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显著改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总生存率
吉妥珠单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吉妥珠单抗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影响因素分析孟广强;冯洒然(综述);王焱(审校)【期刊名称】《中国肿瘤临床》【年(卷),期】2024(51)1【摘要】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种异质性髓系恶性肿瘤,目前化疗联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主要治疗方法,但是总体预后较差。
吉妥珠单抗(gemtuzumab ozogamicin,GO)是一种人源化抗CD33单抗与卡奇霉素结合的抗体偶联药物,主要用于治疗CD33阳性AML。
虽然研究发现GO可以改善CD33阳性AML患者的预后,但是仍有部分AML患者并未获益。
GO治疗AML的疗效主要与CD33表达及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ATP结合盒亚家族B成员1(ATP-binding cassette subfamily B member1,ABCB1)基因及SNP、特异的分子生物学和细胞遗传学等因素有关。
本文就GO 对AML疗效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总页数】4页(P45-48)【作者】孟广强;冯洒然(综述);王焱(审校)【作者单位】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山东省千佛山医院)血液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相关文献】1.吉妥珠单抗奥唑米星显著改善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的总生存率2.急性髓细胞白血病治疗药物--卡奇霉素吉妥单抗的临床应用3.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中吉妥单抗如何合理应用4.吉妥珠单抗在CD33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研究进展5.维奈克拉血药浓度监测在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价值及联合阿扎胞苷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获批!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MYLOTARG)适应症范围扩大至1个月及以上小儿AML患者

获批!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MYLOTARG)适应症范围扩大至1个月及以上小儿AML患者2020年6月16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将在新确诊为CD33阳性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患者中,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MYLOTARG)的适应症范围扩大至1个月及以上的小儿患者。
试验AAML0531(NCT00372593)的数据支持了药物对小儿人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这是一项针对1,063例新确诊为AML的0至29岁患者的多中心、随机试验。
患者被随机分为5疗程单独化疗或联合在诱导1的第6天一次,强化2的第7天一次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3 mg / m 2)治疗。
rs12459419基因型为415例(51%)为CC,316例(39%)为CT,85例(10%)为TT,次要等位基因频率为30%。
T等位基因被显著含量较高的D2-CD33转录物相关(P < 1.0E -6)中,用较低的诊断白血病细胞表面CD33强度(P < 1.0E -6)。
具有CC基因型的患者GO组的复发风险明显低于No-GO组(26%vs 49%;P <.001)。
但是,对于CT或TT基因型的患者,接触GO不会影响复发风险(39%对40%;P= .85)。
GO组中CC基因型患者的无病生存率高于No-GO组(分别为65%vs 46%;P = .004),但在GO患者中未见GO 添加的益处CT或TT基因型。
主要功效结局指标是从进入试验之日起,直至因任何原因导致的诱导失败、复发或死亡时所评估的无事件生存期(EFS)。
EFS危险比为0.84(95%CI:0.71-0.99)。
