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作文“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

合集下载

省二模作文

省二模作文

省二模作文省二模作文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熟人社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指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构成一张张关系网。

与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就是“陌生人社会”,又称为“契约社会”,人与人的联系脱离了血缘和地缘的限制,处于开放中,社会靠契约、制度和法律来维系。

如今,在我们生活的A面,正呈现出陌生人社会的面貌;但在我们生活的B面,熟人社会依旧得到了继承。

以下描述揭示了当代中国人际关系的基本形态特点:(1)幼儿园里教育孩子:“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给陌生人开门”;在家中叮嘱老人:“陌生的电话号码不接”、“买东西不听陌生人的推荐”;银行门口摆放着提示牌:“不给陌生账户打款”;社区警务站贴着海报:“陌生人搭讪轻易别理睬”。

如此等等。

(《中国人已经进入陌生人社会》)(2)在陌生人社会里,“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着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

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筑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等等。

”(美国著名学者弗里德曼)你认为在当今社会,我们到底应该怎样与人相处,人与人之间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人际关系呢?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与之相应的几则作文材料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温州动车事件后,姚晨在上引用了昂山素季的话说,我们并不缺少发展所需要的科学与技术,但我们内心深处依然缺少些什么,一种真正的心里温暖的感觉。

其实何止温州动车事件,在生活中我们正逐渐和一些美好的品性、温暖的生活、诗意的心灵渐行渐远。

请以“我(们)缺少的”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择角度,明确立意。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n18.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非常推崇并常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句名言是:“假使你有两块面包,你得用一块去换一朵水仙花。

”你心中有自己的“水仙花”吗?请根据材料,以“我心中的水仙花”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人际信任的构建2600字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人际信任的构建2600字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人际信任的构建2600字随着社会的发展,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络越来越普及。

在这两个社会中,人们对彼此的信任程度也不同。

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比陌生人社会的更强,根据这两种社会的特点,本文将尝试探讨如何构建和维护人际信任。

首先,建立熟人社会中的人际信任。

熟人社会以家庭、学校、小区以及某些特定场合中的人以及他们之间的熟识为主,这些熟悉的人及他们之间多年的交往,构成了熟人社会。

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可以熟悉,了解彼此,建立互信,并有把握彼此的言行。

为此,在建立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时,要注重沟通,多多去关心周边的朋友和亲戚,相互给予关爱、信任,积极参加一些聚餐、社交活动等,以此带动这种人际信任在朋友圈更加深入。

其次,是建立陌生人社会中的人际信任。

陌生人社会是个陌生的交集系统,由一系列无法预见的人和相互陌生的行为组成,也就是说,每个人只能依靠经过考验的各种规则和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此基础上可以建立起紧密的人际信任。

为此,在建立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时,除日常的握手、微笑、交谈等社交行为外,还要在一些重要的场合多参与,主动提出自己的见解,体现自己,关心社会现象,不断学习,这样才能在一定时间内建立起比较紧密的信任关系。

此外,一般来说,在熟人社会或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的构建过程中,都应注意公平、公正,尊重、原谅,理解、信任,主动礼貌。

特别是要注意保护自己隐私,不要随便提供个人信息,与人建立起正当信任关系,以示尊重他人,避免非正当行为。

最终,构建和维护人际信任不仅仅只是双方关系,更是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进步。

总之,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人际信任构建,要以沟通深入、传递正能量、维护自身权益为基本准则,以公平、公正的原则来促进相互尊重,建立起良性互动的关系,以促进人际信任的稳定发展。

只有这样,每个人在社会中才能更加安心、和谐、开心地做人,从而让社会更加安定、繁荣昌盛。

关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关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

关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再答牙齿晒太阳朱永嘉读了你的第二次回贴,对你文章中的观点深表同感,对你目前处境我也能感受得到,也许这是第二代农民工进城过程中共同遭遇的一种表达。

