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 第二十四章

合集下载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 (经济基础)第二十四章

中级经济师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中级经济师、经济师、经济基础、中级职称、经济师课件、经济师真题知识点1:集中趋势的测度【单选题】在某企业中随机抽取7名员工来了解该企业上半年职工请假情况,这7名员工2013年上半年请假天数分别为:1,5,3,10,0,7,2。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OB.3C.4D.10{答案·解析]B 中位数是指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作中位数。

将题目中的一组数据排序:0 1,2,3 5 7,10。

位置居中的数值为3 。

知识点2:离散程度的测度【单选题】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之比。

A.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数平均数B.标准差与其相应的中位数C.算数平均数与其相应的方差D.标准差与其相应的几何平均数【答案·解析】A 离散系数主要用于不同类别数据离散程度的比较,其计算公式是CV=芒,即标准差与均值比值。

知识点3:分布形态的测度【多选题】某企业员工年收入数据分布的偏态系数为30. 则,该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A.右偏B.左偏C.轻度偏斜D.严重偏斜E.中度偏斜【答案·解析】AD 偏态系数取决于离差三次方的平均数与标准差三次方的比值。

如果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取值在0和0.5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0.5和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如果偏态系数为负值,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和一05. 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一05. 和-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一l说明严重左偏。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知识点4:变量间的相关关系【多选题】按相关的程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分为( ) 0A.完全相关B.正相关C.不完全相关D.不相关E.负相关【答案·解析】ACD 按变量间的相关程度可分为完全相关、不完全相关、不相关。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一、集中趋势的测度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基础练习题-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一、集中趋势的测度[单选题]1.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江南博哥),其中位数为()。

A.34B.35C.36D.37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此题考查集中趋势测度值,已排序,居中的是34人36人,则中位数是(34+36)÷2=35人。

[单选题]5.下面一组数据为9个家庭在2017年的人均月收入数据(单位:元):750、780、850、960、1080、1250、1500、1650、2000,则中位数为()元,均值为()元。

A.750,1250B.1080,1202.2C.1500,1080D.2000,1500正确答案:B参考解析:本题考查集中趋势的测度。

先把上述数据按顺序排列,由于有9个数据,是奇数,中位数的位置为(9+1)/2=5,中位数是1080元。

均值=(750+780+850+960+1080+1250+1500+1650+2000)/9=1202.2(元)。

[单选题]6.某直辖市下辖8个县,每个县的面积如下(单位:平方公里):1455、2019、912、1016、1352、1400、1792、2000,则该直辖市下辖县面积的中位数是()。

A.1400B.1455C.1427.5D.1428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的具体应用。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作中位数。

Me=(1400+1455)÷2=1427.5[单选题]7.下面是抽样调查的10个学生的考试分数等级,分别为:不及格,中,中,良,良,良,良,优,优,优。

这10个学生分数的众数为()。

A.优B.中C.良D.不及格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此题考查集中趋势测度值中的众数。

众数是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题目中良的出现次数最多,所以应为良。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强化练习题-第四部分统计-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单选题]1.在测度数据集中趋势时,中位数与众数的共同优点是()。

A.能够充分利用数据的全部信息B.适用于分类变量(江南博哥)C.适用于定量变量D.不受极端值影响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中位数与众数的共同优点是都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单选题]5.下列统计量中,用于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是()。

A.方差B.标准差C.偏态系数D.均值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称为偏态系数。

[单选题]6.如果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0.4,则该组数据的分布为()。

A.轻度左偏B.中度左偏C.中度右偏D.轻度右偏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偏态系数为0,说明数据的分布是对称的。

偏态系数为正,说明分布是右偏的,取值在0~0.5之间说明轻度右偏,取值在0.5~1之间,说明中度右偏,取值大于1说明严重右偏;偏态系数为负,说明分布为左偏,取值在0~-0.5之间,说明轻度左偏,取值在-0.5~-1之间,说明中度左偏,取值小于-1,说明严重左偏。

本题中,偏态系数为﹣0.4,说明轻度左偏。

[单选题]7.关于偏态系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数据对称B.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越对称C.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对称D.偏态系数等于1,说明数据对称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偏态系数。

