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新闻史四

合集下载

外国新闻史资料

外国新闻史资料

三社四边协定:从19世纪50年代起,欧洲三大通讯社即哈瓦斯社、路透社和沃尔夫社,就有够一些交换股票行情的双边协定,1859年达成协议,相互交换新闻,并大致规定各以本国为发行新闻的范围,互不侵犯。

可是后来它们的业务日益越过国界,而且同殖民扩张的进程相联系,经过十来年的激烈争夺,把世界新闻市场基本分割完毕。

为了确认既成事实和各自的垄断范围,1870年1月17日他们签订了“连环同盟”协定。

该协定以三大通讯社为主,美国的纽约联合新闻社虽然也参加,但不能插足美国以外的地区,所以通常被称为“三社四边协定”。

每日纪闻:古罗马时期,执政官尤列乌斯•凯撒下令将元老院及公民大会的议事记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一块涂有石膏的特质木板上,并将其张贴在公共场所,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

马克思办报思想:①深刻地阐发了新闻出版自由的思想,重视出版自由在政治民主中的地位②提出“人民报刊”的思想,指出人民报刊代表人民意志,是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者,人民精神的英勇的喉舌和无所不在的耳目。

《新莱茵报》办报思想和特色:①坚持无产阶级立场,把宣传革命纲领作为首要任务②联系群众,代表人民,积极指导运动③强烈的革命爱憎,鲜明的战斗风格普利策的《世界报》的业务活动的特点:①注重社会热点问题的评论和报道,揭露时弊,反映民情,提倡改革②大量刊登社会新闻、警事新闻、人情味新闻,并采用煽情主义和耸人听闻的手法,吸引读者普利策办报特点:①以国内外重大重大新闻骨干,辅以轻松或有刺激性的新闻以吸引读者②发起社会运动,推动改革,扩大影响③重视社论,以支持新闻报道④篇幅多、报价低⑤广泛运用新闻图片⑥重视报纸发行,用各种奖励办法扩大销路列宁办报思想:①关于党报的宣传组织作用,报纸不仅是集体的宣传员和集体的鼓动员,而且是集体的组织者②关于报刊的党性原则,无产阶级党报应该明确坚定地宣传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③关于新闻出版自由,列宁十分重视新闻出版自由对无产阶级的重要性,强调新闻出版自由的阶级性质,批判资产阶级出版自由的虚伪性④关于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务,在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经济建设以后,列宁提出了“报纸刊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工具”的新方针。

