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级研究生班临床流行病学试卷 (2)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02

273.为排除某病应选择
A.灵敏度高的试验 B.特异度高的试验 C.阳性预测值高的试验 D.阴性预测值低
的试验 E.假阳性率低的试验
274.下面关于流行病学病因概念的认识中哪一个是错误的
A.流行病学研究中所谓的病因通常具有一定的预防意义
B.当一个或多个病因不存在时,疾病发生的频率会随之下降
C.病因就是导致疾病发生的病理、生理因素 D.历史上的纯病因论忽视了环境因素和宿主
E.一定时期内,患某种疾病的人群中因该病而死亡的频率
283.采用平行试验可以
A.较快的做出诊断 B.提高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C.降低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
D.减少漏诊的发生 E.以上都对
28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
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 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
认暴发终止
293.相对危险度的概念为
A.病例组和非病例组暴露率的比值 B.病例组和对照组病死率的比值
C.病例组和对照组暴露率的比值
D.露组和非暴露组暴露率的比值
E.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发病率的比值
294.哪种传播途径引起的传染病多见于儿童
A.经空气飞沫传播 B.经食物传播 C.经水传播 D.经虫媒传播 E.日常生活接
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
291.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 35%和 20%,则该试验的 NNT 是
A.2 B.7 C.3 D.5 E.以上都不对
292.分析传染源和传播途径属于暴发调查程序中哪个环节
A.暴发的核实 B.组织准备 C.疾病三间分布的描述与分析 D.现场调查 E.确
触
295.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
杭州师范大学流行病学2009真题

杭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纸
杭州师范大学
200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728
考试科目名称:流行病学
说明:1、命题时请按有关说明填写清楚、完整;
2、命题时试题不得超过周围边框;
3、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4、
5、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发病率与死亡率:
2、暴露:
3、筛检:
4、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5、遗传度:
6、循证医学: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80分)
1、疾病分布出现散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请简述前瞻性队列研究和历史性队列研究的区别。
3、请问RR、AR、ARP、PAR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4、病例对照研究中常见的偏倚有哪些?产生这些偏倚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5、为了确定某市产科分娩妇女中进行剖腹产的比例,从医学院附属医院的两个产科病房中随机抽取样本进行调查。
结果该样本中的剖腹产频率为20%。
说明该市妇女分娩的剖腹产比例相当高。
此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2009 年考试科目代码728 考试科目名称流行病学(本考试科目共 2 页本页第 1。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流行病学的定义要素?A. 疾病B. 时间C. 地点D. 治疗方法答案:D2.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类型主要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分布规律?A. 描述流行病学B. 分析流行病学C. 实验流行病学D. 理论流行病学答案:A3.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人群中的发生频率?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死亡率D. 累计发病率答案:A4. 以下哪个因素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率上升?A. 疾病诊断技术的提高B. 疾病治疗方法的改进C. 疾病监测系统的完善D. 人群中易感者的增加答案:D5. 以下哪个疾病属于传染病?A. 高血压B. 糖尿病C. 肺炎D. 心肌梗死答案:C6. 以下哪个指标用于描述疾病在时间上的变化趋势?A. 发病率B. 患病率C. 时间趋势图D. 累计发病率7. 以下哪个选项是描述性研究的局限性?A. 无法确定因果关系B. 样本量较大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关系D. 研究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答案:A8. 以下哪种流行病学方法主要用于分析疾病与暴露因素之间的关系?A. 