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岽单丛十大名枞
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

图解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凤凰单丛有很多香型,近年来,茶农、茶商等茶人为其总结了十大香型,广为世人所接受。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凤凰单丛十大香型。
黄枝香型以宋种黄茶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黄茶香单丛因成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地理位置:生长在海拔116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中厝的左上方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属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据说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高6.28米,是当今凤凰茶区最高的一株茶树,树姿半张开,树冠6×5.3米,地面径周长1.3米,最低分桠离地面35厘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老丛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著名的单丛茶之一。
芝兰香型包括鸡笼“刊”单丛、八仙单丛、竹叶单丛等。
以竹叶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竹叶单丛,又名“芝兰王”。
因叶形狭长,形似竹叶而得名。
又因成品茶芝兰花香气高锐、持久而称为“芝兰王”。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南朝东北的山坡,海拔高度950米的凤西管区大庵村厝后的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50多年。
树高3.1米,叶片上斜状着生。
这是凤凰茶区最典型的茶叶,属长披针形,叶尖渐尖。
叶面微窿,叶色绿,叶身稍内折,叶质中等,主脉明显,侧脉12对。
叶齿细、浅、钝,有42对,是凤凰单丛株系中叶上锯齿数量之最多。
图为竹叶品质特征:条索紧卷,壮直似铁钉条,浅黄褐色,有光泽,具有天然的芝兰花香味,高锐且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正,回甘力强、耐泡。
蜜兰香型包括宋种蜜兰香单丛茶、黄金叶单丛茶、輋门单丛茶等。
以宋种蜜兰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蜜兰香,原名为香番薯,因成品茶冲泡时冒出一种独特的气味,恰似香番薯的气味,故名。
后茶叶专家鉴定为宋种蜜兰香型,因品尝出蜜兰香气味,又究其树龄高,故称为宋种蜜兰香单丛。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朝东的山坡,海拔高度约1150米的乌岽管区狮头脚村的茶园里。
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
青茶--凤凰单丛介绍

青茶--凤凰单丛介绍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凤凰山。
是从国家级良种凤凰水仙群体品种中选育出的优异单株,其成品茶品质优异,花香果味,沁人心脾,具独特的山韵。
凤凰单丛茶有几十个品系与类型。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1茶叶历史潮州凤凰山的产茶历史十分悠久,当代学者已将潮州的产茶史追溯至唐代。
民间盛传宋帝南逃时路经凤凰山,口渴难忍,侍从们从山上采下一种叶尖似鹪嘴的树叶,烹制成茶,饮后既止渴又生津,故后人广为栽种,并称此树为"宋种"或叫鹪嘴茶。
明朝嘉靖年间的《广东通志初稿》记载:"茶,潮之出桑浦者佳",当时潮安已成为广东产茶区之一。
清代,凤凰茶渐被人们所认识,并列入全国名茶。
20世纪90年代以来,潮安茶区茶园面积不断增长,茶叶品质也有很大提高。
1982年起,凤凰茶多次被评为全国名茶。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
2茶叶特点凤凰单枞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凤凰单丛茶,属乌龙茶类。
其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3加工工艺初制、精制工艺共12道工序。
1.初制工艺流程:晒青f凉青f做青(浪菜)f杀青(炒茶)f揉捻f 干燥6道工序。
(1)晒青:晒青失水率控制在10%至15%之间。
