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三数学第一轮复习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七章数列数学归纳法第5节数学归纳法选用含解析

第5节数学归纳法(选用)考试要求 1.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原理;2.能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些简单的数学命题.知识梳理1。
数学归纳法证明一个与正整数n有关的命题,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归纳奠基)证明当n取第一个值n0(n0∈N*)时命题成立;(2)(归纳递推)假设n=k(k≥n0,k∈N*)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 =k+1时命题也成立。
只要完成这两个步骤,就可以断定命题对从n0开始的所有正整数n都成立。
2。
数学归纳法的框图表示[常用结论与易错提醒]1。
数学归纳法证题时初始值n0不一定是1.2.推证n=k+1时一定要用上n=k时的假设,否则不是数学归纳法.诊断自测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用数学归纳法证明等式“1+2+22+…+2n+2=2n+3-1”,验证n=1时,左边式子应为1+2+22+23.()(2)所有与正整数有关的数学命题都必须用数学归纳法证明.()(3)用数学归纳法证明问题时,归纳假设可以不用.()(4)不论是等式还是不等式,用数学归纳法证明时,由n=k到n=k+1时,项数都增加了一项。
()解析对于(2),有些命题也可以直接证明;对于(3),数学归纳法必须用归纳假设;对于(4),由n=k到n=k+1,有可能增加不止一项.答案(1)√(2)×(3)×(4)×2。
(选修2-2P99B1改编)在应用数学归纳法证明凸n边形的对角线为错误!n(n-3)条时,第一步检验n等于()A.1B.2C。
3 D.4解析三角形是边数最少的凸多边形,故第一步应检验n=3。
答案C3。
已知f(n)=错误!+错误!+错误!+…+错误!,则()A.f(n)中共有n项,当n=2时,f(2)=错误!+错误!B.f(n)中共有n+1项,当n=2时,f(2)=错误!+错误!+错误!C.f(n)中共有n2-n项,当n=2时,f(2)=错误!+错误!D。
f(n)中共有n2-n+1项,当n=2时,f(2)=错误!+错误!+错误!解析f(n)共有n2-n+1项,当n=2时,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故f(2)=错误!+错误!+错误!.答案D4.用数学归纳法证明1+错误!+错误!+…+错误!<n(n∈N,且n〉1),第一步要证的不等式是________。
202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

2021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函数的定义域与值域函数的定义域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1)y =12-|x |+x 2-1; (2)y =25-x 2+lg cos x ;(3)y =x -12x-log 2(4-x 2); (4)y =1log 0.5(x -2)+(2x -5)0. 解 (1)由⎩⎪⎨⎪⎧ 2-|x |≠0,x 2-1≥0,得⎩⎪⎨⎪⎧x ≠±2,x ≤-1或x ≥1.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x |x ≤-1或x ≥1且x ≠±2}. (2)由⎩⎪⎨⎪⎧ 25-x 2≥0,cos x >0,得⎩⎪⎨⎪⎧-5≤x ≤5,2k π-π2<x <2k π+π2(k ∈Z ).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5,-32π∪⎝⎛⎭⎫-π2,π2∪⎝⎛⎦⎤3π2,5. (3)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x -12x ≥0,x ≠0,4-x 2>0,解得-2<x <0或1≤x <2,∴函数的定义域为(-2,0)∪[1,2).(4)由⎩⎪⎨⎪⎧ log 0.5(x -2)>0,2x -5≠0得⎩⎪⎨⎪⎧2<x <3,x ≠52, ∴函数的定义域为⎝⎛⎭⎫2,52∪⎝⎛⎭⎫52,3. 思维升华 (1)给定函数的解析式,求函数的定义域的依据是使解析式有意义,如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为非负数,零指数幂的底数不为零,对数的真数大于零且底数为不等于1的正数以及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2)求函数的定义域往往归结为解不等式组的问题.在解不等式组时要细心,取交集时可借助数轴,并且要注意端点值或边界值.函数的值域例1 (2019·长沙月考)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x 2-2x +3,x ∈[0,3);(2)y =2x +1x -3; (3)y =2x -x -1;(4)y =x +1+x -1.解 (1)(配方法)y =x 2-2x +3=(x -1)2+2,由x ∈[0,3),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①所示),可得函数的值域为[2,6).(2)(分离常数法)y =2x +1x -3=2(x -3)+7x -3=2+7x -3, 显然7x -3≠0,∴y ≠2. 故函数的值域为(-∞,2)∪(2,+∞).(3)(换元法)设t =x -1,则x =t 2+1,且t ≥0,∴y =2(t 2+1)-t =2⎝⎛⎭⎫t -142+158,由t ≥0,再结合函数的图象(如图②所示),可得函数的值域为⎣⎡⎭⎫158,+∞.(4)函数的定义域为[1,+∞),∵y =x +1与y =x -1在[1,+∞)上均为增函数, ∴y =x +1+x -1在[1,+∞)上为单调递增函数,∴当x =1时,y min =2,即函数的值域为[2,+∞).结合本例(4)求函数y =x +1-x -1的值域. 解 函数的定义域为[1,+∞),y =x +1-x -1=2x +1+x -1, 由本例(4)知函数y =x +1+x -1的值域为[2,+∞), ∴0<1x +1+x -1≤22, ∴0<2x +1+x -1≤2,∴函数的值域为(0,2].思维升华 求函数值域的一般方法(1)分离常数法;(2)反解法;(3)配方法;(4)不等式法;(5)单调性法;(6)换元法;(7)数形结合法;(8)导数法.跟踪训练1 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y =1-x 21+x 2; (2)y =x +41-x ;(3)y =2x 2-x +12x -1⎝⎛⎭⎫x >12.。