病例对照研究B. 队列研究C. 交叉研究D. 随机对照试验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队列研究的优点?A. 结果可信度较高B. 研究对象易于选择C. 可以观察到暴露与结局的时间关系D. 研究成本较低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病例对照研究的局限性?A. 结果可信度较低B. 需要大量研究对象C. 易于产生混杂因素D. 不能确定因果关系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流行病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疾病、时间、地点2. 患病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人群中______的频率。
答案:某病新旧病例3. 疾病监测的目的是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早期发现病例、及时治疗患者、预防疾病的发生和传播4. 描述性流行病学主要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临床流行病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临床流行病学是研究人群中疾病发生、分布规律和控制方法的学科。
而临床流行病学的学习,离不开期末考试的检验和总结。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临床流行病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备考和复习。
1. 什么是流行病学?答:流行病学是一门研究疾病发生、分布和控制的学科,它通过收集、分析和解释大规模人群中的资料,以确定疾病的原因、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2. 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包括疾病(包括传染病和非传染病)、伤害和健康问题。
3. 什么是疫情?答:疫情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某种特定的疾病或健康问题在人群中发生的程度和范围。
4. 流行病学研究中的调查方法有哪些?答:流行病学研究中常用的调查方法包括横断面调查、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
5. 什么是横断面调查?答:横断面调查是指在某一时点或一段时间内,对特定人群进行观察和测量,了解某种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发生情况。
6. 什么是队列研究?答:队列研究是指在一个定义的人群中,根据暴露程度将人群分为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然后长期跟踪观察,比较两组人群发生疾病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7. 什么是病例对照研究?答:病例对照研究是指在某一时间点,选取已经患病的病例和没有患病的对照进行比较,分析两组人群暴露因素的差异,从而推断某种暴露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8. 流行病学中的疾病传播途径有哪些?答:疾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水源传播、食物传播和昆虫传播等。
9. 什么是爆发性疾病?如何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答:爆发性疾病是指在特定地点和特定时间内,某种疾病的发病数目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的疫情。
进行爆发性疾病的监测需要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疫情资料,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10. 流行病学研究的重要性是什么?答:流行病学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疾病的发生规律和传播途径,为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及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40,共80.0 分)1如果要评价某一新疗法是否确实有效,最好采用:(2.0分)0.0 分A、以上均不正确B、历史对照C、空白对照D、安慰剂对照E、交叉对照我的答案:B2临床试验中,采用随机分组法,是为了(2.0分)2.0 分A、使试验更有代表性B、平衡非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影响C、使试验组和对照组人数相等D、平衡试验因素对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作用E、使试验结论更可靠我的答案:B3根据专门设计的调查所获得的资料,按照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人群特征分组,将疾病或健康状况的分布特点真实地描述出来,为进一步的流行病学的研究提供线索。
该研究方法为:(2.0分)2.0 分A、现况调查B、实验性研究C、诊断试验D、队列研究E、病例对照研究我的答案:A4在一项近期口服避孕药与心肌梗死关系的研究中,已知年龄的混杂偏倚值是-0.577。
