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水质报告
巢湖水质报告

学号:**********论文设计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专业:化学师范班级:13级化学师范班学生姓名:**导师姓名:陈琛起止时间:2015/05/20至2015/06/03合肥师范学院2015 年 5 月20 日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摘要:科技不断发展,环境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恶化,尤其是水资源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巢湖是安徽省的饮水缸,具有提供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用水以及水产养殖、航运、旅游、蓄排水和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巢湖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部分研究人员,在2013年暑期就巢湖水环境做了细致的调查,包括取样,分析和问卷调查,据此对巢湖环境保护的实施及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巢湖,调查,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录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 (4)二、调查目的 (4)三、巢湖市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4)四、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现状 (4)五、城区河流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5.1 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5)5.2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5)5.3 氮、磷的累积 (6)六、对解决巢湖水质污染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6)七、结论 (7)参考文献 (7)附表 (8)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下游左岸,湖区面积760km2,流域面积为13486km2,人口887万。
流域地势总轮廓东西长、南北窄,有西高东低,中部低洼平坦,形成巢湖盆地的态势。
33条入湖河流纵横交错、呈放射状汇入巢湖,裕溪河为巢湖水入江的唯一通道。
巢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ºC,无霜期224~252d。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巢湖湖盆岸线188.66km,平均水位8.40m,平均深度2.5m。
平均入湖水量约为48亿m3,水面蒸发量则达到6.3亿m3,总用水量7.7亿m3。
巢湖流域水质现状及保护对策的调研报告

第16巷第3瑚污染防治技术巢湖流域水质现状及保护对策的调研高蓉菁。
张利民,邹敏(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南京210036)报告摘要:综述了巢湖的基本情况、历史演变“及存在的问题,回顾了“九五”期『日j采取的治理措施和取得的成果,提“l’”十//”朝间的治理计划与坝期目标,通过调研,有助于江苏省今后开展湖泊治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巢湖流域;概况;水污染;对策中圈分类号:X8209;X524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004—695X【2003)03—0088—02InvestigationReportonCurrentWaterQualityandProtectionCountermeasuresofChaoLakeBasinGAORong—jing,ZHANGLi—rain,ZHOUMin(JiangsuAcadem)’ofEnvironmentalScience,№埘ng,Jiangsu210036,China)Abstract:It,sdescribe,,ithegeneralsltuation.hislorica[backgroundandthepresentwaterqualityproblemsofChaoLakewhlthone¨rthefivebiggestfreshwaterlakesinChina.ItisreviewdthemainpollutioncnntmlofChaoIakeaudIheat,hievementsmadeduringtheninthmP—yearplanperiodfhecountemmasuresandtheexpectedwaterqualitytargetsdufitgthetenlhfive-yearphmperiodpointedoutThisinvestigationwillhelpfurtherde*elopcountermeasuresforlakepollutioncontrolinJiangsuprovinceKeywords:Chaolakebasin:Generalsituation:Waterpollution;CountemleB㈣s中日太湖水环境修复示范项目研究已开展r近两年,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一、引言巢湖作为我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扮演着重要的生态和经济功能。
然而,近年来巢湖水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为了全面了解巢湖水污染的状况及原因,本调查报告将对该问题进行深入调查和分析,以期为解决该问题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范围与方法本次调查主要涵盖了巢湖周边地区的水体污染情况,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勘查、样品采集和分析、统计数据分析等。
