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临床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

临床三大常规检验基础知识在现代医学中,临床检验技术在辅助临床诊断与治疗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检验项目更是日趋完善。

在众多新项目不断涌现的今天,临床检验最基本的血、尿、便三大常规仍旧受到大家的重视,为什么呢?因为初诊检查三大常规可以了解患者的生理情况,对所患疾病进行初步判断;治疗过程中检查三大常规能够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

因此,不论是我们检验工作者还是临床医师熟练掌握临床三大常规检验的基础知识都是必要的。

1 血常规检验基础知识血常规检验是血液检验项目中最基础及最常用的检验,在绝大多数疾病的临床诊断中都有应用,主要包括血细胞计数及相关参数测定、血细胞形态学检査。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自动化仪器的应用使血常规检验快速、项目扩展、参数增多,因此,血常规检验能及时、准确、随机、全面反映机体的基本功能状况。

血常规检验取材容易,检测便捷,仍然是筛检疾病、遴选其他实验检査的首要程序。

血细胞主要分为红细胞、白细胞与血小板。

通过检验血细胞数量及相关参数、血细胞形态,能够筛选出一些疾病。

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主要生理功能是作为携氧或二氧化碳的呼吸载体和维持酸碱平衡等。

临床可通过各项红细胞参数检验和红细胞形态观察对贫血和某些疾病进行诊断或鉴别诊断。

常用的红细胞检査项目有: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形态观察、红细胞平均指数计算、网织红细胞计数、嗜碱性点彩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沉降率测定等。

外周血白细胞检验是血常规检验的重要项目之一,以下情况可以检査白细胞:①感染、炎症、组织损伤或坏死、中毒、贫血。

②结缔组织病、骨髄抑制(电离辐射、细胞毒药物、免疫抑制剂、抗甲状腺药物等)。

③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髄增殖性疾病和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等。

计数外周血的白细胞数量、检査染色条件下各种白细胞的形态并分类计数,是诊断疾病,尤其是对恶性血液病进行初步诊断和评估疗效的基本指标。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单选题]1.机体内钙主要存在于()。

A.骨和(江南博哥)牙齿B.血液C.肌肉D.毛发E.神经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人体中约99%的钙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仅有少部分存在于血液中。

[单选题]5.抗原抗体反应时适当振荡可()。

A.抑制抗原抗体的结合B.加速抗原抗体的反应C.加速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D.抑制抗原抗体复合物的解离E.暴露抗原决定簇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振荡可以使抗原抗体充分混匀,达到一个最佳反应浓度,加快反应速度。

[单选题]6.毒物在人体的代谢主要发生在()。

A.肺B.肾脏C.肝脏D.肠道E.血液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肝脏具有重要的生物转化功能。

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产生的生物活性物质、代谢终末产物以及外界进入的异物如毒物、药物、食物添加物、致癌物等都在肝脏进行生物转化。

[单选题]7.属于干化学分析法的是()。

A.尿葡萄糖氧化酶试带法B.尿胆红素哈里森法C.尿蛋白考马斯亮蓝法D.尿比密折射仪法E.尿蛋白磺基水杨酸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干化学法是将液体样品直接加到干燥的试剂条上,以被测样品的水分作为溶剂引起特定的化学反应,从而进行化学分析的方法。

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酶为基础检测葡萄糖是尿干化学试带检测。

[单选题]8.病原菌侵入机体致病与否取决于()。

A.细菌的毒力B.细菌的毒力和机体的免疫力C.机体的免疫力D.细菌的毒素和侵袭力E.细菌的侵袭力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病原菌的致病作用与其毒力、侵入机体的数量、侵入途径及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当机体免疫状态不足以抵御入侵细菌的毒力,病原体即可致病。

[单选题]9.恶性肿瘤脱落细胞的主要形态特征不包括()。

A.核增大B.核畸形C.核浆比例失调D.核深染E.核染色浅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恶性肿瘤细胞细胞核的改变包括核增大、核畸形、核深染和核胞质比失调。

[单选题]10.CSF采集的第3管常用作()。

A.细菌培养B.蛋白质测定C.葡萄糖测定D.免疫学检查E.细胞计数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腰穿后,采集脑脊液(CSF)标本于3个无菌试管中,第一管作病原生物学检验,第二管作化学和免疫学检验,第三管作理学和细胞学检验。

