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处理措施

合集下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也愈加凸显。

目前煤炭作为我国能源的主要来源,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

然而,煤炭生产及运输中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

其中,煤层自燃发火事件是煤炭生产和运输中的一个严重安全事故。

什么是煤层自燃?在煤炭地质学中,煤层自燃是指煤层内的一些物质或过程使煤层内部自行发生燃烧,产生大量热量和有毒气体,甚至会引发煤层火灾。

煤层自燃是由于煤层中含有大量易燃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如空气中氧气的存在、煤层内部温度升高、大气气压降低等因素的作用下,这些物质会自行氧化发热,并最终发生自燃。

煤层自燃和火灾对煤炭生产及运输的影响煤层自燃和火灾对于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影响是毁灭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在煤炭生产和运输过程中,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常常受到严重威胁。

煤层自燃和火灾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同时也可能导致严重的财产损失。

2.坑口堵塞:自燃的煤炭会产生一些有毒气体,这些有毒气体会使得坑道和煤仓堵塞,影响煤炭生产和运输的顺畅。

3.能源供应受到影响:煤炭是我国主要的能源来源之一。

如果煤炭生产和运输中出现自燃和火灾,煤炭供应可能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国家能源的稳定供应。

由此可见,煤层自燃和火灾对于煤炭生产和运输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煤层自燃预防措施为了防止煤层自燃,煤炭生产和运输中应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

具体措施如下:1.坚持“预防第一、综合治理”的原则:建立健全煤矿井下自燃预测预报体系,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消除隐患。

2.加强通风:通过合理通风可以控制煤矿井下的氧气含量,减少进气口和煤体接触面积,起到降低煤层自燃可能性的作用。

3.加强除尘:采用国内外先进的煤尘减排、消防除尘设备,有效减少煤尘的产生和积累,降低煤层自燃的风险。

4.加强管理:强化煤矿安全监管,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健全煤矿安全管理机制,建立责任制。

总结煤层自燃和火灾对于煤炭生产和运输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煤层自燃发火管理制度

煤层自燃发火管理制度

第一部分:总则一、为加强煤层自燃发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煤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包括煤层自燃的预防、监测、处理和应急处置等各个环节。

三、本管理制度的执行机构为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煤层自燃发火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第二部分:预防措施一、建立健全煤矿煤层自燃发火的风险评估制度,定期对煤矿的煤层气体组分、瓦斯含量、煤岩温度等进行监测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二、加强煤炭开采过程中的通风管理,确保矿井内空气流通,降低煤层自燃的可能性。

三、对矿井内煤层进行定期排查,及时发现煤层裂隙、温度异常等问题,采取措施予以处理。

四、加强对煤矿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煤层自燃发火的风险。

第三部分:监测与预警一、建立完善的煤层自燃监测系统,对煤矿矿井内煤层气体、温度、压力等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二、设立煤层自燃发火的预警机制,一旦监测到煤层气体组分、温度等指标异常,立即启动预警程序,采取措施防范风险。

三、建立煤层自燃发火的信息共享机制,及时将监测数据传输至相关部门,加强沟通协作,共同防范煤层自燃的风险。

第四部分:处理与应急一、一旦发现煤层自燃发火的迹象,立即停止作业,疏散人员,采取安全措施,防止火灾蔓延。

二、启动煤层自燃发火的应急预案,按照程序组织人员进行扑救和处理,以最快速度控制火情,减少损失。

三、对于无法控制的火情,及时报警求助,请求专业救援队伍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一、建立健全煤层自燃发火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等相关信息,确保工作的有序进行。

二、定期进行煤层自燃发火的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不断完善管理制度,提高预防和处理能力。

三、对煤矿煤层自燃发火工作进行定期评估,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措施,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总结: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中的一大难题,要有效预防和控制煤层自燃发火,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加强防范措施,强化监测与预警,提高处理与应急能力,加强管理与评估。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中常见的一种灾害事故,对矿井和人员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防止和控制煤层自燃发火事故的发生,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技术措施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防治煤层自燃发火的安全技术措施:1.预防控制措施(a)定期加强煤层自燃发火的监测,包括地下和地表的气体、温度、湿度等数据的收集和记录。