(2)凉青:萎凋的鲜叶水分得以补充,叶细胞恢复生机,呈紧张状态。
(3)做青:做青是由碰青、摇青和静置3个过程往返交替数次进行,次数不低于4次。
凤凰单枞的各种香型 (1)

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概述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
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
历史沿革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
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畲族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繁衍。
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凰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祟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
随着部分畲族人向东迁徒,一部茶树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
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鹤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较好,便开始试种。
时逢宋帝被元兵追赶,南逃至潮州。
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
因此,后人称它为宋茶;也有“宋帝发现茶、传种茶”的传说。
南宋时期,风凰山民已在盾前屋后零星种植了鸟嘴茶树。
他们已懂得茶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法痰止咳等功能,因此,户户种植。
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 年),饶平总兵官吴六奇派遣兵士和雇用民工在乌岽山腰开垦茶园。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 年),饶平县令郭于蕃巡视凤凰山,鼓励山民种茶。
光绪年间,凤凰人带着乌龙和鸟嘴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开设茶行,进行茶叶的销售活动。
民国四年(1915 年),开设在柬埔寨的凤凰春茂茶行,选送两市斤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
因此,有力地促进了茶叶商业在中印半岛的发展。
至1930 年,许多凤凰人到海外开设茶行,金边市有20 多间,越南10 多间,泰国也有10 多间。
1923 年就因20 多家茶商大量收购、装运茶叶出洋,使茶价猛升;一个光洋只能买到一市斤水仙茶,1 市斤单枞茶可值5 至6 个光洋。
凤凰单丛品种分类

凤凰单丛品种分类
凤凰单丛茶是广东凤凰山地区的名茶之一,因其制作工艺独特、风味
独特而备受赞誉。
凤凰单丛茶的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桂花香型:以桂花为主要调味料,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和甜味。
2. 蜜香型:以蜂蜜为调味料,具有浓郁的蜜香和甜味。
3. 乌龙型:以乌龙茶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成。
4. 翠玉型:以新鲜嫩叶为原料,经过轻揉、发酵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5. 金芽型:以嫩芽为原料,色泽金黄、滋味醇厚。
6. 铁观音型:以铁观音茶为原料,具有铁观音独特的韵味和滋味。
7. 雀舌型:以雀舌茶为原料,滋味清新、回甘持久。
8. 芝兰香型:以芝兰为调味料,具有浓郁的芝兰香气和甜味。
9. 紫砂壶型:以紫砂壶为器皿,具有紫砂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以上几种凤凰单丛茶品种各具特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
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同时,在购买凤凰单丛茶时,也需要注意以
下几点:
1. 正宗的凤凰单丛茶应该是由广东凤凰山地区产出的。
2. 品质好的凤凰单丛茶叶形完整、色泽鲜艳、滋味浓郁。
3. 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确保购
买到新鲜优质的产品。
总之,选择好品种的凤凰单丛茶对于享受美味、提高生活品质都有很
大作用。
希望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仔细辨别,选择正宗、优质的产品。