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 +化疗组在5年内无诱导失败,复发或死亡的患者的估计百分比为48%(95%CI:43%-52%),而40%(95%CI:36%-45)%)仅在单独化疗组中发生。
两组治疗总生存率无差异。
接受吉妥珠单抗ozogamicin≥5%的患者,在诱导1和强化2时发生的最常见的3级和更高不良反应是感染、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食欲下降、高血糖、粘膜炎、缺氧、出血、转氨酶升高、腹泻、恶心和低血压。
吉姆单抗_奥唑米星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进展

GO治疗APL过程中最严重的肝功能损害为3级 肝脏毒性,尚无VOD发生的报道。其原因可能是 由于早幼粒细胞表面CD33表达水平较高,有效地 吸附了GO并使其主要在骨髓内发挥作用,降低了 髓外组织的毒性。
5结语及展望
尽管GO单药或与其他药物联用治疗APL均 具有良好的疗效和耐受性,但是由于病例数的限制 以及长期随访资料的缺乏,因此尚不能明确G0在 治疗APL中的地位,需要进行大样本多中心的随 机对照试验来探究。另外,有必要对Go的给药剂 量进行优化或与其他药物联用,以发挥其最大疗效 并进一步减小不良作用的发生。 参考文献
子学CR。
3
GO治疗复发APL 复发APL病例的治疗目前尚无标准方案,除
了ATO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供选择,GO的出现 也为复发APL的治疗提供了一项治疗方法,目前 针对分子学复发和血液学复发病例均进行了G0 治疗的尝试。
3.1
GO治疗分子学复发的APL病例 分子学复发指巩固治疗后分子学分析无疾病
证据的APL患者中,连续2次骨髓样本的PML/ RARa融合因检测呈阳性,且2次取材的时间间
通信作者:陈洁平,E-mail:chenjpxn@yahoo.tom.Cll
万方数据
・
312・
109/L则在第1天加用GO(9mg/m2);第2阶段共 纳入17例受试者,从第1天开始即接受ATRA(45 mg・m-2・d-1)加ATO(0.15mg/kg)联合治疗, 如果初始WBC≥10×109/L或治疗过程中出现 WBC≥30×109/L时加用GO(9 mg/m2)。根据方 案设计,第1阶段中共25例受试者接受了AT0加 ATRA加GO的诱导缓解治疗;第2阶段中4例患 者治疗中出现WBC计数>30x 109/L的情况,接 受GO的治疗后,WBC下降显著。全部受试者中 有74例获得CR。遗憾的是,尽管该文提示GO可 以快速降低血WBC,但并未单独报告接受ATO加 ATRA加GO方案的初治APL的治疗结局。
急性髓系白血病化疗中吉妥单抗如何合理应用

2 3 8 1  ̄ 0 1 8  ̄6 0 岁的初诊A M L 患者 ,以标准 D A 方案为基础 ,随机 分为D A 组和D A + G O
( 6 m g / m  ̄ ,第4 天)组,巩固化疗中继续
预后中等组患者的5 年0 s 率提高1 %,但不 0 能改善预后不 良组 的0 s 。进一步分析发
岁的初诊A M L 患者 为研 究对 象,比较在
单纯化疗 ,另一组在化疗 的基础上联合 0 3 3 r I 1 g / m ,第1 、4 、7 天。达c R 的患者继 续给予两疗程D A 或D A + G 0( 3 m g / m ,第1 天)巩固化疗。结果与B u r n e t t 等 的报 ’ 道类似,G O + 化疗组与化疗组在c R 率及治 疗相关死亡率上没有差异 ,但G 0 + 化疗组 的无事件生存 ( E F S )率高于化疗组,分
床试验还在世界各地进行 ,学者们尝试 报道 了法国急性 白血病协作组 ( A L F A ) 改变G 0 的用量用法从而降低毒性 、提高 0 7 0 1 研究 的结果 ,该研 究 以5 0  ̄7 0 岁 疗效 。其 中,英国学者B u r n e t t 等报 道 了两个 较大 系列 的随机 临床试 验——
不过G 0 对于那些不能接受标准剂量化疗 血系统方面。 在造血系统毒性方面, 接受 的患者是否有益呢? B u r n e t t 等 的研究 G O 治疗的患者普遍出现可逆的骨髓抑制,
初步回答了这个问题, 他们将4 9 5 例患者 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为低剂量A r a — C 联合 或 不联合G 0( 3 m g / m ) , 结果显示G O 组 绝 大部分会出现粒细胞缺乏和血小板减 少, 约一半的患者会 出现贫血 。 C D 3 3 在
gemox化疗方案

gemox化疗方案"Gemox化疗方案":一种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白血病,作为一种危险的血液疾病,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和患者关注的焦点。
在治疗白血病的众多方法中,Gemox化疗方案已经成为一种备受推崇的治疗选择。
本文将深入探讨Gemox化疗方案的原理、效果和应用,以及它在白血病治疗中的重要性。