该偏倚是(2.0分)2.0 分A、正混杂偏倚B、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混杂的方向C、因为该值太小,尚不能说存在混杂偏倚D、负混杂偏倚E、该值的大小只能说明混杂的程度,不能说明是否存在混杂我的答案:D5流行病学三角模型认为,疾病与健康有关的三大因素是:(2.0分)2.0 分A、宿主、环境、致病因子B、社会、病人、家属C、传染源、传播途径、人群易感性D、生物因素、理化因素、社会因素E、生物因素、自然因素、社会因素我的答案:A6为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溃疡的关系,调查某地324名幽门螺杆菌感染者,10年中有11%发生十二指肠溃疡;而133例非感染者仅有0.8%发生十二指肠溃疡,RR为13.75。
结论:幽门螺杆菌是十二指肠溃疡的病因之一。
该结论符合病因推断标准中的(2.0分)2.0 分A、关联的重复性B、关联合理性证据C、关联的一致性D、剂量-反应关系证据E、关联时间顺序和关联强度证据我的答案:E7某传染病的最短潜伏期为7天,最长潜伏期为25天,平均潜伏期14天,症状期21天,恢复期30天,问该病的检疫期限为(2.0分)2.0 分A、7天B、21天C、30天D、E、14天我的答案:D8在随机对照试验中,以下不能控制选择性偏倚的是:(2.0分)2.0 分A、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B、仪器和试剂标准化C、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D、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E、严格掌握研究对象的入选标准我的答案:B9临床疗效的评价不包括:(2.0分)2.0 分A、医疗服务效果的评价B、预防措施的评价C、一组治疗方案的评价D、药物利用的评价E、评价药物、手术的疗效我的答案:B10某种新疗法可延长寿命,但不能治愈疾病,可能会出现:(2.0分)2.0 分A、该病患病率将减少B、该病发病率和患病率都减少C、该病发病率将增加D、该病患病率将增加E、该病发病率将减少我的答案:D11某区在社区进行糖尿病调查时,首先将全区的社区按经济条件分为好、较好、差三类。
临床流行病学试题(399题)

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行C.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相对危险度是指A.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A.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7.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D.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试验期间应一致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8.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A.可用来研究疾病完整的自然史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C.可以用于探讨未明原因疾病的病因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B.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 为 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38.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39.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C.稳定群众情绪D.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44.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7年制流行病学07-09级试题

南京医科大学临床7年制流行病学07-09级试题流行病【07七年制】一名词解释1,epidemiology6,流行2,生态学谬误7,偏倚3,盲法8,暴露4,一级预防9,随机对照试验5,疫源地10,队列研究二选择三简答1,流行病学的用途2,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3,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4,我国规定的国际传染病监测内容四问答1,计算题2,计算题3,病例对照研究常见的偏倚及其控制方法4,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及其流行病的特点【08七年制】一、名词解释(共8题,每题3分)1、病因5、E某poure2、移民流行病学6、Blinding3、Epidemic7、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ticcurve4、OddRatio8、Selectionbia二、单项选择题(共24题,每题1.5分)1、以下哪一个不是流行病学的特征A、群体特征B、概率论的特征C、治疗为主的特征D、对比的特征2、一种新治疗方法可有效减少该病死亡,但不能治愈该病,则将会导致该病的A、发病率增加B、患病率减少C、患病率增加D、发病率和患病率均减少3、在大于65岁的人中,虽然冠心病的发病率高于65岁以下的人群,但该病患病率下降,此种现象的最好解释是A、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短B、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病程较长C、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患者有较好的治疗措施D、大于65岁的人冠心病的病死率降低4、在对病因不明疾病的研究中,描述性研究的主要用途是A、早期发现病人B、筛查各种高危病人C、概括和检验病因假设D、描述分布,提出病因假说5、下列哪项不是疾病时间分布的变化形式A