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24

合集下载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1.检验室安全与质量控制-医学检验室环境安全,包括防止交叉感染和事故等方面的要求。

-质量控制的原理、方法和实施,包括内部质量控制和外部质量评价。

2.体液及其生理功能-血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和血液凝固等。

-尿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肾脏的排泄功能和尿液的碱性与酸碱平衡等。

-脑脊液的组成及其生理功能,包括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和吸收等。

3.常见化验项目及其相关知识-血液常规检查,包括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生化指标检查,包括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水平等。

-免疫学检查,包括免疫球蛋白、抗体和抗原等。

-微生物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真菌培养和病毒检测等。

-遗传学检查,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异常和DNA序列分析等。

4.检验仪器与设备-常见的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离心机、显微镜、自动化生化分析仪和核磁共振仪等。

-仪器的使用原理、操作步骤和维护方法。

-微生物学检验仪器和设备,包括细菌培养箱、PCR仪等。

5.临床检验的临床应用-检验结果的解读与诊断,包括异常结果的分析和诊断。

-临床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应用,包括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和疾病筛查等。

-临床检验在药物治疗中的应用,包括药物浓度监测和药敏试验等。

6.伦理和法规-医学伦理和法规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包括患者隐私保护和知情同意等。

-检验结果的报告和解释,包括向患者和医生传达检验结果的方法和技巧。

7.临床质量管理-临床质量管理的原则与方法,包括质量保证和改进的策略和工具。

-医学事故和不良事件的处理和预防。

以上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一些必背知识点,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广泛。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点于临床实践中,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学生还应进行实践操作和临床实习,以提高技能水平和专业素养。

检验士 知识点总结归纳

检验士 知识点总结归纳

检验士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概述检验士是负责对样品进行检验和分析的专业人员,其主要工作包括样品接收、样品制备、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报告。

二、检验科学基础1.化学基础知识包括原子结构、分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溶液化学等内容。

检验士需要掌握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化学反应的各种类型和条件,掌握如何制备和配制化学试剂。

2.生物学基础知识包括生物分子、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代谢、生物遗传和基因工程等内容。

检验士需要了解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掌握生物分析、生物检验和生物组织的处理技术。

3.物理基础知识包括物质的物理性质、粒子运动和相变、热力学和电磁学等内容。

检验士需要了解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物理过程,掌握物理实验和仪器操作技术。

三、检验仪器与技术1.常用仪器包括分光光度计、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光谱仪、液相色谱仪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各种仪器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仪器的维护和校准技术。

2.检验方法包括光谱分析、色谱分析、电化学检验、生物学检验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各种检验方法的原理和应用范围,掌握样品的处理和检验操作技术。

3.质量控制包括标准品的制备、质控样品的检验、数据质量的评估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质量控制的原理和方法,掌握如何保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安全与环保1.实验室安全包括化学品的储存和处理、实验操作的安全规范、应急措施与事故处理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实验室安全的相关知识和法规,掌握应急处置和事故处理技术。

2.环境保护包括废液废气的处理、废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规和政策,掌握废物处理和环保技术。

五、质量管理与认证1.实验室管理包括实验室的组织结构、管理制度、人员培训、设备维护和数据管理等。

检验士需要了解实验室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掌握实验室管理技术和质量体系建设。

2.质量认证包括ISO/IEC 17025质量管理体系、实验室认可与审查、实验室能力验证等。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历年真题1-(2)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历年真题1-(2)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历年真题1-(2)一、每道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不包括A.黏附功能B.聚集功能C.释放功能D.促凝功能E.促纤维功能E[解析] 血小板的止血功能包括黏附功能、聚集功能、释放功能、促凝功能、血块收缩功能,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

无促纤维功能。

2. 关于血管壁的止血功能叙述错误的是A.收缩反应增强B.血小板被激活C.促止血物质释放增多D.局部血流变慢E.局部血黏稠度降低E[解析] 血管壁的止血功能:①血管收缩,血管壁受损时,局部小动脉和细小动脉立即发生收缩,管腔变狭窄,使经过损伤部位的血流减慢。

同时,由于血管内皮下弹性蛋白、胶原的暴露,血小板黏附在血管损伤的部位并被激活,发生血小板聚集反应,血小板聚集成团形成血小板止血栓。

②损伤的血管壁释放出组织因子,直接激活血液凝固系统,形成凝血块,使血小板形成的初期止血栓得以加固。

③正常的内皮细胞能合成一种抗血栓和抗血小板聚集的因子前列环素(PCI2)及纤维蛋白溶解激活因子(纤溶酶原激活物,又称血浆素原激活物),两者具有抗凝性,使血栓形成减慢或阻止血栓形成。

