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推荐文档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郑瑞斌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 ):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二|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

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

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

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例】.珂秋朝是制护.雒异体的鬲霁植物」仃盘叶•:和窄叶(b)肓种熒型,控制这两种性状旳基闵只位于其嫌督体上”绘硼窕发现・ct)可使馆粉致死,现昭杂了宽叶时株与窄叶肃林杂处,H J&K的證规型攻比關正确的垦<1A,宽叶離株.制叶歸株1堆叶时*牵叶萨栋h Ot 0氐宽叶地辭JS叶址慄’砂Wh 疽叶盘株—b山Ot 1C^毎叶孫叶味株:窄叶縊株:牢叶踊抹="0:1= 0m 则維株*宽町雌林:窄叶草帕窄叶雌株=^1 ii u1辭析1由聽盍可知,条命了寛叶妒抹的菇闵型北5ft巴窄叶雄株的禹闪型为Pv, 乂知牽什基闪(b)可梗花粉致址,咄窄叶椎战只够产主种昆粉,WJ^/f Y的花粉,册株昵广生儈卍、X1•的前种阴细胞,则后料的衣规型为宽叶雜株和罕叶輦按,无册檢*谨C*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例1. (2011年北京卷30) (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作者:唐波林来源:《教师·中》2013年第02期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而且该问题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所以我在这里帮大家总结关于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以供参考。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可以分为两大类:胚胎致死和配子致死。

一、胚胎致死1.显性纯合致死(1)常染色体显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Aa和aa。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三种:①Aa×aa→Aa∶aa=1∶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1∶1。

②Aa×Aa→Aa∶aa=2∶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2∶1。

③ aa×aa→aa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隐性性状。

(2)X染色体显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XAXa、XaXa和XaY。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两种:①XAXa ×XaY→XAXa∶XaXa∶XaY=1∶1∶1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三种表现型:显性性状雌性、隐性性状雌性和隐性性状雄性,比例为1∶1∶1。

从这一杂交方式看,产生的后代种,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变成了雌∶雄=2∶1。

②XaXa×XaY→XaXa∶XaY=1∶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隐性性状雌性和隐性性状雄性,比例为1∶1。

从这一杂交方式看,产生的后代种,雌雄比例正常,雌∶雄=1∶1。

2.隐性纯合致死(1)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AA和Aa。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三种:①Aa×AA→Aa∶AA=1∶1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②Aa×Aa→AA∶Aa=1∶2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③AA×AA→AA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2)X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XAXA、XAXa和XAY。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总结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在近几年的高考中考查较多,而且该问题也是学生理解的难点。

所以我在这里帮大家总结关于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情况,以供参考。

遗传生物学中的致死可以分为两大类:胚胎致死和配子致死。

一、胚胎致死1.显性纯合致死(1)常染色体显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Aa和aa。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三种:①Aa×aa→Aa∶aa=1∶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1∶1。

②Aa×Aa→Aa∶aa=2∶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比例为2∶1。

③aa×aa→aa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隐性性状。

(2)X染色体显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XAXa、XaXa和XaY。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两种:①XAXa ×XaY →XAXa∶XaXa∶XaY=1∶1∶1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三种表现型:显性性状雌性、隐性性状雌性和隐性性状雄性,比例为1∶1∶1。

从这一杂交方式看,产生的后代种,雌雄比例严重失调,变成了雌∶雄=2∶1。

②XaXa×XaY→XaXa∶XaY=1∶1 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隐性性状雌性和隐性性状雄性,比例为1∶1。

从这一杂交方式看,产生的后代种,雌雄比例正常,雌∶雄=1∶1。

2.隐性纯合致死(1)常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AA和Aa。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三种:①Aa×AA→Aa∶AA=1∶1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②Aa×Aa→AA∶Aa=1∶2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③AA×AA→AA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只有一种表现型:显性性状。

(2)X染色体隐性纯合致死。

能存活的个体有XAXA、XAXa和XAY。

所以存在的杂交方式有两种:①XAXa ×XAY→XAXA∶XAXa∶XAY=1∶1∶1这种杂交方式得到的后代中有两种表现型:显性性状雌性和显性性状雄性,比例为1∶1。

高中生物致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致死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致死知识点总结生物是生命的载体,研究生物知识不仅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生命的奥秘,也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治疗许多疾病。

在生物学的学习中,有一些知识点与致死相关,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这些知识,以便更好地保护和维护我们的生命。

