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真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卷第1页,总9页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浙科版(2019)高中生物单元测试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6小题,每题3分,共计48分)
1.如图为某分子跨膜运输的示意图,由图可知,该分子的转运方式是( )
A. 自由扩散
B. 协助扩散
C. 被动运输
D. 主动运输
【答案】D
【解析】A、自由扩散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图示运输方式需要载体协助,A错误;
B、协助扩散的运输方向是从高浓度→低浓度,而图示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高浓度,B错误;
C、被动运输都是从高浓度→低浓度,而图示运输方向是从低浓度→高浓度,C错误;
D、图示运输方式是从低浓度→高浓度,属于主动运输,D正确。
2.下列关于叶绿体内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需要加入Si\ O_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
B. 在研磨过程中加入Ca\ CO_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C. 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后在滤纸条上形成的4条色素带从上至下分别呈橙黄色、黄色、蓝绿色、黄绿色
D. 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的大小
【答案】D
【解析】解:A.实验中需要加入Si O_2进行研磨,以破碎细胞和叶绿体,使得色素释放出来,A正确;
B.研磨过程中加入CaC O_3的目的是防止叶绿素被破坏,B正确;
C.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C正确;
D.色素带的宽度反映了色素的含量,D错误。
故选:D。
3.下图是某植物叶肉细胞进行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中某些物质变化的图解,其中①~④表示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2页,总9页
A. 过程①③④都能合成ATP,其中过程③生成的ATP最多
B. 过程①②③④不一定能同时进行,过程③④发生在线粒体中
C. 过程①②③都发生在生物膜上,温度是影响这三个过程的主要因素
D. 过程④产生\ CO_2的过程可能会消耗水
【答案】D
【解析】解:A.由图可知,③有氧气的参与,故③④为有氧呼吸。光反应阶段①产生ATP,暗反应阶段②消耗ATP,有氧呼吸③④过程产生ATP,其中①产生的ATP最多,A错误。
B.光照条件下,光合作用与有氧呼吸①②③④可以同时进行,黑暗时只有③④呼吸作用进行。过程④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B错误。
C.光反应阶段①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暗反应阶段②发生在叶绿体的基质中,有氧呼吸第三阶段③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C错误。
D.过程④包括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其中第二阶段产生的H来自丙酮酸和水,此时会消耗水,D正确。
故选:D。
4.下列有关无氧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生物只进行无氧呼吸
B. 醋酸杆菌在无氧条件下生成食醋
C. 无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
D. 无氧呼吸第二阶段生成少量ATP
【答案】C
【解析】A、有的原核生物能进行有氧呼吸,如醋酸菌、蓝藻等,A错误;
B、醋酸杆菌属于严格好氧菌,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
C、无氧呼吸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C正确;
D、无氧呼吸第二阶段是在不同酶的作用下形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或者乳酸,不产生ATP,D错误。
5.下列是有关酶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斯帕兰札尼将肉块放入金属笼内,然后让鹰吞下去,一段时间后,笼内肉块消失了,这个实验说明了胃具有物理性消化的作用
B. 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可先用滴管滴加肝脏研磨液后,再用此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不影响实验结果
C. 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可通过检测是否有还原性糖产生来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
D. 在“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分别向其中加入等量的淀粉酶液
【答案】C
【解析】解:A.斯帕兰札尼实验说明了胃具有化学性消化的作用,A错误;
B.在“比较过氧化氢酶和 Fe^3+催化效率”实验中,应分别用两个滴管滴加氯化铁溶液和肝脏研磨液,以避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B错误;
C.在“探索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的作用”实验中,若添加淀粉组出现还原糖,而蔗糖组无
试卷第3页,总9页 还原糖出现,则可说明酶的作用具有专一性,C正确;
D.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关键步骤是先将淀粉液和酶溶液分别在不同温度条件下保温5分钟,然后将对应温度保温下的酶溶液和淀粉溶液混合,D错误。
故选:C。
6.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氧浓度为a、b、c、d时,CO_2释放量和O_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 氧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frac15
C. 氧浓度为c时,适于储藏该植物器官
D. 氧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D
【解析】A、分析题图可知,氧浓度为a,细胞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因此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不进行有氧呼吸,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的氧气是3,产生的二氧化碳是3,消耗的葡萄糖是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是8﹣3=5,消耗的葡萄糖是2.5,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frac15,B正确;
C、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c时,二氧化碳释放最少,此时细胞总呼吸较低,较适于储藏该植物的器官,C正确;