临床检验知识点总结

临床检验知识点总结

临床检验知识点总结
临床检验是医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对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样本进行检测和分析,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以下是临床检验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
1. 临床检验的意义:临床检验通过对病人的各种标本进行检测和分析,可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康复水平。

2. 检验标本的采集:采集标本是临床检验的重要步骤,采集的方法和时间会影响到检验结果。

医生或护士需要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时间采集标本,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3. 检验项目的分类:临床检验的项目非常多,可以根据需要分为不同的类型,如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检查、免疫检查等。

这些项目可以单独或组合使用,以协助医生做出准确的诊断。

4. 检验结果的解读:检验结果出来后,医生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

解读结果时需要考虑到标本的采集方法、检验方法、参考值范围等多个因素,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5. 临床检验的质量控制: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实施严格的质量控制。

质控的方法包括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通过这些方法可以监测检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6. 检验仪器和设备:临床检验需要使用各种仪器和设备,如血细胞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

使用这些仪器和设备需要遵循操作规程,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7. 检验技术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临床检验的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未来的发展趋势包括自动化、智能化、微流控、分子诊断等新技术,这些技术可以提高检验的效率和准确性,为医生提供更好的诊断依据。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检验基础必看题库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检验基础必看题库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师):临床检验基础必看题库知识点1、单选结肠癌时的粪便颜色为()A.鲜红色B.暗红色C.白色或灰白色D.绿色E.黑色或柏油色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胆道梗阻时,进入肠道的胆汁减少或缺如(江南博哥),粪胆素生成减少甚至缺如,使粪便呈灰白色。

上消化道出血(超过50ml时)和服用铋剂时,粪便呈黑色或柏油色,但后者隐血试验为阴性。

下消化道出血,如肛裂、痔、直肠息肉及结肠癌时,为鲜血便。

阿米巴痢疾时,粪便中以血为主,血中带脓,呈果酱样。

2、单选有关夏科-莱登结晶,不正确的是()A.两端锐利的无色菱形结晶体B.在新鲜咳出的痰液中容易发现C.常与嗜酸性粒细胞和库施曼螺旋体共存D.在嗜酸细胞堆中容易发现E.支气管哮喘和肺吸虫病患者痰中常见正确答案:B3、单选巨幼细胞性贫血()A.小细胞不均一性贫血B.大细胞不均一性贫血C.正细胞不均一性贫血D.小细胞均一性贫血E.正细胞均一性贫血正确答案:B4、单选不是测定尿液酸碱度的方法是()A.酸碱指示剂法B.干化学试带法C.滴定法D.pH计法E.免疫法正确答案:E5、单选浆膜腔积液中出现浆细胞见于()A.膈下脓肿B.结缔组织疾病C.化脓性积液D.血管炎E.充血性心力衰竭正确答案:E参考解析:在充血性心力衰竭、恶性肿瘤所致的积液中均有少量浆细胞,在多发性骨髓瘤浸润浆膜引起的积液中,可见到数量较多的浆细胞。

其他选项均无浆细胞出现。

6、配伍题脑脊液呈白色提示可能存在()脑脊液呈红色提示可能存在()脑脊液呈绿色提示可能存在()脑脊液呈褐色提示可能存在()A.脑膜黑色素肉瘤B.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C.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D.黄疸E.蛛网膜下腔出血正确答案:C,E,B,A7、单选关于试带法尿蛋白检测的叙述,错误的是()A.尿液标本要新鲜B.只能测定清蛋白C.试带必须在有效期内使用D.尿液pH5~7最适宜E.黄疸尿不影响结果判断正确答案:E8、单选关于血小板计数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血液分析仪法为血小板计数参考方法B.目视显微镜法有普通光学显微镜法和相差显微镜法C.手工法稀释液主要有伊红一丙酮液D.计数时稀释倍数为50倍E.PLT/L=N/100×109正确答案:B9、单选试带法检测尿糖时,高浓度维生素C对结果可造成()A.假阴性B.假阳性C.不影响D.影响同班氏法E.正干扰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试带法检测尿糖为葡萄糖氧化酶法,尿中维生素C可与试带中的试剂发生竞争性抑制反应,使试带法产生假阴性反应。

临床基础检验知识点总结

临床基础检验知识点总结

临床基础检验知识点总结一、临床基础检验的概念和作用1、概念:临床基础检验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通过对患者生理和病理状态进行定量或半定量的检测、分析与评估,以辅助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过程。

