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合集下载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课标要求:1、了解《权利法案》制定和责任制内阁形成的史实,理解英国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说出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3、知道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和《德意志帝国宪法》的主要内容,比较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与法国共和制的异同。

单元综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美国的总统制、法国的共和制和德国的君主立宪制等几种不同形式的政治制度: 1、英国是现代议会制度的发源地,《权利法案》的颁布是议会制度真正开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所产生的共和思想、君主立宪制和议会制上的原则,对近代世界政治制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2、美国通过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它体现了三权分立的原则,创立了世界政治体制的有一个先例。

3、从1789年起,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势力进行了长期的斗争,直到1875年国民议会才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最终确立了民主共和政体。

4、德国在完成统一后颁布了《德意志帝国宪法》,其整体与欧美国家相比虽有很大的差异,但也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知识整合:一、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1)英国君主立宪制(2)法国共和制:发展历程:宪法颁布的意义:沉重打击了国内复辟君主制的保皇派势力,最终从法律上奠定了共和制的基础,是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胜利,标志着法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完全确立。

(3)美国总统制共和制:评价1787年宪法: ①进步性: A 、对世界而言,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了示范作用,他保证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B 、对美国而言,它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标志着美国共和制的确立,巩固了独立战争的成果,带来了美国的长期稳定。

同时确立了联邦制,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与中央的集权,避免了独裁的出现,也有利于地方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发挥。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15
美国国会的权力
1、国会复议时以三分之二 多数通过了被总统否决的 法律。 2、总统有权与外国缔结条 约,国会无权过问。
3、由于克林顿的生活作风 问题,美国众议院对其提 出弹劾,并由参议院审理。
16
联邦法院的权力
1、美国最高法官可以对 在美国宪法,联邦法律 及条约范围内的一切案 件都有最高审判权。 2、美国总统认为某最高 法官不合格(该法官也 没有犯罪记录),就下 令解除该法官职务。
权力 中心 总统
• • • •
⑵ 巩固国家统一,推动资本 (3)议会只是形式,并无实 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权; 弊: (4)宰相由皇帝任命,对皇 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浓 帝负责; 厚,是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 (5)封建残余多,是不彻底、 制;诱发世界大战。 不完善的代议制。
20
合作探究:通过学习西方近代民主政治这一节, 对你有何启示? 1.人类民主政治建设过程漫长;
•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运作模式): • • • • • 1、议会权力:议会由议员组成,议员由普选 产生,议会享有立法权、财政权和行政监督权; 2、议会为核心,间接民主; 3、运行原则:三权分立和权力制衡; 4、政党政治:两党政治,执政党推行本党意 志; 5、两院制。
5
背景材料: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 请根据材料,从政治、经 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 济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归纳 欧洲启蒙运动的民主思潮由理论付 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步性与局 诸实践,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 限性? 政治予以否定和替代,成为资产阶 • 级民主政治的支柱,从法律上巩固 • 进步性 1、经济上:适应工业革 了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维 • 3、思想上:促进 护和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 • 命后生产力发展要求,保障 级的政治利益。 思想解放,推动科技、 资产阶级政治和经济利益, 尽管维护的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 文化发展;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主,政党间也容易产生摩擦和扯皮 现象,且在欧美部分国家仍尚未成 • • 2、政治上:否定封建君 4、世界影响:推 熟,但在19世纪70年代后,欧美各 主专制,代议制体现资产阶 动各国政治民主化进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不断扩大政治 级的意志,从法律上巩固资 民主,日益健全代议制度,以调节、 程,有利于社会进步。 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成果, 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稳定的统治秩 序,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维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伴随着“西学东渐”,资产阶级 调节、缓和社会矛盾,维护 代议制度还扩展到了亚洲及世界其 6 稳定统治秩序。 他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