2021届高三数学(文理通用)一轮复习题型专题训练:导数的计算(含答案)

《导数的计算》考查内容:主要涉及导数的运算 注意:复合函数求导一般为理科内容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ln 2cos f x x =+的导数为( ) A .1sin 2x - B .sin x - C .sin xD .1sin 2x + 2.函数()sin f x x 的导数为( )A .()'sin cos f x x x =+B .()'sin cos f x x x =C .()'cos f x x =D .()'cos f x x =3.函数ln x y e x =的导数是( ) A .1ln x x e x ⎛⎫+⎪⎝⎭B .()ln xx x e +C .1xe xD .1ln x x+4.已知函数()sin f x a x b =+的导函数为()f x ',若13f π⎛⎫= ⎪⎭'⎝,则a =( ) A .4B .2C .1D .125.下列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A .2111x x x '⎛⎫+=+ ⎪⎝⎭ B .21(log )ln 2x x '=C .3(3)3log e xx'=D .2(cos )2sin x x x x '=-6.下列对函数求导运算正确的是( )A .2sin cos sin x x x x x x '+⎛⎫= ⎪⎝⎭B .11ln x x '⎛⎫=- ⎪⎝⎭C .cos sin 33ππ'⎛⎫=- ⎪⎝⎭ D .()sin cos x x '=-7.已知()()231f x x xf '=+,则()1f '=( )A .1B .2C .-1D .-28.已知函数()2()ln f x xf e x '=+,则()f e =( ) A .e -B .eC .1-D .19.已知函数33()1xf x x e =++,其导函数为()f x ',则()()()()2020202020192019f f f f ''+-+-- 的值为( )A .1B .2C .3D .410.已知()0112nn n x a a x a x +=++⋅⋅⋅+,其中01243n a a a ++⋅⋅⋅+=,则123452345a a a a a ++++=( )A .405B .810C .324D .64811.函数()y f x =在R 上可导,且()()2'213f x x f x =-⋅-,则()()11f f '+=( ) A .0B .1C .-1D .不确定12.下列式子不.正确的是 ( ) A .()23cos 6sin x x x x '+=- B .()1ln 22ln 2xxx x'-=-C .()2sin 22cos 2x x '= D .2sin cos sin x x x x x x '-⎛⎫= ⎪⎝⎭二.填空题 13.函数sin xy x=的导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14.()(2019ln )f x x x =+,若0()2020f x '=,则0x =_____.15.已知函数()()()()123f x x x x x =---,则()0f '=________. 16.设函数()f x 满足()()2311f x x f x '=++,则()3f 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2sin y x x =;(2)n 1l y x x =+;(3)cos x xy e=;18.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3235y x x =+-;(2)sin y x x =+(3)sin x y x=;(4)21sin x y x -=19.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sin xy e x = ;(2)y =2311x x x x ⎛⎫++ ⎪⎝⎭;(3)sin cos 22x y x x =-;20.求下列函数的导数(1)2sin 3y x x x =++; (2)2(ln sin )y x x x =+;(3) 221xy x =+ ; (4)41(13)y x =-.21.求下列函数的导数. (1)()ln x f x x =(2)()()239f x x x x ⎛⎫=+- ⎪⎝⎭ (3)()()2ln 51xf x x =+-22.求出下列函数的导数.(1)tan xy e x =(2)()3ln 45y x +=(3)2311y x x x x ⎛⎫=++ ⎪⎝⎭(4)y =sin nx x(5)()5221x y e x ++﹣=《导数的计算》解析1.【解析】因为常数的导数为0,cos x 的导数为sin x -, 所以()'sin f x x =-.故选:B.2.【解析】由()sin f x x =得,()'''1sin (sin )sin cos cos 2f x x x x x x =⋅+=+=, 故选:C3.【解析】因为函数ln xy ex =,所以11ln ln x xx y e x ee x x x ⎛⎫'=+=+ ⎪⎝⎭.故选:A 4.【解析】由题意知:()cos f x a x '=.因为13f π⎛⎫= ⎪⎭'⎝,所以cos 13a π=,解得2a =.故选:B.5.【解析】因为2111x x x '⎛⎫+=- ⎪⎝⎭,故A 错;因为21(log )ln 2x x '=,故B 正确;因为(3)3ln3xx '=,故C 错;因为22(cos )2cos sin x x x x x x '=-,故D 错.6.