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

合集下载

文化产业发展策划书3篇

文化产业发展策划书3篇

文化产业发展策划书3篇篇一《文化产业发展策划书》一、引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文化产业不仅能够创造经济效益,还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本策划书旨在探讨如何推动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具体的发展策略和措施,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二、市场分析(一)行业现状目前,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我国文化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涵盖了影视、音乐、出版、动漫、游戏、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还存在着发展水平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

(二)目标市场1. 本地居民:满足本地居民对文化娱乐产品的需求,提升居民的文化生活质量。

2. 游客:通过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国内外游客,促进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

3. 企业:为企业提供文化创意服务,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竞争力。

(三)竞争分析1. 国内其他地区的文化产业:这些地区在文化产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特色,对本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构成一定的竞争压力。

2. 传统行业:如旅游业、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也在不断拓展文化业务,与文化产业形成竞争关系。

3. 互联网企业:互联网企业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在文化产业领域也有一定的涉足,对传统文化产业构成挑战。

三、发展目标(一)短期目标(1-2 年)1. 建立完善的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优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

2. 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

3. 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消费。

(二)中期目标(3-5 年)1. 文化产业成为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对 GDP 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2.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提升本地区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3. 建立健全文化产业创新体系,推动文化产业的转型升级。

念好“两业经”跑出“加速度”——专访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

念好“两业经”跑出“加速度”——专访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

小康INSIGHT CHINA 75——专访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念好“两业经” 跑出“加速度”又要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始终保持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

在对绍兴及其他城市进行深入调研后,省委作出了“浙江只有凤凰涅槃,才能浴火重生”的科学论断,并指明了“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腾笼换鸟’”这一具体路径,在全省掀起了一场涉及思想观念、发展方式、体制机制等诸多方面的深刻变革。

这些年来,绍兴认真贯彻“两只鸟论”,坚持不懈念好“两业经”,一手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优化内生性增长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厚植外生性增长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取得了新的显著成效,成为浙江唯一连续7次获全省“腾笼换鸟”工作考核先进的城市。

一是推进集群制造。

我们根据绍兴发达的块状经济以及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集聚而形成的链状经济这一特点,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大力推进企业跨区域整合集聚“一园式”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主辅分离或引进植入创意、设计、研发、信息、物流、营销、品牌、人才等要素和新产业环节,从而形成立体式的企业聚落和产业体系,推动块状经济和链状经济向集群经济发展提升。

二是加强创新创智。

深入实施“科技新政”“人才新政”,全市推广科技创新“新昌模式”,大力构建“一区域一平台、一行业一朵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体系,引进一批大院名校共建产业研究院,加快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支持企业开展技术攻关,涌现出工厂化养蚕、围,以纺织面料、领带、袜子、珍珠、化工、金属加工品等企业和产品的地域集聚为主要特征的众多块状经济,产值一度占了全市工业经济总量的60%以上。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市场竞争的充分化,以及资源环境的制约,传统产业发展遇到了“天花板”,较早面临“成长的烦恼”。

绍兴是浙江的缩影,绍兴的困境也是当时整个浙江所面临的问题。

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就敏锐地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多次到绍兴考察调研、“解剖麻雀”,指示我们围绕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大力推进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既要着力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传统制造业大市的绍兴,如何在转型中找准方向,扬长补短,始终保持经济发展的生机和活力?就此问题,《小康》杂志、中国小康网记者专访了绍兴市委书记马卫光。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是指国家为促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而设立的一种特殊区域或特定区域,通过特殊政策和优惠条件,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产业双赢和可持续发展。

创建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对于指导和规范这一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示范区范围的确定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范围应当综合考虑地域特点、旅游资源和文化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选择具备较高发展潜力和核心竞争力的地区作为示范区,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地方文化振兴。

二、政策支持与优惠措施国家应当出台针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的专门政策和优惠措施,包括税收优惠、土地利用等方面的支持政策,以吸引和扶持相关企业和项目落地示范区,提升示范区的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

三、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区的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是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保障。

应当加大对示范区的基础设施投入,包括道路交通、通信网络、水电供应等方面的建设,以改善示范区的营商环境和发展条件。

四、创新发展和产业升级示范区应当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的合作,推动技术研发和产业升级。

通过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五、文化传承与创意表达示范区应当注重文化传承与创意表达,发挥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和影响力。

鼓励示范区在文化创意产品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上进行尝试和实践,通过创意表达和文化体验,提升游客的旅游体验和文化内涵。

六、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示范区应当建立完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体系,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