凤凰单枞十大香型

凤凰单枞十大香型凤凰单枞是产于潮汕地区,属于广东乌龙茶,且凤凰单枞是有香味。
凤凰单枞十大香型:一、黄枝香:黄枝香单枞,植株高大,树姿开张,树高5.8米,树幅6.8米,主干跟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1.65米,树龄600多年,为凤凰茶王。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老枞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著名的单枞茶之一。
二、芝兰香:兰香单枞,植株高大,树姿开张,树高5.9米,树幅7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1.83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萦紧结壮直,香高细锐,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鲜爽甘醇,较耐冲泡。
三、桂花香:桂花香单枞,植株高2.94米,树姿半开张,树幅2.3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0.46米。
四、杏仁香:杏仁香单枞,植株高3.5米,树幅4.5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0.52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直纤细,灰褐色,香气尚清高,杏仁香味明显,韵味独特。
五、蜜兰香:蜜兰香单枞,函盖白叶单丛植株高大,树姿高4.4米,树幅6.3米,近地面处分生8大分桠,最大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0.52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粗大,油润,黑褐色,香气高尚,汤色金黄清澈,味道既似番薯的香蜜气味。
六、夜来香:夜来香单枞,植株高大,主干明显,树姿半开张,树高5米,树幅4.3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0.86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结,较直,浅褐色油润,具有自然的夜来香花味,香气浓郁,甘醇鲜爽,韵味独特,汤色金黄明亮耐冲泡。
七、姜花香:姜花香单枞,植株较高大,树姿较开张,树高3.9米,树幅4.3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1.1米。
品质待征:成茶条索紧直、较纤细,浅褐色油润,汤色金黄明亮,姜花香气清高持久,味道鲜爽,微甜中稍带生姜味,韵味独特,耐冲泡,是凤凰山名单枞茶之一。
姜花香单枞:又名“通天香单枞”,因其茶叶有突出的姜花香味,香气冲天,故茶农称之“通天香”;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成茶天然姜花香气馥郁持久,滋味浓醇爽口,有明显的姜花“特韵”,回味甘滑,极耐冲泡,饮之齿颊生香,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八、肉桂香肉桂香单丛,植株高大,树姿开张,树高3.2米,树幅3.5米,主干距地面0.3米处径周长0.85米。
蜜兰香单枞

名字由来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
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其中一单株因成品茶蜜味浓厚,且带有芝兰花香味而得名“凤凰蜜兰香单枞”。
简介:蜜兰香单枞是凤凰单枞十大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是凤凰水仙群体中的杰出单株,属乌龙茶系列,产于广东省潮州市凤凰镇,是我国商业部评出的全国茗茶之一。
其成品茶有明显的甘薯“蜜味”,且芝兰花香,蜜香高锐持久,芝兰香幽雅细长,滋味醇厚回甘,有“浓蜜幽兰”特韵,饮后满口生香,极耐冲泡。
汤色清澈黄亮,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生物碱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
蜜兰香单枞茶冲泡时在几步之外便能闻其吞味,饮之回味无穷,一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而闻名。
凤凰水仙繁殖方式:凤凰水仙一直沿袭有性繁殖,因此,叶片形态特征呈多样性,叶型长椭圆或椭圆或披针,叶色绿或深绿或黄绿,叶面平,也见微隆或隆,叶缘平滑或波状,叶身平展或稍内折或内折。
目前,凤凰水仙传统的有性繁殖方式已经淘汰,面积规模也在逐步萎缩。
凤凰单从通过短穗扦插无性育苗和嫁接换种技术,得到有效应用,面积已超过4万亩。
功效:1、提神益思、生津止渴。