2、作用:临床基础检验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病情诊断、预后评估、治疗监控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为患者的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二、临床基础检验的类型和常规项目1、类型:临床基础检验包括临床血液学、临床生化学、临床免疫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生物化学、临床分子生物学等多个学科,根据检测的生物样本不同有不同的分支。

2、常规项目:临床基础检验的常规项目包括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肝肾功能、电解质、血糖等)、免疫学指标(免疫球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微生物培养和药敏试验、血气分析等。

三、临床基础检验的标本采集、保存和运输1、标本采集:不同类型的临床基础检验需要不同的生物标本,如血液、尿液、脑脊液、组织、分泌物等,采集时需要注意无菌操作、采样时间、采样部位等。

2、保存:标本采集后需要进行适当的保存,避免血液凝固、细菌繁殖、脱水等情况发生。

3、运输:标本在采集后需要及时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运输过程中需要避免温度变化、振动、污染等情况。

四、临床基础检验的质量控制1、质量控制:临床基础检验的质量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可靠的重要环节,包括实验室内外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评价等。

2、标准化:临床基础检验需要依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包括标本采集、检测方法、报告标准等。

3、技术培训:实验室人员需要定期接受相关专业培训,更新技术知识,提高操作技能。

五、临床基础检验的结果解读与临床应用1、结果解读:临床基础检验的结果需要依据参考范围进行解读,同时考虑患者的临床情况和病史,进行综合评估。

2、临床应用:临床基础检验的结果可以用于疾病的早期筛查、诊断、疗效监测、预后评估等,对临床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六、常见临床基础检验指标的临床意义和变化1、血常规指标:(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感染、炎症、内分泌紊乱等;降低可能表示骨髓抑制、免疫功能降低等。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

临床检验技术士《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二[单选题]1.进行尿干化学法检测时,不受VitC影响(江南博哥)的指标是()。

A.隐血B.尿糖C.比密D.白细胞E.亚硝酸盐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尿干化学测定尿比密用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本方法检测结果受非离子成分的干扰较小,不受还原性物质的干扰,受强酸和强碱以及尿中蛋白质的影响大。

检测尿糖时,VitC使干化学法产生假阴性,班氏法产生假阳性;VitC还可使尿隐血、白细胞、亚硝酸盐呈假阴性。

[单选题]2.蛔虫一般寄生在人的()。

A.肝脏B.肾脏C.胰脏D.肌肉E.小肠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

[单选题]3.成人白细胞计数的参考值是()×109/L。

A.4~10B.5~12C.11~12D.12~20E.15~20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正常成人白细胞计数参考值是(4~10)×109/L。

[单选题]4.尿糖试带法试剂中含有()。

A.葡萄糖氧化酶B.碱性磷酸酶C.酸性磷酸酶D.氰化钾E.凝血酶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尿试带法测定葡萄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该方法受到还原性物质的干扰,高浓度的维生素C可使结果呈假阴性。

[单选题]5.溶血标本对下列哪个离子的影响最大?()A.钙离子B.钾离子C.钠离子D.氯离子E.镁离子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钾离子是细胞内的主要阳离子,溶血时细胞破坏,大量钾离子释放入血,血钾离子含量升高。

[单选题]6.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有形成分,其平均寿命约为多少天?()A.10天B.30天C.60天D.120天E.180天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红细胞平均寿命为120天。

[单选题]7.血清与血浆的区别主要在于血清中不含()。

A.白蛋白B.球蛋白C.脂蛋白D.纤维蛋白原E.转铁蛋白受体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离体后的血液自然凝固,分离出来的淡黄色透明液体称为血清。

血液加抗凝剂后分离出来的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浆。

血清与血浆差别是:血清缺少某些凝血因子,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Ⅴ、Ⅷ等。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临床检验技术师《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正常前列腺液镜检可见大量()。

A(江南博哥).红细胞B.白细胞C.滴虫D.磷脂小体E.颗粒细胞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卵磷脂小体在正常前列腺液涂片中数量较多,分布均匀,大小似血小板,较红细胞小,前列腺炎时磷脂小体数量常减少或消失。

[单选题]5.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测定酶催化活性的温度条件为()。

A.4℃B.10℃C.25℃D.37℃E.42℃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酶催化最适温度近似人体温度,37℃,最适pH为7.35~7.45。

