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铣床课程设计报告书
数控铣加工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数控铣加工实训旨在使学生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原理、结构、操作方法以及编程技术,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数控铣床的基本知识(1)数控铣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数控铣床的分类及特点(3)数控铣床的加工范围及适用性2. 数控铣床的操作技能(1)数控铣床的启动与停止(2)数控铣床的换刀与刀具补偿(3)数控铣床的快速定位与精确定位(4)数控铣床的加工参数设置与调整3. 数控铣床的编程技术(1)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则(2)数控铣床编程的语言及格式(3)数控铣床编程的实例分析4. 数控铣床的加工工艺(1)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的制定(2)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参数的选取(3)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三、实训过程1. 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1)启动数控铣床,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正常(2)换刀,设置刀具补偿(3)设置加工参数,如转速、进给率等(4)进行快速定位与精确定位2. 数控铣床的编程(1)根据零件图纸,编写数控铣床加工程序(2)编译程序,检查程序的正确性(3)将程序传输到数控铣床,进行加工3. 数控铣床的加工工艺(1)制定加工工艺,确定加工步骤(2)选取合适的刀具、夹具和量具(3)调整加工参数,确保加工质量四、实训成果1. 学生掌握了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技能,能够熟练地进行机床的启动、换刀、设置加工参数等操作2. 学生学会了数控铣床的编程技术,能够根据零件图纸编写加工程序,并进行编译和传输3. 学生了解了数控铣床的加工工艺,能够根据加工要求制定加工工艺,选取合适的刀具、夹具和量具4. 学生通过实训,提高了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五、实训心得1. 数控铣加工实训让我对数控铣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其基本操作技能和编程技术2. 实训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根据零件图纸制定加工工艺,选取合适的刀具、夹具和量具3. 通过实训,我提高了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4. 在实训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在老师和同学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5. 实训让我认识到,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六、建议1. 在实训过程中,应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确保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的人身安全2. 增加实训设备的数量和种类,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实训需求3. 加强实训教师的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能力4. 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数控铣加工竞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5. 建立完善的实训管理制度,确保实训工作的顺利进行总之,数控铣加工实训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数控铣床实训报告书

本次数控铣床实训旨在使学生熟悉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掌握数控铣床编程、加工和调试方法,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训时间2023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5日三、实训地点XX学院数控实训中心四、实训内容1.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1)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其工作原理。
(2)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及按钮功能。
(3)学习数控铣床的启动、停止、安全操作等基本操作。
2. 数控铣床编程(1)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规则和常用指令。
(2)学习编写简单的数控铣床加工程序。
(3)熟悉数控铣床编程软件的使用。
3. 数控铣床加工(1)掌握数控铣床加工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习加工典型零件,如平面、孔、槽等。
(3)掌握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的刀具补偿、坐标设置等技巧。
4. 数控铣床调试(1)了解数控铣床调试的目的和方法。
