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真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含解析

2024年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测试题一、单选题1、以下人物都列为“唐宋八大家”,其中属于唐代的是______。

A.柳宗元B.王安石C.曾巩D.苏辙2、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文总集是由梁昭明太子萧统主持编选的______A.《金楼子》B.《玉台新咏》C.《乐府诗集》D.《文选》3、《窦娥冤》是元代剧作家______的代表作。

A.白朴B.马致远C.关汉卿D.孔尚任4、下列属于小说《断魂枪》中的人物是______。

A.沙子龙B.闰土C.翠翠D.阿Q5、享有“人民艺术家”光荣称号的《断魂枪》的作者是______。

A.老舍B.茅盾C.沈从文D.余秋雨6、杜甫“三吏”“三别”以史为诗,描写了安史之乱中社会的离乱景象及战争给人民带来的伤害和痛苦,这类作品充分体现了杜甫______的诗歌风格。

A.清新俊逸B.沉郁顿挫C.豪放超迈D.委婉含蓄7、与“战士军前半死生”形成鲜明对比景象的是______A.归来头白还戍边B.醉卧沙场君莫笑C.两鬓苍苍十指黑D.美人帐下犹歌舞8、《囚绿记》写于1938年中国遭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而蒙受耻辱的年代,作品围绕“绿”展开,“寻绿”“观绿”“囚绿”“放绿”“怀绿”,叙写对常春藤的爱恋与怀念,抒发了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光明自由的渴望。

本文是用______手法写成的一篇抒情散文。

A.象征B.拟人C.夸张D.比兴9、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是______A.晏殊B.文天祥C.范仲淹D.李白10、唐朝最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仙”的是______。

A.王勃B.李贺C.岑参D.李白11、《左传》的体例是______A.纪传体B.国别体C.断代体D.编年体12、《战国策》的整理编订者是______A.刘向B.郭茂倩C.司马迁D.班固13、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诗歌被后人誉为“诗史”的是______。

A.李商隐B.李白C.白居易D.杜甫14、“不识______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警句“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史记.李将军列传》B.《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C.《左传.郑伯克段于鄢》D.《国语.召公谏厉王弭谤》正确答案:D解析:“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是召公劝谏周厉王的话,让厉王应当听从百姓的意见,适当调整统治政策。

2.下列关于《诗经》知识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全书分为“风”“雅”“颂”三部分B.收录了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0篇C.古人将其表现手法概括为“赋”“比”“兴”D.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此后才被称为“诗经”正确答案:B解析:《诗经》共收录诗歌305篇,后来取其整数,称为“诗三百”。

3.《左传》最擅长的是叙写( )A.心理B.环境C.对话D.战争正确答案:D解析:《左传》记叙了春秋时期千余场大大小小的战役,千姿百态,几乎每战不同。

它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

4.(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

A.《春秋》B.《国语》C.《左传》D.《尚书》正确答案:B解析:《国语》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国别史,记载周王朝及鲁、齐、晋、郑、楚、吴、越各国史实。

5.按照《史记》体例,全书的纲领是( )A.本纪B.世家C.列传D.表正确答案:A6.“赋”作为文体的名称,最早见于( )A.《赤壁赋》B.《赋篇》C.《李夫人赋》D.《归田赋》正确答案:B7.影响杜甫思想最大的学派是( )A.道家B.墨家C.儒家D.佛家正确答案:C8.《苦恼》的作者是下列哪国的作家( )A.英国B.俄国C.法国D.美国正确答案:B解析:《苦恼》的作者是契诃夫,契诃夫是俄国作家。

9.苏轼的文学主张是( )A.“辞必已出”“惟陈言之务去”B.“有补于世”“以适用为本”C.“明道”“致用”“事信”“言文”D.“胸有成竹”“心手相应”正确答案:D解析:A选项出自唐代韩愈《答李翊书》;B选项出自宋代王安石《上人书》;C选项出自宋代欧阳修《欧阳文忠公集》;D选项出自宋代苏轼《文与可画??谷偃竹记》。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