[单选题]6.骨髓的造血干细胞最早来源于()。

A.肝B.脾C.胸腺D.淋巴结E.卵黄囊血岛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中胚造血期卵黄囊壁上的胚外中胚层细胞是一些未分化的、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这些细胞聚集成团称血岛,血岛是人类最初的造血中心。

卵黄囊血岛产生的造血干细胞随血流迁移到肝脏后种植到肝脏而引起肝脏造血,进入肝脏造血期。

[单选题]7.正常粪便中没有()。

A.白细胞B.红细胞C.上皮细胞D.结晶E.细菌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正常粪便中无红细胞,上消化道出血时红细胞在胃及肠道中被消化液破坏,故显微镜检验为阴性,必须通过隐血试验来证实。

下消化道炎症、痔疮、直肠息肉、肿瘤及其他出血性疾病时可见到多少不等的红细胞。

[单选题]8.不属于人体上呼吸道正常菌群的细菌是()。

A.结核分枝杆菌B.表皮葡萄球菌C.草绿色链球菌D.干燥奈瑟菌E.干燥棒状杆菌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结核分枝杆菌为致病菌,非正常菌群。

[单选题]9.正常人每日通过肾小球滤过的原尿体积约为()。

A.50LB.80LC.100LD.180LE.300L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正常成年人每天形成原尿约180L,除了蛋白含量与血浆不一样外,其余成分、比密几乎一样。

但每天排出的终尿仅1~2L,这是由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具有选择性重吸收功能和强大的浓缩功能,可减少营养物质的丢失、排出代谢终产物。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

临床医学检验技术必背知识点1.常用实验室检验指标: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血沉率、C-反应蛋白等。

2.检验标本采集和处理:了解不同标本的采集方法和保存条件,如血液、尿液、粪便、口腔分泌物、脑脊液等。

3.基础生化检验项目:了解常见的生化指标,如血糖、尿素氮、肌酐、血清总蛋白、血尿酸、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

4.免疫学检验项目:了解免疫学检验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如免疫荧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放射免疫法等。

5.微生物学检验技术:了解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包括细菌培养、免疫学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等。

6.临床药物监测:了解常见药物的滴定法、吸收光度法、荧光免疫测定法等药物测定方法,如抗凝药物、抗生素、抗癌药物等。

7.遗传学检验技术:了解遗传学检验的原理和常用方法,如核酸(DNA/RNA)提取、PCR扩增、基因测序等。

8.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了解常见的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蛋白质电泳、核酸杂交、基因克隆等。

9.客观质量控制:了解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原则和方法,包括内质控和外质控,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0.临床诊断与疾病监测:了解各种疾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和诊断标准,如白细胞计数在感染病、白血病等的诊断中的应用。

11.临床传染病检测:了解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播途径和检测方法,如流行性感冒、艾滋病、乙肝、结核病等。

12.临床免疫学检测:了解免疫学检验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肿瘤等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如抗体检测、T细胞检测等。

以上是临床医学检验技术的必背知识点,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提高临床实验室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服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临床检验技术基础知识
分析:分:使整体事物变成几部分或使联在一起的事物离开;析:分开,散开,挑出。

血液分析的目的就是将不同成分分开。

血液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维持着人体各部分的生理功能。

是维持生命的基本成分之一,没有了血液,人的生命就不会存在。

血液的组成:
血液是由血浆和血细胞(就是所说的血球)两大部分组成的流体组织,在心血管系统内循环流动。

(将血液用抗凝剂抗凝处理后,放在离心机内离心或静置一段时间后,血浆和血细胞就明显分出)。

血细胞沉淀在底部,悬浮在红色血细胞上面的黄色液体为血浆。

全血、血浆、血清的区别:
◇全血:血液经抗凝处理后的全部血液为全血。

◇血浆:离心除去血细胞后所得到的淡黄色液体为血浆。

◇血清:血液不经抗凝处理,让它自行凝固,则在抽血后的一段时间内,血液会自动在一系列凝血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凝集,血液首先凝固成一个整体,再经过一段时间或用离心机离心,血液中凝固的部分会与一些清澈淡黄色的液体分离开,这些液体称为血清。

血清与血浆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内在的主要区别是血清中不含纤维蛋白原,是未经抗凝处理过的血液凝固后得到的。

血液标本的三种主要处理方式:
①血清测定:主要用于血液生化、免疫等方面的测定。

②全血测定:多用于在血细胞、血常规、血沉等方面的测定。

③血浆测定:多用于凝血等方面的测定。

血浆的主要成分是水、低分子物质(电解质、小分子有机化合物、营养物质、代谢产物、激素等)、蛋白质、和O2、CO2等。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部分。