【解析】对于A 选项,2sin cos sin x x x x x x '-⎛⎫= ⎪⎝⎭,故A 选项错误.对于B 选项,1ln ln x x =-,所以()11ln ln x x x '⎛⎫'=-=- ⎪⎝⎭,故B 选项正确. 对于C 选项,cos 03π'⎛⎫= ⎪⎝⎭,故C 选项错误.对于D 选项,()sin cos x x '=,故D 选项错误.故选:B7.【解析】函数()()231f x x xf '=+,则()()231f x x f ''=+,令1x =代入上式可得()()1231f f ''=+,解得()11f '=-.故选:C8.【解析】由题得111()2(),()2(),()f x f e f e f e f e x e e '''''=+∴=+∴=-, 所以1()2()ln 2()11f e ef e e e e=+=⨯+'-=-.故选:C.9.【解析】因为33()1x f x x e =++,()333()131x xx f x x e x ee --=+-=-++,所以()()3f x f x -+=.又因为223()3(1)xxe f x x e -'=++, ()222233()33(1)()(1)x x x x e e f x x f x x e e ----'-=+-=+'=++ 所以()f x '为偶函数. 所以(2020)(2020)(2019)(2019)3f f f f ''+-+--=. 故选:C10.【解析】令1x =可得()0112nn a a a +=++⋅⋅⋅+, 由题意可得()12243n+=,解得5n =, 所以()5501512x a a x a x +=++⋅⋅⋅+,两边同时求导得()44125101225x a a x a x ⋅+=++⋅⋅⋅+, 令1x =可得()4125101225a a a ⋅+=++⋅⋅⋅+, 所以412525103810a a a ++⋅⋅⋅+=⨯=.故选:B.11.【解析】()()2'213f x x f x =-⋅-,得()()'41f x x f '=-,()()()'21411=2,()223f f f f x x x ''∴=-=--,,(1)3,(1)(1)1f f f '=-∴+=-.故选:C12.【解析】对于选项C ,(2sin 2)2cos 2(2)4cos 2x x x x ''=⋅=,C 错误 故选C13.【解析】22sin cos sin cos sin x x x x x x xy y x x x'⨯--=∴== 14.【解析】由题意,函数()(2019ln )f x x x =+,可得()2020ln f x x '=+, 因为0()2020f x '=,可得02020ln 2020x +=,即0ln 0x =,解得01x =.15.【解析】令()()()()123x x g x x --=-,所以()()f x xg x =,所以()()()'g x g f x x x ='+,所以()()()()()()00102030006g g f '+⋅='---==-.故答案为:6-.16.【解析】由()()2311f x x f x '=++,得''()23(1)f x x f =+,令1x =,则''(1)23(1)f f =+,解得'(1)1f =-,所以()231=-+f x x x ,令3x =,则(3)9911f =-+=,解得(3)1f =,故答案为:117.【解析】(1)y′=(x 2)′sin x +x 2(sin x)′=2xsin x +x 2cos x.(2)21111ln (ln )''''⎛⎫⎛⎫=+=+=- ⎪ ⎪⎝⎭⎝⎭y x x x x x x(3)2cos (cos )cos ()sin cos e ()x x x x x x x e x e x x y e e ''''-+⎛⎫=⋅==- ⎪⎝⎭18.【解析】(1)236y xx '=+;(2)sin cos y x x x '=+;(3)2cos sin x x xy x -'=;(4)()()222sin 1cos sin x x x x y x---'=.19.【解析】(1)y ′=(e x )′sinx +e x (sinx )′=e x sinx +e x cosx ..(2)因为y =x 3+21x+1,所以y ′=3x 2-32x . (3)因为y =x -12sinx ,所以y ′=1-12cosx .20.【解析】(1)因为2sin 3y x xx =++,所以cos 321cos 61y x x x x '=+⨯+=++;(2)因为2(ln sin )y x x x =+,所以()()()22ln sin ln sin y x x x x x x '''=+++,化简可得,()212ln sin cos y x x x x x x ⎛⎫'=+++ ⎪⎝⎭22ln 2sin cos x x x x x x x =+++;(3)因为221xy x =+,由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和运算法则可得, ()()()()222221211x x x x y x''+-+'=+()()22221221x x xx+-⋅=+()()222211x x-=+;(4)因为41(13)y x =-,所以()()()()4513134133y x x x --''⎡⎤'=--=--⨯-⎣⎦化简可得,()51213y x -'=-.21.【解析】(1)()'''22(ln )ln ()1ln x x x x xf x x x ⋅-⋅-==; (2)()()''239f x x x x ⎛⎫=+-+ ⎪⎝⎭()'239x x x ⎛⎫+- ⎪⎝⎭2222233272()(9)(1)2639x x x x x x x x =-+++=-++++=222736x x++;(3)()()''12ln 25151xf x x x =+⨯-=-52ln 251x x +-. 22.【解析】(1)由tan xy ex =,则()''2'tan tan t cos ()an xx xxe y e x e x e x x+==+, 即'2tan cos x x ey e x x=+(2)由3ln 45y x +=(),则'1245y x =+(3)由2323111y x x x x x x ⎛⎫=++=++ ⎪⎝⎭﹣,则'2332x y x =-,(4)由sin n x y x =,则'1cos sin n x x n x y x +-=,(5)由()5221x y e x +=+﹣,则()4'29221()x y x x e +=+﹣﹣.。
