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班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合集下载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学习资料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学习资料真题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流行病学学习资料真题1、单选以下关于充分病因的正确陈述是()A.寻找充分病因有利于彻底预防或根除疾病B.外围的远因不是充分的,但很接近疾病结局的近因是充分的C.单个的充分病因不(江南博哥)存在,而多个病因可以组合成充分病因D.毒物是中毒死亡的充分病因E.充分病因正是概率因果观要抛弃的观念正确答案:E2、单选流行病学的病因定义为()A.存在时必定引起疾病的因素B.对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C.疾病发生机制中的生物因素D.使疾病发生概率升高的因素E.引起疾病发生的诸多因素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本题考点:概率因果观落实在流行病学中的病因定义。

流行病学的病因,就是那些能使人群发病率(概率)升高的因素,即有该因素存在,其发病率高于无该因素时的发病率。

答案A为充分病因,答案B为必要病因,均非概率因果观。

答案C将病因仅限于近因,失之于狭窄。

答案D体现了概率因果观,为正确的答案。

答案E语义重复且笼统。

3、单选在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中,存在剂量一反应关系表明()A.联系的强度不明显B.疾病的患病率高C.疾病的发病率降低D.随着暴露剂量增加(或降低)而联系强度也随之增大(或降低)E.因果之间的联系不存在偏倚正确答案:D4、单选在病因学上,轮状模型与三角模型相比,其主要的不同点是()A.更强调影响疾病发生的三要素B.有差别地看待疾病的三要素C.强调环境及环境与机体的密切关系D.更强调特异性病原学说E.更强调环境的作用正确答案:C5、单选病因研究的主要推理方法包括()A.科学实验四法B.假设演绎法和Mill准则C.提出和验证假设的方法D.一般演绎方法E.猜测和求证方法正确答案:B6、单选对于大多数病因而言()A.它们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B.它们既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C.它们是必要但不充分D.它们是充分但不必要E.以上全不对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对于大多数病因而言它们既不是充分的,也不是必要的,只有一部分是充分的,也是主要的。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

流行病学试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3题,每题1分,共103分)1.流行病学研究病因出发点是宏观:A、团体水平B、生态水平C、群体水平D、队列水平E、个体水平正确答案:C2.在一项有 500 名病例和 500 名对照的研究中,分别在 400 名病例和100 名对照中发现可疑病因因素。

具有该因素的人发生该病的绝对危险度是:A、16,B、由上述资料不能计算C、20,D、80,E、40,正确答案:B3.下列哪项不是判断因果联系的标准?A、剂量—反应关系B、联系的强度C、样本大小D、联系的合理性E、时间顺序正确答案:C4.在一个乳腺癌与产次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中,结果 100 例乳腺癌患者中。

有25 人未产,100 例对照中有 10 例未产,那么未产使妇女患乳腺癌的危险增大:A、2.0 倍B、3.0 倍C、2.5 倍D、1.5 倍E、1.0 倍正确答案:A5.流行病学与临床医学的区别在于:A、不涉及药物治疗B、研究疾病的病因学C、在群体水平上研究疾病现象D、提供诊断依据E、不研究疾病的预后正确答案:C6.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A、病死率B、患病率C、死亡率D、罹患率E、发病率正确答案:E7.注射白喉抗毒素的同时,又接种白喉类毒素,这种免疫称为:A、自然被动B、自然自动C、人工被动D、人工自动被动免疫E、人工自动正确答案:D8.缺乏某一素不会引起该病,这个因素被称为:A、非必需病因B、危险因素C、非充分病因D、必需病因E、充分病因正确答案:D9.关于患病率,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患病率的调查对于病程短的疾病没有多大用途B、患病率是由横断面调查得出的频率C、患病率的增加不一定表示发病率的增加D、患病率的用途没有发病率大E、患病率的单位是人年正确答案:E10.在一项胰腺癌病例的病例对照研究中,17%病人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根据年龄、性别、种族和其他特征配对的对照组有 4%被诊断为糖尿病患者,由此得出糖尿病在胰腺癌中起了病因的作用:A、可能不对,因为在胰腺癌病例中缺少糖尿病的确诊B、正确C、不对,因为没有对照组或可比人群D、不对,因为在糖尿病和胰腺癌的发生间没有建立时间顺序E、可能不对,因为在非糖尿病患者中可能确诊胰腺癌正确答案:D11.我国规定发现甲类传染病及其疑似病人时,应以最快方式向卫生防疫站报告,其中在城市的报告时限是:A、48 小时之内B、24 小时之内C、12 小时之内D、3 小时之内E、6 小时之内正确答案:E12.关于相对危险度(RR)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不是流行病学病因调查的测量指标B、在估计公共卫生措施的影响时比特异危险度更有用C、在调查特定疾病的病因时比归因危险度更有用D、无效假设值为零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13.如果孕妇孕期暴露于某因素与出生婴儿神经管畸形的相对危险度是 3,意味着:A、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3 倍B、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4 倍C、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 2 倍D、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比非暴露组孕妇大 3 倍E、暴露组孕妇生畸形儿的危险是非暴露组孕妇的4 倍正确答案:A14.在病例对照研究中,比值比(OR)的含义是指A、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的比B、对照组的暴露比值除以病例组的暴露比值C、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比D、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差E、病例组的发病率与对照组的发病率之差正确答案:A15.一位伤寒患者住在传染病房治疗,此时应采取:A、预防性消毒B、紫外线消毒C、化学消毒D、终末消毒E、随时消毒正确答案:D16.筛检的定义是:A、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和其他方法,去发现那些未被识别的病人、可疑病人或有缺陷的人B、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诊断试验确诊病人的过程C、在某个人群中随机抽取一部分人进行检查的过程D、对某个人群的全部人员进行调查E、在大量人群中通过快速的试验或其他方法确诊病人的过程正确答案:A17.对某一疾病进行筛检时,经筛检检出的病例有较长的临床前期,这些病例的生存期可能较长。