## Gemox化疗方案的原理Gemox化疗方案是一种结合了吉西他宝(Gemcitabine)和奥沙利普(Oxaliplatin)两种药物的治疗方法。
这一方案的核心原理在于,吉西他宝和奥沙利普能够干扰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从而抑制疾病的发展。
吉西他宝主要通过抑制DNA合成,而奥沙利普则通过干扰DNA修复机制来对抗白血病细胞。
## Gemox化疗方案的效果Gemox化疗方案的效果备受期待,因为它已经在多个白血病亚型中表现出了显著的疗效。
这一治疗方案不仅可以用于急性髓样白血病(AML)的治疗,还可以在淋巴母细胞白血病(T-ALL)等其他亚型中得到应用。
研究表明,Gemox化疗方案可以显著减小白血病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此外,与传统的化疗方案相比,Gemox化疗方案的不良反应较少,患者更容易耐受治疗。
这意味着患者可以更好地维持生活质量,减少治疗期间的不适感。
## Gemox化疗方案的应用Gemox化疗方案的应用并不仅限于初诊患者。
它也可以作为化疗前期准备或术前治疗的一部分,以减小肿瘤的体积,提高手术成功率。
此外,对于一些不适合手术干预的患者,Gemox化疗方案可以作为维持治疗,以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由于其广泛的应用领域,Gemox化疗方案已经成为白血病治疗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它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增加了白血病治疗的成功率。
## 结论Gemox化疗方案作为一种有效的白血病治疗方法,通过干扰白血病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取得了显著的疗效。
它不仅适用于不同亚型的白血病,还在准备手术或维持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AML进展及新药

Blood: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进展(综述)2016-02-05 21:31近些年来随着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分子生物学及基因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不断进步,已使得AML 细分为不同的分型并有了相应的治疗方案,从而为控制患者病情发展提供了支持。
即便如此,现有的AML 患者的治疗及预后依旧差强人意。
来自法国圣路易医院血液科的Dombret 教授在著名血液学杂志BLOOD 上发表了一篇综述,旨在为AML 的临床治疗提供一定的帮助。
一线诱导治疗方案的药物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的诱导方案仍然是 AML 治疗的核心(阿糖胞苷:每日剂量100 或200 mg/m2 连续7 天静脉滴注,柔红霉素:每日剂量60 mg/m2 第1~3 天应用)。
实际上,关于对比大剂量蒽环类药物或者大剂量阿糖胞苷,以及另外一种药物加入诱导方案的具体疗效是困难的,因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设计的剂量、患者缓解的后续治疗以及诱导治疗后骨髓原始细胞等都存在着差异。
蒽环类药物有四个研究评估了高剂量柔红霉素的疗效,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试验组纳入的患者年龄小于60 岁,而来自欧洲(荷兰,比利时,德国,瑞士)的试验组纳入患者年龄超过60 岁。
两项研究为每日剂量45 mg/m2 对比90 mg/m2。
结果显示大剂量的柔红霉素可使患者有较高的完全缓解(CR),并且不延误血液学恢复以及影响缓解后下一步的治疗(表 1)。
表 1 柔红霉素或伊达比星剂量在诱导方案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在较为年轻患者的ECOG 试验组,观察到每日剂量90 mg/m2 的试验组取得较长的总体生存率(OS)。
伴随FLT3、NPM1 和DNMT3A 基因突变试验组的OS 也取得了长期获益。
年龄较大的试验组,OS 获益被限制于60 至65 岁以及少数合并核心结合因子(CBF)的AML 患者。
这些结果表明,每日剂量45 mg/m2 的柔红霉素对于小于65 岁的AML 不是首选。
2010 年国际指导原则柔红霉素每日剂量为90 mg/m2,而不是60 mg/m2,英国NCRI AML17 的试验拟解决60~90 mg/m2 的剂量问题,且所有中低危患者在第二疗程接受了每日剂量45 mg/m2。
佳罗华联合GDP治疗方案

佳罗华联合GDP治疗方案4日了解到,罗氏制药中国宣布,旗下“佳罗华”(通用名:奥妥珠单抗)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批准,与化疗GDP联合,用于初治的II期伴有巨大肿块、III期或IV期滤泡性淋巴瘤成人患者,达到至少部分缓解的患者随后的单药维持治疗。
