区服务事业部医疗服务 中心 ,吉林 1 3 2 1 0 1 ) 摘 要: 林蛙是极具研 究价值的经济动物之一 , 其 全身是 宝, 对林蛙的开发 主要 集 中在 林蛙油 、 林蛙 肉及林蛙皮活性
止、 痨嗽 咳血等症。 蛙油具有抗衰驻颜 的神奇功效。 对人体增
用 。蛙油是一种兼具药用 、 食补 、 美容 的高级营养品。一年四
吉林 和辽宁 三省 的纯野生 动物 , 亦被 称为哈什蚂 ( 哈 士蟆 ) ,
它集 美容 、 药用 、 食用 为一体 , 是我 国著名的经济 蛙种 。基 于
季 皆可食用 , 长期食用更佳 。因此对于林蛙 的主产 品林蛙 油 的开发是极为广泛 的, 主要是保健药品和食 品上 。 林蛙油软胶囊 是 目前开发的主要产 品之一 , 为黄棕 色油 状液体 , 具 体的产 品有吉 蛙雪蛤娇颜胶囊 、 吉蛙雪蛤活力 胶
林蛙皮肤损伤后不易感染 、 自愈速度快 。研究证 实这些 都 与林蛙皮肤 中所含有 的活性肽有关 , 林蛙 皮中还含 有大量 的透 明质 酸 H A和胶原蛋 白 , 因此对林蛙皮 的研究 开发也越
来成 为科研工作者研究 的热点 , 大部分 的研究也集 中在对林
蛙皮 活 性 肽 的 研究 上 。
其丰富的药用及保健美容功能 , 目前被广泛 的开发与利用 。 本文主要从 东北 林蛙在药用 、 食用 、 保健 几方面现状进行 综
合阐述 。
1 林 蛙 肉 的开 发 与 利用
林 蛙 肉质细嫩 、 清白、 味道 鲜美 , 是高蛋 白低脂 肪 肉类 ,
东北地区林蛙的种类、分布及价值

年调查显示, 桦甸红石大森林的林蛙出油率就比桦甸 其他山区林蛙的出油率相对 高些 。
23 林蛙出油率与蛙龄的关系 .
右; 林下土壤肥 沃 , 温度较高 , 水性强 , 被繁 地表 含 植 茂, 富含营养的枯枝落叶层可达 2 c 春 夏腐烂 能 自 0m, 然滋生和繁衍数百种昆虫。得天独厚 的森林环境为林 蛙的繁殖 、 息 、 栖 觅食和 入水冬 眠创造 了 良好的生 存
32 食用 .
林蛙油不仅具有较高 的药用价值 , 且具有很高 而 的食用价值 , 尤其是 中国林蛙和黑龙江林 蛙生长在无 污染的大森林 中, 山林精 气 , 凝 饮清泉 甘露 , 食百种 昆
3 . 中国林 蛙嚼 片 完 好地 保 存 了林蛙 粉 、 :1 3 D A粉 中的有效成分 , 以促进人体 的新 陈代谢 , N 可 具
,
33 保 健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林 蛙油 其营 养价值 高 , 由于 俗称 “ 大补 品”因其 , 专摄取 昆虫类食物 , 又称 “ 纯绿 色食品” 是延缓衰老 、 ,
滋补强 壮 、 增强 机体免 疫力 的最 佳滋补 良药 , 广泛应
用于医药和保健 品。
气不足 、 解热 毒 、 利水 消肿 、 虚劳 咳嗽 , 养肺 滋肾之 有 特: 。” 效
l 0月上旬至封冻前( 霜降前 ) 回捕的雌林蛙 , 蛙油 肥厚 、 量好 、 质 出油率高 ; 其他 时问捕获 的雌林蛙 , 蛙
油薄 、 质量差 、 出油率低 , 被称为 “ 秋瘪子 ” 。
3 利 用价 值
蛋 白质 占总量的 5 . 纯蛋 白质含 量为 4 . 6 %、 3 07 %, 另外 , 还含有蛙醇 、 多糖类 、 磷脂及多种激素等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研究肖井雷1,刘玉翠2,姜大成1*(1.长春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吉林长春130117;2.承德医学院中药所,河北承德 067000)摘要:目的通过对11份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学比较研究,进一步评价和总结东北产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
方法采集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雌蛙)鲜标本11份,从量度、表观特征两方面进行横向比较。
结果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结论全面、系统地描述了中国林蛙东北居群的形态特征,弥补了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及其特征的不足之处,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林蛙的分类地位及其鉴别特征提供依据。
关键词:中国林蛙;不同地域;量度;形态特征Study on the morphology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that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northeastXIAO Jing-lei1,JIANG Da-cheng1,LIU Y u-cui2(1. College of Pharmacy, Changchu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lin Changchnu 130117,China;2.Institute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 Chende MedicalCollege Hebei Chende 06700,China )Abstract:Object By