2019成人高考专升本大学语文记叙文试题及答案(4)课文翻译元和二年四月十三日夜,我和吴郡张籍翻阅家中的旧书,发现了李翰作的《张巡传》。

李翰以善于写文章自许,写的这篇传记也细致周详。

可遗憾的是还有缺失之处:没有为许远写传,又没有记载雷万春事迹的始末。

许远虽然才能好像赶不上张巡,但是打开城门接纳张巡,官位本来在张巡之上,却把权力交给张巡,自己反倒位处张巡之下,没有怀疑猜忌之心,最终与张巡一起守城而死,成就了英名;城陷被俘,仅仅与张巡死的先后不一样。

张许两家的子弟才智低下,不能通晓两位父亲的心志,认为张巡死而许远被俘,怀疑许远怕死而向敌人投降。

许远如果真的怕死,何苦坚守孤城,吃掉其爱妾的肉,和贼人对抗而不投降呢?当他们在被围困的时候,外面连蚂蚁大小的援助都没有,所忠于的,是国家和君主;而贼人却偏偏以国家已灭君王已死来劝降。

许远见救援不来,而贼人却持续增多,肯定认为这些话是真的,外面等不到救兵仍然死守,人与人互相吃都快吃光了,连笨人也能算日子知道自己必死无疑了。

许远不怕死也就很明确了。

哪有城被攻破其下属都死了,惟独自己蒙受羞愧耻辱以求苟活的?即使再愚蠢的人也不忍心这样做,唉!却说许远这样的贤才做这种事?那些议论者又说许远和张巡分头守城,城被攻陷时,是从许远把守的地方开始的。

以此来诽滂许远,这又和小孩的见解没有什么差别。

人要死的时候,他的五脏六腑肯定有一个地方先得了病;将绳子拉断,肯定有一个地方先断开。

旁观者看到了这些,从而归罪于这些地方,这在道理上是根本讲不通的!小人好议论,不愿意成人之美,真是这样啊!像张巡、许远的功劳,如此卓越,还不能幸免,那么其他人又怎么说呢?当时张许二公开始守睢阳时,怎能不懂得如果最终没有救兵,就事先弃城转移呢?假如这个城不守,即时转移到其他地方又有什么用呢?等到外面没有援兵非常困难的时候,再带领那些受伤残废、饥饿瘦弱的残兵,虽然想撤离,也肯定到不了目的地。

张、许二人那样贤明,对这个问题已经考虑得很周密了。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下列史作中属于国别体的是( )A.《李将军列传》B.《冯谖客孟尝君》C.《郑伯克段于鄢》D.《马伶传》正确答案:B解析:《李将军列传》选自《史记》,属于纪传体;《冯谖客孟尝君》出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著作;《郑伯克段于鄢》出自《左传》,是一部编年史著作;《马伶传》是一篇人物传记。

2.《谏逐客书》的作者是A.李密B.李斯C.王安石D.苏轼正确答案:B解析:《谏逐客书》选自《史记.李斯列传》,是李斯写给秦王赢政的奏章。

3.宋代苏轼称之为“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之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是( )A.欧阳修B.柳宗元C.曾巩D.韩愈正确答案:D4.《前赤壁赋》行文的内在线索是( )A.时间的推移B.感情的变化C.事理的逻辑D.想象的展开正确答案:B5.从时空的不断变化和转移,让读者仿佛在电影的蒙太奇镜。

头里体会一个游子思乡心情和性情的作品是( )A.张洁《拣麦穗》B.余光中《听听那冷雨》C.萧伯纳《贝多芬百年祭》D.史铁生《我与地坛》正确答案:B解析:蒙太奇是音译的外来语,原为建筑学术语,意为构成、装配,可解释为有意涵的时空人为地拼贴剪辑手法。

最早被延伸到电影艺术中,后来逐渐在视觉艺术等衍生领域被广为运用。

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从“形”上讲,运用了蒙太奇手法,文章穿越时空,将历史与现实编织起来,让读者真实感受到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6.下列著作中,属于语录体的是( )A.《墨子》B.《论语》C.《庄子》D.《列子》正确答案:B解析:《论语》是一部语录体散文集,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它较为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