2021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二章不等式第4节绝对值不等式及其应用含解析

第4节 绝对值不等式及其应用考试要求 1。
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并了解下列不等式成立的几何意义及取等号的条件:|a +b |≤|a |+|b |(a ,b ∈R );|a -b |≤|a -c |+|c -b |(a ,b ∈R );2。
会利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求解以下类型的不等式:|ax +b |≤c ;|ax +b |≥c ;|x -c |+|x -b |≥a .知 识 梳 理1。
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1)含绝对值的不等式|x |<a 与|x |>a 的解集不等式a >0 a =0 a <0 |x |<a(-a ,a ) |x |〉a (-∞,-a )∪(a ,+∞) (-∞,0)∪(0,+∞) R(2)|ax +b |≤c (c >0)和|a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①|ax +b |≤c ⇔-c ≤ax +b ≤c ;②|ax +b |≥c ⇔ax +b ≥c 或ax +b ≤-c .(3)|x -a |+|x -b |≥c (c >0)和|x -a |+|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①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②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③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2。
含有绝对值的不等式的性质(1)如果a,b是实数,则|a+b|≤|a|+|b|,当且仅当ab≥0时,等号成立;(2)|a|-|b|≤|a±b|≤|a|+|b|;(3)如果a,b,c是实数,那么|a-c|≤|a-b|+|b-c|,当且仅当(a-b)(b-c)≥0时,等号成立。
[常用结论与易错提醒]1。
绝对值不等式的三种常用解法:零点分段法,数形结合法,构造函数法。
2。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存在性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最值问题解决。
3。
可以利用绝对值三角不等式定理|a|-|b|≤|a±b|≤|a|+|b|求函数最值,要注意其中等号成立的条件。
2021届高三数学(文理通用)一轮复习题型专题训练:函数的值域(一)(含解析)

《函数的值域》(一)主要考查内容:主要涉及简单函数求值域问题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函数[]22,0,3y x x x =-∈的值域为( ) A .[]0,3 B .[]1,3C .[]1,0-D .[]1,3-2.函数()f x =的值域是( )A .(,2]-∞B .(0,)+∞C .[2,)+∞D.3.函数y = )A .RB .[0,)+∞C .3(,]2-∞D .30,2⎡⎤⎢⎥⎣⎦4.函数()11(1)f x x x =--的值域为( )A .4(0,]5B .5(0,]4C .3(0,]4D .4(0,]35.函数13y = )A .(],3-∞B .(]0,1C .(]0,3D .(]1,3 6.函数y 121x =-的值域是( ) A .(),1-∞ B .()(),00,-∞⋃+∞ C .()1,-+∞D .()(),10,-∞-⋃+∞7.函数y = ) A .[0,)+∞ B .[0,4] C .[0,4) D .(0,4)8.函数()26512x x f x -+⎛⎫= ⎪⎝⎭的值域为( )A .(]0,16B .[)16,+∞ C .10,16⎛⎤⎥⎝⎦D .1,16⎡⎫+∞⎪⎢⎣⎭9.函数y x =的值域为( ).A .2⎡⎤-⎣⎦B .[]0,4C .0,2⎡+⎣D .2⎡-+⎣10.函数y x = ) A .(-∞,1] B .(-∞,-1]C .RD .[1,+∞11.函数()3452xf x x-+=-的值域是( )A .()(),22,-∞+∞B .()(),22,-∞--+∞C .55,,22⎛⎫⎛⎫-∞⋃+∞ ⎪ ⎪⎝⎭⎝⎭D .R12.函数y =的值域为( )A .[B .C .(-∞D .[)+∞二.填空题13.函数2y x =+的值域为__.14.函数y x =的值域是___________________.15.求函数21x y x +=-的值域__________. 16.当0x <时,函数2321xy x x =++的值域是_________.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求函数3254x y x+=-的定义域与值域.18.求函数2y x =+19.求下列函数的值域:(1)2224y x x =+-;(2)2223x x y x ++=;(3)234x x y x -+=; (4)23,[2,4]21x y x x =∈-;(5)211x y x x +=++;(6)22211x x y x x --=++.20.已知函数243()3axx f x -+=.(1)当1a =时,求函数()f x 的值域; (2)若()f x 有最大值81,求实数a 的值.21.已知()1425x x f x -=-+,[]0,2x ∈.(1)求()f x 的值域;(2)若()227f x m am <-+对任意0,2m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22.已知函数24()(0,1)2x xa af x a a a a-+=>≠+是定义在R 上的奇函数. (1)求a 的值:(2)求函数()f x 的值域;(3)当[]1,2x ∈时,()220xmf x +->恒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函数的值域》(一)解析1.