筻口镇中心小学简介
三汊港镇中心小学简介

学校简介三汊港镇中心小学位于风光旖旎的鄱阳湖畔,坐落在景色宜人的丁仙垴脚下,学校始建于1950年,是一所国有公办小学。
六十年的漫漫时空,饱尝历史沧桑,见证着全镇小学教育的发展与腾飞。
1981年学校由原来的“港头完小”更名为“三汊港中心小学”,是全镇小学的教育科研中心,也是当时全县四所重点小学之一,下辖本部、港头、亮星、左桥、长红、荷塘、茅岭、赤岸、铁炉、西湖、黄岗、梅堂、铸山一小、铸山二小等14所村级完小。
1998年因抗灾复校,中小校址由原来的老街迁入新镇。
近十多年来,学校几经政府投资,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全校总占地面积42394平方米,建筑面积12575平方米,绿化面积1356平方米。
远程教育播放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仪器室、实验室等功能室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现代化信息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学校现有学生2800余人(不含六年级),教学班级79个,其中低年级33个,中年级16个,高年级30个,属全县农村小学规模较大的学校之一。
学校现有教职工111名,其中专任教师111名,退休教师46名,专任教师中受聘中级职称的47人,省级骨干教师1人,市级骨干教师7人,市级学科带头人1人,具有本科学历的9人,专科学历的23人,教师达标率为100%。
教师队伍中有郑少华、段谟坚、段嗣汉、刘德华等劈波斩浪,扬帆奋进的历任校领导;有王叙志、李会鹏、吕秋生、段训平等终生从教,矢志不渝的老教师;有一大批意气风发、年轻有为的新教师。
全镇上下已形成了高级教师为龙头,中青年教师为主体,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为核心的学习型、科研型、创新型、奉献型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近几年来,我校有6篇教育科研论文分别获国家、省、市级一、二、三等奖,有19名教师获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陈初孙老师获得省教育厅嘉奖。
同时,学校在现任校长吴礼荣同志的带领下,以促进学校、教师、学生三位一体发展为核心,积极争取资金,科学规化,已初具花园式学校规模。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创新了德育教育方法,开展了“体验生活,做港小新人”的德育实践教育活动,收效显著,与此同时狠抓教学质量,以校本教研为突破口,努力推进课程改革,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曾多次获得“全县教育系统目标管理达标先进单位”、“都昌县德育示范学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等光荣称号。
中心小学基本情况及特色亮点

翟家所中心小学基本情况特色及亮点翟家所镇中心小学在党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指引下,在上级部门关怀和直接领导下,学校一班人积极走教改之路,团结协作,务实求新,勤奋刻苦,乐于探究,较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赋予我们“教书育人"的光荣任务。
在我督导的一年多时间里,虽然学校从各方面发展得到了提升还恳请各位领导能够明察秋毫,并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使之成为学校宝贵的教育资源,并用以具体指导我们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一、学校基本情况我校始建于1984年,原址在翟家所北山脚下,校门前是312国道,学生上下学都要横穿国道,存在着较大的交通安全隐患。
鉴于这个原因,上级领导决定整体易地搬迁。
在各级领导的大办支持和亲切关怀下,我们现在看到的这所新学校于2011开工建设,2013 年6月1日竣工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200多万元,学校占地面积13407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 6364平方米。
教室,图书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电脑室、音乐室、美术室、科学实验室、红领巾广播室、心理咨询室、卫生室、教研室等教学及辅助用房配套齐全;学生宿舍、餐厅、锅炉房等生活设施能完全满足学生需求.我们学校是乡镇中心小学,服务半径40公里。
现有教学班11个,在校学生337名,寄宿生25名。
学校有一支年轻能干、结构合理、德才兼备、敬业爱岗的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师33人(女17人),其中本科学历27人,专科学历3人,中师学历3人,学历合格率100%;一级教师及以上18人,二级教师15人.我校一直把“育名师,塑英才”作为学校的重要发展目标。
为了优化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教研训一体化,学校通过“走出去、请进来”、梦想课程、组织听评课、赛课及教师技能大赛等教研活动,有效地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到目前为止,教师中有7人次被评为“市县园丁”、“市师德先进个人”、“市优秀辅导员"、“市优秀班主任";有2人被评为省级骨干教师;有48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开展和研究省级重点课题1个.有梦想种子教师7人,其中一名教师经过全国选拔到马来西亚进行考察学习。
闸口镇小学学校简介一览表