、散发B、长期变异C、周期性D、季节性6、为了解某学校近视眼的情况,调查者计划从全校50个班中,随机抽取5个班,然后调查这些班的所有学生,这种抽样方法称为A、单纯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C、整群抽样D、分层抽样7、疾病的人群分布中最重要的特征是A、年龄B、性别C、职业D、种族8、一位对新生儿黄疸感兴趣的调查者,选择了100名被诊断为新生儿黄疸病的儿童和同期住医院的100名非黄疸儿童,然后调查他们母亲的产科记录和分娩记录,以寻求可能的发病原因,该研究属于:A、横断面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C、队列研究D、临床试验9、一次腹泻暴发调查显示:A餐馆就餐者中发病者占85%,而B餐馆15%,C餐馆55%,饮用公用水的人中发病者占95%,据此下列哪个论述是正确的?10、队列研究中调查对象应选择A、在无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B、在有该病者,选择有、无某种暴露因素分为两组C、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暴露因素者,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暴露因素者11、某病的多个危险因素中,要确定重点控制的危险因素,以降低某人群该病的发病率,最好以下列哪项指标为依据A、SMRB、RRC、AR%D、PAR%12、病例对照研究中,调查对象应当是A、病例组选择怀疑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选择未患某疾病的人B、病例组为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组为怀疑患某疾病的人C、病例和对照均是患某种疾病的人D、病例应是确定患某疾病的人,对照是不患某疾病的人13、一项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关系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病例与对照共63对。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大全(一)

临床流行病学考试试题及答案1.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A、动物模型B、病原体,如细菌、病毒C、病人群体D、社区人群E、单个具体病人2.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3.有关临床流行病学的不正确说法是()A、是临床医学研究方法学B、是专门研究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学科C、不是流行病学的一个分支D、是一门临床科研设计和评价的方法学E、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4.临床流行病学的主要特色不包括()A、临床流行病学必须是以临床医学为主体的多学科合作B、临床流行病学的研究对象是病人及其群体C、临床流行病学力求研究结果的真实性与可靠性D、临床流行病学的定位在临床医学E、研究特定人群中的健康相关状况或疾病事件的分布及其决定因素,同时要应用这种研究的结果去解决健康问题5•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主要围绕()进行。
(多选)A、研究的真实性B、临床的重要性C、研究成果的实用性D、研究课题的新颖性E、研究课题的创新性1•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随机抽样的主要目的是()A.减少样本量B.消除抽样误差C.避免研究者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D.避免研究对象主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E.提高样本的代表性3•关于分层随机分组正确的是()A.根据研究对象中某些可能产生混杂作用的特征作为分层因素B.根据研究对象进入研究的时间先后进行分层C.根据可能影响研究者判定临床结局的因素作为分层因素D.只能设置一个分层因素E.分层后,同一层的对象全部进入同一个组别4.关于对照的处理方式,下述正确的是()A.空白对照等于不设对照B.空白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C.安慰剂对照的效果与空白对照相同D.安慰剂对照能有效避免医德问题E.有效对照是最常用的对照方式5•在临床试验研究对象分组时,常用的随机化方法有:A.简单随机法B•分层随机法C.区组随机法D.系统随机法E.非随机化分配6•采用随机化分配的主要优点是A.保证了研究对象的代表性B.保证试验组与对照组人数相等C.提高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可比性D.可以避免来自被研究者主观因素的干扰E.为盲法评价打下基础1.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2.导致检出症候偏倚的原因不可能是()A、同一症侯可为不同的疾病所致B、不同疾病也会有相同的症侯重叠出现C、症侯轻微或处于潜伏期的患者,不一定到医院就诊D、从医院内选择的研究对象E、以普査、筛査或疾病监测所发现的病例作为研究对象3•有关排除标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只要制定纳入标准即可,不需要专门制定排除标准B、排除标准不是纳入标准的对立面,两者是互补的C、制定排除标准,可进一步提高试验研究结果的可靠性D、有试验药物过敏或不良反应者应列入排除范围E、一般将孕妇列为新药评价试验的排除对象4.下列疾病诊断的方法中,属于临床诊断标准的是()A、肿瘤的病理学诊断B、行业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如类风湿病、脂肪肝等的诊断标准C、遗传性疾病(如染色体或基因异常)的分子生物学诊断D、传染病的病原学诊断E、冠心病的影像学冠脉造影诊断5.