我老了,没有办法直接来处理你们所遭遇的艰难,只能谈一点个人对此问题的认识。

我是学历史专业的,许多问题也只能从历史的角度表达我的认识,或许对你如果进一步认识和思考你们目前的境遇,可能有利。

有许多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问题是如何认识它,认识清楚了,才能正确地应对它。

我们面临的社会是一个转型期的社会,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传统社会是一个建立在熟人关系上的社会,任何事都凭人际关系来处理,一是靠血缘关系,也就是家族和姻亲关系建立的,从夏、商、周三代起便都是如此,权力结构也是靠这个传承的,帝王制度便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朝廷管理国家的权力也往往带有世袭的性质,如魏、晋、南北朝的世家大族,如东晋时王、谢这二个大族,可以垄断东晋南朝好几个朝代的朝政大权。

曹魏时,有一个叫陈群的,他搞了一套九品中正的制度,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关系,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地缘关系,现在叫作同乡关系。

那时有地方上的官员叫中正的,由他来品评地方的人才,分为上下九品,朝廷用人时,便以此来任命官员,这就除了家族的世袭关系外,还有一个地望。

东晋以王导为首的王家大族,是山东琅琊人,所以不是姓王的门第就高,要出身于琅琊王氏的门第才是第一位,这就是世家大族的由来。

在春秋战国时即便是世卿制度,现在不是有一个电影叫“赵氏孤儿”,讲的就是世卿制度,韩、赵、魏三家便是晋国的世卿。

但这种世家大族制度不可能是永恒的,在历史的演化过程中,渲赫一时的世家大族也有衰落的时候。

唐人刘禹锡有一首很著名的题为《乌衣巷》的七言诗:“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乌衣巷和朱雀桥所指的是原来王谢二个大家的居所,那时金陵(现在叫南京)的秦淮河上有一座桥便叫朱雀桥,从朱雀桥至秦淮河南去不远便有乌衣巷,东晋的王导自卜宅于乌衣巷,谢灵运我们都知道他是南朝刘宋时的著名诗人,他们在居处宴游谓之“乌衣游”。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世界上有一群奇怪的人:他们不能让你放心说心事,偏偏又是你最信任的人;他们总是互相攀比,却坚持互相扶持;他们会因年夜饭谁埋单而勾心斗角,但在彼此生病时却守候床边;他们即便用一生时间相互诋毁,在葬礼上也会为对方嚎啕大哭…… 他们是欢喜冤家,是麻烦制造者,是衰人也是贵人,是你人生肥皂剧中必不可少的角色——他们是你的亲戚,是按照习俗逢年过节必须相见的人。

尽管学界流传着中国是熟人社会、半熟人社会、步入陌生人社会的不同判断,但你依然不知到底自己身在哪种社会——回到生活本身,那些如今春节也难见上一面的亲戚们,与我们的关系依然是带着功利与人情纠结的利益共同体。

如果说中国是一个熟人社会,亲戚却是你最熟悉的陌生人;如果说中国正在步入陌生人社会,为什么熟人还是这个“陌生人社会”的通行证? 古人的亲戚之说,亲指族内,戚言族外。

而今时今日,你可在淘宝将一个陌生人叫做“亲”,却甚少如此亲热地称呼与自己同样血型的亲人。

偶然你会发现,我们的社会只是一个“扮熟人社会”;我们彼此之间,只是扮演着熟人的陌生人。

亲戚是如何变得不重要的 曾有中国十大冷漠城市排行榜,北上广深名列其中。

摩登城市似乎总是少了些人情味——纽约世界贸易中心设计者之一的王昭藩有一个观点,超过80层的高楼对人的心理会带来很大的压力,容易造成恐慌与紧张感。

摩天大楼将人与地面分隔开来,少了人情味,加了孤独感。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但对患上“摩天大楼综合征”的城市人来说,对邻居、亲戚的回忆,只有在胶片拍摄的旧合照上才能找回来。

视点06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黄俊杰视点07 即使在中国的农村,一切也在发生变化。

《宋村的调解》里要讲的就是:“村民正在日益理性化,乡村社会呈现出结构混乱的态势,共同体不断趋于解体,传统的地方性规范式微,无法内生出权威和秩序。

” 难道亲戚正在变得不重要?是因为越来越多城市的移民、越来越广泛的网络生活、越来越受重视的规则与契约、渐渐被西方改变的观念、弱势群体对社会公平持续的诉求,还是因为80后那些长大的孩子已习惯了孤独? 你因竞争残酷逃离北上广,又因没有关系逃回北上广。

