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施工中温控方案研究

合集下载

从徐冲大桥承台施工谈大体积砼温控技术

从徐冲大桥承台施工谈大体积砼温控技术

前提下也可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 ,禁止使用硅酸盐水 泥和快硬 硅酸盐水泥 。体积安定性不 良的水泥会使混凝土结构 产生膨胀 裂缝, 必须严格控制 , 除用 煮沸发检验合 格外 , 同时还要求 在水 泥熟料 中游离氧化镁含量不得超过 5 %、 泥中三氧化硫 含量 . 水 0 不得超过 3 %。水 泥用 量越少 , . 5 混凝土施工过程 中产 生的水化 热 就越少 ,所 以水泥用量在满足混凝土各种条件下力争 降至最 小 限度 。由于 当地低热水泥供应受到限制 , 同时还考虑冬季施工 时混凝 土早期强度和养护需要 , 以及水 泥质量的稳定性 , 选用 的
科 之 学 友
Fnfiemes rd e a r i S n A t e occ u
281 () 0年23母 o 月5
从徐 冲大桥承 台施工谈大体 积砼温控技术
胡 明
(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 院 ,山西 太原 000 ) 3 0 6
摘 要 :大体积混凝土在施工工程 中若不采取适 当的温控措施 , 因水化 热会导致混凝土开 裂, 很有可能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甚至承载力, 严重影响 工程安全 , 应引起 高度 重视 。 文 章 通过 以徐 冲 桥 承 台大 体 积 混凝 土 的施 工为 背景 ,介 绍 了 大体 积 混 凝 土 的温 度 控 合 比设 计 . 411 混 凝 土 原材 料 的 选 用 .. () 1水泥 。对大体积混凝土性能影响最大 的成分是水泥 。在 选用水泥时 , 应把混凝土抗压强度 、 坍落度和绝热升温 3 个方 面 综合起来考虑 , 即在满足指定 强度和坍 落度的条件下 , 使混凝土 的发热量越少水泥就越适用 。一般应优先选用水化热较低 的矿 渣 、 山灰和粉煤灰水泥 , 火 在混凝土发热量不增加或少增加得 出

某客运线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

某客运线桥梁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技术

12
粘度( 5℃)MP 2 /
a ・s
A组分
1 O~2 0 5 5
B 组分
3 o~ 5 0 o 0
案 。六益隧道二次衬砌裂缝通过 以上的处治方 案 , 到了预期 的 达
效果 , 可谓 成 功 的 一 例 。
表 3 主 要 性 能 指 标
项目 指标
H K KG 1 0
固化时问 固结体抗压 强度/ [ IP Va
对混凝 土的粘结强度/ a MP
十几分钟至数十分钟内调节 ≥6 O
≥3
参考文献 :
1 通过 以上 方案 二次衬砌裂缝处理后 , 裂缝处混凝 土表面颜色 [] 张
孔 桩 为 主 , 5个 墩 台为 扩 大 明挖 基 础 , 墩 台 为 挖 井 基 础 ; 仅 6个 挖 2 混凝 土配 合 比设计
井基础是 扩大明挖基础 和桩基础 两者受力体 系的综合利 用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体 其
1精 心设计 混 凝土配 合 比。在 保证混 凝土 具有 良好工作 性 )
积较 大 , 截面尺寸为 9m×5m×8m~1 . 15m×6 5m×1 混 的情况 下 , . 3m, 最大限度地 降低混 凝 土的单位 用水 量 , 采用 “ 三低 ( 低 凝 土 量最 少 为 3 0m3最 大 达 9 1 7 , 大 体 积 混 凝 土 ( 国 砂 率 、 6 , 7 .5m3属 我 低坍落度 、 水胶 比) 低 二掺 ( 掺高效减水剂和高性能引气剂)
混合 比/ B A:
抗压强度/ a MP
1 0 4 0 :0 重量 比)
≥6 0
抗拉强度/ P M a 对混凝土的粘结强度 伊a
≥ 1 5 ≥4