如果偏态系数为正值,说明分布为右偏的。

A选项错误。

偏态系数的绝对值越大,说明数据分布的偏斜程度越大。

B选项错误。

偏态系数等于0,说明数据对称。

C选项正确。

偏态系数等于1,说明系数中度右偏。

D选项错误。

[单选题]8.某公司员工年度业绩考核中,全体员工考核成绩的均值为80,方差为25。

某员工在这次业绩考核中成绩为85,则该员工考核成绩的标准分数为()。

A.3.4B.0.2C.1.0D.17.0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分布形态的测度。

标准分数可以给出数值距离均值的相对位置,计算方法是用数值减去均值所得的差除以标准差,标准分数=(85-80)/5=1。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习题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习题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一、单项选择题1、某种商品的销售总额由其销售量决定,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

A、完全相关B、不完全相关C、完全不相关D不相关2、如果两种相关现象之间不表现为直线的关系,而是近似于某种曲线方程的关系。

则这种相关关系称为()。

A、完全相关B、线性相关C、不完全相关D非线性相关3、测度数据分布偏度的统计量称为()。

A、中位数B、离散系数C、偏态系数D标准分数4、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SK=2说明这组数据的分布形态为()。

A、对称B、轻度右偏C、中度右偏D严重右偏5、()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程度,反映一组数据中心点的位置所在。

A、离散程度B、集中趋势C、平均位置D偏态6、下列适用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是()。

A、中位数B、方差C、标准差D均值7、某能源公司有9个分公司,每个分公司的主营产品分别是:煤制品、有机化工原料、火电、煤制品、热力、电解结、火电、煤制品、煤制品,则该能源公司分公司主营产品的众数为()。

A、火电B、电解结C、煤制品D有机化工原料&下列选项中,()是测度数据离散趋势的指标。

A、均值B、方差C、平均数D中位数9、2015年底,某高校学生年龄的算术平均数为20岁,标准差为2岁,则该校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为()°A、10%B、20%C、30%D 40%10、当相关系数r = - 1时,变量x和y的相关关系为()°A、高度相关B、不完全相关关系C、完全正相关关系D不相关关系11、以下关于Pearson相关系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Pearson相关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和-1之间B、P ears on系数大于0小于等于1说明变量之间存在正线性相关关系C、Pearson系数为0的时候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D Pearson系数等于-1说明变量之间为完全负相关关系12、下列选项中变量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弱的是()。

A、劳动生产率与工作水平的相关系数0.63B、销售额与平均流通费用率的相关系数-0.8C、商品流转规模与流通费用的相关系数-0.35D投资额与国民收入的相关系数0.43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分布形态测度的指标有()。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十四章

2014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及例题 第二十四章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的三个方面:(1)分布的集中趋势;(2)分布的离散程度;(3)分布的偏态和峰度。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三星)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一)众数1.含义: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0表示。

2.特点:(1)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教材190页例题】一家连锁超市的10个分店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1 65 73 78 80 80 80 80 96 97,这10个分店月销售额的众数是多少? 【答案】M0=80(万元)【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二)中位数1.含义: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用Me 表示。

2.思路:数据排序→确定中位数的位置→确定中位数的具体数值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3.特点:(1)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2)中位数也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教材191页例题】某地级市下辖9个县,每个县的面积如下,计算中位数: 1455 2019 912 1016 1352 1031 2128 1075 2000【答案】先排序 912 1016 1031 1075 1352 1455 2000 2019 2128 中位数(9+1)/2=5,中位数1352。

【例题-单】(2008)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

A.34 B.35 C.36 D.37 【答案】B【解析】个数为偶数,中位数=(34+36)/2=35。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中级经济师基础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

第二十四章描述统计本章重点:1.测度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均值、中位数和众数。

2.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方差、标准差和离散系数。

3.测度数据分布偏态的统计量:偏态系数、标准分数。

4.测度变量相关关系的统计量:散点图、相关系数。

知识点一:集中趋势的测度1.均值。

平均数,就是数据组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该组数值的个数。

均值是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它是一组数据的重心所在,解释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示例】某售货小组5名营业员,元旦一天的销售额分别为520元、600元、480元、750元和500元,求该日平均销售额。