三、巢湖水污染状况1·水质指标分析通过对巢湖水体的采样和分析,发现其主要污染物包括重金属、有机物和营养物质。
水质指标普遍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达到了污染或严重污染的级别。
2·水生生物调查在巢湖进行了水生生物的调查,结果显示水生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生态系统已受到破坏。
四、巢湖水污染原因分析1·工业废水排放巢湖周边工业企业废水排放不当,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导致了巢湖水体的污染。
2·农业面源污染农田和养殖场的农药和化肥等农业活动导致了巢湖的农业面源污染,大量的营养物质进入水体,引发水华等问题。
3·城市污水处理不达标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效果不佳,很大一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彻底,直接排放到巢湖,污染水质。
五、解决方案1·加强环保管理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企业和个人的水污染行为进行监管,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2·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投入资金改造城市污水处理厂,提高其处理效果,确保污水得到有效处理再排放。
3·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巢湖水污染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附件:1·水质采样记录表格2·水生生物调查结果法律名词及注释:1·环保法规:指对环境问题的管理和保护所制定的法律规范,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
2·污染物:指对环境或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物质或能量,常见的包括重金属、有机物等。
巢湖近期案例调查情况汇报

巢湖近期案例调查情况汇报巢湖是中国第五大淡水湖,位于安徽省中部,是长江流域的重要水域之一。
近期,我们对巢湖的一些案例进行了调查,以下是调查情况的汇报:首先,我们对巢湖水质进行了调查。
根据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巢湖水质整体呈现出好转的趋势。
在监测的水质指标中,氨氮、总磷等污染物质浓度有所下降,水质逐渐向着优良方向发展。
这得益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加大了巢湖水环境治理力度,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如加强排污口治理、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等,为巢湖水质改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其次,我们对巢湖周边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巢湖周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湿地保护、植被恢复、野生动物保护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绩。
生态环境的改善不仅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也吸引了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另外,我们还对巢湖周边的农业生产情况进行了调查。
调查显示,当地政府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推广高效农业技术等措施,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农民收入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农业生产结构也得到了优化。
同时,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化肥农药使用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农业生态环境得到了改善。
总的来看,巢湖近期的案例调查显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巢湖的环境保护、生态修复和农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果。
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挑战,如水域治理仍需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等。
因此,我们建议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继续加大力度,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监管力度,全面提升巢湖的环境质量,为巢湖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打下坚实基础。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密切关注巢湖的环境变化和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为巢湖的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改进调查方法,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更加科学、全面的依据。
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能够为巢湖的可持续发展和长远利益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巢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和江苏省之间,是长江的支流周河的发源地,也是淮河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巢湖不仅是安徽和江苏两省的重要饮用水源,还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和湿地生态系统。