陌生人作文之陌生人社会议论文作文

陌生人作文之陌生人社会议论文作文

陌生人社会议论文作文【篇一:有关“陌生人社会”材料作文写作文指导及范文】有关“陌生人社会”材料作文写作文指导及范文有关“陌生人社会”材料作文的审题与立意题目回放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美国知名学者弗里德曼有一段关于“陌生人社会”的经典描述:“走在大街上,陌生人保护我们,如警察;陌生人也威胁我们,如罪犯。

陌生人教育我们的孩子,建造我们的房子,用我们的钱投资??”上面的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定立意;除诗歌外,文体不限;文体特征鲜明。

二:审题指导这一段话的理解难度不大,关键在于我们对材料的指向的理解。

如果仅仅停留在字面,拘泥于陌生人的叙写,显然失之于肤浅;如果转向陌生人的不可或缺,也属于蜻蜓点水。

材料的提示语中,“结合社会生活与认识”应该是我们思考的方向:对于陌生人,我们只怎样的态度?陌生人之间相处时是怎样的状态?有怎样的戒备心理?麻木冷漠占据着怎样的位置?我们渴求怎样的人际关系?怎样才能建立理想的人际关系?这样的一番问询之后,我们便可发现,这则材料指向的是人际关系。

换言之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信任,和谐相处。

一、习作点评陌生社会感觉少了一种以前的人情,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面对陌生人的社会,我们要何去何从那。

【问题提出来了。

可惜指向不明确,结尾处的“那”也不恰当】在2011年时,发生了一个惨不忍睹的“小悦悦”事件,这件事,冷了多少人的心,在马路上,年仅两岁的女童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路过了18个路人,对此冷眼漠视,最后,是一位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爸爸妈妈,那时的悦悦已像木偶一样瘫作一团【木偶,怎么才能瘫作一团?】!电子眼记录了一段视频,十八个路人,两名司机共四十只眼睛都没有发现,或就是对其“视而无睹”。

这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的良知还在吗?在视频中全国人民都看到了【都看到了?】在血泊中孤独挣扎的小悦悦,很多人流了泪,很多人心流血了!【这本该是挺出彩的段落。

熟人作文之800字作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熟人作文之800字作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

800字作文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篇一: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利弊】熟人社会肯定是相对独立的,也肯定只有也只能有一个中心。

大一统的社会有一个大中心,小圈子、小社会有一个小中心。

但,不管大小是什么中心,在这个中心的四周由近而远贵贱强弱、富贫多寡已经确定。

这种确定不像陌生人社会那样是依据开放、效率、公平、竞争等规则,是动态的。

它的确定是封闭的、静止的,有的甚至是可以世袭的。

也就是说,一旦主要是权力介入而不是规则介入,人们主要受权力有形和无形的支配而不是受规则有形和无形的支配,那么,这个熟人社会就已经形成。

人治重于法治、权力大于法律的特征势必难以动摇。

这样的熟人社会显然是缺少活力、创造力、发展的动力的,发展便很缓慢、甚至倒退。

但,人们可以活得安逸、没有风险,可以做到大家一起穷,可以做到穷大方、穷有理、穷讲究、穷折腾,可以让大家穷得一起有志气、穷得夜郎自大、穷得还虚荣心很强。

当然,不管甚么,都各有利弊。

关键在于这种社会对甚么人、什么事有利,保护什么人、什么事的利益;对什么人、什么事不利,不保护什么人、什么事的利益。

熟人社会保护的是维护现状、满足现状的既得利益者,因为干和不干、干多和干少都一样,保护的当然是懒惰和不思进取、不求上进的人,维护的也是平庸之人的利益。

陌生人社会鼓励平等竞争,当然有利于强者、有本领的人,也有利于勤奋、勇敢、能吃苦耐劳的人。

我们可以做两样社会的比较:陌生人社会需要的是自己努力、需要自强、需要自己不断超越自己。

主要是自己在跟自己较劲、自我完善,与别人的成功不排斥,反而能相互得到鼓励。

对别人的成功多的是一份尊重和由衷的祝贺,而很少心生嫉妒和邪念。

对那些兢兢业业、塌实肯干的人也会心怀理解和感谢之情。

熟人社会需要的是别人,主要需要人帮,尤其需要贵人(有钱有权之人)相助,需要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戚或好友,所谓“朝里有人好做官”。

