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陶瓷
高级陶瓷及其应用

先进陶瓷及其应用集锦在千姿百态的物质界,大自然所恩赐的天然材料(如矿物、岩石、木材、丝棉等)虽数量大,品种多,但就其品种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现代科技和人类生存所应用的材料,绝大多数品种是以自然资源和传统材料为基础,经加工改造而成的人工合成材料。
正是这些人工材料,支撑着整个社会的科技与文明。
故而,对自然资源的开发、传统材料的改造和新型材料的研制,已成为当今人们获取新材料的系统工程。
材料工程技术将为科技进步不断开发出形形色色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新型材料和先进材料。
功能奇异的先进陶瓷便是新材料技术发展的典范。
陶瓷是用无机化合物粉料经高温烧结而成的、以多晶聚集体为基本结构的固体物质。
传统陶瓷是以天然硅酸盐矿物(瓷石、粘土、长石、石英砂等)为原料,经粉碎、磨细、调和、塑形、干燥、锻烧等传统工艺制作而成。
实际上瓷是在陶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比陶白净、细腻、质地致密且性能更为优良的硅酸盐材料。
先进陶瓷与传统陶瓷区别在于:先进陶瓷是以高纯、超细的人工合成的无机化合物(可含或不含硅化物)为原料,采用精密控制的先进工艺烧结而成的、比传统陶瓷结构更加精细、性能更加优异的新一代陶瓷。
先进陶瓷又称为精细陶瓷或高性能陶瓷。
先进陶瓷按使用性能可分为先进结构陶瓷(其使用性能主要指强度、刚度、硬度、弹性、韧性等力学性能)和先进功能陶瓷(其使用性能主要指光、电、磁、热、声等功能性能)两大类;按其化学成分又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铝酸盐陶瓷等。
先进结构陶瓷是指以其优异的力学性能而用于各种机械结构部件的新型陶瓷。
应用领域如陶瓷质密封套管、轴承、缸套、活塞及切削刀具等;先进功能陶瓷则是指利用材料的电、磁、光、声、热等直接的性能或其耦合效应来实现某种使用性能的新型陶瓷。
如电容器陶瓷以其极高的抗电击穿性能用来制作高容抗陶瓷电容器;压电陶瓷以其能利用机械撞击或机械振荡产生电效应来制作压电点火装置的发火元件或传感器元件;热敏陶瓷可感知微小的温度变化,用于测温、控温;气敏陶瓷制成的气敏元件能对易燃、易爆、有害气体进行监测、控制和实现自动报警;而用光敏陶瓷制成的电阻器可用作光电控制,自动曝光和自动记数;磁性陶瓷是重要的信息记录材料,在计算机中完成记忆功能。
先进陶瓷膨胀系数排序

先进陶瓷膨胀系数排序
以下是一些常见先进陶瓷材料的膨胀系数,按从低到高的
顺序排列:
1. 氧化铝陶瓷(Alumina):膨胀系数约为 6-8 × 10^-6 /℃。
2. 氧化锆陶瓷(Zirconia):膨胀系数约为 9-11 ×
10^-6 /℃。
3. 氮化硅陶瓷(Silicon Nitride):膨胀系数约为 2-4
× 10^-6 /℃。
4. 碳化硅陶瓷(Silicon Carbide):膨胀系数约为 4-6
× 10^-6 /℃。
5. 氮化硼陶瓷(Boron Nitride):膨胀系数约为 1-2 × 10^-6 /℃。
6. 氧化锆钛陶瓷(Zirconia Toughened Alumina,ZTA):膨胀系数约为 10-12 × 10^-6 /℃。
7. 氧化铝钛陶瓷(Alumina Toughened Zirconia,ATZ):膨胀系数约为 10-12 × 10^-6 /℃。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膨胀系数可能会因材料制备方法、
材料纯度、温度范围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此外,还有许多
其他先进陶瓷材料,其膨胀系数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
在具体应用中,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材料。
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主要内容