外国新闻史总结

外国新闻史总结

英国新闻史一,新闻出版业受到控制皇家特许制度:1528亨利八世下令限制印刷业的发展1538正式建立皇家特许制度1557皇家特许出版公司,规定只有经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出版星法院法令:1570伊丽莎白女王将参议员司法委员会改为皇家出版法庭即是“星法庭”1586颁布星法院特别法令,专门管制印刷出版活动,直到1640知识税:1712英国国会通过印花税法案,规定根据版面的大小收税还规定了广告税、纸张税,统称为知识税津贴制度:政府向报人发放津贴,实质是政府用津贴收买报人煽动诽谤法成型过程:一阶段1704到1730沿袭17世纪司法原则,凡是指责攻击国王内阁大臣的人都犯有山东诽谤罪;二阶段1730到1760陪审团对煽动诽谤罪进行判决,可不受政府约束;三阶段1760到1780在约翰威克斯案和朱尼斯匿名信案的影响下,新闻出版获得一定自由;四阶段1780到1792司法界对诽谤罪审判和构成要素产生争议,最终通过了“法克斯诽谤法案”是各方面的妥协;二,资产阶级革命前后的新闻业概况查理一世时期:革命之初,压制新闻出版的措施失效,出现众多报纸保皇派的《宫廷信使》革命派的《英国信使》克伦威尔独裁时期:对出版业采取严厉的管制措施,回复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只剩两家忠于他的报纸《公众情报员》《政治信使》查理二世复辟时期:封建王朝掌握新闻,保皇派报刊兴起1662特许制法令光荣革命后:资产阶级正式执政,皇家特许出版公司名存实亡1694废除特许制法令三,革命期间重要人物1威廉·卡克斯顿:1476英国第一家印刷所1480发传单推介宗教书,英国广告业创始人1481第一本图解英文百科全书《世界镜鉴》2撒尼尔·巴特:1605出版不定期新闻书《约克郡谋杀案》与人合作创办《每周新闻续编》3约翰·利尔本:生而自由的约翰,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平均派领袖,代表小资产阶级和农民利益,信仰天赋人权主张民主自由;《约翰的呼声》《贵族暴政的剖析》《弹劾克伦威尔及其女婿埃尔顿的叛国行为》;号召平民为“人民公约”斗争;他的自我辩护为发表批评政府的言论而不算犯罪提供了先河;4约翰·米尔顿:莎士比亚之后英国最伟大的诗人,资产阶级政治家宣传家;信仰人文主义,游历欧洲;《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再为英国人民声辩》《论出版自由》《论出版自由》内容:不能因禁坏书而误禁好书,时间和理性可分辨善恶真伪,真理不败意义:有时代局限但依然是人类思想史、新闻传播史上的重要成果新闻自由主义的理论基石与现代报刊的“社会责任论”不矛盾,主张以良知理性为依据5约翰·洛克:《政府论》《人类理智论》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博爱,是《人权宣言》《独立宣言》的理论依据6丹尼尔·笛福:英国第一位职业记者1704创办《评论》周刊参与编辑、撰稿多家报刊,多次因诽谤罪入狱《鲁滨逊漂流记》连载于《每日邮报》7乔纳森·斯威夫特:1710创办《考察者》1726《格列拂游记》四,十六至十八世纪重要报刊1《牛津公报》(或《伦敦公报》)2《每日新闻》:1702马利特在伦敦创办;英国第一家日报;最早提出客观报道原则,巴克利沿袭报道事实不加评论的传统;1735与《自由英国人》《伦敦新闻》合并为《每日公报》,归属保守党,世界上最早的政党报纸3《泰晤士报》1785五,十九世纪英国新闻1十九世纪新闻传播的条件:交通电讯事业的发展自由主义理论知识的普及和深入知识税的废除2关于《泰晤士报》:1785元旦约翰·沃尔特伦敦创办(《每日寰球记录报》);1788定名《泰晤士报》;因详尽迅速报道国内外新闻,国会辩论实况而引人注目;1789因及时报道法国大革命而获得更高声望;3《泰晤士报》的独立:沃尔特二世时期,《泰晤士报》独立并具权威地位;英国第一大报全面改革:经营上重视广告和发行收入;报道上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注重独家新闻;言论上坚持独立性;重视新技术,蒸汽印刷机、轮转印刷机;4《泰晤士报》重要人物:托马斯·巴恩斯:1817任主笔力求全面真实的反映社会舆论,在同政党政府保持距离的同时倾听大众的声音,大量刊登读者来信使报纸在民众中的影响超过了政府;约翰·德莱恩:驾驭文字的能力强,细致的观察者,客观不带个人感情威廉·拉塞尔:1854作为记者随军报道克里米亚战争,为《泰晤士报》赢得声望1856采访印度士兵叛乱事件1861报道南北战争,受林肯接见其工作显示了记者的独立性和报纸的价值5《每日电讯报》:廉价报纸1855斯莱上校创办半价报纸,摩西·莱维改为便士报;劳森改革使其成为英国最重要的报纸之一;劳森改革:扩大报道范围,重视社会新闻、独家新闻、趣味性;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排版方法,大字多行标题;重视人才,拥有很多一流记者、作家;在当时的英国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与《泰晤士报》相似但更保守;6路透社:1852