下列那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侯偏倚E、入院率偏倚6.在临床研究中,诸多与研究对象有关的混杂因素会影响结果的真实性,这些因素有C、研究对象的病程不同D、研究对象的合并症和并发症存在差异E、研究对象间心理因素、文化和社会背景等也不尽相同7.以社区人群为研究对象时,主要途径和来源包括()A、专门防治机构B、传染病报告C、疾病报告登记D、疾病监测E、普查和筛查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要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2.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是评价干预措施疗效的标准设计方案B.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到不同干预组C.适合于任何类型临床问题的研究D.可用于教学效果的评估E.可用于动物试验3.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B.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C.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4.有关随机对照试验,下列哪项说法是错误的()A.如能采用盲法观察结果,可减少测量偏倚B.有严格诊断和纳入标准,研究对象的同质性好C.前瞻性研究,论证能力强D.研究结果外推不受限制E.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可比性好5.下列属于试验性研究的是()A、病例对照研究B、队列研究C、交叉试验D、横断面研究E、病例分析6.随机对照试验的优点包括哪些()A.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入组,组间可比性好B.随机分配研究对象,可减少选择性偏倚C.盲法测量结果,结果更真实、可靠D.不存在伦理问题E.高质量的单个RCT,可成为系统评价的可靠资源流行病学1.如果漏斗图呈明显的不对称,提示A.meta分析统计学检验效能不够B.meta分析的各个独立研究的同质性差C.meta分析的合并效应值没有统计学意义D.meta分析可能存在发表偏倚E.meta分析的结果更为可靠2.前瞻性队列研究是指A.从"现在"开始的前瞻性研究B.从"过去"开始追溯到"现在"的前瞻性研究C.从"过去"开始追溯到"将来"的前瞻性研究D.从"现在"追溯到"过去"的前瞻性研究E.以上均不是3.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 人群易感性增高,就可导致疾病的暴发或流行B.人群易感性降低,就可终止疾病的流 行C. 人群人口数增加,就使人群易感性增高D.人群人口数减少,就使人群易感性降 低E.人群易感性增高,只是为一次流行或暴发准备了条件4. 相对危险度是指A.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比B. 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与非暴露组发病率或死亡率之差C.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比D. 病例组有某因素的比例与对照组无某因素的比例之差E.以上都不是 6.实验性研究中采用双盲法的主要目的是 A. 尽可能减少失访B.减少抽样误差的影响C.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不知道实验目的D.消除研究者和研究对象对结果的主观影响E.使实验组和对照组人口学特征更具有可比性 7. 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描述不正确策提供素材9.下列哪项不是经食物传播的传染病流行病学特征 A.病人有进食某共同食物的历史,不食者不发病 B. 如食物属一次性大量污染,用餐者中可呈现暴发,并且病人临床经过往往较重C. 停供该食物后,暴发立即可平息D.夏季多发E.无职业、性别差异A.将研究对象随机分配入组 C.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研究场所应相同E.纳入研究的对象不能退出 8. 关于流行病学的用途下列不正确的是 B. 试验组和对照组要同时进行研究 B.可以个体为研究的落脚点 D.可以评价疫苗的预防效果E.可以为卫生决10.关于混杂因子,下列哪项描述是错误的A.混杂因子必须同时暴露和结局有统计学关联B.混杂因子可以是暴露原因C.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病因D.混杂因子可以是结局变量的某一结果E.混杂因子不能是暴露与结局之间的中间变量11.某村人口数为60万,对该村进行了一次高血压普查,共查出高血压病例180人,由此可得出A.该村高血压发病率为30/10万B.该村高血压罹患率为30/10万C.该村高血压患病率为30/10万D.该村高血压续发率为30/10万E.该村高血压累积发病率为30/10万12.医院感染监测收集资料的核心是A.发现感染病例B.调查感染因素C.计算感染率D.计算病死率E.分析抗生素使用情况13.反映疾病严重程度的指标是A.死亡率B.病死率C.发病率D.感染率E.罹患率14.甲乙两地年龄标化死亡率相等,而甲地粗死亡率低,原因可能是A.两地人群有相同的年龄分布B.甲地诊断比乙地更准确C.甲地老年人比重高于乙地D.甲地老年人比重低于乙地E.乙地诊断比甲地更准确15.以下哪类人群不是医院感染的易感人群A.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者B.接受各种介入性操作的病人C.长期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者D.手术时间或住院时间长的患者E.偶因感冒到医院就诊的病人16.以下正确的说法是A.t检验可用于多组均数间的两两比较B.