【解析】()22211y x x x =-=--,∴对称轴为1x =,抛物线开口向上,03x ≤≤,∴当1x =时,min 1y =-,1-距离对称轴远,∴当3x =时,max 3y =,∴13y -≤≤.故选:D.2.【解析】令()22()2112g x x x x =--+=-++, 则有:当1x =-时,()max ()2g x =,即()max ()f x =因为()f x =为根式函数,则()0f x ≥,所以0()f x ≤≤D3.【解析】函数y ==,21990,244x ⎛⎫⎡⎤--+∈ ⎪⎢⎥⎝⎭⎣⎦,∴函数y =⎡⎢⎣即30,2⎡⎤⎢⎥⎣⎦.故选:D.4.【解析】由题可知,函数()221111(1)11324f x x x x x x ===---+⎛⎫-+⎪⎝⎭因为22211331400224431324x x x ⎛⎫⎛⎫-≥⇒-+≥⇒<≤ ⎪ ⎪⎝⎭⎝⎭⎛⎫-+⎪⎝⎭, 故值域为4(0,]3,故选:D 5.【解析】0≥,∴11≤,∴1033<≤.故选:C6.【解析】由121xy =- 可得1210xy =+>,即()10y y +> ,解之得1y <- 或0y >,应选答案D .7.【解析】:由于016416x ≤-<,所以[)0,4y ∈.即值域为[0,4),故选C.8.【解析】设2265(3)44u x x x =-+=--≥-,则()1,42uf u u ⎛⎫=≥- ⎪⎝⎭,因为12xy ⎛⎫= ⎪⎝⎭为减函数,所以()()0416f u f <≤-=,即值域为(]0,16.故选:A.9.【解析】因为y x =240x x -,解得04x .可得函数()y f x x ==-[]0,4.又()1f x '==令()(2)g x x =-,则()()()1222410g x x x x -'=--+>,即()f x '在[]0,4上单(2)0x -=,解得2x =-,即()f x 在0,2⎡⎣上单调递减,在2⎡⎤⎣⎦上单调递增,所以2x =为极小值点,又(22f -=-(0)0f =,()44f =.∴函数y x =的值域为2⎡⎤-⎣⎦.故选:A .10.【解析】(0)t t =≥,则212t x -=,所以2211(1)122t y t t -=+=--+,当1t =时,此时函数取得最大值1,所以函数的值域为(,1]-∞.故选:A. 11.【解析】()344341077252252525x x x f x x x x x -+--+==-=-=-+----)()2f x ∴≠-,值域为()(),22,-∞-⋃-+∞)故选:B.12.【解析】要使函数()y f x ==需满足1010x x +⎧⎨-⎩,解得:11x -,所以函数的定义域为[]1,1-,根据函数的解析式,x y 增大,即该函数为增函数,所以最小值为()1f -=()1f =所以值域为⎡⎣,故选:A .13.【解析】2y x =+30x ∴-≥,解得3x ≥.又函数2y x =+为定义域内的增函数,∴26y x =≥.即函数2y x =+的值域为[)6,+∞.14.【解析】由120x +≥得12x ≥-,因为函数y x =为定义域单调递增函数,所以12y ≥-,即值域是1,.2⎡⎫-+∞⎪⎢⎣⎭15.【解析】因为21x y x +=-,所以23111x y x x +==+--,又301x ≠- 所以3111y x =+≠-,故函数的值域为()()-11∞+∞,, 16.【解析】2331212x y x x x x==++++()1x ≠-,因为0x <,所以1220x x ++≤-=,当且仅当1x =-时“=”号成立, 因为1x ≠-,所以函数2321xy x x =++的值域是{|0}y y <,故答案为{|0}y y <. 17.【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则540x -≠,解得54x ≠. 所以原函数的定义域是5{|}4x x ≠.32112813(45)233235445445444(54x x x y x x x x ++-+==⨯=⨯=-+---⨯-),因为540x -≠,所以10(54x ≠-),即2304(54x ≠⨯-),所以34y ≠-,即值域为3{|}4y y ≠-.18.【解析】令t =()0t ≥,则212t x -=.∴原函数可化为22151()24y t t t =-++=--+. ∵当12t =,即38x =时,max 54y =;且原函数无最小值.故原函数的值域为5,4⎛⎤-∞ ⎥⎝⎦.19.【解析】(1)因为2224y x x =+-22(1)5x =+-,所以22(1)50x y +=+≥, 所以250y y +≥,所以(52)00y y y +≥⎧⎨≠⎩,所以0y >或25y ≤-, 所以函数2224y x x =+-的值域为2,(0,)5⎛⎤-∞-⋃+∞ ⎥⎝⎦. (2)因为2223x x y x++=2321x x =++21123()33x =++23≥,所以函数2223x x y x ++=的值域为2,3⎡⎫+∞⎪⎢⎣⎭. (3)因为234x x y x-+=43x x =+-, 所以当0x >时,3431y ≥=-=,当且仅当2x =时,等号成立, 当0x <时,4()3y x x =--+--3≤-437=--=-,当且仅当2x =-时,等号成立,所以函数234x x y x-+=的值域为(][,7,)1-∞-+∞.(4)2331212x y x x x==--,当[2,4]x ∈时,函数为递减函数,所以2x =时,y 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3262217⨯=⨯-,当4x =时,y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341224131⨯=⨯-, 所以函数23,[2,4]21xy x x =∈-的值域为126[,]317. (5)由211x y x x +=++得2(1)10yx y x y +-+-=, 当0y =时,方程的根为1x =-,当0y ≠时,根据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得2(1)4(1)0y y y ∆=---≥,即23210y y --≤,解得103y -≤<或01y <≤, 综上可得函数211x y x x +=++的值域为1,13⎡⎤-⎢⎥⎣⎦. (6)由22211x x y x x --=++得2(2)(1)10y x y x y -++++=,当2y =时,方程的根为1x =-,当2y ≠时,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有解得2(1)4(2)(1)0y y y ∆=+--+≥,即2230y y --≤,解得12y -≤<或23y <≤,综上可得函数211x y x x +=++的值域为[1,3]-. 