平均销售额=(520+600+480+750+500)÷5=570(元)【注意1】均值主要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和顺序数据。

【注意2】均值容易受到极端值的影响,极端值会使得均值向极大值或极小值方向倾斜,使得均值对数据组的代表性减弱。

需要全部信息避不开极端值!2.中位数。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用Me表示:【注意1】中位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主要用于顺序数据和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注意2】中位数的优点: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尤其适用于偏斜分布的数值型数据。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3.众数:指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频数)最多的变量值。

不适用于定量数据。

【注意】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的集中趋势。

在定量数据中,可能出现多众数和无众数的情况,因此众数不适于描述定量数据的集中位置。

不需要全部信息能避开极端值!指标适用特点均值定量变量◎利用全部信息,受极端值影响◎如有明显极端值,则代表性差中位数顺序变量定量变量◎不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分布不对称的数据◎没有充分利用全部信息,稳定性优于众数,差于均值众数分类变量顺序变量◎没有充分利用全部信息,不受极端值影响◎适用于分布明显呈偏态的数据◎可能不唯一【例题·单选题】(2018年)下列统计量中,适用于描述分类数据和顺序数据集中趋势的是()。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单选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24章单选题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第二十四章课后练习【单选题】下列指标中,应采用算术平均方法计算平均数的是()。

A. 企业年销售收入B. 男女性别比C. 国内生产总值环比发展速度D. 人口增长率【答案】A【解析】考核集中趋势的测度。

本题用排除法选择,几何平均数的主要用途:(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单选题】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

A. 方差和标准差B. 众数和离散系数C. 标准分数D. 中位数和众数【答案】D【解析】集中趋势的测试,主要包括:均值、中位数、众数和均值、中位数和众数的比较及适用范围。

【单选题】()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

A.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B. 离散程度;集中程度C. 极差;组距D. 方差;算术平均数【答案】A【解析】集中趋势的测度值是对数据一般水平的一个概括性变量,它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数据的离散程度。

【单选题】一家连锁酒店8个分店某月的营业额(单位:万元)为:60、60、70、80、80、70、70、65,那么这8个分店月营业额的中位数为()。

A. 60B. 65C. 70D. 80【答案】C【解析】中位数首先要将数据进行排列,从小到大排列的结构时60,60,65,70,70,70,80,80,则中位数第4个数和第5个数的均值,即(70+70)/2=70【单选题】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59000,50002,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万元。

A. 78000B. 72225C. 66450D. 75894【答案】B【解析】对数据进行排序后是: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78000,78000,132100所以中位数的位置是第4个和第5个数据的平均数。

2014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习题班章节学习讲义(全)

2014年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习题班章节学习讲义(全)

2014年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习题班章节学习讲义(全)第一部分经济学第一章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一、本章重点、难点1.掌握需求的概念。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掌握影响需求的因素及其对需求数量的影响(1)消费者的偏好(2)消费者的个人收入一般情况下,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但对于劣质商品来说,需求是随着收入的增长而下降的(3)产品价格一般而言,产品自身价格和需求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4)替代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呈同方向变化(5)互补品的价格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呈反方向变化(6)预期(7)其他因素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

3.掌握需求规律:一般情况下,需求与价格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4.掌握需求曲线:从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

5.需求的变动6.掌握供给的含义7.掌握影响供给的因素(1)产品价格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呈正方向变化(2)生产成本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呈反方向变化(3)生产技术生产技术的进步或革新,将增加产品供给。

(4)预期(5)相关产品的价格(6)其它因素8.掌握供给规律:一般情况下,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呈正向关系变化9.掌握供给曲线: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10.供给的变动11.掌握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与保护价格措施12.需求价格弹性(1)掌握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及具体影响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相近替代品的数量越多,需求价格弹性大。