然而,近年来巢湖的水质状况却日益堪忧,多年的污染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巢湖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为了解巢湖的水污染状况及其原因,我们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
一、巢湖水质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结果,巢湖的水体呈现出以下的质量问题:1. 化学污染巢湖水体中的重金属和有机物质含量高,且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其中,镉、铅、汞等重金属元素的超标率较高,这些重金属元素对人体和生态环境造成的危害巨大。
2. 生物污染巢湖水质中的细菌、藻类、寄生虫等生物污染物较重,其中,青藻、蓝藻等断续爆发,给湖泊环境带来了较大的压力和破坏。
3. 悬浮物质巢湖水体中的悬浮物质主要来源于城市排污、农业和养殖业废水等,这些悬浮物质对水体环境造成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影响到巢湖的水生态系统。
二、巢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巢湖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污染周边的工业和矿业企业向巢湖排放大量废水,其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长期积累在巢湖水体中,对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2. 城市排污周边城市向巢湖排放大量的污水,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和氮磷等营养物,这些物质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加剧了水体的生物污染和藻类爆发等问题。
3. 农业污染周边农业生产中使用大量农药和化肥,这些物质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投入巢湖生态系统中,加剧了水体的富营养化和化学污染。
三、应对措施巢湖的水污染问题已经十分严重,需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下面是我们提出的几个应对措施:1.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对周边工业和矿业企业的排污行为进行监管,加强治理力度,限制排放污染物。
2. 加强城市污水处理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提高城市排污的水平和质量。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报告一、引言巢湖是中国重要的淡水湖泊之一,但近年来却出现了严重的水污染问题。
本文旨在调查巢湖水污染的状况及其原因,为进一步改善巢湖的水质提供参考。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1.了解巢湖水质的污染程度。
2.分析巢湖水污染的主要原因。
三、调查方法根据巢湖周边地区的水体采样,采取以下方法进行调查:1.采集巢湖不同区域的水样,包括湖心区和湖岸区。
2.对水样进行理化分析,包括浑浊度、溶解氧、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的测定。
3.调查巢湖周边主要的人类活动及污染源。
四、巢湖水质状况分析根据对水样的分析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湖心区水域的浑浊度较高,远超国家标准,水体透明度较差。
2.溶解氧含量远低于国家标准,巢湖水体富氧能力不足。
3.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巢湖水体富营养化严重。
五、水污染原因分析通过调查,我们得出以下水污染原因:1.农业活动排放:农村地区农药、化肥的使用过量,导致农田径流水污染巢湖。
2.工业废水排放:巢湖周边工业企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入湖,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和重金属。
3.生活污水排放:周边城市及乡镇的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部分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入湖。
4.湖泊沉积物释放:巢湖底泥中的富磷物质在水体缺氧条件下释放,导致巢湖富营养化。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采集的巢湖水样分析报告。
2.调查中使用的调查表格和问卷。
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水污染防治法:指中华人民共和国于200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
2.水质标准: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3.富营养化:指水体中富含过多的营养物质(如氮、磷),导致水体中藻类过度繁殖,引发水质恶化。
巢湖水污染状况及原因调查

研究目的和意义
• 本次调查旨在明确巢湖水污染的现状及其对周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其主要污染来源,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措施提 供科学依据。同时,本研究对于提高公众环保意识、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2
巢湖水污染状况
巢湖水质现状
巢湖水质总体处于V类和劣V类水平,主要污染物包括总磷、氨氮、高锰酸盐等。 局部区域水质恶化,出现蓝藻水华现象。
政策支持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鼓励公众积极参与巢 湖保护工作,促进社会共治。