在当今社会,先进陶瓷制品已成为各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材料,从航空航天到医疗器械,从电子通信到家居生活,都离不开先进陶瓷制品。
而要生产出高质量的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的主要内容。
一、先进陶瓷制品的应用领域先进陶瓷具有高温、耐磨、绝缘、耐腐蚀等优良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电子通信、医疗器械、冶金化工、能源环保、建筑材料等多个领域。
通过智能制造装备的应用,可以提高先进陶瓷制品的制造效率和质量,满足不同领域对材料性能的需求。
二、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的技术特点1. 自动化生产:智能制造装备能够实现先进陶瓷制品的自动化生产,减少人工干预,提高生产效率和一致性。
2. 数据化管理:通过智能制造装备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可以实现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智能化控制:智能制造装备配备先进的控制系统,能够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智能调整,提高生产制造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三、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趋势随着工业4.0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也在不断升级和改进。
未来,先进陶瓷制品的智能制造装备将更加智能化、柔性化和定制化,为不同行业的需求提供更加个性化的解决方案。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了解了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的主要内容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智能制造装备的发展促进了先进陶瓷制品产业的进步,为各行各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的不断升级和完善,将为推动我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持,提高先进陶瓷制品的生产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我们也应该加大对智能制造装备技术研发的投入,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我国制造业朝着更高质量、更绿色、更智能的方向发展。
在未来,我期待先进陶瓷制品智能制造装备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局面。
军工领域中的先进陶瓷材料

1先进陶瓷材料说到先进陶瓷目前的市场形势,除了各材料行业都在极力靠拢的新能源领域外,军工领域也是先进陶瓷的一个非常火爆的市场。
提高国防能力在任何时代下都是一个国家的首要重点任务之一,而提高国防能力首先就要从装备的升级开始。
因此,作为军工装备的关键材料之一,先进陶瓷材料的发展也得到了强有力的驱动。
2先进陶瓷已逐步成为新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陶瓷是以粘土为主要原料,并与其他天然矿物经过粉碎混炼、成型和煅烧制得的材料以及各种制品,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
陶瓷的传统概念是指所有以粘土等无机非金属矿物为原料的人工工业产品。
它包括由粘土或含有粘土的混合物经混炼、成形、煅烧而制成的各种制品。
陶瓷的主要原料是取之于自然界的硅酸盐矿物,因此它与玻璃、水泥、搪瓷、耐火材料等工业同属于“硅酸盐工业”的范畴。
广义上的陶瓷材料指的是除有机和金属材料以外的其他所有材料,即无机非金属材料。
陶瓷制品的品种繁多,它们之间的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物理性质,以及制造方法,常常互相接近交错,无明显的界限,而在应用上却有很大的区别。