建立一体化的旅游服务平台,提供全程化、一站式服务,满足游客个性化的需求。

同时,要强化旅游景区的管理,保护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推动可持续发展。

七、产业链协同与合作发展示范区应当加强与相关产业链的协同合作,促进产业链的高效对接和互利共赢。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

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创建标准近年来,文化产业在推动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为了加强和规范文化产业发展,各地纷纷创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

本文拟就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创建标准进行探讨。

一、定位明确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定位首先要明确,即其在所在地区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

该基地应具备独特的文化资源,能够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的文化产业发展。

同时,基地所在地区应具备较为发达的交通、通信和基础设施条件,便于吸引投资和人才。

二、产业结构完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产业结构应当完善,要包括文化创意设计、传媒与数字娱乐、文化旅游、文化艺术表演等多个领域。

基地内的企业和机构应当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实力,能够承担起引领地区文化产业发展的责任。

同时,应鼓励和支持本地区优质文化产业企业与外地知名企业进行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三、技术创新能力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要具备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科技的支持,文化产业才能不断创造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和服务。

因此,基地应当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和创新企业,吸引并培养一流的人才,开展前沿的科技研发,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的融合发展。

四、创意孵化平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应当建设创意孵化平台,为优秀的创意项目提供孵化、扶持和推广的支持。

这不仅有助于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文化创意人才,也有利于推动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

孵化平台应当提供资源整合、项目评估、品牌推广等服务,为有潜力的项目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五、软硬件设施完善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软硬件设施要完善。

基地内应当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办公楼、展览馆、培训中心等配套设施,以满足企业和机构的日常运作需求。

同时,基地周边的配套设施也应当健全,包括酒店、餐饮、娱乐等,以提供便利的生活和工作条件。

六、培训与交流机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要建立健全培训与交流机制。

通过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技能素质;通过交流,促进基地内外企业和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共进。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近年来,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两大支柱产业,它们的融合发展不仅能够推动经济增长,还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为了规范和促进这种融合发展,我国提出了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以建设一批具有全国示范意义的融合发展示范区,推动两大产业共同发展。

一、标准概述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是指对示范区所需具备的条件、发展目标、政策支持、资源整合、产业布局、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的一系列要求和规定。

该标准的制定旨在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提高两大产业的协同效应,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二、要求和规定1. 发展目标:示范区应该根据当地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确定明确的融合发展目标,提出具体的发展规划和措施,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有机融合,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

2. 政策支持:相关部门应该给予示范区政策倾斜和支持,包括税收优惠、金融支持、人才引进等,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3. 资源整合:示范区应该合理整合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物质资源、财务资源等,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综合效益。

4. 产业布局:示范区要依托文化资源和旅游景点,发展相关产业,包括文创产品、文旅融合项目、文化创意园区等,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5. 环境保护:示范区要加强环境治理,保护好当地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两大产业的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看来,示范区标准的实施将有助于激发地方文化创意活力,促进旅游业的升级和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

示范区的创建还将有助于推动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经验向更广泛地区推广,促进文旅融合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的制定,标志着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阶段。

关于全面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全面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

关于全面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考与建议秦皇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鲜明提出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任务,是新一届市委着眼未来五年乃至2035年远景目标,立足秦皇岛市独有的区位自然资源优势和历史人文底蕴,站位京津冀协同发展,构建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错位发展,紧密结合秦皇岛市地域规模、生态环境、产业结构、发展基础、发展传统而提出的符合秦皇岛市在河北省乃至环京津、环渤海城市群特色定位、发展趋势、发展方向的目标。

抚宁区作为秦皇岛市的新兴城市区,位处秦皇岛市的地域中心,既是秦皇岛市城市发展空间布局西拓的首选,又是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优先必然,还是重要支撑。

抚宁区委二届四次全会确定了打造“全市现代先进制造先行区、全市全域旅游示范区、全市生态功能支撑区”的“三区”定位;抚宁区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实力、活力、美丽、绿色、文明、幸福、平安”七个新抚宁的目标,完全符合秦皇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符合抚宁区情实际,符合抚宁未来的发展方向。

为什么要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示范区?如何打造?其先手棋如何下?发展路径是什么?围绕这些问题,抚宁区委党校于市区两级党代会卜一闭幕,即召开校务会,进行研究探讨,科学选题,并组织科研力量,组建课题组进行调查研究。

1.打造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必要性秦皇岛市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的目标,其指向是城市的属性具备完整的旅游元素,从城市经济到城市文化构建,从城市地域到城市建设经营,从城市品牌到城市文脉,全方位植入旅游元素。

