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设计报告

合集下载

热电偶温度计标度实验报告

热电偶温度计标度实验报告

热电偶温度计标度实验报告热电偶是一种用来测量热能的传感器,它由金属双极子,某种特定的金属或合金构成。

热电偶使用热电效应,金属双极子之间发生电势,两侧的温度不同时,这种电势就会发生变化。

热电偶可以测量低温和非常高的温度,它的使用范围较广泛。

热电偶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标准热电偶,另一种是修正热电偶。

标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专门用于标定温度表和其他温度量检测设备的。

通过与标准热电偶进行比较,可以测量其他任何热电偶温度量的精度,以及如何调整温度表的精度,以确保热电偶测量的精度。

本实验的目的是测量一种标准热电偶的标度精度。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带有色标的标准热电偶,它的详细参数如下:测量范围:-50°C +200°C,精度:±1.5°C,响应时间:2s,色标:红灰绿。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一种热电偶标定装置,它能够测量热电偶在温度范围-50°C +200°C其产生的电压值。

实验过程中,首先将热电偶放入实验箱中,将温度由原来的20°C慢慢升值,然后每隔1°C读取在实验箱中测量出来的电压值,再将其与标定装置内的标签电压值进行比较,最后画出热电偶标度曲线,用来测量它的标度精度。

实验结果表明,标准热电偶的标度精度良好,在-50°C +200°C 之间的温度范围内,它的温度精度可以保持在±1.5°C,这与其产品说明中的数据一致,表明热电偶的温度标度精度是可靠的。

总之,本次实验使用了一种带有色标的标准热电偶,在中温范围内测得它的标度精度,实验结果表明,它的温度精度可以保持在±1.5°C,与产品说明中的数据一致,表明标准热电偶的标度精度是可靠的。

因此,本实验的目的得到了满足。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温度传感器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探究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性,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温度传感器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将温度变化转化为可测量电信号的装置。

根据测量原理,温度传感器可分为多种类型,如热电偶、热敏电阻、红外线温度传感器等。

本实验中,我们将使用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进行实验。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基于热电效应原理,将温度变化转化为热电势差信号。

热电偶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组成,当两种导体连接在一起时,如果它们之间存在温差,就会在电路中产生电动势。

当温度发生变化时,热电势也会相应变化,从而实现对温度的测量。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1)热电偶温度传感器(2)数据采集器(3)恒温水槽(4)计时器(5)实验用的不同温度的水2.进行实验操作(1)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连接到数据采集器上。

(2)将恒温水槽中的水加热至一定温度,然后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放入水中,记录数据采集器显示的数值。

(3)将恒温水槽中的水降温至另一不同温度,然后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放入水中,记录数据采集器显示的数值。

(4)重复步骤(3),直至记录下不同温度下的数据。

(5)将实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并进行数据分析。

四、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根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一组数据的热电势差值ΔT。

将所有热电势差值进行平均,得到平均热电势差值ΔTave。

根据公式T = ΔT / ΔTave × Tref,我们可以计算出实验测量的温度值T。

其中,Tref为参考温度值,本实验中取为25℃。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计算得到实验测量的温度值如下表所示:通过对比实验测量的温度值与实际温度值之间的误差,我们可以评估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同时,我们还可以分析实验数据的变化趋势,例如在不同温度范围内热电势的变化趋势等。

五、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温度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并掌握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及要求:了解K型热电偶得特性与应用
实验仪器设备:智能调节仪、PT100、K型热电偶、温度源、温度传感器实验模块
实验原理,热心偶是一种使用最多的温度传感器,它的原理是基于1821年发现的塞贝尔效应,即两种不同的导体或半导体A或B组成一个回路,其两端相互连接,只要两节点处的温度不同,一端温度为7,另一端温度为z,则回路中就有电流产生,即回路中存在电动势,该电动势被称为热电势。

当回路断开时,在断开处a.6之向评有一长不.c性和最
值与回路中的热电势一致,并规是茬冷璃,当电赞面秀发向B时,称A为正极,B为负极,实验表明,当与较小时,g-S(T-T)(s是热电势率)。

