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35)》成果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培训讲学

东莞地铁轻轨路线图详细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58.32012201695.5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51.820142018146.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 2015 2019 162.8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14.4 2016 2020 177.6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7.7 2016 2020 205.3 合计168.2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东莞地铁路线图

东莞地铁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背景资料
根据《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东莞轨道交通远期由4条线路构成,全长194.3 7公里,通过镇区21个,设立车站55座。
《东莞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显示,东莞轨道交通运行系统可选择普通轮轨系统、直线电机系统和低速磁悬浮系统,规划暂按采用普通轮轨系统、B型车考虑,初步选用最高时速为120公里的车辆。
东莞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将分近期和远期两阶段付诸实施。
近期估算静态总投资为273.3亿元,动态总投资为295.4亿元。
线路。
(完整版)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

《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年)草案建议书》标题打通深圳市光明新区光侨路、S358交界处与潮莞高速、莞深高速松山湖收费站之间的道路,路段全长只需10公里。
建议内容1、物流运输意义非凡近日,一则消息吸引了深圳、中山市民的广泛关注,中国采招网发出了深圳至中山跨江通道项目工程招标讯息。
这预示着论证讨论了10多年的深中通道工程今年就要上马。
有人据此分析,随着深中通道若干年后建成通车,深圳中山将开启“同城化”时代。
年初,中山市委全体上,市委副书记、市长陈良贤也支出在交通设施建设上,重中之重是要推进深中通道项目建设,在通过国家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专家评审的基础上,按照A 3方案年内动工建设,并加快做好配套路网对接工程。
今年准备在全市打通1320条村路。
另一方面通过招标公告显示,拟建的深中通道工程项目位于珠江下游核心区域,北距虎门大桥约30公里,南距港珠澳大桥约38公里,直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深圳和中山两市。
项目跨越珠江口内伶仃洋海域,全长约24公里,其中海中段长度约22.4公里,深中通道建成后,中山与深圳之间只需半个小时左右的车程。
深中通道A3方案规划图据了解,深中通道在建成后将实施免费通行,东莞西部城镇经广深高速直达深中通道而连中山、茂名、珠海等市和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
而东莞的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以及惠州的惠阳、大亚湾片区距离深圳CBD的距离在60公里以上,与深圳前海自贸区、深圳大空港区的对接将会越来越边缘化,这对莞城的发展极为不利,与“一带一路”、“同城化、一体化”的建设战略显然偏线。
若打通与深圳主干道-光侨路(双向10车道)之间的断头路连接至G94莞深高速与S20潮莞高速交界处的屏山出入口-屏安路,松山湖景生态园、大朗、黄江、塘厦等东南部城镇经光侨大道至深圳前海自贸区、西部空港区只需50-60分钟,而距离中山则只需一个半小时,西南至阳江、茂名则更大大缩短之间的距离。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3.05•【字号】东府办〔2018〕29号•【施行日期】2018.03.