(2)学习调试数控铣床,确保加工精度。
(3)掌握数控铣床故障排除方法。
1.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1)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数控铣床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其工作原理。
(2)然后,学习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及按钮功能,掌握数控铣床的启动、停止、安全操作等基本操作。
2. 数控铣床编程(1)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规则和常用指令。
(2)利用编程软件编写简单的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
3. 数控铣床加工(1)学习加工典型零件,如平面、孔、槽等,掌握加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2)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际加工操作,熟悉刀具补偿、坐标设置等技巧。
4. 数控铣床调试(1)了解数控铣床调试的目的和方法。
(2)在老师的指导下,调试数控铣床,确保加工精度。
(3)学习数控铣床故障排除方法。
六、实训成果1. 熟练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
2. 能够编写简单的数控铣床加工程序。
3. 具备加工典型零件的能力。
4. 掌握数控铣床调试和故障排除方法。
七、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本次数控铣床实训,我深刻认识到数控铣床在实际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关于数控铣床的课程设计

关于数控铣床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流程,理解数控铣床编程的相关知识。
2. 使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掌握其加工范围及优势。
3. 帮助学生掌握数控铣床操作的安全知识,提高安全意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能够熟练操作数控铣床,完成简单零件的加工。
2. 培养学生具备独立编写数控铣床加工程序的能力,提高编程技巧。
3. 提高学生运用数控铣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数控铣床及制造业的兴趣,培养认真负责、敬业爱岗的职业态度。
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专业技术课,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为中职或高职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喜欢实践操作,好奇心强,学习积极性较高。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采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知识,培养技能,提高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为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具体依据。
二、教学内容1. 数控铣床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介绍数控铣床的组成部分、功能及其工作原理,使学生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知识。
教学内容:第一章 数控铣床概述;第一节 数控铣床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 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
2.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学习数控铣床编程的基础知识,掌握编程方法和技巧,学会操作数控铣床进行零件加工。
教学内容:第二章 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第一节 编程基础知识;第二节 编程方法与技巧;第三节 数控铣床操作流程。
3.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学习数控铣床加工工艺,掌握加工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切削用量选择等,提高加工质量。
教学内容:第三章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第一节 参数设置;第二节 切削用量选择;第三节 加工质量分析。
数控铣实训实验报告

1. 熟悉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操作方法。
2. 掌握数控铣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3. 学会使用数控铣床进行零件的加工,提高操作技能。
4. 熟悉数控编程的基本方法,掌握CAD/CAM软件的应用。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实验设备:数控铣床(型号:大连XD-40A)、刀具(平底铣刀)、测量工具(游标卡尺)、平口虎钳、材料(石蜡、木板)、绘图工具(AutoCAD绘图软件)。
2. 实验软件:CAD/CAM软件(如Cimatron、Mastercam等)。
三、实验内容1.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1)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包括床身、主轴、工作台、刀具系统、控制系统等。
