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电子教案

合集下载

成本会计 课后练习第一章(答案)

成本会计 课后练习第一章(答案)

第一章 概 论1.实际成本是指按现行规章制度在成本计划和成本核算中应用的成本,一般可称为财务成本或实际应用成本。

2. 生产成本是企业为生产一定数量和种类的产品所发生的以货币表现的各种生产耗费。

生产成本是对象化的生产费用。

3. 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产品成本。

在我国现行会计制度中,其成本项目主要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4. 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之间具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它是为某一特定产品所消耗,因而可以直接计入该产品成本。

5. 间接成本是指与某一特定产品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

它是为几种产品所消耗,不能直接计入,需要按适当的标准分配计入各种产品的成本。

6. 生产费用是企业在一定时期所发生各种生产耗费的总和,是计算产品成本的基础。

7. 成本预测是在认真分析企业现有经济技术条件、市场状况及其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根据与成本有关的各种数据,采用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企业未来的成本水平及其变化趋势所进行的科学测算。

8. 成本决策是根据成本预测提供的数据和其他有关资料,制订出优化成本的各种备选方案,运用决策理论和方法,对各个备选方案进行比较分析,从中选择最优方案确定目标成本的过程。

9. 成本核算是指运用各种专门的成本计算方法,按照规定的成本项目,通过费用的归集和分配,计算出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并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1.× 2.√ 3. × 4.× 5.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 18.×19.× 20.×名词解释判断问题1. D 2.C 3.D 4.D 5.B 6.B 7.C 8.C 9.C 10.C 1.B D E 2.A D E F 3. A C E F 4.C D E F1. 简述成本的概念。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

《成本会计》电子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成本会计》教材的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包括:成本核算的定义、成本核算的程序、直接材料成本的核算、直接人工成本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和程序,掌握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

2. 学会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工作中。

3. 能够正确划分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成本。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制造费用的核算和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重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教材、笔记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成本核算的基本概念、程序和核算方法,结合PPT进行演示。

3. 例题讲解:针对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方法,讲解具体例题。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的核算,巩固所学知识。

5. 互动讨论:针对制造费用的分配和完工产品、在产品成本的划分,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法。

六、板书设计1. 第三章成本核算的基本方法2. 内容:成本核算定义成本核算程序直接材料成本核算直接人工成本核算制造费用核算完工产品与在产品成本划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给出的数据,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2. 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学生查找相关案例,了解成本核算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

2. 例题讲解的详细程度。

3. 互动讨论的引导和组织。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答案的准确性。

5. 课后反思的内容和拓展延伸的深度。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解析教学难点主要集中在制造费用的核算和分配,以及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第三章)

《成本会计》作业题答案(第三章)习题一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A材料2988公斤,每公斤单位成本60元。

甲产品本月投产15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0公斤;乙产品本月投产140件,单件消耗定额为15公斤。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法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甲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50*10=1500(公斤)乙产品的定额消耗量=140*15=2100(公斤)定额消耗量合计=1500+2100=3600(公斤)2.计算原材料费用分配率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988*60)/3600=49.8(元/公斤)3.分配原材料费用甲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1500*49.8=74700(元)乙产品应分摊的A种材料费用=2100*49.8=10458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4700——乙产品 104580贷:原材料——A材料 179280习题二一、资料某企业基本生产车间生产A、B两种产品,共同发生生产工人计时工资82000元。

A产品本月投产2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5小时;B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单件工时定额为6小时。

二、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定额工时比例法计算A、B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工资费用。

