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
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

图解凤凰单枞茶十大香型凤凰单丛有很多香型,近年来,茶农、茶商等茶人为其总结了十大香型,广为世人所接受。
今天与大家分享的是:凤凰单丛十大香型。
黄枝香型以宋种黄茶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黄茶香单丛因成茶的香味似黄茶而得名。
地理位置:生长在海拔116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中厝的左上方茶园里,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属有性繁殖植株。
茶树特点:据说有600多年的栽培历史,树高6.28米,是当今凤凰茶区最高的一株茶树,树姿半张开,树冠6×5.3米,地面径周长1.3米,最低分桠离地面35厘米。
品质特征:成茶条索紧实沉重,色乌褐油润,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味道甘醇,老丛味独特,回甘力强,耐冲泡,是著名的单丛茶之一。
芝兰香型包括鸡笼“刊”单丛、八仙单丛、竹叶单丛等。
以竹叶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竹叶单丛,又名“芝兰王”。
因叶形狭长,形似竹叶而得名。
又因成品茶芝兰花香气高锐、持久而称为“芝兰王”。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南朝东北的山坡,海拔高度950米的凤西管区大庵村厝后的茶园里。
茶树特点:树龄50多年。
树高3.1米,叶片上斜状着生。
这是凤凰茶区最典型的茶叶,属长披针形,叶尖渐尖。
叶面微窿,叶色绿,叶身稍内折,叶质中等,主脉明显,侧脉12对。
叶齿细、浅、钝,有42对,是凤凰单丛株系中叶上锯齿数量之最多。
图为竹叶品质特征:条索紧卷,壮直似铁钉条,浅黄褐色,有光泽,具有天然的芝兰花香味,高锐且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醇正,回甘力强、耐泡。
蜜兰香型包括宋种蜜兰香单丛茶、黄金叶单丛茶、輋门单丛茶等。
以宋种蜜兰香单丛茶为例:名字由来:宋种蜜兰香,原名为香番薯,因成品茶冲泡时冒出一种独特的气味,恰似香番薯的气味,故名。
后茶叶专家鉴定为宋种蜜兰香型,因品尝出蜜兰香气味,又究其树龄高,故称为宋种蜜兰香单丛。
地理位置:生长在坐西朝东的山坡,海拔高度约1150米的乌岽管区狮头脚村的茶园里。
是从凤凰水仙群体品种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选育出来的。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凤凰单枞茶是广东凤凰山一带的传统名茶,以其独特的花果香气和茶味闻名。
随着近年来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品质和品味,不同香型的凤凰单枞茶也逐渐受到关注。
本文将对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进行研究。
一、凤凰单枞茶简介凤凰单枞茶是通过选用当地优质茶树,采摘嫩叶,经过摊晒、踩揉等工艺处理而制成的一种名茶。
茶叶表面闪烁着金黄色的白毫,色泽呈紫褐色,茶汤色清橙、黄、绿等层次明显,除了茶香之外,还有独特的花果香气,茶汤滋味鲜爽甘醇。
凤凰单枞茶香型的分类主要分为花香型、果香型、草香型、木香型、烟香型等五大类别。
1.花香型花香型凤凰单枞茶以茉莉花香为主,同时也有桂花、玫瑰等香型的茶叶。
茶汤质地柔和细腻,滋味甘醇回甘,口感清爽宜人,气息清新醇和,口齿留香。
2.果香型果香型凤凰单枞茶则以果香为主,包括柑橘、桃子、红枣、菠萝等。
茶汤呈现淡红、黄、绿色等,滋味新鲜醇厚,口感柔和,具有回甘之感。
3.草香型草香型凤凰单枞茶主要以青草和花草等天然香味为主,有草莓、香柠檬、荆芥等常见的茶香类型。
茶汤呈淡绿色,滋味鲜爽,香气清新,口感平和。
4.木香型木香型凤凰单枞茶则以木质香味为主,包括橡木、松木、竹子等不同的木香类型。
木香型茶汤气息沉稳,滋味深邃醇厚,具有浓郁的滋味和香气。
