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 古诗二首
语文六年级下北师大版《古诗二首》课件(23张)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莫:不要。 前路:前方的路。 知己:知心的朋友。 谁人:哪个人。 君:好朋友董大。
你不要担心
前方的路遇不到 知心朋友,天下 哪个人不知道你 董大啊!
通过学习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作者通过景物描写衬托了慷慨豪迈的离别 之情。
——
又远
送芳
《 赋 得
王侵 孙古
朋友,请你再 喝完这一杯酒吧,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 之后,就再也见不 到我这样的老朋友 了。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诗中从哪体现出来了?
表达了作者和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从后两句体现出来。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古诗二首——别董大
生平简介:
高适(约700-765),唐代边塞诗人。 字达夫,今河北景县人。官至封渤海县 侯,世称高渤海。
主要作品:《燕歌行》《别董大》
《塞下》
董庭兰,是玄宗时代 的著名琴手,曾经得 到宰相房琯的赏识和 宠信,他善古琴,当 时盛行胡乐,他受到 冷落。
高适 ,渤海蓨县人
(今河北沧县人)唐代 著名诗人,青年时代仕 途失意,高适送别董大, 也可能正是诗人失意的 时候。
渭城:地点 朝:时间早上。 浥:湿润。 轻尘:尘埃。 客舍:旅店。 新:焕然一新。
注释:
渭城:地名
青青:青翠的样子
柳色:古人常以“折柳”表示送别,所以“柳色” 象征离愁别绪
更:再 尽:这里指饮完、喝光
阳关:古代边关名
故人:老朋友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渭城早上的春 雨湿润了道路上的 尘埃,旅店两旁的 柳树,被雨水冲洗 得焕然一新。
新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二首ppt公开课优质教学课件

结合想象诵读,注意读出敬重之情,读出诗的节奏。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小孩子还不懂得从事耕田织布的事,
也在靠近桑树的阴凉处学大人的样子种瓜呢!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锄地,夜晚搓麻,农家男女 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各自有自 己的拿手本事。
夏天白天很长,篱笆墙外无人走过,四 周静悄悄的,只有蜻蜓和蝴蝶在绕着篱笆飞 来飞去。
后两句描写乡村的寂静,从侧面衬托了 农村繁忙的劳动景象。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 惟有︱蜻蜓‖蛱蝶飞。
这首诗描写了农村初夏的自然景色,表 达了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在描写方法上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方法。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白天除田里的杂草,夜里把麻搓成麻绳, 村里的青年男女都各自为家庭承担一定的责任。
◆ 围绕“耘田绩麻”想象,农民们
除了 “耘田绩麻”还要干些什么 活? 插秧、收割、犁地、施肥„„
◆ 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什么情景?
农村里农民劳动的繁忙景象
赏析“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理解题目
一年四季
四时田园杂兴
农村
有感而发的兴致
四时田园杂兴指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 而产生的感想。
田园诗
• 歌咏田园生活的诗歌。 • 多以农村景物和农民、木人、渔父等人的劳 动为题材。 • 风格清新淳朴。
学习生字
yún jiá qīnɡ tínɡ dié
耘 耘田 耕耘
蛱 蛱蝶
蜻 蜻蜓
蜓 蜻蜓Biblioteka 蝶 蝴蝶 蝶泳明、王维、孟浩然等。
北师大小学语文六年级下《三 珍惜:古诗二首》 优质课ppt课件_1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 著名诗人、画家,官至尚书右丞, 世称“王右丞”,是盛唐山水田园 诗派的代表作家,与孟浩然并称 “王孟”。因信奉佛教,诗中颇有 禅趣,被人称为“诗佛”。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王维《送别》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古诗二首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情景:
地点: 时令: 天气: 环境:
《别董大》 边塞 冬季
晴天、雪中 恶劣
情感:
雄壮豪迈,鼓舞人心
《送元二使安西》 客栈 春季
阴天、雨后 清新
凄凉感伤,依依难舍
一切景语皆情语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3.2《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共23张PPT)