(2)熟悉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及功能键。
(3)掌握数控铣床的安全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
(4)进行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训练,如手动回零、点动、手轮操作等。
2. 数控编程(1)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确定加工工艺。
(2)根据加工工艺和零件图,编写数控铣床加工程序。
(3)在CAD/CAM软件中进行仿真加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3. 零件加工(1)根据加工程序,进行零件的加工。
(2)注意加工过程中的参数设置,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3)加工完成后,检查零件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1. 数控铣床基本操作(1)打开数控铣床电源,预热机床。
(2)检查机床各部件是否正常,如刀具、夹具等。
(3)进行手动回零操作,设置工作坐标系。
(4)进行点动、手轮操作,熟悉机床的运动。
(5)关闭机床电源。
2. 数控编程(1)使用CAD软件绘制零件图,标注尺寸和加工要求。
(2)确定加工工艺,如刀具选择、切削参数设置等。
(3)根据加工工艺和零件图,编写数控铣床加工程序。
(4)在CAD/CAM软件中进行仿真加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3. 零件加工(1)根据加工程序,设置机床参数,如切削速度、进给量等。
(2)装夹工件,调整刀具位置。
(3)启动数控铣床,进行零件的加工。
(4)加工完成后,关闭机床电源,拆除工件。
数控铣床实训报告

数控铣床实训报告数控铣床实训报告模板(通用5篇)在当下这个社会中,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
一听到写报告就拖延症懒癌齐复发?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数控铣床实训报告模板(通用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数控铣床实训报告1一、实训目的1·了解数控铣床的功能和分类,数控铣床的结构及主要性能指标。
2. 了解数控铣床的常用刀具和数控铣床加工常用指令。
3. 熟悉数控铣床加工的编程指令,掌握程序格式及编程方法。
4. 通过操作实训,掌握数控铣床基本操作技能。
二、实训意义1. 初步掌握数控铣床编程和操作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图纸要求,独立地完成简单的零件的编程设计和加工操作。
2. 在了解、熟悉和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过程中,培养、提高和加强了我们的实践能力。
三、设备设备:广州数控铣床一台刀具:立铣刀、面铣刀量具:游标卡尺、直尺四、工艺程序编程如下五、实训总结1. 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何确定加工路线?保证加工零件的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尽量使走刀路线最短,减少空刀时间;在编程时考虑切入点和切除点的程序处理。
如何选择刀具?对刀具的基本要求主要有:① 铣刀刚性要好。
其目的是满足——为提高生产效率而采用大切削量的需要,二是为适应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难以调整切削用量的特点。
② 铣刀的耐用度要高。
除上述两点外,还要考虑铣刀切削刃的几何角度参数的选择与排屑性能。
如何对刀?对刀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因此对刀操作一定要仔细,对刀方法一定要同零件的加工精度要求相适应。
零件加工精度要求较高时,可采用千分表找正对刀,是刀位点与对刀点一致。
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
目前有些工厂采用光学或电子装置等新方法来减少工时和提高找正精度。
常用的几种对刀方法有:(1)工件坐标系原点(对刀点)为圆柱孔(或圆柱面)的中心线① 采用杠杆百分表(或千分表)对刀这种操作方法比较麻烦,效率较低,但对刀精度较高,对被测孔的精度要求也较高,最好是经过铰或镗加工的孔,仅粗加工后的孔不宜采用。
数控铣床课程设计

数控铣床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概念、结构和功能;2. 学生掌握数控铣床编程的基本原则和步骤,能运用适当的数控语言进行编程;3. 学生了解数控铣床加工过程中常见的工艺参数及其对加工精度和效率的影响;4. 学生掌握数控铣床操作的安全规范和日常维护保养方法。
技能目标:1. 学生能独立进行简单的数控铣床编程,具备分析和解决加工过程中问题的能力;2. 学生能熟练操作数控铣床,完成给定零件的加工任务;3. 学生具备运用数控铣床进行创新设计和制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制造业和数控技术的兴趣,激发学习热情;2. 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养成良好的操作习惯,注重团队合作;3. 学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探索、创新的精神。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中职或高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控铣床操作和编程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机械基础知识和技能,但对数控铣床的深入理解和实际操作经验有限。