强化:
内阁专横(19世纪末): 内阁权力膨胀凌驾于议会之上,“第三院”。
5、特点: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1)君主“统而不治”(虚君):君主世袭产生,是象征 性的国家元首,其职责多数是礼仪性的,是“统而不治” 的虚君 (2)议会居权力中心(内阁对议会负责);权力的中心 是议会,由上下两院组成,权力由选举产生的下院掌握, 拥有立法权、组织和监督政府的权力 (3)内阁权力膨胀:政府(内阁)由议会选举获胜的多 数党组成,对议会负责。党首出任首相并由其组成责任内 阁,握有行政权和立法创议权。 (4)英国君主立宪制是君主制、贵族制与民主制三者融 为一体。 (5)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具有连续性、渐进性和创新性
英国:内阁掌握实权,不对君主负责。君主统而不治,虚 有其位。
中国:内阁权力很轻,只负责日常事务。君主专制,大权 独揽。
了解:当今世界上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欧洲:英国、挪威、瑞典、丹麦、荷兰、比利时、 卢森堡、西班牙、安道尔、摩纳哥、列支敦士登 亚洲:日本、柬埔寨、泰国、马来西亚、尼泊尔 美洲:加拿大、巴哈马、安提瓜和巴布达、巴巴多斯、 伯利兹、圣克里斯多福与尼维斯、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格林纳达、牙买加 大洋洲:澳大利亚、新西兰、巴布亚新几内亚、 图瓦卢、所罗门群岛 非洲:毛里求斯
学以致用,探究1:
★英国首相布莱尔追随美国出兵伊拉克。你认为: A 内阁成员大体上是赞同还是反对?为什么? 赞同。集体负责,共同进退。 B 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如果反对,布莱尔会不会 为此而撤兵?为什么? 不会。首相掌握行政大权,不对国王负责。 C 议会中大多数极力反对,结果又会如何?
议会可以通过对政府的不信任案,要求内阁下台; 内阁要么下台,要么宣布解散议会,重新选举。
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 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

7.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7.1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光荣革命:1688年11月,威廉在49艘战舰的护卫下,率领步兵1.1万人、骑兵4000
人,分乘200艘运在英国的托尔贝港登陆。大军压境,数万名英军不愿迎战。一些主
要将领甚至带领投降。詹姆士二世的女儿也背叛了他……詹姆士二世选择了逃跑,
轻而易举地丢掉了自己的王位。威廉兵不刃血进入伦敦。
-----钱乘旦
一、争取民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材料一:国王是法律的创造者,而非法律创造国
王。
—(英)詹姆士·斯图亚特(1603年)
材料二:当立法者们图谋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
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
——(英)约翰·洛克《政府论》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思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背景
1.政治基础:斯图亚特王朝专制独裁,损害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的利益。 2.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思想基础:早起启蒙思想的兴起。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4.代议制的发展趋势: 不断完善和发展
5.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确立的历史作用:
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矛盾,从而保证了资 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政体
议会君主立宪制 二元君主立宪制 议会民主共和制 总统民主共和制
保留君主,君主 仅为国家象征, 统而不治;内阁 对议会负责,议 会为权力中心
保留君主,君主 受宪法限制,拥 有立法、行政、 司法等方面广 泛的权力
《英国通史》
问题一:光荣革命光荣在何处?
没有流血而实现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 问题二:光荣革命有何意义?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建立提供了政治前提。 读史感悟:革命是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因,适时妥协同样是一种政治智慧。

复习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复习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