直线回归可用来定量描述两个变量的相关关系及密切程度C.方差分析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各组总体均数均不等D.对于两组均数比较的资料,t检验与方差分析等价E.以上论述都不对17.研究一种传染病在一个家庭或集体宿舍内的传染力的大小时,使用的指标是A.发病率B.感染率C.患病率D.续发率E.罹患率18.有关知情同意书的签署不正确的是A.知情同意书签署后一式两份,分别由研究机构和受试者保存B.签署一份知情同意书远比知情同意的讨论过程更加重要C.对于无自主能力或自主能力不全的受试者,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并由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才可进入试验D.受试者如果同意参与试验,则由受试者或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E.知情同意常常贯穿于整个试验过程19.进行临床疗效考核试验设计时,下列哪一条是错的A.设立对照B.随机分组C.要有明确的疗效判断标准D.要使调查者和被调查者明确受试因素E.要有足够的样本数20.医院感染分为内源性感染和外源性感染的主要依据是A.病人住院时间的长短B.感染传播方式C.病原体的来源D.病原体的种类E.病原体对药物的敏感性21.课题经费预算中,一般不包括在内的经费项目是A.科研业务费B.劳务费C.实验材料费D.仪器设备费E.管理费22•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23•平行试验较单项试验可以A.提高试验的灵敏度B.提高试验的特异度C.降低试验的阴性预测值D.提高试验的阳性预测值E.提高试验的疾病漏诊率24•临床流行病学和临床医学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A.是相互独立的两门学科B.只和一些临床学科有关系C.临床流行病学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D.是一门临床医学的基础学科E.是预防医学的一个分支25•异质性检验的目的是A.评价研究结果的不一致性B.检查各个独立研究的结果是否具有一致性C.评价一定假设条件下所获效应合并值的稳定性D.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E.计算假如能使研究结论逆转所需的阴性结果的报告数26•在病例对照研究中,研究对象选择时,下述何项考虑是正确的A.应选择有暴露的病例B.应选择无暴露的病例C.应选择有暴露的对照D.应选择无暴露的对照E.不应考虑其有无暴露27•有关假设检验结果"PV0.05"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差异由抽样误差造成的可能性<5%B.无效假设正确的可能性<5%C.备择假设正确的可能性>95%D.差异是由选择性偏倚造成的可能性<5%E.以上选择均不对28.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更换宿主在外界环境下所经历的途径即A.传染病在群体间的传播B.病原体由母亲到其后代间的传播C.传染病在人群中发生的过程D.病原体侵入机体,与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E.传染病在个体间的传播29.出生队列分析可正确地反映A.行为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B.环境对疾病的影响C.致病因子与年龄的关系D.遗传因素对疾病的影响E.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30.100名失眠患者采用气功疗法治疗,随访3个月,80人失眠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A.因样本量小而无法下结论B.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0.8C.气功对失眠作用的OR为1.25D.因未设立对照组而无法下结论E.气功对失眠治疗的有效率为80%31.关于随机对照试验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研究对象的选择不必进行随机抽样B.不存在任何影响研究结果的偏倚C.各组研究对象间基线完全平衡D.必须采用盲法测量结果E.没有选择性偏倚32.有对照(比较)组的研究,其逻辑学基础是A.求同法B.求异法C.同异并用法D.共变法E.剩余法33.关于样本含量的描述,错误的说法是A.临床研究中,应选择最适的样本含量B.样本含量越大越好C.纳入全部病例进行研究,可以取得完整、无一遗漏结果,但可能出现系统误差D.以全体病例作为研究对象,不存在抽样误差E.在估计样本含量的基础上,还要审视它对总体的代表性34. 患病率指标来自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E. 对所有病人的调查35. 病人排出病原体的整个时期称为A.传染期B.潜伏期C.前驱期D.临床症状期E.病原携带状态36. 以下何项不是横断面研究的特点A.可观察多种疾病的发生状况B.是由因寻果的研究C.又称现况研究D. 研究某一时点或短时间内的患病状况E.可观察人群抗体阳性率37. 在进行两组病死率差别比较时,可用的假设检验方法是A.t 检验B.单因素方差分析C.秩和检验D.X2检验E.以上方法均不是 38. 在分析食物中毒的可能原因时,最常用的指标是A.总发病率B.二代发病率C.患病率D.病死率39. 严重突发事件的最初,最紧迫的任务是A.对病员进行及时的诊断和救治B.寻求合作和帮助D. 搞好紧急情况下的公共卫生管理E.找到相关负责人40. 以下哪个一般不是控制混杂偏倚的方法A.多因素分析B.随机分组C.分层分析D.配对E.盲法41. 一般来说,医院感染率较高的是A.大医院B.小医院C.门诊D.校医室E.中医院42.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选择偏倚A.现患一新病例偏倚B.Berkson 偏倚C.混杂偏倚D.检出症候偏倚E.入院率偏倚43. 某项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35%和20%,则该试验的RRR 和ARR 分别是A.15%,75%B.75%,25%C.35%,75%D.75%,15%E.75%,35% 44. 失效安全数主要是用来估计A. 文献库偏倚B.发表偏倚C.纳入标准偏倚D.筛选者偏倚E.英语偏倚E.吃不同食物者的罹患率C.稳定群众情绪45.据某高速公路交警统计,蓝色车辆较其他颜色的车辆出事故更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评卷人