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初期业务是把欧陆的金融信息汇编成路透社快讯售给银行、股票商等;1858以电气新闻的名义发出第一份供报纸广泛采用的新闻;早期成就:简讯的样式;抢先发布消息的程序标明消息负责人19世纪50年代与哈瓦斯社、沃尔夫社达成交换新闻的协议;19世纪六七十年代逐步开辟远东和近东通讯市场;20c后的发展:战后吸收了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入股,成为一家跨国公司;坚持公正、独立和自由,但其政治立场很大程度上受英国政府影响;7早期工人报刊:《贫民导报》:最早的工人报刊,最先评价空想社会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反对知识税最早的便士报之一《北极星报》:宪章派的机关报,最优秀的工人报纸,坚持政治斗争,持国际主义立场六.二十世纪英国新闻传播1北岩:威廉·哈姆斯沃斯1896《每日邮报》“售半便士的便士报”1908买下《泰晤士报》,还包括《每日镜报》《观察家报》等《每日邮报》特点:全面报道社会生活,增加娱乐和社会新闻,服务于全社会各阶层;明确新闻报道的原则:解释、简洁、清新根据读者需要不断改进报纸的版面和内容坚持独立原则和报业集团化经营管理这是其成功原因,也标志着英国报业现代化的完成;1918北岩担任英国政府对敌宣传部总监;一战时的心理战主要利用报纸传单,二战时为广播;2二战时期的新闻宣传:政府恢复宣传部消极控制与积极利用实行新闻检查制度3二十世纪的《泰晤士报》第二次巅峰:19c后期,大量新兴报纸出现,《泰晤士报》墨守陈规发行量下降;1908北岩买下《泰晤士报》,任命道森为主编,发行量恢复20c30年代与《纽约时报》齐名第三次巅峰:1981默多克买下《泰晤士报》调整:力求新颖,严肃性与可读性的平衡,总体风格进一步软化;内容上扩大报道范围,重视言论和独家的前提下加入社会娱乐等内容经营上采用降价、赞助公益活动等手段;管理上注重人才的年轻化和国际化;调整主要是在竞争手段上,内容上变化不大,政治性报道未减少4关于BBC:1922马可尼公司联合西方电气公司等五家无线电企业组建英国广播公司后政府组建收听委员会,采用公共企业形式运营,既不依赖政府又不盈利1927正式改组为公营的英国广播公司,享有皇家特许经营权BBC广播战时的宣传特征:播送新闻态度非常冷静消除敌我感情,以中立态度进行报道新闻和解说的内容丰富经常采用敌友报纸上的评论对时事进行解说,或驳斥对方迅速请专家出面避免纯正的英国口音,使用谁都能听的懂的英语BBC的竞争:1954议会通过《电视法案》,允许经营商业电视台(独立电视局后改为独立广播局)打破了BBC独占电视行业的局面1955独立广播公司伦敦电视台1973成立私营的伦敦广播公司BBC宗旨:力求达到最高的节目品味水准,在所有的广播电视新闻节目中坚持公正客观准确节目编辑制作的目标:提供优质的信息、教育、娱乐节目,提供全面准确公正的新闻与信息服务支持鼓励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才智,将英国文化的所有形式展现在节目中反映英联邦不同阶层和不同文化的面貌,向少数民族受众提供其感兴趣的节目注意在不同信仰之间保持平衡,尽量满足国内外各方面受众的需求节目制作原则:坚持公正准确不偏不倚的立场随时了解受众对节目品味水准的评价;杜绝侵权正确描述所有社团和群体的生活状态,力戒歧视和偏见具体措施:在黄金时段播出比其他电视台更多的时事类节目收集吸收受众的来电来信并及时根据受众意见改善节目有针对性的向少数民族的观众听众提供节目日本新闻史一,开端:1868明治维新,报业开始发展1869第一个新闻法《报纸印行条例》1879第一份日报《横滨每日新闻》政府对报业的扶持:公费订报设立读报栏和报纸阅览室实行邮政优惠政策设立报纸读解会、报纸纵览所1881政党纷纷成立,各党创办机关报政党报纸特点:报纸与政党同一化读者与记者同一化存在时间很短二,日本的重要报纸:1《朝日新闻》:1879大阪创刊,早期为插图小报,以不偏不党为原则1888东京,增印《东京朝日新闻》,1940统称《朝日新闻》1200万发行,在北京、曼谷、伦敦、华盛顿、开罗设有五个新闻总局2《读卖新闻》:1874东京,初为市井小报,持“俗谈平话”方针,以刊载通俗小说为主1942与《报知新闻》合并更名《读卖报知》1946回复刊名《读卖新闻》报纸政治立场倾向于右翼3《每日新闻》:1872《东京日日新闻》1911与《大阪每日新闻》合并,1943采用现名以中立和独立为办报原则,“争论之下,真理显现”4《日本经济新闻》:简称《日经》或《日经新闻》以财经新闻为主,是日本公认的在政治经济方面相对权威而较少政治派系色彩的报纸5《产业经济新闻》:由富士产经集团旗下的产业经济新闻社发行前身是1993大阪创立的《日本工业新闻》自称“不避讳、不一窝蜂,讲重点的报纸”三,日本的通讯社最早的通讯社:1887东京急报社现在重要的:共同社1945日本最大;时事社1945四.关于NHK:日本广播协会(公共广播电视公司)1926东京广播电台与CNN、BBC并列经营理念:广播技术的领先者;保持相对于政府和其他组织的独立性,以观众和听众的利益最高准则和目标NHK环球广播网:NHK对外广播电视传播的总成由三种广播电视机构组成:NHK环球广播网TV,NHK环球广播网收费电视频道。

