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九年级思品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九年级政治 2.3新课件共建美好和谐社会课件 粤教版

2. 文化与经济、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 的关系:
(1)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相 辅相成。 (2)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 利器,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美国发达的文化产业 (一)电影业 如好莱坞 (二)动漫产业 如《猫和老鼠》《《狮子王》《米老鼠》《唐老鸭》 《怪物史莱克》《丛林有情狼》 (三)体育产业 如 NBA(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盟)、NHL(美国冰上曲棍球联 盟)、 MLB(美国职业棒球大联盟)、NFL(美国美式橄榄球大联盟)这四大职业体育联盟 成为职业体育帝国的支柱。
5. 大力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和文化产 业的意义: 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1)才能让人民群众享受丰富多彩的 “文化盛宴” (我们主要矛盾) (2)才能达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促进社会和谐。(六个更加)。 (3)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4)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 竞争力。
(相对于公共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单位主要靠政府扶持、社会赞助,为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产业单位则主要面向市场,依法经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 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 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 训业和艺术品业等。
4.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 目前我国文化发展的整体水平还 不高,文化产业处于起步阶段,文化 产品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 精神需要。
孔子学院,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再次集中部署文 化战略 提出发展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重大战
略
党中央决 定以九点举措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
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文化 产业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已由国务 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 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 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 已经上升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
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2课时)ppt课件

这两幅漫画对我们有何启示?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人人有责、人人参与。
中小学课件
如何构建和谐社会
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建设和谐社会我们能做什么?) ①构建和谐社会,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 ②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 作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为现实 ③增强主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乡建设、社会建设与管理 ④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社会建设出一分力,添一 分彩
中小学课件
3、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 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中小学课件
“十个更好”
中小学课件
“十个更好”: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 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 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 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中小学课件
党和政府着力改善民生,提高人 民生活水平,构建和谐社会。作为 社会的一员,我们也应该为构建和 谐社会出一份力。
中小学课件
1、当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建 设的重点是( ) A发展教育 B解决住房难问题 C缩小收入差距 D改善民生 2、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与人民群众的幸 福安康息息相关。我国关注和解决民生问题 ( ) A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 B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C有利于调动人民群众投身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 D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中小学课件
•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教育
• 就业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 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
• 收入分配
• 社会保障 • 医疗卫生 • 社会管理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 建设,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 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促进社会和谐。 ——胡锦涛
初中政治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9 粤教版 优秀公开课件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体现精神文
明性质和方
社 会
思想道德建设
向,是发展 先进文化的 重要内容和
主
中心环.为现
义 精
代化建设提供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 精神动力.
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
神
文 明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为现代 化建设 提供智
力支持
也精 是神 先文 进明 文建 化设 的的 根根 本本 任任 务务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思想道德建设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
相互联系 相互渗透 不可分割
2、思想道德建设
①重要作用: 解决整个中华民族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
问题;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 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②主要内容:
A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B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 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 思想道德体系;
你的承诺和誓言总归太遥远,你总归太缥缈。当我不在是你生命中的独一无二,我宁愿离去,也不愿在一份残缺的爱里苦苦挣扎。 你总归是我命中未了的缘和劫,我们也终究错过了!如果上天能够重新来过,我会绕过那个和你认识的地方,遇见你也许就是没有结果,可我也能释怀了。 我不能抱着那些回忆来折磨自己,我也不想就这样颓废的麻木的去过每一天了。你给的一切在回忆的沼泽里只会让我放不下,你走后在每一个似曾相识的场景里我总是会不由自主的想起你,我会盯着你送的东西久久的发呆,也会因为看到某个熟悉的背影,而伤心落泪。
的方式制造、经营不同形态的文化产品的行业。
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必要性是什么?
1、当今世界,文化和经济相互交融,经济的发展和文 化进步相辅相成,文化已经成为国与国之间竞争的利器, 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粤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20张幻灯片)

九年级
课时三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考点扫描
真题再现
-7-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典例1 ( 2017·四川南充 )下列观点最能体现右边漫画寓意的是 ( )
A.公平正义 B.诚信友爱 C.安定有序 D.充满活力 【解析】本题考查公平正义。漫画描述了我国城市与农村都实现了医保全覆盖,这有利 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社会的公平正义,A项正确。B、C、 D三项与题意不符。 【答案】 A
2014 关注民生
材料分 析题
16(
3
)4
中考趋势:2018 年民生问 题依然是社会建设的重 点,国家将会采取各种措
构建和谐 材料分
2013 社会
析题 16( 2 ) 4
施改善民生,构建和谐社 会。因此考生要联系政府 工作的相关内容对此考
点细心把握。
九年级
课时三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九年级
课时三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考纲解读
命题解读
知识网络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扫描
真题再现
-10-
5.为解决民生问题,你有什么好的建议?[2017年第12题考查·5年1考] ( 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 2 )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增加城乡居民收入。 ( 3 )优先发展教育,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 ( 4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 ( 5 )实施再就业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 6 )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6.改善民生的重要目标是什么? 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粤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1课时)ppt课件1