故局部血黏稠度会增高。

3. 肾小球滤过功能主要取决于A.有效滤过压B.有效渗透压C.被动扩散D.逆流倍增E.主动转运A[解析] 肾小球滤过由肾小球滤过膜的滤过作用来完成。

肾小球滤过膜具有一定的通透性,一般而言,分子量为60000以上的物质如血清白蛋白很难通过;血浆球蛋白分子量在90000以上,则完全不能通过。

肾小球滤过膜对物质的滤过除了受物质分子量大小的影响,也与物质所带电荷有关。

在肾小球滤过膜上覆盖有1种带负电荷的酸性唾液蛋白,由于白蛋白也带有负电荷,同性相斥,所以白蛋白很难被滤过,可见正常尿中的蛋白是很少量的。

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强弱,主要受有效滤过压的大小控制,有效滤过压决定于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囊内压、血浆胶体渗透压。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化学)24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化学)24

[模拟] 临床医学检验技士(临床化学)24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长期饥饿时,维持血糖正常水平的主要途径是A.糖酵解B.糖醛酸途径C.合成糖原D.糖异生E.磷酸戊糖途径参考答案:D第2题:I型高脂蛋白血症时,患者的血浆外观特征是A.奶油样表层,下层透明B.透明C.混浊D.透明或轻度混浊E.奶油样上层,下层混浊参考答案:A第3题:Ⅱa高脂蛋白血症患者空腹血浆中升高的脂蛋白为A.CMB.VLDLC.LDL和VLDLD.LDLE.CM和VLDL参考答案:D第4题:目前我国测定TC的参考方法是A.电泳法B.匀相测定法C.超速离心法D.HPLC法E.聚乙烯硫酸盐沉淀法参考答案:D第5题:急性炎症性疾病时血浆蛋白质出现低下的是A.C反应蛋白B.铜蓝蛋白C.α<sub>1</sub>抗胰蛋白酶D.α<sub>1</sub>酸性糖蛋白E.前白蛋白参考答案:E第6题:关于β<sub>2</sub>微球蛋白叙述错误的是A.存在于所有有核细胞表面B.炎症及肿瘤时血浆中浓度可降低C.肾移植后如发生排斥反应,尿液中β<sub>2</sub>微球蛋白可出现增高D.急性白血病有神经浸润时,脑脊液中β<sub>2</sub>微球蛋白可增高E.尿液β<sub>2</sub>微球蛋白主要用于监测肾小管功能参考答案:B第7题:可用于贫血的诊断和治疗监测的血浆蛋白质是A.白蛋白B.前白蛋白C.C反应蛋白D.免疫球蛋白E.转铁蛋白参考答案:E第8题:关于GGT的临床意义,下列叙述不恰当的是A.人体各器官中GGT含量以肾脏最高B.主要用于诊断肝胆疾病C.诊断恶性肿瘤有无肝转移的阳性率可达90%D.肾脏疾病时血清GGT活性明显增高E.口服避孕药会使GGT增高20%参考答案:D第9题:对营养不良和肝功能不全有较高敏感的血浆蛋白质指标是A.前白蛋白B.球蛋白C.转铁蛋白D.β<sub>2</sub>微球蛋白E.α<sub>1</sub>球蛋白参考答案:A第10题:人体内运输铁的蛋白质是A.铁蛋白B.转铁蛋白C.血红蛋白D.肌红蛋白E.细胞色素类参考答案:B第11题:急性胰腺炎时升高的血清酶为A.胰淀粉酶B.胰蛋白酶C.碱性磷酸酶D.转氨酶E.乳酸脱氢酶参考答案:A第12题:血清线粒体AST升高表明A.肝病变严重B.前列腺癌C.乳腺癌D.多发性肌炎E.急性胰腺炎参考答案:A第13题:常作为判断肝细胞损伤的灵敏指标的血清酶是A.ALTB.CHEC.GGTD.LDE.CK参考答案:A第14题:多发性肌炎时升高的血清酶主要是A.CK~BBB.CK~MB1C.CK~MMD.LD<sub>1</sub>E.CK~MB2参考答案:C第15题:心肌梗死发生后2~4小时即开始升高,12~48小时达峰值,2~4天降至正常的血清酶是A.CKB.LDC.ASTD.ALTE.ALP参考答案:A第16题:血清CK活性降至正常水平一般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A.12小时B.2~4天C.15天D.30天E.6~10周参考答案:B第17题:有助于前列腺癌诊断的酶学指标是A.ALPB.LDHC.GGTD.ACPE.CK参考答案:D第18题:在骨骼疾病的诊断酶学中重要的指标是A.LDHB.ACPC.ALPD.ALTE.CK参考答案:C第19题:对ALP参考范围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地区差异B.生活习惯C.职业D.性别E.年龄参考答案:E第20题:低钾血症的常见病因不包括A.大面积烧伤B.长期进食不足C.钾丢失或排出增多D.细胞外钾进入细胞内E.血浆稀释参考答案:A第21题:关于高渗性脱水的描述错误的是A.体液电解质浓度增加B.细胞外液量减少C.尿量增加D.细胞内液水向细胞外液转移E.口渴参考答案:C第22题:大面积烧伤,可引起A.血中[H<sup>+</sup>]↑B.血中[K<sup>+</sup>]↑C.血中[K<sup>+</sup>]↓D.[H<sup>+</sup>]↓E.[ca<sup>2+</sup>]↑参考答案:B第23题:引起婴幼儿佝偻病的常见原因是A.缺乏维生素DB.长期吸收不良C.甲状旁腺功能低下D.慢性肾病E.碱中毒参考答案:A第24题:血清钙降低见于A.溶骨作用增强B.恶性肿瘤骨转移C.甲状旁腺功能亢进D.维生素D缺乏E.甲状旁腺素异位分泌参考答案:D第25题:血清铁增高见于A.溶血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恶性肿瘤D.急性感染E.慢性感染参考答案:A第26题: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是( )A.