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主要激素列表
2024年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二篇)

2024年高三生物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产生或合成的一类物质,它们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果实生长等生理过程。
植物激素分为六类: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吲哚乙酸和脱落酸。
这些激素在植物体内以极低的浓度起作用,通过相互作用和调控,共同维持植物的正常生理功能。
一、赤霉素赤霉素是最早被发现的植物激素之一,它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
具体来说,赤霉素能够促进植物的细胞分裂和伸长,使植物的茎长高;同时,赤霉素也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种子的萌发。
此外,赤霉素还能调节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导导性和细胞分化等过程。
二、生长素生长素是植物体内产生最多的激素之一,它能够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过程。
具体来说,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茎叶的伸长,使植物呈现向光倾斜的生长方式;同时,生长素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根系发育和水分吸收。
此外,生长素还能调节植物的开花和果实发育过程。
三、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植物生长中必不可少的激素之一,它能够调节植物细胞的分裂和生长。
具体来说,细胞分裂素能够促进细胞的分裂和增殖,促使植物体组织的生长和发育;同时,细胞分裂素还能够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根系的发育。
此外,细胞分裂素还能调节植物的开花、果实生长和叶片的扩展等过程。
四、脱落酸脱落酸是植物体内的一种激素,它能够调节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
具体来说,脱落酸能够促进植物的果实脱落和落叶过程,使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同时,脱落酸还能够调节植物的花蕾休眠和激活过程。
此外,脱落酸还能控制植物的伸长和生殖生长。
五、吲哚乙酸吲哚乙酸是植物生长中重要的激素之一,它主要调节植物的茎叶伸长和分裂过程。
具体来说,吲哚乙酸能够促进茎叶的伸长和根系的发育;同时,吲哚乙酸还能够促进果实的发育和种子的萌发。
此外,吲哚乙酸还能调节植物的开花和光合作用。
六、脱落酮脱落酮是植物生长中重要的激素之一,它主要调节植物的休眠和休眠释放过程。
具体来说,脱落酮能够促进植物进入休眠状态和从休眠状态中苏醒;同时,脱落酮还能够调节植物的花蕾休眠和激活过程。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

高中生物知识点:动物激素分类解读一、各内分泌腺及分泌的主要激素1.下丘脑:合成下丘脑调节性多肽(HRP),包括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LRH)。
2.垂体:由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有四类:一是促激素,包括促甲状腺激素(TSH)、促性腺激素(促卵泡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二是生长激素(GH);三是催乳素(PRL);四是黑素细胞激素(MSH);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激素有催产素和加压素两种。
3.甲状腺:甲状腺激素(T4或T3)。
4.肾上腺:分为肾上腺皮质激素和髓质激素,其中皮质激素包括:性激素类(包括雌激素和雄激素)、盐皮质激素(醛固酮、去氧皮质酮)、糖皮质激素(可的松、皮质酮、氢化可的松);髓质激素包括: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两种。
5.胰岛:包括胰岛素(胰岛B细胞分泌)和胰高血糖素(胰岛A细胞分泌)。
6.性腺:睾丸分泌雄激素,卵巢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
二、主要激素的功能及异常症1.促(甲状腺、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合成与分泌相应的促(甲状腺、性腺、肾上腺皮质)激素,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2.促(甲状腺、性腺等)激素:促进相应腺体的生长发育,调节相应腺体的激素的合成和分泌,缺乏时表现为对应腺体分泌的激素缺乏症。
3.生长激素:促进生长,主要是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幼年时分泌不足会导致侏儒症,幼年时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成年时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
4.催乳素:促进乳腺腺泡的发育,乳腺的合成与分泌。
缺乏时导致乳汁缺乏。
5.甲状腺激素:促进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异常症包括:甲亢(分泌过多)、呆小症(胎儿分泌不足)、粘液性水肿(成年时分泌不足)、大脖子病(饮食缺碘→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地方性甲状腺肿)。
6.胰岛素: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浓度,促进血糖合成为糖元,促进糖类的氧化分解,抑制非糖尿病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降低。
高中生物激素大全

胰岛素
蛋白质
胰岛B细胞
全身细胞
调节糖类代谢、降低血糖含量、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胰高血糖素
胰岛A细胞
主要是肝脏细胞
调节血糖代谢,促进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肾上腺素
肾上腺髓质受内脏神经的直接支配
提高多种组织的兴奋性、加速代谢、升高血糖含量
胸腺激素
胸腺
作用部位一般为与免疫有关的细胞
1)使T淋巴细胞分化和成熟
2)增强细胞因子的活性,通过快速的活化和增殖免疫细胞来抵御病毒的入侵;
3)减少自身免疫性பைடு நூலகம்答,对一些自身免疫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治疗作用;
4)保护骨髓受损,给放化疗患者注射或口服胸腺素,可减轻由此造成的红、白细胞的减少;
固醇类
主要是睾丸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生成,激发和维持第二性征、雄性激素能够加速机体各种蛋白质的合成、使人体肌肉发达,身体健壮
孕激素
固醇类
卵巢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催乳素
多肽
垂体
促进哺乳动物乳腺的发育和泌乳,调控某些动物对幼仔的照顾行为
雌性激素
固醇类
主要是卵巢
5)调节不同抗体的生成,能够增强、恢复以及平衡机体免疫性功能。
名称(一)
化学性质
主要来源
作用部位
主要作用
相应症状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类
下丘脑
垂体
促进垂体释放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多肽类
下丘脑
垂体
高中生物学中各种“素”汇编