因此,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化实际操作训练。
二、教学内容1. 数控铣床概述- 数控铣床的定义、分类及功能- 数控铣床的组成及工作原理2. 数控铣床编程- 编程基本概念、编程原则和步骤- 常用数控指令及其功能- 编程实例分析3. 数控铣床加工工艺- 常见工艺参数的选择与应用- 刀具选择、切削用量和加工路径规划- 加工误差分析及解决方案4. 数控铣床操作与安全- 数控铣床的操作面板及功能键- 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流程- 安全操作规范及事故案例分析5. 数控铣床维护与故障排除- 数控铣床的日常维护保养- 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 故障排除方法及技巧6. 实践操作- 简单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复杂零件的编程与加工- 创新设计与制作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科学性和系统性组织,结合教材相关章节进行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逐步提高学生的操作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控铣床的实训报告书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数控铣床的结构、工作原理、编程方法、操作步骤等方面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为今后从事数控铣床操作和编程工作打下基础。
二、实训内容1. 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数控铣床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金属切削机床,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床身:床身是数控铣床的基础,起到支撑和固定作用。
(2)主轴箱:主轴箱内装有主轴,用于安装刀具,实现切削运动。
(3)刀架:刀架用于安装刀具,实现刀具的径向和轴向运动。
(4)数控系统:数控系统是数控铣床的核心,用于控制机床的运动和加工过程。
(5)液压系统:液压系统用于实现机床的自动换刀、夹紧等功能。
2. 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数控铣床通过数控系统对机床进行控制,实现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从而完成零件的加工。
数控系统根据编程指令,控制机床的运动轨迹、速度、切削参数等,实现零件的加工。
3. 数控铣床编程方法数控铣床编程主要有两种方法:手工编程和自动编程。
(1)手工编程:手工编程是根据零件图纸,通过编写程序代码来控制机床的运动。
编程过程包括:计算刀具路径、编写程序代码、程序调试等。
(2)自动编程:自动编程是利用计算机软件,根据零件图纸自动生成加工程序。
自动编程可以大大提高编程效率,降低编程难度。
4. 数控铣床操作步骤(1)开机准备:接通电源,检查机床各部分是否正常,加注润滑油。
(2)装夹工件: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夹具,将工件装夹在机床工作台上。
(3)安装刀具: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并将其安装到刀架上。
(4)输入程序:将编程好的加工程序输入数控系统。
(5)试运行:进行试运行,检查机床的运动是否正常,刀具与工件的相对位置是否正确。
(6)正式加工:确认试运行无误后,进行正式加工。
(7)加工完成后,进行工件测量,检查加工精度。
三、实训心得体会通过本次实训,我对数控铣床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下是我在实训过程中的心得体会:1. 学会了数控铣床的基本操作,掌握了编程方法和操作步骤。
数控铣床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其工作方法。
2. 学会正确的操作数控铣床,掌握系统面板及操作界面的使用。
3. 掌握数控机床编程方法,能够独立编写和调试加工程序。
4. 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与材料1. 数控铣床:大连XD-40A2. 刀具:平底铣刀3. 测量工具:游标卡尺4. 刀具:平口虎钳5. 材料:石蜡、木板6. 绘图工具:AutoCAD绘图软件三、实验内容1. 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的学习。
2. 编写和调试加工程序。
3. 数控铣床的实际操作加工。
四、实验步骤1. 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的学习(1)通过观察和询问,了解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包括主轴箱、刀架、工作台、数控系统等部分。
(2)学习数控铣床的工作原理,包括数控系统的工作流程、机床的运动控制等。
(3)掌握数控铣床的操作方法,包括开机、关机、手动操作、自动加工等。
2. 编写和调试加工程序(1)使用AutoCAD绘图软件绘制工件模型,并标注各点坐标。
(2)根据工件模型和加工要求,编写加工程序。
包括刀具路径、切削参数、加工顺序等。
(3)在计算机上进行仿真加工,检查程序的正确性。
(4)根据仿真结果,修改和调试程序,直至达到预期效果。
3. 数控铣床的实际操作加工(1)将工件装夹在数控铣床上,调整好刀具位置。
(2)启动数控系统,运行加工程序。
(3)观察机床运行情况,确保加工过程安全。
(4)加工完成后,检查工件尺寸和表面质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数控铣床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
2. 学会了数控机床编程方法,能够独立编写和调试加工程序。