20.【解析】(1)当1a =时,2243(2)111()3333xx x f x -+---===, ∴函数()f x 的值域为1[3,)+∞.(2)令243t ax x =-+,当0a 时,t 无最大值,不合题意; 当0a <时,222443()3t ax x a x a a =-+=--+,43t a∴-,又()3tf t =在R 上单调递增,434()33813t a f x -∴===,434a∴-=,4a ∴=-.21.【解析】(1)令2x t = ,[]0,2x ∈ ,[]1,4t ∴∈()1425x x f x -=-+,∴()()221152444g t t t t =-+=-+[]1,4t ∈ ,()[]4,5g t ∴∈,()f x ∴的值域为[]4,5.(2)()227f x m am <-+对任意0,2m都成立∴()2max 275m am f x -+>=,即2275m am -+>,故2220m am -+>(]0,2m ∈,由2220m am -+>,可转化为:22a m m <+,可得22m a m+>224m m +≥=,当且仅当1m =取等号,∴4a < 22.【解析】(1)∵()f x 是R 上的奇函数,∴()()f x f x -=-即:242422x x x x a a a aa a a a ---+-+=-++.即2(4)2422x x x xa a a a a a a a+-+⋅-+-=+⋅+ 整理可得2a =.(2)222212()12222121x x x x x f x ⋅--===-⋅+++在R 上递增 ∵211x +>,22021x ∴-<-<+,211121x∴-<-<+ ∴函数()f x 的值域为()1,1-. (3)由()220xmf x +->可得,()2 2xmf x >-,21()2221x x x mf x m -=>-+.当[]1,2x ∈时,(21)(22)21x x x m +->-令(2113)xt t -=≤≤),则有(2)(1)21t t m t t t+->=-+,函数21y t t=-+在1≤t ≤3上为增函数,∴max 210(1)3t t -+=,103m ∴>,故实数m 的取值范围为(10,3)+∞。
2021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滚动测试九 理

2021年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滚动测试九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共60分.1.设∈Z,集合A为偶数集,若命题:∈Z ,2∈A,则A.∈Z ,2A B.Z ,2∈AC.∈Z ,2∈A D.∈Z ,2A2.设直线、和平面、,下列四个命题中,正确的是A. 若,,则B. 若,,,则C. 若,,则D. 若,,,,则3.已知幂函数的图象过点(,),则的值为A.B.- C.-1 D.14.在△ABC中,内角A、B的对边分别是、,若,则△ABC为A.等腰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D.等腰直角三角形5.若当∈R时,函数且)满足≤1,则函数的图像大致为6.已知,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7.等差数列{}的前20项和为300,则+++++等于A.60 B.80 C.90 D.1208.已知函数(R),若函数在R上有两个零点,则的取值范围是A.B.C.D.9.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且+=2(∈N*),则下列数列中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是A.{} B.{-1} C.{-2} D.{+2}10.已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将函数的图象向右平移(>0)个单位长度后,所得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则的最小值为A.B.C. D.11.设函数,对任意,若,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A .B .C .D .12.不等式≤0对于任意及恒成立,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A .≤B .≥C .≥D .≥第II 卷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已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它的外接球表面积为 .14.若,则 .15.已知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为{,则的解集为 。
16.给出下列命题:①若是奇函数,则的图象关于轴对称;②若函数对任意∈R 满足,则8是函数的一个周期;③若,则;④若在上是增函数,则≤1。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4分)17.(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全集U=R ,集合A={},B={|}。
2021年新高考数学一轮专题复习第01讲-集合(解析版)

8.(2020·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月考)已知集合 A {x | 0 x 2} , B {x | x 1} ,则 A B ______
【答案】{x |1 x 2}
【解析】因为集合 A {x | 0 x 2} , B {x | x 1} , 所以 A B {x |1 x 2}. 故答案为:{x |1 x 2}
2.子集的传递性:A⊆B,B⊆C⇒A⊆C.
3.A⊆B⇔A∩B=A⇔A∪B=B⇔∁UA⊇∁UB. 4.∁U(A∩B)=(∁UA)∪(∁UB),∁U(A∪B)=(∁UA)∩(∁UB).