外国新闻史

外国新闻史
巴西新闻业的现状和挑战
巴西的新闻业面临着经济压力、政治环境和文化差异等挑战,同时也展现出了数字化、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新的发展趋势。
巴西的新闻业发展
阿联酋新闻业概述
阿联酋的新闻业是阿联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阿联酋社会的演变和发展。从20世纪初的广播和电视到现代的数字化媒体,阿联酋新闻业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
澳大利亚的新闻业发展
要点三
澳大利亚新闻业概述
澳大利亚的新闻业历史悠久,起源于19世纪中叶,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新闻体系。
要点一
要点二
澳大利亚新闻业的发展阶段
澳大利亚新闻业的发展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殖民地时期、联邦时期、电视时代和互联网时代。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澳大利亚新闻业的现状和挑战
日本的新闻业发展
在二战期间,日本新闻业受到严格控制。军国主义势力通过审查和限制新闻手段,操纵舆论,使民众对外部世界产生怀疑和误解。
二战后,日本新闻业开始重建,逐渐走向自由化。在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日本出现了大量自由报刊,新闻自由得到了保障。
明治维新后的报业起步
二战期间的新闻控制
战后重建与新闻自由
阿联酋的新闻业发展
阿联酋新闻业的发展阶段
阿联酋新闻业的发展可以分为殖民地时期、独立运动时期、现代化时期和互联网时代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发展背景。
阿联酋新闻业的现状和挑战
阿联酋的新闻业面临着经济压力、政治和文化差异等挑战,同时也展现出了数字化、社交媒体和自媒体等新的发展趋势。
谢谢您的观看
一战与二战中的新闻业
一战和二战中,法国的新闻业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战争期间,报纸成为了宣传战争思想、组织民众的重要工具。同时,战地记者的出现让人们能够更加及时地了解战争进展。

外国新闻史复习资料

外国新闻史复习资料

综合练习名词解释报团:是一个在两个以上城市,拥有两种以上日报的报业公司。

形成于19世纪80年代初的美国斯科利普斯报团,是世界上第一个报团。

报团的出现,表明新闻事业走向垄断的趋势,这乃是20世纪新闻事业最重要的发展。

星法院:1570年,伊丽莎白一世将枢密院的司法委员会改组为直属女王的皇家出版法庭,即“星法院”,以加强封建统治,组成人员包括枢密院人员和大法官三人。

规定只有经过女王特许的印刷商才能成为会员,只有公司会员和其他特许者才能从事印刷出版。

星法院颁布特别法令,也就是著名的“星法院法令”,严厉管制出版活动,如一切印刷品均须送皇家出版公司登记。

《新莱茵报》:《新莱茵报》是1848年欧洲资产阶级革命浪潮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德国科伦创办的日报,自1848年6月出版至1849年5月停刊。

为了继承《莱茵报》的革命传统,又表明两者的区别,所以命名为《新莱茵报》。

这是历史上第一张马克思主义的日报,它积极宣传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革命纲领,联系群众,指导斗争,为当时的革命运动做出了重要贡献。

黄色新闻:19世纪末期,美国的《世界报》、《纽约新闻报》竞相采用煽情主义手法吸引读者。

由于这两家报纸都有以“黄孩子”为主人公的连环画,于是人们把它们称为黄色报纸,把两报惯用的煽情主义手法称为黄色新闻。

黄色新闻在煽情主义基础上发展而来,注重犯罪、丑闻、流言蜚语、离婚、性等问题,强调灾害和体育新闻报道。

黄色新闻是报业追逐利润不择手段竞争的产物。

北岩:是英国现代新闻事业的创始人。

原名艾尔弗雷德·哈姆斯沃思,是20世纪初英国著名报人,被皇家封为北岩爵士。

19世纪末创办了《每日邮报》,采用适应时代需要的办报方针,获得很大成功,成为英国现代报业之开端。

他还以该报为基础组建了英国最早的报团,开始了英国报业垄断化的进程,被人称为“舰队街上的拿破仑”。

新闻信:是指传递、交流信息的公私信件,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广的手写传播形式,早在公元前500年,古罗马就开始有新闻信。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外国新闻史详细重点

新闻事业:新闻事业是一种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

换言之,新闻事业是人类传播交流活动中的特定项目,是社会生活达到一定水平时的产物。

作为有组织、有规模、有目的的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事业至今大约五百年的历史。

但是新闻事业所附着的人类传播活动,是同整个人类历史进程一样古老的。

新闻活动:人们为沟通客观世界新近变动的情况所进行的一切活动。

政党报刊1、随着议会民主和多党政治体制的确立,不同党派纷纷创办或控制报刊,作为政治斗争工具,宣传政见,争取舆论,甚至党同伐异,激烈论战。

2、经济上因报价贵,发行量少,没有广告收入,只好依赖执政的或在野的政党。

1、政治上有明显的倾向性2、内容上侧重于时政新闻和言论3、读者对象主要是政界和上层人士。

从政党报刊的特点看,他们是政论报刊的发展。

廉价报纸:是指工业革命后各国先后出现的面向社会中下层的通俗小报,因售价低廉而得名。

世界上第一家成功的廉价报纸是1833年由本杰明.戴在纽约创办的《太阳报》。

出现的原因:1.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人口迅速集中,为报纸大量发行流通提供了条件。