大跨径箱梁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监控分析及对策研究

大跨径箱梁混凝土的水化热温度监控分析及对策研究
凝 土硬 化期 箱梁容 易出现 热裂缝 的 区域 , 并提 出了控 制温度 裂缝 的相应措 施 , 以防止混凝 土水 化 热温升 造成 箱 梁的开裂 。 关键 词 :箱 梁 ;混凝土 水化 热 ;温度梯 度 ;监控 分析 中图分类号 :U4 5 4 文献标 识码 , 提 出了控制 温度裂 缝 的相 应技 术措施 。 并
收稿 日期 : 0 00 —4 2 1—50 作者简介 : 方 宇( 95 ) 男 , 1 7 - , 工程师 , 主要从事高速公路建设与管理。
————— — — —— —— 塑 ——— — — —
— —




! 堕 箱 混 土 ’…化… 温 控J析 对 研 L : 径 梁 凝 的 … 度 分,及’ J 水 热 监 / JI^ /J策 究 /
本 文给 出 了大跨 径箱 梁混凝 土水 化热 温度 的测
试 方法 , 开展 了现场 温度监 测 , 分析 了大跨径 箱型 梁
温 度 的分 布情 况和在 混凝 土硬 化期箱 梁容 易发生 裂
由图可见 , 在测点温度达到峰值后 , 降较快。 温
混凝 土 的 冷 却 过 程 明 显 分 为4个 阶 段 : 1 段 第 阶
大 跨径 箱 梁 混凝 土 的水 化 热 温 度 监控 分 析 及 对 策研 究
方 宇
40 1 ) 10 6 ( 湖南省高速公路建设开发总公司 , 湖南 长沙

要 : 绍 了某大跨径 单 箱单 室 箱 梁混凝 土水 化热 温度 的测 试 方法 , 过 对现 场 温度 介 通
的监测 , 出了水化 热 温度在 混凝 土箱 梁横 截 面的分 布和 随时 间变化 的规律 , 给 分析 指 出 了在混
截 面 的分 布规 律 , 根据混 凝土 施工工 艺状 况 , 计 并 估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控制对策

桥梁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裂缝控制对策

桥 梁 大体 积 混凝 土施 工 中 的温度 裂 缝控 制 对 策
汪 宜 军
摘 要 : 阐述桥梁 大体 积混凝 土特点 的基础上 , 在 分析 了大体 积混凝 土裂缝形成 的原因, 并从 施工 控制环节提 出了大体
积 混凝 土 温度 裂缝 解决 的具 体 对 策 , 而提 高 施 工 效 率和 混凝 土 的 施 工 质 量 , 有较 高 的 实用 性和 经 济效 益 。 从 具 关键 词 : 梁 , 桥 大体 积 混凝 土 , 度 裂 缝 , 工 控 制 温 施 中 图 分 类 号 : 5 . TU7 57 文献标识码 : A
3 刘成字. 力学和基 础工程 ( 土 下册) M] 北京 : [ . 中国铁道 出版 暂不予拆 除。承台混凝土灌筑完 4 后卸下 吊杆 , 除底模下的 [ ] 8h 拆
比较危险 的情况是 : 当基础块 混凝 土在 早龄期 遇到气 温骤 降 较高 , 内外温差和温度梯度较大 , 升温和降温速度分的利用 , 工序简单 、 它
易操作 , 分节分块装卸方便 , 大大提高 了生 产效 率 , 加快 了该桥下
混凝土 由水上 混凝 土拌 合站集 中拌 制 , 凝土输 送泵灌 注 , 部结构 的施工进度 。同时 , 混 该方案 比将整个 系梁作 业面 围堰抽水
施工 , 台混 凝土 分三 次灌 注 , 注厚 度分 别为 I 2I, . I 积浇筑封底混凝土 的施工难度 , 承 灌 . I1 2I, T T 能够取得一定 的经 济效 益。
泥用量较大 , 水泥水化产生 的热量较 多 , 绝热温升较 大 , 温度峰值 降至施工期准稳定温度场 , 需要经历 很长 的时间。在这种约束 当 对较小 , 部分结构 为薄壁 型结构 , 中心 最高 温度位 置距 表面距 离 时 , 在混凝 土块表层 , 首先 出现表面裂缝 , 而在后期混凝土块继续 与底模 间有 3c m-5el r 的间隙 , l 封底混凝土完 成后 , 水观察测 抽 量吊箱变形情况 , 确认 吊箱 受力稳定后方 可派人在箱 内作业 。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高温天气下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摘要:混凝土施工是指按照设计要求的性能、规格和部位,将砂、石、水泥和水等按适当比例拌制后,浇筑成建筑物的工程。