三、参考答案1.确定分配标准A产品的定额总工时=2000*5=10000(小时)B产品的定额总工时=1000*6=6000(小时)定额总工时合计=10000+6000=16000(小时)2.计算工资费用分配率工资费用分配率=82000/16000=5.125(元/小时)3.分配原材料费用A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10000*5.125=51250(元)B产品应分摊的工资费用=6000*5.125=30750(元)会计分录: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51250——B产品 30750贷:应付职工薪酬 82000习题三一、资料1.某厂设有机修、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和厂部管理部门,7月份辅助生产车间费用的发生情况为:机修车间35000元,运输车间4650。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答案P77页第三章课后练习题答案1、A产品的定额消耗量=425×50=21250(千克)B产品的定额消耗量=525×25=13125(千克){EMBED Equation.DSMT4|2475002475007.2212501312534375====+材料费用总额费用分配率材料定额消耗量总额A产品应分配的定额费用=21250×7.2=153000(千克)B产品应分配的定额费用=13125×7.2=94500(千克)2、生产车间费用分配率=(50000×0.3)÷(45000+30000)=0.2甲产品应分配的电费=45000×0.2=90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电费=30000×0.2=6000(元)辅助生产车间分配的电费=7000×0.3=2100(元)基本生产车间分配的电费=7500×0.3=2250(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分配的电费=6000×0.3=1800(元)销售机构分配的电费=2000×0.3=6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9000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6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2100制造费用 2250管理费用 1800销售费用 600贷:应付账款 217503、甲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45000×1.12=50400(元)乙产品应分配的工资费用=30000×1.12=33600(元)辅助生产车间工资费用=6000(元)基本生产车间工资费用=8000(元)厂部管理员工资费用=12000(元)销售机构人员工资费用=5000(元)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50400 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336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6000制造费用 8000管理费用 12000销售费用 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 115000 4、借:制造费用 10000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 1500管理费用 3000贷:累计折旧 145005、(1)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应出勤工资=9.33×(19+9)=261.24(元)应付病假工资=9.33×2×90%=16.794(元)应付工资=应付出勤工资+应付病假工资=261.24+16.794=278.034(元)(2)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9.33×2×10%=1.866(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9.33×1=9.33(元)应付工资=应付标准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应扣缺勤事假工资=280—1.866—9.33=268.804(3)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按出勤日数算月工资:应出勤工资=13.38×19=254.22(元)应付病假工资=13.38×2×90%=24.084(元)应付工资=应付出勤工资+应付病假工资=254.22+24.084=278.304(元)(4)按20.92天计算日工资率,按缺勤日扣月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13.38×2×10%=2.676(元)应扣缺勤事假工资=13.38×1=13.38(元)应付工资=应付标准工资—应扣缺勤病假工资—应扣缺勤事假工资=280—2.676—13.38=263.944(元)(5)①②两者计算的结果相差9.23元(278.034—268.804)。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成本会计教程(第五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D;2、C;3、C;4、B;5、C。

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D;3、ABCD;4、ABCD三、判断题1、×;2、×;3、√;4、×;5、×。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概述一、单项选择题1、D;2、B;3、A;4、C;5、D;6、B。

二、多项选择题1、ABC;2、BCD;3、ACD;4、ABCD;5、AC;6、ABC.三、判断题1、×;2、×;3、√;4、√;5、×;6、√。

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C2.C3.B4.B5.A二、多项选择题1.ABCD2.CD3.AC4.ABCD5.CD三、判断题1. ×2. ×3. √4. √5.×6. ×7. ×8. √9.√10. √四、计算题各种产品系数计算表产品本月实际产量材料消耗定额材料系数材料总系数工时消耗定额工时系数工时总系数A20015 1.53009.6 1.20240 B24012 1.22888.8 1.10264 C4801014808 1.00480 D36090.93247.60.95342 E30080.82407.20.90270合计16321596甲类产品成本计算单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本月生产费用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合计166880413040274160854080完工产品总成本146880383040255360785280月末在产品成本20000300001880068800甲类内各种产品成本计算表直接材料加工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成本合计A200375240337505760038400129750B 240360264324006336042240138000C 4806004805400011520076800246000D 360405342364508208054720173250E 300300270270006480043200135000合计16321596146880383040255360785280实际产量总系数总成本产品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C2. D3. A4.A5.B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 AC4. ABCD 三、判断题1.√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核算题1]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甲产品 年 月 产量:200件 摘要 直接材料 直接工资 其他直接支出 制造费用 合计 月初在产品成本 5000 2632 3684000 12000 分配材料费用 2960029600 分配工资费用 90009000 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 36003600 分配制造费用7516.5 7516.5 月计29600 9000 3600 7516.5 49716.5 累计34600 11632396811516.561716.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34600 11632 3968 11516.5 61716.5 单位成本173 58.1619.8457.5825 308.5825产品成本明细帐产品名称:乙产品 年 月 产量:160件摘要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月初在产品成本14000 4386 614 6000 25000分配材料费用34400 34400分配工资费用15000 15000分配福利费及动力费5300 5300分配制造费用12527.512527.5 月计34400 15000 5300 12527.5 67227.5累计48400 19386 5914 18527.5 92227.5减:月末在产品成本9680 2154 657.11 2058.61 14549.72完工产品成本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单位成本242 107.7 32.86 103.04 485.49完工产品成本汇总表产品名称产量(件)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其他直接支出制造费用合计单位成本甲产品200 34600 11632 3968 11516.561716.5308.5825 乙产品160 38720 17232 5256.89 16486.89 77677.78 485.49 合计—73320 28864 9224.89 28003.39 139394.28 794.0752第七章一、单选1、B2、B3、A4、A5、C二、多选1、ABC2、BC3、ABCD4、AD5、ABD三、判断1、N2、Y3、Y4、Y5、N6、Y7、Y8、Y9、Y10、Y四、核算(1)分批法批号:9310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甲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135006480486012月800091206840合计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成本21500156001170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76004200315012月42006720504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2100088806660合计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成本2100088806660(2)简化分批法生产成本二级账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89002110010680801012月20600332002472018540合计29500543003540026550间接费用累计分配率 1.20.9完工转出20400425002448018360余额910011800109208190产品:甲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540013500----12月76008000----累计数及分配率1300021500 1.20.9本月转出完工产品成本1300021500156001170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300215015601170批号:9311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1月35007600----12月56004200----批号:9312生产成本计算单产品:丙产品工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12月74002100088806660累计数及分配率740021000 1.20.9合计74002100088806660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480420017761332第三章产品成本构成要素的轨迹与分配一、单项选择题1、C;2、A;3、D;4、B;5、D;6、A;7、D;8、C。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答案