题目作者 送别诗
经典名句及诗意
情感
不同点
比较
莫愁前路无知己, 作品勾勒了送别时晦暗寒冷的愁人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 天下谁人不识君。 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处在困顿不达的 《别董大》 北风吹雁雪纷纷。 千里黄云蔽天日色昏昏,北风 送别时豪迈豁达的 境遇之中,但没有因此沮丧、沉沦, 相同点: 【唐】 高适 莫愁前路无知己, 吹着归雁大雪纷纷。不要担心 胸襟。 既表露出诗人对友人远行的依依惜别 1.诉说离别之情; 天下谁人不识君。 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 之情,也展现出诗人豪迈豁达的胸襟。 2.大多借景抒情或借 谁会不认识你? 物抒情,情景交融。 劝君更尽一杯酒, 普遍性的离别,深 送元二使安西 西出阳关无故人。 挚、惜别。 赠汪伦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直白、自然,对深 不同点: 情相送的感激。 1.情景不同: 2.情感不同:留恋, 依依惜别 惜别,勉励,告白, 恋恋不舍 担忧,思念…… 直抒胸臆,表达了 自己的品格和德行
10《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 心在玉...
11《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 知已,...
12《送魏万之京》 李颀· 唐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 是客中...
6《易水送别》 骆宾王· 唐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7《送上人》 刘长卿· 唐 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莫买沃洲山,时人已知处。... 8《送灵澈上人》 刘长卿· 唐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9《送别》 王维· 唐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 复问,...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_1

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二首》教案导读:《别董大》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难点:懂得这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挂图和资料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出主题。
同学们,大家回想一下,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你当时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请学生说略)是啊!世界上没有人一生从不失败,从来不会遇到困境。
(板书:面对困境)面对困境,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二、自选短文,初谈感受。
同学们手上拿着的一首古诗、三篇短文,都告诉了我们同样的道理,老师每读一次,都会被里面的故事所震憾、所感动。
我想,这么好的故事应该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课前这几篇短文大家都读过了,现在就请你选择一篇你感受最深的文章,再把它读一读,特别是那些感动你的话,多读几遍。
读好后请你谈谈你的感受或理解。
(学生交流,从学生的答案中板书。
)如:自信、不气馁、乐观、接纳失败、积极面对人生、靠自己、不向逆境低头等等。
说得真是太好了!同学们,面对困境我们是应该(学生读——板书。
)听了大家刚才的交流,谈的大多是自己对三篇短文的理解,而老师在读这些文章的时候,恰恰是《别董大》这首诗给我的感受最深。
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看看在这首诗中,到底是什么感动了老师,或许你读着读着,你也被深深地感动。
(出示古诗:《别董大》)(学生读)三、简介背景,研读“雁”字。
通过刚才的读,大家已经知道,这是一首——(送别诗)。
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高适?高适是谁?(学生讲: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渤海蓨(ti ǎo)(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所以又称高常侍。
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1.2 古诗二首

1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一)2[①这两句诗描写了什么景象?]3[②诗人为什么写小孩儿呢?]赏析:这首诗展现了农民劳动的情景。
全诗语言浅显清新,充满了浓郁的乡土气息。
1☜2 ①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男耕女织、昼夜忙碌的劳动景象。
3②一个“学”字使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跃然纸上。
诗人首先想要说明的是在农村,无论男女老幼,人人需要劳动,人人爱劳动;其次要说明的是劳动虽然繁忙,但充满乐趣。
(二)4[③这两句诗描写了夏季哪些典型的景物?]5[④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主要写了什么?]赏析:这首诗描写初夏农村的自然景色,表现的乐趣在于自然景物。
前两句从面上写,色彩鲜明;后两句从点上写,以动衬静。
1.学习第一首古诗,理解古诗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并试着背诵。
2.在具体分析字、词、句的基础上,想象古诗的意境,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了解范成大的生平,了解田园诗歌。
第一首古诗的诵读录音及全文投影,作者简介及田园诗歌简介,农村的田园风光和农民劳动影像的投影画面。
一启发思维,导入新课1.同学们,我们已学过许多首诗了,诗人都是用极精练的语言,通过描绘事物,来表达深刻的思想。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田园诗。
(齐读课文题目)2.谁知道“四时田园杂兴”是什么意思?(一年的四季被称为“四时”;农民都是在“田园”中劳动的;当诗人看到这种田园的劳动画面时,产生了许多即兴的感想,这就叫“杂兴”。
)3.了解作者。
(见“备课资料”)4③通过写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再现了南方农村夏季的景色。
有花也有果,有色也有形。
5④这两句诗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显出一派寂静的景象。
板书:田园诗歌。
4.了解田园诗歌。
田园诗歌:中国古代诗歌流派。
以反映田园生活、描绘农村自然景物为主要内容。
代表人物有陶渊明、王维、孟浩然等。
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共60首,较全面地描写了农民生活的艰辛和劳动的欢乐,赞美了农村的劳动者。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古诗二首北师大版