监测与评估
加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推动绿色产业 发展,促进巢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建立完善的水质监测体系,定期评估治理 效果,为持续改善巢湖水质提供科学依据 。
06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1:巢湖水 质持续恶化 污染治 理亟待加强.pdf
垃圾处理
部分垃圾填埋场和垃圾中转站存在管理不善的问题,垃圾渗滤液未经处理直接进入巢湖,对水质造成严重污染。
其他污染源
船舶污染
巢湖周边有大量的船舶停靠,这些船舶在运营过程中会产生油污、生活污水等废弃物,直接排放到巢 湖中,对水质造成污染。
自然因素
巢湖的自然环境也对其水质产生影响,如水体流动性差、水生生物群落结构不合理等,导致水质自净 能力下降。
水质季节性变化明显,夏季水质较差,冬季较好。
主要污染物及来源
总磷
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生 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氨氮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
高锰酸盐
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和农业面源污 染。
水质变化趋势
近年来,巢湖水质有所改善,但仍然存在季节性波动。 夏季水质较差,冬季较好,但总体上仍需加强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作。
巢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

巢湖污染现状及其治理巢湖,这个位于安徽省中部的大湖,曾经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然而如今却面临着严重的污染问题。
咱们就来好好唠唠巢湖污染的现状以及相关的治理情况。
我记得有一次去巢湖边上游玩,那场景真是让我心里“咯噔”一下。
原本想象中应该是波光粼粼、水鸟嬉戏的画面,结果看到的却是湖水浑浊,岸边漂浮着各种垃圾。
远处的水面上还漂浮着一层绿油油的东西,走近一闻,那股刺鼻的味道简直让人受不了。
先来说说巢湖污染的现状吧。
巢湖的水质问题一直是大家关注的焦点,富营养化严重得很呐!氮、磷等营养物质超标,导致藻类大量繁殖,水华现象频繁出现。
一到夏天,那蓝藻爆发起来,整个湖面就像被铺上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子,而且还散发着难闻的气味,这不仅影响了湖水的美观,更威胁到了周边居民的生活和健康。
工业废水的排放也是巢湖污染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些工厂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把没有处理达标的废水直接排进巢湖,里面含有的各种有害物质,对湖水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农业面源污染也不容小觑。
周边农田里的化肥、农药随着雨水流入巢湖,这也是一股不小的“污染力量”。
再看看生活污水,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的生活污水排入湖中。
特别是一些老旧小区,污水管网不完善,污水直排的情况时有发生。
不过,咱们也不能光看到问题就唉声叹气,巢湖的治理工作还是取得了一些成效的。
政府加大了对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那些违规排放的工厂被严厉处罚,甚至被关停整改。
同时,也在积极推动产业升级,鼓励企业采用更环保的生产技术和工艺。
在农业方面,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采用绿色防控技术,从源头上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还建立了污水处理厂,对生活污水进行集中处理,提高污水的处理率和达标率。
为了改善巢湖的水质,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生态修复工程。
比如在湖边种植水生植物,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能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
投放一些有益的水生生物,构建更健康的水生态系统。
我真心希望,下次再去巢湖的时候,能看到湖水清澈见底,鱼儿欢快游弋,水鸟自由飞翔的美好景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号:**********论文设计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专业:化学师范班级:13级化学师范班学生姓名:**导师姓名:陈琛起止时间:2015/05/20至2015/06/03合肥师范学院2015 年 5 月20 日巢湖水环境调查及保护策略摘要:科技不断发展,环境也随着科技的发展不断恶化,尤其是水资源更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而巢湖是安徽省的饮水缸,具有提供生活饮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灌用水以及水产养殖、航运、旅游、蓄排水和调节气候等多种功能。
巢湖水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合肥师范学院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部分研究人员,在2013年暑期就巢湖水环境做了细致的调查,包括取样,分析和问卷调查,据此对巢湖环境保护的实施及综合利用进行了简要论述。