蜜兰香单枞中含有咖啡碱、可可碱、茶碱和氨茶碱等生物碱。
其中含量最多的是咖啡碱,如有人每日饮茶4-5杯,则可摄取咖啡碱0。
3克,咖啡碱,能兴奋中枢,振奋精神,增强人的思维活动。
2、消脂去腻、减肥。
我国唐代的《本草拾遗》中记载有“茶久食令人瘦,去人脂。
”蜜兰香单枞茶叶中含有咖啡碱、黄烷醇类、维生素类等物质能促使脂肪氧化,除去人体多余的脂肪,多饮能达到减肥的效果。
3、抗辐射。
蜜兰香单枞茶叶中的茶多酚、脂多糖、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能通过综合作用捕捉放射性物质,对长期在电脑前工作者起到抗辐射损伤的作用。
中国茶道乌岽单丛

中国茶道乌岽单丛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茶道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乌岽单丛作为中国传统名茶之一,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因其在茶道中的重要地位而备受瞩目。
本文将介绍乌岽单丛的历史背景、特点,并探讨其在中国茶道中的地位和影响。
一、乌岽单丛的历史背景乌岽单丛是我国福建省武夷山一带特产的茶叶,其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明代。
相传明代初年,一位名叫张瑞龙的幼童在乌岽山上捡到了一棵茶树。
张瑞龙将此茶树带回家,并种植在庭院内。
茶树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片茶园,同时也吸引了周边村民前来学习和种植。
这棵茶树就是后来闻名中外的乌岽茶树,而乌岽单丛则是从乌岽茶树上采摘的一种优质茶叶。
二、乌岽单丛的特点乌岽单丛茶以其特殊的香气和独特的口感而著称。
它的叶片细嫩疏松,呈现出墨绿色,冲泡后茶汤清亮明澈。
乌岽单丛香气高扬,有独特的兰花香和松涛香,闻起来让人心旷神怡。
口感方面,乌岽单丛回甘持久,滋味醇厚,回味悠长。
这些特点使得乌岽单丛成为了茶道中备受推崇的茶叶。
三、乌岽单丛在中国茶道中的地位和影响中国茶道注重“清静寂谧”的茶道精神,强调品味茶叶的过程以及茶的文化内涵。
乌岽单丛由于其独特的香气和口感,被推崇为茶道中的佳品。
在茶道表演和茶艺赏析中,乌岽单丛常常被用来展示其细腻的香气和优雅的口感。
此外,乌岽单丛也经常作为茶道礼品赠送给贵宾和重要客人,以表达主人的尊重与好客之意。
乌岽单丛还对中国茶道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茶道作为一门有悠久历史的文化艺术,不仅仅是品茶的过程,更是一种精神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乌岽单丛作为茶道文化的组成部分,为茶道注入了新的元素和内涵,丰富了茶道文化的内在意义,使得茶道更加多样化和充实。
乌岽单丛的独特魅力和与茶道的结合,既传承了传统茶文化的精髓,又促进了茶道的发展和创新。
总结乌岽单丛作为中国传统茶叶中的珍品,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成为茶道中备受推崇的茶叶之一。
它不仅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还以其独特的品质和在茶道中的地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凤凰单丛茶——图说(一)

特征特 性 :小乔木 ,中叶 ,芽中生。植株高 大 ,树姿 半开张 ,老态壮美 可 目。树高 43 米 ,树幅39 ×39 米, .6 .7 .5 主干分生五个 分枝 ;成 叶9 .厘 米 ,叶色翠 绿 ;春茶采 ×42
摘 期4 7 1 日, 月1 — 8 老丛树单株 春产 干茶8 。 斤 品质特 点 :条 索 紧结 匀 齐 ,味醇 爽有 山韵昧 ,特
耐冲泡 。
成 品 茶 主 要 化 学 成 分 :茶 多 酚 2 . %、 儿 茶 素 66 7
1 .2 、氨基酸16 % 48 % .1 、咖啡碱 5 1 、水浸出物4 .4 。 .% 0 66 %
3 、宋种芝兰香
老丛树 ,芝兰香单丛之一 。因树龄 长 ,树体高大产量
最高 ,故冠 以 “ 宋种 ”。 “ 宋种 芝 兰 ”属 “ 有性 系 ”实 生老 丛 ,树 龄 4 0 0 多 年 。是 管理人文建林 的祖 先种植 的 ,位 于海拔1 0 米 的乌 20 岽 中心 村 后 山顶湖 底处 。1 8 年镇政 府 曾组 织扦 插繁 94 殖 ,形成无性株系 ,在凤 凰高山茶区有较大面积 种植 。
特 征特性 :小乔 木 ,中叶 ,芽 迟 生。植 株高 大 ,主 干明显 ,树姿开张 ,长势茂盛 ,最低 分枝下 垂接近地 面 ,
树冠 呈蘑菇状 ,虽树龄远久 ,但雄姿壮 观依 旧。树 高48 .5
米,树幅57 ×56 米 ,茎围1 8 米 ;成 叶63 厘 米, .6 .5 5厘 .×4
叶色深 绿 ;春茶采摘 期立夏 前 ,老丛树 单株春产 干茶1 . 85
斤 ,最 高 时 2 .斤 。 05
