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外交共35页

合集下载

建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建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周总理1953年12月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即“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后 来“平等互惠”改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领 土主权”改为“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领土完整”)。 其中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必备条件和基础, 它构成了核心部分;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是贯 彻五项基本原则的保证;平等互利是实现共处的条 件;和平共处则是出发点和必然结果。1954年。周 恩来总理访问印度和缅甸。又分别与印度总理尼赫 鲁、缅甸总理吴努发表联合声明。双方一致同意以 上述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关系的基本原则。 并共同倡议将它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
• 新中国成立仅四年就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 •
原则。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被广 泛认为是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首倡至今,经过几十年的国 际风云变化的考验,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 当今公认的现代国际法和处理现代国际关系的共 同准则,是处理国与国关系的最好方式,也是建 立国际新秩序的基础。
1、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制定的背景
• (1)国际背景: • 二战后世界局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资本
主义世界体系严重削弱,主要资本主义国 家除美国外都遭战争重伤;社会主义形成 了世界体系,欧亚人民民主国家和苏联形 成社会主义阵营;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日 益高涨,许多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赢得 了独立;中国革命冲破了帝国主义战线。 鼓舞了世界人民反帝斗争和民主革命。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
• 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
同纲领》中。对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原则做出了 明确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和原则是。 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 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间的友好合作。反对 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 毛泽东在建 国时也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 府是中国唯一的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 及互相尊重领上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 新中国都愿意与它们建立外交关系。毛泽东的声 明和《共同纲领》的规定。为新中国确立了独立 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针。新中国以独立自主的姿态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教学课件-PPT文档资料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教学课件-PPT文档资料
————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1949---1955)
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 郭琴
现任外交部长 王毅
新中国第一任外交部长

周恩来
“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 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 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 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 ”
—— 周恩来
共同探究
屈辱
你能用一两个 词概括旧中国的 外交历史吗?

瑞典 丹麦 缅甸 瑞士 芬兰
1949.10-1950.10:建交17个国家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
(一)和平友好定准则——和平共处
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 平 共 处
外交部 平 互 等 不 档案馆 等 互 干 互 保存的 惠 涉 利 周恩来 内 政 总理真 迹
195 4
互 领 互权 互 相 不 土 相 尊 侵 完 尊 重 犯 整 重 主 领 权 土 和 主 195 5
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
签订“二十一条”
——外交政策的制定
新中国建立初期国际形势图
——结合教材内容思考新中国外交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国内形势?
社会主义阵营
资本主义阵营
绿色为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
思考1:
新中国外交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 国内形势? 国际:
苏联扶持中国
美国敌视中国
(1)两大阵营对峙:
(2)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国内: 新中国百废待兴 国民党残余势力存在,解放台湾困难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一边倒”有什 么区别?它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超越了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则。
(二)机智灵活赢声誉——日内瓦会议
(三)力挽狂澜促圆满——万隆会议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版][课件6]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人民版][课件6]

内容: 内容:
领土主权 互相尊重 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 互不侵犯、 和平共处。 干涉内政、 平等互惠 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意义: 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阅读下列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有什么 历史意义?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 材料一: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已载入中国宪法,是中国长 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 期奉行独立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基础,也体现在中国与 160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50多年来,中国努力实现和平共 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 多年来 多年来, 多个国家的建设公报中 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处五项原则,在此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2)简述周恩来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求
同存异”的方针的?这对会议起到什么作用? (6分) • 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与会各国存 帝国主义国家阴谋破坏会议, 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在的矛盾和分歧有可能使会议走向歧途; • 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促进会议取得成功。
书P99,“材料阅读与思考” P99, 材料阅读与思考”