流行病学研究生部分试题

流行病学研究生部分试题

各类高校流行病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试题1、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与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像因素,并研究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的科学。

2、死亡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死于某病(或死于所有原因)的频率。

死亡率=某期间内(因某病)死亡总数/同期平均人口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3、病死率:是表示一定时期内,患某病的全部病人中因该病死亡者所占的比例。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患某病的人数x100%。

如果某病的发病和病程处于稳定状态时,病死率可用死亡率和发病率推算。

病死率=某病死亡率/某病发病率4、患病率:也称现患率或流行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所占比例。

患病率按时间不同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

时点患病率较为常见。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数)x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的新旧病例数/同期的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5、发病率:表示在一定期间内,一定人群中某病新发生的病例出现的频率。

发病率=一定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时期暴露人口数xK K=100%、1000%或10000/万6、潜在减寿年数:(PYLL)是指某年龄组人口因某病死亡者的预期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死亡所造成的寿命损失。

7、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是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残疾所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

8、爆发、流行、散发:爆发是指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有很多相同的病人出现。

流行是指某病在某地区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

散发是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地点方面无明显联系,散在发生,多与此前3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

9、季节性、长期趋势季节性是指疾病每年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升高的现象。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2.0分)0.0 分A、以上均不正确B、历史对照C、空白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我的答案:B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2.0分)2.0 分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使试验结论更可靠我的答案:B3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线索。

该研究方法为:(2.0分)2.0 分A、现况调查B、实验性研究C、诊断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我的答案:A4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该偏倚是(2.0分)2.0 分A、正混杂偏倚B、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C、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D、负混杂偏倚E、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混杂我的答案:D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2.0分)2.0 分A、宿主、环境、致病因子B、社会、病人、家属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E、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我的答案:A6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为13.75。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2.0分)2.0 分A、关联的重复性B、关联合理性证据C、关联的一致性D、剂量-反应关系证据E、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我的答案:E7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2.0分)2.0 分A、7天B、21天C、30天D、E、14天我的答案:D8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能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是:(2.0分)2.0 分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B、仪器和试剂标准化C、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D、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E、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我的答案:B9临床疗效的评价不包括:(2.0分)2.0 分A、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B、预防措施的评价C、一组治疗方案的评价D、药物利用的评价E、评价药物、手术的疗效我的答案:B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2.0分)2.0 分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增加E、该病发病率将减少我的答案:D11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

临床流行病学测试一、单项选择题1. 某医师治疗了2例视网膜炎患者,1 例有效,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A )A. 有效率为 50% B.最好用绝对数表示C.分母太小,用相对数不可靠D.不能得知总体有效率2. 卫生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包括( D )A. 动物实验、临床试验、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B. 资料整理、统计描述、参数估计和统计推断C. 实验设计、资料收集、资料整理和统计分析D. 资料收集、资料核对、资料整理和资料分析3. 以下哪项属于数值变量资料( C )A. 体质指数(体重/身高2)B. 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C. 铅作业工人血红蛋白D.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4.调查某疫苗在儿童中接种后的预防效果,在某地全部 1000 名易感儿童中进行接种,经一定时间后从中随机抽取 300名儿童做效果测定,得阳性人数228 名。