其建设的重点首先是城市区,再逐步向县域拓展,以城市带动辐射县域,以县域反哺支撑城市。

抚宁区既是新兴城市区,又是城乡与县域的结合部、毗邻地带,且抚宁区农村地域十分广阔,拥有360个行政村,人口约26万。

建设一流国际旅游城市,对于抚宁而言,不仅必要,而且重要;不仅要积极打造,而且要强力打造;不仅要突出重点,而且要全域发展;不仅要优先建设,而且要率先建设。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

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1. 背景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是指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和发展需求,对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进行规范和标准化的指导文件。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成为了当前社会发展的一个热点话题。

为了推动这一融合发展的步伐,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标准,其我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就是其中之一。

2. 标准的制定意义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的制定,意味着国家对于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视和支持。

这一标准的出台,将为各地区的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和支持,有利于规范行业发展,促进产业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3. 标准内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融合发展目标:明确示范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包括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2) 示范区的范围:规定示范区的地理范围和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度的要求。

(3) 产业融合模式:提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模式和路径,鼓励探索新的融合发展模式。

(4) 政策支持:明确示范区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为融合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4. 个人观点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的出台,对于我国的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我认为,在实践中,各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发挥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相互促进、互补、融合的作用,提升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目标。

5. 总结国家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标准的制定,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标准化的指导和支持。

各地区应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推动示范区标准的落实,加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共同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的繁荣发展。

四区一港两基地

四区一港两基地

“四区一港两基地”担当西安发展“桥头堡”在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过程中,西安“四区一港两基地”的支撑密不可分。

记者在两会期间采访了这些区域的负责人。

他们表示,在西安推动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关键时期,“四区一港两基地”发展核心优势,做大做强产业,担当经济社会发展“桥头堡”义不容辞。

高新区发挥引领作用全力支持沣渭新区建设面对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和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新形势、新要求,高新区确立了新的发展定位——成为具有中国内陆自主创新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园区,以鲜明的国际化特征,支撑引领和示范带动西安国际化大都市的建设。

高新区将重点发展研发及处于价值链高端、技术含量高、具有高附加值的先进制造业、创新型服务业和总部经济;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制造、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培育通讯、光伏与LED、新型电子元器件、汽车、电力设备、能源技术、软件与服务外包、创新型服务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兴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城市转型、自主创新、产业提升、环境优化、辐射带动、人才引进等六方面的引领作用,努力建设世界一流科技园区,全力支持沣渭新区建设,为西安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多做贡献。

经济开发区建设关中-天水经济核心产业区成为与国际接轨的运营中枢国际化大都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更多要靠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提升来承载和推动。

作为专注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西安经开区,将全力打造关中-天水经济区的核心产业区,为西安建设国际现代化大都市提供重要支撑。

经开区着眼于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建设,以市级行政中心搬迁为契机,高标准、高水平地开展城市规划、景观设计和形象提升,积极稳妥加快城中村改造步伐,加快经开区文化中心等综合配套项目建设,完善区内学校、医院等公共配套,推进城市网格化管理,全面提升城市建管水平,把城市新中心建设成为西安国际现代化大都市高效、便捷、时尚,与国际接轨的运营中枢。

浐灞生态区提升国际化生态新城形象形成现代服务业新高地作为城市新区域的浐灞生态区,将依托《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充分发挥生态区独有的生态特质和国际化品牌优势,抢抓历史机遇,以“都市型生态区、生态化商务城”为区域定位,着力打造西安现代服务业高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努力打造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
一场声势浩大的“创建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活动正在我区迅速掀起,****员工正以满腔的热情、高昂的斗志,积极投身于解放思想,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推动我区,我集团新崛起、新跨越。

在这次“创建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活动中,作为一名党员,我通过认真学习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国精神,学习市委、市政府对****发展的新要求。

联系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使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开展“创建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贡献”大讨论活动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现实性。

一、充分认识到开展大讨论活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

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

中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

“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和谐社会”……这些闪耀着思想光芒和智慧光辉的词汇,都是解放思想带来的丰硕成果。

****的发展历程,也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实践过程。

事实证明,先解放思想,就争得了发展的先机;先解放思想的更彻底,发展的步伐就会迈得更快。

无疑,近年来,****的发展取得了骄人业绩。

但是我们不能自满、不能懈怠;国家对文化旅游产业的政策支持,让我们深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国家促进西部地区崛起的机遇,让我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人们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期盼,让我们彻悟科学发展、善待环境、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势在必行……
事实上,目前之所以反复强调解放思想,不仅因为思想解放是加快发展的“助推器”,更为紧迫的,因为思想的不解放,已经成了我们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开放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危机意识、进取意识不强。