高中生物学中各种“素”汇编一、动物激素1.氨基酸衍生物①甲状腺激素:由甲状腺分泌的一组含碘的氨基酸衍生物,能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具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甲亢;分泌过少,成年人导致粘液性水肿,婴幼儿时期就会患上呆小症;饮食中缺碘,会引起甲状腺增生肿大,称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推广的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对预防碘缺乏症有较好效果,另外,常吃海带等含碘丰富的海藻对防治该病效果也较好。
②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能促进肝糖元分解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浓度升高。
③去甲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分泌,使小动脉收缩、血压升高,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
2.多肽类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3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②生长激素释放抑制激素:由下丘脑分泌,能抑制生长激素的不适宜分泌,用于治疗肢端肥大症。
早期从羊脑中提取,50万个羊脑才可提取5μg,如今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取的工程菌发酵生产,7.5L培养液就能得到5μg。
③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由下丘脑分泌的10肽,能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④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垂体后叶释放,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的排出。
⑤胸腺素:医疗上常从小牛等的胸腺中提取,能促进T淋巴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免疫功能缺陷或低下(如艾滋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
⑥催产素:促进妊娠末期子宫收缩。
3.蛋白质类①生长激素:由垂体合成和分泌,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成年人分泌过多导致肢端肥大症;青少年时期分泌过多导致巨人症,分泌过少导致侏儒症。
1982年,美国科学家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和牛的生长激素基因分别注射到小白鼠的受精卵中,得到了体型巨大的超级小鼠。
②生长抑素:也称生长素释放抑制素,抑制生长激素、胰岛素等多种激素的分泌。
高中生物各种激素的名称和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生理功能
腺
垂
垂
体
体
促甲状腺激素 促肾上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生长激素 催乳素
糖蛋白 促进甲状腺的增生与分泌 39 肽 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 糖蛋白 促进性腺生长、生殖细胞生成和分泌性激素 蛋白质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蛋白质 促进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1/ 2
2/ 2
类固醇
促进卵巢、子宫、乳腺等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女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类固醇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泡发育
常见的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起的病症:
激素名称 相关内分泌腺 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生 呆小症、生理性便秘、水肿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亢
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 催产素
9 肽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9 肽 促进妊娠末期子宫收缩
甲
促进新陈代谢(糖的吸收、肝糖原的分解、升高
氨基酸衍生
状
甲状腺激素
血糖、加强组织对糖的利用) ;促进生长发育, 物
腺
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
胰 A 细胞
岛
B 细胞
肾上腺 肾 皮质 上
腺 肾上腺 髓质
胰高血糖素 胰岛素
糖皮质激素 盐皮质激素
肾上腺激素
29 肽 升高血糖 蛋白质 降低血糖 (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 类固醇 升高血糖、抗过敏、抗炎症、抗毒性 类固醇 促进肾小管吸收钠和钾
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糖升高, 儿茶酚胺
舒张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平滑肌
高中生物涉及到的激素

调节糖代谢,降低血糖浓度
A细胞
胰高血糖素
多肽
肝脏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升高血糖浓度
睾丸
雄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精子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性激素
固醇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卵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的第二性征和正常性周期
孕激素
卵巢、
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氨基酸衍生物(含碘)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胸腺
胸腺激素
多肽
免疫器官
调节T细胞发育、分化和成熟,同时还进入血液影响免疫器官和神经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肾上腺
肾上腺激素
固醇类
促进代谢,升高血糖
胰岛
B细胞
胰岛素
蛋白质
人体主要的内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
分泌腺Leabharlann 激素名称化学性质作用部位
生理作用
下丘脑
抗利尿激素
多肽
肾小管、集合管
促进水分的吸收
促甲状腺素释放素
垂体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调节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垂体
生长激素
蛋白质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激素知识点总结高中