《成本会计教程》课后题答案

本钱会计课后题答案第一章一、单项选择题1-5 ABDAB 6-10 BACBA 11-15 BADBD 16-18 BAD二、多项选择题1、ABCDE2、ABDE3、ABE4、CD5、CD6、AB7、BC8、ABC9、CDE 10、ABC11、ACD 12、ABDE 13、BCD 14、ABE 15、ABCD16、BD 17、AC 18、ABC 19、ABC 20、ABCDE第二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BABD 6-10 ACABA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3、ABCDE4、ABCD5、ABCDE6、ABCD7、ABC第三章一、单项选择题1-5 CDBDA 6-10 BDCAA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E3、BCDE4、ABDE5、ACDE6、AC第四章一、单项选择题1-6 DBABDA二、多项选择题1、BCE2、AC3、ABDE4、CD5、ABCD第五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BBAAD二、多项选择题1、AC2、提问有误3、BCD4、AB5、ABD第六章一、单项选择题1-5 CCABC 6-10 CCDDD 11-12 CA二、多项选择题1、AB2、ABCD3、ABD4、BCDE5、AB6、AC7、ABCE8、BCD第七章一、单项选择题1-5 DABAA 6-10 BDC二、多项选择题1、ABE2、CD3、ABD4、ABE5、BCD6、ABC7、ACD8、BCD第八章一、单项选择题1-4 ADA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CE3、AD4、BCDE第九章一、单项选择题1-5 ADCDC二、多项选择题1、ABC2、ABCE3、ABCDE4、AB5、ACDE第十章一、单项选择题1-5 CDABD 6-10 DCCD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BCE3、CDE4、ABD5、BCD6、DE7、ACD8、ABCDE9、BCD计算题局部第二章62页练习题三1题A材料的分配: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4=800千克A材料分配率=1782×20/〔1000+800〕=19.8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19.8×1000=19800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费用=19.8×800=15840B材料的分配: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B材料分配率=1717×30/〔500+1200〕=30.3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费用=30.3×500=15150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费用=30.3×1200=36360甲产品分配到的材料合计=19800+15150=34950乙产品分配到的材料合计=15840+36360=52200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34950—乙产品52200贷:原材料——A材料35640——B材料51510方案本钱法下结转材料本钱差异甲产品的材料本钱差异=34950×〔-2%〕=-699乙产品的材料本钱差异=52200×〔-2%〕=-1044借:材料本钱差异1743贷: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699—乙产品104463页练习题三2题〔分配表略〕A、B产品共同耗用材料分配率=9000/〔120×20+250×8〕=2.0455 A产品分配到的材料费用=120×20×2.0455=4909.2B产品分配到的材料费用=9000-4909.2=4090.8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A产品250909.2—B产品126090.8制造费用1000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机修1200—供水1600管理费用1500贷:原材料38230063页练习题三3题生产工人工资分配率=360000/〔2000+1500+2500〕=60甲产品工人工资=60×2000=120000乙产品工人工资=60×1500=90000丙产品工人工资=60×2500=150000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120000—乙产品90000—丙产品150000制造费用35000管理费用20000销售费用2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435000第三章78页练习题三1题〔1〕直接分配法修理车间单位本钱=33000/〔5000-1000〕=8.25〔元/工时〕动力车间单位本钱=76000/〔400000-80000〕=0.2375〔元/千瓦时〕根本生产—甲产品〔修理〕8.25×2500=20625〔动力〕0.2375×240000=57000根本生产车间〔修理〕8.25×1000=8250〔动力〕0.2375×40000=9500管理部门〔动力〕0.2375×20000=4750销售部门〔修理〕8.25×500=4125〔动力〕0.2375×20000=4750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77625制造费用17750管理费用4750销售费用8875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机修33000—动力76000〔2〕交互分配法交互前:修理车间本钱分配率=33000/5000=6.6〔元/工时〕动力车间本钱分配率=76000/400000=0.