施工质量受混凝土种类、建筑物形体以及气温条件等影响。

在高温条件下混凝土的水泥水合速率与湿度蒸发速率会快速增加,这将会对混凝土特性及使用可靠性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工程质量。

而现在由于房地产的快速发展与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房地产商还是大众对施工质量以及效率都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温季节如何控制混凝土温度一直是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重点和难点,本文围绕这些问题进行研究,结合实际施工技术与要求提出了相对经济且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高温天气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引言现阶段,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大家对住房的需求也是越来越高,此外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殊性能在水利水电工程、桥梁工程等土木工程领域也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存在着许多需要赶工的项目,不可避免的需要在6-8月这种极高温的天气下作业。

但是高温条件对混凝土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如出现凝结成块、强度偏低和干缩裂缝等情况,施工过程中必须通过结合当时的气温条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严格控制混凝土的质量避免整个工程质量受其影响。

一、高温天气对混凝土施工的影响1、对混凝土搅拌的影响由于高温导致的水分快速蒸发,使得搅拌混凝土时需要随时增加水量,用水量增加,此外混凝土凝固的速度增加导致摊铺夯实及成型的难度增加,收缩裂缝出现的可能性和气泡的控制难度都将增加。

高温天气下砂石骨料和拌合水的温度同样也是比较高的,这就导致拌合混凝土时其温度也会升高,混凝土强度会降低[1]。

2、对混凝土固化过程的影响因搅拌过程中的用水量增加,使得混凝土中含水量较高,再加上混凝土温度也会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而变高,这就造成了混凝土28d和后续强度的降低,以及混凝土凝固过程中和初凝过程中混凝土强度的降低。

同时因混凝土整体结构温度的差异,会导致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可能性,混凝土耐用性能随之降低。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温控措施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和温控措施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122总447期2017年第33期(11月 下)0 引言在桥梁施工当中,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用重大,它不仅关系到最终的施工质量,而且还会影响桥梁的使用寿命,因此相关工作者一定要引起重视。

在施工期间,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经常出现裂缝,给施工造成了很大的困难,基于此,在其施工环节合理采用温控措施可有效解决这一难题,减少裂缝带来的危害。

1 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1.1 水泥水化热在进行水化期间,水泥里会形成很大的热能,因为大体积混凝土体积较大,热量很难散发出去,在这一情况下,会使混凝土里的温度急剧上升。

通常在对混凝土浇筑完毕以后,3~5d 左右会让温度上升到最大值。

若混凝土表面温度和里面的温度具有很大的差别,就会出现温度变形的情况。

所产生的温度变形程度大过混凝土约束力的范围,就会使混凝土发生裂缝现象,进而造成桥梁施工质量下降。

1.2 内外温度情况在建筑混凝土期间,外部温度的情况,能够直接决定混凝土的温度,若混凝土外部温度很高,也会使混凝土温度很高,一旦外部温度出现降低的情况,混凝土内外部会产生较大的温度差,内外部温度差的产生会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1.3 内外约束通常,对地基和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工作要同时展开,如果温度出现变化,就会因为下部地基的约束而很难形成外部约束力。

因为刚生产出来的混凝土没有很好的弹性,但是其应力松弛度很大,这时的混凝土压应力很小。

如果温度降低,就会让拉应力变大,若混凝土抗拉力比拉应力低,就会造成大体积混凝土出现裂缝的情况。

1.4 收缩变形浇筑完混凝土之后很容易会发生塑性变形的情况,因为混凝土里具有大量的水分,若混凝土湿润程度不佳、异常干燥,则会使水分就会被蒸发掉,从而发生干燥收缩的情况。

通常情况下,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干燥比较快,由于以上原因就导致其容易发生裂缝的情况。