闸口镇独竹村委
合浦县闸口镇独竹小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在编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1人、小学一级6人、小学二级3人。
教学环境:地处闸口镇偏远山区,教学环境一般。
地点:闸口镇独竹村委(独竹小学)
闸口镇佛子村委
合浦县闸口镇佛子小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在编教师10人,其中小学高级3人,小学一级7人,学历合格率为100%。
教学环境:基础设施完善,教学装备精良,教学环境幽雅。
地址:合浦县闸口镇福禄村委(福禄小学)
闸口镇庆丰村委
合浦县闸口镇庆丰小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教职工21人,小学高级老师5人,一级教师14人,二级2人,均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学历达标率100%。
教学环境:学校教学设备齐全,环境幽雅,是学生们读书的理想场所,学校秉承“关注学生的展,教书育人”的理念,锐意进取,师生精诚团结,严谨治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教职员工1人,专任教师1人,小学一级1人。
教学环境:教学设施比较完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
地点:闸口镇豪沃村委(豪沃小学)
闸口镇仙人桥村委
合浦县闸口镇新红小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教职工12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5人,专任教师6人,专任教师合格率100﹪。
教学环境:有教学大楼一栋,建筑面积1100平方米,有宽广的运动场,教学设施比较完善,学校校园环境优美。
地点:闸口镇珠岭村委(珠岭小学),
联系方式:(学校)5400925,(曾主任)13517592042。
闸口镇新平村委
合浦县闸口镇新乾小学
资质:农村小学
师资力量:教职员工8人,专任教师8人,本科学历2人,专科6人,中级职称1人,小学一级7人,教师学历合格率100%。
学校各科室介绍

中心小学:中心小学始建于1946年,于1997年3月成功创建了济宁市规范化学校。
学校占地19838平方米,校舍总使用面积3967平方米。
现有教学班13个,学生522名,教职工40人。
多年来,学校一直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特别注重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全面提高学生能力。
2009年我校被评为山东省规范化学校。
走廊:我校走廊是一个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一楼展示的是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成果,二楼展示的是学生的素质教育成果,三楼是以学生安全为中心。
走廊内容我们定期更换,促进了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
图书室:图书室面积36平方米,藏有图书22类,共计16173册,人均32册。
为管理、使用好图书,学校配备专人管理,教师随到随借,进行登记;学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集体借阅,全天开放。
图书室开放后,增加了师生的课外阅读,促进了师生的发展。
阅览室:阅览室配有阅览桌、凳、书架。
本室全天开放,老师可随时来阅览室读书,查阅资料,学生活动时间可以来阅览室读书,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促进作用。
古诗文展室:古诗文诵读是我校办学的一大特色,制定了诵读教材,学校的路灯、墙壁、宣传栏、黑板报等都体现了古诗文的特色。
对学生的古诗文诵读,我们有计划、有过程、有评价、有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文学素养。
美术教室:学校除开齐开足课程外,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组成兴趣小组,注重学生个性培养。
教师用所学的专业知识,教学热情,启发学生、调动学生、鼓励学生,让孩子们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中追寻美、发现美,创造美,体验学习乐趣。
仪器室:中心小学仪器室使用面积平方米,室内备有仪器橱15个,各类仪器共4096件,价值52025.34元。
所有仪器按目录分科,定柜,定位,贴签,贴卡。
账、卡、物相符。
仪器室有专人管理,制度健全,能满足日常学科教学及实验。
科学活动室:科学活动室面积90平方米。
2008年更新了科学活动室,配备各种设施供学生分组实验,教学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能全部开出。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