因此,很难硬性地把它们归纳为几个系统,详细的分类法也说法不一,到现在国际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分类方法。
按陶瓷的制备技术和应用领域分类,可分为传统陶瓷材料和先进陶瓷材料。
传统陶瓷:传统意义上的陶瓷是指以粘土及其天然矿物为原料,经过粉碎混合、成型、焙烧等工艺过程所制得的各种制品,通常会被称为"普通陶瓷"或传统陶瓷,例如日用陶瓷、建筑卫生陶瓷。
先进陶瓷:按化学成分可分为氧化物陶瓷、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硅化物陶瓷、氟化物陶瓷、硫化物陶瓷等。
按性能和用途可分为功能陶瓷和结构陶瓷两大类。
功能陶瓷主要基于材料的特殊功能,具有电气性能、磁性、生物特性、热敏性和光学特性等特点,主要包括绝缘和介质陶瓷、铁电陶瓷、压电陶瓷、半导体及其敏感陶瓷等;结构陶瓷主要基于材料的力学和结构用途,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高温、耐腐蚀、抗氧化等特点。
先进陶瓷及其制备技术举例

先进陶瓷及其制备技术举例
1. 先进陶瓷材料:先进陶瓷是指在结构、性能、制备工艺等方面具有较高水平的陶瓷材料。
例如,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碳化硅陶瓷等。
2. 先进陶瓷制备技术:先进陶瓷的制备技术包括多种方法,如烧结、凝胶注模成型、溶胶凝胶法、等离子烧结法等。
举例来说,利用凝胶注模成型技术可以制备出复杂形状的陶瓷器件,如微型传感器、微型电子器件等。
该技术通过将陶瓷粉末与有机物混合,形成可塑性较好的凝胶,再通过注射成型、凝胶烧结等步骤获得所需形状的陶瓷器件。
等离子烧结技术是一种高温处理技术,通过利用等离子体的高温和高能粒子的作用,使陶瓷材料在短时间内高温烧结,从而实现陶瓷材料的致密化和改善其性能。
这种技术常用于制备高纯度、高密度的陶瓷材料,如氧化铝陶瓷、氮化硅陶瓷等。
这些先进陶瓷及其制备技术的应用可以在高温、高压、耐腐蚀、绝缘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如航空航天、电子器件、化工等行业。
先进陶瓷工艺学

先进陶瓷工艺学1、先进陶瓷是“采用高度精选或合成的化工原料,具有能精确控制的化学组成,按照便于控制的制造技术加工的、便于进行结构设计,并且有优异特性的陶瓷”2、功能陶瓷:指具有电、磁、光、声、超导、化学、生物等特性,且具有相互转化功能的一类陶瓷。
3、非氧化物陶瓷是包括金属的碳化物、氮化物、硅化物和硼化物等陶瓷的总称4、电介质陶瓷:电阻率大于108Ω·m的陶瓷,能继承受较强电压而不被击穿。
分为:绝缘陶瓷电容器陶瓷压电、热释电、铁电陶瓷5、铁电陶瓷:主晶相为铁电体的陶瓷材料。
6、热释电陶瓷:某些晶体中还可以由于温度变化而产生电极化的陶瓷7、敏感陶瓷:当作用于这些材料制作的元件上的某一个外界条件,如温度、压力、湿度、气氛、电场、光及射线等改变时,能引起该材料某种物理性能的变化,从而能从这种元件上准确迅速地获得某种有用的信号。
8、“移峰效应”和“压峰效应”在铁电体中引入某种添加物生成固溶体,改变原来的晶胞参数和离子间的相互联系,使居里点向低温或高温方向移动,这就是“移峰效应”。
其目的是为了在工作情况下(室温附近)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温度关系尽可能平缓,即要求居里点远离室温温度,如加入PbTiO3可使BaTiO3居里点升高。
压峰效应是为了降低居里点处的介电常数的峰值,即降低ε-T非线性,也使工作状态相应于ε-T平缓区。
例如在BaTiO3中加入CaTiO3可使居里峰值下降。
常用的压峰剂(或称展宽剂)为非铁电体。
如在BaTiO3加入Bi2/3SnO3,其居里点几乎完全消失,显示出直线性的温度特性,可认为是加入非铁电体后,破坏了原来的内电场,使自发极化减弱,即铁电性减小。
9、“软性”添加物:可以使陶瓷性能往“软”的方面变化,也就是提高弹性柔顺系数S,降低Qm,提高ε,增大tanδ,提高kp,降低EC,提高ρv等。
“硬性”添加物是指进入A位置的K+、Na+、以及进入B位置的Fe2+、Co2+、Mn2+、Ni2+、Mg2+、Al3+、Ga3+、In3+、Cr3+、Sc3+等金属离子。
材料讲堂:先进陶瓷材料(纯本人制作)(共43张PPT)