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行政法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松山湖片区六个统筹指导意见的通知东府办〔2018〕29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松山湖片区规划融合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城市公共服务布局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土地开发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招商共享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交通基础设施统筹指导意见》《松山湖片区环境治理统筹指导意见》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5日松山湖片区规划融合统筹指导意见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推进园区统筹组团发展战略的决策部署,我市将以六大片区推动园区统筹组团发展。
松山湖与周边石龙、寮步、茶山、大朗、大岭山、石排六个镇(以下简称周边六镇)共同构成松山湖片区,承担了探索园区统筹组团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的重要使命。
为进一步发挥规划在推动片区园镇统筹发展中的统筹引领作用,根据《松山湖片区“1+6”统筹联动组团发展工作推进方案》要求,结合松山湖片区实际,制定本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明确目标。
围绕松山湖片区园镇统筹发展目标及统筹发展过程中的问题提出规划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任务与行动抓手,指导片区下一阶段规划融合工作。
(二)突出重点。
突出规划融合的重点领域与重点区域。
强化园镇在产业、功能、交通、配套、空间、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的融合。
将重要战略节点地区、园镇接壤区域等重点区域划定为特别政策地区,作为园镇融合的重点区域。
(三)有序推进。
规划融合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应结合松山湖片区实际,根据轻重缓急有序推进,处理好局部与整体、专项与系统的关系。
特别政策地区作为园镇融合的先行示范区,先行先试开展规划融合试点工作,探索规划融合的经验做法,积累经验,再逐步推广。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轨道交通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轨道交通TOD 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3.11.15•【字号】东府办〔2013〕147号•【施行日期】2013.1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轨道交通正文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东莞市轨道交通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府办〔2013〕147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东莞市轨道交通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业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3年11月15日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做好我市轨道站场规划建设工作,提升站场周边土地价值、充分发挥轨道交通综合效益,结合政府各部门职能,制定东莞市轨道交通站场TOD规划建设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落实具体工作。
一、工作目标(一)建立轨道交通站场地区规划建设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建立轨道交通站场地区规划建设有效沟通平台,形成步调一致的规划建设指挥系统,统筹不同行政和行业职责,协调投资主体、管理程序的规划建设工作,落实土地统筹、规划设计、立项审批、工程投资与建设管理等具体工作的责任主体和协助部门。
(二)完善轨道交通站场综合开发规划建设体系,落实具体工作完善轨道交通站场土地开发、规划编制、工程勘察设计等规划建设体系,落实规划设计成果,促进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实现轨道交通站场地区土地价值最大化和交通发展一体化,提升轨道交通的综合效益。
(三)实施土地开发增值反哺轨道交通建设策略,助力轨道建设结合轨道交通设施布局,整合轨道站点周边土地资源,挖掘站点周边土地开发潜力,并制定合适的TOD综合开发策略,提升站点周边土地价值和投资回报,实现以土地开发增值反哺轨道交通建设、持续推进轨道建设,创造轨道交通与城市建设双赢局面。