血糖B.OGTTC.尿糖测定D.糖化血红蛋白测定E.糖化血清蛋白测定参考答案:A血糖测定是检查有无糖代谢紊乱的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指标。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3_真题-无答案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3_真题-无答案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相关专业知识-13(总分100,考试时间90分钟)一、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 对肝脏疾病所致贫血,错误的说法是A. 可以是正常细胞性贫血B. 可以是大细胞性贫血C. 胆道阻塞患者外周血涂片中能见到靶形红细胞D. 酒精中毒性肝病患者外周血涂片中不能见到棘形红细胞E. 合并脾功能亢进者,全血细胞减少2. 速发性过敏反应时,外周血中常升高的细胞是A. 中性粒细胞B. 中性杆状核粒细胞C. 嗜酸性粒细胞D.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E. 嗜碱性粒细胞3. 成人淋巴细胞增多是指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A. >4×109/LB. >3C. >3×109/LD. >2E. >2×109/L4. 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常见于A. 急性髓性白血病B.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 系统性红斑性狼疮病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化学物质或药物中毒5.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A. 广泛组织坏死B. 脾肿大C. 门脉性肝硬化D. SLEE. 非白细胞性白血病6. 退行性核左移可见于A. 急性中毒B. 急性失血C. 急性溶血D. 急性化脓性感染E. 败血症7.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常见于A. 伤寒或副伤寒B. 肝癌C. 大面积烧伤D. 铅中毒E. 急性溶血8. 不会引起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增多的是A. 急性胰腺炎B. 支气管哮喘C. 寄生虫病D. 荨麻疹E. 湿疹9. 外周血中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见于A. 风疹感染期B.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感染期C. 百日咳感染期D. 猩红热感染期E. 流行性腮腺炎感染期10. 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 再生障碍性贫血E. 巨幼细胞性贫血11. 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见于A. 缺铁性贫血B. 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 铁粒幼细胞贫血D. 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12. 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右移,峰底增宽,常提示A. 缺铁性贫血B. 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C. 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 巨幼细胞性贫血E. 溶血性贫血13. 尿中微量清蛋白测定主要用于A. 发现肾脏早期损害B. 测定肾小球滤过率C. 测定肾小管重吸收功能D. 反映肾脏浓缩稀释功能E. 反映肾缺血性坏死14. 当尿中尿胆原、尿胆素完全阴性时,应考虑A. 肝细胞性黄疸B. 阻塞性黄疸C. 溶血性黄疸D. 药物性黄疸E. 肠梗阻15. Rh阴性母亲,其胎儿若Rh阳性,胎儿出生后易患A. 血友病B. 白血病C. 红细胞增多症D. 新生儿溶血病E. 巨幼红细胞性贫血16. 血液保存液CPD-A中的“A”代表的是A. 添加了铵B. A型配方C. 添加了肌苷D. 添加了腺嘌呤E. 添加了次黄嘌呤17. 为了延长血液的保存期应加入以下哪种成分A. 三磷酸腺苷B. 腺嘌呤C. EDTA&#183;K2D. 次黄嘌呤核苷E. 枸橼酸钠18. 钾中毒与输注何种血关系密切A. 大量输血B. 输血过快C. 输冷血D. 输陈血E. 输热血19. 关于Rh血型的叙述错误的是A. 红细胞膜含有D抗原的是Rh阳性B. Rh阳性人血中含有抗D抗体C. Rh阳性者再次接受阳性输血时会发生凝集反应D. Rh阴性母亲再次孕育Rh阳性胎儿时可能发生新生儿溶血E. Rh血型系统的抗体为获得性免疫抗体20. 下列哪些物质增加使抗止血功能增强A. 因子Ⅲ、vWF、PAIB. PGI2、t-PA和ATⅢC. 因子Ⅲ、ⅫD. 因子Ⅻ和激肽释放酶E. 以上都是21. 下列哪一组在维持血小板的形态、释放和收缩中起重要作用A. 骨架系统和收缩蛋白B. 致密颗粒、α-(alpha)颗粒和溶酶体颗粒C. ADP、β血小板球蛋白D. ATP和纤维蛋白E. 微管、微丝和膜下细胞丝22. 