常见先进陶瓷的应用
先进陶瓷材料
碳化硅陶瓷
SiC陶瓷:除了具有优良的常温力学性能,还具有优良的高温力学性能。 SiC陶瓷是陶瓷材料中高温力学性能(强度、抗蠕变性等)最正确的。
先进陶瓷材料
激光切割机
激光打孔机
超声波打孔机
先进陶瓷材料
第三章 常见先进陶瓷的应用
光学石英玻璃
刚玉陶瓷
尖晶石透明陶瓷
常见先进陶瓷的应用
氧化铝陶瓷
❖ 热学:熔点很高,可作高级耐火材 料,如坩埚、高温炉管等。 ❖ 力学:硬度大,可以制造实验室使 用的刚玉磨球机。
❖ 光学: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 艺,还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变得透明,可 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生产率低
价格:31万欧元(¥260万)
陶瓷材料的制备工艺
➢ 3. 气氛烧结
✓ 对于空气中很难烧结的制品, 为防止其氧化等,研究了气氛 烧结方法。即在炉膛中通入一 定的气体〔惰性气体〕,在此 气氛下进行烧结。
✓ 如Si3N4、SiC等非氧化物,在高 温下易被氧化,因而需要在惰性 气体中进行烧结。
先进陶瓷材料
劳动强度大
不易自动化
电微学观的 变化—:—晶—稳粒—长定—大—,性气孔好减〔少。不易沉淀和分层〕
收缩形变大
脱模性好 高温轴承(1300℃)
注射成型:间歇式的操作过程,可生产结构复杂的制品。
即在炉膛中通入一定的气体〔惰性气体〕,在此气氛下进行烧结。
胚体烧结 是指把成型胚体转变为致密体的工艺过程。
光学:用高纯度的原料,使用先进工艺,还可以使氧化铝陶瓷变得透明,可制作高压钠灯的灯管。
先进陶瓷的6种新型快速烧结技术

一、激光烧结技术激光烧结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能量对陶瓷颗粒进行瞬间加热的新型烧结技术。
通过激光束在陶瓷颗粒表面瞬间产生高温,使颗粒迅速烧结成型,并且能够精确控制烧结过程中的温度和时间,实现快速高效的烧结。
二、微波烧结技术微波烧结技术利用微波照射对陶瓷粉体进行加热,通过高频电磁波与材料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使陶瓷颗粒迅速升温并烧结成型。
微波烧结技术具有加热均匀、能耗低、速度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复杂形状、精密结构的陶瓷制品制备。
三、等离子烧结技术等离子烧结技术是利用等离子体对陶瓷颗粒进行高速撞击和加热的技术。
通过在陶瓷粉末表面产生等离子体,并将其能量传递给陶瓷颗粒,从而使颗粒快速烧结成型。
等离子烧结技术具有烧结速度快、能耗低、可以烧结高温陶瓷材料等优点。
四、压电陶瓷快速烧结技术压电陶瓷快速烧结技术是一种利用压电作用对陶瓷颗粒进行紧致烧结的技术。
通过施加外加电场,使陶瓷颗粒表面发生压电效应,从而实现颗粒的紧致烧结,烧结速度大大提高,同时制备出的陶瓷制品密度高、性能卓越。
五、等离子喷涂技术等离子喷涂技术是一种利用等离子体对陶瓷粉末进行快速烧结成型的技术。
通过等离子喷涂装置将陶瓷粉末与等离子体混合后,在高温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迅速烧结成型。
等离子喷涂技术不仅可以实现陶瓷材料的快速烧结,还能够制备出具有优异性能的陶瓷涂层。
六、电磁场烧结技术电磁场烧结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场对陶瓷颗粒进行加热和烧结的技术。
通过在陶瓷颗粒周围建立强磁场或者强电场,使颗粒表面迅速加热并烧结成型。
电磁场烧结技术具有能耗低、烧结速度快、制品性能优异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纳米陶瓷材料的制备。
先进陶瓷的快速烧结技术主要包括激光烧结、微波烧结、等离子烧结、压电陶瓷快速烧结、等离子喷涂和电磁场烧结等多种技术。