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 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 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 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 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 会保持安定团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 口、资源、环境的关系,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 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 的和谐,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和全面发展。
目前,很多乡村搞起了新农村建设, 住房统一规划,在乡村的中心地带建起 了休闲娱乐场所,夜间也变得灯火通明, 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新农村建设有什么重大 意义?
中小学课件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主题词: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
备课人:饶从奎、刘大琴、韩圣兵
中小学课件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善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
和谐相处
中小学课件
民主法治:就是社会主义民主得到充分 发扬,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切实落实。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 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 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 维护和实现。 诚信友善:就是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 守信,全体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
• 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我们始终 追求的奋斗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 要求。
中小学课件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 属性,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民主法治、公 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中小学课件
中小学课件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反映 的内容符不符合社会主义和 谐社会的要求,并指出其符 合或违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什么特征。
粤教版九年级第二单元第三课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共31张PPT)

) A
4、下面对右图理解正确的有( A ) 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 建设和谐社会,体现了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 建设和谐社会是政府的事情,与青少年无关 和谐社会,人人共享 A、①②④ C、①②③ B、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近年来,我国政府一直为解决民生问题而努力,并采 取了一系列的举措,请你列举二例。并结合其中的一例, 谈谈这样做的重要意义。
二、着力改善民生
• 1、改善民生的重要性:
• 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二、着力改善民生
2、如何理解改善民生?
(1)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就是要不断 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要把增长成果变成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物 质与精神享受,让人民群众逐步过上富裕、文明、 有归属感的好日子,政治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基 础上,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努力(怎样促进):
(1)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 大作用的制度 (2)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 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3) 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 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 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正 式公布。《意见》 提出了“有效减轻居民的基本医疗费用负担,切 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的近期目标,以及 “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 服务”的长期目标。制定与落实该《意见》 ( ) ①是国家维护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②符合“三个 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③说明解决民生问题是我 国一切工作的中心④表明我国正在努力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九年级政治2.3.1共建美好和谐社会教案粤教版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一、目标要求1.知识目标。
识记:先进文化的判定标准;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的含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理解:文化建设的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们的要求。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的能力;通过交流讨论,培养自己的表达能力以及和他人沟通的能力,培养观察、感受、体验和参与实际生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同中国先进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能够积极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努力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二、教学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内容分析本课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主线,首先指出和谐社会中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接着指明我国文化建设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最后指出我们应该如何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活动。
结构清晰,内容环环相扣,活动操作性强。
主题词先进文化、精神文明、和谐社会探究园通过两个活动激起学生探究本课知识的兴趣。
活动一是经典透视,通过马克思在互联网上被评为“千年思想家”这一事件,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马克思能够独占鳌头,被高票评为“千年思想家”,从而引导学生思考先进文化的特点以及对人类社会的巨大影响力。
活动二“观察与思考“探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给出一组体现和谐社会的照片,让学生理解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
国情导读同样是由一段引言加上四个目构成。
引言承上启下,首句以形象的比喻句形容先进文化对人们思想和社会进步的影响,接着指出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自然引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文化建设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一目:“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首先介绍了文化对人的发展,对经济和对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再进一步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最后介绍我国文化产业的展的状况。
九年级政治全册 第二单元 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学案3 粤教版-粤教版初中九年