7.《炉中煤》的主题是( )A.表现个性解放的要求B.反映人道主义精神C.思念祖国,愿意为祖国献身的精神D.对黑暗现实的批判正确答案:C解析:《炉中煤》是郭沫若在“五四”时期以火样的激情、浪漫的奇想、热烈奔放的旋律,唱出的一曲充满着力和美的时代赞歌。

2019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2019年成人高等考试《大学语文》(专升本)真题及答案[单选题]1.下列作品中,属于四言诗的一项是()。

A.柳永《八声甘州》(江南博哥)B.曹操《短歌行》C.屈原《国殇》D.李清照《声声慢》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四言”指四字组成的诗句,四言诗指整首都是或基本是四字句写成的诗歌。

AD两项属于词,C项属于骚体诗。

B项曹操的《短歌行》属于四言诗。

[单选题]2.下列关于欧阳修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B.唐宋八大家之一C.号醉翁,晚年自称六一居士D.著有《新五代史》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新乐府运动,乃诗歌革新运动,由唐代诗人白居易、元稹、王建、张籍等倡导。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A项表述错误。

[单选题]3.下列文学社团中,朱自清曾经参加的是()。

A.创造社B.文学研究会C.新月社D.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朱自清于1921年参加文学研究会,是“五四”时期重要的作家之一。

[单选题]4.“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使用的修辞方法是()。

A.排比B.拟人C.夸张D.对偶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这两句诗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明月”对“清泉”,“松间”对“石上”,“照”对“流”,同类事物对仗,精细工稳。

[单选题]5.下列诗歌中,体裁不属于乐府诗的一项是()。

A.《陌上桑》B.《行路难》C.《饮酒》D.《杜陵叟》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陌生桑》是一首著名的汉代乐府民歌,《行路难》是一首乐府旧题诗,《杜陵叟》是一首新乐府诗,《饮酒》是一首五言律诗。

[单选题]6.下列关于《礼记·大同》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述了“大同”与“小康”的不同B.为增强说理气势,多处使用夸张、比喻等修辞手法C.间接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D.表达了孔子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礼记·大同》一文用大量的排比句式,具体形象地描绘出“大同”“小康”的理想社会形态,论述有力,气势充沛。

2019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_1

2019年河南专升本大学语文试卷_1

2019年考试试题大学语文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1.《诗经》被奉为“经”是在()A.春秋时期B.汉代C.秦代D.西周时期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出自()A.《离骚》B.《渔父》C.《国殇》D.《哀郢》3.《古诗十九首》的诗体主要是()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4.其诗被尊为“诚斋体”的诗人是()A.陆游B.杨万里C.刘克庄D.刘辰翁5.杜甫论诗诗代表作是()A.《天末怀李白》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戏为六绝句》D.《秋兴八首》6.在唐代,白居易的诗集主要是()A.《白居易诗集校注》B.《白居易诗歌集》C.《白氏长庆集》D.《白居易诗歌集解》7.《剑南诗稿》是()A.尤袤的诗集B.辛弃疾的诗集C.陆游的诗集D.陈亮的诗集8.“五四运动”前后,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成新的文学团体是()A.文学研究会B.新文化社团C.新现代派D.创造社9.《灾难的岁月》是()A.郭小川的诗集B.戴望舒的诗集C.冰心的散文集D.鲁迅的诗集10.《门槛》是()A.高尔基的散文诗B.托尔斯泰的散文诗C.屠格涅夫的散文诗D.海涅的散文诗11.《淮海居士长短句》是()A.苏舜钦的词集B.苏轼的词集C.秦观的词集D.姜夔的词集12.“以诗为词”的代表词人是()A.陈师道B.柳永C.苏轼D.陈与义13.《词论》的作者是()A.李清照B.欧阳炯C.温庭筠D.赵崇祚14.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是()A.《梧桐雨》B.《墙头马上》C.《倩女离魂》D.《汉宫秋》15.魏晋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A.《幽默笔记》B.《碾玉观音》C.《世说新语》D.《霍小玉传》16.《红楼梦》流行版本是()A.四十回本B.百回本C.八十回本D.一百二十回本17.鲁迅笔下封建遗老赵七爷形象出自()A.《风波》B.《故乡》C.《狂人日记》D.《阿Q正传》18.1951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曹禺B.茅盾C.巴金D.老舍19.“德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A.《米龙老爹》B.《苦恼》C.《鹰之歌》D.《羊脂球》20.短篇小说《警察和赞美诗》是()A.欧·亨利的小说代表作B.茅盾的小说代表作C.孙犁的小说代表作D.契诃夫的小说代表作21.《左传》主要记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历史事件的时期是()A.两汉B.战国C.秦朝D.春秋22.司马迁《史记》的体例是()A.本纪、节令、书、表和列传B.本纪、列传、世家、表和节令C.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D.本纪、书、列传、世家和节令23.《种树郭橐驼传》主要表达柳宗元()A.与民休养生息的思想B.民主思想C.法治思想D.无神论思想24.“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出自()A.欧阳修之手B.苏轼之手C.韩愈之手D.曾巩之手25.郁达夫的小说多采用()A.第三人称叙述方式B.第二人称叙述方式C.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混合叙述方式D.“自叙传”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6.,靡有朝矣。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古文翻译题 5. 填空题7. 文学作品赏析9. 词语解释10. 理解分析单项选择题1.《战国策》的体例属于( )A.国别体B.编年体C.纪传体D.自传体正确答案:A2.《寡人之于国也》选自( )A.《左传》B.《论语》C.《孟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3.《国殇》主要描写的是( )A.劳动场面B.战斗场面C.送别场面D.狩猎场面正确答案:B4.《史记》的作者是( )A.司马迁B.孔子C.班固D.左丘明正确答案:A5.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 )A.爱情诗B.田园诗C.送别诗D.咏史诗正确答案:B解析: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是一首田园诗。