2.经济的发展需要普遍提高劳动者素质,于是教育有所普及,粗通文字的平民增多,形成了新的广大读者群。

3.阶级力量发生新的变化,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同时在扩大,这就推动了各国政治变革的进程,是办报的政治环境逐步改善。

4.高速轮状印刷机的产生,降低了印刷成本,报纸印的更快更多。

5.随着工商业的繁荣,广告数量大为增加,广告费收入成为报社的主要来源,报纸廉价销售成为可能。

特点是:1.政治上标榜独立,不受制于某个党派。

2.经济上,自主经营不依赖政府或政党的津贴。

3.读者对象为贫民大众,也称大众化报纸,这是一种新型的资产阶级商业报纸。

4.内容上,注重地方新闻、社会新闻以及各种消闲性、趣味性的软新闻。

5.形式上,文字通俗版面活泼可读性强。

6.经营上完全商业化,大量刊登广告以此来降低售价扩大发行,进而赢得更多的广告。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

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课后习题第一编封建集权主义时代的新闻传播事业史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集权主义2.自由主义3.新闻事业4.新闻体制二、简答题1.简述集权主义传播事业的基本思想与理念。

2.简要阐明集权主义新闻传播模式的基本特征。

第一章西欧专制君主型传播事业体系封建时期的英、法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特许出版独占制度2.皇家特许出版公司3.《公报》4.《信使报》5.《学者报》6.黎塞留7.皇家出版法庭二、简答题1.西欧封建王权对当时的新闻传播事业有哪些影响?2.评析英国封建时期的印刷行业特许独占制度。

三、论述题1.评析英、法两国历史上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2.试分析英国都铎时期特许垄断出版管理体系的观念、特征、功能与历史影响。

第二章贵族分封制传播事业体系德意志封建时期的传播事业史【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手抄新闻(新闻信)2.古登堡3.《法兰克福新闻》周报二、论述题1.试分析德意志封建贵族领主制新闻传播体系的特色。

2.为什么说近代德意志新闻传播体系能够成为人们分析新闻事业形成机制的一个“历史标本”?第三章殖民地型传播事业体系北美十三州传播事业史(1607-1765)【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国内外公共事件》报2.《波士顿新闻信札》3.《新英格兰报》4.曾格案件二、简答题1.詹姆斯·富兰克林对美国早期新闻事业的贡献是什么?2.曾格案件的价值与意义是什么?三、论述题1.试评析曾格案件的历史地位与贡献。

2.试评析北美十三州殖民地型的集权主义传播事业。

第二编自由竞争时期的资本主义新闻传播事业史(17世纪中叶——20世纪末叶)导言【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米尔顿2.托马斯·杰斐逊3.约翰·密尔4.《论出版自由》5.《论自由》二、论述题1.近代资产阶级报业发展过程中贯穿着怎样的基本矛盾?其发展主要经历了哪些阶段?大致轨迹怎样?2.资产阶级新闻出版自由的口号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米尔顿和杰斐逊分别为此作出了什么贡献?应该给予怎样的历史评价?第四章渐进的改良之路英国资本主义传播事业新体系的确立历史(1640-1861)【练习题】一、名词解释1.约翰·威克斯2.“知识税”3.《福克斯诽谤法案》4.“朱尼尤斯信件案”5.秘密津贴制度二、简答题1.简要分析评价英国新闻史上的“知识税”的产生背景、作用与影响。

自考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汇编

自考外国新闻史名词解释汇编

第1章外国新闻事业的起源l、《每日纪闻》公元前59年,古罗马执政官凯撒为争取舆论支持,下令公布元老院及公民大会议事纪录,用尖笔书写在罗马议事厅外特制的木板上,后人称之为《每日纪闻》。

这种原始形态的官方公报,在罗马时代断断续续存在过数百年,起了维护帝国统治的作用。

2、新闻信指传递新闻、交流信息的书信,有官方新闻信和私人新闻信两种。

流行于古罗马到中世纪时期,是西方古代历史上流传最久的手写新闻传播形式。

3、谷登堡德国美因茨的工匠,1450年前后研制成功适合西文特点的金属活字印刷技术,印出了《拉丁文文法》、《四十二行圣经》等书籍。

这种印刷术后来流传到欧美各国,对人类传播活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4、威尼斯小报历世纪流行于威尼斯和地中海沿岸的手抄小报,内容主要是商品行情、船期和交通信息,间或也报道政局变化、战争和灾祸消息,不定期发行,每份一个铜板。