(b)对煤层近距离探测仪器进行随时安装和调试,加强对煤层自燃发火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维护。

(c)建立完善的通风系统,通过送风和排风控制,降低煤层自燃发火的概率。

(d)实施合理的瓦斯抽放和瓦斯抽放管线的管控,减少瓦斯对煤层自燃发火的影响。

(e)加强对井下巷道的管理,定期巡检和清理煤矿巷道。

2.监测与检测技术(a)建立煤层自燃发火的监控系统,包括温度、气体、烟雾和火焰的监测。

(b)采用红外线热像仪、红外线测温仪等设备进行矿井自燃的实时监测和测量。

(c)利用煤层自燃发火的可燃气体特性和产物的分析,通过氧、二氧化碳、甲烷等气体浓度变化的检测,进行自燃发火的预警和判断。

3.消防技术措施(a)建立完善的矿井消防系统,包括消防器材、矿井防火门、矿井防火墙等的设置。

(b)加强消防培训,提高矿工的消防意识和自救逃生能力。

(c)建立矿井应急救援队伍,加强事故应急救援能力。

(d)加强仓库储煤的灭火设备和管理,减少自燃发火的可能性。

4.防止火源接触(a)严禁在易自燃的煤矿区域内使用明火和电火源,限制设备和工作人员进入自燃区域。

(b)对高温设备和工具进行防护和限制使用,减少高温对煤层的刺激。

(c)加强对煤矸石、废渣堆放区的管理,定期清理煤矸石和废渣,避免自燃发火。

5.技术创新与科技支持(a)加强煤层自燃发火的技术研究,开发新型的煤层自燃预警技术和防治措施。

(b)引进新技术和设备,利用无人机、遥感技术等进行煤层自燃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c)加强与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开展研究项目,提升煤层自燃发火的防治技术水平。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措施汇报人:2023-12-21•煤层自燃发火原因分析•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煤层自燃发火应急处理措施目录•煤层自燃发火安全教育及培训•煤层自燃发火监管与检查制度01煤层自燃发火原因分析煤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释放热量,使煤层温度升高。

氧化放热热量积聚燃烧蔓延热量在煤层中不断积聚,达到一定程度后引发自燃。

自燃发生后,热量和可燃气体不断传递,导致燃烧范围扩大。

030201煤层自燃发火机理煤的孔隙率、水分、挥发分等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其自燃倾向性。

煤的物理化学性质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可能改变煤层的透气性和含氧量。

地质构造采高、采空区处理方法等开采技术条件对煤层自燃发火有重要影响。

开采技术条件煤层自燃发火影响因素煤层自燃发火危害自燃导致煤炭资源损失,降低煤炭回收率。

自燃产生有毒气体和高温,对矿工生命安全构成威胁。

自燃可能引发火灾,导致生产中断和设备损坏。

自燃产生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气体排放到大气中,加剧温室效应。

资源浪费安全威胁生产中断环境破坏02煤层自燃发火预防措施建立完善的防灭火系统包括注氮、注浆、喷洒阻化剂等措施,以降低煤层温度和抑制氧化反应。

完善消防设施在井下关键部位和地面建筑物设置消防设施,如灭火器、消防栓、水幕等,以便及时扑灭火灾。

根据煤层赋存条件和开采方法,选择合理的通风系统,以降低煤层温度和氧气浓度。

合理选择通风系统适当控制风流速度,避免煤尘飞扬和风流短路,以减少煤层氧化反应和热量积聚。

控制风速加强通风管理,降低煤层温度。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

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及治理煤层自燃发火是指煤矿内煤层自身产生高温,然后由于氧气接触,引发火灾的现象。

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隐患,它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矿井设施损毁,还会释放有害气体和会破坏环境。

下面将从原因和治理两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了解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煤层自燃发火的主要原因如下:1.煤炭成分:一般来说,煤中含有的氧化性物质越高,易发生自燃发火。

例如,含有较高硫和较低灰分的煤比别的煤更容易发生自燃。

2.煤层温度:煤层内部的温度过高也是煤层自燃发火的原因之一、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时,煤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产生燃烧,最终引发火灾。