由于主要不是自己去努力,对别人的成功多生不屑、不满和嫉妒之心。

对别人又骂又恨,轮到自己照干不误。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作文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作文

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作文
熟人社会
当我们走进熟人社会,就仿佛置身于一个温暖的家庭当中,有温
柔细腻的朋友和亲密友谊,我们可以毫无顾忌的交流心情,分享关怀。

在这里,我们可以相互帮助分享,也可以开心的谈笑风生,大家彼此
都可以分担生活里的美好和困难,相互呵护,相互扶持,友谊久久不
会断。

陌生人社会
走入陌生人社会,我们也可以体验到不一样的友谊,与我们也有
共同的梦想和动机,可以互相学习,分享彼此的经验,大家之间都温
和有礼,融洽和谐。

通过不断的交流,我们可以丰富自身的知识,增
加视野,增强理解力。

虽然与熟人的社会不同,但也可以在助人之中
得于快乐,探讨问题之中发现不一样的发现。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作文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作文

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作文在当今社会,人们普遍有一种观点,即熟人社会比陌生人社会更有利。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人们认识彼此,彼此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融洽,这种融洽的关系会进一步促进社会的发展。

这项观点有其充分的理由,但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不论是从社会上还是从个人上讲,都有许多负面影响,与陌生人社会相比,熟人社会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在熟人社会中,人们会更容易产生偏见,这可能导致歧视和歧视性行为,例如对来自不同宗教、不同社会背景、不同政治信仰的人的歧视。

此外,在熟人社会中,人们可能会更沉迷于自己的小圈子,认为其他的人观念和行为不一定正确,而不愿意尝试新的想法和做法。

即使是创新,也可能受到社会限制,从而影响到社会的发展。

有可能在熟人社会中产生政治或宗教的仇恨,仇恨可能会导致暴力和分裂。

例如,在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以及在美国南北战争中,社会之间的仇恨是很常见的,这些社会都是熟人社会。

此外,这样的社会里,往往有着古老的观念,如男权和种族隔离等,这些古老的观念也可能会导致不公平和不公正。

另一方面,陌生人社会具有一些独特的优势。

首先,人们可以利用这种社会环境来进行新的尝试,尝试新的思想、创新和新技术,因此有可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此外,这种社会环境可以让人们学习和接受各种形式的多元思想,从而更好地了解世界,更好地接纳不同的思想和文化。

一般来说,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均有其优点和缺点。

熟人社会使人们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然而,它也可能局限思想,产生歧视或仇恨的行为,或者阻碍了创新的发展。

而陌生人社会使人们具有更多自由,更开放的思想,可以去尝试新的事物,但这种社会也存在一些挑战,如仇恨或歧视,而且个体也很有可能受到侵犯或伤害。

因此,在当今社会,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都应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毕竟社会发展的重点应该是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而不是遵循古老的观念。

我们应该做一种社会,人人都是平等的,所有人都可以在这样的社会中共同寻求幸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材料作文“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文题设计】阅读下面的文字,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先生早年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

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对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你有什么思考?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2)角度自选;(3)立意自定;(4)题目自拟;(5)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导引】解读一:名言型材料作文——开放中有限制,辨析中见思想这是一道名言型材料作文,选取的两则名言,其观点呈相对关系,其命题方式与2011年上海高考试题极为相似。

我们不妨先看看2011年高考上海作文试题:1. 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 契诃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这个作文,也是引用两则看似对立的名言(铭文)作为材料。

与叙述类(含寓言类)、说明类材料不同,我们无须通过事件因果或人物的言行、事物特征等的分析中把握材料体现的哲理,名言材料其实已表现了言者观点,其言论中对事物本质认识已作了概括陈述。