下列哪一组是凝血酶原酶A. Ⅸa、Ⅷa、Ca2+离子、PF3复合物B. Ⅹa、Ⅴa、Ca2+离子、PF3复合物C. Ⅲ、Ⅶa、Ca2+离子复合物D. ⅧF:Ag、Ⅷ:C复合物E. 以上都不是23. 完成血小板黏附功能所需条件是A. 血小板数量增多B. 微血管壁的结构正常C. GPⅠ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的存在D. 血浆总蛋白、血液电解质浓度及pH值均正常E. GPⅡb和vWF含量正常以及内皮下层组织成分存在24. 蛋白S(PS)在肝脏合成时,需依赖下列哪一物质A. 蛋白CB. 维生素KC. 血栓调节蛋白D. 蛋白ZE. 肝素辅助因子25.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A. 生成减少B. 消耗过多C. 破坏增加D. 分布异常E. 成熟障碍26. 做PAgT时,试验前1周内病人禁服阿司匹林类药物,其原因是A.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B. 阿司匹林促使血小板释放反应,抑制其聚集C. 阿司匹林根本不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其聚集D. 阿司匹林可减弱血小板的释放反应及聚集E. 阿司匹林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促进其聚集27.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下列哪一项是最多见的A. 白血病B. 感染性疾病C. 病理产科D. 免疫性疾病E. 肝脏疾病28. 血小板膜糖蛋白Ib与下列哪种血小板功能有关A. 黏附功能B. 聚集功能C. 分泌功能D. 凝血功能E. 维护血管内皮的完整性29. 关于蛋白C系统,下述哪种说法是不正确的A. 其组成包括PC、PS、TM和APCIB. PC在肝脏合成时,需要依赖VitKC. TM是PC的辅助因子D. APCI有加速APC灭活因子Ⅴa和Ⅷa的作用E. APCI与APC形成APCI-APC复合物,使APC失去灭活因子Ⅴa和Ⅷa的活性30. 不属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A. 造血干细胞损伤B. 造血微环境损伤C. 免疫性造血抑制D. DNA合成障碍E. 以上均是31. 关于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发病的机制,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 铁摄入过多B. 铁利用不良C.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D. 红细胞无效生成E. 本病有遗传性32. 反映肾小球滤过率临床常用的是A. 尿液葡萄糖测定B. 酚红清除试验C. BUN测定D. 内生肌酐清除试验E. 菊粉清除试验33. 不能促使PLG变为PL的物质是A. UK、SKB. ⅫaC. t-PAD. u-PAE. PAI34. 血液凝固是诸多凝血因子逐个被激活的A. 合成反应B. 聚合反应C. 联接反应D. 酶促反应E. 混合聚集反应35. FⅩⅢa作用的底物为A. 纤维蛋白原B. 可溶性纤维蛋白C. 交联纤维蛋白D. 纤维蛋白聚合物E. 纤维蛋白单体36. 盐酸的分子量是36.5,比重是1.19,浓度是36%,取盐酸10ml,加H2O至100ml,盐酸浓度是A. 0B. 0C. 11D. 1E. 3637. 下列关于尿胆原的叙述哪项错误A. 尿胆原在回肠末端形成B. 尿胆原在肠管下端氧化成尿胆素C. 10%~20%的尿胆原被重吸入肝D. 溶血性黄疸尿胆原减少E. 梗阻性黄疸尿胆原阴性38. 当尿中尿胆素尿胆元完全阴性时,应考虑什么疾病A. 肝细胞性黄疸B. 阻塞性黄疸C. 溶血性黄疸D. 药物性黄疸E. 肠梗阻39. 下列化合物哪一种不属于非蛋白物质A. 尿素B. 丙酮酸C. 肌酐D. 尿酸E. 胆红素40. 反映胆道梗阻敏感性和特异性最好的酶是A. ALPB. ALTC. ASTD. ADHE. CK41. 血清总蛋白测定方法有多种,目前临床实验室应用最广泛的是A. 双缩脲法B. 染料结合法C. 酚试剂法D. 比浊法E. 紫外分光光度法42. 糖化血红蛋白是血红蛋白与糖类非酶促结合而成,一般可反映多长时间内血糖水平A. 4小时B. 1天C. 7天D. 1~2个月E. 半年43. 测得某样本血钙浓度100mg/L相当于A. 0B. 2C. 5D. 10mmol/L(钙分子量40)E. 40mmol/L(钙分子量40)44. 下列组合中,哪两者无直接关系A. 血红蛋白代谢——胆红素B. 糖酵解途径——丙氨酸C. 尿素循环——尿酸D. 脂肪酸代谢——乙酰辅酶AE. 淀粉水解——麦芽糖45. 游离胆红素在血液中主要与哪些蛋白结合,以复合物形式存在、运输A. 白蛋白B. α球蛋白C. β球蛋白D. γ球蛋白E. 纤维蛋白原46. 下列各项中,血液成分测定中哪项不正确A. 肌酸激酶测定,采血前应避免运动B. 血清K测定,应避免溶血C. 血清铁测定,容器应避免与铁接触D. 血糖测定,标本放置一般不超过4小时E. 淀粉酶测定,由于钙存在而被激活47. 以下底物与酶结合中,彼此无关的是A. 葡萄糖——己糖激酶B. 尿素——尿素酶C. 丙酮酸——淀粉酶D. 麦芽糖——淀粉E. 过氧化氢——过氧化物酶48. 某病人尿素氮报告是14.4mmol/L,他的尿素的浓度值为A. 3B. 7C. 14D. 28E. 36mmol/L49. 下列哪种蛋白不是由肝细胞合成的A. 白蛋白B. 纤维蛋白原C. 凝血酶原D. 免疫球蛋白E. 前白蛋白50. 由实验室自己配置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为A. 一级标准品B. 二级标准品C. 控制物D. 参考物E. 原级参考物。