3.煤层中的气体:煤层中包含的甲烷气体也是自燃发火的一种重要原因。

因为甲烷是易燃气体,一旦气体泄漏并遇到点火源,就会引发火灾。

治理煤层自燃发火的方法主要包括预防、监测和灭火等措施。

具体而言,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预防措施:在开采煤矿前,在煤岩构造存在自燃隐患的地方进行预探。

对具有自燃倾向的煤岩要及时探明其隐秘火源,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煤层发生自燃。

此外,采取煤层注氮等方法降低煤层温度,减少自燃的可能性。

2.监测措施:对煤炭矿井进行定期监测,以便早期发现自燃发火的迹象。

通过盗风、微风和典型气体等监测方法对煤矿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防止火灾的发生。

3.灭火措施:一旦发现煤层自燃发火,应立即采取灭火措施。

常见的灭火方法包括喷洒水、压缩空气泡沫灭火剂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加汽止热、盖板平压等措施,将煤炭进行深埋或覆盖,降低氧气的接触,使之停止燃烧。

总之,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炭矿井中的一个严重问题,但通过预防、监测和灭火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自燃发火的概率,并及时处理火灾,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然而,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煤矿企业和相关部门应该加强科学研究,开发出更有效的治理方法和技术,提高煤矿安全生产的水平。

同时,也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共同维护煤矿的安全。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

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措施煤矿是一种常见的矿产资源,然而,由于煤的固有特性,使其具有易燃、易自燃的特点。

一旦煤层发生自燃,将很容易导致火灾事故的发生,严重威胁煤矿安全生产。

为了有效防治煤层自燃发火,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需要开展煤层自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通过建立煤层自燃监测系统,对煤层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和预测。

常用的监测手段包括温度监测、氧气浓度监测、甲烷含量监测等。

通过分析监测数据,可以判断煤层自燃的危险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其次,需要采取适当的通风措施。

通风是防止煤层自燃发火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合理调整通风系统,保持合适的通风流量和风速,可以降低煤层的温度,减少氧气供应,从而有效防止煤层自燃的发生。

此外,还可以采用冷风吹灭、封闭风脉等措施,消除煤层的自燃点火源。

此外,需要加强煤层润湿措施。

湿法治理可以有效地降低煤层的温度和氧气浓度,阻止自燃的发生。

常用的润湿措施包括喷水、喷雾降温、喷水降尘等。

这些措施可以降低煤层的温度,减少氧气供应,从而有效地防止煤层自燃的发生。

另外,还需要加强粉尘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

煤矿中存在大量的煤尘,煤尘是煤矿火灾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包括湿法喷淋、覆盖、喷雾等,将煤尘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同时,也需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完善的安全责任制度,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安全意识,确保安全生产。

除了以上措施外,还可以采取其他的技术手段来防治煤层自燃发火。

例如,使用阻尼材料进行覆盖,减少煤层的氧气供应,阻止煤层自燃的发生。

另外,可以利用火险源自动报警系统,如红外线检测、气体检测等,及时发现自燃火险源。

综上所述,防治煤层自燃发火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环节。

通过加强煤层自燃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合理调整通风系统、加强煤层润湿措施、加强粉尘治理和安全生产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的采取,可以有效防止煤层自燃的发生,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煤层自燃危险性及防灭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自燃危险性及防灭火的安全技术措施

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我矿属于生产矿井,核定生产能力284万吨/年,经瓦斯等级鉴定为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经自燃倾向性鉴定为Ⅱ类自燃,煤尘具爆炸性矿井火灾是煤矿主要灾害之一,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煤矿防灭火规定》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矿的实际情况,特制定防止煤炭自燃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安全技术措施。

防灭火管理组织机构及相关人员职责组长:张洪波(矿长)副组长:李广余(总工程师)贺中仁(通风矿长)郑兆臣(生产矿长)吕玉佳(副总工程师)穆计国(机电矿长)秦志雄(安全矿长)陈永胜(总经理)成员:赵斌辛涛苟秋林张建雄李锐锋周峰朱冬兵防灭火办公室设在通风科,办公室主任由张建雄兼任。