若要研究该疫苗在该地儿童中的接种效果,则( D )A. 该研究的样本是 1000 名易感儿童B. 该研究的样本是 228 名阳性儿童C. 该研究的总体是 300 名易感儿童D. 该研究的总体是 1000 名易感儿童5. 关于随机抽样, 以下论述中正确的是( D )A. 单纯随机抽样适合大规模的抽样调查B. 当学生学号按入学成绩编排时, 评价学生成绩的抽样调查可采用系统抽样C. 在一次抽样调查中只能采用一种抽样方法D. 分层抽样可以通过分层控制非研究因素对调查结果的影响6.某地某年肝炎发病人数占同年传染病人数10%,这是一种什么指标( B )A.率B.构成比C.发病率D.集中趋势7.在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中,无效假设是( B )A.两样本均数不等B.两样本均数相等C.两总体均数不等D.两总体均数相等8. 衡量某因素和某病间联系强度的最好指标是( D )A.总人群中疾病的发病率 B.暴露者该病的发病率C.特异危险度 D.相对危险度9. x表示一组对称分布的变量值的( A )A. 平均水平B. 频数分布C. 离散情况D. 极差10. 统计中的抽样是指( C )A. 在总体中随意抽取部分观察单位B. 有意识的选择部分观察单位C. 按照随机的原则抽取部分观察单位D.抽取有典型意义的观察单位11.调查某地高血压患病情况,以舒张压≥90mmHg为高血压,结果在1000人中有10名高血压患者,990名非患者,整理后的资料是( B )A. 计量资料B. 计数资料C. 等级资料D. 以上都不是12.某医院的资料,计算了各种疾病所占的比例,该指标为( B )A.发病率B.构成比C.相对比D.标化发病率13.用一种新药治疗高血脂症8例,观察治疗前后红血清成固醇的浓度变化,欲知该药是否有效,宜采用( A )A. 配对设计差值均数与总体差值均数0的比较t检验B. 成组设计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C. 成组设计两样本几何均数比较t检验D. 两样本均数比较u检验14. 在常用的几种抽样方法中,误差最小的是( C )A.单纯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整群抽样D.机械抽样15.某年甲、乙两地儿童麻疹流行,甲地发病300人,乙地发病250人。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原因和影响因素的科学。

它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一些流行病学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试题1: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案: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在人群中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科学,以及如何利用这些知识来预防和控制疾病。

试题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案: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包括描述性研究、分析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

描述性研究用于描述疾病的分布;分析性研究用于探索疾病与各种因素之间的关系;实验性研究则通过干预措施来评估预防或治疗措施的效果。

试题3:什么是相对危险度(Relative Risk, RR)?答案:相对危险度是指暴露组中发生某种疾病的风险与非暴露组中发生该疾病风险的比值。

它用于衡量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联强度。

试题4:什么是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ercentage, PAR%)?答案:人群归因风险百分比是指如果消除某个风险因素,可以减少的疾病发生风险的百分比。

它反映了该风险因素在人群中对疾病负担的贡献程度。

试题5: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案:病例对照研究是一种回顾性研究方法,通过比较患有特定疾病的病例组和未患病的对照组在疾病发生前对某些因素的暴露情况,来研究这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6:什么是队列研究?答案:队列研究是一种前瞻性研究方法,通过追踪一组人群在一段时间内的健康状况和暴露情况,来研究某些因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试题7:流行病学中的“健康效应”是指什么?答案:健康效应是指某种因素或干预措施对人群健康状况产生的影响,包括正面的健康改善和负面的健康损害。

试题8:什么是疾病爆发?答案:疾病爆发是指在特定时间、地点和人群中,某种疾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预期水平。

试题9:什么是流行病学中的“剂量-反应关系”?答案:剂量-反应关系是指某种因素的暴露剂量与其对健康影响程度之间的关系。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研究生临床流行病学试卷一、简答题(每题10分)1. 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义是什么?2. 请解释横断面研究设计和纵向研究设计的区别。

3. 什么是健康风险因素?4. 请描述隐性感染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5. 为什么进行疫情调查对于控制疾病流行至关重要?6. 什么是流行病学爆发调查?7. 请简要说明回顾性研究设计和前瞻性研究设计的特点。

8. 什么是典型流行病学研究的3个要素?9. 解释药物疗效评价的概念。

10. 为什么把控制疾病的患病率作为流行病学研究的指标?二、论述题(每题20分)1. 请描述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步骤和主要方法。