初级检验士知识点总结

初级检验士知识点总结

初级检验士知识点总结作为初级检验士,必须熟悉并掌握一系列检验和实验技能,因此对各种仪器设备和相关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初级检验士需要了解的一些主要知识点:1. 实验室安全知识实验室是一个安全第一的工作环境。

初级检验士需要了解实验室的安全规定,并且要了解常见的危险性化学品的特性以及处理方法,掌握应急处理的基本技能。

2.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初级检验士需要熟练使用各种常见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包括分光光度计、离心机、pH计、显微镜、电泳仪等。

在使用这些仪器时,需要严格按照规定操作步骤,并且了解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常识,保证仪器设备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 样品的采集、制备和保存在实验室工作中,初级检验士需要掌握正确的样品采集方法,了解样品的制备过程,以及正确的样品保存方法,保证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初级检验士需要了解各种常用化学试剂的性质和用途,包括酸碱试剂、金属离子试剂、指示剂等,确保在检验过程中选择正确的试剂,并且能够正确理解试剂的反应原理。

5. 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初级检验士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酸碱滴定法、络合滴定法、沉淀滴定法等,以及常见的色谱、质谱、光谱等分析方法,这些知识有助于初级检验士正确使用分析方法进行检验。

6. 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在进行检验和分析时,初级检验士需要了解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的方法,包括校准、验证、参考物质的选择和使用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7. 数据分析和报告撰写初级检验士需要能够正确分析实验数据,撰写检验报告和实验记录,清晰准确地表达实验结果和结论。

8. 实验流程和规范化操作在实验过程中,初级检验士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流程和规范化操作规程进行,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总之,初级检验士需要在实验室工作中掌握一系列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相关知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除了上述所列知识点,初级检验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实验技能,不断增强实验室安全意识,提高工作效率和实验技能,为今后更高级别的检验工作做好铺垫。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
2024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点汇总如下:
1.临床检验学基础知识:包括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检验系统、临床检验常用仪器和试剂、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免疫学等基础知识。

2.临床生物化学与免疫学:包括常见血液、尿液、体液的生化分析、肝功能、肾功能、心肌酶谱、血脂代谢、糖代谢、免疫学指标等内容。

3.临床微生物学:包括常见细菌、真菌、寄生虫、病毒的检测方法和病原体的鉴定。

5.临床免疫学:包括免疫功能检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检测、特殊免疫检测、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测、肿瘤及免疫的关系等内容。

6.临床血清学:包括血清学的基本知识、血清学常规检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血清学检验、感染性疾病的血清学检验、肿瘤标志物等内容。