5、新闻书历世纪流行于西欧的新闻印刷品,不定期出版,内容常为某些重大事件的报道,多为书本形式,在书店、集市或街头出售。

第2章发达国家近代报业的产生和发展1、皇家特许制这是英国封建统治者压制印刷出版的措施。

英王亨利八世1538年正式建立这项制度,规定所有出版物均须经过特许,否则禁止出版。

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17世纪末资产阶级革命结束时为止。

2、约翰·密尔顿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政论家和诗人,一历史上最早正式提出出版自由主张并加以深刻论述的人。

1664年他在国会发表《论出版自由》的演说,全面抨击出版检查制度,强调言论出版自由是人们与生俱来的权利,只有保障言论出版自由才能使真理在争论中战胜谬误。

3、“知识税”这是英国资产阶级统治当局压制印刷出版的手段。

18世纪初,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所有报刊征收印花税,使用的纸张征收纸张税,刊登的广告征收广告税,三者合称“知识税”。

这项规定沿用了100多年,经过报界和社会各界的长期斗争,至19世纪中期才陆续取消。

4、初创时的《每日电讯报》1855年创办于伦敦,在著名报人利维经营下,获得很大成功,成为当时著名的廉价报纸。

新闻史第四章

新闻史第四章

三、美洲非洲 • 在美国1907年斯克里普斯创办了合众社。 在合众社创办两年后1909年,美国赫斯特 创办国际社。1958年,合众社与国际社合 并为合众国际社。 • 加拿大最大的通讯社是加拿大通讯社,创 建于1917年。 • 巴西最早的通讯社创立于1931年8月20日, 创立了南方通讯社。
纯商业性通讯社, 纯商业性通讯社, 如路透社、 如路透社、哈瓦斯社 近代通讯社的三种 基本类型 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 合作社性质的通讯社, 如美联社和德新社 国营通讯社: 国营通讯社:塔斯社和新华社

--
现与发
© 2006 name of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章要点
1 2 通讯社的历史前提 西方四大通讯社的由来 “联环同盟”及其解体 联环同盟” 联环同盟
3
© 2006 name of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章要点
• •
• •

纽约新闻联合社,一开始就是以报纸之间合作 社性质的组织出现的;其存在和发展的目的,不 在乎营利,而在于为报纸提供消息。这也是现代 美联社与路透社、哈瓦斯社的重大区别。 美联社报道挑战者号失事