热电偶基本定律:组成的闭合回路,不论导体的
(1)均质被立铁和长修水11不能各处的温度如何,都不能产生电动预览与源文档一致下载高清无水印势。

(2)中间导体定律:在热电偶回路中,只要中间导体C两端温度相同,那么接入中间导体对热电偶回路总热电势E (7T)没有影响。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设计报告样本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设计报告样本

传感器课程设计设计题目: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12月30日目录1.前言 (3)2.方案设计及论证 (4)3.设计图纸 (9)4.设计心得和体会 (10)5.重要参照文献 (11)一、前言随着信息时代到来, 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优先发展科技领域之一。

测控系统设计普通是从对象信息有效获取开始不同种类物理量不但需要不同种类传感器进行采集, 并且因信号性质不同, 还需要采用不同测量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以满足测量要去。

因而, 触感其与检测技术在当代测量与控制系统中具备非常重要地位。

而在所有传感器中, 热电偶具备构造简朴、合用温度范畴广、使用以便、承受热、机械冲击能力强以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惯用于高温区域、振动冲击大等恶劣环境以及适合于微小构造测温场合。

因而, 咱们想设计一种热电偶传感器可以在低温下使用, 可以合用于实验和科研中, 测量为温度范畴:-200 ℃ ~500 ℃, 电路不太复杂简易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考虑到制作材料相对便宜, 咱们选取了铜-铜镍(康铜)。

在选取测量电路时, 咱们从简朴, 符合测量范畴规定及热电偶技术特性, 咱们采用了AD592对T型热电偶进行冷结点补偿电路。

这种型号电路容许误差(0.5 ℃或0.004x|t|)相对于其她类型热电偶具备测量温度精度高, 稳定好, 低温时敏捷度高, 价格低廉。

能较好满足测量范畴。

热电偶同其他种温度计相比具备如下特点:a、长处·热电偶可将温度量转换成电量进行检测, 对于温度测量、控制, 以及对温度信号放大、变换等都很以便,·构造简朴, 制造容易,·价格便宜,·惰性小,·精确度高,·测温范畴广,·能适应各种测量对象规定(特定部位或狭小场合), 如点温和面温测量,·适于远距离测量和控制。

b、缺陷·测量精确度难以超过0.2℃,·必要有参照端, 并且温度要保持恒定。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

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温度传感器实验报告引言: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见的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环境监测、医疗设备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温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和实验验证,探索其原理和性能。

一、温度传感器的原理温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温度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的器件。

常见的温度传感器有热电偶、热敏电阻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等。

热电偶是利用两种不同金属的导线通过热电效应产生的电势差来测量温度的传感器。

当两种导线的接触点温度不同,就会产生一个电势差,通过测量这个电势差可以得到温度值。

热敏电阻是一种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传感器。

常见的热敏电阻有铂电阻和镍电阻等。

当温度升高时,电阻值会增加;反之,温度降低时,电阻值会减小。

半导体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基于半导体材料电阻随温度变化的原理进行温度测量的传感器。

半导体材料的电阻值与温度呈线性关系,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得到温度值。

二、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数据记录,验证温度传感器的性能和准确度,并了解不同类型温度传感器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材料和方法材料:温度传感器、温度计、数字万用表、电源、导线等。

方法:1. 将温度传感器连接到电源和数字万用表上,确保电路连接正确。

2. 使用温度计测量环境温度,并记录下来作为参考值。

3. 打开电源,观察数字万用表上的温度显示,并记录下来。

4. 在不同温度下重复步骤3,记录不同温度下的温度传感器输出值。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温度下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

将这些数据绘制成图表,可以清晰地观察到温度传感器的响应特性和准确度。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发现温度传感器的输出值与实际温度存在一定的误差。

这是由于温度传感器本身的精度和环境条件等因素所导致的。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校准和修正来提高温度传感器的准确度。