6.《诗经》中主要收集宗庙乐歌的是( )A.风B.小雅C.大雅D.颂正确答案:D解析:《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间的三百零五篇诗歌。

按音乐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是地方民歌,有十五国风,共一百六十首;“雅”主要是朝廷乐歌,分大雅和小雅,共一百零五首;“颂”主要是宗庙乐歌,共四十首。

7.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 )A.月亮B.星星C.太阳D.春花正确答案:A解析:贯串《春江花月夜》一诗的意象是月亮。

8.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李商隐D.高适正确答案:A解析:唐代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是李白。

9.贯串《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 )A.偃竹图B.胸有成竹C.画竹D.万尺竹正确答案:C解析:贯串《文与可画??谷偃竹记》全文的线索是画竹。

10.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著作是( )A.《春秋》B.《国语》C.《左传》D.《史记》正确答案:D解析:《史记》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11.下列诗作属于长篇叙事诗的是( )A.《长恨歌》B.《春江花月夜》C.《燕歌行》D.《关山月》正确答案:A解析: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及答案

2019 年河南省普通专升本考试《大学语文》真题一、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25 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1.《诗经》被奉为“经”是在()A.春秋时期B.汉代C.秦代D.西周时期2.“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出自()A.《离骚》B.《渔父》C.《国殇》D.《哀郢》3.《古诗十九首》的诗体主要是()A.四言体B.五言体C.七言体D.杂言体4.其诗被尊为“诚斋体”的诗人是()A.陆游B.杨万里C.刘克庄D.刘辰翁5.杜甫论诗代表作是()A.《天末怀李白》B.《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C.《戏为六绝句》D.《秋兴八首》6.在唐代,白居易的诗集主要是()A.《白居易诗集校注》B.《白居易诗歌集》C.《白氏长庆集》D.《白居易诗歌集解》7.《剑南诗稿》是()A.尤袤的诗集B.辛弃疾的诗集C.陆游的诗集D.陈亮的诗集8.“五四运动”前后,郭沫若与成仿吾、郁达夫等组成新的文学团体是()A.文学研究会B.新文化社团C.新现代派D.创造社9.《灾难的岁月》是()A.郭小川的诗集B.戴望舒的诗集C.冰心的散文集D.鲁迅的诗集10.《门槛》是()A.高尔基的散文诗B.托尔斯泰的散文诗C.屠格涅夫的散文诗D.海涅的散文诗11.《淮海居士长短句》是()A.苏舜钦的词集B.苏轼的词集C.秦观的词集D.姜夔的词集12.“以诗为词”的代表词人是()A.陈师道B.柳永C.苏轼D.陈与义13.《词论》的作者是()A.李清照B.欧阳炯C.温庭筠D.赵崇祚14.马致远的杂剧代表作是()A.《梧桐雨》B.《墙头马上》C.《倩女离魂》D.《汉宫秋》15.魏晋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A.《幽默笔记》B.《碾玉观音》C.《世说新语》D.《霍小玉传》16.《红楼梦》流行版本是()A.四十回本B.百回本C.八十回本D.一百二十回本17.鲁迅笔下封建遗老赵七爷形象出自()A.《风波》B.《故乡》C.《狂人日记》D.