考生可联系实际,从正反角度辩证地分析,或赞成或批驳,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如上海试题“一切都会过去。

”“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个观点孰是孰非?其实,看上去完全相反的两个观点,从宏观层面上思考,两者又是统一的:所有的具体事件都会成为过去,但从中剥离出来的反思与感悟却将永远留存。

大卫说的是事情本身,契诃夫说的是事情对自己的影响,合起来才是完整的理解。

所以,这两句话看起来截然对立,实际上是辩证统一的。

就如同正方和反方的两个辩题,看起来对立,实际上是矛盾的两个方面,是对立统一的。

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运动的普遍规律,这个命题就是引导考生用哲学的眼光看待问题。

对于高中毕业生来说,这点要求并不算过分。

它实际上也代表了高考作文的总体命题趋势——开放中有限制,辨析中见思想。

三明市质检作文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解读二: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对立而又统一的世界作文材料提供了两则名言,中国社会学大师费孝通在《乡土中国》里指出:“中国传统社会有一张很复杂庞大的关系网,人熟是一宝。

”(英国)齐尔格特•鲍曼说:“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几乎被陌生人所充斥,而使得它看起来像是一个普遍的陌生世界。

我们生活在陌生人之中,而我们也是陌生人。

”和大卫、契诃夫一样,两位社会学家的言论都针对现实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都有一定道理。

费孝通的“熟人社会”针对中国乡土社会而言。

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们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

所以,“人熟是一宝。

”而英国社会学家齐尔格特•鲍曼也在其《通过社会学去思考》中形象描绘了现代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紧张工作和生活导致人们之间相互陌生、人性冷漠、自我封闭的现状。

两种“社会”各有利弊。

“熟人社会”强调人治,重视人情,但它也是一个“关系社会”,办事大多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生熟程度、感情深浅程度,关系越亲密就越有可能被中心成员用来实现其实利目标,在这里责、权、利的界线较为模糊,他人的权利容易被侵犯,在公共事务中则容易发生论资排辈、任人唯亲、徇私舞弊等。

“陌生人社会”缺点是人与人之间的血缘、亲缘和地缘纽带被斩断,人与人缺乏交流沟通,冷漠、封闭是其主要特征。

那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信任靠什么维系?制度或契约。

因此,“陌生人社会”又被称为“法制社会”或“契约社会”,它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发展的必须趋势,是市场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必然结果。

辩证地看“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它们看似矛盾,其实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首先,人际交往都有一个从陌生人到熟人变化的过程。

所谓“一回生,二回熟”,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每个人出生时,对这个世界(包括人)都是陌生的,在成长的过程中,每个人又慢慢认识了这个世界,也认识了越来越多的人,和不同的人建立了各种各样的联系,有了各种各样的交际面,构筑起了自己的生活圈子。

同时,随着自己生活的变化,比如求学、就业等,人们又需要不断地接触陌生人,再建立交际圈。

这样,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人们的交往总经历了一个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其次,陌生人和熟人可以相互转化。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从陌生人到熟人,进而到朋友、亲人;而原本是熟人也可能接触、沟通少了,或因太熟悉了发现并非知己,也形同路人了。

可见,陌生人和熟人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再次,“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也有一个相互转化的过程。

正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的口号“同一个梦想,同一个世界”那样,随着国家的交往、人才的交流、文化的融合,世界正变成一个真正意义的“地球村”,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正从“陌生人”的世界向“熟人”世界转变。

但另一方面,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周围的人越来越多,令人叹息的却是人情越来越淡薄,社会越来越冷漠。

在冷漠的环境中,“小悦悦”事件、见义不敢为现象时有发生。

现代的人们穿梭于水泥丛林中,寄居于鸟笼般的居室里,“宅男”、“宅女”大量出现,他们与外界的联系可能就是一个鼠标,自然会有“人们就是生活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我们本身也是陌生人”的感受。