5.烟香型烟香型凤凰单枞茶是由于经过烟熏工艺而形成的香型。
烟香型茶汤呈深色,滋味复杂浓郁,口感醇厚,烟味香气浓郁,可爱之余还带有一点浓郁陈韵。
三、结论通过以上的分类研究可以看出,凤凰单枞茶具有多种不同的香型,每种香型都有着独特的味道和气息。
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需求来选择不同香型的茶叶来品尝。
同时,这也能够反映出凤凰单枞茶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品种繁多的特点。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凤凰单枞茶是一种以广东凤凰山为产地的优质乌龙茶,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口感。
它的香型较为丰富多样,包括花香、果香、蜜香、香烟香等。
这些香型的形成与茶叶的生长环境、采摘工艺以及加工技艺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对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区分和品尝这种茶叶。
凤凰单枞茶的香型分类主要基于其香气的主要成分和特征。
在进行香型分类研究时,可以通过对茶叶的气味、香气的强弱、质地和特点进行观察和分析。
接下来,我将依次介绍凤凰单枞茶的几种主要香型。
首先是花香型,它是凤凰单枞茶最重要的香型之一。
花香型的茶叶具有鲜花的香气,如茉莉花香、玫瑰花香等。
这种香型常常被认为是凤凰单枞茶的代表香型,具有清香高雅、持久而不失独特的特点。
其次是果香型,它是凤凰单枞茶中较为常见的香型之一。
果香型的茶叶具有水果的香气,如橙香、柚香等。
这种香型通常较为鲜明,令人愉悦,具有较高的识别度和可辨识性。
除了花香型和果香型外,凤凰单枞茶还有蜜香型和香烟香型等其他香型。
蜜香型的茶叶具有蜂蜜的香气,带有一种甜美而浓郁的感觉。
香烟香型的茶叶则具有烟熏的香气,类似于烟熏鱼或烟熏肉的味道。
这两种香型虽然少见,但也成为凤凰单枞茶中独具魅力的一类。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对于茶叶的生产和消费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不同香型的研究,可以为茶农提供种植和生产的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培育和加工出具有独特香型的茶叶。
对凤凰单枞茶香型的分类研究有助于消费者更好地了解和选择这种茶叶,提高消费者的茶叶品质认识和品质需求。
凤凰单枞的各种香型 (1)

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概述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
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
历史沿革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
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畲族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繁衍。
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凰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祟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
随着部分畲族人向东迁徒,一部茶树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
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鹤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较好,便开始试种。
时逢宋帝被元兵追赶,南逃至潮州。