19〔元/千瓦时〕交互分配:修理车间分配到的动力费=80000×0.19=15200动力车间分配到的修理费=1000×6.6=6600交互后实际本钱:修理车间实际本钱=33000+15200-6600=41600动力车间实际本钱=76000+6600-15200=67400交互后:修理车间本钱分配率=41600/〔5000-1000〕=10.4〔元/工时〕动力车间本钱分配率=67400/〔400000-80000〕=0.2106〔元/千瓦时〕对外分配:根本生产—甲产品〔修理〕10.4×2500=26000〔动力〕0.2106×240000=50544根本生产车间〔修理〕10.4×1000=10400〔动力〕0.2106×40000=8424管理部门〔动力〕0.2106×20000=4212销售部门〔修理〕10.4×500=5200〔动力〕67400-50544-8424-4212=4220借: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15200—动力6600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动力15200—修理6600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76544制造费用18824管理费用4212销售费用9420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41600—动力67400〔3〕代数分配法:设x=每修理工时的本钱,y=每千瓦时动力的本钱33000+80000y=5000x 〔1〕76000+1000x=80000y 〔2〕解方程组,得x=10.0416 y=0.2151根本生产—甲产品〔修理〕10.0416×2500=25104〔动力〕0.2151×240000=51624根本生产车间〔修理〕10.0416×1000=10041.6〔动力〕0.2151×40000=8604辅助生产车间—动力〔修理〕10.0416×1000=10041.6辅助生产车间—修理〔动力〕0.2151×80000=17028管理部门〔动力〕0.2151×20000=4302销售部门〔修理〕10.0416×500=5020.8〔动力〕0.2151×20000=4302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76728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17208—动力10041.6制造费用18645.6管理费用4302销售费用9322.8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50208—动力86040借:管理费用 1.6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动力 1.6〔4〕方案分配法:根本生产—甲产品〔修理〕10×2500=25000〔动力〕0.215×240000=51600根本生产车间〔修理〕10×1000=10000〔动力〕0.215×40000=8600辅助生产车间—修理〔动力〕0.215×80000=17200辅助生产车间—动力〔修理〕10×1000=10000管理部门〔动力〕0.215×20000=4300销售部门〔修理〕10×500=5000〔动力〕0.215×20000=4300修理车间的实际本钱=33000+17200=50200动力车间的实际本钱=76000=10000=86000按方案分配率修理车间转出的金额=25000+10000+10000+5000=50000按方案分配率动力车间转出的金额=51600+8600+17200+4300+4300=86000借:生产本钱—根本生产本钱—甲产品76600制造费用18600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17200—动力10000管理费用4300销售费用9300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50000—动力86000借:管理费用200贷:生产本钱—辅助生产本钱—修理200第六章131页三、练习题5小题〔约当产量法分配完工与在产品〕题目中“甲产品定额工时为50小时,其中第一道工序的工时定额为10小时〞这句话后补充一个条件:“第二道工序工时定额为24小时、第三道工序工时定额为16小时。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成本会计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帐务处理——
①结转废品的生产成本
借:废品损失——A产品
2990

贷: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990
②回收残料入库
借:原材料
50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500
③将废品损失2990-500=2490元转入合格产品成本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2490

贷:废品损失——A产品

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89.45

贷:制造费用
430
计算分析题15——损失性费用的核算
(1)直接材料分配率=60000/500=120(元/件) 合格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80×120=57600(元) 废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0×120=2400(元) (2)直接人工分配率=14700/(480+20×50%)=30 废品应分配的人工费用=30×20×50%=300(元) (3)制造费用分配率=14210/(480+20×50%) =29 废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 29×20×50%=290 (元) (4)废品成本合计为 2400+300+290=2990(元) 其中:500元的残料入库