本文将重点介绍高中生物中与致死相关的知识点,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理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知识。

1. 细胞生物学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所有生物体都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在高中生物学习中,我们会了解细胞的结构、功能和代谢过程。

在细胞生物学中,一些重要的致死知识点包括细胞凋亡和细胞分裂。

细胞凋亡是指受损或受到压力的细胞通过一系列程序性死亡的过程。

细胞凋亡对于生物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清除受损细胞,维持组织的稳定。

然而,当细胞凋亡失控时,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比如,肿瘤细胞失去了对凋亡的控制,就会无限增殖,形成肿瘤,严重威胁生命健康。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物学中的另一个重要知识点。

细胞分裂是细胞生长、增殖和修复的基础,但如果细胞分裂过程出现错误,就会导致染色体异常,细胞突变甚至癌症的发生。

此外,在细胞分裂中,有一定量的辐射和化学药物能够干扰细胞的正常分裂,导致细胞死亡。

2. 遗传学遗传学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它研究了基因的遗传、表达和变异。

通过遗传学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到一些基因突变和遗传疾病与致死有关的知识。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了突然改变,导致基因表达产生异常。

大多数基因突变都是有害的,甚至是致死的。

比如,一些遗传性疾病,如囊性纤维化、血友病等,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这些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和干预,就会导致患者早逝。

此外,遗传学还涉及到遗传疾病的传播途径和风险评估。

当父母患有一些遗传疾病时,他们的后代也会有一定的患病风险。

了解这些遗传疾病的传播规律和风险评估,可以帮助我们进行遗传咨询和预防。

3. 生理学生理学是研究生物体内部功能和代谢过程的学科,它涉及到生命的维持和各种疾病的发生。

高中生物遗传突破--致死问题

高中生物遗传突破--致死问题


黑身圆眼 黑身棒眼 灰身圆身 灰身棒眼
雄蝇 23
26
82
70
雌蝇 0
50
0
52
AaXBXb细长 × AaXbY锯齿
AXB
AXb
AXb
A AXBXb细长
AAXbXb锯齿
aXb
AaXBXb细长
AaXbXb锯齿
AY
AAXBY细长
AAXbY锯齿
aY
AaXBY细长
AaXbY锯齿
aXB AaXBXb细长
aXb AaXbXb锯齿
例1、剪秋萝是一种雌雄异体的高等植物,有 宽叶(B)和窄叶(b)两种类型,控制这两 种性状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经研究发现, 窄叶基因(b)可使花粉致死。现将杂合子宽 叶雌株与窄叶雄株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及比 例正确的是( )
C、 宽叶雄株:宽叶雌株:窄叶雄株:窄叶雌 株=1:0:1:0
变式1:某种雌雄异株的植物女娄菜有宽叶和窄 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B控制,窄叶由隐 性基因b控制,B和b均位于X染色体上,基因b 使雄配子致死。请回答:
aaXBXb圆宽 aaXbXb死亡
AaXBY细长 AaXbY锯齿
aaXBY圆宽
aaXbY死亡
细长:锯齿:圆宽=6:6:2
(二)某些致死基因使花粉管不能萌发。
例2、某海岛上人工种植了某自由交配的基因 型全为Aa的一年生植物,若基因型为aa的植 株因为花粉管缺陷导致不能传粉,则该植物在 岛上自然繁殖两代后,理论上子代中AA、Aa、
致死基因在X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有关, 例如隐性纯合致死。 如果aaXbY和aaXbXb致死, 则AaXBXb ×AaXBY的后代3:1:1(雌性3:1,雄性3:3:1), AaXBXb ×AaXbY的后代3:3:1(雌性3:3:1,雄性3:3:1)

重点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

重点高中生物关于遗传致死的专题总结————————————————————————————————作者:————————————————————————————————日期: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郑瑞斌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

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

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

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例1.(2011年北京卷30)(16分)果蝇的2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了抑制,bb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高中生物遗传学致死现象分析

高中生物遗传学致死现象分析

课程篇高中生物遗传学致死现象分析黄伟进(广东省广州市培英中学,广东广州)摘要:从遗传学两大规律入手,分析高中生物遗传学中各种致死现象的类型和本质,帮助学生梳理完善遗传规律知识体系,建立分析问题的基本框架,掌握解决遗传学致死现象的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提高在有限的时间里解决问题的能力,树立起攻克遗传题的信心。

关键词:生物;遗传学;致死现象;归类分析一、问题的由来为普通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是高考的基本功能。