2 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2.1 配比设计在对桥梁进行施工期间,如果能够采用完善的措施对混凝土进行配比设计,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其出现裂缝的概率。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效果

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效果在现代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于其体积大、水泥水化热释放集中等特点,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较快,容易产生温度裂缝,从而影响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因此,采取有效的温控措施至关重要。

一、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产生的原因大体积混凝土在浇筑后,水泥水化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迅速升高。

而混凝土表面由于与外界环境接触,散热较快,从而形成较大的内外温差。

当温差超过一定限度时,混凝土内部产生的压应力和表面产生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

此外,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也是导致温度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

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由于水分的蒸发和水泥浆体的收缩,会产生体积收缩。

如果收缩受到约束,也会产生拉应力,从而导致裂缝的产生。

二、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1、优化混凝土配合比选用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如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等,可以减少水泥水化热的释放。

同时,适当增加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不仅可以降低水泥用量,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和耐久性。

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工作性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

2、控制混凝土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可以采用加冰屑或冷水的方法降低混凝土的出机温度。

在混凝土运输和浇筑过程中,应采取遮阳、覆盖等措施,减少混凝土与外界环境的热交换,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分层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可以采用分层分块浇筑的方法,以增加散热面积,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峰值。

分层厚度一般控制在 30cm 至 50cm 之间,分块面积不宜过大,以减少约束。

4、埋设冷却水管在大体积混凝土内部埋设冷却水管,通过循环冷却水带走混凝土内部的热量,降低混凝土内部的温度。

冷却水管的布置应根据混凝土的尺寸和温度分布情况进行设计,一般间距为 1m 至 2m。

5、加强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减少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蒸发和温度散失。

驿马沟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控措施

低, 很容 易产 生贯 通裂缝 。所 以在混 凝土施 工 之前 ,
图 1 桥墩承 台冷却水管平面布置
先 进行详 细 的分析 与计算 。 以便 指导 现场施 工 。 混 凝 土浇筑 完 成后 。前 7d混凝 土 内部 温 度上 升 最快 ,以后 上升 相 当缓 慢 。 由于 温升伴 有 热量散 放, 因此 , 照 温度 场计 算结 果 , 凝 土 内部 温 度不 按 混 大于 5 , 5℃ 内外 温差 不超 过 2 O℃的要 求 , 7d作 前 好 温控是 控制 混凝 土 内部温度 应力 产生裂 缝 的关键
为 了保证 承 台混凝 土施 工质 量 ,在施 工前 。 工 地试 验室 首先对 水泥 原材料 进: 行比较 .选择采 用水 化 热 较低 的矿 碴 硅 酸 盐水 泥 ( . 25级 ) 以 降低 ]0 4 . ) , 混 凝 土 在凝 结 过 程 中产 生 的 水 化 热 ,水 泥 用量 为 3 0k / s为改善 骨料级 配 , 3 gm , 在保证 混凝 土强度 的前 提下 ,选 择 Ⅱ级 粉煤 灰进行 掺配 ,用 以代替水 泥用 量 , 配 量 为 5 gm ; 掺 6k / 同时 减 小单 位用 水 量 , 防 以 混凝 土凝 固后 产生 收缩裂缝 ,混 凝土 坍落度控 制在 10 1 0m 0 ~ 2 m之 间 ,完全可 以满 足混凝 土罐车 运输 . 溜槽 入仓 和汽 车 吊配 合浇 筑 的要 求 。同时为 满足混
台主筋错开 , 当局 部管 段错开 有 困难 时 , 当移 动水 适
管 的位置 。
( ) 却 水管 设 置 架 立钢 筋 进 行 绑扎 固定 , 6 冷 防 止 混凝 土浇 筑 过程 中 。 管 变形 或 接 头脱 落 而发 生 水
堵水 或漏水 。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分析摘要: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中, 为了防止温度裂缝的产生或把裂缝控制在某个界限内, 必须进行温度控制。

一般要选用合适的原料和外加剂,控制混凝土的温升,延缓混凝土的降温速率;选择合理的施工工艺,采取相应的降温与养护措施,及时进行安全监测,避免出现裂缝,以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