创立 共和
曲折 反复
确立 巩固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
• 一、法国共和政体的确立: • 标志: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 内容(1)行政权归于总统 。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 最高统帅。由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任职7年, 可连选连任。有权任命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 • (2)立法权归于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的两院制议 会。众议员任期4年,参议员间接选出,任期9年。参议 院有权否决众议院的决议案。众议院由普选产生。 • 评价: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 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 为巩固共和政体,共和派人士还要进行长期的斗争。 • 共和制和君主制的实质区别:资产阶级内部不同政治派 别的就建立什么样的政治体制的斗争
法国共和制 德国君主立宪制Leabharlann 不同相 同
皇帝(权力中心);皇位 世袭 ;皇权至高无上 皇帝任命宰相, 行政机构 行政权归总统;总 统权力受议会限制 只对皇帝负责 立法机构,作用较小;帝 议会的权 有立法权 国议会所有法案都须经皇 力和地位 (权力中心) 帝和联邦议会的批准 立法与行政 总统由议会选举产生; 皇帝集行政和立法大权 机关的关系 与议会相互制约 于一身,议会大受限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 国家政体 议会制共和制 ①都是资产阶级专政;②都实行政党政治 ③都是代议制的实现形式,都实行政权机构分立的原则 ④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
美国总统共和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比较(异)
国家
国家元首 名称
美国总统制 总统 选举
任期制 总揽行政权 总统
英国君宪制 国王
世袭 终身制 统而不治 首相
产生方式
任期
权限
政府 首脑称谓
产生方式
政府与议会关系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代议制)的 确立与发展概况
代议制:选民通过选举代表组成代表机关,间接参政议政,讨论决 定国家大事,行使国家权力的一种民主制度和组织形式。 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英国 君主立宪制 二元制君主立宪制:德国 总统制民主共和制:美国 民主共和制 议会制民主共和制:法国
考点一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探究三 责任内阁制的形成与影响
责任内阁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由首相为首的内阁总揽国家行政权力并向议会 集体负责,受议会监督的一种国家政权组织形式;在这一形式下,国王 “统而不治”,是国家的象征,在形式上任命内阁。
材料一 乔治一世(1714-1727在位)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 ,对英国事务也不感兴趣。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 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多数党领袖、财政大臣罗伯特• 沃波尔(辉格党)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内阁首相。 ——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根据材料一结合教材, 从乔治一世开始行政权发生什么变化? 责任内阁制下什么先例形成? 变化:行政权逐渐由国王向内阁转移;内阁开始由首相主持; 先例:国王不参加内阁会议,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任首相组建内阁 的范例形成;责任内阁制开始形成。
专 题 三
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 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考点
(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的颁布;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1832年议会改革;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 (2)美国的联邦制及共和政体的确立 美国独立之初的严峻形势;1787年宪法的颁布;美国的联邦制以及 共和政体的确立。 (3)德国的统一与德意志帝国的政治体制。 德国的统一和德意志帝国的建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 及其历史影响。 (4)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历史作用 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主要特征;资产阶级代议制在西方 政治发展中的作用。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近代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与发展第七单元近代西⽅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确⽴与发展第7课英国君主⽴宪制的建⽴(⼀)(⼆)重点难点重点掌握英国君主⽴宪制的确⽴经过及分析理解其主要内容、特点难点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作⽤(三)教学内容单元导⼊:提问:英国君主⽴宪制是怎样建⽴的?背景知识:1.英国的封建制度西欧中世纪实⾏的是封建等级制度。

国王与领主的关系是主⼈与附庸的关系,即以⼟地分封为基础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国家四分五裂,王权衰微。

封建社会后期在实现国家统⼀的过程中王权逐渐强⼤起来。

2.英国议会的形成13世纪,英国议会制度的开始萌芽,14世纪以后,议会逐渐分成上下两院:上议院由贵族和教会代表组成,⼜称贵族院;下议院由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称平民院。

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新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势⼒不断加强,下院的权⼒不断扩⼤。

根据规定,国王征税必须取得议会同意。

英国资产阶级⾰命时,议会成为了资产阶级同斯图亚特王朝⽃争的阵地。

⼀. 英国资产阶级⾰命 1、英国资产阶级⾰命的背景17世纪初,英国资本主义有较⼤发展,出现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但斯图亚特王朝实⾏专制统治和宗教迫害,触犯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

2、过程:⼆. 议会权⼒的确定 1.《权利法案》①颁布时间:1689年②主要内容:以法律条⽂限制国王的权利,保证议会的权利问题探究:阅读《权利法案》的部分条⽂,分析《权利法案》限制了国王的哪些权⼒?“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法律或停⽌实施之僭越权⼒,为⾮法权⼒。

凡未经议会准许,借⼝国王特权,为国王⽽征收,或供国王使⽤⽽征收⾦钱,超出议会准许之时限或⽅式者,皆为⾮法。

设⽴审理宗教事务之钦差法庭之指令,以及⼀切其他同类指令与法庭,皆为⾮法⽽有害。

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此外还保证了议会的哪些权⼒?⽴法权司法权财政和税收权军权议会议员之选举应是⾃由的。

议会内之演说⾃由、辩论或议事之⾃由,不应在议会以外之任何法院或任何地⽅,受到弹劾或询问。

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专题八: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