(1)组长张洪波负责整个矿井灭火运行过程的指挥工作,是防灭火的全权负责人。

(2)副组长李广余协助总指挥完成灭火工作。

(3)副组长贺中仁负责灭火调节指挥及恢复正常灭火后的瓦斯安全监督工作及灭火过程中各种参数测定指挥工作。

(4)副组长穆计国主要负责灭火区域内的机电设备是否全部停止运转,并向总指挥部汇报。

(5)副组长陈永胜负责地后勤协调工作。

(6)副组长秦志雄负责井下各工作面人员撤离和升井人员清点工作安全救护工作。

(7)副组长吕玉佳负责灭火期间的安全管理、各排水点的涌水量预测及排水监测、各掘进工作面停电停风撤人工作。

一般在采煤工作面上、下巷,停采线处;采煤面采空区遗留煤,上下隅角;掘进巷道冒顶处、断层附近等处煤炭易发火,应引起注意。

因此,针对本矿井11#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及矿井容易着火点。

设计依据有关规定,将完善矿井预测预报火灾的监测系统;建立以黄泥灌浆防灭火为主、喷洒阻化剂防灭火为辅的防灭火系统;并制定了矿井综合防尘、矿井通风、预防和隔绝煤层爆炸、监测及其它安全技术措施及配备足够的灭火装置以综合防治矿井11#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防止煤炭自燃发火1、建立自燃发火观测点,对全矿井的自燃危险区进行系统的、定期的观测。

矿井防灭火设计

矿井防灭火设计

XXXX有限责任公司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通防科2020 年 3 月 15矿井防灭火设计及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及防灭火措施一、煤层自燃发火危险性根据甘肃省煤矿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中4对XXX公司煤进行了煤的5自燃倾向测定:煤的吸氧量Vd)分别为0.65cn3/g,该煤层为^类自燃煤层,发火期为3〜6个月。

二、煤的自燃分析预测依据矿井地质报告,该矿井煤层属^类自燃煤层,发火期为3〜6 个月。

矿井开拓方式为竖井单水平上下山开拓方式,在工作面开凿回风顺槽和运输顺槽过程中应注意工作面回风顺槽及运顺顺槽的支护方式,尽量确保煤壁不外露与风流中,形成风流与煤层隔绝态势。

对采空区进行封闭处理,杜绝煤层长时间暴露于风流中。

三、煤层的自燃预防措施(一)开拓开采方面的预防措施为阻止煤层自燃,回采时应加快速度,减少丢煤,防止采空区过多的漏风,并且在采空区及时注浆起到预防的作用。

(二)通风预防措施与通风设施本矿井通风方法为中央并列抽出式,进风斜井、措施斜井、副立井进风,主立井回风。

井下通风系统较为简单,布置合理,无串联通风,只要严格管理在通风方面不会造成煤层自燃。

井下的通风设施主要包括:风门(进、回风巷道之间的通道设置)调节风门(控制风流的独立回风巷中)生产中必须加强管理,经常检查维修,杜绝风流短路或者风量不足严重漏风现象存在(不包括少量人为漏风通道),从而造成局部煤层发生自燃发火现象。

(三)监测方面的措施井下防灭火主要以防为主,因此经常性的检测工作十分重要。

主要观测站布置在煤层运输、回风巷和工作面后采空区侧井布置CO和温度传感器。

设计中配备了综合监控系统KJ70X型)、各种防火测试仪器仪表。

第二节防灭火方法由于本矿井煤层属^类自燃煤层,设计采用黄泥灌浆和注氮防灭火方法。

一、31503工作面黄泥灌浆防灭火设计(一)灌浆系统利用风井地面工业场地黄泥灌浆站安设SZ-LHZJ60型制浆机,功率45KW, 土水比为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处理措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层自燃发火事故处理措施(1)立即启动《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的预案》,成立抢险救灾领导小组,组织全矿员工进行抢险救灾。