北青-北京头条记者了解到,佳罗华一线治疗方案的获批为我国滤泡性淋巴瘤(FL)患者带来了治疗新选择,作为全球首个经糖基化改造的Ⅱ型人源化抗CD20 单克隆抗体,奥妥珠单抗的创新结构和机制可加强肿瘤细胞杀伤力,以实现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提升。
数据表明,近年来滤泡性淋巴瘤在中国的发病率不断升高,而这类肿瘤通常很难被治愈。
大多数患者会经历反复复发,且每经复发,治疗难度即升级,越发加重身心压力影响治疗。
根据2020年《中国滤泡性淋巴瘤患者生存状况白皮书》(下问简称《白皮书》)调查所显示,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深受反复治疗的困扰,怀有对复发的恐惧,较难回归正常社会生活。
因此,FL的一线治疗不仅对生存时间提出要求,更对生存质量提出考验;进一步减少复发,获得长时间更高质量的生存是FL患者最为迫切的希望。
“一线治疗是制定整体治疗策略及提高患者整体生存获益的重要基础。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实现了初治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无进展生存率的显著提升,其24个月内病情进展事件比例下降近一半,平均风险下降46%。
”哈尔滨血液病肿瘤研究所所长马军教授表示。
“过去20年,以利妥昔单抗及其为基础的方案一直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一线治疗的首选,为患者带来了显著的生存获益。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党委书记、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表示,“奥妥珠单抗的到来不仅有望实现患者对于降低复发和死亡风险、获得更好生活的心愿;其更能为后续治疗带来积极的影响。
因而对于FL治疗领域而言,这次批准具有里程碑式意义。
”《白皮书》统计结果亦显示,奥妥珠单抗正是滤泡性淋巴瘤患者最为期待的新药之一。
罗氏制药中国总裁周虹女士表示:“罗氏在血液疾病领域有着深厚的积淀传承,20年来始终不断研发血液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我们在中国与各方积极携手合作,致力于推动淋巴瘤整体诊疗水平,及提高淋巴瘤患者生存获益。
奥妥珠单抗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

奥妥珠单抗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中国专家共识(2021年版)1作用机制和药理机制(1)结构和作用机制奥妥珠单抗的结构和功能与利妥昔单抗有所差异。
利妥昔单抗是人鼠嵌合型Ⅰ型抗CD20单抗,奥妥珠单抗是人源化Ⅱ型抗CD20单抗。
奥妥珠单抗在Fc段的糖基化修饰可增强其与免疫效应细胞的亲和力,从而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DCC)和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
在体外研究中,奥妥珠单抗诱导的ADCC活性比利妥昔单抗高35~100倍。
临床前研究显示奥妥珠单抗还可诱导有效的直接致细胞死亡(DCD)作用和补体依赖的细胞毒性(CDC)作用。
(2)药代动力学(PK)奥妥珠单抗具有靶点介导的药物处置(TMDD)特征,清除途径包括非线性和线性清除途径。
治疗早期,由于患者体内存在大量CD20+ B细胞,奥妥珠单抗从血液循环中快速清除这些细胞,以非线性清除途径为主;随着治疗的持续,大多数CD20+细胞与奥妥珠单抗结合,此时以线性清除途径为主。
在我国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开展的PK研究GERSHWIN结果显示,奥妥珠单抗治疗后中国人群的PK特征与非中国人群相似。
Ⅰ、Ⅱ期临床试验显示奥妥珠单抗未出现明显的剂量限制性毒性;在第1个周期,每次1 000 mg、注射3次的用药方案具有可行性,该剂量方案被用于Ⅲ期临床试验,并最终成为获批剂量。
2 适应证和用法、用量奥妥珠单抗在我国获批的适应证为初治FL,在欧美国家获批的适应证还包括复发难治FL和初治CLL。
奥妥珠单抗治疗FL和CLL的具体给药剂量见表1,输注速率见奥妥珠单抗说明书。
(1)初治FL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可用于初治Ⅱ期伴有巨大肿块、Ⅲ期或Ⅳ期成年FL患者。
奥妥珠单抗与化疗联合时按如下方式给药:奥妥珠单抗+苯达莫司汀治疗6个周期,每个周期28 d;奥妥珠单抗+CHOP方案治疗6个周期,每个周期21 d,后续增加奥妥珠单抗单药治疗2个周期;奥妥珠单抗+CVP方案治疗8个周期,每个周期21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献合 成 者 : 廖鹏军
( 1 . 北 京 大 学人 民 医院 血 液病 研 究所 血 液科 , 北京 1 0 0 0 4 4; 2 . 广 东省人 民 医院肿 瘤 中心 血 液 内科 、 广 东省 医学科 学 院 , 广州 5 1 0 0 8 0 )