****要发展,必须摒除这些阻碍的思想。

欲解放思想,必先认识自己。

当前,“创建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为****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做贡献”这一响亮的号召,再次激荡起****全体员工谋求新一轮大发展的滚滚春潮,引起了上上下下、方方面面的共鸣。

我们的时代,是不断发展进步的时代。

不断适应发展变化的新形势,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能摒弃一切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思想观念,才能把解放思想的成果转化为****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思路和措施,从而实现****的新发展,新跨越。

古人说,“境由心造,事在人为”。

张开了思想的翅膀,****的未来之路,将豁然开朗。

新的历史起点在昭示,新的
历史机遇在召唤,我们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自我陶醉、固步自封、止步不前。

只要我们始终保持一种饱满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就一定能够加快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产业,向世人展示****更加美好灿烂的明天。

二、通过大讨论活动解决制约跨越发展的突出问题。

开展此次大讨论活动,主要目的是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革创新,求真务实,加快****城市建设和文化产业与国际接轨的步伐,推进****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大讨论活动紧密联系集团实际,真正触及深层次思想观念,真正解决当前制约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着力解决思想观念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营造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浓厚氛围。

面对形势变化,我们在思想观念上特别要强化三种意识:一是要强化跨越发展的意识;二是要强化竞争率先的意识;三是要强化勇于担当的意识。

以发展论功过,以实绩论英雄,只要有利于发展,就要勇于突破、敢于负责、敢于担当。

通过这一轮解放思想,使我的思想观念有一个全新变化,更加适应集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政治氛围和社会氛围。

(二)着力解决发展理念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探索破解难题、突破瓶颈的有效措施。

今年以来,集团上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加,重点工作面广量大、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大的突破,
有亮点、有特色。

但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集团既面临着宏观经济变化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又存在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

在这些困难和问题面前,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断解放思想、创新举措,拿出更管用、更有效的办法措施,才能赢得主动,加快发展。

(三)着力解决工作作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努力培育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思想解放的程度往往在作风上体现得最充分。

近年来,集团始终把干部员工作风建设紧紧抓在手上,不断改进干部员工思想作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生活作风,取得了明显成效。

但也要看到,集团干部员工队伍作风建设的任务仍然很艰巨,一些存在的问题还很突出,不认真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就会制约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

要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精力投入到发展中。

对于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退缩、不动摇,主动寻求解决的办法,在攻坚克难中逐步推向深入;对于定下来的目标任务要锲而不舍,不管压力多大,困难多大,都坚定不移地一抓到底,干则干成、干就干好。

三、通过大讨论活动实现个人与时俱进,转变观念。

(一)勤于学习。

培根曾经说过“知识就是力量”,但知识本身并不能成为力量,只有灵活地掌握知识的实际运用,使知识内化为主体素质,内化为主体的学识和能力,才能显示出无穷的力量,知识的力量才能具体地体现出来。

学习是
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我将继续加强在工作中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学习。

深入系统地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精神及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时时关注党和国家新的各项方针政策。

通过不断学习,深入领会,不断更新工作观念,创新工作思路,以高质量的工作水平更好地开展好工作。

(二)善于思考。

在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很多困难与挫折,这时就要正确认清形势,把握好大局,妥善处理好矛盾,充分运用自己日常所学的知识和工作经验,积极思考更好地开展好工作。

我将以我区5A级景区创建和城市管理提升年工作为载体,以我区创建“国际一流文化产业示范区”和全市“创建国际化大都市”为目标,与全区“创先争优”活动和创建学习型党组织活动紧密结合。

在工作中把学习与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在思考中催进工作。

(三)勇于实践。

克服因循守旧的思想,在工作中,要不断通过学习,认真总结和积累经验和教训,应用所学的各种知识,积极主动地去解决认识上的问题和偏差,通过彻底的转变思想观念和转变工作作风,有效地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坦然面对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切合自身实际地找准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

解放思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是一个人一生通过学习来解放思想的过程。

只有解放思、才能创新,只有创新、才能发展。

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是在****发展的历史时期贯彻落实中央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解决如何加快发展、如何提高自己、提高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迫切需要。

对个人来说,既是一次用新思想、新观念重新审视自我,反思自我,解剖自我,提高自我的大好机会,更是让自己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压力感,增加荣誉感、自豪感,提高科学发展观、保持和巩固先进性教育整改成果的持续性机遇。

通过学习讨论和对照检查不足,使我更加清醒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我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用全新的思想、全新的理念,提高自己的素质,为加快我区、****的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