=-430 ÷17525=-0.0245
甲:9000×(-0.0245)=-220.5 乙:4900×(-0.0245)=-120.05 丙:-430-(-220.5)-(-120.05)=-89.45
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0.5

基本生产成本——乙产品 120.05
管理部门应分担的成本差异

=1000 ×(-0.047)=-47
-799≠-800

成本会计第一章总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成本会计第一章总论课后习题及答案

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A )。

,、C+V ,、C+V+M,、V+M ,、 C +M2. 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产品的( A )。

,、制造成本 ,、理论成本,、重置成本 ,、定额成本3(产品成本是相对于( B )而言的。

,、一定数量和一定种类的产品 ,、一定的生产类型,、一定的会计期间 ,、一定的会计主体 4. 狭义的成本会计通常是指( B )。

,、成本预测 ,、成本核算,、成本决策 ,、成本分析5(实际工作中的实际成本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 C )。

,、是相互一致的 ,、是相互无关的 ,、是相互联系且有一定差别的 ,、是相互可以替代的二、多项选择题1(商品的理论成本是由商品生产中所耗的( AB )之和构成。

,、生产中消耗的生产资料价值 ,、劳动者为自己的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劳动者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劳动者的必要劳动 2(广义的成本会计不仅包括成本核算,而且还包括( ABCD ) ,、成本预测 ,、成本决策,、成本控制 ,、成本分析3(工业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包括( ABCD )。

,、产品生产成本的核算 ,、管理费用的核算 ,、销售费用的核算 ,、财务费用的核算 4(进行成本分析的依据是( BC )。

,、成本决策资料 ,、成本核算资料 C、成本计划资料 ,、成本控制资料5(成本会计机构根据企业生产规模大小和管理要求,其设置核算的形式一般有( AB )。

,、集中核算方式 ,、分散(级)核算方式,、全面核算方式 ,、分项目核算方式6(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应遵循的有关的法规、制度有( ABCD )。

,、企业财务通则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制度 ,、企业内部会计制度三(判断题1(生产费用是以产品为归集对象,反映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

( X )) 2(为了加强管理与考核,各个企业的成本核算制度是由国家统一规定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本会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3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原材料费用1.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

共同耗用A和B两种原材料,耗用量无法按产品直接划分。

甲产品投产1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10千克,B材料5千克;乙产品投产200件,原材料单件消耗定额为:A材料4千克,B材料6千克。

甲乙两种产品实际消耗总量为A材料1782千克,B材料1717千克。

原材料计划单价为:A材料2元,B材料3元。

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

要求: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费用,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和会计分录答案:(1)甲、乙两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消耗量。

A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10=10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 4=800(千克)合计1800(千克)B材料:甲产品定额消耗量=100×5= 500(千克)乙产品定额消耗量=200×6=1200(千克)合计 1700(千克)(2)计算原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A材料消耗量分配率==0.99B材料消耗量分配率==1.01(3)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实际消耗量。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1000×0.99=990(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实际数量=800×0.99=792(千克)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500×1.01=505(千克)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实际数量=1200×1.01=1212(千克)(4)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计划价格费用。

甲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990×2=1980(元)甲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505×3=1515(元)合计3495(元)乙产品应分配的A材料计划价格费用=792×2=1584(元)乙产品应分配的B材料计划价格费用=1212×2=3636(元)合计5220(元)(5)计算甲、乙两种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

甲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3495×(-2%)=-69.9(元)乙产品应负担的原材料成本差异=5220×(-2%)=-104.4(元)(6)计算甲、乙两种产品的实际原材料费用。

甲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3495-69.9=3425.1(元)乙产品实际原材料费用=5220-104.4=5115.6(元)(7)根据以上计算结果可编制原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3—12)。

(8)根据原材料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如下:1)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3495——乙产品5220贷:原材料 87152)借:材料成本差异174.3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69.9——乙产品104.4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此题答案中的“修理”改“供水”)2.某企业设有供水、运输两个辅助生产车间,本月发生辅助生产费用、提供劳务量如表3-31所示(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不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