近年来,高考理综生物考试难度、区分度逐年加大,遗传学内容是最能考查学生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等核心素养的专题,通常作为选拔性强的试题甚至是压轴题的形式出现。

从近年的高考命题趋势上看.遗传题题干较简洁,出题形式集中在借助一定情境考查学生处理特殊遗传现象的能力:一是在遗传实验设计和两大基本定律的变式应用上,对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验证、遗传概率的计算,致死等现象的解释;二是结合生物的变异、育种和减数分裂的知识考查遗传规律。

学生在学习和解题过程中普遍反映遗传主题难度大,特别是近几年遗传题对学生信息提取、数据处理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等素养要求较高,学生谈遗传题“色变”,畏难情绪严重,本文拟从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大遗传定律的本质入手,结合例题分析各种致死现象,建立分析和解决遗传学致死现象题目的基本思路和模式。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分析遗传学致死现象,我们先从遗传学最基本的两大定律——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入手,掌握分析致死现象的一般规律。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与验证(1)实质: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

(2)分离比:杂合子自交子代分离比3:1;测交子代分离比为l:lo(3)常见致死分离比: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合子自交子代性状分离比2:1一说明显性纯合致死。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与验证(1)实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中的致死问题剖析

高考生物总复习遗传中的致死问题剖析

总结归纳1
在杂交实验中,有时观察到后代分离比与预期值有一定的“ 偏差”,要么比例总数减少,要么总数未变,但比例有变, 前者往往与“致死”有关,后者往往与“不完全显性”有关。 解答“致死”计算问题时,首先要依据题意结合特殊表现型 的比例判断是哪种致死类型,然后依遗传规律解答。 特别要分清以下两种情况:①对于配子致死类试题,要先写 出亲本产生的配子,剔除致死配子后再进行统计计算; ②如果是合子致死类试题,要先根据亲本产生的配子写出合 子,剔除致死合子后再进行统计计算。 针对“不完全显性”现象,解题时只要依据分离定律,并注 意AA、Aa所对应的表现型不同即可。
(2)实验二的F1中与亲本果蝇基因型不同的个体所占 的比例为__________。
(3)在没有迁入迁出、突变和选择等条件下,一个由 纯合果蝇组成的大种群个体间自由交配得到F1 ,F1中 灰体果蝇8 400只,黑檀体果蝇1 600只。F1中e的基因 频率为__________,Ee的基因型频率为__________。 亲代群体中灰体果蝇的百分比为__________。
方法一:取该果蝇有分裂能力的细胞制成装片,显微镜下观察其染色体结 构。若染色体结构正常,则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可能是由基因突变引起 的;反之,可能是由缺失引起的。 方法二:选该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杂交。 (1)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例为 1:1 ,则这只白眼雌果 蝇的出现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的; (2)若杂交子代中雌果蝇数与雄果蝇数比例为 2:1 ,这只白眼雌果蝇 的出现是由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测交子代 AaBb∶Aabb∶aa Bb∶aabb= 1∶1∶1∶1
2
隐性纯合致 死(自交情况 )
自交子代出现9∶3∶3(双隐性致死);自交子代出现 9∶1(单隐性致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配子致死(gametic lethal):致死在配子期发挥作用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或其它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体,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这就有一个问题,如果是由于致死基因的作用:配子在形成合子,即生命体的第一个细胞,之前就由于配子致死基因的作用而死掉了,那么这种可致死的基因如何遗传下去。

关于遗传致死问题的专题总结郑瑞斌对于这个问题:一种解释是,配子致死基因只在无性生殖和营养繁殖中的个体里出现并传代。

然而事实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也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

所以,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另一种配子无影响。

这样既有配子致死基因的存在,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配子致死遗传是指在配子期发挥而致死。

这可能是由于配子中的致死基因引起的,也可能是由于染色体的异常变化(缺失或增加,形成单体、三体的个休,产生缺体的配子)所致。

这种致死基因可能仅对于某种(比如雄)配子有致死效应,而对另一种配子无影响,此基因又可以遗传。

简单地讲就是,受精前卵子或精子由于遗传上的原因而死亡的现象,是造成不育性的原因之一。

本文结合近两年高考遗传题对致死问题进行部分汇总分析。

某基因使配子致死:某些致死基因可使雄配子死亡,从而使后代只出现某一性别的子代,所以后代出现单一性别的问题,考虑是“雄配子致死“的问题。

1、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近几年高考题中有关配子致死习题例析例1.(2011 年北京卷30)(16 分)果蝇的 2 号染色体上存在朱砂眼(a)和和褐色眼(b)基因,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叉互换。

aa 个体的褐色素合成受到了抑制,bb 个体的朱砂色素合成受到抑制。

正需果蝇复眼的暗红色是这两种色素叠加的结果。

(1)a 和b 是性基因,就这两对基因而言,朱砂眼果蝇的基因型包括。

(2)用双杂合体雄蝇(K)与双隐性纯合体雌蝇进行测试交实验,母体果蝇复眼为色。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按红眼:白眼=1:1,说明父本的A、B 基因与染色体的对应关系是。