关键词:巢湖,调查,水环境,综合治理目录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 (4)二、调查目的 (4)三、巢湖市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 (4)四、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现状 (4)五、城区河流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5)5.1 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 (5)5.2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5)5.3 氮、磷的累积 (6)六、对解决巢湖水质污染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 (6)七、结论 (7)参考文献 (7)附表 (8)一、巢湖流域基本概况巢湖是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安徽省中部、长江下游左岸,湖区面积760km2,流域面积为13486km2,人口887万。
流域地势总轮廓东西长、南北窄,有西高东低,中部低洼平坦,形成巢湖盆地的态势。
33条入湖河流纵横交错、呈放射状汇入巢湖,裕溪河为巢湖水入江的唯一通道。
巢湖流域属于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性副热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为15~16ºC,无霜期224~252d。
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00mm,夏季多暴雨,易发生洪涝灾害。
巢湖湖盆岸线188.66km,平均水位8.40m,平均深度2.5m。
平均入湖水量约为48亿m3,水面蒸发量则达到6.3亿m3,总用水量7.7亿m3。
二、调查目的由于巢湖市水环境基础资料比较匮乏,因此本次调研的主要目的在于:第一,调查丁岗河与西环城河沿岸入河污染源的数量、种类及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重点污染源和重点污染区域。
第二,掌握巢湖城市水系总体污染状况与特征,分析水质变化趋势,为示范工程技术方案提供依据,为将来示范工程建成后的环境效益评估提供基础。
三、巢湖市地理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巢湖市位于安徽省中部,濒临长江,环抱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周边与合肥、六安、安庆、滁州、南京等市接壤。
长江流经巢湖市182公里,芜湖-巢湖公铁两用大桥和铜陵-巢湖公路大桥横跨长江。
巢湖市现辖4县1区,全市总面积9423平方公里,总人口465万。
巢湖矿产资源含量十分丰富,目前已发现的矿藏34种,其中磁铁矿、硫铁矿、明矾石等储量巨大。
巢湖也是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巢湖三珍(银鱼、白米虾、螃蟹)一直以来享有盛誉。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九十年代以来,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加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然而由于濒临巢湖,其环境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据2008年巢湖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当年环境空气质量保持相对稳定,达到二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巢湖东半湖轻度富营养状态,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IV类标准。
然而近年来,巢湖市老城区的环境问题一直为人们所诟病,特别是城区河流水质状况。
由于城区河流水系长期水流不畅,城市内河自净能力差,导致许多河道在枯水期有的断流,有的则成为城市排污沟。
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污水及大部分工业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使城市水环境受到污染、增加河道淤积,致使环城河、天河等污染严重,严重影响到巢湖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此,巢湖市开展了活水工程规划,期望通过该工程的实施,增强水体流动,提高河道释污、调蓄能力,改善水体质量,提升城市安全水利、环境水利和民生水利的保障能力,优化城市水环境,构建水景特色城市。
四、巢湖流域生态环境及水质现状20世纪50年代初,巢湖生态环境良好,曾有各类鱼虾和水鸟,巢湖流域被誉为安徽省的鱼米之乡,巢湖更似一颗璀璨明珠。
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量生产和生活污水入湖,加速了湖水富营养化程度,使其成为湖泊单位容积接纳废水量位居五大淡水湖之首。
据统计,每年滞留于湖内的氮约14961t、磷219.8t,在湖泊生态系统内循环转化,为浮游植物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导致藻类“疯长”,“水华”频繁发生、水体呈现富营养化状态。
加之森林覆盖率仅有20%,造成森林防护效益差,水土流失严重,流失面积达1773km2,占流域面积19%。
沿岸植物因控制水位提高而减少,加剧了风浪淘蚀作用,破坏了湖泊景观与植被缓冲带,巢湖湿地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加速了湖泊的衰老。
此次调查以巢湖城区河流水系为主要研究对象,对污染源及其对水体产生的负荷进行了调查。
总体而言,巢湖市城区水系长期水流不畅,不能内外沟通,或根本没有沟通,再加上长期受城市污水,河道淤积严重,内部水系普遍存在沿河违章搭建房屋、乱倒垃圾现象,致使水流受阻严重。
居民生活污染源产生污水总量最大,约占污水产生总量的97.9%:且各种污染物COD、TN及TP的年排放量居民生活园的贡献均占绝对优势,分别为总量的85.4%,91.2%和95.4%。
餐饮及养殖业等产生的污染负荷量很小,但对综合环境质量的影响较大。
通过现场检测和实验室水质分析,对巢湖市城区河流水质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并进行了24小时水质变化趋势分析。
巢湖城区的水文水质监测结果表明,巢湖城区河流总体上受人为污染严重,COD含量是一般的天然水体COD含量的3~5倍;TP含量总体大于0.2mg/L,叶绿素含量超过40ug/L,巢湖城区河流总体上属于富营养化状态。
部分河段由于受生活污水的影响,NH3-N含量过高,TN和TP含量严重超标,属于重度富营养化水体。