此外,不同类型的温度传感器在不同温度范围内具有不同的优势和适用性。

热电偶适用于高温环境的测量,而半导体温度传感器则更适合于低温环境的测量。

热电偶传感器应用设计报告

热电偶传感器应用设计报告

热电偶传感器应用设计报告1.设计题目:热电偶测温性能2.设计要求:要求利用热电偶传感器测量50℃~100℃之间温度。

3.热电偶传感器的原理:当两种不同的金属组成回路,产生的二个接点有温度差,会产生热电势,这就是热电效应。

温度高的接点就是工作端,将其置于被测温度场配以相应电路就可间接测得被测温度值。

4.设计所需元器件:热电偶、K型、E型、加热源、温度控制仪、数显单元。

5.设计的测量电路图:图16.调试过程及结果分析:1、将K型热电偶插入到主控板上用于温度设定。

2、将E型热电偶插入温度传感器实验模板上标有热电偶符号的a、b孔上,热电偶自由端连线中带红色套管或红色斜线的一条为正端。

将a、b端与R5、R6相接。

3、设定温度值t=50℃。

将R5、R6短路接地,接入±15V电源,打开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R W3使U O2为零(见上图),将U O2与数显表单元上的U i相接。

调R W3使数显表显示零位,主控箱上电压波段开关拨到2V档。

4、去掉R5、R6短路接线,将a、b端与放大器R5、R6相接,调R W2,将信号放大到比分度值大10倍的毫伏值。

5、在50℃到100℃之间设定Δt=5℃。

读出数显表头输出电势与温度值,并记入下表7.思考题:1. 通过温度传感器的三个实验你对各类温度传感器的使用范围有何认识?答:热电阻:铂电阻测温范围-200℃~+850℃铜电阻测温范围-50℃~+150℃。

热电偶-50℃~+1600℃,配用特殊材料热电极,可是范围扩大-180℃~+2800℃2.能否用集成温度传器将设计一个测-50℃-+50℃的数字温度计?答:能。

集成温度传器将温敏晶体管与相应的辅助电路集成在同一芯片上,它能直接给出正比于绝对温度的理想线性输出,一般用于-50℃-+150℃之间温度测量,温敏晶体管是利用管子的集电极电流恒定时,晶体管的基极――发射极电压与温度成线性关系。

为克服温敏晶体管U b电压生产时的离散性、均采用了特殊的差分电路。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

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温度测量设备,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其原理、性能、应用领域和市场情况,为相关产品的选型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原理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利用两个不同材料的导线交接处产生的温差电动势来测量温度。

热电偶由两种金属导线组成,分别为正极和负极。

当两个导线受到不同温度的影响时,会在连接处产生热电效应,产生微弱电动势。

通过测量这个电动势的大小,可以推算出温度的变化。

三、热电偶温度传感器性能1. 温度测量范围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以在极低温度到高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通常可覆盖-200℃至1750℃。

2. 准确度高: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具有较高的温度测量准确度,通常可达到0.5%。

3. 响应速度快: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热敏特性使其具有较快的响应速度,可以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4. 耐腐蚀性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根据不同的测量环境选择不同的材料,使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

5. 抗干扰能力强: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对电磁辐射、振动和湿度等外部干扰有较强的抗扰能力。

6. 使用寿命长: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简单,使用寿命较长。

四、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应用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各个行业都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领域:1. 工业自动化: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常用于工业生产中的温度监测与控制,如钢铁、化工、制药等行业。

2. 食品加工: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的温度测量,如烘焙、炒菜、烧烤等。

3. 能源领域: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在能源行业中用于核电、火力发电等场景中的温度监测。

4. 电子设备: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电子设备中的温度检测与保护,如电脑、电视等。

5. 环境监测: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可用于环境温度的监测,如气象台、实验室等领域。

五、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市场情况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市场规模庞大,目前市场上主要的供应商有欧姆龙、Honeywell、ABB等。

市场竞争激烈,产品性能和价格差异较大。

MAX6675的温度传感器报告

MAX6675的温度传感器报告

MAX6675的温度传感器报告实验项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的设计实验地点:信息学院传感器实验室专业班级:电科1401班学号:全文结束》》001864 学生姓名:李康泽全文结束》》年12月26日太原理工大学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课程名称传感器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设计名称设计周数1、5周设计任务主要设计参数设计内容设计要求主要参考资料学生提交归档文件注:1、课程设计完成后,学生提交的归档文件应按照:封面说明书—温度,对周边环境会产生重要影响、和人们的衣食住行、农业生产等方面密不可分。