中心小学学校简介办学理念: 为人处事奉献服务和谐双赢办学目标: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学校简介:市镇中心小学,地处依山傍水、风景秀丽的刘大水库东南侧,是一所标准化农村中心小学。
学校始建于1997年,现校园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现设36个教学班,学生922名,教职员工98人,专任小学高级教师90人,本科学历45人,大专42人,中师学历21人,岗位合格率100%。
大市学科带头人 4 人;大市骨干教师 14 人;曾经多人次被市评为先进教师、优秀班主任以及课改先进个人。
如今在张金政校长的带领下,建有一支和谐向上、充满战斗力、凝聚力的领导班子和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乐于奉献的师资队伍。
奉行“为人、处事、奉献、服务、和谐、双赢”的办学理念。
锐意进取、勇于创新,走独具特色的农村小学发展之路。
多年来,在各级领导关心与支持下,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学校总体工作跃上了新台阶,迈开了新步伐。
学校近几年来在市政府和教育局及有关单位支持赞助下,校容校貌和信息化建设初具规模。
学校的环境建设有划、有档次。
学校先后建成了设施一流的计算机室、语音室、图书室和多媒体会议室。
并且在2021年9月配备了先进的班班通工程。
这些设施的建成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学校的教学工作本着务真、求实、进取的的原则,一年一个台阶扎实推进。
在本学期教育局举行的六年级学生质量抽测中,我校取得了全市第三名的好成绩。
学校的校本研修活动“研修一体、推进课改”多次在“原野行动”、村小校长培训等活动中展示,学校教师有3人获国家级优秀课;30人获优秀课;34人获市优秀课。
学校启动的青年教师培养方案,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了一个多彩的舞台,一批又一批青年教师在这里成长、起飞!学校的德育工作:抓常规、促发展。
在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常规工作得到有效落实,正在彰显特色。
学校的学生社团工作正在热烈的开展之中。
我校德育工作的蓬勃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学学校简介(范文8篇)

小学学校简介(范文8篇)小学学校简介(范文8篇)小学学校简介〔一〕:xx小学成立于xx年,由绿地集团投资建筑,xx年8月正式移交给政府,是独立建制的学校。
xx年8月—xx年7月属花桥中心校托管,xx年8月正式独立。
xx年8月,根据昆山市教育局、昆山花桥经济开发区社会事业局要求,原花桥中心校下属办学点徐公桥小学并入xx小学,成为xx小学的一个校区。
目前,xx小学有2个校区:xx校区和徐公桥校区。
徐公桥校区,创办于1910年,是一所古老而又新姿勃发的学校。
地处花桥经济开发区国际商务城的中心区域,学校内的;大年堂是中国近代文化名人、著名教育家、新中国德高望重的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黄炎培先生创办的全国第一个乡村改善实验区的旧址,有着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占地面积38036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2306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9487平方米,绿化面积12650平方米。
学校设计规模为6轨制36班,现拥有30个教学班级,学生总数1492名,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222名,占81.9%。
学校配备专任在编教师60人,其中昆山市级骨干教师10名。
xx校区xx年8月正式落成,是一所环境幽雅、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学。
学校占地面积22774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981平方米,体育运动场面积3608平方米,绿化面积12133平方米。
学校设计规模为4轨制24班,现拥有26个教学班,1252名学生,其中新昆山人子女1019名,占81.4%。
学校配备专任在编教师55名,其中昆山市级骨干教师8名。
xx小学已成功创立苏州市绿色学校、苏州市节水型学校、昆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
学校以;立德修身为校训,以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宗旨,坚持以;立德为教育之本,努力营造;厚德、明理、勤学、进取的校风。
学校本着;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开展和终身开展奠基的教育理念,坚持推进素质教育,进取倡导学生全面开展的科学开展理念,努力打造体育和传统文化特色。
乡村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

乡村小学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2023—2025年)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以“实力+形象、规范+特色”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工作总目标,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创新学校管理,构建现代化学校管理机制,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制定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规划。
一、学校概况:(一)基本情况我创办于1988年,位于所在村居中心地段,是隶属于中心小学学区的一所完小校。
校园占地面积将近30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师18名,8个教学班,9间的功能室,在校学生299人,校园绿树成阴,鲜花环绕,环境优美,是教书育人的好场所。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用健全的制度规范人,用创新的方法引导人,用丰富的情感激励人。
学校办学理念是:努力让每一个在校师生都能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工作习惯。
学生的培养目标是:长期致力于学生良好习惯养成教育,使全体学生得到主动、和谐、全面的发展,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学校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展现特色,体现“人人动手实践创新”的主导思想,不断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师生道德情操。
学校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充分发挥特色作用。
其中诗经吟诵、家务劳动实践、课本剧表演是我们学校的办学小特色。
目前,全校师生正以饱满的热情,为实现“树时代理念、塑一流师资、抓一流管理、创一流质量、育一流人才”的强校战略而努力。
(二)学校目前面临的问题:1.要修改和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各项制度还需进一步健全,内部管理运作还需加强。
2.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的要求,教学水平高的教师缺乏。
教师的创新精神有待提高,学校的硬件需要进一步改善,教科研的投入力度要加强。
3.学校门口离居民区太近,上下学期间太拥堵,校门口要改建到宽阔地带;学校的绿化、美化有待进一步规划及改造。
4.学校校园面积不足,学生人均活动场地不足,急需扩建或者择址重建。
二、发展目标:总体目标:在新时代立足培养具有生存能力的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以培养合格加特长,全面发展的现代人才为根本目标,建设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扎实地做好教改实验,提高学校的竞争能力和知名度,努力搭建与国内外现代教育信息源的交流和网络关系平台,达到“四个一流”(一流的教师队伍、一流的教学环境、一流的教育管理、一流的育人效果)标准,把学校办成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育人摇篮。
夹津口镇中心小学,您好!-张学亮