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
因此,后人称它为宋茶;也有“宋帝发现茶、传种茶”的传说。
南宋时期,风凰山民已在盾前屋后零星种植了鸟嘴茶树。
他们已懂得茶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法痰止咳等功能,因此,户户种植。
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 年),饶平总兵官吴六奇派遣兵士和雇用民工在乌岽山腰开垦茶园。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 年),饶平县令郭于蕃巡视凤凰山,鼓励山民种茶。
光绪年间,凤凰人带着乌龙和鸟嘴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开设茶行,进行茶叶的销售活动。
民国四年(1915 年),开设在柬埔寨的凤凰春茂茶行,选送两市斤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
因此,有力地促进了茶叶商业在中印半岛的发展。
至1930 年,许多凤凰人到海外开设茶行,金边市有20 多间,越南10 多间,泰国也有10 多间。
1923 年就因20 多家茶商大量收购、装运茶叶出洋,使茶价猛升;一个光洋只能买到一市斤水仙茶,1 市斤单枞茶可值5 至6 个光洋。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

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研究
凤凰单枞茶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广东省凤凰山一带。
凤凰单枞茶的特点是香气
独特、口感醇厚,受到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凤凰单枞茶有很多不同的香型,这也是其受欢
迎的原因之一。
本文将对凤凰单枞茶不同香型的分类进行研究。
凤凰单枞茶的香型可以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来分类。
凤凰单枞茶制作工艺主要有炒青、杀青、揉捻、发酵、干燥等步骤,其中的发酵过程对茶叶的香气产生了重要影响。
炒青工
艺制作的凤凰单枞茶香气较轻,口感清淡,适合喜欢清香茶味的人群。
杀青工艺制作的凤
凰单枞茶香气较重,口感浓烈,适合喜欢浓香茶味的人群。
揉捻工艺制作的凤凰单枞茶香
气属于中等,口感属于居于两者之间。
可以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将凤凰单枞茶的香型分为
清香型、浓香型和中香型。
凤凰单枞茶的香型也可以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来分类。
凤凰单枞茶的发酵程度决定了
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发酵程度较轻的茶叶香气较清淡,口感较醇和;发酵程度较重的茶叶
香气较浓烈,口感较醇厚。
可以根据茶叶的发酵程度将凤凰单枞茶的香型分为清香型和浓
香型。
凤凰单枞茶的香型可以根据制作工艺、茶树品种和茶叶的发酵程度来分类。
通过对不
同香型的凤凰单枞茶进行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凤凰单枞茶的特点和品质,也有助于茶叶
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口味的凤凰单枞茶。
希望本文的研究对凤凰单枞茶的发展和推广有所
帮助。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的品质特征
凤凰单丛是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具有以下特征:
1. 鲜叶外观:凤凰单丛的鲜叶呈现出端正匀称、紧结挺拔的特点。
叶片呈深绿色,条索紧密,有光泽。
2. 茶汤颜色:凤凰单丛的茶汤呈淡黄色或橙黄色,清澈明亮,透亮度高。
3. 茶叶香气:凤凰单丛的香气独特,具有花香、果香和蜜香的混合气味。
香气浓郁而持久,回味悠长。