在近代都有被殖民主义奴役和 掠夺的共同遭遇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 都面临着维护民族独立、发展本 国经济和争取世界和平的共同要求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社会发展 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阶段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
——钱其琛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50周 年的国际研讨会上的讲话 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对中国:标志新中国外交的成熟;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成为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课件1:新中国初期的外交
答案 C
(2011·海南单科)《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评论说: 在 1955 年的一次国际会议上,“周恩来利用了他个人的巨大魅 力和外交机敏逐渐减弱了那些怀疑中国或怀疑共产主义的领导 人的敌对情绪”。在这次会议上,周恩来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 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另起炉灶” D.“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3)20 世纪 70 年代:中国外交获得重大突破,中美、中日 关系实现正常化,许多国家纷纷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原因: 美国孤立中国的政策失败,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守势,急于改善 同中国的关系,中国的快速发展和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巨大影 响。
(4)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的“不结盟政策”。由于东欧剧变 和苏联解体,世界格局由美、苏两极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 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中国经济建设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要一个和 平安全的国际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基础上,同世界一切友好国家和平相处,反对霸权主义和强 权政治,为维护世界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
答案 D
(2011·上海单科)“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 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善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 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周恩来说这段话是 在( )
A.与尼克松会面时 B.与田中角荣会面时 C.出席万隆会议时 D.出席联合国大会时 解析 扣住中心词“周恩来”、“共同基础”、“不是互相 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即可知是周恩来在万隆会议对 发展中国家发表演讲时提出的求同存异的方针。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1)背景:中国与印度、缅甸等新兴民族国家发展友好关系 过程中逐渐形成。
(2)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 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1949--1955)一、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方针的制定。

1、背景(1)、国内形势:中国需要有利的国际环境,来解决国内问题。

(因此外交要开拓新局面,争取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什么样的国际环境呢?)(2)、国际环境:特点:社会主义阵营pk资本主义阵营○1西方发达国家:孤立封锁新中国。

○2社会主义国家:支持和帮助新中国。

○3亚非拉新兴国家:客观上和新中国相互配合。

(因此新中国只有依靠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加强与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联系,才能维护国家利益。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政策是?2、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反对其它国家干涉我国内部事务,根据自己的判断和标准来处理本国事务和国际事务。

从而达到维护自己的利益与世界和平的目标。

这是新中国进行外交活动的指导思想和总原则,贯穿于新中国外交的各个领域。

)[过渡]建国初期这种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原则具体表现为哪些基本的方针呢?这些方针实行又有什么意义呢?3、基本方针:]近代中国与西方大国的关系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关系?为什么说“另起炉灶”使中国在政治上建立起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关系?西方大国与旧中国的关系是一种殖民与被殖民的关系。

“另起炉灶”表明新中国要改变旧中国屈辱的外交史,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的地位,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建立新型的外交关系,保障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

[ 历史上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在中国攫取了各种特权,长期以来这些特权侵害了我国主权,并使帝国主义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势力和影响。

对于新中国成立伊始究竟应当走什么外交路线个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我国政府应当一边倒,也有人认为应当在美苏两大阵营之间走中间路线,你同意哪一种,谈谈你的看法?(1)实行“一边倒”外交方针的原因:苏联对中国的支持和帮助;资本主义国家敌视新中国。