《阿Q 正传》18.1951 年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曹禺B.茅盾C.巴金D.老舍19.“德拉”这一人物形象出自()A.《米龙老爹》B.《苦恼》C.《鹰之歌》D.《羊脂球》20.短篇小说《警察和赞美诗》是()A.欧·亨利的小说代表作B.茅盾的小说代表作C.孙犁的小说代表作D.契诃夫的小说代表作21.《左传》主要记载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历史事件的时期是()A.两汉B.战国C.秦朝D.春秋22.司马迁《史记》的体例是()A.本纪、节令、书、表和列传B.本纪、列传、世家、表和节令C.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D.本纪、书、列传、世家和节令23.《种树郭橐驼传》主要表达柳宗元()A.与民休养生息的思想B.民主思想C.法治思想D.无神论思想24.“胸有成竹”这一成语出自()A.欧阳修之手B.苏轼之手C.韩愈之手D.曾巩之手25.郁达夫的小说多采用()A.第三人称叙述方式B.第二人称叙述方式C.第一人称、第二人称混合叙述方式D.“自叙传”和第一人称叙述方式二、填空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26.,靡有朝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B
2、C
3、B
4、B
5、C
6、C
7、C
8、D
9、B
10、C
11、C
12、C
13、A
14、D
15、C
16、D
17、A
18、D
19、X
20、A
21、D
22、C
23、A
24、B
25、D
二、填空题
26、夙兴夜寐
27、我有嘉宾
28、燃到了这般模样
29、纵有健妇把锄犁
30、将军角弓不得控
31、蓬山此去无多路
32、风急天高猿啸哀
33、遗民忍死望恢复
34、苒苒物华休
35、乍暖还寒时候
三、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字词
36、列:职位
37、岁:收成,年成
38、庠序:指学校
39、旋:转,改变
40、从:通“纵”,合纵
41、汩汩然:水流很通畅发出的声音,在此指文思如泉涌
43、俟:等待
44、负:背着
45、壬人:善以巧言献媚的小人
四、将下列划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6、你有母亲可以奉送,我却没有啊!
47、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

48、哪能知道别人终不相救,从而预先弃城逃走呢?
49、在客厅上朝南坐着,召他进去见面。

50、能使孤舟上的孀妇为之饮泣。

五、理解与分析
51、(1)《雪夜访戴》。

(2)表现了王子猷任诞放达的性格和作派。

后人称之为“魏晋风度”。

52、(1)用“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来说明堵塞言论的危害性。

并指出“为水”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导”,“为民”的最有效的办法是“宣”。

(或答:是劝谏厉王不能压制人民言论,应像治水那样予以疏导,让人民对朝政畅所欲言,择善而从,改正失误,实现人民的意愿。


(2)直接措施:①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②瞽献曲,③史献书,④师箴,⑤瞍赋,⑥曚诵,⑦百工谏。

间接措施:①庶人传语,②近臣尽规,③亲戚补察,④瞽、史教诲,⑤耆、艾修之
(3)类比论证“防民之口……民亦如之。

”“民之有口也……衣食于是乎生。


举例论证“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而后王斟酌焉。


对比论证,本段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民谤”直接关系到国富民强的道理
53、(1)用多种事物比喻四季,象征“我”对自身经历酸甜苦辣和人生命运复杂多变的种种感受。