4. 口感:凤凰单丛的口感丰满醇厚,滋味鲜爽。
汤质柔和,带有一定的甜度,同时又有一定的回甘。
5. 叶底:凤凰单丛的叶底呈现出茸毛多、嫩绿嫩黄的特点,叶质厚实。
6. 耐泡性:凤凰单丛具有很高的耐泡性,能够经受多次冲泡而不失去其风味和香气。
总的来说,凤凰单丛在外观、香气、口感等方面都具有高品质的特征,是一种备受推崇的茶叶品种。
凤凰单丛口感特征描述

凤凰单丛口感特征描述凤凰单丛,是中国传统名茶之一,产于广东省凤凰山地区。
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香气而著称,具有浓厚的岩骨香、花果香等特征,是茶叶爱好者钟爱的珍稀茶品。
以下是对凤凰单丛口感特征的详细描述。
**1. 香气深邃,回味悠长:**凤凰单丛茶的香气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
一般而言,凤凰单丛茶具有深邃浓郁的香气,其中常常夹杂着岩骨香的味道。
岩骨香是凤凰单丛茶的独特标志,这种香气源自于茶树在凤凰山地区独特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成分。
香气不仅浓郁而深邃,而且在品尝后的回味中能够持续悠长,使得品茗者在口中留连忘返。
**2. 花果香清新怡人:**除了岩骨香外,凤凰单丛茶还常常带有花果香的清新气息。
这种香气往往源自于茶树的茶花和果实,赋予了凤凰单丛茶更为丰富的层次感。
花果香清新怡人,使得凤凰单丛在口中展现出一种自然与生态的和谐之美。
这也是凤凰单丛茶受欢迎的原因之一,因为它在品味中能够给人带来更为愉悦的感受。
**3. 口感饱满,回甘持久:**凤凰单丛茶的口感饱满,是由于其茶叶本身的优质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在冲泡后,茶汤浓郁,口感丰富,能够在口腔中充分展开。
与此同时,凤凰单丛茶的回甘感十分持久,品茗者能够在喝完茶后依然感受到茶汤的余味。
这种持久的回甘感是茶叶品质上佳的表现,也是凤凰单丛茶受追捧的原因之一。
**4. 润泽滑爽,入口顺滑:**凤凰单丛茶在品尝时,其茶汤具有良好的润泽感和滑爽度。
入口时,茶汤能够顺滑地流淌在口腔中,令人感到舒适和愉悦。
这与茶叶的精选和制作工艺密不可分,凤凰单丛的生产工艺注重保留茶叶的天然滋味和口感,使得其在润泽滑爽方面表现卓越。
**5. 叶底嫩绿匀整:**在泡制凤凰单丛茶后,茶叶的叶底往往呈现出嫩绿且匀整的状态。
这不仅是对茶叶新鲜度的一种体现,也是凤凰单丛茶品质的象征。
茶叶叶底的嫩绿匀整表明它们在制作过程中得到了妥善处理,使得茶汤更为清亮透明。
**总结:**凤凰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岩骨香、花果香、口感饱满、回甘持久、润泽滑爽等特征,为茶叶品鉴者带来了独特的品茶体验。
凤凰单丛品种分类

凤凰单丛品种分类
凤凰单丛茶是广东凤凰山地区的名茶之一,因其制作工艺独特、风味
独特而备受赞誉。
凤凰单丛茶的品种繁多,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桂花香型:以桂花为主要调味料,具有浓郁的桂花香气和甜味。
2. 蜜香型:以蜂蜜为调味料,具有浓郁的蜜香和甜味。
3. 乌龙型:以乌龙茶为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处理而成。
4. 翠玉型:以新鲜嫩叶为原料,经过轻揉、发酵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5. 金芽型:以嫩芽为原料,色泽金黄、滋味醇厚。
6. 铁观音型:以铁观音茶为原料,具有铁观音独特的韵味和滋味。
7. 雀舌型:以雀舌茶为原料,滋味清新、回甘持久。
8. 芝兰香型:以芝兰为调味料,具有浓郁的芝兰香气和甜味。
9. 紫砂壶型:以紫砂壶为器皿,具有紫砂壶特有的香气和滋味。
以上几种凤凰单丛茶品种各具特色,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和喜
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
同时,在购买凤凰单丛茶时,也需要注意以
下几点:
1. 正宗的凤凰单丛茶应该是由广东凤凰山地区产出的。
2. 品质好的凤凰单丛茶叶形完整、色泽鲜艳、滋味浓郁。