表3-31 辅助生产车间的辅助生产费用及劳务量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19000元2000元劳务供应数量20000立方米40000公里耗用劳务数量供水车间1500公里运输车间1000立方米基本生产车间16000立方米30000公里企业管理部门3000立方米8500公里要求:采用交互分配法,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示计算过程);填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见表3-32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1)交互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0.95运输劳务分配率==0.5供水应分配的运输费=0.5×1500=750(元)运输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0.95×1000=950(元)(2)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

供水车间实际费用=19000+750-950=18800(元)运输车间实际费用=20000+950-750=20200(元)(3)对外分配。

供水劳务分配率==0.989474运输劳务分配率==0.524675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0.989474×16000=15832(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运输费=0.524675×30000=15740(元)合计31572(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0.989474×3000=2968(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运输费=0.524675×8500=4460(元)合计7428(元)(4)根据以上计算分配结果编制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见表3-13。

(5)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交互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本题假设各项辅助生产费用均分别各受益单位负担)。

1)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修理 750——运输950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950——运输 7502)对外分配。

借: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31572管理费用7428贷:辅助生产成本——修理18800——运输20200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3.某工业企业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通过“制造费用”科目核算;“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成本项目中均没有“直接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有关资料如表3-33所示。

表3-33 辅助生产费用非分配表要求: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列出计算过程);填制辅助生产费用表和编制有关会计分录。

(1)按实际耗用量和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机修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000×0.6=1200(元)机修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1000×0.6=600(元)基本生产车间动力用电应分配电费=25000×0.6=15000(元)基本生产车间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 5000×0.6= 3000(元)企业管理部门照明用电应分配电费=7000×0.6= 4200(元)合计24000(元)供电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500×5=2500(元)基本生产车间应分配的修理费=4000×5=20000(元)企业管理部门应分配的修理费=1000×5=5000(元)合计27500(元)(2)计算辅助生产实际成本。

机修车间实际成本=25620+(1200+600)=27420(元)供电车间实际成本=22780+2500=25280(元)(3)计算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机修车间成本差异=27420-27500=-80(元)供电车间成本差异=25280-24000=1280(元)(4)根据辅助生产费用表(计划成本分配法)编制会计分录。

1)按计划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直接燃料及动力)1200基本生产成本——×产品(直接燃料及动力)15000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23000——机修车间600——供电车间2500管理费用 9200贷:辅助生产——机修车间27500——运输车间240002)结转辅助车间制造费用。

借: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19380——供电车间11580贷:制造费用——机修车间 19380——供电车间115803)结转辅助生产成本差异。

借:管理费用1200贷: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供电车间 1280第4章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归集和分配按约当量比例分配各项费用1.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的甲产品本月完工500件,月末在产品200件,甲产品经过三道工序制成,完工甲产品工时定额为100小时,各工序工时定额及在产品数量如表4-12所示。

各工序内平均完工程度按50%计算。

甲产品月初在产品费用和本月生产费用如表4-13所示。

要求:(1)编制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表。

(2)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加权平均法)计算出甲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月末在产品直接材料费用按产量比例分配,其他各项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答案(1)编制分配加工费用的约当产量计算表如表 4—13所示。

(2) 1)直接材料费用分配。

分配率==30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500×30=150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材料费用=200×30=6000(元)2)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6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500×6=30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燃料和动力费用=100×6=600(元)3)直接人工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14完工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500×14=70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费用=100×14=1400(元)4)制造费用的分配。

分配率==9完工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500×9=4500(元)在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00×9=900(元)登记甲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 4—14 所示。

(3)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甲产品29500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29500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2.某企业丙产品消耗定额比较准确、稳定,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采用定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在产品费用,其中原材料费用按定额原材料费用比例分配,其他费用按定额工时比例分配。

本月丙产品有关资料如表4-14所示。

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30002000工时35002500150070003000工时750035002500合计750013500额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并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

(2)编制完工产品入库的会计分录。

答案(1)1)计算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和定额工时。

完工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100×80=8000(元)在产品定额直接材料费用=3000+7000-8000=2000(元)完工产品定额工时=100×40=4000(小时)在产品定额工时=2000+3000-4000=1000(小时)2)分配直接材料费用。

分配率==1.1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8000×1.1=8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材料费用=2000×1.1=2200(元)3)分配直接人工费用。

分配率==1.2完工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4000×1.2=4800(元)在产品应分配直接人工费用=1000×1.2=1200(元)4)分配制造费用。

分配率==0.8完工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4000×0.8=3200(元)在产品应分配制造费用=1000×0.8=800(元)5)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如表4—15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