D、分析题图可知,氧气浓度为d时,细胞呼吸吸收的氧气与释放的二氧化碳的量相等,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不进行无氧呼吸,D错误。
7.细胞呼吸的原理在生产和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密封缺氧的环境有利于酵母菌大量增殖和产生酒精
B. 适时中耕可疏松土壤、改善通气状况,有利于农作物根系生长
C. 降低温度和氧含量可以使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弱,延长其保质期
D. 有氧运动能避免肌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较多乳酸,导致肌肉酸胀
【答案】A
【解析】解:A.酵母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增殖,在无氧环境下有利于产生酒精,A错误;
B.给庄稼适时中耕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庄稼的根进行充分呼吸以及对水和无机盐的吸收利用,B正确;
C.降低温度和氧含量可以减弱粮食的呼吸作用,减少对有机物的消耗,延长保质期,C正确;
D.人体肌细胞在缺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积累大量的乳酸,会使肌肉产生酸胀乏力的感觉,D正确。
故选:A。
8.ATP被喻为生物体的“能量货币”,为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下图是ATP的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试卷第4页,总9页
A. ①表示腺苷
B. ②表示脱氧核糖
C. ③断裂后释放的能量最多
D. ④是高能磷酸键
【答案】D
【解析】解:A.①表示腺嘌呤,A错误;
B.②表示核糖,B错误;
C.③是普通磷酸键,释放能量较少,④是高能磷酸键,释放的能量较多,C错误;
D.④是高能磷酸键,断裂时释放的能量较多,D正确。
故选:D。
9.用^14CO_2“饲喂”叶肉细胞,让叶肉细胞在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一段时间后关闭光源,将叶肉细胞置于黑暗中,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叶肉细胞利用^14CO_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B. Oa段叶肉细胞中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
C. ab段含放射性的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是^14CO_2消耗殆尽
D. 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不能进行光反应,不能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等物质
【答案】C
【解析】A、叶肉细胞暗反应阶段利用^14CO_2,其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
B、图示中,oa段叶肉细胞中三碳化合物浓度上升,说明消耗的五碳化合物增加,故五碳化合物浓度有所下降,B正确;
C、ab段三碳化合物浓度不变的原因不是^14CO_2消耗殆尽,而是由于CO_2被C_5固定形成C_3,以及C_3的还原过程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
D、b点后曲线上升是因为黑暗条件下,叶绿体基粒不能继续产生H和ATP,D正确。
10.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ATP和消耗ATP的部位在叶绿体中依次是( )
①外膜 ②内膜 ③基质 ④类囊体的薄膜上
A. ③②
B. ③④
C. ①②
D. ④③
【答案】D 【解析】解:光反应阶段的场所是类囊体膜,暗反应阶段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光反
试卷第5页,总9页 应为暗反应提供H、ATP,则ATP在类囊体膜上合成,并向叶绿体的基质运动;暗反应过程中消耗ATP,为光反应提供ADP和Pi,则ADP由叶绿体基质向类囊体膜运动。因此,产生ATP和消耗ATP的部位在叶绿体中依次为叶绿体基质、类囊体膜。所以,④③正确。
故选:D。
11.下列关于高等植物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
B. 红光照射时,胡萝卜素吸收的光能可传递给叶绿素a
C. 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化学能需要有ADP的参与
D. 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不能直接利用光能,但需要利用光反应阶段形成的H和ATP,A正确;
B、胡萝卜素不能吸收红光,B错误;
C、光反应中,将光能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需要有ADP和Pi及ATP合成酶的参与,C正确;
D、红光照射时,叶绿素b吸收的光能可用于光合作用,光能可以转变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D正确。
12.以下与生物体内“能量”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都含有高能磷酸键
B. 细胞呼吸就是为了给生命活动直接供能
C. 光合作用虽是储能过程,但也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
D. 病毒无细胞结构,所以其增殖过程不需要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解:A.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不都含有高能磷酸键,如葡萄糖,A错误;
B.细胞呼吸会产生ATP和其他一些中间产物(为其他物质的合成提供原料),其中ATP为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B错误;
C.光合作用暗反应中 C_3的还原需要ATP提供能量,有高能磷酸键的断裂,C正确;
D.病毒无细胞结构,其增殖过程在寄主细胞内进行,需要消耗能量,D错误。
故选:C。
13.ATP是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关于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B. 活细胞均可合成ATP
C. 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D. 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答案】C
【解析】A、正常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相对稳定;
B、活细胞均可合成ATP;
C、ATP的结构简式是A﹣P~P~P;
D、细胞质和细胞核中都有ATP的分布。
14.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以下关干ATP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能反应一般与ATP合成的反应相联系
B. 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都有ATP合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