激素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激素的种类1.内分泌激素内分泌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在体内通过血液循环传递,并影响远离分泌腺的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
内分泌腺包括松果体、垂体、甲状腺、甲状旁腺、胰岛、肾上腺和卵巢等,这些腺体分泌的激素控制着人体内的代谢、生长、发育、生殖等重要生理过程。
2.外分泌激素外分泌激素是由胃肠道、肠道、肝脏、肾脏等分泌的激素,它们在体内对消化、吸收、代谢等功能起作用,同时也影响着胃肠蠕动、水盐平衡、血压调节等生理过程。
3.神经激素神经激素是由神经元分泌的化学物质,它们通过神经递质的方式传递神经冲动,控制着人体的神经传导、情绪、行为等活动。
4.免疫激素免疫激素是由免疫细胞分泌的激素,包括干扰素、干扰素、趋化因子等,它们对机体的免疫反应、炎症反应等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5.气体激素气体激素包括一氧化氮、一氧化碳、硫化氢等,它们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包括调节血管张力、神经传导、炎症反应等。
二、激素的作用与功能1.调节代谢内分泌激素可以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包括促进食物消化吸收、调节能量代谢、维持体温等功能。
其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是两种重要的调节血糖的激素,它们协同作用,维持血糖水平的稳定。
2.控制生长发育生长激素是一种由垂体前叶分泌的激素,它对身体的线索生长和细胞增殖起着重要的作用。
青春期激素的分泌和调节也决定了身体的发育和性成熟。
性激素则调节了生殖细胞的生长发育、性器官的功能,以及第二性征的出现。
3.调节水盐平衡肾上腺皮质激素是一组能够维持水盐平衡、调节血容量和血压的激素,如皮质醇和醛固酮等。
这些激素通过调节肾脏的滤过、重吸收和排泄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的平衡。
4.调节免疫反应内分泌激素中的一些激素如干扰素和干扰素等,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能够调节炎症反应、抗菌作用和抗肿瘤免疫功能。
5.影响情绪和行为大脑中的神经激素如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能够影响情绪和行为,调节着人体的欲望、快乐、激动等情绪的变化。
高中生物各种激素的名称和作用

孕激素
类固醇
促进子宫内膜增生和乳腺泡发育
常见的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起的病症:
激素名称
相关内分泌腺
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生长激素
垂体前叶
侏儒症
巨人症、肢端肥大症
甲状腺素
甲状腺
呆小症、生理性便秘、水肿
甲亢
胰岛素
胰岛
糖尿病
低血糖
肾
上
腺
肾上腺
皮质
糖皮质激素
类固醇
升高血糖、抗过敏、抗炎症、抗毒性
盐皮质激素
类固醇
促进肾小管吸收钠和钾
肾上腺
髓质
肾上腺激素
儿茶酚胺
增加心输出量,使血糖升高,
舒张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平滑肌
性
腺
睾丸
雄激素
类固醇
促进精子和生殖器官生长发育,
激发并维持男性的第二性征
卵巢
雌激素
类固醇
促进卵巢、子宫、乳腺等女性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
各种激素的名称和作用:
内分泌腺
激素名称
化学本质
主要生理功能
垂
体
腺
垂
体
促甲状腺激素
糖蛋白
促进甲状腺的增生与分泌
促肾上腺激素
39肽
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与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
促性腺激素
糖蛋白
促进性腺生长、生殖细胞生成和分泌性激素
生长激素
蛋白质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催乳素
蛋白质
促进成熟的乳腺分泌乳汁
神经垂体
抗利尿激素
9肽
促进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
催产素
9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
本质
激素
名称
产生部位
作用
部位
生理功能
氨基酸衍生物
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全身
促进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尤其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有重要影响;提高神经系统兴奋性
肾上腺激素
肾上腺髓质
肝脏(主要)
增强心脏活动,使动脉收缩、血压升高;促进肝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多肽类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丘脑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腺
促进性腺的生长发育,调节性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蛋白质类
胰岛素
胰岛
全身
促进血糖合成糖原,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降低血糖浓度
胰高血糖素
肝脏(主要)
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提高血糖浓度
固醇类
雄性激素
睾丸
全身
促进雄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雄性第二性征
雌性激素
卵巢
全身
促进雌性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激发并维持雌性第二性征
孕激素
子宫
乳腺
促进子宫内膜和乳腺等的生长发育,为受精卵着床和泌乳准备条件
激素分泌不足或过多引发的疾病
激素名称
分泌不足引起的疾病
分泌过多引起的疾病
甲状腺激素
呆小症(幼年)
粘液性水肿(成年)
甲亢
胰岛素
糖尿病
低血糖
生长激素
侏儒症(幼年)
巨人症(幼年)
肢端肥大症(成年)
抗利尿激素
尿崩症
-Hale Waihona Puke 注意:1.呆小症表现为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过程受到阻滞;
2.侏儒症表现为生长发育过程受到阻滞;
3.糖尿病的病因是胰岛素分泌不足,而不是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
4.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5.
6.
7.
抗利尿激素
肾小管
集合管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作用,减少尿的排出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垂体
促进垂体合成和分泌促性腺激素
胸腺激素
胸腺
免疫
器官
促进T细胞的分化成熟,增强淋巴细胞的功能
生长激素
垂体
全身
促进生长,主要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骨的生长
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
促进甲状腺的生长发育,调节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