夹津口镇中心小学,您好!张学亮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夹津口镇中心小学吗?你们到过夹津口镇中心小学吗?如果不知道、没有来过的话,那你就听我介绍一下吧:东屏五指、西望金牛、南眺嵩山、北依青龙,万泉河畔,蓝天碧水、绿树红墙、书声涟涟,无数少年、走出大山、成就梦想、百年积淀——夹津口镇中心小学,我们的校园。
学校始建1910年,始为私塾初级讲山,迁入夹津口大庙,那是公元1941年,五家私塾联办,校长杨维宗担,学生过百,学制四年,1946年改名芝、罗中心二校,学制六年,校长杨银州,名誉校长曹黑山;同年盖楼两幢,12个教室,解决了师生学习、住宿之难。
云飞月走,一晃百年,好多名堂:讲山初级小学校、夹津口小学堂,夹津口高小、芝罗中心二校、巩县17完小,四初中小学部、涉村公社夹津口小学,夹津口公社夹津口学校、夹津口乡中心小学,夹津口镇第一小学、夹津口镇中心小学,历经李文定、李振亚等三十任校长,送走一百多次的春来暑往,培养不知多少俊才少年郎。
13个行政村、一个居委会,5个教学点,百名教职工,学生过千,巩义南部第一标准化学堂;李振亚校长大权执掌,师范毕业生任教,那是以往,现在执教的都是专科以上。
学校设施满目玲琅尽显现代化风尚。
学校先后获得省、市、镇级教育教学先进奖赏,巩义市“关心下一代先进集体”、“品牌建设”、郑州市“中小学社会实践活动”“文明学校”、“少林拳进课堂楷模学校”、“平安校园建设”、河南省“示范性家长学校”等荣誉奖章。
兴夹街7号南头,一面红墙跃然眼球上:“夹津口镇中心小学”八个金光闪闪的大字,闪闪发光。
前院篮球场,检阅台上国旗、校旗迎风飘扬,教室、功能室、环形跑道四周绕场。
花坛里生长的雪松抗寒性较强;侧柏的寿命极长;红枫枝序整齐、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树姿美观;果木中独备四时之气者的枇杷;蔷薇宜人的花香;仲秋时节,令人神清气爽的金桂,丛桂怒放。
美丽且壮观的榆叶梅;花白如玉,似兰的玉兰花香;作为春天的象征花的樱花;不由让人回眸张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筻口镇中心小学简介
筻口镇中心小学是岳阳县规模最大、办学条件最好的农村小学之一,坐落于沙港、游港两河之间,系原岳阳县筻口中学办学场址。
学校占地面积为34632㎡,建筑面积为13259㎡。
学校现有教学班23个,在校学生1160人,教职员工63人。
学校拥有高标准的科教楼、教学楼、学生公寓、各种现代化功能室、100米跑道、200米环行跑道和各种运动场地。
学校生活区、运动区和教学区分开,布局合理,花坛、花带相映成趣,绿化树木四季葱翠,俯仰生姿。
一道80米的文化长廊展现学校办学风貌,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学校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氛围,是求学成材的好地方。
学校围绕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办名校、争名师、培养合格学生”的办学思想,坚持以“一切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坚持以学生为本,构建和美校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好评。
近些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岳阳市小学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学校”“岳阳市教育教学改革实验(示范)学校”“岳阳县规范化学校”“基础教育改革实验先进学校”“筻口镇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全县小学数学和英语听力竞赛中,也多次被评为"优胜单位"。
《岳阳晚报》、《长江信息报》、《洞庭之声》、《巴陵通讯》等多种媒体对学校曾多次作了典型报道。
目前,学校正在更好地规范办学行为,提升办学品位,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不断地努力奋斗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