江滨 , 北 京 大 学人 民 医院 血 液 病 研 究 所 副 所 长 、 主 任 医
l e u k e mi a u n s ui t a b l e f o r i n t e n s i v e c he mo t he r a py:
Re s u l t s o f t h e r a n d o mi z e d p h a s e m E ORT C— GI MEMA
应 专 家委 员会 委 员 。 江 滨 教 授 长期 致 力 于 白血 病 、 淋 巴瘤 、
多发 性 骨 髓 瘤 等 血 液 系统 恶性 肿 瘤 的化 疗 、 生物 治 疗 和 临床
药理 研 究 。主 要 研 究 方 向为 白血病 等 血 液肿 瘤 诊 断 、 治 疗 和
抗 肿 瘤 药 物 的 临床 药理 研 究。
4 目 的
在老年初诊且不适宜强化疗的 A ML患 者 中 比
较 单 药 吉 妥 珠 单 抗 奥 唑 米 星 与 最 佳 支 持 疗 法 的
疗效 。
8 6
循 证 医学
2 0 1 7年 第 l 7 卷第 2 期
5 研究设计
・研 究 条 件 : 欧 洲 癌 症 研 究 和 治 疗 组 织 ( E O R T C ) 联合 意大 利成人 恶性 血液 病组 ( G I ME MA)
效 的新疗 法 。
l e u k e mi a ;Ge mt u z u ma b Oz o g a mi c i n; s u p p o  ̄i v e c a r e Re v i e we r’ S a d dr e s s : De p a r t me n t o f He ma t o l o g y,P e k i n g
[ 关 键词 ] 初 治 老 年 急性 髓 性 白血 病 ;吉妥 珠 单抗 奥唑 米星; 支 持治疗 [ 中图分类 号] R 7 3 3 . 7 1 [ 文 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1 2 0 1 9  ̄ . i s s n . 1 6 7 1 — 5 1 4 4 . 2 0 1 7 . 0 2 . 0 0 7
AML . 1 9 t r i a l [ J ] . J C l i n O n c o l , 2 0 1 6 , 3 4( 9 ) : 9 7 2 .
9 7 9 .
2 证 据 水 平
1 b。
Le u k e mi a / / Re v i e we r :J I ANG B i n ,L i t e r a t u r e Co—w o r k e r :
师、 教 授 。 北 京 大 学 国 际 医 院血 液科 主任 。现 任 中 国免 疫 学 会 理事 、 血液免 疫分会 主任委 员 ; 中国抗癌协会血 液肿 瘤分 会常委 ; 中 国女 医师 协 会 肿 瘤 分会 常 委 ; 国 家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理 局 新 药 审评 专 家 ; 国 家卫 生计 生委 及 北京 市 药品 不 良反
Ge mt u z u ma b Oz o g a mi c i n S i g n i i f c a a l l
Sur vi va l i n El de r l y Pa t i e nt s wi t h A c ut e M y e l o i d
2 0 1 7 年4 月
第1 7 卷第 2 期
循 证 医 学
Th e J o u r n a l o f Ev i d e n c e - Ba s e d Me d i c i n e
Ap r . 2 01 7
V 0 1 . 1 7 N O . 2
吉妥珠 单抗 奥 唑米星 显著 改善 老年 急性 髓 系 白血 病 患 者 的 总 生存 率
1 文 献来 源
Ama d o r i S, S u c i u S, S e l l e s l a g D, e t a 1 . Ge mt u z u ma b Oz o g a mi c i n v e r s u s be s t s u p p o r t i v e c a r e i n o l d e r p a t i e nt s wi t h ne wl y d i a g no s e d a c u t e my e l o i d
I n s t i t u t e o f He ma t o l o g y,P e k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Pe o p l e ’ S Ho s p i t a l ,
B e i j i n g 1 0 0 0 4 4, C h i n a
L I A O P e n g - j u n
Ke y wo r ds: o l de r pa t i e n t s wi t h unt r e a t e d a c u t e my e l o i d
3 背 景
・老 年 初 诊 急 性 髓 性 白 血 病 ( a c u t e m y e l o i d l e u k e mi a , AM L) 的治 疗 方案 选 择 存 在争 议 。 ・传 统 支 持 疗 法 的疗 效 欠 佳 , 亟 需 更 安 全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