7.临床生物物理测试与造影学:包括肺功能检测、心电图检测、超声检测、X线检测、CT检测、MRI检测、核医学检测等内容。

8.临床遗传学:包括常见遗传病的检测、染色体核型分析、分子生物学检测、肿瘤遗传学等内容。

9.临床分子生物学:包括基因检测技术、DNA检测技术、RNA检测技术、蛋白质检测技术、细胞因子检测技术、肿瘤分子遗传学检测等内容。

10.临床免疫血清学:包括血清学技术、免疫学方法、自身免疫病的诊断和监测、感染性疾病的免疫学检验等内容。

这些是2024年临床医学检验初级师考试的主要考点,考生应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准备,以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

医学检验技士考试题库

医学检验技士考试题库

医学检验技士考试题库医学检验技师考试题库一、绪论医学检验技师考试是评估医学检验技术人员专业水平的一种重要方式。

作为医学检验技师的候选人,通过考试不仅可以证明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水平,还可以获得相关职称或资格认证,提升自己的职业发展。

二、细胞学1. 细胞结构和功能- 描述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解释各个细胞器的功能。

- 简要介绍细胞分裂过程及其在细胞增殖和修复中的重要作用。

2. 细胞培养与细胞检测- 解释细胞培养的原理和方法。

- 介绍细胞培养在细胞学检验中的应用,如细胞染色体分析等。

三、生物化学1. 蛋白质与酶学- 论述蛋白质的组成、结构和功能。

- 解释酶的特性和活性,以及酶在生物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2. 糖代谢与糖尿病- 描述糖代谢的过程和调节机制。

- 讨论糖尿病的原因、病理生理以及相关的生物化学指标。

四、免疫学1. 免疫应答与免疫球蛋白- 解释机体的免疫应答过程,包括免疫记忆和细胞免疫等。

- 介绍免疫球蛋白的种类、功能和检测方法。

2. 免疫标记技术- 介绍常用的免疫标记技术,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流式细胞术等。

- 论述免疫标记技术在疾病诊断和研究中的应用。

五、微生物学1. 常见微生物分类与特性- 描述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常见微生物的分类和特性。

- 论述不同微生物在人体感染和传播中的作用和机制。

2. 微生物检测方法- 介绍微生物检测的不同方法,如培养法、PCR法和质谱分析等。

- 探讨微生物检测在临床诊断和食品安全监测中的应用。

六、临床检验1. 血液学检验- 解释血液学检验的目的和常用指标,如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

- 论述血液学检验在疾病诊断和监测中的重要性。

2. 尿液分析和体液检验- 介绍尿液分析的方法和常见指标,如尿比重、葡萄糖和蛋白质等。

- 讨论体液检验中的腹水、胸水和关节液等的检测方法和意义。

七、质量控制1. 质量管理体系- 解释质量管理的原理和目的。

- 介绍现代医学检验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如ISO 15189和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 初级临床医学检验技士基础知识24以下每一道考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以下属于酸性染料的是A.硫堇B.苏木素C.天青D.亚甲蓝E.伊红参考答案:E伊红属于酸性染料,其余为碱性。

第2题:接种针宜采用以下哪种方法进行消毒灭菌A.漂白粉B.烧灼C.酒精擦拭D.紫外线照射E.干烤法参考答案:B接种针宜采用烧灼消毒灭菌。

第3题:冷凝集试验正常参考值是( )A.<1:20B.<1:40C.<1:80D.<1:160E.<1:320参考答案:B第4题:基础胃液量A.正常10~100mlB.>100mlC.<10mlD.1.2~1.5LE.约为50ml参考答案:A基础胃液量,正常10~100ml。

第5题:下列哪项不属于红细胞过度破坏引起的贫血A.红细胞膜缺陷B.红细胞酶缺陷C.造血物质缺乏D.珠蛋白肽链改变及分子结构变异E.新生儿溶血病参考答案:C造血物质缺乏属于红细胞生成不足引起的贫血。

第6题:玻璃器皿干热消毒要求A.160~170℃2小时B.160~170℃1小时C.1000c2小时D.1500c2小时E.1400c2小时参考答案:A第7题:以下哪种细菌在医务人员带菌率高达70%,多具耐药性A.淋球菌B.葡萄球菌C.链球菌D.肺炎球菌E.脑膜炎球菌参考答案:B葡萄球菌属的细菌是一群革兰阳性球菌,常堆聚成葡萄串状而得名。

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人和动物体表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

目前有32个种及亚种,大多数是非致病菌,少数为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有些人的皮肤、鼻咽部带致病菌株,带菌率为20%~50%,医务人员的带菌率可高达70%以上,是医院内交叉感染的重要传染源。