2.3 共建美好和谐社会第一课时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是什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 、 、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 的社会。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3.创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什么?创建和谐社会,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确保人民 、社会 、国家 。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5.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方法有哪些?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逐步建立以 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
二、我们应怎样构建和谐社会1.我们应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人人作贡献。
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分彩。
探究点1 共建和谐社会读下列漫画,回答问题:【问题探究】 (1)漫画反映了哪些不和谐现象?(2)请写出你心目中和谐社会的样子。
探究点2 共建和谐校园材料一2014年2月26日,春季新学期开学伊始,为建设“平安和谐校园”,提高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意识,确保学生交通安全,某某北碚交巡警支队二大队民警走进北碚区状元碑小学,开展校园交通安全宣传活动,积极做好中小学生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工作。
材料二2014年3月3日早,某某市江津二中学生在升国旗仪式上作了题为《学雷锋精神,创和谐校园》的旗下演讲。
演讲号召大家共同努力,积极学习雷锋精神,为建设文明和谐校园作出贡献。
【问题探究】构建和谐校园,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假如你所在的学校也要大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请你完成以下任务:(1)列举校园中存在的不和谐的现象,为消除这些不和谐的现象提几条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保障人民生活和健康的需要。
6.加大教育投入,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 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维护教育公平。 7.抑制房价过快上涨,建立廉租住房制度,真 正使人民住有所居等。 8.我们既要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要增强主 人翁意识,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建设 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 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创建和谐贡 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东北战略;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依法治国;加强社会主义 荣辱观教育等。 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生态城市;进行道路亮化、硬化、 美化工程;加快经济适用房的建设;实施下岗再就业工程;加强 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等。
• 第3题:总体上:青年学生应树立远大的社会理想,肩负起时 代赋予的崇高使命。发扬艰苦创业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 知识,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加强道德修养,遵纪守法, 增强环保意识,爱护环境,做到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将来走 上工作岗位,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做好本职工作。
地沟油、瘦肉精、动车事故、校车事故、空气污 染、个人信息泄露……过去的一年间,各个领域 频频响起的“安全警报”,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
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善 安定有序 和谐相处 充满活力 人与自然
社 会 主 义 和 谐 社 会 基 本 特 征
思想品德
九年级(全一册)
全 国 优 秀 出 版 社 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
广东教育出版社
关键词:和谐社会 改善民生
为了保障食品安全,我国政府采取 了哪些措施? 1、建立健全有关食品安全法律法 规体系,让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治 理有法可依。《农产品质量安全 法》、《食品安全法》、《产品 质量法》、《消费者群益保护法》 2、政府加大食品安全执法和监管 力度,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执法 必严、违法必究。政府及工作人 员也坚持依法行政。 3、政府加强了道德和法制宣传教 育,营造规范、和谐的消费环境。 4、做好市场调节,完善食品药品 安全监管体制机制……
三、促进和谐,人人有责
我们怎样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①既着眼长远,又立足当前,人人负责任、人人有行动、 人人作贡献,和谐社会的目标就能变为现实。 ②增强主人翁意识,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 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积极参与城乡经济发展、 社会建设和管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 求,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 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分彩。
民主法治
公平正义
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 安定有序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一、创建和谐社会,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特征)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 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社会和谐 • 3、创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就是要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创 造活力,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级中的不和谐现象 2、校园里的不和谐现象 3、家庭周边的不和谐现象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或我市还存在哪些不和谐因素? 2、我国或我市为构建和谐社会正在做 哪些工作? 3、你打算为家乡构建和谐社会做些什 么?
答案举例:
第1题:我国:差距依然存在、城乡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合理的开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什么? 具体体现在哪里?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体现在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 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 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 平等发展权利。
不 和 谐
上述材料反映了社会上存在什么不良现象?构建和谐 社会对我们提出什么要求?
我们应该怎样改善民生问题,分别从国家角度和 人民群众自身角度阐述。
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大力 发展生产力,为改善民生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2.坚持党的正确领导,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共同富裕。 3.积极实施再就业培训,鼓励非公有制经济的发 展,鼓励自主创业,不断解决就业问题。 4.完善我国的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体现社 会公平正义。
• 具体的:学校生活中: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团结 同学,尊敬老师,认真值日,爱护校园环境,努力学习,不 抄袭作业,考试不作弊。家庭生活中:尊敬长辈,孝敬父母, 对父母有礼貌,不向父母提出过分要求,体贴父母的辛劳,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等。社会生活中:自觉遵纪 守法,遵守交通规则,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城市环境, 不乱扔垃圾,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 1、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保障与改善民生 • 2、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 学有所教 病有所医 劳有所得 老有所养
住有所居
我们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 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 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 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 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习近平总书记
发展中的不和谐因素:
第一,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大,部分低 收入群众生活比较困难。 第二,就业压力巨大。 第三,人与自然没有和谐发展,存在资源浪费、 环境恶化、人口数量失控、环境质量下降等严重问 题,可持续发展压力大。(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其他方面: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道德失范; 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增长与社 会事业发展相对失衡等„„
发、利用资源的现象比较严重,环境形势严峻,违法犯罪现象依 然时有发生,社会主义民主法制不健全,一些社会成员诚信缺失 等。 我市:城乡差距依然存在;侵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时有发生; 市民的文明程度有待于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还不够;语言举止 不文明、说脏话、随手乱扔垃圾的现象依然存在等。
第2题:国家: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实施了西部大开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