(3)在近千次的重复实验中,有6 次实验的子代全部为暗红眼,但反交却无此现象,从减数分裂的过程分析,出现上述例外的原因可能是:的一部分细胞未能正常完成分裂,无法产生。

(4)为检验上述推测,可用观察切片,统计的比例,并比较之间该比值的差异。

参考答案:(1)隐aaBb aaBB (2)白A、B 在同一条2 号染色体上(3)父本次级精母携带a、b 基因的精子(4)显微镜次级精母细胞与精细胞 K 与只产生一种眼色后代的雄蝇例 2.(2011 江苏卷 32)(8 分)玉米非糯性基因(W)对糯性基因(w)是显性,黄胚乳基因(Y)对白胚乳基因(y)是显性,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第 9 号和第6 号染色体上。

W—和w-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 W 和w 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

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

请回答下列问题:(1)现有基因型分别为WW, Ww,ww, WW—、、W-w,ww- 6 种玉米植株,通过测交可验证“染色体缺失的花粉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磁配子可育”的结论,写出测交亲本组合基因型。

(2)以基因型为W-w 个体作母本,基因型为W-w 个体作父本,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3)基因型为Ww-Yy 的个体产生可育雄配子的类型及其比例为。

(4)现进行正、反交实验,正交:WwYy(♀)×W-wYy(♂) ,反交W-wYy(♀)×WwYy(♂),则正交、反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分别为、。

(5)以wwYY 和WWyy 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 自交产生F2。

选取F2 中非糯性白胚乳植株,植株间相互传粉,则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

参考答案:2、常染色体上的雄配子致死3、X 染色体上雄配子致死例 3.某种雌雄异体的植物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由显性基因 B 控制,窄叶由隐性基因 b 控制,B 和 b 均位于 X 染色体上。

基因 b 使雄配子致死。

请回答:(1)若后代全为宽叶雄株个体,则其亲本的基因型为。

(2)若后代全为宽叶,雌、雄植株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3)若后代全为雄株,宽、窄叶个体各半时,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4)若后代性比为1:1,宽叶个体占有3/4,则其亲本基因型为。

参考答案:(1)X B X B、X b Y (2) X B X B、X B Y (3)X B X b、X b Y (4)X B X b、X B Y例 4.(1997 年上海50)有一种雌雄异株的草木经济植物,属XY 型性别决定,但雌株是性杂合体,雄株是性纯合体。

已知其叶片上的班点是X 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b)控制的。

某园艺场要通过杂交培育出一批在苗期就能识别雌雄的植株,则应选择:(1)表现型为的植株作母本,其基因型为。

表现型为的植株作父本,其基因型为。

(2)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雌株。

子代中表现型为的是雄株。

参考答案:(1)无斑点X B Y 有斑点X b X b(2)有斑点无斑点变式练习: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和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Y 染色体上无此基因。

已知窄叶基因 b 会使花粉致死。

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XBXb)同窄叶雄株(XbY)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1/2 为宽叶雄株,1/2 为窄叶雄株B.1/2 为宽叶雌株,1/2 为窄叶雌株C.1/2 为宽叶雄株,1/2 为窄叶雌株D.1/4 为宽叶雄株,1/4 为宽叶雌株,1/4 为窄叶雄株,1/4 为窄叶雄株-----摘自《考试与招生》2011 年 12 期 19 页4、X 染色体上的雌配子致死54.(9 分)某雌雄异株的植物(2N=16),红花与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 A 与a 表示),宽叶与窄叶这对相对性状由 X 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相关基因用 B 与 b 表示)。

研究表明:含 X B或X b的雌雄配子中有一种配子无受精能力。

现将表现型相同的一对亲本杂交得 F1(亲本是通过人工诱变得到的宽叶植株),F1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红花宽叶白花宽叶红花窄叶白花窄叶雌株3/4 1/4 0 0雄株0 0 3/4 1/4(1)杂交亲本的基因型分别是(♀)、(♂),表现型均为,无受精能力的配子是。