品质 特 点 :条索 紧直 纤细 ,色 泽灰 褐 油润 :内质香 气清高似 兰 ,滋味醇厚 ,汤色金黄 ,老丛特韵 明显 ,耐 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岽单丛十大名枞
白树翁单丛
白树翁单丛——因其叶色黄绿而得名,生长在海拔1100米的乌岽中心沿村茶园里,树龄在300年以上,白树翁单丛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呈长椭圆形,叶色黄绿。
成品茶条索紧直肥大,色泽为黄褐色,油润光泽,汤色金黄,香气高清有天然花香,有独特的山韵,滋味甘醇爽口微甜,回甘力强。
有今年喝了明年还想要的独特魅力。
宋种黄栀香
是凤凰茶区现存最古老的一株茶树,生长在海拔约1150米乌岽李仔坪村东北几块巨大的泰石鼓下的茶园里,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氏几经选育后传至今天,树龄在600年以上。
该株系已经有批量扦插繁殖,形成宋种黄栀香的无性繁殖后代。
成茶条索重实紧结,色泽乌褐油润,汤色金黄明亮,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茶丛韵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单丛中的饺饺者。
八仙单丛
又名“八仙过海单丛”,生长在海拔约1050米乌岽李仔坪下厝村下路脚的茶园里无性繁殖植株,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叶长椭圆形,叶色深绿。
成茶外形紧细呈蜻蜓头,具有自然的芝兰花香味,香气高锐持久,茶汤金黄清澈明亮,滋味甘醇鲜爽。
贡香单丛(乌岽)
属小乔木型,小叶种,树姿张开,叶色为绿色,叶形为披针型,树龄在350年以上,生长在海拨约1000米的乌岽中心沿村地名叫下树山的茶园里,老枞已经有小量扦插或嫁接繁殖,其后代在乌岽高山地带栽培较多。
成品茶条索紧直,色泽为乌褐色油润,汤色橙黄明亮,香气清高带花香,滋味甘醇鲜爽,丛单韵独特。
成茶到年底“返春”回香,香味更佳。
宋种黄茶香
宋种黄茶香,因成品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该茶生长在海拔约1160米的乌岽管区李仔坪村的茶园里。
为有性繁殖植株。
叶尖钝尖、叶色深绿、叶质中
等。
成茶条索紧卷,沉重结实,呈灰褐色,油润,香气纯正,汤色金黄,山韵独特。
輋门茶
凤凰乌岽湖厝村“輋门”(别称“城门”)单丛茶,产地海拔1100米。
该树分枝密度大,叶片上斜内折,叶面硕大,叶色黄绿。
成茶条索修长紧结,灰褐色,油润,汤色清黄明亮,杯面花香似栀若柚悠长逸清新怡神。
入口茶汤轻活,甜水突出,柔顺纯滑,清丽悦人。
惟觉喉腔甘爽通透,山绵延。
虽无老丛浑厚饱满气韵,高山清凛气息已一洗尘俗嚣杂,令身心澄澈超然。
肉桂香
该树属小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
原母树系从凤凰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
因成茶泡时,茶汤的滋味近似药材肉桂的味道而得名。
老枞已经有一定数量扦插繁殖,其后代属无性繁殖系。
调查树是原单株母树的无性繁殖个体。
成茶条索紧直、细长,乌褐色,香气尚清高,滋味醇爽,具有肉桂的味道,耐冲泡。
兄弟单丛
兄弟茶,原为种在上下“厢”(畦)的两株树形相似、叶形相同的名丛茶树,枝叶彼此相交接,宛如亲密的兄弟。
是管理人文衍造的祖先将其鲜叶凑合在一起制作,成为出类拔萃的名优茶,故称为兄弟茶。
老枞树位于海拔105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坑心的茶园里。
兄弟茶的无性株系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于凤凰高山茶区
成茶条索紧结匀齐,色泽黄褐尚润;内质香气清高、兰花香明显,汤色橙黄,滋味醇爽有山韵味,与大多数的优质的凤凰单丛相似,兄弟茶特耐冲泡。
桂花香单丛
母树有300多年历史。
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为凤凰单枞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有桂花香味而得名。
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上斜状着生。
叶片椭圆形,叶色黄绿,茸毛少,芽叶生育力尚强。
成茶桂花香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锯剁仔单丛
因叶齿小、深、利,形似小铁锯而得名。
该茶树生长在海拔约1100米的乌岽管区湖厝村的茶园里,属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系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
因成茶冲泡时具有杏仁的香味而得名。
成
茶条索紧直纤细,黑褐色,香气尚清高,杏仁香味明显,韵味独特,汤色金黄明亮,滋味鲜爽,回甘力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