从这个角度看,命题者的人文关怀蕴含其中,它似乎在引导即将离开中学校园、步入崭新环境的学子们思考:从“熟人社会”迈向“陌生人社会”,你准备好了吗?解读三:立意——立足当下,反思传统,展望未来对“熟人社会”“陌生人社会”有了理性的分析后,我们来看看,这篇作文怎样立意。

有些考生从两个社会学家的国籍入手,从中看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显然不是命题者的意图,如果依此立意就过于草率了;有些考生从某则材料入手,罗列了种种现象,一味批判“熟人社会”或“陌生人社会”的弊端,将作文当成发泄不满的工具,无法提出解决的方案,这种立意缺乏辩证分析,不能解决问题,难免失之偏颇,也不是最佳立意;有些考生将两种社会或并列或对比前后展出,各打五十大板,缺乏主次,也非佳构。

多则材料的作文立意基本要求是,不孤立地看单则材料,要分析材料之间的关系,把握它们的联系点。

正如此前分析,两则材料都带着批判的眼光展现了的两种“社会”,但都有局限性,因此,这篇作文的立意点虽是开放的,但也有限制,关键要能联系现实,从“熟人社会”和“陌生人社会”的理性分析中表现自己对生活、社会现象的思考,辩明是非善恶,表达爱憎美丑,进而提出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归纳起来,就是:立足当下,反思传统,展望未来。

站在不同角度,可以有各种立意,如:熟人是把双刃剑,帮你也会害了你或害了陌生人。

不能没有你——陌生人/陌生人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社会需要陌生人。

(鲁迅:“无尽的远方,无穷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是一种进步。

冷漠是“熟人社会”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阵痛。

从“人治”到“法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学会和陌生人打交道/学会和陌生人讲话。

从“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需重构社会信任。

在规则与人性交融中抒写公平/用人情看守心灵,用规则看守公平。

陌生的熟人和亲近的陌生人/远近、亲疏、陌生和熟悉,剪不断,理还乱。

【作文素材】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轧,随后肇事车辆逃逸。

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

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冷眼漠视。

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

当时的悦悦已经像一个提线木偶般瘫作一团!10月14日,小悦悦被撞后第二天,悦悦父母提了3箱牛奶,前去感谢广佛五金城新华劳保店的老板娘吴女士。

是吴女士设置的电子眼,记录下了那段视频。

18名路人、两名司机总共40只眼睛都没有发现或“视而不见”的人间惨剧,一只电子眼发现了,记录了。

透过这只电子眼,全国人民都看到了在血泊中孤独挣扎的小悦悦,很多人流泪了,我们的心流血了。

我们习惯了在熟人社会怎么生存,怎么“守望互助”,怎么“远亲不如近邻”,但却不习惯在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面前掏出爱心,传递爱心,我们学会的是要“明哲保身”……遥想当年,雷锋叔叔帮助过那么多人,从不担心会被冤枉,他也从未被冤枉过。

每一次,他和他帮助过的人都很愉悦,依依惜别,鱼水情深,那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风气!如今,我们甚至不敢伸手搀扶一下摔倒的老人。

佛山小悦悦事件,18位冷士的无情与冷漠,刺痛了亿万国人的心,民众的耻辱感被强力地唤醒,中国人对道德的反思达到了空前的高潮,我们并不冷漠,我们仍然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去扶起过马路时需要帮助的人。

就在小悦悦离世的那个月,24岁的刁娜在下班途中救起了一位倒在血泊中的女孩,但她也被飞驰而过的汽车撞断了小腿。

她说:“一条腿换来了一条命,我只是希望小悦悦的悲剧不要重演。

”我们正在从“熟人社会”大步走向“陌生人社会”,在陌生人社会中,失去了“人情与血脉”的联系,面对城市中来来往往的陌生人,除了法律的监控之外,我们需要以涵盖公民素质、公民精神等在内的契约理性来维持与他人、与社会的交往,履行社会责任。

信任的断裂,加剧了道德的沦落——“我不讹人”呼唤的是信任而不是道德,不敢伸手的道德恐惧正是一种社会信任危机的阵痛,对此进行泛泛的道德倡导于事无补,应该让公民精神尽快成长起来,修补起社会信任的纽带,才能实现根本上的道德救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