在此对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裂缝,温度控制,水化热随着我国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建设的发展, 大体积混凝土已经愈来愈广泛地应用于大型设备基础、桥梁工程、水利工程等方面。

这种大体积混凝土具有体积大、混凝土数量多、工程条件复杂和施工技术要求高等特点, 在设计和施工中除了必须满足强度、刚度、整体性和耐久性的要求外, 还必须控制温度变形裂缝的开展, 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和建筑物的安全。

因此控制温度应力和温度变形裂缝的扩展, 是大体积混凝土设计和施工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裂缝的产生原因大体积混凝凝土施工阶段产生的温度裂缝,时期内部矛盾发展的结果,一方面是混凝土内外温差产生应力和应变,另一方面是结构的外约束和混凝土各质点间的内约束阻止这种应变,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混凝土所能承受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裂缝。

1、水泥水化热在混凝土结构浇筑初期,水泥水化热引起温升,且结构表面自然散热。

因此,在浇筑后的 3 d ~ 5 d,混凝土内部达到最高温度。

混凝土结构自身的导热性能差,且大体积混凝土由于体积巨大,本身不易散热,水泥水化现象会使得大量的热聚集在混凝土内部,使得混凝土内部迅速升温。

而混凝土外露表面容易散发热量,这就使得混凝土结构温度内高外低,且温差很大,形成温度应力。

当产生的温度应力( 一般是拉应力) 超过混凝土当时的抗拉强度时,就会形成表面裂缝2、外界气温变化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

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共12篇)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共12篇)篇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施工技术的探讨论文摘要:大体积混凝土已广泛应用于建筑工程之中,对大体积混凝土的理论研究也很深入,但施工标准的制定还有些滞后。

目前的设计、施工、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很少,文章就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措施及相关施工技术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大体积混凝土;温控;施工技术大体积混凝土是指现场浇筑混凝土结构的几何尺寸较大,且必须采取技术措施以避免水泥水化热及体积变化引起的裂缝。

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极大推动了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和许多特殊建筑物的出现,这些建筑基础工程大都采用体积庞大的混凝土结构,大体积混凝土已大量应用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

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检测和控制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

温度监测和温度控制是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的。

在施工中宜采用信息化的施工方法,温度监测的数据要及时反馈,以进行温度控制,采取温度控制的措施后,又要根据温度监测的数据判断温度控制的效果。

1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温控技术1.1 分层连续浇筑法是目前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普遍采用的方法分层连续浇筑优点:①便于振捣,易保证混凝土的浇筑质量;②可利用混凝土层面散热,对降低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的温升有利。

1.2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的参数(1)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

(2)混凝土内部与表面的温度之差不宜超过25℃,混凝土的温度骤降不应超过10℃。

1.3 每次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按温控技术措施的要求进行保温养护(1)铺设完保温层之后,根据实际情况选取保温材料进行覆盖,塑料薄膜、麻袋、草帘、土、砂等都可作为保温材料,要经过计算确定保温层的总厚度。

(2)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完成并其收水后,外露表面可选用塑料薄膜、养护纸以及喷涂养护液等保温材料。

有的保温材料配合使用能取得良好效果,比如塑性薄膜和浸湿的吸水性织物(麻袋、帆布等)配合,可使混凝土中的'水分得以保持,并使其表面水分均匀分布,避免流淌水产生的混凝土表面斑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桥梁施工中温控方案研究
摘要:桥梁施工中有许多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由于体积庞大,混凝土浇筑后水泥水化将释放出大量水化热,这样可能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

由于约束的影响,在混凝土的升降温过程中均会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应力剧烈变化而导致混凝土结构产生有害裂缝,也可能由于混凝土降温阶段降温速率过快造成混凝土温度收缩裂缝的出现,因此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难度极大。

本文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及温控进行分析,对桥梁施工建设具有一定实际意义。

关键字:桥梁施工、大体积混凝土、温控
近年来,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驶入快速轨道,全国各地大面积的兴建高等级桥梁。

在桥梁建造中,因出现混凝土出现问题影响桥梁工程质量甚至桥梁垮塌,造成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受损也时有发生。