送李侍御赴安西 高适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
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
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 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送沈子归江东 王维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送 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代表人物。对自然美具有敏锐独特而细致
入微的感受。他的诗,诗画一体。写景,
色彩鲜明而优美,动静结合。诗中常体现 佛教及禅学思想,被称为“诗佛”。
高适:
幼年丧父,深知世路的艰辛。安史之
乱时曾领兵平叛,晚年封侯。生活的磨难、
边塞的军旅生涯以及自我奋斗的过程,使
他炼就顽强拼搏的毅力,自强不息的精神, 昂扬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豁达大度的性格。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 高适 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馀年。 丈夫贫践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 别韦五 高适 徒然酌杯酒,不觉散人愁。 相识仍远别,欲归翻旅游。 夏云满郊甸,明月照河洲。 莫恨征途远,东看漳水流。
古 诗 二 首
别董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自学提示:
这两首诗描写的情景和表达的情感有什 么不同?应该怎样朗读这两首诗,才能体现 它们表达的不同情感?
语文北师版六年级下册 《古诗二首》课件——第1课时 ppt课件

第7单元
第二课
导入新课
把学生课前准备的离别诗句,用“学乐 师生”APP拍照并记录下来
新课学习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新课学习
别 董 大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新课学习
高适 ,渤海蓨县人(今河北沧县 人)唐代著名诗人,青年时代仕 途失意,高适送别董大,也可能 正是诗人失意的时候。
新课学习
古琴,亦称瑶琴、玉琴、七 弦琴,中国最古老的弹拨乐器之 一,是孔子时期就已盛行的乐器, 到现在至少也有3000年以上的历 史了。
新课学习
董庭兰是唐代著名的琴师,享有 很高的声誉,连宰相也非常赏识他。 当时众多的诗人都与他有交往,并在 诗中描写了他的琴艺,最为著名的就 是李颀的长诗《听董大弹胡笳声》。 诗人们赞美他娴熟的技巧,优美的弦 律,美妙的音乐把人引进想象的境 地 ,“川为静其波,鸟亦罢其鸣”。
新课学习
学习古诗的方法: 1.读一读 2.查一查 3.议一议 4.想一想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感受。
理解词语的意思。
说说你对诗句的理解。
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 把它记下来。
新课学习
重点字词解释
• • • • • • • ①董大:董庭兰 ②黄云:乌云 ③曛 :昏暗。白日曛,即太阳黯淡无光。 ④莫愁:不要愁不要担心。 ⑤知己:朋友。 ⑥谁人:哪个人。 ⑦君:你。
新课学习
别董大
〈唐· 高适· 送别诗〉
景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情 莫愁/前路//无/知已, 昂扬豪壮 天下/谁人//不/识君。 劝勉朋友,情谊深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练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zá xīng yún tián gòng gēng zhī jiá dié
( ) ( ) ( ) ( )
二、形近字组词。
昼()耕()供()绩()
尽()耘()拱()债()
傍()蜓()蛱()蝶()
旁()蜒()颊()碟()
三、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词语。
昼:耘:绩麻:各当家:
童孙:供:傍:桑阴:肥:麦花:稀:日长:篱落:惟:蛱蝶:
2.《四时田园杂兴》的作者是()朝的(),共有()首,分为《》《》《》《》《》五部分。
请分别说明这两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什么景象?以及你从中得到了哪些乐趣?
3.诗人着力描写了“童孙”的非正式劳动,是想表现什么?
4.解释“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
这句话用()的动态来衬托了村中的(),静中有动,显得更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