与国会或议 总统无权解散国会,国会可 会的关系 依法弹劾总统,二者平行, 但相互制约 任期 四年一届,连任不超过两届
知识拓展:2、比较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和美国总统共和制。
比较项 政府首脑 国家元首及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地位 异 权力中心 政府产生方式 国家元首、议会、政 府之间的关系 英国议会制君主立宪制 首相 国王,世袭 美国总统共和制 总统 总统,间接选举,有任期
2.19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在工业革命大背景下,英国通过1832年议会选举改革使君主立宪制完善。 ②法国政体经历反复变迁,直至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才以法律 形式最终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③德意志在三次王朝战争完成统一的基础上,1871年颁布德意志帝国宪法, 确立了专制主义色彩浓厚的君主立宪制。 ④美国通过南北战争进一步巩固了联邦制。 特征: ①资产阶级革命、改革深入进行, ②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美进一步完善、扩展, ③资产阶级统治在欧美全面确立。
★知识拓展: 1.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的比较。 项目 权限 美国总统 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军队 总司令 全国选民间接选举产生 英国首相 政府首脑
产生方式
议会选举中获多数票的政党领袖 担任
首相对议会负责,议会可以罢免 首相,首相也可以向国王建议解 散议会,两者相互牵制 只要能保住议会多数党地位,即 可连任

17-18世纪英美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发展和19世纪资产阶级代议制在 欧洲大陆的扩展。 1、17-18世纪欧美政治: 线索: ①1688年“光荣革命”后的英国通过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18世纪上半 期责任内阁制形成,君主立宪制逐步确立。 ②独立战争胜利后的美国制定了1787年宪法,确立了联邦制、总统制和共和 政体,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③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先后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和 共和政体。 特征: 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北美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为典型的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资本主义政治的基本原则开始确立,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开始确立、 初步发展,欧美向民主化、法治化社会过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权任免,解散议会,决定对外战争
3、皇帝任命宰相,主持内阁工作,对皇帝负责4、议会立法须得到皇帝批准
政府首脑
首相
总统
总统
宰相
产生
下议院多数党派领袖担任,国王任命
同上
同上
皇帝任命
职权
1、掌握国家行政权,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一会负责
2、有权提名内阁成员,决定国家主要政策3、通过议会掌握立法权4、内阁成员集体负责,与首相共进退
5、议会可以罢免首相,首相可以解散议会重新选举,两者相互牵制。特点:责任内阁制度(18世纪中期形成)
宰相主持内阁会议,只对皇帝负责。
议会
上议院:贵族,教会代表组成。下议院: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乡绅和市民代表组成。
参议员:每州2名,6年
众议员:各州比例选出,2年
参议员:间接选举,9年
众议员:直接选举,4年
为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推动德国进入历史发展新时期,促进德国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2、带有浓厚的封建残余和军事专制色彩,民主是脆弱的。
国家元首
国王
总统
总统
皇帝
产生方式
世袭
选民间接选举(4年)
参议院和众议院联席会议选出
世袭
职权
“临朝不理政”“统而不治”国家统一的象征,英联邦首脑
1、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军队司令
近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
类别
英国
美国
法国
德国
政体
君主立宪制
总统共和制
民主共和制
君主立宪制
背景
总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日益壮大,要求冲破封建统治的束缚,建立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完成,资产阶级和新贵族掌握政权,议会权力增大。
美国独立战争后实行联邦制,中央软弱无能,导致社会动荡,资产阶级要求强化中央集权。
三权分立,“分权和制衡”的原则,相互制约
总统和参议院有很大权力,相互制约
民主立宪是虚,君主专制是实,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
影响
总的1:以选举和议会立法为主要特征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度,使欧洲启蒙移动与民主思想由理论伏诸实施。2:从政治体制上对君主专制政治予以否定和代替的,成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顶梁之柱。3:毕竟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有一定的局限性。
联邦议会:各邦代表组成
帝国议会:选举产生,作用很小
2、掌握国家行政权
3、有权提名任命高级官员
4、有权和外国缔结条约,经国会批准
5、总统对宪法负责,有权否决法律,但2/3国会议员复议既有效,无权解散国会
1、掌握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行政大权是国家元首,军队最高统帅
2、有权任命任命部长等高官,缔结条约,实行特赦免
、经众议院同意任命内阁
4、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
1、皇帝掌握国家大权,国家元首,军队统帅
1、法国大革命沉重打击封建势力
2、1870年普法战争后,法兰西第三共和国成立,在广大人民的坚决拥护下,确立了共和政体。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德国完成了统一。
建立标志
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1787年宪法的颁布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1871年得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特点
议会权力至上,君主统而不治,以议会内阁为核心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民主,避免了独裁统治。2、它代表了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历史的一大进步。3、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国家,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树立了政治模式。
1、确立了资产阶级的民主政治,避免了权力过于集中,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2、有利于协调社会矛盾,稳定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保证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3、将启蒙思想和美国现实相结合,确立了共和政治体制,为许多国家效仿。4、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