comparatively studying on the morphology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which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 further evaluating and summing up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northeast. Method We collected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specimen(female frog) from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 horizontally comparing them from the measurement and surficial characters. Result It is similar to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that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liv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northeast.Conclusion we systematically describe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northeast, making up for limitations and insufficiency of the historical documents, and laying a foundation in order to inquire into the characters of classific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for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Key words: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ifferent regions; Measurement; Morphological character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David,俗称哈士蟆、田鸡、蛤蟆、雪蛤等,为名贵中药材哈蟆油的基源动物,其名由Pere David[1]1875年根据秦岭殷家坡的标本而订。
关于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描述,以往的文献报道,均是纵向地对同一产区或居群间的中国林蛙形态进行比较,而且存在标本单一化、数量少等问题,由于动物的形态特征受其栖息环境影响颇大,这种纵向比较不具有代表性,难于全面、系统地描述中国林蛙的形态特征,故本文从横向角度出发,对东北不同地域分布的中国林蛙进行形态学研究,比较分析其异同点,详尽地描述其形态特征,为进一步探讨中国林蛙的分类地位及其鉴别特征提供参考。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资助项目(02-03zp26)作者简介:肖井雷(1977—),男,吉林省长春市人,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从事中药资源与质量控制研究。
Tel:(0431)6172211 E-mail:cc-xjl@*通讯作者:姜大成Tel:(0431)61722581 E-mail:cc-xjl@或johnjdc@1 样品采集我们对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雌蛙)鲜标本进行了采集,共采集11份样品,具体产区见表1。
表1 中国林蛙采集地点、数量及时间Table1 The collecting、location and time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样品代号sample code采集地点Collectible location只数number采集时间Collectible timeA 吉林省抚松县松江河镇300 20021104B 吉林省江源县大阳岔子300 20031110C 吉林省靖宇县300 20031015D 吉林省临江县300 20021019E 吉林省通化县大都岭乡赶马河村300 20031031F 吉林省蛟河市白石山镇媲河林场300 20031101G 吉林省舒兰市新安乡榆树沟柳树河林场300 20031101H 黑龙江省尚志市韦河林业局300 20031103I 黑龙江省五常市山河屯林业局300 20031104J 吉林省柳河市300 20031104K 吉林省延吉市汪清县金沟岭养蛙厂300 200311242 形态描述2.1 量度比较采用测量法,分别对上述不同地域产的中国林蛙鲜标本(各30只)进行量度比较。
体长:是指从吻尖端到坐骨间的长度;头长:是指从前颌骨到颈椎间的长度;头宽:是指方轭骨之间的宽度;胫长:是指腓胫骨的长度;股长:是指股骨的长度;前肢长:是指肱骨和桡尺骨的长度;后肢长:是指股骨、腓胫骨和跗骨的总长度;鼻间距:是指两鼻间的距离;眼间距:是指两眼间的距离。