其中,混凝土温控技术在桥梁工程中影响最大。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混凝土桥梁裂缝的认识,尽量避免风险的出现,本文仅对施工中混凝土温控技术加以初浅探讨。

一、概述
桥梁混凝土的温控施工,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的监测,在养护过程中还应进行混凝土浇筑块体升降温、里外温差、降温速度及环境温度等监测,其监测的规模可根据所施工工程的重要程度和施工经验确定,测温的办法可以采用先进的测温方法。

这些监测工作会给施工组织者及时提供信息反映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块体内温度变化的实际情况及所采取的施工技术措施效果,为施工组织者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准确采取温控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大量高层建筑地下室基础、高炉、桥基与水坝特殊构筑物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经验证明:在进行了温度应力分析的基础上,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加强现场监测是温控、防裂的重要技术措施,也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实现了信息化施工。

1.1测温基本概念
(1) 桥梁混凝土的浇筑入模温度:系指混凝土振捣完成后,位于本浇筑层混凝土上表面以下50mm~100mm深处的温度。

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的测试每工作班(8h)应不少于1次。

(2) 桥梁混凝土中部温度:指混凝土结构小尺寸断面中部距侧面大于2m以上处温度。

(3) 桥梁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面温度(通常称为混凝土表面温度):系指混凝土外表面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4) 桥梁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底表面温度(通常称为混凝土底部温度):系指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5) 桥梁混凝土环境温度:规定为结构外背阴通风处温度值。

1.2浇筑中对大体积混凝土进行温度监测的目的
一、掌握混凝土内部温升时间及其内部温度变化情况,以便预测大体积混凝土内部最高温升值及最大温升到来的时间,与理论最大温升值进行比较,及时采取预报和预防技术措施、防止温升过高、温差过大等不利情况发生;
二、掌握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降温情况及其降温期间(也即混凝土抗拉强度形成期间)的降温速度。

从控制混凝土裂缝角度出发,第二项温降期间的温度监测比第一项温升期的温度监测更为重要,因为第一项温控不好时出现的是非贯通的表面裂缝,而第二项温控不好时出现的是全面性的贯通裂缝。

表面裂缝可用化学灌浆法或水泥灌浆法处理,而贯通裂缝处理的难度则是表面裂缝的十几倍或几十倍,且对混凝土耐久性结构安全性能影响极大,故大体积混凝土全面温控非常重要性,且降温过程控制重于温升过程控制。

施工中的测温与控温过程是必须的,而且要全方位监测。

2桥梁混凝土施工及温控研究
2.1大体积混凝土块体温度监测点布置
本文具体可按下列方式布置桥梁中温度传感器:
(1) 温度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块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温区,在测温区内温度测点呈平面布置;
(2) 温度监测位置与数量根据块体内温度场的分布情况及温控的要求确定;
(3) 在基础平面半条对称轴线上,温度监测点的点位应不少于2处;
(4) 沿混凝土浇筑块体厚度方向,每一点位的测点数量,宜不少于3~5点;
(5) 保温养护效果及环境温度监测点数量应根据具体需要确定;
(6)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外表温度,应以混凝土外表以内50mm处的温度为准。

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底表面温度,应以混凝土浇筑块体底表面以上50mm处的温度为准。

2.1.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的温度测试与控制
2.1.3 浇筑后的裂缝控制计算内容为:
(a) 混凝土绝热温升值计算;(b) 混凝土实际最高温升估算;(c) 混凝土水化热平均温度;(d) 混凝土结构截面上任意深度处的温度;(e) 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εy(t)、当量温差Ty(t)及弹性模量E(t);(f) 各龄期综合温差及总温差;(g) 各龄期混凝土松驰系数;(h) 最大温度应力值。

注意,计算中应控制混凝土中累积的总拉应力不能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如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则应采取措施加强养护,减缓其降温的速度,提高该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达到控制裂缝的目的。

2.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测温制度
(1) 浇筑完毕的混凝土一般在10h后开始测试,以后每隔4h一次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随时进行较验。

