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活运用课堂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活利用课堂资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甲小学陈耿发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数学可以说是奥妙无穷、也可以说是数学枯燥无味,为什么学生对待数学的态度会有如此大的反差呢?关键是学生个人学习兴趣的问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在我们日常教学活动中应该想方设法,多角度、多渠道地激发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在快乐的学习活动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

但如何有效而又让学生快乐地学习呢?我认为灵活运用课堂资源是一种效而又让学生不觉得累的教学方法。

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本期我接的是六年级(一)数学。

这班学生基础差,很多地方是一问三不知,但着为老教师的我,深知如果老是去揭学生老底说学生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这肯定是很伤学生自尊的事,不但起不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反而会伤了学生自尊,打击了学生学习积极性。

所以我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总是注意从不说学生的不行,而是教学中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努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的学习活动中去补充以前的不足,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例:我在上本期列方程解应用题讲到。

题时,求出X=1.2时我就问学生:如果一辆客车早上9点从三甲出发去贵阳,另一辆客车也是早上9点从贵阳出发来三甲,它们在经过了1.2小时后在中途相遇,请问相遇时是几点几分?因为所问的问题是学生生活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所以很多学生都抢着回答。

有的说是10点过20,有的说是10点半,这时我没有说学生不对而是叫他们好好想一想到底是相遇时是几时几分?在经过了学生讨论后一致认为是10点20相遇。

这时我就问学生1.2小时你们认为是1小时20分钟,那么1.5小时呢?学生说是1小时50分钟,这时我问学生半小时是多少分钟?学生说是30分钟。

我说对哪。

用小数表示怎么写呀?学生说0.5小时,我又问哪么一个半小时应该怎么写呢?学生说1.5小时,这时我就说如果早上9点发车1.5小时相遇,相遇时是不是10点50呀?这时学生几呼是同时得出不是10点50而是10点半。

这时我就问学生9点发车经过了1.5小时后是10点半,那经过了1.2小时后是10点20吗?这时学生都限入了思考中,最后终于有人说出了相遇时是10点12分。

这时我就对学生说:因为1小时=60分,所以1.2小时只能是72分钟也就是1小时12分钟。

我们在进行单位换算时不能简单的把小数点去掉,而是要乘以或除以它们的进率。

这样短短几分钟既没有担务新课又让学生明白了单位换算和到道理。

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数学教学应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将数学学习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我们应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数学能力,并发展学生用数学眼光看待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做到“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在数学中感受生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