二、主要工作内容轨道交通站场地区规划建设工作分为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总体策略研究、轨道站场TOD综合开发一体化规划、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工程勘察设计、轨道交通配套设施工程建设等4个环节的工作任务。
东莞 地铁轻轨路线图 详细

1 总论1.1 规划名称及项目背景规划名称:《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调整)》、《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规划(2012~2016)》东莞市于2004年编制完成了《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2008编制完成了《东莞市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规划》,于2009年7月通过了国家相关部门的审批。
为结合珠三角城际轨道线网及各镇区发展需要,对原有的2号线虎门至长安段、3号线常平以东段等线路进行了局部调整,远期规划形成4条市域骨干线路,总长219.2km,共设置车站总76座,其中城市轨道间换乘枢纽车站4座,途经22个镇区。
图1-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图1.2 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即东莞市域范围,包括32个镇街,面积为2465平方公里。
近期建设规划拟定年限为2020年。
东莞市城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时序方案线路起终点站长度(km)开工年完工年累计通车里程(km)1号线一期望洪城际站-黄江中心站58.32012201695.53号线一期东莞东站-长安新区南站51.820142018146.82号线三期虎门火车站-长安新区站16 2015 2019 162.83号线二期东莞东站-企石博厦站14.4 2016 2020 177.64号线黄江中心站-清溪汽车站27.7 2016 2020 205.3合计168.21.3规划主要内容(1)1号线(一期)工程1号线工程起点望洪站位于洪梅镇、望牛墩镇交界处西部干道与望洪路路口北侧,本站与穗莞深城际线及佛莞惠城际线形成综合换乘枢纽。
出望洪站后,线路往东高架跨过赤滘口河沿西部干道进入道滘镇,后跨过广深高速后沿万江路进入万江街道,在新人民医院站前线路由高架转入地下。
出汽车总站后,线路拐向东南下穿东江,沿鸿福西路进入南城街道,在鸿福路站与2线换乘。
而后线路沿鸿福东路进入东城街道,过新源路站后线路向南拐入莞长路(107国道),在东城南站与莞惠城际线换乘。
过水濂山路站后进入大岭山镇,经建设路进入松山湖片区,并在此设松山湖站与R3线换乘,线路下穿莞深高速后,沿松佛路进入大朗镇,在湿地公园站后线路经富民中路拐入黄江镇,在莞深高速公路黄江收费站南侧设黄江中心站,也是本次设计的终点站,本站与R4线换乘。
东莞地铁三号线的消息来了!全长70km,一期设站25座长安南站

东莞地铁三号线的消息来了!全长70km,⼀期设站25座长安南站⽂/蜡烛露娜(欢迎个⼈转载与分享)⼈⽣就像⼀场旅⾏,要么有"风" ,要么有"景",在⾃⼰的旅途中不断修炼,终会让风停⽌,让景留存。
东莞现在只有⼀条已经运⾏的地铁线路,虽然还有⼏条正在修建的地铁线路,但是消息渺茫,很多居民都不知道⼯程的进度,盼望着,盼望着⼯程却迟迟没有消息。
⼩编近期终于找到了关于东莞地铁三号线的⼀点消息,现在就来给⼤家分享⼀下。
这条线路是服务于东莞市的⼀条轨道交通线路,原先的规划中总共分为三段建设,第⼀段是从松⼭湖站到东莞东站,这段线路在2019年~2024年间建设。
第⼆段是从长安汽车站到松⼭湖站,⼩编得到的消息这段线路将在2021年~2025年间建设。
第三段是从东莞东站到谢岗南站,这段线路的建设时间是从2025年~2030年。
现在最新的消息是三号线⼀期的线路起点为常平的东莞东站,终点是长安新区南站,线路的全长达到了70km,设置了25座车站,是不是与⼤家原来得到的消息很不⼀样。
这条线路是为了能够和深圳的11号线进⾏对接,增强东莞虎门和长安镇区与深圳⾹港的交通联系。
3号线⼀期⼯程设置了19个站点,这些站点分别是长安新区南站、长安新区站、长安新区北站、长安建安路站、长安⾦沙站、长安乌沙村站、长安步⾏街站、莲花⼴场站、长安汽车总站、松⼭湖企业总部站、松⼭湖⼤学城站、松⼭湖站、松⼭湖北站、中兴⼤道站、东坑南站、常平北环路站、常平北站、常平南站、东莞东站。
现在增加了六个站点,在松⼭湖企业总部站和松⼭湖⼤学城站之间增加了⾦多港站,其余五个则是按换乘站重复计算,也就是说实际上只新增了⼀座站点。
这条线路它可以连通交通枢纽常平⽕车站和东莞东站,可以使东莞整个城市与外界的沟通和联系增加。
对内还连接了西南的组团东北的组团和中⼼组团之间的关系,使这些组团与中⼼城区松⼭湖和各镇区之间联系更加紧密,增加了城市内流通⼏率,可以给东莞带来更好的发展。
广东东莞投资780亿元建轨道交通网

上铺砌 透水 路 面复合 砖 , 成透 水路 面结构 , 广泛 形 可
用 于广场 和人 行步道 小采 用透 水 性 材 料 替 代 原有 不 透 水 性 材 料 。
使天 然降 水顺 利渗 透到 地下 , 充地 下水 。 补 逐步 达到 生态 城市 的标 准 。