一、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名词解释( 1、RR :p10 相对危险度。
2、临床流行病学
3、DME
4、似然比
5、阳性预测值
6、约登指数
7、霍桑效应
8、RCT试验
9、危险因素
10、归因危险度
得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选最佳答案,每题 1 分,共 10 分) 选择题(选最佳答案, 选择题
—————————
学号:
————————————
年级:
班级:
——————————
专业:
————————
学院: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4 页 共 4 页
············装············订·············线············ ··········· ··········· ············ ············ 学院: 专业: 年级: 班级: 学号:
————————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学期
············装············订·············线············ ··········· ··········· ············ ············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3 页 共 4 页
临床流行病学 (闭卷) 试卷( A )第 2 页 共 4 页/*-
密
本人承诺:在本次考试中,自觉遵守考场规则,诚信考试,绝不作弊。
封
6、为了分析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感染特点,对 103 例妇科肿瘤患者进 3、 血吸虫病流行区的一次调查中,查得 93 例急性血吸虫病人有如下的疫水接触史:游 行分析,得出感染率为 2.9%,感染高发部位为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和皮肤、消 泳 52 人,割湖草 30 人,插秧 6 人,放牧 3 人,洗衣服 2 人,由此得出游泳是最危险 化道真菌感染较常见。本研究属于什么设计方案( C ) 的接触方式。该结论是否正确?为什么?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4、甲、乙两医院妇产科均研究服用雌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发病的关系,采用不同研究对 C.病例分析 D. 回顾性队列研究 象,从而获得不同结论,数据如下: E.临床试验 甲医院采用以阴道出血经检查诊断为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做病例对照研究。 7、一位调查者有兴趣研究新生儿黄疸的病因学说,他的研究条件是:选择 100 例确诊 子宫内膜癌 为黄疸新生儿和同期同医院确诊无黄疸的新生儿 100 例,然后收集产科和产妇的分 有 无 合计 娩卡片,了解产前及产时各种暴露情况,这种研究为: ( A ) 有 45 7 52 A、病例对照研究 B、队列研究 C、实验性研究 D、临床随访研究 服用雌激素 E、现况调查研究 无 72 110 182 8、在队列研究中,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C ) 合计 117 117 234 A.只能计算比值比,即近似相对危险度 B.不能计算相对危险度 OR=9.8 C.既可以计算相对危险度,又可以计算特异危险度D.不能计算特异危险度 乙医院采用刮宫或子宫切除证实有子宫内膜癌的病例做病例对照研究。 E.以上都不对 子宫内膜癌 9、 某高速公路的统计资料表明,蓝色车子的车祸发生数要比其它颜色车子的车祸发生 有 无 合计 数为多,由此推论,蓝色车子发生车祸的危险性高于其它颜色车子。由此推论 有 59 42 101 ( B ) 服用雌激素 A、对的 B、不对,因为比较的不是率 C、不对,因为没有设立对照组 无 89 106 195 D、不对,因为没有作显著性检验 E、不对,因为以现患率代替了发生率 合计 148 148 296 10、在队列研究中,观察对象是( C ) OR=1.7 A.按不同家族史来分组 B.用随机方法分组 C.按暴露于某因素分组 [问]试问甲、乙两医院各获得了什么结论?为什么两医院研究结论不同? D.按已患病者和未患病者分组 E.按同性别、同年龄组不同病种分组 5、有人研究某地健康成人血清铁的正常值,选择了该地 126 名郊区农民献血员(其中部 得分 评卷人 分献血员曾长期多次献血) ,于献血前采取血样进行血清铁的测定,取平均值即为该 地健康成人血清铁的正常值。 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错误分析( 一、 对临床流行病学研究中常见错误分析(每题 6 分,共 30 分) 1、 有人调查公鸭和母鸭患某病情况,检查市场上出售的公鸭 3028 只,母鸭 239 只。其患 病率分别为 4.9%(148/3028)和 19. 7%(47/239)。因而作者得出某病母鸭的患病率比 公鸭高的结论。这种调查最容易产生何种偏倚?如何克服? 得分 评卷人 二、 分析应用题( 分析应用题(40 分)
线
封
密
—————————
————————————
——————————
————————
————————— ———————————— ——————————
线
学生姓名(签名) :