2.2 特征比较采用观察法,分别对上述不同地域产的中国林蛙鲜标本进行特征比较。
3结果与结论3.1 综合分析量度比较数值(见表2、3),可以看出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在数量性状上具有一定的相同或相似性。
即大多数头长大于头宽,偶见头宽大于头长;胫长多数大于体长之半,而股长均小于体长之半;前肢长小于体长之半;后肢长均超过体长;鼻间距均大于眼间距。
3.2 综合分析表观特征比较,可以看出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在质量性状上无明显差异,地区间的形态特征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因此,我们详尽地整理出中国林蛙东北居群的形态特征如下:体型大而肥;头较扁平;口阔,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颌,吻棱明显;鼻孔圆形,位于吻、眼之间,两眼间横纹清晰(或不清晰或无),明显的鼓膜位于眼后方,鼓膜外有略呈三角形的黑斑;前肢粗状,后肢长,蹼发达,胫跗关节一般超过眼,左右根部重叠颇多;眼大,凸出;指端圆,指较细长而略扁,指长顺序为3>1>4≥2关节下瘤、指基下瘤及内外掌突均较显著;趾端钝圆,第3、5趾等长,关节下瘤小而明显,蹼缘几乎无缺刻。
背侧褶不成直线,上宽达眼部,下窄达胯部,偶见等宽;有的呈棕色、棕红色、棕灰色、黑褐色、灰褐色。
背部斑点少数无;多数有一呈“人”、“八”、“Λ”字形、条形或不成形斑点,其余散布于背部,偶布于鼻、眼间;呈黑色、棕色、灰色、灰棕色或黑褐色。
大多数体侧密布疣粒,有的呈红色或棕色;有的背部及后肢也有疣粒;前肢多光滑,少数见疣粒;少数全身光滑。
腹部颜色多样,有淡黄色或杂有灰斑、白斑、棕斑或与浅红色、乳白色相间,(浅)红色或杂有灰斑、白斑、淡黄斑(点)或与淡黄色相间,粉黄色或杂有白斑(点),淡黄灰色,红色、白色或红、黄、白相间,偶见乳白色或杂有(粉)红斑、灰斑或与灰色相间;有的下颌呈红色或白色,浅红色杂有灰斑或与乳白相间,红、黄、灰相间,淡黄杂有灰斑或浅红杂有灰斑。
四肢有呈黑色、(深、浅)灰色、灰黄色的横纹;前肢至多5条,有时不清晰或无;后肢至多19条;少数四肢横纹不清晰或无。
背部颜色多样,有土黄色、(黑、灰、黄)褐色、青灰(黄)色、黑色、灰黄花斑、(灰)黄棕色、黄绿色、灰黄色、偶见红棕色。
4讨论4.1 关于中国林蛙的分类阶元问题,学术界纵说纷云。
据文献[2]报道,中国林蛙的东北居群属于亚种级,但谢锋等[3]认为其为种级,即东北林蛙,而尚志林蛙R.Semiplicata (Nikol'Skii,1918)和中国林蛙长白山亚种为该种的同物异名。
鉴于中国林蛙的分类问题,学术界尚无统一定论,本文仍以《中国药典》收载的物种为论文基础。
4.2 从表3可以看出,东北地区产中国林蛙的头长与头宽并无确定的大小关系。
因此,我们认为魏刚等[2]将其作为种下分类检索依据之一,值得进一步商榷。
4.3 本文从横向角度出发,对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进行形态学比较研究,详述了中国林蛙东北居群的形态特征,弥补了以往文献[2,4]报道及相关书籍[5]记载的不足之处及研究手段的局限性,为进一步研究中国林蛙的分类阶元及种质资源奠定了基础。
Reference[1] David A.Joural de Mon Troisime V oyage D'exploration Dans.Paris:I'Empire Chinois,1875,1.[2]Wei G,Chen F G.The study of new subspecies on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J]. Classification of animals journal,1991,16(3):375.[ 魏刚,陈服官.中国林蛙新亚种研究.动物分类学报,1991,16(3):375.][3]Xie F, Y e C Y, Fei L, et al. The study of the species the taxonomy Rana in the northeast[J]. Classification of animals journal, 1999,24(2):224.[ 谢锋,叶昌媛,费梁等.中国东北地区林蛙属物种的分类学研究.动物分类学报,1999,24(2):224.][4]Ma C F,Yu C L. An economical significance frog—Hashima[J].The biology notifies,1958:6.[ 马常夫,于春林.一种有经济意义的蛙———哈士蟆.生物学通报,1958:6.][5]Yang C L,Qi Y J.The herbal of animal[M].Beij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Ancient Book Publishing House,741. [杨仓良,齐英杰编著.动物本草.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741.]