商品的重要性基本必需品,弹性小;非必需品,弹性大。

商品用途的多少用途越多,需求价格弹性越大。

时间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大小至关重要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2)掌握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类型与总销售收入的关系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Ed>1,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呈反方向变动趋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2014中级经济基础讲义 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数据特征的测度对统计数据特征的测度的三个方面:(1)分布的集中趋势;(2)分布的离散程度;(3)分布的偏态和峰度。

一、集中趋势的测度(三星)集中趋势是指一组数据向某一中心值靠拢的倾向,测度集中趋势也就是寻找数据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或中心值。

(一)众数1.含义: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用M0表示。

2.特点:(1)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2)众数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教材190页例题】一家连锁超市的10个分店某月的销售额(单位:万元)分别为:61 65 73 78 80 80 80 80 96 97,这10个分店月销售额的众数是多少? 【答案】M0=80(万元)【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

(二)中位数1.含义: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用Me 表示。

2.思路:数据排序→确定中位数的位置→确定中位数的具体数值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3.特点:(1)主要用于顺序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分类数据。

(2)中位数也是一个位置代表值,不受极端值的影响,抗干扰性强。

【教材191页例题】某地级市下辖9个县,每个县的面积如下,计算中位数: 1455 2019 912 1016 1352 1031 2128 1075 2000【答案】先排序 912 1016 1031 1075 1352 1455 2000 2019 2128 中位数(9+1)/2=5,中位数1352。

【例题-单】(2008)某小学六年级8个班的学生人数由少到多依次为34人、34人、34人、34人、36人、36人、37人、37人,其中位数为( )。

A.34 B.35 C.36 D.37 【答案】B【解析】个数为偶数,中位数=(34+36)/2=35。

【例题-单】(2011)2010年某省8个地市的财政支出(单位:万元)分别为: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59000 50002 65602 66450 78000 78000 78000 132100 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分别是( )万元。

A.78000 78000 B.72225 78000 C.66450 132100 D.75894.25 132100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中位数和众数的计算。

把一组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列,位置居中的数值叫做中位数。

把题干中的数据按顺序排列就是50002,59000,65602,66450,78000, 78000,78000,132100。

中位数就是(66450+78000)/2=72225。

众数就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即78000。

所以答案是B 。

(三)算术平均数1.定义: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用 表示。

2.计算公式:简单算术平均数处理未分组的原始数据加权算术平均数处理经分组整理的数据Xi ——各组的组中值 fi ——各组的频数【小窍门】组中值*频率(权重),再加总3.特点: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1)适用于数值型数据,但不适用于品质数据。

(2)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

(3)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4.地位: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

【教材191页例题】某市商业企业协会根据100个会员样本,整理出一年销售额分布资料(表24-1),计算年平均销售额。

【答案】(125×4+175×16+225×40+275×28+325×10+375×2)÷100=240或125×4/100+175×16/100+225×40/100+275×28/100+325×10/100+375×2/100=240 【例题-单】(2003)集中趋势最主要的测度值是( )。

A.众数 B.中位数 C.均值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解析】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又称均值,是集中趋势中最主要的测度值。

【例题-多】(2006)对于经分组整理的数据,其算术平均数会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A.各组数值的大小 B.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 C.组数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D.数据个数E. 极端值 【答案】ABE【解析】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

另外,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例题-多】(2011)对分组数据计算加权算术平均数时,其平均数值会受到( )等因素的影响。

A.组内极差 B.极端值 C.组内标准差 D.各组数值大小 E.各组频数多少 【答案】BDE【解析】本题考查算术平均数的相关知识。

计算和运用算术平均数须注意:(1)算术平均数同时受到两个因素的影响:各组数值的大小;各组分布频数的多少。

(2)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的影响。

(四)几何平均数1.含义:n 个观察值连乘积的n 次方根就是几何平均数。

2.公式:3.用途: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1)对比率、指数等进行平均。

(2)计算平均发展速度。

【总结】集中趋势指标特点总结指标 极端值品质数据 数值型数据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位置平均数 众数 不受影响适用 适用 适用 中位数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受影响不适用 不适用 适用 几何平均数不适用不适用连乘积关系的适用【例题-单】(2005、2006、2007)下列集中趋势中,适用于品质数据的是( )。