第8题:属呼吸道感染的病毒是A.甲型肝炎病毒B.脊髓灰质炎病毒C.轮状病毒D.流感病毒E.乙型脑炎病毒参考答案:D呼吸道病毒是指主要以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侵犯呼吸道黏膜上皮细胞,并引起呼吸道局部感染或呼吸道以外组织器官病变的一类病毒。

主要包括流感病毒、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等。

90%以上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由病毒引起。

第9题:正常人血红蛋白含量男性为( )A.110~150g/LB.120~160g/LC.120~150g/LD.110V160g/LE.170~200g/L参考答案:A第10题:诊断疟疾最常用的方法( )A.皮内试验B.骨髓穿刺C.加藤厚涂片法D.厚薄血膜涂片法E.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参考答案:D第11题:ABO血型抗原属于A.异种抗原B.同种异体抗原C.独特型抗原D.隐蔽的自身抗原E.异嗜性抗原参考答案:B人类的同种异型抗原主要有: HLA抗原、ABO抗原、Ig的同种异型抗原、 Rh抗原。

第12题:内源性凝血与外源性凝血的主要区别是A.是否有血小板第三因子的参加B.凝血酶形成过程不同C.纤维蛋白形成过程不同D.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的始动过程不同E.钙离子是否参与凝血参考答案:D第13题: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分子是A.C1B.C2C.C3D.C4E.C5参考答案:CC3是血清中含量最高的补体分子。

第14题:必须与蛋白质载体结合才具有免疫原性的是A.完全抗原B.变应原C.耐受原D.超抗原E.半抗原参考答案:E半抗原是指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又不能单独激发机体产生抗体的抗原。

它只有反应原性,不具免疫原性,又称不完全抗原。

当与某种纯蛋白的分子,即载体结合后成为完全抗原,具有半抗原载体效应,能够产生相应的抗体。

第15题:同种动物不同个体间,一个个体细胞进入另一个个体时引起免疫应答,此类抗原称为A.异种抗原B.同种异型抗原C.自身抗原D.异嗜性抗原E.外源性抗原参考答案:B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自同种生物而基因型不同的个体的抗原物质。

第16题:在正常情况下,浆膜腔内A.有少量液体起保护作用B.有大量液体起保护作用C.有少量液体起润滑作用D.有大量液体起润滑作用E.没有液体参考答案:C正常情况下,人体的胸膜腔、腹腔和心包腔、关节腔统称为浆膜腔,内有少量的起润滑作用的液体。

第17题:最常用的真菌培养基是( )A.沙保弱培养基B.玉米-吐温80培养基C.血琼脂D.SS琼脂E.营养琼脂参考答案:A第18题:有关白假丝酵母菌生物学性状的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染色呈阳性B.不能在普通琼脂上生长C.可形成较长的假菌丝D.以出芽方式繁殖E.不属于二相性真菌参考答案:B第19题:蛔虫产卵量大,粪检蛔虫卵最常用的方法为A.水洗沉淀法B.直接涂片法C.饱和盐水浮聚法D.汞磺醛离心沉淀法E.虫体鉴定参考答案:B第20题:IL-1主要由下列哪种细胞产生( )A.巨噬细胞B.B细胞C.CD4+T细胞D.血管内皮细胞E.肾小管内皮细胞参考答案:A第21题:漏出性胸腔积液见于A.充血性心衰B.肺梗死C.肺结核D.浆细胞瘤E.恶性间皮瘤参考答案:A漏出液常见于静脉回流受阻、充血性心力衰竭和晚期肝硬化等;而渗出液则常见于结核性、细菌性感染,转移性肺癌、乳腺癌、淋巴瘤、卵巢癌,血液、胆汁、胰液和胃液等刺激。

第22题:关于蛋白尿定义错误的是A.尿蛋白定性弱阳性B.尿蛋白定性阳性C.尿蛋白定量超过100mg/LD.尿蛋白定量不低于100mg/LE.尿蛋白定量超过150mg/24h参考答案:A当尿蛋白超过150mg/24h或超过100mg/L时,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称为蛋白尿。

第23题:AIDS患者外用血中CD4/CD8比值一般是A.>2.5B.>2.0C.>1.5D.>1.0E.<1.0参考答案:E正常情况下CD4/CD8为1.7±0.3,如果比值<1,表示免疫状况不佳,比值越低,细胞免疫缺陷越严重。

第24题: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计数一般为A.(10~30)×10<sup>9</sup>/LB.(100~300)×10<sup>9</sup>/LC.(30~50)×10<sup>9</sup>/LD.(300~500)×10<sup>9</sup>/LE.(1000~3000)×10<sup>9</sup>/L参考答案: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计数一般为(100~300)×10<sup>9</sup>/L,个别可高达1000×10<sup>9</sup>/L。