三、 经典例题
考点一 集合的基本概念
【例 1-1】(2020·全国高三一模(文))已知集合 A x x2 2ax 2a 0 ,若 A 中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 a
④如果 a1 M , a2 M ,那么 a1 a2 M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________. 【答案】①③
【解析】对①:对 b 2n 1, n N ,
总是有 b 2n 1 n 12 n2 , n 1, n z ,故 B M ,则①正确;
对② c 2n, n N ,若 c 2n M ,则存在 x, y Z ,使得
A.30
B.31
C.62
【答案】A
【解析】因为集合 A x | x 6 且 x N* 1, 2,3, 4,5 ,
D.63
所以 A 的非空真子集的个数为 25 2 30 .
故选:A
【例 2-3】(2020·北京牛栏山一中高三月考)已知集合 A={-2,3,1},集合 B={3,m²}.若 B A,则实数 m 的
解不等式 lg x 1 1,得 0 x 1 10 ,解得 1 x 9 .
A x x 1或x 3 , B x 1 x 9 ,则 ðR A x 1 x 3 ,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范文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范文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2021范文1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意义,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2)能结合树形图来帮助理解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3)正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哪一个原理与分类有关,哪一个原理与分步有关;(4)能应用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解决一些简单的应用问题,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两个原理的能力;(5)通过对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周密思考、细心分析的良好习惯。
教学建议一、知识结构二、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点是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难点是准确区分加法原理与乘法原理。
加法原理、乘法原理本身是容易理解的,甚至是不言自明的。
这两个原理是学习排列组合内容的基础,贯穿整个内容之中,一方面它是推导排列数与组合数的基础;另一方面它的结论与其思想在方法本身又在解题时有许多直接应用。
两个原理回答的,都是完成一件事的所有不同方法种数是多少的问题,其区别在于:运用加法原理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件事有n类方案,选择任何一类方案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可以完成此事,就是说,完成这件事的各种方法是相互独立的;运用乘法原理的前提条件是,做一件事有n个骤,只要在每个步骤中任取一种方法,并依次完成每一步骤就能完成此事,就是说,完成这件事的各个步骤是相互依存的。
简单的说,如果完成一件事情的所有方法是属于分类的问题,每次得到的是最后结果,要用加法原理;如果完成一件事情的方法是属于分步的问题,每次得到的该步结果,就要用乘法原理。
三、教法建议关于两个计数原理的教学要分三个层次:第一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认识与理解.这里要求学生理解两个计数原理的意义,并弄清两个计数原理的区别.知道什么情况下使用加法计数原理,什么情况下使用乘法计数原理.(建议利用一课时).第二是对两个计数原理的使用.可以让学生做一下习题(建议利用两课时):①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8位号码;②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8位整数;③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④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有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⑤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无重复数字的4位奇数;⑥用0,1,2,,9可以组成多少个有两个重复数字的4位整数等等.第三是使学生掌握两个计数原理的综合应用,这个过程应该贯彻整个教学中,每个排列数、组合数公式及性质的推导都要用两个计数原理,每一道排列、组合问题都可以直接利用两个原理求解,另外直接计算法、间接计算法都是两个原理的一种体现.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地分析题意,恰当的分类、分步,用好、用活两个基本计数原理.教学设计示例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教学目标正确理解和掌握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并能准确地应用它们分析和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难点:加法原理和乘法原理的准确应用.教学用具投影仪.教学过程设计(一)引入新课从本节课开始,我们将要学习中学代数内容中一个独特的部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它们研究对象独特,研究问题的方法不同一般.虽然份量不多,但是与旧知识的联系很少,而且它还是我们今后学习概率论的基础,统计学、运筹学以及生物的选种等都与它直接有关.至于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上,只要涉及安排调配的问题,就离不开它.今天我们先学习两个基本原理.(二)讲授新课1.介绍两个基本原理先考虑下面的问题:问题1:从甲地到乙地,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汽车,还可以乘轮船.一天中,火车有4个班次,汽车有2个班次,轮船有3个班次.那么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因为一天中乘火车有4种走法,乘汽车有2种走法,乘轮船有3种走法,每种走法都可以完成由甲地到乙地这件事情.所以,一天中乘坐这些交通工具从甲地到乙地共有4+2+3=9种不同的走法.这个问题可以总结为下面的一个基本原理(打出片子——加法原理):加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可以有几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种不同的方法.请大家再来考虑下面的问题(打出片子——问题2):问题2:由A村去B村的道路有3条,由B村去C村的道路有2条(见下图),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这里,从A村到B村,有3种不同的走法,按这3种走法中的每一种走法到达B村后,再从B村到C村又各有2种不同的走法,因此,从A村经B村去C村共有3×2=6种不同的走法.一般地,有如下基本原理(找出片子——乘法原理):乘法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种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 n种不同的方法.2.