第三节 “联环同盟”及其解体 联环同盟”
• ☆“联环同盟”的缔结: 联环同盟” 联环同盟 的缔结: • 19世纪60年代,哈瓦斯通讯社、沃尔夫通讯社和 路透通讯社分别在法国、德国、英国政府的支持下, 发展成为国际性通讯社。 它们竭力扩大和争夺市场, 到60年代末基本上把世界新闻通讯市场分割完毕。 • 为了确认既成事实和彼此的垄断权与势力范围, 1870年1月7日,路透、哈瓦斯和沃尔夫三方签订了 “联环同盟”协定,美联社也参加了该协定,所以又 称 “三社四边协定”,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 三社四边协定” 把世界划分为四大势力范围, 在每一势力范围内, 在每一势力范围内,只由一家通讯社负责新闻的采访 与发布。 与发布。 • 由此,四大通讯社垄断了世界新闻市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报》
托马斯·巴恩斯:1810年来到《泰晤士报》, 托马斯 巴恩斯:1810年来到《泰晤士报》, 巴恩斯 年来到 1817年当主笔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 1817年当主笔力求真实全面地反映社会 舆论,在同政党、政府保持距离的同时, 舆论,在同政党、政府保持距离的同时, 注重倾听大众呼声,《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 注重倾听大众呼声,《泰晤士报》上大 量刊登读者来信, 量刊登读者来信,它在民众中的影响超 过了政府。 过了政府。
1早期路透社的成就
虽然路透社不是最早成功的通讯社, 虽然路透社不是最早成功的通讯社,但 有几个重要的首创,包括: 有几个重要的首创,包括: 简讯的样式 抢先发布消息的程序(1859年 抢先发布消息的程序(1859年2月 ) 标明谁是对消息负责的人 19世纪50年代起,与斯蒂法尼和哈瓦斯、 19世纪50年代起,与斯蒂法尼和哈瓦斯、沃 世纪50年代起 尔夫社达成交换新闻的协议;19世纪60、70年 世纪60 尔夫社达成交换新闻的协议;19世纪60、70年 逐步开辟了近东和远东的通讯市场。 代,逐步开辟了近东和远东的通讯市场。
南丁格尔
Nightingale 1820~1910 受《泰晤士报》的影响 奔赴克里米亚战场。 探索创立了“现代护 理法”
《泰晤士报》事实性报道实例 泰晤士报》
1860年10月 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泰 英法联军占领圆明园。《泰 。《 晤士报》的随军记者报导: 晤士报》的随军记者报导: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在进入皇宫 在场的每个军人都掠夺很多。 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 的宫殿后,谁也不知该拿什么东西。为了拿 金子,而把银子丢了, 金子,而把银子丢了,为了拿镶有珠玉的时 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 钟和宝石,又把金子丢了,无价的瓷器和珐 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琅器,因为太大不能运走,竟被打碎。” 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 “倾刻工夫,几十处地方,都冒出了一缕缕 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聚成一团团 的浓烟密雾,不久这缕缕的烟, 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 的烟,后来又集合为弥天乌黑的一大团,万 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 万千千的火焰,往外爆发出来,烟青云黑, 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 掩蔽天日,所有庙宇、宫殿、古建筑,被视 为帝国神圣庄严之物, 为帝国神圣庄严之物,其收藏着的历代富有 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皇家风味的精美物品,都付之一炬了。”
约翰·德莱恩 德莱恩( Delane) 2 约翰 德莱恩(John Thadeus Delane) :接 替巴恩斯做主笔,建立起牢固的“独立”传统, 替巴恩斯做主笔,建立起牢固的“独立”传统, 泰晤士报》的声望达到顶峰。 使《泰晤士报》的声望达到顶峰。 他对文字的驾驭可谓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他对文字的驾驭可谓随心所欲,挥洒自如; 在他笔下,词语时而如飞流直射, 在他笔下,词语时而如飞流直射,时而又百般 隐晦曲折,全看情形需要和他的目的而定—— 隐晦曲折,全看情形需要和他的目的而定 令想要模仿这种效果的女性小说家们望尘莫及” 令想要模仿这种效果的女性小说家们望尘莫及” 这个声音不惧怕压力, “ 这个声音不惧怕压力 , 它蕴含着政府般的 威严,又传递出独立不倚的精神; 威严,又传递出独立不倚的精神;唐宁街在它 面前发抖,英格兰人民乐于倾听它的声音, 面前发抖,英格兰人民乐于倾听它的声音,因 为它不是别的, 正是《 泰晤士报》 的声音” 为它不是别的 , 正是 《 泰晤士报 》 的声音 ” ——弗吉尼亚 伍尔夫 : 《 伍尔芙随笔全集 》 , 弗吉尼亚·伍尔夫 伍尔芙随笔全集》 弗吉尼亚 2057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057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2《泰晤士报》的独立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成为独立报纸并确立权威 泰晤士报》 地位是在沃尔特二世时期。 1803年主 地位是在沃尔特二世时期。在1803年主 持报纸, 泰晤士报》进行全面改革: 持报纸,对《泰晤士报》进行全面改革: 1、经营上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2、在 经营上依靠广告和发行收入。 报道方面,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 报道方面,大量刊登国内外要闻,重视 独家新闻。 在言论方面, 独家新闻。3、在言论方面,坚持独立原 重视新技术, 则。4、重视新技术,率先采用蒸汽印刷 轮转印刷机。这些改革使《 机、轮转印刷机。这些改革使《泰晤士 发展成当时英国第一大报。 报》发展成当时英国第一大报。
四 路透社的发展
1851年 朱利叶斯 路透创办于伦敦 路透创办于伦敦。 1851年,朱利叶斯·路透创办于伦敦。初期主要 业务是把欧洲大陆的金融消息汇编成 “路透 社快讯”向银行、公司、交易所、股票商出售。 社快讯”向银行、公司、交易所、股票商出售。 1858年10月 电气新闻” 1858年10月8日,以“电气新闻”的名义发出 第一份供报纸广泛采用的新闻: 第一份供报纸广泛采用的新闻: 柏林十月八日下午四时七分电) (柏林十月八日下午四时七分电)普鲁士 官方通信宣布,国王鉴于需要, 官方通信宣布,国王鉴于需要,已委托普鲁士 王子在他(国王)恢复健康以前担任摄政王, 王子在他(国王)恢复健康以前担任摄政王, 并按照他自己的意见全权行事。 并按照他自己的意见全权行事。 据料,将公布这项决定的必要材料。 据料,将公布这项决定的必要材料。 议院大概将于本月二十日举行会议。 议院大概将于本月二十日举行会议。
五 早期工人报刊
《贫民导报》(Poor Man`s Guardian 1830贫民导报》(Poor 1830》( 1835)是最早的工人报刊, 1835)是最早的工人报刊,最先评介空想社会 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抵制知识税。 主义,要求工人阶级的出版自由,抵制知识税。 也是最早的便士报之一。 也是最早的便士报之一。 北极星报》( 》(The 1837) 《北极星报》(The Northern Star 1837)是 宪章派的机关报。是最优秀的工人报纸。 宪章派的机关报。是最优秀的工人报纸。坚持 政治斗争,声援别国的工人斗争, 政治斗争,声援别国的工人斗争,持国际主义 立场。 立场。
2 二十世纪以后的发展变化
英国路透社股东除了英国报联社和报业 主联合会两家集体股东外, 主联合会两家集体股东外 , 战后又吸收 了澳大利亚新闻联合社和新西兰报联社 入股, 成了一家跨国公司。 坚持“ 公正、 入股 , 成了一家跨国公司 。 坚持 “ 公正 、 独立和自由” 从政治上看, 独立和自由 ” 。 从政治上看 , 路透社仍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政府的影响。 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英国政府的影响。
第二节 十九世纪的英国新闻
一 十九世纪新闻传播的条件 1 交通电讯事业的发展 2 自由主义理论的普及和深入 3 知识税的废除