第25题:牧区养犬不注意饮食卫生有可能感染A.猪带绦虫B.牛带绦虫C.细粒棘球绦虫D.微小膜壳绦虫E.细粒棘球蚴病参考答案:C第26题: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a的诊断标准为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B.骨髓中原单核细胞≥70%C.骨髓中原单核细胞≥60%D.骨髓中原单核细胞≥50%E.骨髓中原单核细胞≥30%参考答案:A骨髓中原单核细胞≥80% (NEC)是诊断M5a的标准。

第27题:下列哪项是渗出液形成的主要原因A.炎症或肿瘤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刺激B.水钠潴留C.淋巴回流受阻D.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E.静脉回流受阻参考答案:A漏出液的产生是由于毛细血管流体静压增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低、淋巴回流受阻及钠水潴留等;渗出液的产生是由于微生物的毒素、缺氧以及炎性介质、血管活性物质增高、癌细胞浸润、外伤、化学物质刺激等。

第28题:可刺激B淋巴细胞增殖转化的刺激物是A.BCGB.ConAC.PHAD.PWME.MHC参考答案:D淋巴细胞在体外经某种物质刺激,细胞代谢和形态相继变化,在24~48h细胞内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增加,产生一系列增殖的变化,如细胞变化、细胞浆扩大、出现空泡、核仁明显、核染色质疏松等,由淋巴细胞转变为淋巴母细胞。

因此,这种淋巴细胞增殖又叫淋巴细胞转化。

据此可判断出淋巴细胞对有关刺激的反应性与功能状态。

非抗原性刺激物:如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A(ConA)、美洲商陆(PWM)、脂多糖(LPS),通称促有丝分裂原。

其中LPS刺激B细胞,PWM可刺激T和B细胞,PHA和ConA刺激T细胞增殖。

第29题:瑞特染料包括A.伊红与亚甲蓝B.伊红与丙酮C.煌焦油蓝D.苏木素E.沙黄参考答案:A瑞氏染料由酸性染料伊红(E-)和碱性染料亚甲蓝(M+)组成。

第30题:溶血性黄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呈强阳性的是A.血清总胆红素B.血清间接胆红素C.血清直接胆红素D.尿胆原E.尿胆红素参考答案:D溶血性黄疸因体内有大量红细胞破坏,使血中UCB含量增高,导致肝细胞代偿性增高更多的CB,从胆道排入肠道也增高,致UBG增高,粪胆原随之增高,粪色加深。

尿液UBG呈明显强阳性,尿胆素阳性。

第31题:检测尿中β<sub>2</sub>-微球蛋白是监测A.肾小球功能B.肾小管功能C.良性肿瘤D.恶性肿瘤E.泌尿系统感染参考答案:B第32题:免疫应答反应的过程是A.识别阶段B.活化阶段C.活化和效应阶段D.识别和效应阶段E.识别、活化和效应阶段参考答案:E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包括:①抗原识别阶段,是抗原通过某一途径进人机体,并被免疫细胞识别、递呈和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又称感应阶段。

②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是接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时期,又可称为活化阶段。

③抗原清除阶段,是免疫效应细胞和抗体发挥作用将抗原灭活并从体内清除的时期,也称效应阶段。

第33题:伤寒血清学诊断法是A.肥达反应B.抗O试验C.外斐反应D.瓦色曼试验E.结核菌素试验参考答案:A伤寒血清学诊断法是肥达反应。

第34题:疟疾病原学诊断常用的方法为A.浓集法B.体外培养法C.骨髓穿刺D.厚、薄血涂片E.动物接种法参考答案:D从患者周围血液中检出疟原虫,是疟疾确诊的依据。

一般从受检者耳垂或指尖采血做薄血膜和厚血膜涂片,以姬氏染液或瑞氏染液染色后镜检。

第35题:急性肝炎时,人体内转氨酶变化为A.ALT正常,AST正常,AST/ALT=1.15B.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5C.ALT升高,AST升高,AST/ALT<1.0D.ALT降低,AST升高,AST/ALT>11.15E.ALT升高,AST降低,AST/ALT<1.15参考答案:C第36题:关于血液葡萄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低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B.血浆是测定葡萄糖的最好样品C.分析前血液放置一段时间会使结果偏低D.如无特殊原因应空腹抽血测定血糖E.维生素C可干扰GODIPOD法测定葡萄糖参考答案:A本题考查葡萄糖测定的注意事项。

血液从动脉流至组织毛细血管再到静脉,由于组织的代谢,含糖量逐渐降低,毛细血管血葡萄糖浓度略高于静脉血葡萄糖浓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