(2)取F1中全部的红花窄叶植株的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植株,基因型共有种,比例是(仅写出比例即可)。

(3)将F1白花窄叶雄株的花粉随机授于F1红花宽叶雌株得到F2,F2随机传粉得到F3,则F3中雄株的表现型是,相应的比例是。

参考答案:54.(9分)(1)AaX B X b AaX B Y 红花宽叶X B卵细胞(2)4 种2∶2∶1∶1(3)红花窄叶、白花窄叶5∶4(2 分)5、染色体异常配子致死(1)由于染色体结构异常而导致的配子致死。

例 8.玉米是遗传学实验的好材料,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下图表示紫色玉米粒中两种相关色素的合成途径。

请回答:①决定红色籽粒的基因型有种。

②基因型为AaBb 的植株自交,后代籽粒中紫色籽粒占。

(2)玉米宽叶基因 T 与窄叶基因 t 是位于 9 号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已知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

现有基因型为 Tt 的宽叶植株 A,其细胞中 9 号染色体如图一(缺图)。

①该宽叶植株的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

②为了确定植株A 的T 基因位于正常染色体上还是异常染色体上,让其进行自交产生F1,如果F1 表现型及比例为,则说明T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③以植株 A 为父本,正常的植株为窄叶母本杂交产生的 F1 中,发现了一株宽叶植株 B,其染色体及基因组成如图二。

分析该植株出现的原因是由于(父本或母本)减数分裂过程中未分离。

④若③中得到的植株B 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3 条9 号染色体会随机的移向细胞两极并最终形成含1 条和2 条染色体的配子,那么以植株B 为父本进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植株占。

参考答案:(1)①4②3/16 (2)①缺失②宽:窄=1:1 ③父本同源染色体④宽:窄=2:3 3/5解析:(1)从生化途径来看,决定红色籽粒的应该有基因 A,不能没有 B,故红色的基因型为A B 。

基因型应该为 4 种。

(2)①从图一中可以看出异常染色体为缺失。

②由于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若 T 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基因型为 Tt 的宽叶植株 A 自交,产生可育的雌配子应该有两种:T 和t;雄配子应该只有一种:t。

那么产生的 F1 就应该表现型及比例为:宽:窄=1:1。

③由于无正常 9 号染色体的花粉不能参与受精作用,而以 A 为父本,以正常的植株为母本杂交,产生了如图二的 F1,说明只有父本的两条染色体没有分开才能产生有 T 的F1,因为若父本的两条染色体分开,则含有T 的配子是不能参与受精的,就没有含 T 的F1。

④若以植株 B为父本进行测交,则父本植株 B 按题意产生的配子有四种,分别是 T、Tt、tt、t,且其比例为:1:2:1:2。

而父本产生的含 T 的配子因为只有不正常 9 号染色体,这样的花粉是不能参与受精的。

故测交后代中的基因型就只有:Ttt:ttt:tt=2:1:2。

故测交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宽:窄=2:3。

其中得到的染色体异常的占 3/5.(2)由于染色体数目异常导致的配子致死二、合子(胚胎)致死现象合子致死又称基因型致死。

在一些性状的遗传中,具有某种基因型的合子不能完成胚胎发育,导致后代中不存在该基因型的个体,从而使性状的分离比发生变化。

小鼠毛色的遗传就是一个例子。

一个研究小组,经大量重复实验,在小鼠毛色遗传的研究中发现:A 黑色与黑色鼠杂交,后代全部为黑色鼠;B 黄色鼠与黄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2:1;C 黄色鼠与黑色鼠杂交,后代中黄色鼠与黑色鼠的比例为1:1。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控制毛色的显性基因用A 表示,隐性基因用a 表示)(1)黄色鼠的基因型是,黑色鼠的基因型是。

(2)推测不能胚胎发育的合子的基因型是。

(3)写出上述B、C 两个杂交组合的遗传图解。

变式训练:基因型为Aa 的亲本连续自交,若aa 不能适应环境而被淘汰,则第三代AA、Aa 所占的比例分别是( )A.7/8 1/8 B.15/16 1/16 C.19/27 8/27 D.7/9 2/91、基因在常染色体上,这种致死情况与性别无关。

后代雌雄个体数为1:1,一般常见的是显性纯合致死。

一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2:1;两对等位基因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6:3: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