3. 在购买时要注意查看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以确保购
买到新鲜优质的产品。
总之,选择好品种的凤凰单丛茶对于享受美味、提高生活品质都有很
大作用。
希望消费者在购买时能够仔细辨别,选择正宗、优质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凤凰单枞各香型浅析概述潮州市凤凰山区自宋代得天独厚出产凤凰水仙茶,至今幸存有若干百年茶树,凤凰单丛是在凤凰水仙种的群体种中选育出优异单株,根据各个单株形态或品味的不同特点,自成品系(株系),进行单株采收、单株制作,故称单枞,因其是众多优异单株,故总称凤凰单枞。
每枞茶树独一无二的各有一种自然花香果味。
历史沿革相传凤凰山是畲族的发祥地。
在隋、唐、宋时期,凡有畲族居住的地方,就有茶树的种植;畲族与茶树结下不解之缘,共同繁衍。
隋朝年间,因地震引起山火,凤凰山狗王寮(畲族始祖的居住地)一带的茶树被烧死,仅存乌祟山、待诏山等地仍有种植。
随着部分畲族人向东迁徒,一部茶树被带到福建等地种植。
宋代时,凤凰山民发现了叶尖似鹤嘴的红茵茶树,烹制后饮用,觉得味道比较好,便开始试种。
时逢宋帝被元兵追赶,南逃至潮州。
于是,民间产生并流传“宋帝路经凤凰乌岽山,口渴难忍,山民献红茵茶汤,饮后,称赞是好茶”的故事。
因此,后人称它为宋茶;也有“宋帝发现茶、传种茶”的传说。
南宋时期,风凰山民已在盾前屋后零星种植了鸟嘴茶树。
他们已懂得茶叶有生津止渴、提神醒脑、助消化、法痰止咳等功能,因此,户户种植。
明弘治年间,出产于待诏山的凤凰茶已成为贡品,称为“待诏茶”。
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饶平总兵官吴六奇派遣兵士和雇用民工在乌岽山腰开垦茶园。
清康熙四十四年(公元1705年),饶平县令郭于蕃巡视凤凰山,鼓励山民种茶。
光绪年间,凤凰人带着乌龙和鸟嘴茶渡洋过海,到中印半岛、南洋群岛开设茶行,进行茶叶的销售活动。
民国四年(1915年),开设在柬埔寨的凤凰春茂茶行,选送两市斤凤凰水仙茶参加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并荣获银奖。
因此,有力地促进了茶叶商业在中印半岛的发展。
至1930年,许多凤凰人到海外开设茶行,金边市有20多间,越南10多间,泰国也有10多间。
1923年就因20多家茶商大量收购、装运茶叶出洋,使茶价猛升;一个光洋只能买到一市斤水仙茶,1市斤单枞茶可值5至6个光洋。
据记载:1930年,全凤凰茶叶产量达到3000担,由茶商装运出口的有6000多件(即等于2400担)。
以下,对各香型凤凰单枞茶稍作简析,供各位茶友参考。
蜜兰香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镇凤北村委会苦竹坑村,母树距今有200年以上历史。
目前凤凰茶区种植面积近1000亩。
植株高大,树姿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着生稍上斜。
叶片长椭圆形,叶身内折,叶面平,叶缘平,叶色黄绿,叶尖渐尖,叶齿钝浅;叶质厚软,芽叶浅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22克;盛花期10月下旬,花而不实。
芽叶生育力强,一芽三叶期在3月下旬。
产量较高,亩产150-300公斤以上。
特制高香型乌龙名茶,品质特优;GC/MS分析,含香气成分50余种,赋含芳樟醇及其氧化物、植醇、法呢醇、法呢烯、香叶醇和磷酸三丁酯等。
其成品茶有明显的甘薯”蜜味”,且芝兰花香,蜜香高锐持久,芝兰香幽雅细长,滋味醇厚回甘,有”浓蜜幽兰”特韵,饮后满口生香,极耐冲泡。
汤色清澈黄亮,含有较高的氨基酸、维生素、茶多酚和生物碱等多种营养和药效成分。
蜜兰香单枞茶冲泡时在几步之外便能闻其吞味,饮之回味无穷,一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而闻名。
适栽地区:最适区为600米以上的大中叶种茶区,次适宜区为300米以上茶区。
大乌叶(鸭屎香)大乌叶单枞是凤凰山上等茶叶之一,别名“鸭屎香”,因叶色较深绿(茶农称深绿为“乌”),而且叶幅大,故名。
大乌叶单枞系从凤凰山风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有性繁殖植株,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大乌叶单枞茶生产因季节不同而有春茶、夏茶、秋茶、冬茶之分。