温度的测量在工业、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在工业生产中甚至需要时刻观察温度的变化。

所以通过对温度的测量和测温设备的研究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

在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下,对温度测量系统收集的温度数据方法要求越来越高,已经渗透到社会方方面面。

温度的测量主要应用于工业、农业这两大领域。

在这两大领域中,无论是机械的正常运转还是农作物的蓬勃生长,都离不开温度的测量。

在工业生产中,由于生产环境的限制,员工不可长时间停留观察设备运行正常或因为其他原因不能在现场。

这是找到最佳的方式收集数据的迫切需要,将数据发送到一个比较好操作的控制室,便于工作人员对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在农业生产上,对温室大棚的温度监测,以前都是选择分区取样的人工处理方式,工作辛苦,精确度不高。

而且在实际操作中,因为大棚的诸多环境限制因素,例如占地面积广、测量点分散而且数目多,所以这种测量方式已经被淘汰。

当前的科技水平下,为了取得更大的效益促使我们必须找到一种精确、简便易行的温度采集测量方法。

在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下,现代社会对各种参数: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要求有一个几何增长。

在以此基础上,如何快速、准确获取这些参数需要依靠现代信息的发展水平。

传感器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结构技术并称当代三大信息采集技术,而这之中传感器技术遥遥领先其他两种技术,特别是传感器技术中对于温度的测量。

所以研究温度的收集方式和设备这一课题是相关领域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要课题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感器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热电偶温度传感器
2010年12月30日
目录
1、序言 (3)
2、方案设计及论证 (4)
3、设计图纸 (9)
4、设计心得和体会 (10)
5、主要参考文献 (11)
一、序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传感器技术已经成为国内外优先发展的科技领域之一。

测控系统的设计通常是从对象信息的有效获取开始的不同种
类的物理量不仅需要不同种类的传感器进行采集,而且因信号性质的不同,还需要采用不同的测量电路对信号进行调理以满足测量的要去。

因此,触感其与检测技术在现代测量与控制系统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而在所有的传感器中,热电偶具有构造简单、适用温度范围广、使用方便、承受热、机械冲击能力强以及响应速度快等特点,常用于高温区域、振动冲击大等恶劣环境以及适合于微小结构测温场合。

因此,我们想设计一种热电偶传感器能够在低温下使用,可以适用于试验和科研中,测量为温度范围:-200 ℃ ~500 ℃,电路不太复杂的简易的热电偶温度传感器,考虑到制作材料相对便宜,我们选择了铜-铜镍(康铜)。

在选择测量电路时,我们从简单,符合测量范围要求及热电偶的技术特性,我们采用了AD592对T型热电偶进行冷结点的补偿电路。

这种型号的电路允许的误差(0.5 ℃或0.004x|t|)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热电偶具有测量温度精度高,稳定好,低温时灵敏度高,价格低廉。

能较好的满足测量范围。

热电偶同其它种温度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a、优点
·热电偶可将温度量转换成电量进行检测,对于温度的测量、控制,以及对温度信号的放大、变换等都很方便,
·结构简单,制造容易,
·价格便宜,
·惰性小,
·准确度高,
·测温范围广,
·能适应各种测量对象的要求(特定部位或狭小场所),如点温和面温的测量,
·适于远距离测量和控制。

b、缺点
·测量准确度难以超过0.2℃,
·必须有参考端,并且温度要保持恒定。

·在高温或长期使用时,因受被测介质影响或气氛腐蚀作用(如氧化、还原)等而发生劣化。

二、设计方案及论证
1、热电偶工作原理:
如果两种不同成分的均质导体形成回路,直接测温端叫测量端,接线端子端叫参比端,当两端存在温差时,就会在回路中产生电流,那么两端之间就会存在Seebeck热电势,即塞贝克效应。

热电势的大小只与热电偶导体材质以及两端温差有关,与热电偶导体的长度、直径无关。

温度测量范围和允许误差
由上个表格,我们拟定使用T型。

热响应时间:
在温度出现阶跃变化时,热电偶或热电阻的输出变化至相当于该阶跃变化的50%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热响应时间。