3. 提高了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在实际操作加工过程中,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刀具磨损、工件尺寸超差等。
通过分析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更换刀具、调整加工参数等,最终解决了问题。
六、实验总结1. 数控铣床是一种高效、精密的加工设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工程学院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
题目:“王”字凸台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
班级:机制1201
姓名:王超
学号: 1209331031
成绩:
指导教师:丽娟
2015年4月25日
目录
一、任务书 (1)
二、设计零件 (2)
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4)
四、程序清单 (5)
五、零件加工 (6)
六、设计小结 (7)
七、参考文献 (8)
八、感想 (9)
一、任务书
1.课程设计概述
《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理论知识。
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专业基础课。
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设计常用的轴类零件和型腔壳体类零件,并能够合理的选择卡具和加工设备,独立分析工艺,独立编程及完成其加工。
通过数控机床编程课程设计,使学生提高数控机床实际操作和手工编程能力。
同时还要求学生掌握数控机床的组成及其控制原理和方法。
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课程设计目的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掌握数控机床进行机械加工的基本方法,巩固数控加工编制的相关知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最终达到独立从事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工作能力。
3.课程设计任务
根据本任务书相关技术要求,完成零件设计,零件工艺分析,加工工序卡的编制,数控加工程序的编制,最后用HNC-21M数控系统机床加工出所设计的工件。
二、设计零件
我要做的零件是在金属块上刻一个“王”字。
由于我是第一次将所学理论用于实践,因此我选择笔画相对较少的“王’字来做。
本次编程我打算用顺时钟圆弧指令G02和直线指令G01来刻画这个字。
三、数控加工工艺分析
在对零件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数控加工工艺确定原则,确定整个零件的加工工艺规程,拟定零件的工艺路线,包括确定各加工表面的加工方法、正确划分加工阶段、合理安排加工工序的顺序、选择工装、刀具、量具,并对其加工工艺参数进行确定;确定对刀点和换刀点。
⑴确定加工工序,填写工序卡
数控加工工序卡片
由于是普通的规则零件,因此用虎口台钳就可以装夹工件了。
⑶确定零件编程原点
工件是一个矩形块,因此可以用它的集几何中心做编程原点来编程。
⑷确定零件走刀路线
刀具先从零件外边走起将多余材料去除,然后在刻画“王”字外形。
⑸确定刀具,并填写刀具清单
由于工件是100*100的因此我选择的刀具直径为10.
由于这是一个普通的零件对精度要求不是很高,而且零件的尺寸不是很大因此我选择游标
四、程序清单
%1
G54G90G00X-40Y-20
M03S800
Z10
G01Z-2F100
G41Y27.5D01
X-32.5
X-7.5
Y-7.5
X-30
G02X-30Y7.5R7.5
G01X-7.5
Y27.5
X-30
G02X-30Y42.5
G01X30
G02X30Y27.5R7.5
G01X7.5
Y7.5
X30
G02X30Y-7.5R7.5
G01X7.5
Y-27.5
X32.5
G02X32.5Y-42.5R7.5
G01X-32. 5
G02Y-27.5R7.5
G01Z10
G10G40X0Y0
M30
五、零件加工(见实物)
六、设计小结
零件的设计不仅要考虑刀工件的尺寸,而且要考虑刀具的尺寸。
你要在你的工件上要表达出你所做的工件的形状结构,你就要要设计出合理的零件尺寸尺寸,加上合理的刀具补偿。
一个零件的成型可以有多种走刀路线,这就意味这有多种程序可以完成这个零件加工。
但是每个程序的效率是不一样的,因此我们不仅要学会数控编程,而且要会编出高效率的程序。
七、参考文献
1卢秉恒 . 机械制造基:机械工业, 2007.12 2关雄飞.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机械工业,2011 3王明红,数控技术.:清华大学,2009
4 王道宏,数控技术.科学技术,2000
5杜君文,邓广敏 .数控技术大学,2002
6堇玉红,数控技术高等教育,2004
7徐元昌,数控技术中国轻工业,2004
八,感想
数控编程时数控加工准备阶段的主要容,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图样,确定加工工艺过程;计算走刀国际,计算出刀位数据,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制作控制介质,校对程序及首件试切。
总之,它是从零件图纸获得零件加工程序的全过程。
手工编程
1.定义
手工编程是指编程的各个阶段均由人工完成。
利用一般的计算工具,通过各种数学方法,人工进行刀具轨迹的计算,并进行指令编程。
2.编程步骤
人工完成零件加工的数控工艺
分析零件图纸
制定工艺决策
确定加工路线
选择工艺参数
计算刀具轨迹坐标数据
编写数控加工程序单
验证程序
手工编程
3优点
主要用于点位加工(如孔,铰孔)或几何形状简单(如平面·方形槽)零件的加工计算量小,程序段数据有限,编程直观易于实现。
4缺点
对于具有空间自由曲面·复杂型腔的零件,刀具轨迹计算相当繁琐,工作量大,极易出错,且很难校对,有些甚至根本无法完成。