2. 临床流行病学中,如何判断一个因素与疾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3. 请解释给药合规性评价的概念,并说明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4. 请阐述截病干预措施在疾病控制中的作用和实施步骤。

三、分析题(每题30分)1. 某地区调查显示,老年人中患有高血压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

请从流行病学的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可能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2. 某大学宿舍内发生甲型流感疫情,请从疫情调查、传播途径和控制措施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

四、应用题(每题40分)某城市发生一起食物中毒事件,许多居民食用某餐馆提供的食物后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

请你以主要负责人的角色,根据已知信息回答以下问题:1. 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就餐情况,你认为可能是哪种食物引起的中毒?为什么?2. 请从流行病学调查的角度列出至少5个可以采取的行动步骤。

3. 请说明食物中毒病例报告、处理和预防的重要性。

附加题(加分题):请从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流行病学调查和防控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结合实际数据和案例,阐述你对于该疫情的理解和对未来防控的建议。

祝您考试顺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学院:
专业:
年级:
学号: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4 页 共 4 页
············ ··········· ··········· ············ ············装············订·············线············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

———————————— 班级:

——————————
线
————————
+PV -PV 从问题⑴、⑵所得数值你看出什么问题?如果让你制定糖尿病普查计划,你采用 130mg% 还是 180mg%为诊断标准? ⑶若诊断试验的标准仍为 130m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 80%)但人群患病率较原 来为高,约 4%。调查 10000 人口,请绘制四格表,计算下列数值。 分) (8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PV -PV 从问题⑵和⑶所得数据,看出什么问题? 2、讨论下述科研课题设计类型,并结合实际讨论该设计类型的特点?(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945 年,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某手表厂表盘车间涂夜光表的女工 1000 名和话务员 1000 名,然后追踪观察并比较了她们从 1945 年到 1975 年骨瘤发生率。结果 30 年表盘车间女工中 发生了 20 例骨瘤,话务员中发生了 4 例骨瘤。RR=5,AR=1.6%,结论骨瘤的发生与暴露(涂 夜光)有联系。接触放射性是骨瘤的危险因素。 (2)为了观察丹参静滴注是否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研究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二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用同样方法进行常规的治疗措施,但观察组同 时加用丹参,对照组则不用,比较两组病死率有何差异。 (3)某血液科医师在最近三年内观察到 8 例急性白血病均同时患有银屑病(牛皮癣) ,查阅 以往文献未曾有报道,该医师收集 8 例病史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报道,并对银屑病和急性白血病 的联系进行了讨论,他提出可能是由于银屑病患者长期应用白血宁所致。 (4)为了观察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病是否有联系,某研究者利用五年前的资料,五年前他们 曾对 40 岁以上在职职工共 1 万名进行 GI 普查,查出胃溃疡患者 1300 例;GI 普查正常,病史 中亦无任何上消化道疾病者 5000 例, 今年年底前欲将两组人群再进行一次普查, 包括 GI 检查, 对因胃癌死亡的病例也进行登记分析, 以观察两组人群中胃癌发生率有无差异, 差异是否显著, 从而足以证实胃溃疡是胃癌的癌前期病变状态。 (5)国外文献报道,认为口服避孕药者发生血栓危险性较不用者高。国内情况如何,某研 究者想做进—步的研究,拟调查 100 名在过去 2 年中患血栓性疾病的妇女,以及 100 名无血栓 性疾病、但患有其他疾病的妇女作对照组。对照组在年龄,民族、生育史等方面皆与病例组相 似,调查两组患者起病前是否有服用避孕药的历史,服用多久,从而观察患血栓性疾病的妇女 有口服避孕药史是否较对照为高,并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总分
评卷人
学生姓名(签名) :
一、 选择题(选最佳答案,每题 2 分,共 30 分) 1、一般而言,失访率达到多少以上,该预后研究结论就不可信。 ( A.20% B.10% C.5% D.15% E.25%


————————————
2、以下哪项研究属于试验性研究 ( ) A.病例对照研究 B.交叉对照试验 C.病例分析 D.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3、青光眼病人的眼压在 22~42mmHg 范围,非青光眼病人的眼压约在 14~26mmHg,根 据这些资料,如果将筛检标准值定为 22 mmHg,可以认为灵敏度与特异度的关系为 ( ) A.灵敏度好,特异度差 B.灵敏度差,特异度好 C.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好 D.灵敏度和特异度均差 E.无法判断 4、科研设计和实施的顺序依次为: ( ) A. 建立假设、科研设计、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B. 科研设计、收集数据、建立假设、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C. 收集数据、建立假设、科研设计、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D. 科研设计、建立假设、收集数据、统计分析、得出结论 E. 收集数据、统计分析、科研设计、得出结论、建立假设 5、下列哪种研究方法属于描述性研究: ( ) A. 病例对照研究 B.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C. 队列研究 D.病例报告 E. 诊断试验评价研究
线