测温一直持续到该混凝土温度开始下降稳定时刻为止,约14d左右。

在浇筑期间及浇筑后7d,宜不大于2h测读一次,7d之后宜4h测读一次,14d之后宜8h测读一次,在以后的测试中,不应少于24h一次。

高频率的测试对于记录混凝土温控的全过程是有益的。

(2) 本工程规定从混凝土浇筑后的10h起,开始混凝土的温度监控工作,测试周期2h一个周期至7d,共计测试时间14d,可根据工程实际降温情况调整。

(3) 在混凝土的浇筑过程中每8h测试一次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做好记录工作。

2.3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中测试结果分析与控制方法
(1) 温度控制处理系统
根据温度测试结果分析大体积混凝土内部的温度及其变化情况,必须要求对边缘进行保温,以达到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的控制条件。

(2) 控制指标
一般情况下,温控指标不大于下列数值:
①混凝土浇筑块体的内表温差(不含混凝土收缩的当量温度)为25℃;
②混凝土浇筑块体的降温速率为1.5℃/d;
③所计算出的温度应力σ应满足:
式中:ftk——混凝土抗压强度标准值;
K——防裂安全系数,取为1.15。

3、控制温度与收缩裂缝的技术措施
为了有效的控制有害裂缝的出现和发展,必须从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温、延缓降温速率、减小混凝土收缩、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改善约束条件和设计构造等方面全面考虑,结合实际工程采取措施。

3.1降低水泥水化热
(1) 选用低水化热或中水化热水泥配制混凝土。

(2) 充分利用混凝土后期强度或60d强度,减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3) 使用粗骨料,尽量选用粒径较大、级配良好的粗骨料;掺加粉煤灰掺合料掺加相应的减水剂、缓凝剂,改善混凝土和易性以达到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水化热的目的。

(4) 预埋冷却水管强制降温。

3.2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温度
(1) 选择较适宜的气温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尽量避开炎热时间浇筑大体积混凝土,骨料应采取防晒与降温措施。

(2) 掺加相应的缓凝剂。

(3) 混凝土入模时,采取通风散热措施,加快热量的散失。

3.3加强施工中的温度控制
(1)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温保湿养护,缓缓降温,充分发挥徐变特性,降低温度应力;夏季应避免暴晒,注意保湿,冬季应采取措施保温覆盖,以免产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2) 采取长时间的养护,延缓降温时间和速度,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应力松弛效应”。

(3) 加强测温和温度监测与管理,实行信息化控制,随时控制混凝土内的温度变化,内外温差控制在25℃以内;及时调整保温及养护措施,并应在施工前作好保温材料的准备,在施工中随时按照预定的方案监测温度,作好控温措施准备工作,使混凝土的温度梯度及湿度梯度不至于过大。

(4) 合理安排施工程序,控制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温度均匀上升,避免混凝
土拌和物堆积过大,出现太大高差。

3.4改善约束条件,减少温度应力
采取分层或分块浇筑大体积混凝土、合理设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缝,或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施工后浇带,以改善约束程度,减少每次浇筑长度的蓄热量,以防止水化热的积聚,减少温度应力。

3.5提高混凝土的极限拉伸强度
(1) 选择良好级配的粗骨料,严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强混凝土的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拉强度,减少收缩变形,保证混凝土质量。

(2) 采用二次或多次投料法拌制混凝土,并尽可能采用引气剂,再采用切实可行的振捣方法,既不过振,也不漏振,上下层混凝土的振捣搭接长度控制在振捣器的振幅作用半径距离内,消除大体积混凝土的泌水现象,加强养护。

(3) 在大体积混凝土的基础内设置必要的温度配筋,在截面突变和转折处、底面与墙转角处、孔洞转角及周边增加斜向构造配筋,以改善集中应力,防止裂缝的出现。

4、结语
桥梁施工一直是政府有关部门和公众特别关心的问题,而温度控制是混凝土施工的安全保证,所以,对工程采取及时有效的温度监测和控制对保证工程质量和使用性能具有深远意义。

希望本文的简要阐述能够为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温度控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方法,随着设计理论、计算方法以及结构构造的不断完善,随着桥梁设计和施工会越来越科学化,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做到安全与快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