A.众数B.简单算数平均数C.标准差D.加权算术平均数 【答案】A【解析】众数不仅适用于品质数据,也适用于数值型数据。

【例题-单】(2008)下列数据特征的测度值中,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

A.中位数 B.众数C.加权算术平均数D.位置平均数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答案】C【解析】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所以本题答案是C 。

【例题-多】(2009)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 )。

A.离散系数 B. 中位数 C. 众数 D. 均值 E. 标准差 【答案】BC【解析】适于测度顺序数据的指标有:众数、中位数。

二、离散程度的测度1.定义:离散程度是指数据之间的差异程度或频数分布的分散程度。

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2.测度指标:主要包括极差、方差和标准差、离散系数等。

【例题-单】(2010)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一组数据的代表程度,取决于该组数据的离散水平。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 )。

A.越好 B.越差 C.始终不变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D.在一定区间内反复变化 【答案】B【解析】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集中趋势的测度值对该组数据的代表性就越差;离散程度越小,其代表性就越好。

(一)极差(二星)1.含义:极差是最简单的变异指标。

它就是总体或分布最大的标志值与最小的标志值之差,又称全距,用R 表示。

2.公式:3.作用:极差反映的是变量分布的变异范围或离散幅度,在总体中任何两个单位的标志值之差都不可能超过极差。

4.特点:仅仅取决于两个极端值的水平,不能反映其间的变量分布情况,同时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例题-单】(2010)根据下表所列我国1998年至2003年人口数及构成情况,1998年至2003年我国男性人口占年底总人口比重的极差是( )。

年份1998 1999 2000 200120022003 年底总人口(万人) 其中:男性(万人) 男性所占比重(%)124761 63940 51.25125786 64692 51.43126743 65437 51.63127627 65672 51.46128453 66115 51.47129227 66556 51.50A.0.38%B.0.25%C.51.25%D.51.63% 【答案】A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解析】男性所占比重的最大值为51.63%,最小值为51.25%,极差=51.63%-51.25%=0.38%。

(二)标准差和方差(一星)1.含义:方差是总体所有单位标志值与其平均数离差之平方的平均数。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用σ表示。

2.地位:应用最广泛的统计离散程度的测度方法。

3.计算:(了解)未整理数据方差 = 标准差=分组数据方差= 标准差=(三)离散系数(标准差系数)(三星)1.作用:极差、标准差、方差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

为消除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需要计算离散系数。

用于比较对不同组别数据的离散程度。

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大,离散系数小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也就小。

2.计算: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用表示。

【例题-单】(2004)某学校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岁,标准差为3岁;该校教师的平均年龄为38岁,标准差为3 岁。

比较该校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则( )。

A.学生年龄和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相同 B.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C.教师年龄的离散程度是学生年龄离散程度的1.9倍D.学生年龄的离散程度大一些 【答案】D【解析】平均值不同的情况下,用离散系数比较离散程度。

学生年龄的离散系数=3/20*100%=15%。

教师年龄的离散系数=3/38*100%=7.89%。

离散系数大的说明数据的离散程度就大。

【例题-单】(2008)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 )之比。

A.算术平均数 B.极值 C.众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A【解析】离散系数也称标准差系数,是一组数据的标准差与其相应的算术平均数之比,是测度数据离散程度的相对指标。

【例题-单】(2011)下列离散程度的测度值中,能够消除变量值水平和计量单位对测度值影响的是( )。

A.标准差 B.离散系数 C.方差 D.极差 【答案】B随手关注环球网校官方微信号:hqjingjishi【解析】本题考查离散系数的相关内容。

离散系数可以消除变量值水平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

【总结】集中趋势、离散趋势指标特点总结指标 极端值品质数据 数值型数据 分类数据 顺序数据 位置平均数 众数 不受影响适用 适用 适用 中位数 不适用 适用 适用 数值平均数 算术平均数 受影响不适用 不适用 适用 几何平均数不适用不适用连乘积关系的适用离散程度绝对指标极差受影响不适用不适用适用标准差 方差相对指标离散系数【例题-单】(2009)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