这些新型烧结技术都具有烧结速度快、能耗低、制品性能优异等特点,对于提高陶瓷制品的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改善产品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相信这些先进陶瓷的新型快速烧结技术在未来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为陶瓷制造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先进陶瓷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总称,是由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无机化合物材料,性能硬而脆,与金属材料和工程塑料相比具有更高的耐高温、耐腐蚀和耐磨性。
而现代特种陶瓷更具有高强度、高硬度、耐蚀、导电、绝缘、磁性、透光、半导体以及压电、铁电、光电、声光、超导等性能,这种先进陶瓷材料已成为现代工程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
陶瓷的分类:
1.普通陶瓷又称传统陶瓷,一般指日用陶瓷、建筑陶瓷、卫生陶瓷、电工陶瓷、化工陶瓷等。
普通陶瓷是天然硅酸盐矿物,如粘土、长石、石英、高岭土等为原料烧结而成。
2.先进陶瓷又称特种陶瓷,是采用纯度较高的人工合成原料,如氧化物、氮化物、硅化物、硼化物、氟化物等制成。
具有特殊的力学、物理、化学性能。
按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先进陶瓷可分为工程陶瓷和功能陶瓷两大类。
前者主要在高温下使用,又称高温结构陶瓷。
后者是利用陶瓷特有的物理性能制造出种类繁多、用途各异的陶瓷材料,如导电陶瓷、半导体陶瓷、压电陶瓷、绝缘陶瓷、磁性陶瓷、光学陶瓷(光导纤维、激光材料等)以及利用某些精密陶瓷对声、光、电、热、磁、力、湿度、射线及各种气氛等信息显示的敏感特性而至得的各种陶瓷传感器材料。
先进陶瓷常见成型工艺:
a、注浆成型在新型陶瓷生产中,对机械强度,几何尺寸,电气性能要求同的新型陶瓷产品,一般不用注浆成型方法于生产一些形状复杂且不规则、外观尺寸要求不严,薄壁及大型厚胎的制品。
注浆成型有空心注浆和实心注浆两种方法,为了提高注浆速度和质量又出现了压力注浆、离心注浆、真浆等方法。
b、热压铸成型是用含蜡料浆加热溶化后具有流动性和塑性,冷却后能在金属模中凝固成一定形状的特点来成型的。
热压铸成型其工艺流程如下:配料→予热→除气→热压铸机成型→搅拌→石蜡→洗成蜡饼存放→表面活性物质。
此法适用于的矿物原料,氧化物,氧化物等为原料的新型陶瓷的成型,尤其对外形复杂,精密度高的中品更为适宜,不适宜于薄壁,大而长的制备生产。
c、干压成型将经过造粒,流动性好,颗粒级配合适的粉料,在模具中通过压机的压制而成型的方法称为干压成型地用于园形,薄片状的和种功能陶瓷和电子元件的生产,尤其适于压制厚度0.3~0.6%,直径为5-50%的简单品,不适用于形状复杂的制品的成型。
d、等静压成型等静压成型是利用液体介质的不可压缩性和压力均匀传递性能的一种成型方法,它又可分为冷等静压成湿式干式二种),热等静压成型二种方法;
热压铸成型和等静压成型法是XYCarbide主要采用的先进陶瓷成型工艺。
xycarbide主要加工氧化锆/氧化铝/氮化硅陶瓷,它们的结构及性能分别为:
氧化锆:
以ZrO2为主晶相的陶瓷材料。
ZrO2熔点2677℃,具有单斜、四方和立方三种晶形,其相变温度分别为1100℃及2370℃。
四方晶系向单斜晶系转变时伴随有明显的体积膨胀,因此烧成后,在冷却过程中,会产生微裂纹,一般均需使用CaO、MgO、Y2O3等作稳定剂制成稳定ZrO2或部分稳定氧化锆。
氧化锆陶瓷具有高韧性、耐磨性好、抗弯强度高及优异的隔热等性能,甚至其膨胀系数接近于金属。
氧化铝:
主晶相为Na-β-Al2O3的陶瓷,化学式为Na2O·(6-11)Al2O3,属六方晶系层状结构,由致密的尖晶石型铝氧层和较松散的钠氧层交叠堆积而成。
具有离子导电性,可用作钠硫电池隔膜等。
氧化铝陶瓷机械强度好,表面光滑,耐磨性好。
氮化硅:
具有以Si3N4的主晶相的陶瓷材料。
Si3N4属共价键化合物,熔点1900℃(升华分解),有αβ二种晶型,均属六方晶系,一般用反应烧结,常压或热压烧结,气压烧结或热等静压烧结工艺制成,主要用于陶瓷轴承、密封元件及高温结构部体等。
氮化硅陶瓷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强,高温时抗氧性能佳。
XYCarbide自主研发生产的先进陶瓷的分类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