其中,春茶一季因气温较低加上加工而成的茶叶外形比较粗壮,于是取名:雪片,雪片茶是单枞茶中产量最少的一种茶,也是香气最浓郁,最持久的一种茶。
其外形条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汪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
茶汤色泽翠绿鲜活,蜜绿透黄,滋味甘醇,软猾,厚重带活性,香气淡雅,耐冲泡是其最大特色。
叶底叶片多完整,叶片之间节间长,芽叶肥厚﹑富弹性。
大乌叶单枞有一个非常有趣的别名,叫“鸭屎香”,这个别名的由来是这样的:大乌叶单枞茶原来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其实是黄土壤)的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
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枞,什么香型。
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
大乌叶单枞“鸭屎香”的别名便由此而来。
桂花香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母树有300多年历史。
无性系。
小乔木型,大叶类,中生种。
二倍体。
为凤凰单枞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因有桂花香味而得名。
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尚密,叶片上斜状着生。
叶片椭圆形,叶色黄绿,富光泽,叶面平,叶缘平,叶身内折,叶齿稀锐,叶质厚软。
芽叶淡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15.0g。
芽叶生育力尚强。
一芽三叶期为4月上、中旬。
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达100kg以上。
适制乌龙茶。
成茶桂花香清幽细长,滋味浓醇爽口,汤色橙黄明亮,耐冲泡。
抗寒性强。
扦插繁殖力强。
盛花期为11月上旬,花而不实。
适栽地区:最适宜区为800~1000m的广东省大、中叶种茶区,次适宜区为400~600m茶区,低山、水田不宜种植。
兄弟茶兄弟茶,芝兰香单丛的其中一品种,在几十年前,当时此茶的管理人将种在上下畦二株叶形相仿的芝兰香茶树,采摘后合并制作,成茶在下埔祭神后冲泡,其优秀的品质得到众人赞赏,因该茶是由二株叶形相似的单丛茶树鲜叶合制而成,故人形象地称之为“兄弟茶”。
兄弟茶,属有性系实生老丛,是管理人文衍造的祖先种植的,树龄实有200多年,原有2株(其中一株已枯死)长于一起,老枞树位于海拔1050米的乌岽李仔坪村杭心的茶园里。
兄弟茶的无性株系已有一定的种植面积,主要分布于凤凰高山茶区。
八仙茶产于福建省诏安县,属小乔木大叶类,植株高大,根系发达。
曾名汀洋大叶黄棪。
无性系。
小乔木型,大叶类,特早生种。
二倍体。
春季萌芽早,冬季封园迟,育芽能力强。
芽梢抽长快,节间长,茸毛短而少,芽头较瘦小,梗细小,喜荫湿,抗寒性较弱。
高香耐泡,回味甘爽持久,香气高,品质优。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主干较明显,分枝较密,叶片呈稍上斜状着生。
叶长椭圆形,叶色黄绿,有光泽,叶面微隆起或平,叶缘平,叶身平,叶尖渐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薄软。
芽叶黄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86.0g。
花冠直径3.9cm,花瓣6瓣,子房茸毛少,花柱3裂。
芽叶生育力强,发芽较密,持嫩性强。
一芽三叶盛期在3月中下旬。
产量高,每667平方米产乌龙茶200kg。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1.7%、茶多酚26.2%、儿茶素总量20.8%、咖啡碱4.3%。
适制乌龙茶、绿茶、红茶,品质优。