化学成分的测量技术:电解质的测量由ISE电解质分析仪完成。

其余的微量元素由微量元素分析仪测量。

其余的低分子物质包括部分蛋白质由生化分析仪测量(生化分析仪通过浊度测量也可以测定电解质、部分蛋白质,但这些方法已被淘汰或正在被淘汰)。

蛋白质测量有多种技术完成:电泳、酶免疫测量技术等。

PO2(氧分压)及PCO2(二氧化碳分压)等由血气测量仪测量。

血气分析仪是测定患者血液中氧的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液酸碱度及其
相关的一系列指标,用于评价患者肺泡的通气和换气功能。

(主要用于呼吸功能和酸碱平衡的诊断及调整药物治疗)。

凝血因子测量由血凝仪进行。

止血与凝血的检查项目很多,用于所有手术前检查、检测抗凝及溶栓治疗、预测血栓形成和血管内凝血、先天及后天凝血因子缺乏、纤维蛋白原及凝血酶原缺乏的诊断等。

血液的理化指标:血液的比重,黏度、渗透压,PH等。

PH值由血气测量
仪测量。

比重、黏度由血流变测量仪测量。

渗透压由渗透计测量。

血细胞计数:测量血液中血细胞的数量及分类由血细胞计数仪进行。

尿液是血液通过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及排泄代谢的产物。

其组成为水、电解质、有机物、有形成分。

分析技术:尿液分析仪,分析化学成分。

尿沉渣分析仪分析其中的有形成分。

尿化学分析仪,干式尿化学分析仪。

试剂带/试纸条,在长条型的塑料片上固定一系列的试剂块,一次可以完成多个项目的测量。

多层结构,第一层为尼龙膜,防止大分子物质干扰,第二层抗维生素层,消除尿液中维生素C的干扰。

第三层为试剂层,其中的试剂与尿液中的特定成分反应,发生颜色变化。

第四层为吸水层。

第五层为塑料片。

8项/10项/11项尿试纸条,PH、尿蛋白、尿糖、尿酮体、尿隐血/红细胞、胆红素、尿胆原、亚硝酸盐、白细胞、尿比重、VC。

白色的参考块用来补偿光强、尿液本底颜色对测试的影响。

不同厂家的仪器不同,试纸条也不同,试纸条的尺寸、排列不同,因此一般试纸条不能通用。

试纸条浸入尿液中,尿液中的特定成分与不同的试剂块中的试剂反应,产生颜色的变化,颜色的深浅与尿液中某特定成分的含量有关,测量颜色的变化即可计算出浓度/数值。

光源:卤素灯或一组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照射在试纸条上,用传感器(积分球,CCD)/接收反射回来的光,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测量。

传感器:积分球/CCD。

分色原理,白光积分球系统需要滤光片。

用发光二极管做光源时,二极管发出的光本身就是单色光,不需要分光。

CCD阵列,摄像头,内部将白光分为三原色(红绿蓝),得到图象。

转换效率高,通过软件处理,可以自动校正试剂块的不同排列,有希望做到试剂条通用。

机械系统:载纸台及运动控制部件。

将试纸条送入测量位置,测量完成后排送到废物盒。

指标:测试速度,一般为30-60秒一个测试,快速的仪器可以做到500/小时。

测试项目:与试纸条结合,8/10/11。

也有自动识别测试项目的仪器。

(有的仪
器可同时兼容8/10/11项)。

尿沉渣(Urinary sediment)分析仪:
尿沉渣分析仪主要是采用相差显微镜来观察尿中各种细胞和管型,并根据它们的数量和形态来检查和分析肾实质性疾病,为疾病的活动性和严重性提供线索。

分析尿液的沉渣中的细胞、管型、结晶、细菌、寄生虫等。

离心后,得到离心管底部的沉渣,传统的方法是用显微镜人工检测。

最近发展了自动检测技术。

尿沉渣分析仪:图象法,得到显微镜下尿沉渣的图象,通过软件对图象进行处理,自动或手工分析其中的有形成分。

此类仪器的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差别很大,部分仪器仅仅解决肉眼的视觉疲劳、及手工记录工作。

基于COULTER原理的分析方法,与血液分析相同。

化学染色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