1
十九世纪的《泰晤士报》 十九世纪的《泰晤士报》
1785年元旦创刊, 1785年元旦创刊,创办者为伦敦的煤炭 年元旦创刊 大王约翰·沃尔特 初名《 沃尔特。 大王约翰 沃尔特。初名《每日寰球纪录 》,后改为 后改为《 报》,后改为《每日寰球纪录报或泰晤 士报》(《世鉴日报》)。1788年3月定 士报》(《世鉴日报》)。1788年 》(《世鉴日报》)。1788 名为《泰晤士报》。 》。由于它详尽而迅速 名为《泰晤士报》。由于它详尽而迅速 的报道国内外新闻、 的报道国内外新闻、整版刊登国会辩论 实况而受人注目,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 实况而受人注目,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 ,《泰晤士报 泰晤士报》 命,《泰晤士报》及时报道了大革命时 期的重大事件,开始形成良好的声望。 期的重大事件,开始形成良好的声望。
廉价报纸《每日电讯报》 三 廉价报纸《每日电讯报》
1855年斯莱上校创办时为“半价报纸” 1855年斯莱上校创办时为“半价报纸”。在摩 年斯莱上校创办时为 莱维手中成为便士报。 莱维·劳森 西 ·莱维手中成为便士报。 在爱德华 莱维 劳森 莱维手中成为便士报 在爱德华·莱维 时期发展为英国最重要的报纸之一。 时期发展为英国最重要的报纸之一。劳森进行 了一系列改革: 了一系列改革: 首先,扩大报道范围, 首先,扩大报道范围,重视社会新闻和独家报 重视趣味性。其次, 道,重视趣味性。其次,率先借鉴美国报纸的 版面编排方法,采用大字多行标题。再次, 版面编排方法,采用大字多行标题。再次,重 视人才,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 视人才,拥有当时英国许多一流的记者、作家、 评论家。在英国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 评论家。在英国严肃大报中发行量最大。 泰晤士报》相似,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与《泰晤士报》相似,言论上倾向于保守。
在《北极星报》以后,宪章派又创办过 《寄语人民》、《人民报》,得到了马 克思恩格斯的支持。 1847年,共产主义者同盟创办《共产主 义者杂志》
W·H. H.拉塞尔 3 W H.拉塞尔
拉塞尔( H.Russell)《 )《泰晤士 拉塞尔(William H.Russell)《泰晤士 早期著名记者,1820年出生于都柏 报》早期著名记者,1820年出生于都柏 作为驻外记者,报道1854 1854年的克里 林。作为驻外记者,报道1854年的克里 米亚战争;1857年,他被派往印度采访 米亚战争;1857年 英印军中印度士兵的叛乱情况;1861年 英印军中印度士兵的叛乱情况;1861年, 被派往美国报道南北战争, 被派往美国报道南北战争,受到林肯总 统欢迎。 统欢迎。他的工作显示了一个记者应有 的独立性。 的独立性。也反映了报纸的所具有的独 立性。 立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