成茶外形紧细呈蜻蜓头,干色碧绿,香气清纯具花香,滋味甘醇有活性,茶汤自蜜绿至蜜黄,叶底嫩黄亮或略带红边。
茶多酚仅氧化8%~18%,实是介于绿茶与乌龙茶质监的高香茶。
适栽地区:乌龙茶茶区和江南部分红茶、绿茶茶区。
桃仁香有性繁殖植株。
小乔木型,中叶类,迟芽种。
原种从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
因成茶冲泡时有桃仁的香味而得名。
已有150多年的栽培历史。
老枞1984年镇府有组织扦插繁殖,现已形成桃仁香老枞无性繁殖系后代。
其后代凤凰高山茶区引种较多。
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
叶形长椭圆,叶尖渐尖,叶面平滑,叶色绿,有光泽,叶身背卷,叶质中等,叶缘微波状,叶脉8对,叶齿细浅,齿数30对。
春梢萌发期在春分后,春茶采摘期在谷雨后5-9天。
发芽密度大,较整齐,幼嫩芽梢较短小,芽叶生育能力较强,芽色绿,无茸毛。
春梢长4厘米,着生叶数4片,叶节密。
每年新梢生长2轮次。
盛花期11月上旬,花量多,结实率高。
成茶条索紧细,乌褐色,香气尚清高,汤色浅黄,桃仁滋味较浓,韵味独特,耐泡。
肉桂香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已有100多年历史。
植株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
枝条呈曲折状。
叶片椭圆形,叶深绿色,叶面微隆,叶缘平,叶身稍内折,叶尖渐尖,叶齿密浅,叶质厚软。
芽叶浅绿色,茸毛少,一芽三叶百芽重109.0g。
特性:芽叶生育力较强。
一芽三叶期为4月中下旬。
产量中等,每667平方米达100kg以上。
制乌龙茶,品质特优。
成茶花蜜香浓郁甜长,显肉桂香味,“山韵”突出,滋味醇厚甘滑,极耐冲泡。
适应性较强。
扦插繁殖力中等。
盛花期10月中下旬,花而少实。
适栽地区:最适宜区为海拔600~800m广东大、中叶种茶区,次适宜区为400~600m茶区。
杏仁香有性繁殖植株。
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原种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单株筛选而成。
因其品质具有杏仁的香和味,从杀青、烘焙直至成茶冲泡各过程都强烈地表现出来而得名。
生长在海拨约1000米的乌岽山,树龄据说将近200年。
老枞已经有一定数量扦插繁殖,形成杏仁香1号老枞无性繁殖系后代,其后代主要分布在海拨600米以上的凤凰茶区。
植株较高大,树姿开张。
春芽萌发在春分后,春茶采摘期在谷雨前后。
发芽密度大,较整齐,育芽能力强,幼嫩芽梢肥壮,芽色浅绿,无茸毛。
春梢长7-11厘米,着生叶数3-4片,节间长1.8厘米。
新梢年生长2轮次,9月底起为营养芽休止期,盛花期11月中旬,花冠中等大,花丝126—164枚,花量中等,结实率低,朔果大部分内含茶籽2-3粒。
成茶条索紧结壮直,浅黄褐色、油润,香气清高,汤色浅黄明亮,杏仁蜜韵味醇爽且持久,耐泡。
东方红宋种东方红,为凤凰单丛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也是宋代4株老名枞之一。
1958年,凤凰镇将此成品茶送给毛泽东主席鉴尝,同时取名为“宋种东方红”。
宋种东方红母树植株高大,树高5.8m,树冠幅7.8m,树姿半开张,分枝密度中等,叶片稍上斜状着生。
宋种东方红的母树芽叶生育力差,每年只收一季春茶,一芽三叶期为5月中旬(此时方可采摘),产量约15-18斤。
产量较高。
宋种东方红的香型,实际为黄桅子花蜜香,其天然黄桅子花蜜香浓郁持久,汤色橙黄明亮,滋味浓醇爽口,蜜味显,回甘力强,极耐冲泡,有高山老枞之“特韵”。
柚花香柚花香单枞茶有性繁殖植株。
小乔木型,中叶类,中芽种。
系从乌岽山凤凰水仙群体品种的自然杂交后代中单株筛选而成。
因成茶冲泡时溢出自然的柚花香气而得名。
芝兰香无性系。
小乔木型,中叶类,中生种。
二倍体。
为凤凰单枞花蜜香型珍贵名枞之一。
它是凤凰水仙的优良杂交品种,因其芝兰花香显著,故名芝兰香单枞。
共有早、中、晚生3个株系,其中二茅芝兰香和鸟岽芝兰香均原产广东省潮安县凤凰茶区,母树有300多年历史。
二茅芝兰香植株较高大,树姿较直立,分枝密度中等,叶片上斜状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