(2)类比:以一天中的时间来对应四季;象征:接连用七种事物来表现对四季的不同感受,象征性地表达了“我”对人世间的认识与看法。

作者将类比和象征结合起来,使文章像诗一样寓意无穷、韵味悠长。

(3)作者对于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感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对生命的感悟是在地坛这个特殊环境和背景中完成的。

在作者的眼中,地坛虽然看似“荒芜但并不衰败”,看似沉寂却处处涌动着生命的喧嚣。

在这种启示之下,作者从开始发现生命,继而观察生命,进而赞叹生命。

大地母亲哺育和培养着人类,永远赐予人类以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信心。

人们依恋她,感谢她,正是因为从大地母亲的怀抱里获得了生命的感悟和生活的信念。

而作者把这种人类和大地母亲的关系,浓缩、诗化成一种特定个人和特定环境背景的关系,那就是——“我与地坛”!
54、(1)特点有:高傲倔强、无拘无束、蔑视权贵、超凡脱俗,不谄媚世俗。

(2)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外貌描写
(3)比喻深刻、精辟,赋予文章以形象性,并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比如“他有一架不听话的蒸汽轧路机的风度”“他的狂风怒涛一般的力量他自己能很容易控制住”等比喻形象鲜明又生动风趣。

55、(1)体现了主动迎合大众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功利主义的艺术创作规律。

(2)体现了以自我为中心,始终坚持自己的标准,不以外界为转移的艺术创作规律。

(3)体现了范曾的坚持自己所热爱的艺术,努力寻找属于自己的艺术风格,不因外界驱使
而轻易改变,将艺术视为生命的文艺观。

六、诗词赏析
参考答案:
这首词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早期词作的作品之一。

此词描述少女的天真情态,上片写主人公下了秋千以后的情景,下片写主人公在来客忽至的羞赧情状,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

上片词人不写荡秋千时的欢乐,而是剪取了“蹴罢秋千”以后一刹那间的镜头。

“起来慵整纤纤手”,“慵整”二字用得非常恰切,从秋千上下来后,两手有些麻,却又懒得稍微活动一下,写出少女的娇憨。

“薄汗轻衣透”,她身穿“轻衣”,也就是罗裳初试,由干荡秋千时用力,出了一身薄汗,额上还渗有晶莹的汗珠。

这份娇弱美丽的神态恰如在娇嫩柔弱的花枝上缀着一颗颗晶莹的露珠。

“露浓花瘦”一语既表明时间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

整个上片以静写动,以花喻人,生动形象地勾勒出一少女荡完秋千后的神态。

下片写少女乍见来客的情态。

她荡完秋千,正累得不愿动弹,突然花园里闯进来一个陌生人。

“见客入来”,她感到惊诧,来不及整理衣装,急忙回避。

仅仅穿着袜子走路。

“金钗溜”,是说头发松散,金钗下滑坠地,写匆忙惶遽时的表情。

“和羞走”三字,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作了精确的描绘。

“和羞”者,含羞也;“走”者,疾走也。

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二句。

它以极精湛的笔墨描绘了这位少女怕见又想见、想见又不敢见的微妙心理。

最后她只好借“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偷地看他几眼。

下片以动作写心理,几个动作层次分明,曲折多变,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划出来。

这首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寥四十一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矜持的少女形象,可谓妙笔生花。

七、作文
作文材料选自梁启超《论毅力》,材料译文:孔子说:“比如造山,还差一筐土,如果停止下来,那是我自己停止的;又比如填平土地,即使只倒了一筐土,如果继续去填,那是我自己去填的。

”孟子说:“做事的人,比如挖井,挖了七、八丈深,还没有挖到井水,还是废井。

”成败的规律,在此而已。

毅力可以创造奇迹,潜能是我们每个人身上都具有的一种无比巨大的能量,但它平时处于沉睡状态。

如果能把它有效地开发出来,它就能帮助我们迈向成功之门。

对待任何事情,只要有耐心,有毅力,下决心去做,就很少有办不成的事情。

写这类文章,不管是叙事、议论还是抒情,都要紧紧抓住“有耐心,有毅力,下决心去做,事情才能成功”这一基本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