表2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量度表Table2 The table of measurement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different areas in Northeast代号code体长(cm)the lengthof the body头长(cm)The lengthof the head头宽(cm)the breathof the head胫长(cm)The lengthof the calf股长(cm)The lengthof the thigh前肢长(cm)The lengthof theforelimb后肢长(cm)The lengthof the hindelimb鼻间距(cm)Thedistance ofnoses眼间距(cm)thedistance ofeyesA 5.7~7.46.46 1.8~2.31.961.5~2.11.753.1~4.33.372.3~3.32.692.0~2.32.116.9~9.07.560.4~0.550.4750.4~0.450.405B 5.8~7.46.66 1.9~2.22.051.7~2.21.93.2~4.03.632.4~3.22.731.8~2.62.226.9~8.57.80.4~0.60.4960.4~0.50.462C 5.8~7.06.48 1.8~2.01.991.5~2.01.793.1~3.53.232.1~2.52.361.9~2.22.026.9~7.36.990.4~0.60.4950.3~0.50.426D 6.0~6.96.48 1.9~2.12.031.6~1.81.642.9~3.43.092.3~2.92.571.9~2.32.266.8~7.87.170.4~0.50.4750.4~0.50.43E 5.2~6.05.48 1.6~1.91.791.4~1.91.682.7~3.52.932.1~2.72.421.6~2.11.846.1~7.66.540.3~0.50.420.3~0.450.39F 6.3~7.56.87 1.9~2.32.091.7~2.21.953.2~4.03.552.5~3.22.821.9~2.22.137.1~8.67.620.4~0.60.50.4~0.60.46G 6.0~7.16.53 1.8~2.02.011.7~2.01.843.0~4.03.372.2~2.62.51.9~2.22.056.4~8.27.250.4~0.50.450.4~0.50.43H 6.2~7.16.56 1.9~2.11.971.8~2.11.893.0~3.43.182.3~3.02.591.8~2.12.06.8~8.07.290.4~0.50.470.3~0.50.415I 5.4~7.16.27 1.7~2.11.941.5~2.11.852.8~3.83.282.1~3.32.661.7~2.41.995.9~8.27.140.4~0.550.4650.38~0.50.433J 5.5~6.46.08 1.7~2.11.721.6~2.01.83.0~3.63.292.1~2.82.441.9~2.31.976.0~7.36.940.4~0.50.4450.3~0.450.397K 5.7~7.36.44 1.7~2.11.791.9~2.42.043.4~4.23.662.6~3.62.922.2~2.62.337.4~8.57.770.4~0.550.4950.33~0.550.4454表3东北不同地域产中国林蛙的量度比较Table3 The comparison of measurement of 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 in different areas in Northeast样品代号Sample codeA B C D E F G H I J K量度比值measure ratio①:1.12②:0.53③:0.42④:0.33⑤:1.17⑥:1.17①:1.08②:0.55③:0.41④:0.34⑤:1.18⑥:1.07①:1.11②:0.50③:0.37④:0.32⑤:1.08⑥:1.16①:1.24②:0.48③:0.40④:0.35⑤:1.11⑥:1.10①:1.07②:0.54③:0.45④:0.34⑤:1.20⑥:1.08①:1.07②:0.52③:0.41④:0.31⑤:1.11⑥:1.09①:1.09②:0.52③:0.39④:0.32⑤:1.11⑥:1.05①:1.04②:0.49③:0.40④:0.31⑤:1.12⑥:1.13①:1.05②:0.53③:0.43④:0.32⑤:1.14⑥:1.07①:0.96②:0.55③:0.41④:0.33⑤:1.15⑥:1.12①:0.88②:0.57③:0.46④:0.37⑤:1.21⑥:1.11注:①:头长/头宽②:胫长/体长③:股长/体长④:前肢长/体长⑤:后肢长/体长⑥:鼻间距/眼间距;黑体字为差异点①:The length of the head/the breath of the head; ②:The length of the calf/the length of the body; ③:The length of the thigh/the length of the body; ④:The length of the forelimb/the length of the body; ⑤:The length of the hinde limb/ the length of the body;⑥:The distance of noses/the distance of eyes;The black word is the differerce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