浅释两个基本原理两个基本原理的用途是计算做一件事完成它的所有不同的方法种数.比较两个基本原理,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两个基本原理的区别在于:一个与分类有关,一个与分步有关.看下面的分析是否正确(打出片子——题1,题2):题1:找1~10这10个数中的所有合数.第一类办法是找含因数2的合数,共有4个;第二类办法是找含因数3的合数,共有2个;第三类办法是找含因数5的合数,共有1个.1~10中一共有N=4+2+1=7个合数.题2:在前面的问题2中,步行从A村到B村的北路需要8时,中路需要4时,南路需要6时,B村到C村的北路需要5时,南路需要3时,要求步行从A村到C村的总时数不超过12时,共有多少种不同的走法?第一步从A村到B村有3种走法,第二步从B村到C村有2种走法,共有N=3×2=6种不同走法.题2中的合数是4,6,8,9,10这五个,其中6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3;10既含有因数2,也含有因数5.题中的分析是错误的.从A村到C村总时数不超过12时的走法共有5种.题2中从A村走北路到B村后再到C村,只有南路这一种走法.(此时给出题1和题2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找出应用两个基本原理的注意事项,这样安排,不但可以使学生对两个基本原理的理解更深刻,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是相互排斥的,不论哪一类办法中的哪一种方法,都能单独完成这件事.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直接用加法原理,否则不可以.如果完成一件事需要分成几个步骤,各步骤都不可缺少,需要依次完成所有步骤才能完成这件事,而各步要求相互独立,即相对于前一步的每一种方法,下一步都有m种不同的方法,那么计算完成这件事的方法数时,就可以直接应用乘法原理.也就是说:类类互斥,步步独立.(在学生对问题的分析不是很清楚时,教师及时地归纳小结,能使学生在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思路进一步清晰和明确,不再简单地认为什么样的分类都可以直接用加法,只要分步而不管是否相互联系就用乘法.从而深入理解两个基本原理中分类、分步的真正含义和实质)(三)应用举例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两个基本原理,我们可以用它们来解决一些简单问题了.例1 书架上放有3本不同的数学书,5本不同的语文书,6本不同的英语书.(1)若从这些书中任取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2)若从这些书中,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一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3)若从这些书中取不同的科目的书两本,有多少种不同的取法?(让学生思考,要求依据两个基本原理写出这3个问题的答案及理由,教师巡视指导,并适时口述解法)(1)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可以有3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从3本不同数学书中任取1本,有3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从5本不同的语文书中任取1本,有5种方法;第三类办法是从6本不同的英语书中任取一本,有6种方法.根据加法原理,得到的取法种数是N=m1+m2+m3=3+5+6=14.故从书架上任取一本书的不同取法有14种.(2)从书架上任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需要分成三个步骤完成,第一步取1本数学书,有3种方法;第二步取1本语文书,有5种方法;第三步取1本英语书,有6种方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N=m1×m2×m3=3×5×6=90.故,从书架上取数学书、语文书、英语书各1本,有90种不同的方法.(3)从书架上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可以有3类办法:第一类办法是数学书、语文书各取1本,需要分两个步骤,有3×5种方法;第二类办法是数学书、英语书各取1本,需要分两个步骤,有3×6种方法;第三类办法是语文书、英语书各取1本,有5×6种方法.一共得到不同的取法种数是N=3×5+3×6+5×6=63.即,从书架任取不同科目的书两本的不同取法有63种.例2 由数字0,1,2,3,4可以组成多少个三位整数(各位上的数字允许重复)?解:要组成一个三位数,需要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确定百位上的数字,从1~4这4个数字中任选一个数字,有4种选法;第二步确定十位上的数字,由于数字允许重复,共有5种选法;第三步确定个位上的数字,仍有5种选法.根据乘法原理,得到可以组成的三位整数的个数是N=4×5×5=100.答:可以组成100个三位整数.教师的连续发问、启发、引导,帮助学生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和计算方法,使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有所提高.教师在第二个例题中给出板书示范,能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两个基本原理实质的理解,周密的考虑,准确的表达、规范的书写,对于学生周密思考、准确表达、规范书写良好习惯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后面应用两个基本原理解排列、组合综合题打下基础.(四)归纳小结归纳什么时候用加法原理、什么时候用乘法原理:分类时用加法原理,分步时用乘法原理.应用两个基本原理时需要注意分类时要求各类办法彼此之间相互排斥;分步时要求各步是相互独立的.(五)课堂练习P222:练习1~4.(对于题4,教师有必要对三个多项式乘积展开后各项的构成给以提示)(六)布置作业P222:练习5,6,7.补充题:1.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共有多少个?(提示:按十位上数字的大小可以分为9类,共有9+8+7++2+1=45个个位数字小于十位数字的两位数)2.某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有m个不同的志愿可供选择,若只能按第一、二、三志愿依次填写3个不同的志愿,求该生填写志愿的方式的种数.(提示:需要按三个志愿分成三步,共有m(m-1)(m-2)种填写方式)3.在所有的三位数中,有且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共有多少个?(提示:可以用下面方法来求解:(1)△△□,(2)△□△,(3)□△□,(1),(2),(3)类中每类都是9×9种,共有9×9+9×9+9×9=3×9×9=243个只有两个数字相同的三位数)4.某小组有10人,每人至少会英语和日语中的一门,其中8人会英语,5人会日语,(1)从中任选一个会外语的人,有多少种选法?(2)从中选出会英语与会日语的各1人,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提示:由于8+5=13>10,所以10人中必有3人既会英语又会日语.(1)N=5+2+3;(2)N=5×2+5×3+2×3)高三数学一轮复习教案2021范文2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排列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