企图扼杀新中国。

(2)对“一边倒”方针的理解:所谓“一边倒”是指新中国加入社会主义阵营。

建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建国初期的外交ppt课件
建国初期的外 交
在书上标注以下知识
1.新中国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 2、概括新中国初期外交总原则和外交的三大 基本方针(理解含义)。
3.列举新中国初期主要外交成就(五项)。
阅读材料及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外交政策提出的背景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推行的对华不承认政 策和在台湾问题上的敌对姿态,是其从全球遏 制共产主义的战略出发,对新中国的极端孤立 与排斥,这种孤立与排斥导致美中多年的并且 冷战局面,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美国政策的灵活 性,并最终导致了中苏结盟,使这一时期美国 对华政策宣告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美国对华政策》 1、战后形成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 2、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敌视和封锁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是什么?
材料: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 时间的考验,为维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 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 献。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 会上的讲话。
国内意义:标志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为开创外 交新局面奠定基础; 国际意义: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 则,为建立平等和谐国际新秩序作出重大贡献。
6.“求同存异”原则体现了我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时 ( ) A、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B、不以国家利益的冲突与否来决定亲疏好恶 C、应放弃与他国相互冲突的观点,求得一致的意见 D、应放弃和他国相互冲突的利益,在妥协的基础上求得 一致利益
感悟伟人 万隆会议期间,周总理除参加安排的很紧张的会议 外,还以超乎常人的经历开展了大量的会晤和宴请 活动……有人曾经计算过,在7天的亚非会议的168 小时中,周总理只睡过13小时,平均每天睡眠不超 过2小时。在那些不眠的时间里,他不是出席各种会 议,就是与其他代表团进行交往活动。……会议期 间,周总理辛勤播下的友谊的种子,终于结下了累 累的硕果。在会后的短短数年里,我国同亚非会议 的与会国之间的关系有了迅速发展,先后与尼泊尔 埃及也门锡兰柬埔寨伊拉克苏丹加纳和老挝10个亚 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

新中国建国初期外交

新中国初期为
英明的外交决策;殖民体系的瓦解
感悟伟人
“全世界我只崇拜一个人,那就是周恩来。” ——肯尼迪夫人杰奎琳 “毛主席真幸运,有周恩来这样一位总理,我要是有周恩来这 样一位总理就好了。” ——印度尼西亚前总统苏加诺 “ 你们认为我是难以对付的话,那你们就等着与周恩来打交道 吧。” —— 苏联前外交部长莫洛托夫 周恩来是中国共产党的楷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表、中国 共产党的一面旗帜、是中国人民心中的一座丰碑、是中国共产党 的优良作风和传统的化身,密切联系群众的光辉典范、是人民的 好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 ——更多的人说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
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 互不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意义:
典例诠解
半个世纪以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为维 护亚洲和世界的和平与稳定,促进国际关系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 可磨灭的贡献。其一,它提供了相同或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建立和 发展关系的正确指导原则。其二,它指明了和平解决国家间历史遗 留问题及国际争端的有效途径。其三,…… ——温家宝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50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成为印中两国外交政策的组成部分,并为 国际社会所广泛接受。它经受了岁月的检验,为世界指明了一条通 往和平与和谐的道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印中关系中最重要的指 导原则之一,印方将致力于保持并推动两国友谊与合作的进展。 ——2003年印度总统阿卜杜勒· 卡拉姆致胡锦涛的贺电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历史作用。 成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之一.
最精彩的亮相
日内瓦会议
1、会议召开:1954年,周恩来率 中国代表团出席旨在和平解决朝 鲜问题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新中国初期的外交ppt6 人民版

方针
含义
意义
不承认旧的屈辱外交关系, 使中国改变了半殖民
另起炉灶 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等 地的地位,在国际交
的外交关系
往中独立自主
打扫干净屋 子再请客
先清除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及一切特权,再考虑与西方 国家建交
巩固了新中国的独立与主权 奠定了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 互利外交关系的基础
一边倒
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 阵营一边
c.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 d.加强合作、保卫 和平的共同的d C、a b c D、b c d




国自


和 方针

平 外
境交


成就
根据课文回答: 1、周恩来针对帝国主义阴谋破坏与会各国存在的矛盾和分歧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什么方针? “求同存异”
3、在上述国际环境下,美国对华政策是 (A
①政治上不承认
②经济上封锁禁运
③军事上包围威胁
④外交上孤立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
C ①②③
) D ①③④
4.最早用法律形式确定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的文献是( A)
A. 《共同纲领》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 《论十大关系》
D.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的内一 地瓦九 位国五 参际四 加会年 国议四 际。月 会这, 议是周 ,中恩 并国来 起第率 了一中 积次国 极以代 作世表 用界团 。五出
大席
周 恩 来 在 万
2.亚非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 的“同”包括
a.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 b.维护民族独立, 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