蓝藻是巢湖市城区的优势种,而在静止和受人为干扰严重的水体中,硅藻数量明显增加,甚至超过了蓝藻的含量,成为优势种。
城区河流水系的溶解氧日变化符合S型变化趋势,但溶解氧含量总体上偏低;化学需氧量的变化并无明显的规律性,COD含量的波动与人为干扰和水体流动与交换关系密切;NH3-N的日变化趋势并不明显,基本稳定在0.24-0.55mg/L之间;TN和TP的含量远大于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
人类活动对藻类的生长和分布影响较大。
在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中,由于水温条件差异不大,蓝藻、绿藻和硅藻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交替成为优势种,蓝藻适应环境的能力远大于绿藻和硅藻,且在白天的平均含量大于夜间;而在人类干扰比较严重的闹市区水体中,藻类数量总体大于远离人类干扰的水体,硅藻增加的优势明显,但藻类的变化并无明显规律。
五、城区河流污染源调查与分析虽然巢湖污染的整治受到管理不善和技术、资金缺乏等因素的限制,但是如果我们能够从源头上减少或限制污染物的来源,那么就可以更好更快的解决问题。
根据分析,引起我国内河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5.1 沿岸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直接排放是造成巢湖污染的最主要原因,巢湖成为城市排水沟和纳污塘。
由于大部分民众的防污染意识淡薄,对水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危害了解较少,加之缺少一点的保护和防治措施,导致沿河居民向河水中倾倒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的现象普遍存在。
河道内垃圾的增多会使河水流速变缓,甚至是垃圾的堆积,导致臭气四散,杂草丛生,严重影响下游附件居民的生活和经济的发展。
5.2 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巢湖的周围大部分地区采取了高污染、高消耗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而且由于发展过快导致工业布局不合理,污水收集系统难以建设,这就导致了巢湖的污水处理系统建设滞后,远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步伐,造成很多企业排放的废水不但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而且经常发生超标排放和偷排现象。
下图是巢湖流域入河排污量监测结果:5.3 巢湖闸的建立延长了江湖水体交换时间,造成氮、磷的累积20世纪70年代末巢湖闸的建成将巢湖换水周期延长至127d⑤,换水周期的延长造成了水体中氮、磷的累积,从而进一步加重了巢湖水体环境污染,据裕溪河多年流量观测资料表明,巢湖建闸前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0.3亿m3,长江入湖交换水量多年平均为13.6亿m3,其比值为1:0.45。
1954年大水,该流域径流量高达78亿m3,江湖交换水量达37亿m3,比值为1:0.47。
建闸后,流域多年平均径流量为34.9亿m3,江湖交换水量多年平均1.6亿m3,其比值为1:0.04。
由此可见,巢湖建闸后,江湖水量交换少,水力冲刷系数小,氮、磷滞留时间长,造成其在湖中积累,加速了富营养化进程。
六、对解决巢湖水质污染问题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意见水体污染的治理和防治,如此严重的水体污染,不仅是对环境的破坏,更是对人类自身生命之源的破坏。
我们再分析的同事,更实际的是做出应对的措施,以改变现状,虽然维护的人力财力巨大,但是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苦果,只有靠我们自己来承担,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资源,保护水资源就是保护我们自己,对于我国大江大河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应是重中之重,是刻不容缓的。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意见,请有关部门进行参考。
1、严肃整顿各种工厂和企业事业单位,对于污水处理不合格的工厂或单位给予高额罚款、停止生产等处罚,直至污水处理达到合格后,才可开工;对于污染严重的工厂给予“砍掉”的处罚。
2、政府部门要大力协助水利部门完成此任务,从人力、财力上重视这一伟大工程,对于挪用用于治理污水的款项的部门或个人,要严惩不贷。
3、把治理污水一项写入法律条文,每个人、每个部门、每个单位都有义务保护水资源,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于故意污染水资源者,要收到法律应有的惩罚。
4、通过各种选厂渠道让公民认识到巢湖水污染的严重性及其与他们自身健康的关系,进而大力开展保护水资源的宣传活动,增强公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5、增强法制约束力,加大处罚力度,让有些违规的行为得到法律的制裁,让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得到提升。
6、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将主要的需水工业搬迁部分到南方,缓解北方水少、工厂多的局面,减少水质恶化。
7、建立水资源保护区,为从整体上解决我国水环境恶化的问题,必须有计划的建立不同类型和不同级别的水资源保护区,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保护。
对一些原始的水源必须严格保护,将各区内水资源的分配、水费、排污费的收取、治污资金的筹集有效地统一起来,就能够实现从局部到整体治理步骤的实现,从而解决我国水环境污染问题。
8、建立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为了控制水污染的发展,工业企业还必须积极治理水污染,尤其是有毒污染物的排放必须单独处理或预处理。
随着工业布局,城市布局的调整和城市下水道管网的建设与完善,可逐步实现城市污水的集中处理,使城市污水处理与工业废水治理结合起来,加强对企业资源利用率的管理,适时淘汰有些耗能大污染严重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