—————————
————————————
——————————
————————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1 页 共 4 页
6、某医师在一次流感流行期间,用某新药治疗流感 500 例,治愈率达 90%,并下结论说 该药是治疗流感最好的药物,此结论是否正确: ( ) A. 是 B. 否,未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治愈率 C. 否,试验的样本太大,浪费人力、物力 D. 否,未设对照组 E. 否,不应在流行期间进行该研究 7、一位药品推销员说: “该药用祖传秘方配置而成,主治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用法:溶于 牛奶, 每日三次, 三个月病除.”让你用流行病学方法评价该药, 怎样考虑对照? ( ) A、发育不良的儿童 B、发育正常的儿童 C、发育不良的儿童喝牛奶 D、发育正常的儿童喝牛奶 E、发育不良的儿童单服该药 8、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获得: (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优势比 E、特异危险度 9、有人观察到每天抽 10 支以上香烟的 100 名已婚妇女,其月经周期短于不抽烟的 100 名未婚妇女,这种差异达到统计上显著性水平(P<0.01) ,这说明: ( ) A、抽烟可抑制月经来临 B、抽烟可抑制 X 因素,X 因素抑制月经来临 C、抽烟和月经周期有统计联系 D、结果无意义,因比较的两组条件不同(除是否吸烟外) E、观察的数量太少 10、假设夫妻不和的男性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果用回顾性调查来检验 这个假设,合适的对照是: ( ) 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 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
本人承诺:在本次考试中,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
线
————————
使用班级
09 级护理研究生课程班
出卷日期 2009 年 10 月 20 日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 ········· ············ ·········· ··········装···········订·············线··········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RR=1.5 即饮酒患肺癌的危险性是非饮酒的 1.5 倍。 混杂偏倚
1、某镇人口 10000 人,估计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用检查血糖含量的方法诊断糖尿病患者。 并规定以血糖含量以 180mg%及以上为阳性,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30%和 90%。 ⑴请绘制四格表,并填入近似数据。并计算下列数值: 分) (4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PV -PV ⑵若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增加,血糖诊断水平为 130mg%,敏感度为 80%,特异度为 80%、 请绘制四格表,并填入相应数据,计算下列数值。 分) (8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线
————————
二、 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错误分析(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有人调查公鸭和母鸭患某病情况,检查市场上出售的公鸭 3028 只,母鸭 239 只。其患 病率分别为 4.9%(148/3028)和 19. 7%(47/239)。因而作者得出某病母鸭的患病率比 公鸭高的结论。这种调查最容易产生何种偏倚?如何克服? 选择性偏倚。 2、 有人研究饮酒与肺癌的关系,发现饮酒者的肺癌死亡率较不饮酒的高 50%,具体结果 如下: 肺癌病人 饮酒 不饮酒 合计 60 40 100 非肺癌病人 940 960 1900 合计 1000 1000 2000
临床流行病学 (闭卷) 试卷( A )第 2 页 共 4 页/*3、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 93 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 泳 52 人,割湖草 30 人,插秧 6 人,放牧 3 人,洗衣服 2 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 的接触方式。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错,比的不是率 4、甲、乙两医院妇产科均研究服用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采用不同研究对 象,从而获得不同结论,数据如下: 甲医院采用以阴道出血经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做病例对照研究。 子宫内膜癌 有 有 服用雌激素 无 合计 72 117 110 117 182 234 45 无 7 合计 52
—————————
: 学生姓名(签名)
OR=9.8 乙医院采用刮宫或子宫切除证实有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做病例对照研究。 子宫内膜癌 有 有 服用雌激素 无 合计 89 148 106 148 195 296 59 无 42 合计 101
OR=1.7 [问]试问甲、乙两医院各获得了什么结论?为什么两医院研究结论不同? 甲组有偏倚,见 P100 得分 评卷人 三、 分析应用题(40 分)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学期
············ ··········· ··········· ············ ············装············订·············线············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3 页 共 4 页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试题 得分
········· ············ ·········· ········· ··········装···········订·············线··········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 得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