用t0.5表示。

公称压力:
一般是指在工作温度下,保护管所能承受的静态外压而不破裂。

实际上,容许工作压力不仅与保护管材料、直径、壁厚有关,而且还与其结构、安装方法、置入深度以及被测介质的流速和种类有关。

置入深度
●热电偶最小置入深度
对陶瓷保护管而言,应不小于保护管直径的10~15倍;对金属及合金保护管,应大于保护管直径的15~20倍。

热电偶的上限温度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下表规定:
上限温度tm (℃)试验温度t (℃)电阻值MΩ100≤tm<300t= tm10
300≤tm<500t= tm2
500≤tm<850t= tm0.5
850≤tm<1000t= tm0.08
1000≤tm<1300t= tm0.02 tm≥1300t= 13000.02
2、热电偶温度温度传感器结构图示意:
3热电偶温度传感器工作原理
如上图,T型热电偶传感器在测量温度时,尖端(测量端)的敏感元件把测量对象的温度通过补偿导线传到补偿器(由于热电偶传感器存在基准结点要求保持稳定,但对于工业方面作为基准结点使用时,基准结点的温度保持恒定非常困难,这就需要补偿器来保持节点稳定,这里我们采用的是AD592制作的补偿器,在后面我们会具体介绍)中,补偿器把测得的温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经过铜导线传送到接收端。

它可以直接与显示仪表(如电子电位差计、数字表等)配套使用,也可以与温度变送器配套,传换为标准电流信号。

4热电偶结构
这次我们决定使用铠装式热电偶
热电偶测温导线
用外带绝缘的热电偶丝材焊接而成,是测温产品里结构最为简单的一种,响应速度极快。

. 铠装热电偶
铠装热电偶的结构原理是:由热电偶丝、高纯氧化镁和不锈钢保护管经多次复合一体拉制而成,具有能弯曲、耐高压、耐震动、热响应时间快和坚固耐用等许多优点,可以直接测量各种生产过程中0~800℃范围内的液体、气体介质以及固体表面的温度。

我们采用的是绝缘式选择的依据:
温度补偿方法:
前面提到的AD592做冷端补偿,详见后面电路图三、设计图纸
如图,在T型热电偶传感器的电路图中,电路采用电流输出型温敏传感器AD592测量T型热电偶测试端的温度,与此同时进行冷结点补偿,再由运算放大器A1(OPAMP)将测量的信号进行放大,输出电压U。

灵敏度为10mV/ ℃,即输出电压与被测温度成比例。

REF01为稳压管,为 AD592提供10V的稳定工作电压,RP1用于调节失调电压。

RP2用于增益调节,R4和C1构成截止频率为1.6KHz的低通滤波器
四、设计心得和体会
1、本实验对我们来说最大的难点是正确选择做什么,这大概占了我们所有时间的一半。

我们在决定做什么时,确实做了很大的弯路。

由不知道做什么,到选择了做什么,但做到一段时间做不下去,不得不选择重新选题,从零开始做。

另外就是解决如何用CAD软件画自己想要画的图,及用Protel软件画我们的EDA电路图。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很多的沮丧和放弃的念头。

2、为了获得思路,正确可行的传感器类型,我们上图书馆、网上查了很多的资料,当我们有了明确的思路时,三人分好工后,我们发现做起来其实真的不是太难。

3、另外,这次课程设计给我最大收获就是:要解决一个复杂、自己想不通的问题时,查找资料很重要,尤其是去图书馆。

以前很少去图书馆,以为图书馆没什么值得看的书,其实不是,是自己没有方向,没定下来要看什么书,要解决什么问题。

当你明确了要干嘛时,图书馆确实能让不自己获得很多知识
五、主要参考文献
1、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周润景郝晓霞编著
2、图解触感器及应用电路陈圣林侯成晶主编
3、常用传感器应用电路的设计与实践何希才编著
4、传感器的理论与设计基础及其应用单成祥编著
5、Protel2004电路设计
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