石 间可长 小 草 , 种 方 法 在 庭 园 、 区 、 园 和人 行 这 小 校
道边 角处 采用 能取 得较 好 的效 果 。
( )生 态透 水景 观 艺术 护 树 板 , 于行 道 树 的 5 用
树基 裸露 及 容易积 存 垃圾污 染 环境 的部位 , 透水 、 有
透气 , 护行 道树 、 保 美化 环 境 的作 用 , 设 计 成不 同 可
妒 。
( )用 混 凝 土 透 空 蜂 窝 砖 代 替 普 通 人 行 道 方 2
、 s 矿
广 东 东莞 投 资 7 0亿 元 建轨 道 交 通 网 8
广 东东 莞市 将投 资 70亿元 人 民 币 , 21 前建成 与 广州 、 8 至 00年 深圳 、 港 连 接 的 轨道 交 通 网 , 现城 际 香 实
规格 形状 及不 同彩 色 图案 , 原料 基 本 与 透 水 路 面复
天 然降水 处理逐 步 达到 合理化 、 科学 化 , 入 良性状 进
态。
合砖 相 同 , 度降 到 3c 即可 。 厚 m
另外 , 资料 记载 , 据 国外 采 用多 孔沥 青混凝 土透
水路 面 和多孔 水泥 混凝 土透 水路 面 , 1 7 年 在美 自 93
维普资讯
26 月 1 0 年1 第 期 0
城席 析与: 遗 }珙 ;
砖 , 空部 分可 以做 成各 种 图案 , 透 在空 格 内填 充 腐殖 土 , 上草 , 种 这样 能保 证 4 左右 的绿 化 面 积 , O 我们 在城 市露 天停 车场 中使 用这 种方 法效 果很 佳 。 ( )铺长 条 形 混 凝 土 大 块 条 石 或 花 岗岩 条石 ,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公示
一、规划背景
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是法定性、纲领性文件,是对于轨道交通建设的预控性规划,是城市轨道交通开展建设规划、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等环节的上层次规划依据。
在“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下,结合东莞市新时期产业升级、分区统筹、中心扩容等方面发展需求,遵循轨道引导城市发展的理念,开展东莞市新一轮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构建公共交通主导的交通发展模式,优化出行结构,促进交通可持续发展。
二、规划目标及策略
(一)规划目标
构建与粤港澳湾区发展战略、都市圈一体化发展趋势相适应,与东莞市新型城市空间结构相契合,支持城市经济、产业、民生、环境发展,实现区域地位提高、组团发展统筹、城市中心提质,促进并引导城市可持续发展,与一体化公共交通网络发展相适应的多层次、可持续轨道交通网络。
(二)规划策略
总体规划策略:开放外联、统筹内聚、强心提质。
1、对外连通,提升地位:谋划高铁资源,提高与内地、湾区城市连通便捷性,扩大经济腹地;完善城际铁路,连通湾区核心、机场及高铁枢纽,提升区域地位。
2、加强统筹,内部聚合:站在市域视角,优化轨道快线,快速连通城市中心及组团中心,强化一心两核的引领作用,促进统筹内聚,空间格局形成。
3、强化中心,提升品质:站在中心区、镇街中心发展视角,规划通勤轨道,积极提升出行品质,构建满足通勤需求的高品质新公交系统。
三、网络规划方案
全市轨道交通网络由市域快线和轨道普线两个层次构成,共规划线路17条。
到远期2035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24公里),8条城市轨道通勤普线(242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1段(7公里),规划总里程
473公里。
图1 远期2035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1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35年)
到远景2050年,规划形成4条城市轨道快线(263公里),13条城市轨道
通勤普线(386公里),深圳延伸线路在东莞境内线路2段(19公里),规划总里程668公里。
图2 远景2050年轨道网络方案图
表2 东莞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一览表(2050)
四、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对比
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共4条市域快线(1号线至4号线),总长约218km。
本次规划在上一版规划的基础上调整如下:
•保留线路:1号、2号线、3号线(滨海湾-东莞东);
•调整线路:原4号线(快线调为普线)、原3号线(东莞东站以北段线位局部调整,并调整为远景年线路);
•新增轨道快线:1号线(黄江-塘厦段)、4号线(石龙-黄江段);
•新增轨道普线:5、6、7、7支、8、9、10、12、16号线;
图3 与上一版轨道交通网络规划方案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