1、某镇人口 10000 人,估计糖尿病的患病率为 2%,用检查血糖含量的方法诊断糖尿病患者。 、 %,用检查血糖含量的方法诊断糖尿病患者 %,用检查血糖含量的方法诊断糖尿病患者。 及以上为阳性, 及以上为阳性 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 和 。 2、 有人研究饮酒与肺癌的关系,发现饮酒者的肺癌死亡率较不饮酒的高 50%,具体结果 并规定以血糖含量以 180mg%及以上为阳性,试验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 30%和 90%。 ⑴请绘制四格表,并填入近似数据。并计算下列数值: 分) (4 如下: 假阳性率 肺癌病人 非肺癌病人 合计 假阴性率 60 940 1000 饮酒 +PV 40 960 1000 不饮酒 -PV 100 1900 2000 合计 ⑵若诊断试验的敏感度增加,血糖诊断水平为 130mg%,敏感度为 80%,特异度为 80%、 RR=1.5 即饮酒患肺癌的危险性是非饮酒的 1.5 倍。 请绘制四格表,并填入相应数据,计算下列数值。 分) (8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使用班级
09 级护理研究生课程班
出卷日期 2009 年 10 月 20 日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装········ ········· ·········· ············ ········· 密 封 线 内 答 题 无 效 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密
封
线
+PV -PV 从问题⑴、⑵所得数值你看出什么问题?如果让你制定糖尿病普查计划,你采用 130mg% 还是 180mg%为诊断标准? ⑶若诊断试验的标准仍为 130mg%(试验的敏感度、特异度均为 80%)但人群患病率较原 来为高,约 4%。调查 10000 人口,请绘制四格表,计算下列数值。 分) (8 假阳性率 假阴性率 +PV -PV 从问题⑵和⑶所得数据,看出什么问题? 讨论下述科研课题设计类型,并结合实际讨论该设计类型的特点?( ?(每题 2、讨论下述科研课题设计类型,并结合实际讨论该设计类型的特点?(每题 4 分,共 20 分) (1)1945 年,有一项研究调查了某手表厂表盘车间涂夜光表的女工 1000 名和话务员 1000 名,然后追踪观察并比较了她们从 1945 年到 1975 年骨瘤发生率。结果 30 年表盘车间女工中 发生了 20 例骨瘤,话务员中发生了 4 例骨瘤。RR=5,AR=1.6%,结论骨瘤的发生与暴露(涂 夜光)有联系。接触放射性是骨瘤的危险因素。 (2)为了观察丹参静脉滴注是否可降低急性心肌梗塞的病死率,研究者随机将患者分为二 组,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心肌梗塞患者入院后用同样方法进行常规的治疗措施,但观察组同 时加用丹参,对照组则不用,比较两组病死率有何差异。 (3)某血液科医师在最近三年内观察到 8 例急性白血病均同时患有银屑病(牛皮癣) ,查阅 以往文献未曾有报道,该医师收集 8 例病史及实验室资料进行报道,并对银屑病和急性白血病 的联系进行了讨论,他提出可能是由于银屑病患者长期应用白血宁所致。 (4)为了观察胃溃疡和胃癌的发病是否有联系,某研究者利用五年前的资料,五年前他们 曾对 40 岁以上在职职工共 1 万名进行 GI 普查,查出胃溃疡患者 1300 例;GI 普查正常,病史 中亦无任何上消化道疾病者 5000 例, 今年年底前欲将两组人群再进行一次普查, 包括 GI 检查, 对因胃癌死亡的病例也进行登记分析, 以观察两组人群中胃癌发生率有无差异, 差异是否显著, 从而足以证实胃溃疡是胃癌的癌前期病变状态。 (5)国外文献报道,认为口服避孕药者发生血栓危险性较不用者高。国内情况如何,某研 究者想做进—步的研究,拟调查 100 名在过去 2 年中患血栓性疾病的妇女,以及 100 名无血栓 性疾病、但患有其他疾病的妇女作对照组。对照组在年龄,民族、生育史等方面皆与病例组相 似,调查两组患者起病前是否有服用避孕药的历史,服用多久,从而观察患血栓性疾病的妇女 有口服避孕药史是否较对照为高,并且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南通大学 2009 —2010 学年第 一 学期
试题 得分
得分
临床流行病学 (开卷)试卷( A )第 1 页 共 4 页
1、某医师在一次流感流行期间,用某新药治疗流感 500 例,治愈率达 90%,并下结论说该 药是治疗流感最好的药物,此结论是否正确: ( D ) A. 是 B. 否,未按患者的性别、年龄分别计算治愈率 C. 否,试验的样本太大,浪费人力、物力 D. 否,未设对照组 E. 否,不应在流行期间进行该研究 2、一位药品推销员说: “该药用祖传秘方配置而成,主治小儿生长发育不良,用法:溶于 牛奶, 每日三次, 三个月病除.”让你用流行病学方法评价该药, 怎样考虑对照? C ) ( A、发育不良的儿童 B、发育正常的儿童 C、发育不良的儿童喝牛奶 D、发育正常的儿童喝牛奶 E、发育不良的儿童单服该药 3、 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可以获得: D ) ( A、发病率 B、患病率 C、相对危险度 D、优势比 E、特异危险度 4、有人观察到每天抽 10 支以上香烟的 100 名已婚妇女,其月经周期短于不抽烟的 100 名未婚妇女,这种差异达到统计上显著性水平(P<0.01) ,这说明: D ) ( A、抽烟可抑制月经来临 B、抽烟可抑制 X 因素,X 因素抑制月经来临 C、抽烟和月经周期有统计联系 D、结果无意义,因比较的两组条件不同(除是否吸烟外) E、观察的数量太少 5、假设夫妻不和的男性外科大夫有较高的手术事故发生率,如果用回顾性调查来检验这 个假设,合适的对照是: A ) ( A、未出事故的男外科大夫 B、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C、夫妻和睦的男外科大夫 D、夫妻和睦的不是外科大夫的男性 E、未出事故的外科大夫之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