(2)根据火灾情况采取强有力的措施
1、快速封闭灾区措施:
①是回采工作面进回风巷道内必须提前构筑好防火密闭墙框架,为快速封闭作好准备,发生煤层自然发火时立即封闭火区。

②是救护队随时有备用的快速封闭气囊,以便迅速对火区进行封闭,发生煤层自然发火时立即封闭火区。

2、快速灭火措施:由于矿井基建期间未配备灭火的主要设备设施,若发生火灾时,及时调用临近的龙滩公司已配备的两台JXZD-600型制氮装置,并对火灾进行灭火,防止事故的扩大。

(3)、采空区自然发火预防:
1、采煤工作面生产前,必须编制防灭火设计。

设计中要包括:监测手段、监测方法、监测内容、均压防灭火等内容,并严格按设计施工。

2、采掘工作面作业规程中必须有防止自燃发火的专项措施,并严格按措施执行。

3、按设计或作业规程要求向采煤工作面供风,必须定期进行测定和调节工作面风量,防止因风量过大造成采空区漏风。

4、提高回采工作面煤炭回采率,减少采空区的可燃物。

5、采煤工作面初采、收尾时,必须采取措施,使开采线、停采线的顶板冒落严实。

6、减少向采空区的供氧量,及时封闭通向采空区的巷道。

7、通风设施的位置选择必须合理,防止出现漏风,有利于预防自燃发火。

8、为了提高防火墙、密闭墙的严密性,必须进行掏槽和用不燃性材料构筑,使其起到有效的作用。

9、施工防火墙时,必须留有观测孔和措施孔,以便于观测密闭内的气体成份和气温,了解其变化情况。

10、按照监测制度每七天检查一次封闭区,每天检查回采工作面上隅角气体浓度,若发现CO、气温增加,氧气浓度发生变化或出现其它异常现象,应立即向矿总工程师汇报,进行处理。

11、回采工作面及采空区作为防火管理重点,必须加强检查,通风科领导要经常性对各个采空区密闭进行检查,利用仪器仪表监测CO、温度等情况,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必要时研究采用喷浆、注氮、注胶特殊的措施堵塞裂隙,隔断漏风通道,降低采空区氧含量。

12.工作面采用上隅角挂挡风帘,采空区喷洒阻化剂、减少工作面浮煤等针对性措施防止自然发火,工作面日推进速度不得小于作业规程中防灭火规定的日推进速度,做好工作面的防火工作。

13、通风科要指定专人充填地表裂隙情况,防止地表裂隙漏风。

14、通风科要严格执行自燃发火预测预报制度,通风技术人员必须认真审阅并报矿总工程师审批。

15、通风科、监测中心要充分利用好安全监测系统,及时准确监测井下各地点的温度、CH4及CO浓度,严格自然发火预测预报制度,努力做到超前预防,防火于未燃。

对安全监测系统安排专人用标气定期调校,保证监测准确。

对井下监测线路、接头等加强巡查和维护,保证系统完好。

16、总工负责组织定期召开防火专题会,经常研究、讨论防火对策,分析解决防火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通风队要制定专门的防止自然发火的措施,并严格按照制定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到现场。

17、不得任意留设设计外煤柱。

采煤工作面留顶煤开采时,必须制定专项防灭火措施,并严格执行。

18、工作面开采或收尾期间,在采煤工作面上隅角采空区每隔60m预埋一趟管路,以便对采空区采取预防性灌浆措施。

(3)火灾避灾路线
煤巷掘进如遇火灾时,原则上配戴自救器逆风流或就近进入新鲜风流快速脱离灾区。

3112风巷、3112机巷、3131风巷和3131机巷。

3112风巷避灾路线为:所有人员→311上区段回风石门→行人上山→采区下部车场→主平硐出地面。

3112机巷避灾路线为:所有人员→311上区段进风石门→行人上山→采区下部车场→主平硐出地面。

3131风巷避灾路线为:所有人员→+478m北西翼回风大巷→313采区轨道上山→+310m北西翼底板抽放巷→主平硐出地面。

3131机巷避灾路线为:所有人员→+400m北西底板抽放巷→313采区轨道上山→+310m北西翼底板抽放巷→主平硐出地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